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医学食品-系列标准解读(培训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99 MB
- 文档页数:24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学习解读2023年新制定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讲义)为指导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规范标识,引导科学合理使用特医食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研究制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第一部分:《指南》的出台背景2022年初,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特殊食品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参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和《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标签规范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特医食品标识指南(初稿)。
先后组织召开4次行业、企业和临床专家、营养学专家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并根据特医食品的产品特点和使用实际,不断完善细化标识指南内容。
2022年10月8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特殊食品司组织部分监管部门、标准技术部门、审评技术部门召开研讨会,进一步修改完善标识指南,形成了《指南》征求意见稿。
第二部分:《指南》的主要内容(一)基本要求。
明确特医食品标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规定,涉及特医食品注册证书内容的,应当与注册证书内容一致。
标签、说明书应真实规范、科学准确、通俗易懂、清晰易辨,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或者绝对化语言。
(二)主要内容。
参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签、说明书样稿要求(试行)》,细化完善特医食品的产品名称、产品类别、配料表、营养成分表、配方特点/营养学特征、临床试验、组织状态、适用人群、食用方法和食用量、净含量和规格、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警示说明和注意事项等13项内容。
(三)主要展示版面标识。
明确标签主要展示版面应当标示产品名称、特医食品标志、规格(净含量)、注册证号、适用人群和“请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使用”提示语内容,可标示产品口味(如香草味等),配符合标准要求且不会使消费者误解的图形,也可在主要展示版面边角标示已注册商标,不应标示其他内容。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一、引言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以下简称“特医食品”)是指为满足某些特定营养需求或管理某些特定疾病而研发的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规范特医食品的生产和使用,提高其质量和安全性,我国制定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旨在为特医食品的生产、使用和监管提供指导。
二、特医食品的定义和分类特医食品是指根据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或特定疾病的特殊需要而设计的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疾病调节型特医食品和营养辅助型特医食品。
各类特医食品在营养成分、生产工艺和适用人群等方面有着具体的要求和标准。
三、特医食品的临床应用特医食品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对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来说,营养辅助型特医食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营养,提高免疫力;对于婴幼儿来说,特医食品可以满足其特定的营养需求,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四、特医食品的标准实施《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明确了特医食品的生产、质量控制、标识和监管等方面的要求。
生产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另外,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特医食品的监督检查,确保特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医学领域的一名写手,我对特医食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着深刻的理解。
特医食品不仅可以满足特定人群的营养需求,还可以帮助管理特定疾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我认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对于规范特医食品的生产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障特医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六、结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实施指南》的出台,为特医食品的生产、使用和监管提供了具体指导。
这对于我国特医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企业能够切实落实这一标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特医食品产品。
特医食品基础知识1.标准高于一般食品特医食品在配方及工艺上具有非常明确的针对性或指向性、系统的定量性和广泛的多样性,因而和其他所有的食品及药品形式相比,具有最大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其标准高于保健品,且部分功能是药品所不能代替的,甚至高于药品的价值,所以对于医疗的辅助价值极高。
2.作用特殊性不要以为“食品”不靠谱,没什么医疗效果,“药食同源”,所有医药成品大部分都是源于食物之中,所以以食品命名的特殊医疗药物实质是医药界的最高标准,在医疗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营养补充、医疗支持作用。
特医食品的应用,可以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充分发挥人体自身的修复机能,促进病人康复,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
在医保费用日趋紧张的当下,特医食品的运用无疑对医保支付,还是对病患的治疗效果都有积极的作用。
临床上,肌肉萎缩、贫血、免疫力下降、行动受阻、住院时间延长、感染、组织修复减缓、伤口愈合缓慢等等,在病人死亡诊断中,基本上见不到是营养不良的导致的,但是很多疾病都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其他功能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在国外,特医食品在临床上的应用已非常专业化,有专门负责会诊的部门为患者提供营养方案。
患者在住院时,都要进行营养不良的风险筛查和评估,一旦发现有营养不良风险,入院之前就要先补充营养,补充完再做手术。
在传统意识的治疗方式中,通常只注重“医”和“药”,而忽视了“食”的重要性。
而往往一些病症在治疗过程中,因为患者对“食”不够重视,对疾病的治疗起了反作用,或者会延长治疗期,增加患者的负担。
一些慢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治疗,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饮食不当,使得用药时间更长,更有病情加重的可能。
特医食品虽然不能完全替代药品,但是可在医疗系统中起到重要的营养补充、医疗支持作用,只要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就都可以吃,包括:正常生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孕产妇、老年人、婴幼儿;病理状况下具有特殊营养需求的人群,如糖尿病、肾病、肿瘤等各种疾病患者和手术等损伤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