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5套模拟卷〗五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五模考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109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三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以相同的速度小030m/s v =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
甲车在前且安装有ABS 制动系统,乙车在后且没有安装ABS 制动系统。
正常行驶时,两车间距为100m 。
某时刻因前方突发状况,两车同时刹车,以此时刻为零时刻,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甲、乙两车会发生追尾B .甲车的刹车距离大于乙车的刹车距离C .t=2s 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105mD .两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均为15m/s 【答案】C【解析】【分析】在速度—时间图像中,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求位移,在分析平均速度的大小。
并由几何关系求刹车的距离。
根据速度关系分析距离如何变化,从而确定两车是否追尾。
【详解】A 选项,0t =时,两车间距为100m ,因为-=15m 100m x x 甲乙<所以甲、乙两车不会追尾,A 选项错误;BD 选项,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甲车的刹车距离为:303=m=45m 2x ⨯甲 平均速度为45==15m/s 3x t 甲甲 乙车的刹车距离为30+15155=1+=60m 22x ⨯⨯乙 平均速度为45===15m/s 3x v t 甲甲甲 则知,甲车的刹车距离小于乙车的刹车距离,故BD 错误;t=时两车间距为100m,乙车在后,刹车后,0~2s内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
两车间距减小,则C选项,0t=时,两车相距最远,根据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知两车相距最远的距离为105m,C选项正确;2s故选C。
2.如图所示,一轻绳绕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一端挂一水平托盘,另一端被托盘上的人拉住,滑轮两侧的轻绳均沿竖直方向。
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托盘的质量为20kg,取g=10m/s2。
若托盘随人一起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人的拉力与自身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时,人与托盘的加速度大小为()A.5m/s2B.6m/s2C.7.5m/s2D.8m/s2【答案】A【解析】【详解】设人的质量为M,则轻绳的拉力大小T=Mg设托盘的质量为m,对人和托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T一(M+m)g=(M+m)a解得a=5m/s2故选A。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高三物理考前模拟试题(含解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不选或错选的得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汤姆逊最早提出的B. 一群氢原子从量子数n=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 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强度太小D. 考古专家发现某一骸骨中146C 的含量为活着的生物体中146C 的14,已知146C 的半衰期为5730年,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11460年 【答案】D 【解析】【详解】A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最早提出的,故A 错误;B 、一个氢原子从量子数n =3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最多可辐射23C 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故B 错误;C 、根据光电效应的产生条件可知,一束光照射到某种金属上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可能因为这束光的频率太小,跟光的强度无关,故C 错误;D 、根据半衰期公式知1124n⎛⎫= ⎪⎝⎭,解得n =2,即发生两次半衰期,则确定该生物死亡时距今约2×5730=11460年,故D 正确。
2.在地球大气层外有大量的太空垃圾.在太阳活动期,地球大气会受太阳风的影响而扩张,使一些原本在大气层外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垃圾被大气包围,从而开始向地面下落.大部分太空垃圾在落地前已经燃烧成灰烬,但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仍会落到地面上,对人类造成危害.太空垃圾下落的原因是A. 大气的扩张使垃圾受到的万有引力增大而导致下落B. 太空垃圾在与大气摩擦燃烧过程中质量不断减小,进而导致下落C. 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作用下速度减小,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将小于万有引力,垃圾做趋向圆心的运动,落向地面D. 太空垃圾的上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大于其下表面受到的大气压力,这种压力差将它推向地面 【答案】C 【解析】【详解】太空垃圾在大气阻力的作用下速度减小,地球对它的引力大于它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其不断做向心运动,最终落在地面上,故C 正确,ABD 错误。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电容为C 的平行板电容器竖直放置,正对面积为S ,两极板间距为d ,充电完成后两极板之间电压为U ,断开电路,两极板正对区域视为匀强电场,其具有的电场能可表示为2p 12E CU =。
如果用外力使平行板电容器的两个极板间距缓慢变为2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容变为原来的两倍B .电场强度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C .电场能变为原来的两倍D .外力做的功大于电场能的增加量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极板间距变为原来两倍,根据r 4S C kdεπ=可知电容减半,A 错误; B .电荷量和极板正对面积不变,则 r 4U Q kQ E d Cd Sπε=== 电场强度大小不变,B 错误;C .当开关断开后,电容器极板的电荷量Q 不变,根据Q U C= 电容减半,两极板间电压加倍,根据2p 12E CU = 可知,电场能加倍,C 正确;D .电路断开,没有电流和焦耳热产生,极板的动能不变,则外力做的功等于电场能的增加量,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MN 、PQ 是倾角为θ的两平行光滑且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其电阻忽略不计。
空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
导体棒ab 、cd 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每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 ,电阻均为r ,导轨宽度为L ,与导轨平行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与ab 棒中点连接,细线承受的最大拉力max 2sin T mg θ=。
现将cd 棒由静止释放,当细线被拉断时,则( )A .cd 棒的速度大小为222sin mgrB L θ B .cd 棒的速度大小为22sin mgr B Lθ C .cd 棒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D .cd 棒所受的合外力为2mgsin θ【答案】A【解析】【详解】AB .据题知,细线被拉断时,拉力达到 m 2sin T mg θ=根据平衡条件得:对ab 棒m sin T F mg θ=+安则得ab 棒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sin F mg θ=安由于两棒的电流相等,所受的安培力大小相等,由2E E BLv I F BIL r===安、、 得 222B L v F r=安 联立解得,cd 棒的速度为222sin mgr v B L θ= 故A 正确,B 错误;CD .对cd 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sin mg F ma θ-=安代入得222212sin sin 02B L mgr a g m r B Lθθ=-⋅⋅=故CD 错误。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最后模拟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年8月,“法国哪吒”扎帕塔身背燃料包,脚踩由5个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驱动的“飞板”,仅用22分钟就飞越了英吉利海峡35公里的海面。
已知扎帕塔(及装备)的总质量为120kg ,设发动机启动后将气流以6000m/s 的恒定速度从喷口向下喷出,则当扎帕塔(及装备)悬浮在空中静止时,发动机每秒喷出气体的质量为(不考虚喷气对总质量的影响,取g=10m/s 2)( )A .0.02kgB .0.20kgC .0.50kgD .5.00kg【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 设扎帕塔(及装备)对气体的平均作用力为F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气体对扎帕塔(及装备)的作用力的大小也等于F ,对扎帕塔(及装备),则F Mg =设时间t ∆内喷出的气体的质量m ∆,则对气体由动量定理得∆=∆F t mv解得m F Mg t v v∆==∆ 代入数据解得0.2kg m t∆=∆ 发动机每秒喷出气体的质量为0.2kg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2. “双星系统”由相距较近的星球组成,每个星球的半径均远小于两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某一双星系统中A 星球的质量为m 1,B 星球的质量为m 2,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星球的轨道半径为212m L m m + B .A 星球运行的周期为122()L L G m m π+ C .A 星球和B 星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m 1:m 2D .若在O 点放一个质点,则它受到两星球的引力之和一定为零【答案】B【解析】【详解】由于两星球的周期相同,则它们的角速度也相同,设两星球运行的角速度为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 星球有:212112m m G m r Lω= 对B 星球有 212222m m Gm r L ω= 得1221::r r m m =又12r r L +=得2112m r L m m =+ 1212m r L m m =+ 故A 错误;B .根据21211224m m G m r L Tπ=2112m r L m m =+ 解得周期2T π=, 故B 正确; C .A 星球和B 星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1221A B v r m v r m ωω== 故C 错误; D .O 点处的质点受到B 星球的万有引力22222112B Gm m Gm m F r m L m m ==⎛⎫ ⎪+⎝⎭ 受到A 星球的万有引力11221212A Gm m Gm m F r m L m m ==⎛⎫ ⎪+⎝⎭故质点受到两星球的引力之和不为零,故D 错误。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一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在纸面内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中充满了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点电荷从图中A 点以速度v 0垂直磁场射入,与半径OA 成30°夹角,当该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刚好改变了180°,不计电荷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点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通过O 点B .该点电荷的比荷为02v q m BR= C .该点电荷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 =03R v π D .该点电荷带正电【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点电荷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几何关系作出点电荷运动轨迹有:电荷在电场中刚好运动T/1,电荷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Rsin30∘=R/1.A. 如图,电荷离开磁场时速度方向与进入磁场时速度方向相反,其反向延长线不通过O 点,故A 错误;B.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200v qv B m r=,所以:002v v q m Br RB ==,故B 正确; C. 由图知该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0012222T r R v v ππ=⨯=,故C 错误; D. 根据电荷偏转方向,由左手定则可知,该电荷带负电,故D 错误.故选B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的质量9kg M =,两端点A B 、间距离4m L =,传送带以加速度22m/s a =由静止开始顺时针加速运转的同时,将一质量为1kg m =的滑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在A 点处,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g 取210m/s ,电动机的内阻不计。
传送带加速到2m/s v =的速度时立即开始做匀速转动而后速率将始终保持不变,则滑块从A 运动到B 的过程中( )A .系统产生的热量为1JB .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为3JC .滑块与传送带相对运动的时间是3sD .传送滑块过程中电动机输出的电能为5J【答案】A【解析】【详解】AC.传送带初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时间12s 1s 2v t a ===,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滑块的加速度满足1ma mg μ=,得:211m/s a =,滑块加速过程的位移214m 2m 4m 22v s a ===<块, 故滑块会一直加速到2m/s 与传送带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速运动。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因为地球的自转,同一物体在不同的纬度重力不同,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北极时的重力与其在赤道时的重力的差为F. 将地球看做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半径为R. 则地球的自转周期是A .2mR F πB .mR Fπ C .mR F D .12mR F π【答案】A【解析】【详解】在北极时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在赤道时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物体随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依题意物体在赤道时有:224F m R Tπ= 所以地球自转周期为:242mR mR T F Fππ==. A .描述与分析相符,故A 正确.B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B 错误.C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C 错误.D .描述与分析不符,故D 错误.2.如图所示是嫦娥五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其中弧形轨道为地月转移轨道,轨道I 是嫦娥五号绕月运行的圆形轨道。
已知轨道I 到月球表面的高度为H ,月球半径为R ,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引力影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嫦娥五号在轨道III 和轨道I 上经过Q 点时的速率相等B .嫦娥五号在P 点被月球捕获后沿轨道III 无动力飞行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月球与嫦娥五号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断增大C .嫦娥五号在轨道ID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嫦娥五号从轨道III 进入轨道I 要先在Q 点减速做近心运动进入轨道II ,再在轨道II 上Q 点减速做近心运动进入轨道I ,所以嫦娥五号在轨道III 和轨道I 上经过Q 点时速率不相等,故A 错误;B .嫦娥五号在P 点被月球捕获后沿轨道III 无动力飞行运动到Q 点的过程中,只有引力对嫦娥五号做功,则月球与嫦娥五号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故B 错误;C .由公式2Mm G mg R = 22()Mm v G m R H R H=++ 联立得v === 故C 正确;D .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 ==,故D 错误。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模拟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空间存在一静电场,x 轴上各点电势φ随x 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若在-x 0处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粒子,该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x 0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带电粒子的a-t 图线,v-t 图线,E k -t 图线,E p -t 图线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AB 、由x ϕ-图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从0x -到0x 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受到沿x 轴正方向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粒子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在0x =位置加速度为零;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粒子做加速度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先增加得越来越慢,后增加得越来越快,故B 正确,A 错误;C 、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沿x 轴正方向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k E x -图像的斜率先变小再变大,在0x =位置的斜率为零,故C 错误;D 、由于粒子带负电,根据电势能PE q ϕ=可知,P E x -变化规律与x ϕ-变化规律相反,故D 错误; 图线正确的是选B 。
2.两根相互平行的水平放置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同的电流I 1和I 2,且I 1>I 2;有一电流元IL 与两导线均平行,且处于两导线的对称面上,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元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一定竖直向下B .电流元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一定水平向右C .要使电流元平衡,可在电流元正上方某位置加一同向通电导线D .如果电流元在所处位置受的安培力为F ,则两导线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F IL【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B .根据安培定则及磁感应强度的矢量叠加,又由于12I I >,可得电流元所处位置的磁场方向斜向右下,故A 、B 错误;C .根据同向电流互相吸引,可判断要使电流元平衡,可在电流元右上方某位置加一同向通电导线,故C 错误;D .电流元在该处与磁场方向垂直,而受到的力为F ,所以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可知两导线在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F B IL= 故D 正确;故选D 。
五川省绵阳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取一根长2m 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 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是36 cm 、60 cm 、84 cm ,如图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上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上的金属盘,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个垫圈( )A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 .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 .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2D .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1:32:23 【答案】B【解析】【详解】AB 、 5个铁垫圈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的位移之比为1:3:5:7,可以看成一个铁垫圈自由下落,经过位移之比为1:3:5:7,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7,知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故选项A 错误,B 正确;CD 、因为各垫圈落到盘中的时间间隔相等,则各垫圈依次落到盘中的时间比为1:2:3:4,则速度之比为1:2:3:4,故选项C 、D 错误.2.如图所示,a 、b 是两个由电阻率相同的铜线制成质量相等的正方形单匝闭合线框,b 的边长为a 的两倍,a 和b 所用的铜线粗细不同。
现以相同速度0v ,把两线圈匀速拉出磁场,则该过程中两线圈产生的电热a b :Q Q 为( )A .1:1B .1:2C .1:4D .4:1【答案】B【解析】【详解】 设a 的边长为L ,横截面积为1S ,b 的边长为2L ,横截面积为2S ,因质量相等,有1248LS LS =得122S S =a 的电阻为114R S L ρ= b 的电阻为21284S L R R ρ== 线圈匀速向外拉,感应电流为1a 0BLv I R =b 202BLv I R =产生的焦耳热210a a L Q I R v = 0b 22b 2L Q I R v = 综上可得a b :1:2Q Q =故B 正确,ACD 错误。
五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五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甲所示,一根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直导线在导线框上方,甲图中箭头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
直导线中通以图乙所示的电流,则在0-1t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A.始终沿顺时针B.始终沿逆时针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D.先逆时针后顺时针【答案】A【解析】【详解】电流先沿正方向减小,产生的磁场将减小,此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穿过线框的磁场垂直于线框向里且减小,故电流顺时针,当电流减小到零再反向增大时,此时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穿过线框的磁场垂直于线框向外且增大,故电流顺时针,则在0-1t时间内,导线框中电流的方向始终为顺时针,故A正确。
故选A。
2.如图所示,光滑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回路,当一条形磁铁n n下落穿出导轨平面的过程中,导体P、Q运动情况是()A.P、Q互相靠扰B.P、Q互相远离C.P、Q均静止D.因磁铁下落的极性未知,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可知P 、Q 将互相靠拢,回路的面积减小一点,使穿过回路的磁场减小一点,起到阻碍原磁通量增加的作用,故A 正确,BCD 错误.3.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由四块完全相同石块所组成拱形建筑,其截面为半圆环,石块的质量均为m 。
若石块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P 、Q 两部分石块之间的弹力为( )A .2mgB .22mgC .22mgD .2mg 【答案】A【解析】【详解】 对石块P 受力分析如图由几何关系知:180454θ︒==︒ 根据平衡条件得,Q 对P 作用力为: 22cos 45mg N mg ==o A 正确,BCD 错误。
五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五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内、外分布着两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顶点A处有一粒子源,粒子源能沿∠BAC的角平分线发射不同速度的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粒子重力不计.则粒子以下列哪一速度值发射时不能通过C点()A.qBLmB.2qBLmC.23qBLmD.8qBLm【答案】C【解析】【详解】粒子带正电,且经过C点,其可能的轨迹如图所示:所有圆弧所对圆心角均为60°,所以粒子运行半径:r=Ln(n=1,2,3,…),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2vr,解得:Bqr BqLvm mn==(n=1,2,3,…),则23qBLvm=的粒子不能到达C点,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意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应用数学知识求出粒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速度即可解题.2.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柔软的细绳质量为m。
两端固定在等高的挂钩上,细绳两端的切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挂钩对细绳拉力的大小为A.12sinmgθB.12cosmgθC.12tanmgθD.12cotmgθ【答案】A【解析】【详解】先对挂钩一端受力分析可知挂钩对绳子的拉力F和绳子对挂钩的拉力T相等:F T=对绳子受力分析如右图,正交分解:2sinT mgθ=解得:12sinF T mg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甲所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叫作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
五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五月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采用星载氢原子钟。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一群处于基态(量子数n=l )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 .13.6 eVB .3.4 eVC .12. 09 eVD .12.75 eV【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题意应该有(1)62n n -=得4n =即能发出6种频率光的一定是n=4能级,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0.85eV 13.6eV 12.75eV ---=()故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1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一个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下一段距离A ,由静止释放。
以钢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 轴,当钢球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钢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
已知钢球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则( )A .1t 时刻钢球处于超重状态B .2t 时刻钢球的速度方向向上C .12~t t 时间内钢球的动能逐渐增大D .12~t t 时间内钢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从图中可知1t 时刻钢球正向下向平衡位置运动,即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向下,所以处于失重状态,A 错误;B .从图中可知2t 时刻正远离平衡位置,所以速度向下,B 错误;C .21~t t 时间内小球先向平衡位置运动,然后再远离平衡位置,故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即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 错误; D .21~t t 时间内小球一直向下运动,拉力恒向上,做负功,所以小球的机械能减小,D 正确。
故选D 。
3.如图所示,将一小木块和一小钢珠分别用手拿着并压缩两根一端分别竖直固定在地面上的弹簧上端。
五川省南充市2021届新高考五诊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A 极板材料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波长为0λ,整个装置处于真空中,如图所示。
现用一波长为λ(λ<0λ)的单色光持续照射电容器的A 极板,B 极板接地。
若产生的光电子均不会飞出两极板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 ,普朗克常量为h ,光电子的电量为e )A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hc λλ- B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00h c λλλλ- C .平行板电容器可带的电荷量最多为()00hc C e λλλλ- D .平行板电容器可带的电荷量最多为()00h C ce λλλλ- 【答案】C【解析】【详解】AB .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知 000()km hc hchcE λλλλλλ-=-=选项AB 错误;CD .随着电子的不断积聚,两板电压逐渐变大,设最大电压为U ,则km Ue E =且Q=CU解得()hc CQeλλλλ-=选项C正确,D错误。
故选C。
2.2020年1月7日23时2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五号”直冲云霄。
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我国2020年宇航发射迎来“开门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瞬间,该卫星对运载火箭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B.火箭发射过程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的气体的作用力相同C.卫星绕地匀速圆周运动中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地球重力为零D.由于卫星在高轨道的线速度比低轨道的小,该卫星从低轨道向高轨道变轨过程中需要减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火箭发射瞬间,卫星加速度向上,则该卫星对运载火箭的作用力大于自身的重力,A正确;B.火箭发射过程中,喷出的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与火箭对喷出的气体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错误;C.卫星绕地运动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所受地球重力不为零,C错误;D.卫星从低轨道向高轨道变轨过程中需要加速,D错误.故选A。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移动电源上标志的4500mAh反映的物理量是()A.电压B.电量C.功率D.能量【答案】B【解析】移动电源上标志的4500mAh反映的物理量是电量,表示以4500mA放电,可以放一个小时,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光电效应实验中,一组同学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四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乙、丙、丁),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B.丙光的频率等于丁光C.甲光的强度等于丙光D.乙光的强度等于丁光【答案】A【解析】【详解】AB.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hν-W0反向裁止电压E k=eU c同一光电管的逸出功W0相同,由于U c1>U c2,所以可以判定:甲光的频率大于乙光的频率;丙光的频率(等于甲光)大于丁光的频率(等于乙光),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饱和光电流与照射光强度的关系可知,甲光的强度大于丙光,乙光的强度大于丁光,故CD错误。
故选A 。
3.大喇叭滑梯是游客非常喜爱的大型水上游乐设施。
如图所示,一次最多可坐四人的浮圈从高为h 的平台由静止开始沿滑梯滑行,到达底部时水平冲入半径为R 、开口向上的碗状盆体中,做半径逐渐减小的圆周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和浮圈沿滑梯下滑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B 2ghC .人和浮圈进入盆体后所受的摩擦力指向其运动轨迹的内侧D .人和浮圈进入盆体后,所受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大于所需的向心力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由于人和浮圈沿滑梯下滑过程中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所以人和浮圈沿滑梯下滑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故A 错误。
B .若不考虑摩擦阻力,根据机械能守恒有212mgh mv =可得2v gh =2gh B 错误。
C .人和浮圈进入盆体后所受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故C 错误。
四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一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
已知引力常量为G ,地球半径为R ,“墨子号”距地面高度为h ,线速度为1v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第一宇宙速度为2v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2v R hv R +=B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h 可用221gR v 来表示C .地球的质量可表示为21()v R h G +D g R 【答案】C【解析】【详解】A .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212()()GMm mv R h R h =++,222GMmmv R R =联立得1i v Rv Rh +选项A 错误;B .对量子卫星有212()()GMm mv R h R h =++得21GMR h v +=代入2GM gR =,得221gR R h v =+,221gR R v h =-选项B 错误;C .对量子卫星有212()()GMm mv R h R h =++ 得21()v R h M G+= 选项C 正确; D .对量子卫星有22()()GMm m R h R h =++ω 代入2GM gR =,得此卫星角速度为23=()gR R h +ω<g R选项D 错误。
故选C 。
2.百余年前,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对黑洞作出预言。
2019年4月10日21点整,天文学家召开全球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直接拍摄到黑洞的照片。
若认为黑洞为一个密度极大的球形天体,质量为M ,半径为R ,吸引光绕黑洞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光速为c ,以黑洞中心为起点,到黑洞外圈视界边缘的长度为临界半径,称为史瓦西半径。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史瓦西半径为2GM cB .史瓦西半径为22GM cC .黑洞密度为334c G R π D .黑洞密度为2334c G R π 【答案】B【解析】【详解】AB .逃逸速度 2GM v r=此为脱离中心天体吸引的临界速度,代入光速可知临界半径为22GM r c =临 A 错误,B 正确;CD .若光绕黑洞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等于黑洞半径,由22Mm c G m R R= 可知2Rc M G= 密度为2233443Mc G R R ρππ== CD 错误。
五川省德阳市2021届新高考物理五模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ABC内、外分布着两方向相反的匀强磁场,三角形内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两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顶点A处有一粒子源,粒子源能沿∠BAC的角平分线发射不同速度的粒子粒子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粒子重力不计.则粒子以下列哪一速度值发射时不能通过C点()A.qBLmB.2qBLmC.23qBLmD.8qBLm【答案】C【解析】【详解】粒子带正电,且经过C点,其可能的轨迹如图所示:所有圆弧所对圆心角均为60°,所以粒子运行半径:r=Ln(n=1,2,3,…),粒子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2vr,解得:Bqr BqLvm mn==(n=1,2,3,…),则23qBLvm=的粒子不能到达C点,故ABD不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题意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是解题的关键,应用数学知识求出粒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粒子的速度即可解题.2.如图所示,一根均匀柔软的细绳质量为m。
两端固定在等高的挂钩上,细绳两端的切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挂钩对细绳拉力的大小为A.12sinmgθB.12cosmgθC.12tanmgθD.12cotmgθ【答案】A【解析】【详解】先对挂钩一端受力分析可知挂钩对绳子的拉力F和绳子对挂钩的拉力T相等:F T=对绳子受力分析如右图,正交分解:2sinT mgθ=解得:12sinF T mgθ==,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甲所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叫作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
如图乙所示,行星绕太阳作椭圆运动,太阳在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近日点B和远日点C到太阳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 B和r C,已知太阳质量为M,行星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行星通过B点处的速率为v B,则椭圆轨道在B点的曲率半径和行星通过C点处的速率分别为()A .22B B v r GM c GM r B .2B GM v c GM rC .22B B v r GM ,B B C r v rD .2B GM v ,B B Cr v r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一般曲线某点的相切圆的半径叫做该点的曲率半径,已知行星通过B 点处的速率为v B ,在太阳的引力下,该点的向心加速度为2B GM a r = 设行星在这个圆上做圆周运动,同一点在不同轨道的向心加速度相同,则在圆轨道上B 点的加速度为 22B B v GM a r ρ== 则B 点的曲率半径为22B B v r GMρ= 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同一颗行星,在相同时间在扫过的面积相等,则22c B B c v t v t r r ∆∆⋅=⋅ 即行星通过C 点处的速率为B C B Cr v v r = 所以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4.一个小球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经过t 0时间,小球和抛出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再经过t时间,小球和抛出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0916t t =B .0716t t =C .079t t =D .01625t t = 【答案】C【解析】【详解】设平抛初速度大小为v 0,经过时间t 0,有:20000012tan 372gt gt v t v ︒==再经过时间t ,有:()()()20000012tan 532g t t g t t v t t v ︒++==+ 所以00tan 37tan 53t t t︒︒=+ 解得:079t t =A. 0916t t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A 错误。
B. 0716t t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B 错误。
C. 079t t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C 正确。
D. 01625t t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D 错误。
5.如图,水平导体棒PQ 用一根劲度系数均为k=80 N/m 的竖直绝缘轻弹簧悬挂起来,置于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中,PQ 长度为L=0.5 m ,质量为m=0.1 kg 。
当导体棒中通以大小为I=2 A 的电流,并处于静止时,弹簧恰好恢复到原长状态。
欲使导体棒下移2 cm 后能重新处于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 取10 m/s 2)则( )A .通入的电流方向为P→Q ,大小为1.2 AB.通入的电流方向为P→Q,大小为2.4 AC.通入的电流方向为Q→P,大小为1.2 AD.通入的电流方向为Q→P,大小为2.4 A【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意知通电后弹簧恢复到原长,说明安培力方向向上,由平衡条件可得ILB=mg,代入数据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B=mgIL=1 T。
欲使导体棒下移2 cm后能重新处于静止状态,假设安培力方向向下,由平衡条件可得mg+I′LB=kx,解得:I′=1.2 A,假设成立,此时通入的电流方向为Q→P,故C正确,ABD错误。
6.如图所示,虚线a、b、c是电场中的一簇等势线(相邻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实线为一α粒子(重力不计)仅在电场力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是这条轨迹上的两点,据此可知()A.a、b、c三个等势面中,a的电势最高B.电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小C.α粒子在P点的加速度比Q点的加速度大D.带电质点一定是从P点向Q点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电荷所受电场力指向轨迹内侧,由于α粒子带正电,因此电场线指向上方,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故a 等势线的电势最低,c等势线的电势最高,故A错误;B.a等势线的电势最低,c等势线的电势最高;而电子带负电,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的电势能小,所以电子在P点具有的电势能比在Q点具有的电势能大,故B错误;C.等势线密的地方电场线密场强大,故P点位置电场强,电场力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也大,故C正确;D.由图只能判断出粒子受力的方向,不能判断出粒子运动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C。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37°的粗糙斜面底端A处,上端连接质量3kg的滑块(视为质点),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弹簧与斜面平行。
将滑块沿斜面拉动到弹簧处于原长位置的D点,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 随位移x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 2,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块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B .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C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80N/mD .滑块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12J【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 .因滑块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加,可知滑块先做变加速后做变减速运动,选项A 错误;B .弹簧处于原长时,加速度为a=5.2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sin 37cos37mg mg ma μ-=o o解得μ=0.1选项B 正确;C .由图像可知,弹簧被压缩x=0.1m 时滑块的加速度减为零,则sin 37cos37mg mg kx μ-=o o解得k=156N/m选项C 错误;D .由能量关系可知,滑块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sin 37cos372P E mg x mg x μ=⋅-⋅o o解得E P =3.12J选项D 正确。
故选BD 。
8.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正沿x 轴传播,实线是t=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0.1s 时的波形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波速为50m/s ,则该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 .若波速为50m/s ,则x=4m 处的质点在t=0.1s 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若波速为30m/s ,则x=5m 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D .若波速为110m/s ,则能与该波发生干涉的波的频率为13.75Hz【答案】BCD【解析】【分析】【详解】A .由图可得,该波的波长为8m ;若波向右传播,则满足3+8k=v×0.1(k=0、1、2……)解得v=30+80k若波向左传播,则满足5+8k=v×0.1(k=0、1、2……)解得v=50+80k当k=0时v=50m/s ,则则该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故A 错误;B .若波向左传播,x=4m 处的质点在t=0.1s 时振动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故B 正确;C .若v=30m/s ,则84s s 3015T == 则0.8s=3T ,即经过3个周期,所以x=5m 处的质点在0时刻起0.8s 内通过的路程为1.2m ,故C 正确; D .若波速为110m/s ,则110Hz 13.75Hz 8vf λ=== 发生干涉,频率相等,故D 正确。
故选BCD 。
【点睛】根据两个时刻的波形,分析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或波传播距离与波长的关系是关键,要抓住波的周期性得到周期或波传播速度的通项,从而得到周期或波速的特殊值.9.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用长为L 的细线将物块连接在转轴上,细线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此时细线中张力为零,物块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tan μθ<),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块随转台由静止开始缓慢加速转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台一开始转动,细线立即绷直对物块施加拉力B .当细线中出现拉力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1sin 2mgL μθ C 2cos g L θD .当转台对物块的支持力刚好为零时,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2sin 2cos mgL θθ【答案】BD【解析】【详解】AB .转台刚开始转动,细线未绷紧,此时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当转动到某一角速度ω1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1sin mg mL μθω=此时物块线速度大小为1sin v L θω=从开始运动到细线中将要出现拉力过程中,设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W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可得 212W mv = 联立解得1sin 2W mgL μθ= 故A 错误,B 正确;CD .当转台对物块支持力恰好为零时,竖直方向cos mg T θ=水平方向22sin sin T mL θθω=联立解得2cos g Lωθ= 此时物块的线速度大小为22sin v L θω=从开始运动到转台对物块的支持力刚好为零过程中,设转台对物块做的功为W 2,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可得22212W mv = 联立解得 22sin 2cos mgL W θθ= 故C 错误,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