(完整版)刑法分则课件(9)_0
- 格式:doc
- 大小:40.51 K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 刑法各论概说一、刑法分则体系刑法分则将各类犯罪及其所包含的具体犯罪按一定的标准和顺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有机体,为刑法分则体系。
1、刑法分则将犯罪可以分为十类罪,一类罪中又包含若干种具体的犯罪。
2、类罪及具体犯罪的划分及排列是有一定标准和顺序的3、各罪形成有机体(相互联系,形成整体)举例二、刑法分则条文结构(一)刑法分则条文应然结构(罪名、罪状和法定刑)(二)罪名1、定义:2、种类 1)根据客体的不同可分为:类罪名、亚(分)类罪名和具体罪名 2)根据罪名所表示的犯罪行为多少来划分可分为:单一罪名、选择罪名和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只反映一种犯罪行为的罪名。
如故意杀人罪选择罪名:反映多种犯罪行为,可以分解适用的罪名。
如拐卖妇女、儿童罪。
概括罪名:概括多种相近的犯罪形式,不能分解适用的罪名。
如票据诈骗罪。
3)我国确定罪名的现状条文中并非全部都规定罪名。
由司法解释来确定。
(三)罪状分则对具体犯罪构成的描述,被称为罪状。
(四)法定刑1、定义: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2、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四、刑法分则学习的重点内容(一) 具体犯罪的构成的理解如盗窃罪犯罪构成的理解(二) 具体犯罪中罪与非罪的界限如诈骗罪与经济纠纷的区别(三) 某些具体犯罪中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如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区别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一、概述1、定义: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的行为.2、类罪构成要件1)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安全。
2)本类犯罪的客观方面3)本类犯罪主体多数是一般主体,也有少数犯罪是特殊主体4)本类犯罪主观方面均是故意犯罪。
本类罪共有十二个具体罪名。
自学(国家安全的概念)第三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类罪定义二、类罪构成(一)客体是公共安全什么是公共安全?对此有不同的表述:1、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是公共安全:2、不特定或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财产安全。
3、不特定的少数人或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及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 与刑法典的总则和分则相对应,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构成。
刑法总论与刑法各论的关系同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一样,也是一一般般与与特特殊殊、抽抽象象与与具具体体的关系。
总论研究的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共通性规定,是一般性的问题,起指导、补充各论的作用,而各论研究的则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具体、特别的规定,对总论起着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 研究刑法各论对于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的发展和刑事立法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 1 指导司法实践的正确定罪和量刑 2 发展刑法总论的一般原理 3 完善刑事立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方法 各论所研究的刑法分则的规定是一个个具体罪名的规定,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征。
因此,在对刑法分则展开研究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 与时时俱俱进进的方法。
理论论联联系系实实际际的方法。
1 、与 2 、理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 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 二、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一、各罪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并适当考虑各罪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从重到轻依次排列。
(一)我国刑法以同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 一、罪状 二、法定刑 三、罪名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 刑法分则的具体条文通常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
比如,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 故年年以以下下有有期期徒徒刑刑、、拘是法定刑。
故意意伤伤害害他他人人身身体体的,处三三拘役役或或者者管管制制。
前一句是罪状,后一句 同时,由于罪状与罪名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这一节也对罪名进行论述。
一、罪状罪状状: : 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犯罪构成的描述。
刑法分则各条文中的是罪状的标志,即只要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是具体的罪状和法定刑,那么,处之前的的所表明的就是罪状。
有的刑法条文中规定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罪状。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教案:《刑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社会》教材,主要涉及第五章第二节《刑法》的相关知识。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以及犯罪行为和刑罚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刑法的概念和特征,知道刑法的作用和地位。
2. 使学生掌握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刑法的概念、特征、种类及其作用,犯罪行为和刑罚的基本知识。
难点:刑法的规定和法律适用,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识别和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犯罪案例,引发学生对刑法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 知识讲解:(1)讲解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讲解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讲解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讲解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指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讲解刑罚:刑罚是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3. 案例分析:让学生分析案例,判断犯罪行为,了解刑罚的适用。
4. 课堂练习:给出几个犯罪行为的案例,让学生判断其是否构成犯罪,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刑法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 刑法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3. 刑法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4. 犯罪行为:违反刑法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5. 刑罚:对犯罪行为给予的法律制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刑法具有哪些特征?(2)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列举几种犯罪行为,并说明其是否构成犯罪。
2. 答案:(1)刑法的特征:普遍性、强制性、明确性、稳定性。
(2)刑法的作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主编:李洁副主编:张旭徐岱第十九章刑法各论概述⏹导读:刑法各论是刑法学的组成部分,与刑法总论共同承担着认定犯罪、适用刑罚的重任。
本章是各论的概述,概括介绍了各论的研究内容、刑法分则体系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等内容。
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为研究对象,起着指导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发展刑法总论、完善刑事立法的重要作用。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十个种类,并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列。
刑法分则规范由罪状、法定刑和罪名三部分构成。
第十九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我国刑法总则中规定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以及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一般原理,刑法分则研究每个具体罪名的认定及应受的刑罚。
⏹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与刑法典的总则和分则相对应,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构成。
⏹刑法总论与刑法各论的关系同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一样,也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总论研究的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共通性规定,是一般性的问题,起指导、补充各论的作用,而各论研究的则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具体、特别的规定,对总论起着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研究刑法各论对于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的发展和刑事立法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1 指导司法实践的正确定罪和量刑⏹2 发展刑法总论的一般原理⏹3 完善刑事立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方法⏹各论所研究的刑法分则的规定是一个个具体罪名的规定,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征。
因此,在对刑法分则展开研究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1 、与时俱进的方法。
---------------------------------------------------------------最新资料推荐------------------------------------------------------刑法分则课件(9)主编:李洁副主编:张旭徐岱第十九章刑法各论概述导读:刑法各论是刑法学的组成部分,与刑法总论共同承担着认定犯罪、适用刑罚的重任。
本章是各论的概述,概括介绍了各论的研究内容、刑法分则体系的含义和特点以及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等内容。
刑法各论以刑法分则为研究对象,起着指导实践正确定罪量刑、发展刑法总论、完善刑事立法的重要作用。
我国刑法分则根据同类客体,将犯罪分为十个种类,并按照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列。
刑法分则规范由罪状、法定刑和罪名三部分构成。
第十九章刑法各论概述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及意义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第一节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及意义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我国刑法总则中规定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适用范围以及认定犯罪和适用刑罚的一般原理,刑法分则研究每个具体罪名的认定及应受的刑罚。
刑法总则和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1/ 12关系。
一、刑法各论的研究对象与刑法典的总则和分则相对应,刑法学体系由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构成。
刑法总论与刑法各论的关系同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关系一样,也是一一般般与与特特殊殊、抽抽象象与与具具体体的关系。
总论研究的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共通性规定,是一般性的问题,起指导、补充各论的作用,而各论研究的则是关于犯罪与刑罚的具体、特别的规定,对总论起着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研究刑法各论对于指导刑事司法实践、刑法理论的发展和刑事立法的完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表现在:1 指导司法实践的正确定罪和量刑2 发展刑法总论的一般原理3 完善刑事立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二)刑法各论的研究方法各论所研究的刑法分则的规定是一个个具体罪名的规定,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的特征。
因此,在对刑法分则展开研究的时候,必须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起来,主要有两个:与时时俱俱进进的方法。
理论论联联系系实实际际的方法。
1 、与2 、理第二节刑法分则的体系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二、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一、刑---------------------------------------------------------------最新资料推荐------------------------------------------------------ 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刑法法分分则则体体系系::是指刑法分则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则,将具体犯罪分为若干类,并进行合理排列而形成的有机体。
刑刑法分则体系解决的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种类繁多的犯罪进行分类;二是将各类犯罪和各种犯罪进行排序。
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和意义将犯罪进行分类的意义在于:首先,使形形色色的犯罪条理化、系统化,从而使刑法分则条文井然有序,便于查找和适用。
其次,对犯罪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从理论上探讨各类各种犯罪的立法意图,从而有利于解决各种犯罪的定罪量刑问题。
二、我国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标准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同类客体;对各类犯罪以及各种具体犯罪的排列标准主要是各类各种犯罪的危害程度。
同类类客客体体为为标标准准对犯罪进行分类(二)刑法分则各类犯罪的排列顺序,基本上按照同类客体的重要性程度的不同,从从重重到到轻轻排列。
(三)各类犯罪中的具体罪名的排列,一般也是按照各罪的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并适当考虑各罪之间的关系,基本上从重到3/ 12轻依次排列。
(一)我国刑法以同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一、罪状二、法定刑三、罪名第三节刑法分则规范的结构刑法分则的具体条文通常由罪状和法定刑两部分组成。
比如,刑法第234条第1款规定:故年年以以下下有有期期徒徒刑刑、、拘是法定刑。
故意意伤伤害害他他人人身身体体的,处三三拘役役或或者者管管制制。
前一句是罪状,后一句同时,由于罪状与罪名的关系十分密切,因而这一节也对罪名进行论述。
一、罪状罪状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基本犯罪构成的描述。
刑法分则各条文中的是罪状的标志,即只要分则条文所规定的是具体的罪状和法定刑,那么,处之前的的所表明的就是罪状。
有的刑法条文中规定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罪状。
罪比如,刑法第385条第1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罪状1)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罪状2)的,是受贿罪。
罪状的分类二、法定刑法定定刑刑::---------------------------------------------------------------最新资料推荐------------------------------------------------------ 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具体犯罪所确定的适用刑罚的种类和刑罚幅度。
刑罚种类通常称为刑种,刑罚幅度通常称为刑度。
刑法总则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附加刑。
法刑法分则中的法定刑是依据刑法总则的规定,根据具体犯罪的危害程度而确定的刑种和刑度,表明了犯罪与刑罚质的因果性联系和量的相适应关系。
具体犯罪法定刑的规定,是以该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可能达到的最高程度和最低程度为依据的。
法定刑分类根据立法实践,以法定刑的刑种和刑度是否确定为标准,可以将法定刑分为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和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绝对对确确定定的的法法定定刑刑::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或某种犯罪的某种情形只规定单一的刑种和固定的刑度。
绝对对不不确确定定的的法法定定刑刑::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犯罪不规定具体的刑种和刑度,只规定对该种罪处以刑罚,具体如何处罚完全由法官掌握。
5/ 12相对对确确定定的的法法定定刑刑::是指条文对某种犯罪规定了相对具体的刑种和刑度。
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相对确定的法定刑被世界各国刑法普遍采用。
(一)绝(二)绝(三)相我国刑法分则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表现方式:1 分则条文仅规定最高限度的法定刑,其最低限度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确定。
2 分则条文仅规定最低限度的法定刑,其最高限度根据刑法总则的规定确定。
3 分则条文同时规定法定刑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
4 分则条文规定两种以上主刑或者规定两种以上主刑并规定附加刑。
5 分则条文规定援引其他条款的法定刑处罚。
三、罪名(一)罪名的概念和功能罪罪名度概括。
名,是犯罪的名称或者称谓,是对犯罪本质特征或者主要特征的高罪名虽然概括了犯罪的内容,但罪名本身并不是确定和解释该犯罪具体构成要件的依据,也就是说,在确定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应该以刑法分则明文规定的罪状、总则条文的相关规定以及其他相关条文的内容为依据,而不能直接以罪名为依据确定具体构成要件。
---------------------------------------------------------------最新资料推荐------------------------------------------------------ 尤其在罪名没有反映犯罪的本质与结构时,直接根据罪名确定构成要件会导致偏差。
三、罪名(一)罪名的概念和功能罪名的功能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1 概括功能2 区分功能3 评价功能4 威慑功能(二)罪名的分类 1 根据罪名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可分为立法罪名、司法罪名、学理罪名立法法罪罪、挪用公款罪等等。
司法法罪罪名名,是指最高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所确定的罪名。
学理理罪罪名名,是指理论上根据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内容,对犯罪所概括出的罪名。
学理罪名没有法律约束力,仅对司法实践确定罪名具有参考作用。
(二)罪名的分类立罪名名,是指立法机关在刑法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的罪名。
如贪污司学 2 根据罪名涵盖范围的大小分为类罪名和具体罪名类类罪有与之对应的罪状和法定刑,也没有相应的犯罪构成要件的规定,因此在司法实践中不能引用类罪名作为定罪的依据,必须引用具体罪名。
具体体罪罪名名,,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名称。
7/ 12每个具体的犯罪都有自己的罪名,并有与之相对应的罪状和法定刑,具体罪名是定罪时得以引用的罪罪名名,,是某一类犯罪的总称。
类罪名反映了该类犯罪的共性,但没具名。
(二)罪名的分类 3 根据条文罪名包含构成内容数量单复,罪名可分为单名、选选择择罪罪名名和概概括括罪罪名名单一一罪罪名 4 以罪名在刑法中是否确定不变为标准,可分为确不确确定定罪罪名名(三)罪名的确定确定定罪罪名名与不 1 罪名确定的含义及研究内容罪名的确定有两个含义,一是司法机关对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如何定罪,即对某种犯罪行为适用何种罪名;二是根据刑法分则的规定概括各种具体犯罪的罪名,如对刑法第238条的规定是归纳为非法拘禁罪还是归纳为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罪?这里的罪名的确定主要是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的。
(三)罪名的确定 1 罪名确定的含义及研究内容关于罪名的确定,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刑法分则的某一条款所规定的是一个罪名还是数个罪名?其二,对结果加重犯、结合犯是否应该确定独立的罪名?其三,如何确定一个具体犯罪的名称? 2 罪名确定的方式现代各国刑法确定罪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明示式。
即在分则条文中明确规定罪名。
---------------------------------------------------------------最新资料推荐------------------------------------------------------ 其中具体又可分为两种:标题明示和定义明示。
二是包含式。
即在分则中不载明罪名,只是规定罪状,将罪名包含在罪状中,在确定罪名时则需要分析、概括罪状的规定。
2 罪名确定的方式我国刑法分则这两种确定罪名的方式都采用,但明示式比较少见,大多数都是包含式。
明示式中没有标题明示,都是定义明示。
如贪污罪、挪用公款罪、行贿罪、受贿罪等。
对于包含式罪名的确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 )合法性原则(2 )概括性原则(3 )科学性原则【课后练习】 1 . 罪状 2. 空白罪状 3. 引证罪状 4. 法定刑二、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我国刑法分则中没有绝对确定法定刑的条款;B 我国刑法分则的条文都是包含罪刑关系的条文;C 《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该条文表述属于叙明罪状; D 《刑法》第263条第5项规定: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该条文没有表明犯罪的主观方面,根据罪状的基本原理,行为的主观方面可以是故意; 2. 下列哪些条文属于空白罪状:9/ 12A 《刑法》第277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