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加工件抽样检验规则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4
机加工零部件质量检验标准1、目的为保证产品机加工零部件、外协外购件精度和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加工和装配过程质量受控,整体性能质量稳定,避免批量不合格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零部件加工工序、工序交检转序、装配过程环节。
3、标准要求3.1下料检验标准3.1.1下料尺寸符合下料工艺卡要求,尺寸不得过大或过小。
3.1.2下料后零部件不允许存在割伤、豁口、割渣、氧化皮等质量缺陷。
3.2机加工检验标准3.2.1机加工零部件每道工序合格率不低于95%,关键件、重要件合格率不低于97%。
3.2.2机加工加工前所有板料、板料、毛坯料的材质必须符合图纸要求。
3.2.3所有铸件、锻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砂眼、缩孔、夹渣、裂纹等缺陷。
3.2.4零部件加工后不允许存在毛刺、铁屑、棱角、未倒角现象。
3.2.5精加工后的零件不允许直接摆放在地面上,应采取措施进行支撑、保护,防止磕碰、划伤等缺陷。
3.2.6加工后的配合面、摩擦面和定位不允许打印钢印标记,最终工序的热处理零件,热处理后不允许有氧化皮,精加工后的配合面、齿面不应有退火、发蓝、变色的现象。
3.2.7对于图纸要求镀锌或者镀铬的零件,图纸要求配合面尺寸为含镀层后的尺寸。
3.2.8图纸中未标注倒角时,按JB/T 5000.9中表1规定倒角。
3.2.9图纸中未注明倒圆尺寸又无清根要求时,应按JB/T 5000.9中表2规定倒圆。
3.2.10中心孔的类型、尺寸按图纸要求进行制作。
3.2.11所有内径、外径、轴类加工表面粗糙度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制作。
4、职责和要求4.1技术部负责按照产品设计确认产品关键件、重要件并提供清单;负责产品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图纸尺寸的修改和提供技术支持。
4.2工艺部负责确认关键工序和重要工序并制定工艺文件;负责产品制作过程中加工工艺的指导和工艺文件的制定并监督工作执行情况。
4.3 生产部负责按照最新版设计图纸和工艺文件进行派工,并将图纸和工艺卡一并交给操作者。
操作者在加工前必须熟悉图纸尺寸要求和工艺制作流程要求,熟练掌握本工序所用的工装、夹具和量具的使用,并复检上道工序(如:下料)零部件是否存在尺寸不合格或外观缺陷等质量问题。
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检规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械产品在各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机械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利益,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检成为了必要的手段。
一、抽检的目的和原则抽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进行抽检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公正公平原则:抽检工作必须公正、公平,不受任何私利干扰。
2. 随机性原则:抽样时必须随机选择,确保每一批次的机械产品都有机会被抽检。
3. 全面性原则:抽检范围应涵盖不同品牌、型号和规格的机械产品,以达到全面监督的目的。
4. 代表性原则:抽检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即能够准确反映批次产品的质量状况。
二、抽检的程序和方法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的程序和方法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定期抽检计划制定: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需求,制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检计划,包括抽检的对象、数量、时间等。
2. 抽样方法确定:根据抽检计划,确定抽样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样品,确保抽样过程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3. 样品准备:从市场上购买抽检样品,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4. 实验室测试:将样品送往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严格检测,包括外观、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测试。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室测试结果,对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6. 处理措施:根据抽检结果,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机械产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责令下架、召回等。
三、抽检结果的发布和公示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抽检结果的发布和公示是为了提供消费者参考,确保消费者在购买机械产品时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1. 抽检结果公示:将抽检结果进行公示,包括不合格样品的名称、品牌、生产企业等相关信息。
2. 整改要求通知:对于不合格的机械产品,要及时通知生产企业进行整改,并要求企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问题。
3. 质量警示发布:针对严重影响安全的不合格机械产品,要及时发布质量警示,警示消费者避免购买和使用。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1)机械加工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机械加工检验是确保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机械加工产品的合格率,合理地制定适合生产的检验标准及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机械加工产生的产品有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几何精度、材料硬度等多个方面的品质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指根据机械加工产品的不同品质要求,制定出一系列检验标准,用于对机械加工产品进行检验。
常见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有GB、ISO、JIS等标准。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机械加工产品的实际需求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同时,对于特定的机械加工产品,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检验标准。
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是确保机械加工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
在机械加工成品的检验过程中,不仅要对成品进行检验,还要对原材料进行检验。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机械加工材料的检验方法。
金属材料的检验方法金属表面缺陷的检验钢材表面缺陷常见有裂纹、划痕、气泡、硅酸盐夹杂物等。
缺陷类型众多,方法不同。
一般来说,通过目视检查、手摸检查、探伤、磁粉探伤等方法可检测出钢材表面缺陷。
但有些缺陷需要通过仔细打磨能够去除,在制作机械零件时才可使用。
金属含量的检验从金属材料中提取样品,经过化学分析,就可以得到其组成。
从而判断其是什么金属及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非金属材料的检验方法干燥状态的检验如混凝土等,在干燥状态下检测其强度。
取样检验如塑料等,可在规定的机器、水平面等条件下,按规定的方法将试样切割成均匀大小的试样,然后采用拉伸、弯曲等方法进行检验。
机械加工验收方法验收是机械加工产品交付使用前的最后一道程序。
通过验收可以确定机械加工产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以及确认产品的使用性能是否符合用户要求。
机械加工产品的验收方法主要包括自检、互检和专家检查。
自检自检主要是由机械加工产品生产者自己进行,通过严格的自我检查,查找产品的问题,使其能够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机加工检验规范1.引言2.适用范围3.术语和定义4.检验要求5.检验方法6.检验记录7.异常处理8.附录引言:本规范旨在规范机加工件检验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公司和客户的要求。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___生产的所有机加工件的检验。
术语和定义:1.机加工件:指在机械设备上通过切削、铣削、钻孔等方式加工成形的零部件。
2.检验:指对机加工件进行各项检测以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的活动。
3.合格品:指经过检验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4.不合格品:指经过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机加工件。
检验要求:1.外观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表面是否有明显划痕、裂纹、氧化等缺陷。
2.尺寸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材质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材质是否符合要求。
4.功能检验:应检查机加工件的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1.外观检验:应使用肉眼和放大镜进行检查。
2.尺寸检验:应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查,如卡尺、游标卡尺等。
3.材质检验:应使用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查。
4.功能检验:应使用相应的设备进行检查,如试验台、模拟器等。
检验记录:1.检验记录应详细记录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信息。
2.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异常处理:1.对于不合格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如返工、报废等。
2.对于多次不合格品,应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附录:1.机加工件检验报告模板。
2.机加工件检验记录表。
1.目的本文旨在介绍___。
Ltd的产品检验标准,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范围本检验标准适用于___。
Ltd所有产品的检验,包括但不限于铁路设备、机械零部件等。
3.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检验标准引用以下文件:GB/T 1804-2000 一般尺寸公差GB/T 1184-1996 钢铁表面缺陷分类和规定GB/T 1167-1983 螺纹检验方法GB/T 3478-1995 机械零部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GB/T 1800-1996 基本公差制度4.检验条件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经过以下检验条件:外观检查表面粗糙度检查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公差检查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查螺纹检查沉孔检查5.包装防护所有产品在出厂前必须进行适当的包装和防护,以确保产品完好无损。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对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尤为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方面,下面将分别对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尺寸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尺寸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和内部尺寸两个方面。
外观尺寸主要是通过测量工具对机加工件的外形尺寸进行检验,包括直径、长度、宽度等。
内部尺寸则需要通过专用的测量工具或检测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机加工件的内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形位公差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形位公差是指机加工件在装配或使用过程中,各个特征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所允许的偏差范围。
形位公差的检验需要使用三坐标测量仪或其他高精度测量设备,对机加工件的形位公差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另外,表面质量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表面质量的检验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表面平整度、表面清洁度等方面。
表面质量的检验需要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平整度测量仪等专用设备,对机加工件的表面质量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其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材料成分也是机加工件检验的重要内容之一。
材料成分的检验需要使用化学分析仪器对机加工件的材料成分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涉及到尺寸、形位公差、表面质量和材料成分等多个方面,需要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检测设备进行全面检验。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产品要求,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机械行业产品质量抽检标准一、引言机械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机械产品的合格性,各行业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产品质量抽检标准。
本文将针对机械行业产品质量抽检标准展开论述,从产品参数、安全性、性能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二、产品参数抽检标准产品参数是机械产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符合标准要求关系到机械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产品参数抽检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尺寸精度尺寸精度是机械产品中的一个核心参数,直接关系到其装配和使用的准确性。
在抽检中,应检验产品尺寸是否符合要求标准,确保产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有良好的配合和运转能力。
2. 电气参数对于电气类机械产品,抽检时应注重检验其电气参数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包括电源电压、电流强度、线路接地等方面内容,以确保产品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重量及功率参数重量及功率参数是机械产品运行的关键指标,其抽检标准与产品的设计和使用相关。
在抽检中,应注意验证产品的重量和功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三、安全性抽检标准机械产品的安全性是消费者使用的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在产品质量抽检中,安全性应成为重要评估指标之一,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护装置防护装置是机械产品确保使用者身体安全的重要措施,抽检中应重点检测产品是否设置防护装置,并验证其有效性和符合性。
2. 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是机械产品的必备配件,抽检时应检验产品配备的使用说明书是否完整、准确,并测试说明书的易读性和易懂性,以提高用户使用产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3. 危险品标识与警示标识危险品标识与警示标识是机械产品中的必要元素,抽检时应检查产品是否正确标注相应的危险品标识和警示标识,并验证其清晰度和可读性,以保证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确了解危险品和注意事项。
四、性能抽检标准机械产品的性能是评判其质量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性能抽检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机械产品的承载能力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抽检时应检验产品的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验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机加工件检验标准机加工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对机加工件的质量检验至关重要。
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是指对机加工件进行检验时所遵循的一系列标准和规定,其目的是保证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首先,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装配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在进行外观质量检验时,应注意检查机加工件是否存在表面缺陷、氧化、变形等情况,以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外观要求。
对于尺寸精度的检验,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进行检测,确保尺寸精度符合要求。
同时,对于表面粗糙度和装配性能的检验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方面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机加工件的使用效果和性能。
其次,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检验方法和检验工艺的规定。
在进行机加工件的检验时,应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和检验工艺。
例如,对于金属材料的机加工件,可以采用金相显微镜、硬度计、三坐标测量仪等设备进行检验,而对于塑料材料的机加工件,则需要采用其他相应的检验方法。
同时,在进行检验时,还应注意检验过程中的环境和条件,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还应包括检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
在进行机加工件的检验时,应及时记录检验结果和过程,并制作检验报告。
检验记录和报告应包括机加工件的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签名等内容,以便于后续的跟踪和管理。
总之,机加工件的检验标准是保证机加工件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按照检验标准进行检验,才能确保机加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机加工件的检验工作,严格执行检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WI指导文件机加工类产品检验要求及方法DOC NO文件编号WI-PZ-013 REV 版本A PAGE页码 3 of 9e. 金属精铸件按IT12检验,未经加工的普通铸造件按IT17检验。
f. 机加工采购原材料及外协件按IT17检验。
6.2 表面质量6.2.1 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清晰、完整且与研发部下发的丝印图保持一致。
文字的涂覆层均匀、光滑、干净、牢固。
用3M 胶带反复对标识的同一部位进行3次粘接,如涂覆层无脱落,则视为合格。
6.2.2 整体结构a.结构完整,没有裂痕,无开焊现象。
b. 材料平整,无加工毛刺。
c. 门锁与机箱导通良好(在机箱的螺丝柱上拧上一个螺钉,把万用表调到二极管档,红黑表笔分别接触门锁和螺钉,万用表发出蜂鸣声则视为导通良好)。
6.2.3 涂覆层a. 涂料涂覆不允许有开裂、自然脱落现象,表面不允许有漏涂及露原底的现象。
b. 防涂覆对于起接地作用的預埋螺柱及焊板等要求防涂覆的部件,起根部涂覆层的长度不多于该件长度的20%;对于起安装作用的預埋螺柱和預埋螺母等要求防涂覆的件上,不允许有涂覆层。
C 电镀涂覆要求镀层清洁、光亮、无缺损,同一平面上的镀层颜色均匀一致,主要表面上不应有明显的镀层缺陷,如起泡、孔隙、粗糙、裂纹、脱色、局部无镀层等。
6.2.4 表面平整度使直尺下边轻轻接触试样两端翘起的边缘,从主尺上读出跨距L(mm),并测量板与主尺上表面的最大距离h,用h减去主尺厚度,即板的弓曲值D。
按下式换算成1000 mm跨距时的弓曲值d,d=D*1000*1000/(L*L)测量出原材料平整面的d值应小于0.56.2.5 表面A级:要求边、角、窗口、孔边涂覆层均匀、光滑,不允许有飞边、毛刺和积塑现象。
在。
机加工件检验规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1.目的为了明确公司金属切削加工检验标准,使检验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标准。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切削加工(包括外协、制程、出货过程)各检验特性的检验。
在本标准中,切削加工指的是:车削、铣削、镗削、刨削、孔加工和钳工作业等。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检验的基本原则、对环境的要求、外观检验标准、线性尺寸公差要求、形位公差要求、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螺纹的检验、检验计划和判定准则。
3.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GB/T 2828.1-2003 (ISO 2859-1:198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GB/T 1804- 2000 (ISO2768-1:104989)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184 - 1996(ISO2768-2:1989)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958-1980 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GB/T 1957-1981 光滑极限量规4. 尺寸检验原则4.1 基本原则所用验收方法应只接收位于规定的尺寸验收极限的工件。
对于有配合要求的工件,其尺寸检验应符合泰勒原则,孔或轴的作用尺寸不允许超过最大实体尺寸。
4.3 最小变形原则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应尽量使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变形为最小。
4.4 最短尺寸链原则为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测量链的环节应减到最少,即测量链应最短。
4.5 封闭原则在测量中,如能满足封闭条件,则其间隔偏差的总和为零,即是封闭原则。
4.6 基准统一原则测量基准应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保持一致。
4.7 其他规定4.7.1 应与尺寸测量的结果和形状误差的测量结果综合考虑,确定工件是否合格。
4.7.2 一般只按一次测量结果判断合格与否。
5. 检验对环境的要求5.1 温度5.1.2 检验工作场所应避免阳光直照,防止暖气等热源和门窗处冷空气造成温度巨变。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及方法机械加工是现代工业制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其在制造出最终产品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工作,以保证制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预期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是指通过形、位、公差、表面质量、硬度、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各项指标检测,从而判断加工件是否合格的过程。
本文将从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常用仪器设备等方面对机械加工检验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制定机械加工检验方法和技术标准的统称,包括对各项检验标准的规定和实施要求。
常见的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有国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
其中,国内标准是国家标准化机构制定的标准,包括行业标准等;行业标准是各行业协会或中介机构制定的标准,如机床行业标准、汽车行业标准等;企业标准是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通常适用于特殊的加工件要求。
机械加工检验标准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是机械加工的质量保证,是制品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保证。
对于具体的机械加工检验工作,应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实施,以实现最佳的检验效果。
二、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机械加工检验方法是机械加工检验实施的方式和手段,包括物理性能检验、化学成分检验、硬度检验、外观检验等多个方面。
1.物理性能检验:通过测量机械加工件的强度、刚度、韧性等物理性能参数,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特性。
2.化学成分检验: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加工件的成分构成,来验证原材料是否达到质量合格标准。
3.硬度检验:通过硬度计等设备测量加工件表面的硬度,来判断其材料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性质。
4.外观检验:通过目观和显微观等方法对加工件表面的形状、位置、间隙、疵点、划痕、气泡、坑痕等缺陷进行检测和判断,确保加工件表面不出现质量问题。
5.公差检验:通过量具等设备对加工件的尺寸、精度、直线度、平整度、圆度等精度参数进行测量和判断,从而保证加工件的精度符合标准要求。
三、机械加工检验仪器设备1. 硬度计:硬度计是一种用来检测金属硬度的仪器。
机加工件抽样检验规
则
1、目的
本规则规定了本公司机加工件(以下简称产品)的半成品检验的抽样规则,检查内容及方法、合格与否的判定标准。
2、适用范围
本公司生产的所有机加工半成品的入库检验。
3、术语:
3.1检验批:作为检验对象而汇集起来的一批产品。
有时也叫交验批。
一个检验批应由基本相同的制造条件、一定时间内制造出来的同种单位产品构成。
3.2批量:指检验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用符号N表示。
3.3抽样方案:规定了每批应检验的单位产品数(样本量或系列样本量)和有关批接收准则(包括接收数、拒收数、接收常数和判断规则等)的一个具体方案。
4、抽样方案
按C=0检验抽样方案进行。
5、检验程序
6、检验内容及方法
6.1尺寸及性能检验
6.1.1检验内容:关键尺寸、重要尺寸、一般尺寸
6.1.2检查方法:
依据工艺文件对产品使用通用量具、专用量具或委托实验室检验。
6.2包装标识
6.2.1检验内容:包装方式、包装质量、标识卡等。
6.2.2检查方法;
依据工艺文件对包装方式、包装质量采用目视法进行检验。
对标识卡的内容采用目视法进行逐项检查。
6.3外观质量检验
6.3.1机加工件的分类
按加工方式分类可分为:冲压件、焊接件、抛光件、抛砂件及车制件
6.3.2机加工件表面区域的划分
A面:在装车状态下的主要视觉面。
B面:除A面外,在装车状态下能容易看见的面。
C面:装配后观察不到的表面或装配后不易观察到的面。
6.3.3外观缺陷的分类
6.3.3.1冲压件主要存在的缺陷
①毛刺;②折裂;③压伤;④碰伤;⑤杂点;⑥变形
6.3.3.2焊接件主要存在的缺陷:
①焊接毛刺;②针孔;③焊不均;④虚焊
6.3.3.3抛光件主要存在的缺陷
①凹陷;②砂孔;③变形;④抛缺块;⑤抛不全
6.3.3.4抛砂件主要存在的缺陷
①抛不匀;②表面砂粗
6.3.4缺陷程度的划分
由轻到重依次为:无缺陷、不易识别、轻微、一般、严重,如下表所示:
6.3.5 外观质量检验按封样为判定准则,检验的方法采用目测法。
6.3.6 A面的验收标准:缺陷程度低于1级无缺陷
6.3.7 B面的验收标准:缺陷程度低于2级不易识别
6.3.8 C面的验收标准:缺陷程度低于3级轻微,亦可参照封样进行。
6.3.9 非外观件(即装车状态下观察不到的零部件)的验收标准同6.3.8。
6.4机加工件功能性检验
检验的要求如下表:
6.5关键尺寸检验
机加工件在机加工后不得有影响装配或外观的变形现象。
检测手段及方法:用通用量具或专用检具进行检验。
7、样品抽取方法
样品从提交检验批中随机抽取
8、合格批与不合格批的判定
8.1完全符合检验项目要求的均为合格批
8.2凡有不合格品的交验批,均为不合格批。
9、检查结果的处理
9.1合格批:交验部门根据合格批的质检报告,办理入库手续。
9.2对不合格批的处理
9.2.1交验部门应对不合格批产品及时全检/返工后,重新交验,并在送检单上注明“复检”;
9.2.2 若仍不合格,按9.2.1处理,以此类推,直到合格。
9.3对样品的处理
9.3.1抽样检验中合格的样品,重新包装完好后,方可入库。
9.3.2对抽样检验不合格批中的不合格样品,应随该不合格批一起返工后重新提交检验。
9.4在抽样检验完后应及时填报“质检报告”(一式二份),并分发车间和质管部。
10、检验周期:车间送检的产品质管员必须在1小时内完成检验并作出判定结果(委托实验产品除外),在24小时内完成质检报告签发。
送检部门根据“质检报告”结果办理相应的手续(入库/返工)。
对于未能按照机加工车间《周生产计划》或追加计划进行送检的产品,质管部有权拒绝检验。
11、例外/紧急放行:若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的产品,由制造部填写例外/紧急放行申请单,经下工序部门主管或制造部经理认可,质管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方可放行。
检验员需在产品标识卡上加盖例外/紧急放行章以便追溯。
若后续的制程中发现批量不合格必须立即追回。
12、相关文件
12.1 检验作业指导书
12.2 控制计划
12.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2.4 C=0检验抽样方案
13、相关表格
13.1 质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