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1.97 MB
- 文档页数:23
第五编隋唐代五代文学绪论一、唐代文学的繁荣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
唐诗是中国诗歌群峰中的珠穆朗玛。
唐诗以其所表现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弘气度,以及精妙绝伦的艺术风采,被后人称为“盛唐之音”、“盛唐气象”。
唐代文学繁荣的表现:1、诗歌:诗篇数量:近三百年间5万首,比西周到南北朝一千六、七百年间多出两三倍以上。
诗人数量: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有五六十个,超过战国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李白、杜甫的成就达到顶峰。
2、其它文体:散文:体裁丰富,传记,游记、寓言、杂说等出现;传奇小说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词作为一种新兴的文体,也是从产生到成熟。
变文一类通俗讲唱文体在民间广泛流传。
(说唱文体,简称“变”。
学界关于“变文”说法不一。
有说起源于宣讲佛经,当时一种脚“转变”的说唱艺术,与图画相配合,一边向听众展示图画,一边说唱故事。
其图为“变相”,其说唱的底本为变文。
内容多为宣讲佛经故事、经义,也有讲述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
形式多样,或散韵相间、说唱结合;或全散;或全韵。
对后世的话本、弹词、诸宫调等通俗文学产生很大影响,开白话文的先河。
)二、唐诗繁荣的原因1、唐朝统治者奉行开明政治,文禁松弛,广开言路,使诗人敢于放手写作。
杜甫赞许太宗朝说:“直词宁戮辱贤路不崎岖”。
宋人洪迈《容斋随笔》说:“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
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
”以下引杜甫、白居易、张祜、李商隐抨击时弊的诗,最后感慨宋朝文网的严密,说:“今之诗人不敢尔也”。
2、经济力量雄厚,国威大振,民气高扬,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充裕的精神食粮。
胸怀开阔,气度恢弘,精神昂扬。
3、统治者实行文化兼容政策:其一,去华夷之防,吸收外来文化。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其二,允许儒、释、道并行发展,诗歌得以表现各种思想情绪。
4、科举考试重文采,试诗赋。
调动了士子研究诗歌艺术的积极性。
隋唐五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考研总结一、绪论1.唐代诗歌的分期●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年(713)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四杰、陈子昂●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李白、杜甫、山水田园派、边塞诗派●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元宗开成元年(836)大力十才子、元白诗派、韩梦诗派。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唐末(907)李商隐,杜牧2.唐代的散文(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小说(唐传奇文言短篇小说),变文和词(花间诗人温庭筠等)3.唐代文学发展繁荣的原因●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提供了物质条件(影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漫游,积极进取)●统治阶级的提倡和重视,以诗词歌赋,曲式的科举制和行卷之风盛行,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政治开明,思想界宽松活跃,儒释道并存,为唐代作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文化方面,南北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中外文化交流。
●唐代世人生活的影响,漫游、入幕、读书山林、贬谪。
二、隋及初唐文学1.齐梁文学的弊端:讲究声律、对仗、词藻、文辞冗长,多饮风弄月。
隋代诗歌基本延续齐梁文风,缺乏创新,呈现出过度状态,初步显出南北文风融合的倾向2.隋初文学多见质朴刚健之气,隋炀帝希望以南方文化来统领改造统一的中国文化,所以他刚健与清丽并重;因为他一直在巡游,赋予了它的宫廷文学集团在文化地域上由塞北到江南的流动性,创作风格上,由刚健而富艳的两重性3.贯穿初唐百年诗歌发展的现索●近体诗的发展与定型,如上官仪●唐诗的革新,如王绩、陈子昂4.太宗朝宫廷文学●贞观诗坛: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
特点:多君臣尹畅应氏凤达内容多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风格宏利雅正。
●上官体,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其诗多奉和应制之作,内容空泛,重视诗歌的形式技巧,讲求对仗和辞藻之美,风格“绮错婉媚”其地位嫌贵,使人纷纷效仿,称上官体三、盛唐诗坛1.孟浩然、王维与隐逸诗人群体●山水田园诗在盛唐兴盛的原因●山水田园诗派: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
1隋唐五代文学绪论隋唐五代文学绪论(公元581—960年)公元581年,北周丞相杨坚受禅登基,隋朝建立。
589年,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二百七十余年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但隋朝只维持了三十七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繁荣达到顶点,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王朝元气大伤,迅速由盛转衰,一蹶不振。
907年,唐朝灭亡,形成了“五代十国”的纷争局面,中国又进入了一个大分裂的历史时期。
直到960年北宋建立。
隋朝只维持了三十七年,文学成就不高。
五代纷乱,文学除词以外无多大成就。
因此,隋唐五代文学重点在唐文学。
从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看,如果说古希腊艺术代表奴隶社会艺术高峰,十九世纪西欧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资本主义社会文学的高峰,那么唐文学,就代表了封建社会文学的高峰。
唐文学可谓百花齐放,诗歌、散文、小说都得到很大发展,同时还兴起了词和变文这两种文学形式。
//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一)开放的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对文学的影响是最深远,最直接的。
可从以下方面分析。
1.唐朝国力的强盛,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唐文学的繁荣,与唐代社会发展有密切联系。
初唐到盛唐一段时期,唐朝先后打败了东西突厥,势力范围在开元天宝间达到顶峰。
曾沿边设立六个都护府(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北庭、单于),势力范围,北到蒙古,东到朝鲜半岛,西到中亚,南到印度支那,幅员辽阔,也是当时世界上国力最强盛的政权。
//唐朝建立不久,经济就从隋末的大破坏中恢复过来,并迅速得到发展,至天宝中上升达于顶点。
均田制,即按丁分田,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实行租庸调法,即受田男丁每年应缴纳一定分额之租(谷物)、调(布帛丝麻)和服一定时期的徭役(庸)。
这些措施一方面限制了大地主兼并土地,另一方面刺激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唐人郑綮(唐昭宗时宰相)《开天传信记》(搜集社会传说、故事以及神异传闻32条,所记玄宗在藩邸生活、出巡上党、东封泰山以及喜好乐舞等资料,有一定参考价值)云:左右藏库,财物山积,不可胜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