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7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2
混凝土原材料标准和检测方法介绍一、水泥▲标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1、硅酸盐水泥熟料是指以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不小于66%(以质量计),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2、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熟料含量不低于80%且小于95%,也就是说,允许活性混合材料的掺加量大于5%且不超过20%,其中允许不超过8%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5%的窑灰代替(窑灰符合JC/T742)。
3、只有P•Ⅱ硅酸盐水泥允许添加不超过5%的石灰石。
4、水泥中氯离子含量不大于0.06%。
5、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没有32.5和32.5R。
6、水泥粉磨时允许加入不大于水泥质量0.5%的助磨剂。
助磨剂应符合 JC/T 667的规定。
7、硅酸盐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分4个强度等级,其他水泥分6个强度等级。
P•O42.5、P•O42.5R水泥的3d抗压强度分别不低于17MPa、22 MPa,3d抗折强度分别不低于3.5MPa、4.0MPa。
8、普通硅酸盐水泥氧化镁含量不超过5.0%,三氧化硫不超过3.5%。
9、水泥中碱含量按Na2O+0.658K2O来折算,低碱水泥中的碱含量应不大于0.60%或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10、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硅酸盐水泥为390min)。
11、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比表面积(细度)不小于300m2/kg。
(地铁工程要求小于350 m2/kg)12、当用户需要时,生产者应在水泥发出之日起7d内寄发除28d强度以外的各项检验结果(检验报告),32d内补报28d强度的检验结果(报告)。
13、水泥安定性仲裁检验应在取样之日起10d内完成。
14、依据GB 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散装水泥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以不超过500t为一批;依据DB11/385-2006《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每1000t抽检不少于一次。
建筑材料知识测试1.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5.0%。
对错(正确答案)2.引起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水泥中过多的游离氧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和水泥粉磨时所掺入的石膏超量造成的。
对(正确答案)错3.进行水泥抗压强度试验时,试验加荷的速率为:50N/s±10N/s,抗折试验的加荷速率为:2400N/s±100N/s对错(正确答案)4.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目的是为配制标准稠度水泥净浆,用于测定水泥凝结时间和安定性。
对(正确答案)错5.水泥胶砂试体3d、28d强度试件应在成型后20h-24h之间脱模。
对(正确答案)错6.水泥胶砂搅拌时,标准砂是在低速搅拌30S后,在第二个30S开始的同时均匀加入。
对(正确答案)错7.游离MgO和SO3的水化速度非常慢,水化产物的膨胀作用不会破坏硬化后的水泥石,因此,水泥出厂时,一般不检测水泥的化学性质。
对错(正确答案)8.沸煮法主要检测水泥中是否含用过量的游离CaO、游离MgO和SO3。
对错(正确答案)9.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对错(正确答案)10.砂的合理的级配,可节约水泥,保证混凝土良好的和易性、耐久性和可泵性。
对(正确答案)错11.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若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差。
对错(正确答案)12.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水泥强度、水灰比、集料、混凝土工艺、钢筋配比。
对错(正确答案)13.在进行坍落度试验的同时,应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保水性,以便全面地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对(正确答案)错14.一般工程中普通混凝土采用的细集料是海砂。
对错(正确答案)15.保水性是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的稀水泥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
对(正确答案)错16.混凝土徐变的最大危害是使预应力值增大。
对错(正确答案)17.为了保证砂浆的质量,对砂中的粘土杂质含量,常作一定的限制,对M2.5~M7.5的砂浆不应超过10%。
质量知识题库202()年质量月一、填空1.标准GB175--2007中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三氧化硫含量是(≤3.5%),烧失量是(≤5.0% ),氧化镁是(≤5.0% )。
2.单位质量的水泥粉末所具有的总表面积,叫做(水泥比表面积),以(m2/Kg)来表示,在检验比表面积时,试样量计算公式为:(m=ρ*v*(1-ε),控制室现在检验比表面积执行的标准是(GB/T 8074-2008 )。
3.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持(水平),同时要注意天平的(最大称量)值,禁止(超负荷)称量。
4.样品压成饼时,必须保持完整,无(裂纹)、(无散状粉末),测量范围内无硼酸掺入,才能使用。
5.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
6.标定试验筛时,C值在(0.80-1.20)范围内时,试验筛可继续使用,当C值超出此范围时,试验筛应淘汰。
7.水泥熟料中使用的原料有(石灰质原料)、(硅质校正原料)、(铝质校正原料)、(铁质校正原料)。
8.水泥熟料中主要四种矿物(C3S)、(C2S)、(C3A)、(C4AF)。
9.水泥中混合材的种类(活性混合材)、(非活性混合材)。
10.水泥熟料中主要四种氧化物(CaO)、(SiO2)、(Al2O3)、(Fe2O3)。
11.水泥生产所用缓凝剂一般为(天然石膏)、(工业副产石膏)。
12.水泥细度的表示方法主要有(颗粒级配)、(筛余百分数)、(比表面积)。
13.水泥抗压强度检测同一实验室相对误差不大于 5% ,不同实验室相对误差不大于 7% ;比面积检测同一实验室相对误差不大于 3% ,不同一实验室相对误差不大于 5% 。
14.出厂水泥的三单统一是指(出厂水泥通知单)、(提货单)、(回单)。
15.测定水泥密度时,两次恒温的温差不应超过(0.2 ℃),且每次恒温的时间应不低于(30min)。
16.水泥熟料物理性能的检验,是通过将水泥熟料在Ф500mm×500mm化验室统一小磨中与符合GB175规定的二水石膏一起磨细至比表面积为(350±10_m2/kg),80um筛余(质量分数)(≤4.0%)制成Ⅰ型硅酸盐水泥后进行的。
第一章土建、造价部分1.什么是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哪些种类?(GB175-2007)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3.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那几级?(GB175-2007)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
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那几级?(GB175-2007)32.5、32.5R、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那几级?(GB175-2007)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
6.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如何替代?(GB50011-2010)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替代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时,应按照钢筋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换算,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等要求。
7.哪些地区必须进行抗震设计?(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8.地震作用的概念?(GB50011-2010)由大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9.根据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物抗震设防类别是如何划分的?(GB50011-2010)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0.建筑工程变形监测包括哪些内容?(GB50026-2007)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和相关影响因素(如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进行监测,并提供分析预报的过程。
11.建筑物施工放样,应具备那些资料?(GB50026-2007)总平面图;建筑物的设计与说明;建筑物的轴线平面图;建筑物的基础平面图;设备的基础图;土方的开挖图;建筑物的结构图;管网图;场区控制点坐标、高程及点位分布图。
1. 什么是通用硅酸盐水泥?答: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2. 简述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分类答: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3. 什么是硅酸盐水泥熟料?答:由主要含CaO、SiO2、Al2O3、Fe2O3的原料,按适当比例磨成细粉烧至部分熔融所得以硅酸钙为主要矿物成分的水硬性胶凝物质。
其中硅酸钙矿物含量(质量分数) 不小于66%,氧化钙和氧化硅质量比不小于2.0。
4. 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指标都包括那些指标?答:包括: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
5.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中对凝结时间有什么要求?答: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390 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初凝不小于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 。
6. 水泥的需水性:答:使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可塑性和流动形式所需要的拌和水量统称为水泥的需水性。
7. 什么是水泥的凝结?答:水泥加水拌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浆体逐渐失去流动性、可塑性,进而凝固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硬化体,称为水泥的凝结。
8. 简述水泥净浆稠度测定的原理。
答: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 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
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人的水量。
9. 简述凝结时间测定的原理。
答:凝结时间以试针沉人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10. 简述雷氏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的原理。
答: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11. 简述试饼法测定水泥安定性的原理。
答: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12. 什么是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什么?答: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浆体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化验室培训试题】化验室考试题及答案在化验室工作,因为是和很多危险品在一起,一定要注意安全,所以要进行实验室培训。
下文是化验室培训试题,欢迎阅读!1、GB175—2007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50)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99%);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1000)kg。
3、《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入磨熟料温度应控制在(100)℃以下,出磨水泥温度控制在(135)℃以下,超过此温度应停磨或采取降温措施,防止石膏脱水而影响水泥性能。
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为(跳桌)。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6、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7、水泥试体胶砂成型时,每锅胶砂,水:水泥:砂比例为=(0.5):(1):(3),具体为称取水泥(450g)±2g,标准砂(1350g)±5g,水(225ml)±1ml。
8、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水筛法)、(负压筛析法)、(手工干筛法)。
9、出磨水泥例行主要控制项目有(细度)、(SO3)、(混合材掺量)。
10、检验或试验人员必须要做到(取样代表性)、(混样均匀性)、(结果准确性)、(报样及时性)“四性”要求。
1、为什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增加了助磨剂和氯离子限量的要求?答:由于水泥商品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会引起钢筋锈蚀,从而导致商品混凝土开裂破坏。
在正常情况下,水泥中氯离子主要来源于原料,但由于原料中氯在熟料烧成过程中大部分挥发,残留氯离子含量很少,所以如水泥中氯离子含量较高,主要源于使用的各种外加剂,而目前水泥生产中出现了假借助磨剂之名掺入盐类外加剂的现象,因此GB17—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国家标准规定在限制助磨剂用量不超过0.5%的同时增加了氯离子限量要求,其限量为水泥中的Cl含量不超过0.06%。
水泥厂化验室培训试题一、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GB175—2007国家标准规定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和()。
2、水泥可以散装或袋装,袋装水泥每袋净含量为()kg,且应不少于标志质量的();随机抽取20袋总质量(含包装袋)应不少于()kg。
3、《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规定入磨熟料温度应控制在()℃以下,出磨水泥温度控制在()℃以下,超过此温度应停磨或采取降温措施,防止石膏脱水而影响水泥性能。
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简称为( )。
5、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 )、( )、( )、( )四个等级。
6、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 ℃),相对湿度不低于( % )。
7、水泥试体胶砂成型时,每锅胶砂,水:水泥:砂比例为=( ):( ):( ),具体为称取水泥( )±2g ,标准砂( )±5g ,水( )±1ml。
8、水泥细度的测定方法主要有()、()、()。
9、出磨水泥例行主要控制项目有()、()、()。
10、检验或试验人员必须要做到()、()、()、()“四性”要求。
11、水泥细度测定结果出现争议时以()法为准。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1、水泥细度检验用标准筛有()和0.045mm方孔筛A、0.90mmB、0.080mmC、0.20mm2、下列水泥品种中,属于通用硅酸盐水泥的是:()。
A. 粉煤灰水泥B. 铝酸盐水泥C. 硫酸盐水泥D. 油井水泥3、下列物质中必须通过压蒸安定性才能检验水泥安定性是否合格的是()A. f-CaOB.MgOC.SO3D.R2O4、通常表示水泥抗折和抗压强度的单位为:()A.Pa B. KPa C. MPa D. KN5、下列物质中不会影响水泥安定性的是()。
A. f-CaOB.MgOC.SO3D.R2O6、使用架盘天平时,砝码应放在天平的()边,称量物应放在()边。
混凝土、砂浆、外加剂、配合比方面一、填空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代号为P·O。
2、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表面积)表示,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
3、水泥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保持在(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养护水池水温度应在(20±1)℃范围内。
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和掺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在进行胶砂强度检验时,其用水量按(0.50)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
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应以(0.01的整倍数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
5、通用硅酸盐水泥按照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6、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7、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有游离氧化钙过多、氧化镁过多和掺入的石膏过多,对于氧化镁和石膏含量,规定出厂时应符合要求。
对游离氧化钙的危害作用,则通过沸煮法来检验。
8、《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中规定,在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用非标准试件测得的强度值均应乘以尺寸换算系数,其值为对100mm×100mm×100mm试件为0.95 。
9、以单纯增大用水量的方法来提高普通混凝土的流动性,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10、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进行划分。
11、在试验室搅拌砂浆时应采用机械搅拌。
12、概括地说,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可包括活性效应(或火山灰效应)、形态效应和微集料效应。
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ICSQ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75 —2007代替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通用硅酸盐水泥Common Portland Cement前言本标准第7.1、7.3.1、7.3.2、7.3.3、8.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本标准与欧洲水泥标准ENV197-1:2000《通用波特兰水泥》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175-1999《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三个标准。
与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相比,本标准主要变化如下:——全文强制改为条文强制(本版前言);——增加了通用硅酸盐水泥的定义(本版第3章);——将各品种水泥的定义取消(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3章);——将组分与材料合并为一章(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GB12958-1999第4章,本版第5章);——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时,最大掺量不超过15%,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5%的窑灰或不超过水泥质量10%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来代替”改为“活性混合材料掺加量为>5%且≤20%,其中允许用不超过水泥质量8%且符合本标准第5.2.4条的非活性混合材料或不超过水泥质量5%且符合本标准第5.2.5条的窑灰代替”(原版GB175-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矿渣掺加量由“20%~70%”改为“>20%且≤70%”,并分为A型和B型。
A型矿渣掺量>20%且≤50%,代号P.S.A;B型矿渣掺量>50%且≤70%,代号P.S.B(原版GB1344-1999中第3.1条,本版第5.1条);——将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中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掺量由“20%~50%”改为“>20%且≤40%”(原版GB1344-1999中第3.2条,本版第5.1条);——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混合材料总掺加量由“应大于15%,但不超过50%”改为“>20%且≤50%”(原版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1条);——材料中增加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本版第5.2.3、5.2.4条);——取消了复合硅酸盐水泥中允许掺加粒化精炼铬铁渣、粒化增钙液态渣、粒化碳素铬铁渣、粒化高炉钛矿渣等混合材料以及符合附录A新开辟的混合材料,并将附录A取消(原版GB12958-1999中第4.2、4.3条和附录A);——增加了M类混合石膏,取消了A类硬石膏(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3章,本版第5.2.1.1条);——助磨剂允许掺量由“不超过水泥质量的1%”改为“不超过水泥质量的0.5%”(原版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中第4.5条,本版第5.2.6条);——普通水泥强度等级中取消了32.5和32.5R(原版GB175-1999中第5章,本版第6章);——将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中“熟料中的氧化镁含量”改为“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其中要求P.S.A型、P.P型、P.F型、P.C型水泥中的氧化镁含量不大于6.0%,并加注b说明‘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大于6.0%时,应进行水泥压蒸试验并合格’;P.S.B型无要求。
通用硅酸盐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发表时间:2013-01-07T17:12:19.7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11月Under供稿作者:李卉[导读] 本文总结了日常工作中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云南省德宏州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李卉 678400摘要: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企业、相应技术机构应对水泥质量进行检验,我国标准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中规定了水泥中氯离子的限量。
标准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对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测定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
结合实际工作,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总结了日常工作中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关键词:水泥;氯离子通用硅酸盐水泥(以下简称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等工程。
水泥企业、相应技术机构应对水泥质量进行检验,我国GB 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中规定了水泥中氯离子的限量[1]。
在GB/T 176-2008《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对水泥化学指标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2]。
结合实际工作,水泥中氯离子含量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实验室条件、操作人员素质、具体操作步骤等。
针对本实验室在测定水泥中氯离子含量时采用的方法及试验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总结,以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减少试验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一、水泥化学分析实验室注意事项1、实验室用水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 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中规定的三级水要求,适量制备,贮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密闭专用容器中,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避免沾污[3]。
2、试剂除另有说明外,所有试剂应不低于分析纯。
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有42.5、42.5R、52.5、52.5R。
2、GB175-2007标准名称为通用硅酸盐水泥。
3、复合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C 。
4、热轧碳素钢中的低碳钢碳含量不大于0.25%。
5、牌号为HRB335的热轧带肋钢筋抗拉强度值不小于455MPa。
6、钢筋物理必试的项目是拉伸和弯曲。
7、天然砂可分为河沙、海沙、山砂。
8、岩石由机械加工破碎而成的,粒径大于5mm的颗粒成为碎石。
9、砂、石子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均匀分布,取样前要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
10、砌墙砖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砖和非烧结砖两类。
11、防水卷材分为改性沥青基卷材和合成高分子卷材。
12、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是早强剂。
13、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大于1%的同品种外加剂每一编号为100T。
14、水泥强度有问题,可根据试验报告的数据降低强度等级使用。
15、水泥安定性不合格,绝对不能使用。
16、热轧带肋钢筋的牌号由HRB 和牌号的屈服点最小值构成。
17、供建筑用的热轧圆盘条Q235抗拉强度不少于370MPa。
18、粉煤灰必试项目是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
19、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各种材料取样应从现场取样,一般水泥50kg,砂80kg,石150kg。
20、钢筋闪光对焊接头,每批取样试件一组6个,其中3个拉力试件,3个弯曲试件。
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标准号为GB/T17671-1999。
22、机械连接方式一般有锥螺纹接头、直螺纹接头、套筒挤压接头。
23、混凝土必试项目是稠度试验,强度试验。
24、在压实填土的过程中,应分层取样检验土的干密度和含水率。
25、钢筋接头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和焊接两种方式。
26、混凝土配合比要用重量比。
27、防水混凝土选用配合比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抗渗等级提高0.2MPa。
28、砂浆养护温度为20±2摄氏度。
29、硅酸盐水泥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米/千克。
30、标准养护室的试件应放在支架上,彼此间隔10~20mm,试件表面应保持潮湿,并不得被水直接冲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