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毒化学品监管现场会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51
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06.07.14•【字号】粤安监[2006]478号•【施行日期】2006.07.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原材料工业正文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粤安监〔2006〕478号)各地级以上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今年以来,我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认真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以下简称《条例》),高度重视剧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严格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准入条件,严格执法,强化整治,有效遏制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但是,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省经营使用剧毒化学品单位较多,用量大,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管理不到位,制度不落实等问题,清远、梅州、韶关、东莞等地已发生多起氰化物被盗事件和剧毒化学品泄漏、中毒事故。
为加强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有效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加强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高度重视剧毒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坚持“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做好剧毒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要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
认真研究分析本地区剧毒化学品安全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有力措施,落实具体部门专人督办,进一步加强剧毒化学品管理,严防被盗制造恶心案件的发生,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排查和消除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确保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加强安全检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会同公安等部门根据《条例》有关规定,加强对辖区内剧毒化学品经营、储存等单位的安全专项检查。
重点检查:剧毒化学品经营、储存企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落实;剧毒化学品储存方式和数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仓库管理是否落实“五双”制度;剧毒化学品进出库登记制度是否建立落实;剧毒化学品仓库防盗报警等设施设备是否建立、完好;剧毒化学品运输是否按有关规定执行;应急救援预案和急救器材是否建立健全并按规定进行演练,应急救援设施是否齐备、完好。
剧毒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达标建设验收标准
剧毒化学品存放场所(部位)的风险等级,根据其品种、数量、常温常压下物态及流失后对治安潜在危害等因素划分为三级,从高至低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风险:a) 剧毒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辨识应按GB18218执行)的;b) 固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1000kg(含)以上的;
c) 液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1000L(含)以上的; d) 气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 500kg (含)以上的;
二级风险:a) 固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200kg(含)至1000kg的; b) 液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200L(含)至1000L的;
c) 气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50kg(含)至500kg的;
三级风险:a) 固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200kg以下的; b) 液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200L以下的;
c) 气态剧毒化学品总量在50kg以下的;
第 1 页。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12年7月目录1总则 (2)3 隐患排查方式及频次 (4)3.1 隐患排查方式 (4)3.2 隐患排查频次确定 (6)4 隐患排查内容 (7)4.1 安全基础管理 (8)4.2 区域位置和总图布置 (9)4.3 工艺管理 (9)4.4 设备管理 (10)4.5 电气系统 (11)4.6 仪表系统 (12)4.7 危险化学品管理 (13)4.8 储运系统 (13)4.9 消防系统 (14)4.10 公用工程系统 (14)5 隐患治理与上报 (15)5.1 隐患级别 (15)5.2 隐患治理 (15)5.3 隐患上报 (16)附录A (18)重大事故隐患风险评估方法 (18)附件 (20)各专业隐患排查表 (20)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20)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 (28)3 工艺隐患排查表 (33)4 设备隐患排查表 (37)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 (42)6 仪表隐患排查表 (47)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 (50)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 (53)9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 (62)10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 (64)11总则1.1为了切实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及时排查、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防范和减少事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制定本实施导则。
1.2本导则适用于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1.3本导则所称事故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或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包括:(1)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人的行为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的情况。
浙江省安全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4.29•【字号】浙安监管危化[2010]92号•【施行日期】2010.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浙江省安全监管局、省公安厅、省工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10〕92号)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安局、工商局: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安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告(2010年第8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重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意见,请贯彻执行。
一、及时开展公告宣传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有效指导和督促相关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单位认真按照公告要求做好工作,确保为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创造稳定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及时督促实施重点危险化学品购买流向登记制度和严控成品油灌装零售。
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督促指导企业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的购买准购证制度和公告期间重点危险化学品购买实名登记制度;督促辖区内加油站(点)严格控制成品油的灌装零售。
三、及时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按照公告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切实加强重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对在监督检查过程中查到的违反公告规定的行为,要依法予以查处;构成犯罪的,要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相关责任单位和人员的刑事责任。
四、及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
各级安监、公安、工商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联系,通报公告相关工作信息,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重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五、及时研究落实工作要求。
各地可根据本辖区的具体情况,在国家三部门公告基础上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增加重点危险化学品品种,并在辖区内公告施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17〕21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福建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7年2月17日福建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刻吸取2015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巩固近年来开展的提升危险化学品本质安全水平的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成果,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6〕88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省委、省政府部署,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坚守安全红线,坚持标本兼治,注重远近结合,深化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法治,明晰责任,严格监管,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要求,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工作目标。
排查管控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各行业风险点和重大危险源,全面启动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企业搬迁工程,初步建立危险化学品信息共享机制,有效巩固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成果。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布日期】2007.09.30•【字号】浙安监管危化[2007]191号•【施行日期】2007.09.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原材料工业正文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浙安监管危化〔2007〕191号)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进一步规范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行为,防止剧毒化学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并结合国务院部署的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和浙江省“2007行动”实施方案意见,对加强我省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近期要再组织一次剧毒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使用等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2007行动”回头看检查,对照《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煤矿、金属非金属矿山、冶金、有色、石油、化工、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器材、电力等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隐患自查自改的指导意见》(安委办明电〔2007〕9号)要求,进行再深化、再落实、再整改,限期内整改不了的,要坚决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活动。
二、剧毒化学品生产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进行隐患排查整改和重大危险源监控,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挂牌管理,对重要生产装置和重点部位实行重点管理;加强安全培训和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查,避免和及时纠正“三违”行为;严格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加大安全投入,增强安全保障基础设施和装备;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并及时修订、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三、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经营许可证》中注明的剧毒化学品品种范围经营,并严格执行"一书一签"(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制度;认真查验、登记购买单位提供的剧毒化学品购买凭证、剧毒化学品准购证、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运输车辆安装的安全标示牌等证件、牌照;严格按照核定的剧毒化学品储存限量储存剧毒化学品,并保障储存的安全和可靠,对氰化物、砷化物类剧毒化学品严格实行“双门双锁、双人登记、双人收发、双人保管、双人押运”等“五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剧毒化学品流向登记制度,详细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及包装编号等,并明确流向登记责任人,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认真负责回收本单位销售的废弃剧毒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等,并落实有关单位进行无毒化处置;应急预案和应急器材完备,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落实。
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11.06•【字号】泰政发[2008]152号•【施行日期】2008.11.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泰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泰政发〔2008〕152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第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六日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为进一步强化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切实有效防范和遏制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危险化学品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易造成群死群伤以及中毒、污染等次生灾害。
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是保障企业生存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之一。
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深刻认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为建设美好新泰州创造安全稳定的良好环境。
二、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责任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共同把关和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研究解决本地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的通知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11〕95号)的有关要求,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组织编制了《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以下简称《措施和原则》),从特别警示、理化特性、危害信息、安全措施、应急处置原则等五个方面,对《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危险化学品逐一提出了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
现将《措施和原则》印发给你们,供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参考使用,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要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措施和原则》,全面排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要针对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和产品特性,从完善安全监控措施、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采用先进技术、加强培训教育、加强个体防护等方面,细化并落实《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各项安全措施,提高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能力。
要按照《措施和原则》提出的应急处置原则,完善本企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开展应急处置演练和伤员急救培训,提升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能力。
二、地方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参照《措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加大对生产、储存、经营及使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切实加强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
要充分发挥安委会办公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部门联席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认真履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
要参照《措施和原则》有关要求,监督和指导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企业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控,全面加强和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进一步促进全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深刻汲取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教训,特别是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教训,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5〕20号)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保障化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体系,认真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制定实施化工产业安全生产发展规划,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不断提高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真正把化工产业的发展建立在安全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状况持续改善、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得到切实保证的基础上。
2.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是解决我市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需要。
我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量大面广,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
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稳定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促进化工产业安全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化安全监管的措施,提高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但是,部分企业设备简陋,自动化控制水平不高,从业人员素质低,责任制不落实,部分地区监管力量薄弱,监督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依然存在。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严格准入、确保安全”的原则,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影响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确保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20.05.07•【字号】辽公通〔2020〕70号•【施行日期】2020.05.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枪支弹药、危险物品管理正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辽公通〔2020〕70号各市公安局、应急管理局,沈抚新区、辽河公安局:2019年8月,公安部下发了《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公安部令第154号),并于8月10日开始正式实施。
为进一步贯彻《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治安防范要求》《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全面加强我省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工作要求:一、进一步认真做好摸底排查工作。
从全省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显示,各地还存在着前期对本地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摸排情况存在不细致、不到位,个别单位仍未纳入监管视线范围现象。
为此,各地公安机关要在前期摸排基础上,按照相关规定,以“系统全应用、信息全录入”为工作目标,于5月11日前,再开展一次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摸底排查工作,对从业单位底数、情况进行再梳理,对新增的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单位,要将详尽信息录入全省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全面纳入监管范围进行严格管理。
二、进一步提升流向管理信息化水平。
各地公安机关要督促指导剧毒、易制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全面建设、深化应用全省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以信息化全覆盖确保系统服务于实战。
同时,市级公安机关要组织指导县(市、区)级公安机关全面应用全省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对剧毒、易制爆从业单位、人员、物品等信息进行登记备案,强化流向信息管理力度,不断提升流向管理信息化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