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重点

  • 格式:doc
  • 大小:152.00 KB
  • 文档页数:3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小学英语教育的内涵:指向学生的发展。

小学英语教育的具体内容:

1、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基础性)

2、为学生的知识获取、技能学习、素质培养等打基础,具有未来性。

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全面性)

4、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性)

5、是一门必修课,具有强制性。(强制性)

小学英语教育的性质:

既有英语教育学的性质,又有小学教育学的性质;既是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学,又是英语学科的教育学。

1、是小学教育学及学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2、是语言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3、是培养小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能力的学科;

4、是以小学英语教育学理论及实践经验为指导的学科;

5、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教及学理论的重要来源;

6、是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方法的学科。小学英语课程的内容:

两级内容

一级内容

1、总体目标:听、说、玩、读、演

2、具体内容:对英语的兴趣和好奇心、口头表达能力

3、内容分析:理解简单的活动指令、参及简单的角色扮演、唱简单的歌曲歌谣、听/读懂简单故事、正确书写单词字母、视听接触语音。

二级内容

1、总体目标:语言技能、语音知识

2、具体内容:语言技能(听、说、读、写、玩演视听);语音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情感态度、基础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内容分析:有持续的兴趣和爱好

英语课程设置的原则:整体性、多元性、灵活性

实践要求:

师范生应该能够较全面的理解具体内容及要求,并能够比较熟练地示范,如听录音后声情并茂地模仿,唱歌,说歌谣。总之,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必须要先做到。

中国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费时多,收效微。

问题二:教师工作量太大,顾此失彼。

问题三:学生怕苦,兴趣不持久。

问题四:交际练习没有信息差,交际活动在不真实的语境中进行,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会运用。

问题五:家长水平有限,课后无法辅导。

问题六:教材难度大,学生消化不良。

问题七:教师英语素质不理想。

问题八:考评标准不标准,适用范围小。

问题九:缺乏真实环境语言环境,学而不用。

解决英语教学问题的途径:

1、重新确立英语教学目标,改革评价体系;

2、改革教学方法,实行适合学生理解水平的双语教学模式;

3、引进和编写适合的语音教材和专业教材;

4、推行新的教师培养模式;

5、采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

小学英语语言知识的基础内容:

1、语音知识:音素读音、拼读、发音规则(字母及字母组合的读音)、重读、连读、音变、失爆、停顿、节奏、音节及音节的划分、语调、语流等;

2、词汇知识:音、形(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变化)、义(基本含义和含意、用法)、形为其基本要素;构词法(词根、词缀、派生、合成等)为拓展性知识。

3、语法知识:语态、时态、基本句型、句子成分、主谓一致等。

英语语言的基本技能:

1、初级技能:听、说、读;

2、高级技能:写、译;

3、必备技能:成分分析、句型运用。

第二章

小学英语教育的内容:英语语音的基础内容;英语语音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

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1、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设计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加强课程内容及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

4、倡导学生主动参及、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及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标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

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课程。

教学目标新增内容:

1、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也强

调非智力发展;

2、学习策略: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3、文化意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

英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强调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提高人文素养;

2、整体设计目标,保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的整体性、灵活性和开放

性;

3、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4、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

5、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的评价体

系;

6、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资源。

英语课程的性质:

把外语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把英语作为我国中小学外语课程中的主要语种。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质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任务:

1、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了解世界和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

2、强调培养创新精神;

3、提倡学生体验参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4、确立英语课程的开放性体系。

讨论:“这人真有文化!”意味着什么?

1、表层文化(物质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如饮食、服饰、工具、音乐等;

2、中层文化(制度文化)人际关系中的礼仪风俗、行为准则等;(greeting kiss; lady first)

3、深层文化(观念文化)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这断子绝孙的阿Q!”)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及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师角色:

1、教师由知识课程体系的传递者转变成教学意义的对话者

2、教科书的被动使用者转变成新课程的塑造者

3、传统的书匠向新型转变

(组织者、指挥者、帮助者、提供者、管理者、评价者)

第四章

学生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的)和发现学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积极构建,是一种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三个中心一个基本点”

1、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