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质工作流程及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394.00 KB
- 文档页数:6
质检工作流程一、到货,卸货。
二、与仓库包装人员沟通,优先选择急发或到货量大的产品进行检测。
三、检验产品要先拿置工作台进行检测,不得在卸货区直接打开进行检验,避免产品放置不稳发生倾倒,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急发产品或特殊情况除外)四、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观察产品的外观有无缺陷。
如:开裂、毛刺、孔内铁屑、成形形状、异常纹路等)。
(以下检测顺序不分先后)五、对产品进行外观检查,观察产品的外观有无缺陷。
如:开裂、毛刺、孔内铁屑、成形形状、异常纹路等打开光谱仪,对产品进行材质检测,检测时间为10秒以上,(注:在用光谱仪进行检测是要将安全绳套于手腕处,防止设备不慎掉落)。
对产品材质检测后,要对材质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要求记录该次检测的编号、该产品的供应商、标准或品名、规格、到货数量以及产品的材质。
六、对产品进行尺寸检测,主要注意螺纹内外径,如果产品为非标件,则按照产品图纸标准检测。
尺寸检测完毕后,要对尺寸检测结果进行记录,记录的数据为测量的几个尺寸中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如果检测到尺寸有异常,则需备注。
七、检测有螺纹的产品要用通止规或塞规进行检测,如该规格产品没有对应的通止规或塞规,则用公司库存内的螺丝或螺母代替。
八、小规格的内六角产品检验,要求六角扳手能顺利放入内六角孔。
大规格的内六角孔(无对应型号的六角扳手)用卡尺量出其对边尺寸即可。
九、如产品检测结果有异常,需对不合格产品拍照取样,开据不合格产品处理单,处理单填写完毕后,与照片一同交予采购部门。
不合格产品需移置退货区,并告知仓库包装人员产品不合格的情况。
十、将检验完的产品放回原处。
十一、下班后,将检具收回工具盒中,并整理工作台。
制造工艺中的工艺标准化与规范工艺标准化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对制造工艺进行规范和统一,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工艺规范则是指在制造过程中遵循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
本文将从工艺标准化的重要性、标准化的步骤以及标准化如何促进制造工艺的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艺标准化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统一工艺标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不必要的重复劳动,避免生产中的浪费和错误。
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可以使工人熟练掌握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 保证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工艺流程可以保证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通过制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和操作规程,可以减少产品制造过程中的变异性,确保产品的尺寸、材质、性能等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这样可以降低产品的次品率,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3. 促进技术创新工艺标准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
标准化可以将企业先进的工艺经验和技术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技术文件。
这些标准和规范可以为企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促进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推动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二、工艺标准化的步骤1. 收集信息在制定工艺标准之前,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
包括市场需求、产品要求、工艺流程和设备性能等方面的信息。
通过全面的信息收集,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工艺标准奠定基础。
2. 制定标准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工艺标准。
标准包括工艺参数、工艺流程、设备选型、操作规程等内容。
标准的制定需要参考国内外的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标准要求。
3. 实施标准制定好标准之后,需要将标准落实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中。
这包括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工艺流程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
4. 持续改进工艺标准化是一个不断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第一节、各项制作工作流程制度一、印刷品制作流程第一阶段:接稿接稿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是业务从员从客户那里将第一手稿件资料及客户要求接过来,拿到公司交给设计制作部门进行设计制作。
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业务人员不能全面传达客户的要求与信息。
主要是因为大多数业务人员不一定熟悉制作、印刷等工艺流程而盲目承诺,结果导致最终制作、印刷和印刷后期工艺的表现效果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
所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接稿的时候最好有设计人员陪同在场,以掌握客户的第一思想,使设计制作的最终效果尽可能达到客户的要求。
同时,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客户所提出的希望达到的效果,结合印刷工艺的实际情况来仔细分析,并推荐给客户一个最满意的印刷效果方案。
这样可能在接稿的时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为以后的设计制作、印刷等做一个良好的铺垫工作。
①文字稿----电脑或实物的文字稿件②磁盘----光盘、MO,U盘等,一般多为电脑图片、文字或源文件③以前做的样本----多是客户要求复制其内容④名片----包括企业名称、Logo和联系信息等⑤图片----照片、正片或印刷品⑥书画作品----书画类的原件或副本⑦实物----包括一些小产品、零件等,需要拍摄加以使用第二阶段:输入在反射稿件的输入时,使用扫描设备。
我公司拥有普通型扫描仪与高档专业平面扫描仪。
普通型光学分辨率在1200~2400dpi,高档扫描仪光学分辨率在5000~6000dpi之间,色彩位数在36位以上,最大光密度在4.0~4.5D,而且提供专业的扫描分色软件(一般扫描仪均有一个9600dpi的插值分辨率)电子分色机,其光学分辨率高达1万dpi以上,密度在4.0以上,而且扫描幅面在4开大小,扫描速度也很快,但价格昂贵。
一般正片多采用电分机来扫描;一些金属、玉器、皮制品、艺术照等高档名贵物器可以采用电分;还有是原稿为印刷品,但其印刷精度较高的,也可以采用电分;原稿为普通相片,但要放大到较大尺寸,用于制作海报或招贴,可以用电分。
木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与工艺规范在木工施工中,材料选择和工艺规范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持久性。
本文将探讨木工施工过程中的材料选择和工艺规范,并重点关注木材的选择、加工、修整和涂装等方面。
1. 木材的选择木材是木工施工中最基本的材料,其选择直接影响着成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木材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例如,对于室外使用的家具或装饰品,应选用防腐木材或经过特殊处理的木材,以防止受潮、腐朽或虫蚀。
其次是木材的外观和纹理。
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可以选择有特定纹理和颜色的木材,以增强成品的美观度。
同时,还要注意木材的质量和加工难度,确保所选木材具备良好的工艺可行性。
2. 木材的加工木材的加工直接影响着木工成品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尺寸和角度,确保各部件的相互契合和精确度。
为此,木工师傅在操作时,通常会使用专属的木工工具,如锯子、刨子、钻子等,以确保加工的精度和质量。
另外,还需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木工施工时,应使用合适的工作台和工作台固定装置,避免工作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同时,需要使用个人防护设备,如护目镜、手套和口罩等,以减少尘土和木屑对操作者的伤害。
3. 木材的修整和涂装修整是在木工成品制作完成后的一个重要步骤。
它主要包括去毛刺、打磨、修复瑕疵等工序。
修整的目的是使木工成品的表面光滑、无划痕,并确保各部件之间的契合度。
修整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修整,以免损坏木材的结构和造型。
涂装是木工成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可以增加木材的美观度和保护木材的表面。
在选择涂装材料时,应根据施工项目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涂装材料,如清漆、漆膜或油漆等。
涂装过程中,要控制好涂料的厚度和均匀度,以确保涂装效果的质量和一致性。
总之,在木工施工过程中,材料选择和工艺规范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选择木材、精确加工和修整、细致涂装可以保证木工成品的质量和美观度。
因此,木工师傅们在施工中应该加强对这些方面的注意和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目录1、GGD、GCK、GCY和BMNS柜壳体制造工艺规程2、XL和XXPX柜箱壳体制造工艺规程3、电器件安装工艺规程4、母线制作和安装工艺规程3、二次配线制作和布线工艺规程3、低压成套设备电气装配工艺规程的补充安装固定电器件卷尺板手改锥自检(1)把电器件抬装在预定安装位置上,与周边连接衔接好,然后,紧固电器件安装固定螺丝。
要求位置端正,固定牢固。
(2)应对电器件,做不通电的手动功能操作试验,观测分合是否正常灵活,若有受阻现象,应松开固定螺丝,调整电器件位置,直到其功能操作正常为止,最后应紧固其固定螺丝,确保该电器件与支撑构架固定一体。
(3)在搬动电器件时,严禁摔碰和震动;不许以电器件的活动机构和辅助接点等不能承重的部位,扳动电器件,以防损坏电器件。
(4)注意:在抬装比较大的电器件时,应多人同时配合安装,以免磕碰器件或碰伤装配人员。
附表2:母线搭接钻孔位置和尺寸表——垂直搭接序号搭接示意图母线A宽度(mm)母线B宽度(mm)母线A开孔中心线母线B开孔中心线孔径Φ螺栓规格附表 2:母线搭接钻孔位置和尺寸表——平行搭接15A/2 B/2 7 M6 20 A/2 B/2 11 M10 A/2 25 B/2 11 M10 01≤2 倍母 线 B 宽度30A/2B/213M12157 B/2 M620 B/2 11 M1025B/2 11 M1002≥2 倍母 线 B 宽度距中心线 各 B/230 13 M12B/2 a=18b=18 ≥40见搭接示 意图40M1011c=11 a=22b=22 03见搭接示 意图≥50 5013M12c=14a=B/2 6011≥60 M10见搭接示 意图b=B/2a=B/2 ≥80 1780见搭接示 意图M16b=B/2a=B/2 04 ≥100100见搭接示 意图M1617b=B/2序号母线宽度 A (mm )搭接长度 l (mm )母线 A 开孔中 心线母线 B 开孔中 心线孔径 Φ螺栓 规格搭接示意图钻孔的倒角示意图孔径 d (mm )倒角尺寸 C (mm )70.511 或 131.015 或 171.5附表 3:3C 产品绝缘导线及铜排载流量一览表GGD 低压配电屏(600A ~1500A )用1530 7 M6 20 4011M1025 50 11 M10 05133060M12 A/2A/2a=18a=18 b=18 b=18 114040M10c=11 c=11 a=22a=22 b=22 b=22 06505013M12 c=14c=146060 11 M1080 80 13 M1207 a=A/2 b= A/2c= A/2a=A/2 b= A/2 c= A/217 100100M16文件GGJ 低压无功功率补偿装置用2 铜排规格(宽×厚 mm) 额定电流(A ) 额定电流(A )2 铜排规格(宽×厚 mm )承德博冠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文件 A1 版●接线连接: 用制作好的二次回路绝缘导线,按照线路图(接线图)和 接线标号,进行各电器件、仪表和中间端子等之间的连接,必须保证连 接正确无误,连接处接触良好,标号清晰。
制材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制材工是针对木材、金属等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制造的工种,对其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和执行对于保障制材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规范制材工的安全操作,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指导,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二、安全操作规程1. 作业前准备1.1 制材工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严禁穿戴过大或过紧的衣物,以免引发事故。
1.2 制材工在操作前应仔细检查所使用的设备和工具的状况,如有问题应及时报告维修或更换。
1.3 制材工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操作方法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正确并避免事故发生。
2. 设备操作2.1 在操作设备前,制材工必须将设备的电源关闭,并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作。
2.2 制材工在操作电动工具时,必须保持稳定的姿势,并牢固握住手柄,以防止工具滑动或失控。
2.3 制材工在操作设备时,严禁随意调整或更换设备的设置,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4 在操作机械设备时,制材工必须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并严禁离开设备或将设备留在无人看护的状态下。
3. 原材料使用3.1 制材工在使用原材料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没有明显的破损或其他安全隐患。
3.2 在使用木材时,制材工必须保持木材的干燥和平整,以免影响加工过程和产品质量。
3.3 在使用金属材料时,制材工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进行切割、焊接等工作,并严禁在操作过程中将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暴露在火花或高温区域。
4. 安全防护4.1 制材工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规程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防护罩、防护网等,以防止物体飞溅或射入操作区域造成伤害。
4.2 对于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制材工必须在设备停止运行后进行,并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或保养。
4.3 制材工必须定期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技能,确保能够正确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5. 事故处理5.1 制材工在发生事故或意外情况时,必须立即停止操作,确保自身的安全,并及时报告相关人员。
电镀厂物料管理制度及流程一、前言电镀是将各种金属或非金属表面覆盖一层厚薄均匀的金属膜、合金或其他材质的一种工艺。
电镀厂是以电镀工艺为主要生产工艺的企业,主要生产电子、通讯、汽车、家电等领域的零部件和产品。
在电镀生产中,物料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成本。
二、物料管理制度1.物料分类管理电镀厂的物料可以分为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三大类,原材料包括镀液、化学药剂、电镀钢、镀镍钢等原材料;半成品包括已未经成品加工的产品;成品即成品产品。
2.物料进出库管理(1)原材料进出库管理原材料进出库需要制定严格的计划,确保原材料库存充足,并及时对库存进行盘点。
同时,对进出库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检和验收,不合格品及时处理。
(2)半成品进出库管理半成品的进出库需要与生产计划相结合,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进出库计划,并确保库存物料的质量和数量达到生产要求。
(3)成品进出库管理成品的进出库需要与销售计划相结合,根据销售需求进行进出库计划,并确保库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达到销售要求。
3.物料仓储管理(1)原材料仓储管理原材料仓储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种类的原材料之间不发生混淆和交叉污染。
同时,需要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标识和码放,确保仓库的整洁和安全。
(2)半成品仓储管理半成品仓储需要根据半成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种类的半成品之间不发生混淆和交叉污染。
同时,需要对半成品进行合理的标识和码放,确保仓库的整洁和安全。
(3)成品仓储管理成品仓储需要根据成品的特性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种类的产品之间不发生混淆和交叉污染。
同时,需要对产品进行合理的标识和码放,确保仓库的整洁和安全。
4.物料流转管理物料的流转需要根据生产和销售计划进行安排,确保物料的流转路径畅通,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跟踪。
同时,需要建立物料流转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物料的流转安全和高效。
5.物料监控管理对物料进行监控是物料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建立严格的监控体系,对物料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和记录。
质检部工作流程2012年12月质检部的工作内容:全体部门员工以质量第一为准则,采取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全面、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做事方法,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标准把好质量关。
职能为鉴别、把关、报告、监督。
工作流程如下:1.质检人员的职责1.1质检人员代表本公司利益,严格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1.2制定产品检验标准:根据客户合同要求,参考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公司产品检验标准。
1.3严格按照产品检验标准和抽样标准(抽检水平Ⅱ,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致命0,重缺陷2.5,轻缺陷4.0验收;开箱数为订单数的平方根)对公司来货半成品、成品进行检验把关。
对于特殊要求客户及产品按照特殊抽样标准:Auchan 自有品牌产品、Adeo Dexter 产品、HRG产品(抽检水平Ⅱ,合格质量水平AQL按致命0,重缺陷1.5,轻缺陷4.0验收;开箱数为订单数的平方根)进行检验把关。
1.4严格控制包装生产线不合格产品,对于每批次产品生产前,由巡检员进行首样确认,在包装过程中按抽样比例在产品生产的前、中、后期分别取样,按要求对产品包装要求进行检验把关。
1.5按系统要求记录来料检验报告1.6对于不合格产品,按照要求开出不合格处置单,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跟踪。
1.7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和维护检验设备。
2.检验流程2.1现场检验流程2.1.1根据K3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主控台中每日《来料检验》来料检验单新增信息,按照部门分工职责执行每日检验任务。
2.1.2检验人员接到请求检验任务后,准备好待检验产品的检验资料(包括客户提供的PIF资料、金样本)到仓库指定成品库位、半成品放置区对产品进行检验。
须在货源信息登记到信息系统后二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无特殊情况),如遇加急情况,原则上当天到货,当天验完。
如周末或节假日有紧急需要验货的产品,采购部(或业务部因验货安排)需提前以邮件方式告知质检部,质检部妥善安排验货需求。
2.1.3在检验过程中,质检员应在抽箱的产品中平均抽取所需检验的产品进行相关项目检测,确保检验结果的均匀性。
汽车钣金工作制度一、总则1.1 为了规范汽车钣金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维修质量,保障顾客权益,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汽车钣金维修工作的管理和操作。
1.3 钣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严格执行工作流程,确保维修质量。
二、钣金工作流程2.1 接车检查2.1.1 钣金工作人员在接车时,应详细记录车辆故障现象,与驾驶员沟通,了解事故经过。
2.1.2 对车辆进行外观检查,拍照留存,确认维修项目。
2.1.3 对车辆受损部位进行初步评估,确定维修方案。
2.2 钣金整形2.2.1 根据维修方案,对受损部位进行切割、打磨、拉伸、收火和还氧处理。
2.2.2 钣金修复应确保车辆外观恢复原貌,同时尽量保持金属材质的硬度。
2.3 刮灰定型2.3.1 钣金校正后,对车身进行刮灰定型,塑造车身腰线,调整平整度。
2.3.2 刮灰定型应遵循车身设计线条,确保修复后的车辆美观。
2.4 喷涂漆面2.4.1 按照车辆颜色和漆面要求,准备喷涂材料。
2.4.2 在无尘环境下进行喷涂,依次喷涂头道底漆、中涂底漆、调漆、喷涂面漆。
2.4.3 喷涂后,对漆面进行烘干处理。
2.5 漆面处理2.5.1 对喷涂后的漆面进行检查,发现瑕疵及时处理。
2.5.2 使用极细的美容砂纸或抛光机对漆面进行打磨,使车身恢复光泽。
2.5.3 对车身细节部位进行清洁,确保漆面质量。
三、工作规范3.1 钣金工作人员应具备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定期参加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3.2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维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车辆安全。
3.3 工作中应保持工作环境整洁,设备齐全,工具摆放整齐。
3.4 注重团队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维修任务。
3.5 对待顾客要热情周到,耐心解答疑问,及时反馈维修进度。
3.6 严格把控维修质量,对维修后的车辆进行自检、互检和验收,确保车辆安全性能。
四、质量保证4.1 钣金维修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厂家要求。
4.2 维修过程中,所用材料应具备合格证和质保书。
材质组的工作流程
角色.道具,场景型文件从模型组指定目录中取得,开始做材质前请注意模型文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
1.确认拿到的模型是最终版本,与Setup组拿到的是同一版本;
2.文件中的单个模型可以存在各自规范的命名及正确的层级关系,各个模型之间可以成组,
但各模型之间不能存在Parent关系;
3.确认文件里的所有模型清楚历史纪录,Poloygon物体法线正确统一。
4.O utliner中只能有一个组,中心点在原点。
5.所有场景中模型为lock锁定,以免在贴图过程中移动模型。
命名规范
1.材质球的命名:
为了在后续打灯光的环节中迅速找到需要调节的材质球,建议大家养成给材质球命名的好习惯,命名规范暂定如下:角色名称_材质球赋予部位_左,右或数量词例如:Koogle_body; Koogle_shoe_Left; Koogle_Cloth01
2.贴图的命名:
贴图的命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a.清楚交待贴图示角色的某个部分,或是场景里的某个部分。
b.贴图应当分为高,中,低三个精度,用以适配不同的镜头需要,一般以高精度为基准
绘制贴图,材质Final以后通过Acdecee可以批量改变贴图尺寸,命名规范是在原贴图名称后加后缀:
H 高精度 2 K (2048*2048pixel)
M 中精度 1 K (1024*1024pixel)
L 低精度 0.5K (512*512pixel
例如:
Koogle_body_color_H.tga
Koogle _body_bump_M.tga
Koogle _body_Speacular_L.tga
注:项目没有要求贴图分高、中、低的精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出一个精度即可。
贴图存放规范:
如图:
1.做完材质的角色和场景都要按要求尺寸渲染出正视、侧视、背视、透视以及能表现角色、场景效果的视图存放在工程目录中的images里。
a.渲染视图时把背景色统一为0.7的灰色。
b.如果渲出的图片在某些浏览软件观看底色为白色,请用photoshop里把通道删掉,以
方便导演观看。
2.所有PSD或TIFF的文件都统一存放在textures里。
3.所有TGA文件都统一存放在sourceimages里,完成后上传服务器。
分UV注意事项:
1.避免UV的重叠(物体的前后部分具有相同纹理的情况除外)
2.在最少UV拉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证UV块的完整性;
3.UV的接缝应尽量处于隐蔽的位置。
UV边的切开一般要放置于以下几个地方:
a 镜头不容易注意到的或现实生活不太察觉到的部位,如头的后部、躯干的两侧、四肢的内侧等;
b在模型结构有较大变化或材质有较大变化的部位;
4.使用同一纹理的UV面之间的大小比例要接近模型拓扑面之间的比例
5.保持UVs在0到1的纹理坐标空间内,UVs要尽最大可能的利用texture的0到1的空间,各个UVs的面片之间的安排要紧凑,可以使用Normalize UVs把已经排列好的UVs规格化到0-1。
如图:
6.将分号UV的模型进行一级Smooth操作;
7.用UV Texture Editor>Polygons>UV Snaphot命令,将分好的UV输出为一张适当大小的tga
图片并命名。
如:Koogle_body_uv.tga
贴图绘制,管理规范:
1.贴图以角色或场景需要的最高精度绘制,保留一份PSD(分层文件)便于修改.
2. Textures应该用无损24位色彩以上的图像格式保存,如iff,tga等,不可以使用被压缩的贴图格式,比如jpeg.压缩格式会使图像像素融合,影响图像质量,并会显著降低系统的运行效率。
tif格式在实际使用系统会明显变慢,不建议使用。
3.在材质Final后上传所有属于该角色或场景的贴图文件(包括psd文件)到指定的Final
Textures文件夹.
4.执行mel:FileTextureManager.mel将所有贴图路径指定到指定的目录
5.在fianl之后的修改完成后要尽快的替换原有贴图。
6.角色有口腔的必须绘制口腔阴影贴图,避免在以后的灯光工作中,口腔过亮,在画面中
太跳的情况出现
材质测试:
给Setup组指定目录中的Refrence 文件替换材质前注意事项:
1.尽可能的将所以三维纹理转换成贴图,对于转换损失过大,则考虑建立Refrecen Object (参照物),或是将三维纹理坐标Parten到物体上。
A:建立参考物体:如图A所示,如果Shading Networks里面包含Place3dTexture节点,需要为物体创建一个Reference Object(参考物体)。
创建方法是先选择物体,然后点击Texturing>Create Texture Reference Object(见图b),此时将会生成一个名为:Name_reference的文件。
图A
带三维纹理的材质球
图B
创建参考物体菜单
B.如果Nurbs眼球的Shading Networks中包含Place3dTexture节点时,可根据情况使用Convert to File Texture。
Convert to File Texture的用法如下
1.选择材质球,加选赋此材质球的物体。
2.点选Anti_alias抗锯齿选项,运行Select Edit > Convert to File Texture
3.Place3dTexture投影坐标将变换成为2D贴图。
注意:请删除转变前的材质球,如有必要重新设置新材质球的名称和贴图的路径。
转换材质贴图命令菜单
注意:确保材质在final状态下时使用此命令式,并在执行此命令前做好备份。
2.相同作用且参数相同的节点应该尽可能公用,以减少计算数据。
4.材质组的Final文件必须执行Delete Unused Nodes命令。
5.将Outliner中所有的Place3dTexture和refernce选择后打组,组的名字为:
character name_Textures;
6.材质组在工作过程中,不能对任何的物体更名、重新打组和解除锁定,不能对除UV
Texture Editor外的任何视窗中的点、线、面等进行位移等相类似的操作,不能更改物体除UV之外的任何结构;
7.Final文件中不能存在多余的UV Set;
8.Final文件中不能存在任何灯光、自定义的摄像机;
9.Final文件中不能存在任何Display及Render层;
10.Final文件中除了材质动画以外,不能有任何的动画资料;
11.所有材质最好经过材质测试。
角色材质Final以后给Setup组模型付材质注意事项:
1.确定Setup组指定目录里文件的版本
2.给polygon物体Transfer UV时注意删除Smooth节点
3.将charactername_Textures放在Setup的大组下
2006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