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剔槽补洞)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1
施工洞处理技术交底
一、施工准备
(一)材质要求
施工洞所涉及的墙体材质,均应与原墙体设计相同并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二)工器具
灰槽、瓦刀、小线、皮数杆。
二、质量要求
(一)施工洞填塞所用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二)施工洞必须填塞密实,和已有结构联接良好。
(三)施工洞处的抹面必须和原结构相同,且不得有裂缝产生。
三、工艺流程
砌体封堵→抹灰。
四、操作工艺
(一)施工洞填筑方法
填砌临时洞口时,应清除墙面粘结的砂浆、泥浆和杂物,并洒水湿润,再用与原墙相同的砖衬砌严密,砌至洞顶时应用标准砖斜砌,以保证洞口封堵密实。
注意封堵洞口时,斜砌的标准砖应与下面的砌体间隔一定的时间(大约一个星期左右)。
(二)施工洞缝隙处理
施工洞处理不当,就会在其周围产生裂缝。
为了防止裂缝的发生,除应按上述填筑方法施工还应遵守下列施工工艺。
(1)砂浆配比一定要准确,灰缝要饱满、均匀一致。
(2)砂浆强度及墙体干燥程度要和已砌墙体保持一致。
(3)施工洞抹灰迟于墙体抹灰时,抹灰的接槎位置要避开洞口30cm。
(4)抹完底灰后,一定要待其干燥后,再抹面层灰。
如发现底灰有裂纹时,要在其上贴专用无纺布后再抹灰。
南通三建慧谷科技城
40#楼项目部
2005年7月8日。
一、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安全规范》(GB50345-2010)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4. 相关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项目名称]2. 工程地点:[项目地址]3. 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名称]4. 施工日期:[开始日期]至[结束日期]三、交底内容1. 洞口剔凿作业范围:[具体范围,如墙体、楼板、梁等]2. 作业人员要求:(1)所有参与洞口剔凿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关资格证书。
(2)作业人员应熟悉洞口剔凿作业的安全技术要求,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
3. 安全防护措施:(1)作业前应检查剔凿工具,确保其完好、牢固。
(2)剔凿作业区域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夜间应悬挂红灯。
(3)剔凿作业区域周围应设置安全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
(4)高处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在可靠的位置。
(5)剔凿作业过程中,如遇电源、水源等,应采取隔离措施,防止触电、溺水等事故发生。
4. 作业步骤及注意事项:(1)作业前,应对剔凿区域进行清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
(2)剔凿作业应从上往下进行,避免发生坠落事故。
(3)剔凿过程中,如遇钢筋、预埋管线等,应先进行探测,避免损坏。
(4)剔凿作业应保持均匀用力,避免因用力过猛导致工具损坏或物体坠落。
(5)剔凿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
5. 应急措施:(1)作业人员应熟悉应急逃生路线,遇紧急情况能迅速撤离。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如急救箱、灭火器等。
(3)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四、交底责任人1.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姓名]2. 施工单位安全员:[姓名]3. 作业班组负责人:[姓名]五、交底时间[具体日期]六、注意事项1. 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所有洞口剔凿作业。
2.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确保作业安全。
一、编制依据1. 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
2. 工程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
3. 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2. 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3. 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4. 施工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三、洞口剔凿作业安全注意事项1. 作业人员应具备洞口剔凿作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2. 作业前应检查施工场地,确保无障碍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3. 作业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尘口罩、手套等。
4. 作业过程中,禁止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5. 洞口剔凿作业应遵循以下步骤:(1)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洞口剔凿的位置、尺寸和深度。
(2)使用切割机、风镐等工具进行剔凿作业,严禁使用锤子、凿子等手动工具。
(3)剔凿过程中,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报告现场负责人。
(4)剔凿过程中,严禁将工具、材料等抛掷,以免伤人。
(5)剔凿完成后,对洞口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
6. 洞口剔凿作业完成后,应对洞口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因洞口不稳定造成安全事故。
四、安全防护措施1. 洞口周边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2. 洞口上方设置安全网,防止掉落物体伤人。
3. 洞口两侧设置防护栏杆,防止人员坠落。
4. 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5. 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带,并系好安全绳。
6. 作业区域应设置专人进行安全监护,确保作业安全。
五、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安全事故时,立即停止作业,组织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2.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救援。
3. 保护现场,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4. 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培训与考核1.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洞口剔凿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墙体剔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进行墙体剔槽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参与墙体剔槽施工的全体人员。
三、交底时间施工前。
四、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掌握墙体剔槽施工的基本技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2)施工前,应熟悉施工图纸,了解墙体剔槽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3)检查施工工具和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剔槽前,确保现场环境整洁,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防止滑倒。
(3)剔槽时,操作人员应站在稳固的位置,使用合适的工具,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意外伤害。
(4)剔槽过程中,注意观察墙体结构,如发现墙体有裂缝、空洞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5)剔槽过程中,如遇地下管线,应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剔槽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确保施工人员精神饱满。
3. 施工过程中的应急处理(1)如遇墙体突然倒塌,立即停止施工,迅速撤离现场,并报告现场负责人。
(2)如遇施工人员受伤,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
(3)如遇火灾、触电等紧急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迅速报告相关部门。
4. 施工完成后(1)剔槽完成后,清理现场,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2)检查剔槽质量,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3)拆除临时设施,恢复施工环境。
五、交底要求1. 施工人员应认真听取安全技术交底,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程。
2.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安全。
3. 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4.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六、交底人及日期交底人:XXX交底日期:XXXX年XX月XX日接受人:全体施工人员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施工过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交底编号:_______二、工程名称:_______三、交底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四、施工单位:_______五、分项工程名称:坑槽挖补施工六、交底提要:为确保坑槽挖补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全体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和遵守。
七、交底内容: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每位施工人员掌握坑槽挖补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
(2)检查施工机械、工具、材料等是否完好,符合安全要求。
(3)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
2.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前,对坑槽周边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场地平整、畅通。
(3)挖掘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进行,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
(4)挖掘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护栏、警示标志等。
(5)挖掘过程中,发现地下水、暗埋管线等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6)挖掘过程中,如遇塌方、滑坡等险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3. 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求(1)挖掘时,从上往下进行,严禁掏洞作业。
(2)挖掘过程中,应保持挖掘面稳定,不得随意堆放挖掘物。
(3)挖掘过程中,严禁在坑槽边缘行走、站立或放置物品。
(4)挖掘过程中,如需堆放挖掘物,应堆放在坑槽边缘以外,堆高不得超过1.5米。
(5)挖掘过程中,严禁在坑槽内进行焊接、切割等动火作业。
4. 施工结束后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结束后,对坑槽进行回填、压实,确保坑槽平整。
(2)回填过程中,注意观察坑槽周围环境,防止发生塌方、滑坡等险情。
(3)回填材料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土石材料,确保回填质量。
(4)回填完成后,对坑槽周边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八、应急措施1. 发生险情时,立即停止施工,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2. 如遇塌方、滑坡等险情,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应急措施。
墙体开槽技术交底1、剔槽打洞时,不要用力过猛,以免造成墙面周围破碎。
洞口不易剔得过大、过宽,不要造成土建结构缺陷,注意不要剔断钢筋。
2、剔槽必须先弹线,使用切割机,切割要沿线切竖直平直;3、管路疏通后要及时注意固定保护,线盒位置要与图纸相符,管口及时封堵。
4、剔槽的渣子垃圾及时清扫干净;5、线盒位置依据定位蓝图定位准确,二次结构墙体管线预埋时,卫生间、厨房及其它部分所有接线盒盒口出毛墙面 15mm,开关线盒盒中距墙边150mm,两个开关盒并列时,线盒边距边为70mm;所有线盒盒口出毛墙面距离同时参考土建弹线及灰饼,严禁盒口突出抹灰面;6、卫生间的等电位接地端子箱为底距地300mm,即1m线往下返645mm;LEB箱边距墙边100mm;底盒盒口出毛墙面15mm;7、户内开关箱为地距地1800mm,即1m线往上855mm;底箱箱口出毛墙面15mm,长、宽、深尺寸为450×400×150同时参考土建弹线及灰饼,严禁开关箱箱口突出抹灰面;水平位置为配电箱边距墙边200mm,多媒体箱一米线以下445mm,其长、宽、深尺寸为300×250×150配电箱需用开孔器开孔,不允许开长孔,入箱线管需用入盒接头,配电箱只允许走回路进线和回路出线,不能当过线盒(箱)使用;8、凡墙体为空心砖时,线管必须随墙体砌筑埋设在小砌块孔洞内,除了线盒位置可以在空心砖机械开槽外,其余空心砖都不允许开槽;空心砖墙上安装高度≥1300mm的开关、插座、对讲等,需分段预留在空心砖内,第一次接管高度为800mm左右,待土建砌体上到该高度时,再将该管接至安装高度;9、灰沙实体砖必须采用机械开槽和开孔,严禁人工打凿,开槽必须横平竖直,砌体墙槽深度≤DN+20mm,墙槽宽度≤DN+60mm;管线保护层≥15mm;—10、同一层的同一标高底盒标高差不超过5mm,并列面板标高差不超过;11、二次墙体的线管、线盒必须固定好(不允许用PVC电气管固定);12、土建二次结构砌墙、打灰、吊模、回填时,必须安排人员进行配合,不允许其他单位作业破坏我方的工作成果;13、二次墙体配管及预埋技术交底以本次交底为准。
墙体剔槽施工技术交底(标准交底)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墙体剔槽施工技术交底(标准交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墙体剔槽施工技术交底(标准交底)的全部内容。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DQ-
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
水电开槽修补技术交底水电开槽修补技术交底-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交底内容:一、施工流程:开槽切割——剔凿——安装水电管——修补(内墙、外墙、配电箱、卫生间等具体工艺和要求见下面)二、施工工艺及修补要求1、水电墙上线管开槽时,必须按照管子的直径、走向,控制切割的宽度,再进行剔凿,不得任意敲砸墙面,严禁横向切割。
2、水电墙面上剔凿要求电管安装完成后凹进墙面1cm左右为宜,电管要求固定合理,管缝修补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3、内墙修补:墙面必须浇水充分湿润,,清理凹槽内浮渣,用1:3中粗砂浆贴管压紧,留3~5mm二次补缝,待一次补缝砂浆七成干时再进行二次补缝,用木搓板与墙面搓平,并做好养护,防止干裂。
4、外墙修补:先固定线管,将网格布用胶水拌水泥胶贴在墙上,空洞处网格布凹进线管,牢固后用细石混凝土第一次补缝,七成干后用1:3中砂水泥砂浆二次补缝,用木搓板与墙面搓平,做好养护工作,防止干裂,并做好清理工作。
5、配电箱处修补:配电箱后背部位必须用胶水掺水泥砂先甩浆,挂钢丝网,然后用细石混凝土逐层赶平,墙面层必须用纤维网格布与墙体四周粘结,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正面修补时,缝隙无法用砌块修复时,应用细石砼灌紧塞严,面层用网格布与墙面四周粘接,防止裂缝。
6、雨水管(正置式屋面)的安装及修补:(1)雨水管按图确定位置后,底部坐浆。
(2)内口底部坐落高度高于保温层2cm。
(3)外口与内口高差6cm向外找坡。
(4)内口上左右侧用φ6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
(6)待屋面防水层包进雨水管后再安装雨水口内件。
(5)雨水管外侧用细石混凝土灌严塞紧,面贴网格布与防水层一平。
7、卫生间管处的修补:待管子安装完成后,有止水套管部位用密封胶修补,下水管处首先凿毛清理基面,用水冲洗干净,支模;楼板底部管子周边用胶合板支顶,浇捣前先套浆,再用C35微膨胀混凝土浇捣,第一次密实浇捣板厚的三分之二,并注意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先剪断挂板的铁丝(防止漏水)二次浇捣至露出装饰面3-5cm,上部可用模板支设成一小正方形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