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 格式:ppt
- 大小:524.00 KB
- 文档页数:36
气体交换知识点总结初中气体交换是生物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过程,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环节。
在生物体内,气体交换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中,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下面是气体交换的知识点总结:1. 氧气的运输和交换氧气是生物体细胞呼吸的必需物质,它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环境中吸入,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各个组织细胞中去。
氧气主要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弥散到肺泡腔,然后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中。
在血液中,氧气主要以血红蛋白的形式进行运输,约98%的氧气以血红蛋白的形式与血液结合,只有约2%的氧气以溶解态存在于血液中。
在组织细胞中,氧气通过血液的输送,最终弥散到各个细胞中,参与细胞呼吸过程。
2. 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它需要从组织细胞中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
二氧化碳主要以三种形式进行运输:以小部分的溶解态存在于血液中,以重碳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以血红蛋白结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
在肺部,主要以呼气的方式排出体外,完成气体交换过程。
3. 呼吸运动的过程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步骤。
吸气是通过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空气从外界环境中流入肺部。
呼气是通过肺部和胸腔弹性的复原力,使胸腔容积减小,气压增大,空气从肺部流出体外。
这个过程可以让新鲜空气进入肺部,废气排出体外,保持肺部内外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
4. 高海拔呼吸适应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对生物体来讲是一种逆境。
为了适应高海拔地区的气候环境,生物体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包括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红蛋白浓度增加,肺泡和毛细血管壁增厚等,这些适应性变化可以提高生物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保证内外气体交换的正常进行。
5. 肺活量和肺功能测定肺活量是指在标准呼吸状态下从最大吸气到最大呼气所呼出的空气量,通常包括用力呼气、用力吸气、最大呼气量、最大吸气量等几种方式。
可以通过测定肺活量来评估肺功能的状态,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用力吸气容积等指标,从而判断呼吸系统的正常状态。
丁沟中学学校七年级生物学科主备:张东山审核:审批:授课人:张东山授课时间:学案编号:15班级:课题: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 课型:新授【学习目标】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三维目标: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过程与方法阅读思考实验总结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探究的能力,发扬集体精神。
【重点难点预见】说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学习流程】一、自主学习提问:这是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结果,那么体内的气体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1、人通过呼吸,气体的成分还是一样的吗?2、为什么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而氧气却减少?3、气体交换的原理是什么?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里的气体交换和里的气体交换?二、合作探究:讨论:绘制简图,描述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
小结:肺泡和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血液和组织细胞间发生的气体交换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1.探究“呼吸过程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2.肺泡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交换的结果;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过程和交换的结果。
【达标测评】4、下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通A__________,另一端连通C__________。
A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C内流动的是__________血。
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a________由肺泡进入________,b________由血液进入_________。
(2)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一端连接D________,另一端连接F________。
D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F内流动的是________血。
在组织内发生气体交换的过程是 a由________扩散到________中,b由________扩散到_________中。
【自主反思】心得感悟:1、本节课目标达成了吗?2、收获了什么?3、还有什么问题?。
第一节第3课时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2.明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看气体交换图片、模型、挂图等资料,提高学生利用图片等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气体流动原理,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体验分析,各尽其能,充分享受合作中的愉快.重点:人体内的气体交换.难点:扩散作用.教材分析:教材介绍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学生通过分析对比分析,可得出肺在呼吸的过程中,肺内发生的气体交换.引导学生分析气体成分的变化是怎样发生的,肺泡内的血液进入组织后又是如何发生的气体交换.学情分析:刚学习完肺的通气,但是学生不知道肺为什么会完成通气,真正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就可以知道肺泡内和组织内气体交换的原因.突破方法:通过实验及图片等资料分析,在学生脑中形成气体扩散的动态形式.体会好扩散作用的原理,这样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知识就迎刃而解了.教法及学法指导:引导与自学,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相结合,引导强化学生在脑中形成模型并形成动态思维.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一定的教材内容及手法,使学生感兴趣,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让学生做示范.这样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索精神,让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实验和分析,教师加以指导,师生共同对练习情况进行分析、小结,并提出改进方法及要求,最后在练习达到完美.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分组实验用具、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预习人体内气体交换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与空气的差别1.呼出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成分有什么不同?2.呼出气体中最多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吗?3.以上分析说明了在人体内发生了什么?现象并分析原因分析解答别2.扩散现象过渡:为什么在人体内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自学扩散现象并完成以下问题:1.什么是扩散现象?一种气体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至达到平衡状态.2.人体内气体交换分为哪些过程?其原理是什么?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自主学习培养对知识的自主学习与归纳能力3.肺泡内的气体交换4.组织里的气过渡:应用扩散原理我们就能很容易的解决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的问题.首先分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想一想: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想一想:交换的结果,血液成分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小总结:读图分析分析回答利用扩散原理解决问题培养分析体交换归纳:用扩散的原理解释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人体的呼吸过程包括以下四个环节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析回答归纳整能力培养理将所学知识系统化达标检测人体内气体交换测评练习1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吹出的气体中__增多了.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2外界空气中的氧气进入人体后,最终到达___.A肺B血液C心脏D细胞3.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成分的主要变化是()A.氧增加,二氧化碳减少B.氧和二氧化碳都不变C.氧和二氧化碳都减少D.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4.下列关于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阐明气体交换的原理。
2、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
(重点、难点)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归纳呼吸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分组实验及讨论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科学探究的素养。
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规范实验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通过课堂练习使知识得以巩固。
课前准备:教具准备: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等实验用品、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本课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图片、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在体内的气体交换和整个呼吸过程教学中用课件形象的演示给学生,化解知识的抽象性和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小组评价等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教师注重对学生活动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感知、实验、自主合作等方式实现学习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过程中注重环节与环节之间的有机联系,精心设计,努力做到使两个知识点间过渡的自然合理,做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以帮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而形成一个比较全面的框架。
存在问题:1、由于学生没学过化学,实验中对一些现象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
2、由于缺乏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课的难点突破有点吃力附录1:探究实验: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的差别目的要求:描述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1、材料用具:、、、毛玻璃片、弯导管、细木条、澄清的石灰水等。
2、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的性质,收集等量的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石灰水的程度;3、根据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收集等量的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把两支细木条点燃后同时放入两集气瓶中,观察谁先熄灭。
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10-4-2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示意图10-4-3氧在血液中的运输10-4-4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10-4-5呼吸气体在体内的交换与运输10-4-6煤气中毒的生理因素分析10-4-7肺换气与组织换气10-4-8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10-4-9氧气的运输10-4-10二氧化碳的运输10-4-11运动时的呼吸调整10-4-12呼气和吸气时胸廓、膈和肺的变化10-4-13支气管结构图10-4-14组织里气体交换图10-4-15肺泡内气体交换图第四节人体内的气体交换10-4-1气体交换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为气体分子顺其分压差趋向平衡的方向。
需透过有关交换膜,即:肺泡内表面层的液膜,其中含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上皮细胞膜;肺毛细血管内皮的基膜和肺毛细血管上皮等结构的弥散过程。
例如肺泡气的氧分压较混合静脉血高,氧必然从肺泡向毛细血管弥散,而混合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高,则二氧化碳必然由肺毛细血管向肺泡弥散。
氧、二氧化碳易溶于脂肪,这些气体弥散透过肺泡上皮细胞膜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都不会受阻,而氧与二氧化碳需通过细胞间液和血浆时,由于呼吸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不同,弥散速率亦不同。
气体交换速率与气体弥散速率、弥散面积与距离、及呼吸膜两边分压差等因素有关。
气体在肺的交换气体在肺的交换可用肺的弥散量DL为指标,即单位时间内(分钟)所摄取气体容积(V)与气体在肺泡膜两侧分压差(P1—P2)的比值:在静息条件下,血流通过肺毛细血管时间约0.75秒。
在肺毛细血管起始端,肺泡气与静脉血之间氧分压差很大,所以扩散速度很快;二氧化碳分压差虽较小,但扩散速度却比氧还快。
约经0.3秒,血液中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即可与肺泡气达到平衡,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氧的弥散量一般用间接方法测量,健康成人静息时,氧的肺弥散量平均约为33毫升/分钟·毫米汞柱,肺泡气—肺毛细血管血液平均氧分压差约为7.6毫米汞柱(1毫米汞柱=0.133千帕)。
七年级下册生物肺主要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
肺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主要负责气体交换和氧气的吸入。
肺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1. 气体交换:肺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气体交换。
当我们呼吸时,肺部会将氧气吸入体内,同
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肺部内的肺泡和毛细血管组成了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氧气通过肺泡
壁进入血液循环,而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穿过肺泡壁排出体外。
2. 气体调节:肺部还能够调节体内气体的含量。
当我们进行剧烈运动时,肺部会加快呼吸频率,使得体内氧气供应充足,同时加速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保持体内气体平衡。
3. 保护作用:肺部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它能够阻挡和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
防止它们进入体内造成损害。
总之,肺是人体呼吸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气体调节以
及保护作用。
保持肺部的健康对于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