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第一章会计基础总论章节练习(2014-2-9)
- 格式:doc
- 大小:0.78 KB
- 文档页数:1
2023年中级统计师会计基础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根底编制的财务报告。
以下工程中不属于中期财务报告的是( )。
A.月报B.季报C.半年报D.年报【答案】C2.财务报表某工程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做出经济决策的,是指该工程具有( )。
A.全都性B.重要性C.可比性D.准时性【答案】B3.负债类工程一般按归还期限的长短分为流淌负债和长期负债两类,以下工程中不属于长期负债的是( )。
A.长期借款B.应付债券C.应付利息D.长期应付款【答案】C4.利润表通常有单步式和( )两种格式。
A.一步式B.双步式C.三步式D.多步式【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财务报表是对企业( )的构造性表述。
A.财务状况B.经营成果C.现金流量D.销售量E.利润【答案】ABC2.财务报表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为财务人员核对账目B.为国家有关部门进展宏观经济调控供应必要的信息资料C.为投资人作投资决策供应必要的信息资料D.为债权人了解企业资金运转状况、短期偿债力量和支付力量供应必要的信息资料E.为企业内部经营治理者进展日常经营治理供应必要的信息资料【答案】BCDE3.动态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在肯定时期经营成果、全部者权益以及现金流量状况的报表,例如( )。
A.利润表B.资产负债表C.全部者权益变动表D.现金流量表E.中期财务报告【答案】ACD4.根据财务报表报送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 )。
A.日报B.月报C.季报D.半年报E.年报【答案】BCDE5.由母公司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 )。
A.合并资产负债表B.合并利润表C.合并现金流量表D.合并全部者权益变动表E.附注【答案】ABCDE6.财务报表编制的根本要求包括( )。
A.以持续经营为编制根底B.全都性C.准时性D.重要性E.可比性【答案】ABDE7.应披露内容要求,是指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以下各项内容()。
2023年经济师考试“会计记录”部分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每题旳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次序排列旳数据计量尺度是()。
A.定比尺度、定距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B.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定类尺度、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D.定类尺度、定距尺度、定序尺度、、定比尺度参照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第21章记录与记录数据,参见教材第169页,本题考察记录数据旳计量尺度。
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次序排列旳数据计量尺度是: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2. 下列记录数据旳计量尺度中,最高级、最精确旳是()。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参照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第21章记录与记录数据,参见教材第169页。
考察记录数据旳计量尺度旳精确程度,按低级到高级、粗略到精确次序排列旳数据计量尺度是: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
因此,记录数据旳计量尺度中,最高级、最精确旳是定比尺度。
3.总量指标按其所反应旳时间状况不一样分为时点指标和()。
A. 相对指标B. 时期指标C. 离散指标D. 平均指标参照答案:B解析:考核第21章记录与记录数据,教材第170页。
总量指标按其所反应旳时间状况不一样分为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4.财政收入这一记录指标属于()。
A. 相对指标B. 时期指标C. 时点指标D. 平均指标参照答案:B解析:考核第21章记录与记录数据,教材第170页。
时期指标是反应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旳总量,如产品产量、财政收入等。
5.记录指标按其反应旳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
A. 比例指标B. 比率指标C. 平均指标D. 变异指标参照答案:C考题解析:考核第21章记录与记录数据。
见教材170页。
记录指标按照其所反应旳内容或其数值体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2014年(总分:120.00,做题时间:15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总题数:40,分数:40.00)1.运用实验法搜集数据时()。
(分数:1.00)A.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相关的B.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匹配的√C.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无关的D.实验组和对照组应该是独立的解析:2.在一个小学里有15个班,每班24人,现在要抽取30人组成一个样本。
抽样方法如下:每个老师在自己的班里对学生编号,从1-24;然后从随机数表中抽取2个在1-24 范围的数字,这样组成一个30名学生的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
(分数:1.00)A.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每个样本单元不是随机抽取的B.不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30名学生不是在所有的组都有同等的被抽中的机会√C.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每个学生都有相同被抽中的机会D.是简单随机抽样,因为学生是被随机抽取的解析:3.假如你想在一个高中学校准确了解理科班和文科班的平均人数,应该采取的调查方法是()。
(分数:1.00)A.普查√B.抽样调查C.实验法D.观察法解析:4.某地区经济普查后,发现有些企业发展很快,因此决定对这些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分数:1.00)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报表解析:5.某学生对其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保留小数)采用如下分组,正确的是()。
(分数:1.00)A.30分以下,31分-60分,61分-80分,80分以上B.50分以下,50分-70分,70分-90分,90分以上C.40分以下,40分-60分,60分-80分,80分以上√D.40分以下,41分-59分,60分-79分,80分以上解析:6.按照同龄人收缩血压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得到某人收缩血压的标准化值为1.5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1.00)A.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是150B.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比同龄人平均收缩血压高1.5个标准差√C.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是他同龄人收缩血压平均值的1.5倍D.这个人的收缩血压比他同龄人收缩血压平均值高1.5解析:7.估计总体参数时,评价估计量有三个标准,其中无偏性是指()。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科目和账户、借贷记账法)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 )统一制定。
A.审计署B.国务院C.财政部D.注册会计师协会正确答案:C解析: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也称为一级科目,简称总目,是设置总分类账户的依据。
如“固定资产”、“原材料”、“应付账款”、“应交税费”、“实收资本”等。
按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总分类科目一般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2.( )是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开设账户、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和依据。
A.原始凭证B.会计恒等式C.设置会计科目D.会计核算正确答案:C解析:设置会计科目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复式记账、填制会计凭证、开设账户、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和依据。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3.以下关于会计科目和账户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会计科目是根据账户设置的,账户只是会计科目的名称B.会计科目不存在结构,而账户有一定的结构C.会计科目和账户名称相同D.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和会计账户必须加以区分使用正确答案:D解析: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而会计科目只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问题,只能表明某一项经济内容核算的项目;账户则不仅反映某一项经济内容,必须有一定的结构,可以记录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化和变化后的结果;由于会计科目和账户名称相同,在实际工作中,两者是相互通用,不加区别的。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4.在理论和教学上,为了说明的方便,将账户的基本结构简称为( )。
A.“左右账户”B.“一字账户”C.“丁字账户”D.“土字账户”正确答案:C解析:账户要依附于账簿设置,每一个账户只反映账簿中的某些账页。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一、单选题1、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或者费用。
A.负债B.利润C. 所有者权益D.资产【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该题目暂无解析点击添加解析2、以下会计假设中,对会计工作空间范围进行限定的是()A. 持续经营B.会计主体C.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B.项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是对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
3、()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该题目暂无解析点击添加解析4、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A.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B. 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C.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D.贷方期末余额=贷方期初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一借方本期发生额【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在贷方,本期增加额在货方,本期减少额在借方。
5、企业根据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A.可比性B.实质重于形式C.重要性D. 谨慎性【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镇,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例如,企业对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等都体现了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
6、关于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下列说法错的是()A.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独立的两项职能B. 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也是实行会计监督的过程C.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会计的核算职能与监督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会计基础知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1.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测、调节、反馈和指导,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2017年真题]A.控制职能B.反映职能C.分析职能D.检查职能【答案】A【解析】会计核算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其中,会计的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利用会计核算所提供的经济信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测、调节、反馈和指导,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
2.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相关性,也称()。
[2017年真题]A.可理解性B.谨慎性C.有用性【答案】C【解析】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相关性也称有用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做出评价或预测。
3.会计基本假设中的()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2016年真题]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算【答案】B【解析】持续经营又称继续经营或继续营业,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4.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和原材料采购业务构成了()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2016年真题]A.筹资过程B.供应过程C.生产过程【答案】B【解析】供应过程是企业为产品生产做准备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企业需要用货币资本购买并储备原材料等劳动对象,要发生材料买价、运输费、装卸费等材料采购成本,与供应单位发生货款的结算关系。
因此,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和原材料采购业务,就构成了供应过程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5.承租企业应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符合()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科目和账户)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二级科目是对( )的进一步分类。
[2014年真题]A.细目B.子目C.明细分类科目D.总分类科目正确答案:D解析:为了适应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当有的总分类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较多时,可于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之间增设二级科目。
二级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进一步分类,简称子目,也属于明细科目,可根据本单位经济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自行设置。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2.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可以将账户分为( )。
[2013、2009年真题]A.资产类账户和负债类账户B.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C.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D.共同类账户和权益类账户正确答案:C解析:会计科目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个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会计科目按反映经济内容的性质,即按其反映的会计对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和损益类科目;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3.下面属于负债类的会计科目是( )。
[2012、2009年真题]A.预付账款B.所得税费用C.预收账款D.累计折旧正确答案:C解析:AD两项属于资产类的会计科目;B项属于损益类的会计科目。
知识模块:会计科目和账户4.明细分类账户记账,除了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使用( )。
[2011年真题]A.统计学计量单位B.经济学计量单位C.物量学计量单位D.实物计量单位正确答案:D解析:明细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户或明细账。
明细分类账户提供的是详细的、具体的核算指标,因而在明细分类账户中除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外,有时还需要使用实物计量单位。
⼀、单项选择题 1.⼀般情况下,需求曲线是⼀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向为( ) A.左下⽅ B.右上⽅ C.右下⽅ D.左上⽅ 2.在下列说法中,体现了需求规律的说法是( ) A.汽油的价格提⾼,⼩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B.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 C.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D.丝绸价格提⾼,游览公园的⼈数增加 3.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的结果是( ) A.需求减少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量增加 4.在下列变化中,不会导致需求曲线位移的变化是( ) A.⼈们的偏好和爱好 B.产品的价格 C.消费者的收⼊ D.相关产品的价格 5.当⼩麦的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粉的需求量将( )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难以确定 6.当咖啡价格急剧降低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茶叶的需求量将( ) A.不变 B.减少 C.增加 D.难以确定 7.下列有关“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之间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于⼀种原因导致的 B.需求量的变动是由⼀种因素引起的,需求变动是两种及两种以上的因素导致的 C.需求的变动是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由价格的变动导致 D.它们是同样的概念 8.当需求曲线整体向右上⽅移动时,这表明( )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价格提⾼ D.价格下降 9.在同⼀条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8点原因在于( ) A.需求量的变动 B.收⼊的变动 C.偏好的改变 D.需求的变动 10.下列关于“导致需求曲线发⽣位移”的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价格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B.供给曲线发⽣了位移,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 C.影响需求量的⾮价格因素发⽣变动,引起需求关系发⽣了变动 D.社会经济因素发⽣变动引起产品价格的变动 答案: 1C,2C,3D,4B,5C,6B,7C,8A,9A,10C11.在下列所列举的因素中,哪⼀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 ) A.消费者收⼊变化 B.消费者偏好变化 C.其他商品价格下降 D.商品价格下降 12.⼀般情况下,供给曲线是⼀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向为( ) A.右下⽅ B.右上⽅ C.左下⽅ D.左上⽅ 13.蔬菜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 ) A.蔬菜的需求量增加⽽引起的增加 B.⼈们对蔬菜偏好的增加 C.蔬菜的价格提⾼⽽引起的增加 D.由于收⼊的增加⽽引起的增加 14.如果某种商品供给曲线的斜率为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 ) A.供给量增加 B.供给量减少 C.供给增加 D.供给减少 1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建筑⼯⼈⼯资提⾼将导致新建房屋( ) A.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价格下降 B.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价格上升 C.供给曲线左移并使房⼦价格下降 D.供给曲线右移并使房⼦价格上升 1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如⽣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材料的价格上升,则该商品 ( ) 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D.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17.下列有关供给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消费者不再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B.政策⿎励某商品的⽣产,因⽽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产技术提⾼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18.当供求原理发⽣作⽤时,⼩麦减产在市场上的作⽤是( ) A.政府规定个⼈购买⼩麦的数量 B.⼩麦价格上升 C.⼩麦价格下降 D.⼩麦交易量增加 19.以下关于均衡价格的正确说法是( ) A.均衡价格是需求等于供给时的价格 B.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 C.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 D.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20.⼀般情况下,均衡价格随着( ) A.供给和需求的增加⽽上升 B.供给和需求的减少⽽上升 C.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上升 D.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上升答案 11D,12B,13C,14A,15B,16C,17D,18B,19C,20D 21.当某种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出现同时减少的情况时,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变化是 ( ) A.均衡价格⽆法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法确定 C.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减少 D.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减少 22.已知某商品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分别为:QD=34—6P,Qs=6+8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是( ) A.5/3 B.5/4 C.5/2 D.2 23.假设某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8—4P,市场上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为4,那么,当需求曲线变为Q=12—4P后,均衡价格将( ) A.⼩于4 B.⼩于或等于4 C.等于4 D.⼤于4 24.下列关于“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B.均衡价格同⽅向变动,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D.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25.下列关于“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向变动,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向变动,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26.假定A为⾃变量,B为因变量,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 ) A.E=(AA/AB)·(B/A) B.E=(AB/AA)·(A/B) C.E=(AB/B)·(△A/A) D.E=(B/AB)·(A/△A) 27.在下列有关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价格的变动量除以需求的变动量 B.价格变动的绝对值对需求量变动的绝对值的影响 C.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D.需求的变动量除以价格的变动量 28.需求完全⽆弹性在数学上是⼀条( ) A.⼀条与横轴平⾏的线 B.⼀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C.⼀条与纵轴平⾏的线 D.⼀条向右下⽅倾斜的直线 29.在下⾯所列商品中,哪⼀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 A.⾯粉 B.⼤⽩菜 C.洗⾐粉 D.化妆品 30.若某商品价格上升5%,其需求量下降l5%,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弹性为1 D.⽆限弹性 31.如果某商品属于富有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则该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 ) A.销售收益增加 B.销售收益下降 C.销售收益不变 D.销售收益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32.⼀般⽽⾔,政府对农产品实施⽀持价格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农产品的税收 B.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C.实⾏农产品配给制 D.对农产品⽣产者给予补贴 33.政府为应对价格异动实施限制价格措施可能会导致( ) A.⼤量积压 B.⿊市交易 C.买者按低价买到希望购买的商品数量 D.B和C 34.假定⼀国⼈均国民收⼊为l500美元,恩格尔系数为0.4,则其⽤于⾷品消费的⽀出为( ) A.900 B.600 C.750 D.以上都不对 35.根据下列选项中所列各国的恩格尔系数,他们中最穷的是( ) A.A国0.6 B.B国0.5 C.C国0.4 D.D国0.3 答案 21C,22D,23D,24B,25B,26B,27C,28C,29D,30A,31D,32B,33B,34B,35A ⼆、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满⾜需求的基本条件包括( ) A.愿意购买 B.满⾜全家⼈的欲望 C.有能⼒购买 D.满⾜⼼理要求 E.满⾜⾃我实现的要求 2.下列因素中,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包括( ) A.质量 B.价格 C.收⼊ D.个⼈偏好 E.未来的预期 3.下列有关需求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商品价格提⾼,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B.商品价格提⾼,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E.商品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化 4.⼀般⽽⾔,影响供给量的因素包括( ) A.政府的政策 B.产品质量 C.产品成本 D.产品的⾃然条件 E.产品价格 5.下列有关供给定律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商品价格提⾼,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商品价格提⾼,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C.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D.商品价格下降,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 E.商品供给量与价格呈同向变化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那些变化将导致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移动( ) A.产量的变化 B.互补品价格的变化 C.⽣产技术条件的变化 D.商品价格的变化 E.⽣产这种商品的成本的变化 7.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 ) A.商品的使⽤时间 B.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C.⽤途的⼴泛性 D.商品的价格 E.购买欲望 8.下列关于需求价格弹性⼤⼩的论述正确的有( ) A.如果需求曲线是⼀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 B.如果需求曲线是⼀条曲线,则曲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相等 C.如果需求曲线是⼀条直线,则直线上越往左上⽅的点需求弹性越⼤ D.如果需求曲线是⼀条直线,则直线上各点的需求弹性不相等 E如果需求曲线是⼀条曲线,则曲线上不可能存在需求弹性相等的两点 9.政府对商品价格的调节措施包括( ) A.指导价 B.政府直接定价 C.建议价 D.⽀持价格 E.限制价格 10.下⾯关于“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均衡价格反⽅向变动 B.均衡价格同⽅向变动 C.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D.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E.两者都同⽅向变动 11.下⾯关于“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变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均衡价格同⽅向变动 B.均衡价格反⽅向变动 C.均衡数量反⽅向变动 D.均衡数量同⽅向变动 E.两者都同⽅向变动 答案 1AC,2BCD,3ADE4CDE,5ADE,6BCE,7ABCE,8BD,9DE,10BC,11BD三、判断题 1.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账簿登记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 )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2016年真题]A.财务报表B.会计凭证C.会计要素D.财务活动正确答案:A解析:账簿是联结会计凭证和财务报表的中间环节,账簿记录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主要依据。
财务报表中的各项数据资料,来源于审核无误的账簿记录。
因此,账簿登记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财务报表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知识模块: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2.限额领料单是一种典型的( )的累计原始凭证。
[2014年真题]A.一次开设、多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B.多次开设、一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C.一次填制、一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D.一次填制、多次使用、领用限额已定正确答案:A解析:限额领料单是一次开设、多次使用的累计原始凭证。
在有效期间内(一般为一个月),只要领用数量不超过限额就可以连续使用。
知识模块: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3.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不包括( )。
[2013年真题]A.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B.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C.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逐笔登记工作底稿D.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正确答案:C解析:账务处理程序的一般步骤为: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账;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或按照一定方法对记账凭证汇总后定期登记总分类账。
知识模块: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4.下列原始凭证中属于累计原始凭证的是( )。
[2012年真题]A.收料单B.发料凭证汇总表C.限额领料单D.增值税专用发票正确答案:C解析:累计原始凭证是指在一定期限内连续记载不断重复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能够多次重复使用的自制原始凭证。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选题 2. 多选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关于记账凭证的填写日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收款凭证的日期应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日期填写B.付款凭证的日期应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日期填写C.转账凭证的日期一般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D.转账凭证的日期一般应按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日期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收、付款凭证的日期应按货币资金的实际收付日期填写;转账凭证的日期一般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但应在摘要栏注明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日期。
知识模块: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2.下列关于收款凭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收款凭证左上方的“借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B.日期应填写编制本凭证的日期C.右上方应填写凭证编号D.收款凭证的编号一般应按“收字第××号”填写正确答案:D解析: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进业务的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左上方的“借方科目”应填写“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日期应填写编制本凭证的日期;右上方应填写凭证编号。
收款凭证的编号一般应按“现收字第××号”或“银收字第××号”分类填写,业务量少的单位也可以不分“现收”和“银收”,而按收款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统一编号,如“收字第××号”。
知识模块:会计凭证、账簿、对账和结账3.如果在当年发现已登记的记账凭证存在错误,应当采用( )予以更正。
A.红字更正法B.蓝字补计法C.划线更正法D.盖章更正法正确答案:A解析:记账凭证的改错方法应符合规定。
如果在填制记账凭证时发生错误的,应当重新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如果是已经登记入账的记账凭证在当年内发现错误的,应当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如果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用蓝字填制一张更正的记账凭证。
具体准则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工作必须共同遵循的基本规范和要求。
()
A.企业法、公司法
B.证券法
C.税法
D.商法
E.票据法
登记账簿必须以账产为依据,利用复式记账的方法,将经济业务分门别类地登记到账簿中去。
()
A.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B.复式记账
C.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D.登记账簿、成本计算
E.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收入一费用利润”这一会计等式体现了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之间的数量关系,被称作静态会计等式。
()
A.营业利润
B.净收益
C.利润总额
D.净利润
E.营业外收入
一些与会计相关的规定分散在其他经济法规中,如()等。
A.两个或两个以上
B.两个
C.两个以上
D.任意多个
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
A.会计报表
B.会计凭证
C.财务指标体系
D.财务说明
在利润表中,企业的利润分为()。
A.现金
B.货币
C.资金
D.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