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课文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3
厚重的美文典雅的语言典雅,“典〞是凝练古典,“雅〞是庄重文雅。
典雅,即文章语言具有古典的含蓄凝练而典丽风雅。
欣赏?紫藤萝瀑布?这篇美文,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了解文本的内容,还可以继续深入了解典雅文风的表达方式。
一看篇。
〔一〕选材——典雅的紫藤萝,这是作者对自然物象的精湛选择。
在古代,紫藤是尊贵身份的象征,只有四品及四品以上的人,才能种植。
诗人爱紫藤,李白有诗:“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
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李德裕的?忆新藤?曰:“遥闻碧潭上,春晚紫藤开。
水似晨霞照,林疑彩凤来。
〞这些诗句形象地表现了紫藤的美态。
而白居易的“藤花无次第,万朵一时开。
不是周从事,何人唤我来。
〞黄庭坚的“苦雨已解严,诸峰来献状。
不见白头禅,空倚紫藤杖。
〞这些诗中,紫藤又传递着诗人的情思。
紫藤,是一种极富中国古典审美情趣的幽美意境,使文章典雅之至。
〔二〕景情理的厚重组合古诗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景交融是佳作,假设再富含深刻的哲理,那更是上层之作。
例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切景语皆情语。
托物言志,志是灵魂,物是载体。
言志抒情是写景状物的灵魂,因此,我们要善于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志交融在一起,使山水含情,草木有意。
这一点,?紫藤萝瀑布?做到了,在花瀑、花穗、花朵的美景中作者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但她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感悟到“花和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样一份道理,使文章兼具感性和理性的厚重。
〔三〕构造——精致简洁的首尾照应,由景到理的自然过渡从“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起笔到“不觉加快了脚步〞收墨,前后照应,首尾衔接。
停住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脚步是因为被紫藤萝的生命力所催促,意脉流贯,构造严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像一条瀑布,在流动,在欢笑〞,“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组成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一个“流〞字使文章在景情理中自然过渡。
七年级语文下《紫藤萝瀑布》全解《紫藤萝瀑布》是一篇充满美感和哲理的散文,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特点,展现了生命的美丽和坚韧。
文章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引导读者感受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意义。
一、文章主题文章的主题是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特点,作者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同时,文章也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即要珍惜生命、积极向上、勇敢面对困境。
二、文章结构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先总述紫藤萝瀑布的特点,然后分别从花色、花形、花香等方面进行分述,最后再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这种结构使得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三、写作手法1.托物言志:作者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特点,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这种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使得文章更加含蓄、内敛,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作者深沉的情感和思考。
2.细节描写: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如“每一朵花都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描绘了紫藤萝花的特点,让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花的美丽和生命力。
3.比喻和拟人:文章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如“每一朵花都像一串小小的铃铛,又像一张张灿烂的笑脸”。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用词之妙。
四、语言特点1.优美流畅:文章的语言优美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
作者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使得文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朴素自然:文章的语言朴素自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和雕琢痕迹。
这种朴素自然的表达方式使得文章更加贴近生活,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和美好。
五、思想内涵1.敬畏生命:文章通过描绘紫藤萝花的特点,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赞美。
作者认为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善待生命,让生命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2.积极向上:文章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认为面对困境和挑战时,我们应该勇敢面对、积极进取,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文原文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
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
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但是我没有摘。
我没有摘花的习惯。
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
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颜观色,试探什么。
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
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
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
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紫藤萝瀑布》课文详解
预习须知
一、文题解读
文题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瀑布”比喻“紫藤萝”,不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一树盛开的紫藤罗花繁盛的特点,而且隐含着生命的长河无休无止的意蕴,既点名了文章的内容,又包含了文章的主旨。
二、作者简介
宗璞,原名冯钟璞,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散文《紫藤萝瀑布》,等等。
知识重点
一、字音词义
发端:开始,开端。
终极:终点。
迸bèng溅:向四处飞溅。
繁密:多而密。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依傍:依靠。
伶líng仃dīng:文中指孤独,没有依靠。
仙露琼qióng浆:比喻酒非常鲜美;文中比喻花朵中装的露水。
盘虬qiú卧龙:形容枝干弯弯曲曲、苍劲有力。
忍俊不禁jīn:忍不住笑。
察言观色:观察言语脸色来揣摩对方的心意。
二、主题概述
课文描述了紫藤罗花盛开的胜景,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赞花之情,由此赞美了新时代开创的新生活、新气象,阐释了花和人的不幸时有发生,而生命长河则永动不息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
三、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7段):赏花。
写紫藤罗花盛开的状貌,抒发“我”赏花的喜悦之情。
第二部分(第8、9段):忆花。
写紫藤罗的芳香引出“我”的回忆。
第三部分(第10、11段):悟花。
写“我”由眼前繁盛而茂密的紫色瀑布思考领悟到的人生哲理。
四、思考探究
1.文章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不由得”三个字,突出了作者的惊讶程度;“停住了脚步”是因为作者被紫藤萝花盛开的美景深深地吸引了。
这句话从侧面烘托出紫藤萝花的美丽,为下文写紫藤萝花的盛开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赏析“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句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生动形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生长繁茂和气势盛大。
3.“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品析“挑逗”一词的好处。
“挑逗”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紫藤萝花在阳光下盛开的风姿,把紫藤萝花的活泼、顽皮、可爱表现了出来,表达了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之情。
4.品析“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句话。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状写花串和花朵的“推”和“挤”,突出了它们的“活泼热闹”,表现了紫藤罗花的勃勃生机。
5.“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
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作者将“花”喻为“帆”,将“萼”喻为“舱”,形象地描绘了花的外形,富有动感;又将“花”喻为“笑容”,用“忍俊不禁”拟写花朵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花儿的美丽可爱。
两个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展示了其生机勃勃的特征。
6.如何理解“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这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将无形的“香气”化作可见的“浅紫色”,把嗅觉之感用视觉形象地表现出来,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巧妙地写出了花香给作者带来的缥缈轻柔的感受,也照应了上段作者感受到的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7.如何理解“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
含蓄地写出了花谢架毁的原因:观念的陈腐与社会的动荡。
这里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在当时狭隘的社会思潮影响下,人们做出的一种极端的判断。
8.课文第8、9两段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对比手法,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不幸遭遇与眼前这一片紫藤萝花的生逢其时进
行比较,从中曲折地反映出时代发展变化、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轨迹,这样写为引出下文作者的深入思考做了铺垫。
9.如何理解“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把花和人遇到的不幸放到生命的长河中去认识,立意高远,人和花都会遇到各种不幸,而不幸终究是有限的、暂时的,而生命的繁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生命长河的流淌是永无止境的。
这句话点明主旨,由花及人,启示我们要珍惜生命,对生命的美好要保持坚定的信念,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挑战,创造美好的生活。
10.结尾处“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花中感悟到了生命的永恒,心中的失落、悲痛、焦虑化为精神的宁静和前进的动力。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并深化了主题,引人深思。
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题
眼前的紫藤萝繁盛、耀眼,让作者心中充满对生活的希望。
回忆中的紫藤萝则是作者心底的痛,弟弟的病,社会的打压,这给作者留下了难以抚平的伤痛。
“我”的心中本来充满了焦虑悲痛,当“我”看到眼前盛开的紫藤萝时,“我”停下了脚步,并从花身上获得了“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结尾之所以“加快了脚步”,是因为“我”从中获得了生活的勇气和动力,振奋向前。
第二题
1.“张满”“绽开”运用化静为动的手法,将静静开放的花朵写得更有生气,配合比喻的使用,细致地写出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
2.花香本是通过嗅觉才能感知的,作者却把它说成“浅紫色的”,给它增加可视性,又说“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写出了紫藤萝香气的柔美、温馨,表现出作者全身心沉浸在紫藤萝的花香中,抒发了作者对紫藤萝的由衷喜爱之情。
“梦幻”一词表明作者对眼前景象的怀疑和不确定,由此过渡到对家门前那株紫藤萝遭遇的回忆。
3.花的生机,倾注到了人的内心,既写出一树繁花的壮丽,又抒发了愉悦欢畅的心情。
花儿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作者感悟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顽强及永恒。
第三题
示例:人生难免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的时候,要坚强面对,以饱满的生命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绚丽多彩。
我曾因生重病住院,耽误了学习,但我出院后加倍努力,逐渐把落下的功课补了回来,并且养成了更好的学习习惯,比以前更加珍惜时间了。
第四题、第五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