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互换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中班数学能够区分两个物体的长短教案反思1、中班数学能够区分两个物体的长短教案反思活动名称:贪吃蛇活动目标:1.能够区分两个物体的长短2.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3.知道按照不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乐于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用卡纸做的小蛇头饰2个活动过程:1.认识长短老师伸出同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
老师:小朋友跟着老师做,看看这两个手指有什么区别。
这两个手指长度不同。
这根手指长(伸出中指),这根手指短(伸出食指)。
教师让幼儿伸出手,引导幼儿观察手指长短的差异,并做总结。
教师引导孩子继续观察教室里的物体,鼓励他们大胆谈论什么是长的,什么是短的。
2.游戏:贪吃蛇老师:孩子们和老师一起玩游戏。
这个游戏的名字叫蛇。
首先老师选一个孩子当裁判,赛后比较队伍的长短。
让孩子站在教室的任意位置,选择两个孩子做蛇头(戴头饰)。
当老师喊开始时,两个孩子从同一个起点出发,让他们接触站在教室里的其他孩子。
被遇见的孩子成为它的蛇身(被遇见的孩子可以拉前一个孩子的衣服)。
一分钟后,老师喊结束,对比两队长度,老师进行指导。
(可以反复玩游戏,每次选择不同的孩子做裁判)有效提问:1.这两根手指有什么不一样?2.什么东西是长的,什么东西是短的?3.哪条小蛇长,哪条小蛇短呢?有用词汇:长的、短的活动建议:延伸:可以提供一些连接或拼写的玩具给孩子练习长短。
墙角活动:在墙角处提供不同长度的物体或玩具,让孩子加深对长度的理解。
家园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通过对比判断长与短。
例如:妈妈的头发是长的,宝宝的头发是短的;爸爸的手指是长的,宝宝的手指是短的等。
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了解到孩子们在数学方面很薄弱。
为了让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玩游戏,让孩子们玩得开心,互相学习。
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孩子的自主探究能力。
2、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长短教案(附教学反思)活动设计背景虽是学前大班的学生,但学生的书本学具时常乱放,小书包里的东西也是乱糟糟的;通过此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学具,按书本学具的大小、长短,有序地整理自己小书包的能力。
2019-2020 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长短句互换人教新课标版祖先类学是研究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点的变化和规律等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一步,提取句子骨干。
无论一个多么复杂的长句,它总是只有一套主谓宾,所以,面对一个复杂的长句,第一要找出句子的骨干。
解析这个长句的结构,很简单得出此句的骨干为:祖先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第二步,切分辅助成份。
①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②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③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点的变化和规律而这三个研究对象又都隶属于“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 ,可见,句中列举的三个对象可是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的一部分,是举出的几个拥有代表性的例子。
第三步,调整切分的语句和骨干,形成有逻辑的语段。
提取切分后共获取三个句子:①祖先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②祖先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
③比方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点的变化和规律等。
因①②两句的主语相同,为简见,我们调整时能够把放在后边的句子的主语省略或用“它”代替。
参照答案为:祖先类学研究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比方化石猿猴和现代猿猴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中的作用、人类发展过程中体质特点的变化和规律等。
它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二、短句变长句短句,包括短的单句和复句中结构简单的句子。
特点是结构简洁,节奏紧凑,表达简洁、明快、有力,一般用于口语或口语化的文体。
短句变长句与长句变短句在思想上正好相反。
从语法上说,就是要以一个核心句为主体,将其余的句子变成核心句的修饰成分。
其基本步骤是:一、确立骨干句(核心句)。
骨干句常常是一组短句中的必然性判断句或结论性语句。
二、把其余短句转变成短语,分别修饰骨干成分。
把短句转变成修饰性短语时,要安排好各个修饰成分的层次序次,使其修饰合适,知书达礼。
长短排序中班数学教案反思长短排序是数学中一个常见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并进行排序比较。
在班级中进行长短排序活动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需要对教案进行反思和调整。
首先,我注意到在之前的教案中,我没有明确说明活动的目标和预期的学习结果。
在长短排序这个活动中,我应该明确指出学生需要理解长度的概念,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知道他们需要通过活动来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成果。
其次,我发现在之前的教案中,我没有提供足够的示例和练习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短排序的方法。
在进行这个活动之前,我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来理解长短这个概念。
并且,在活动中可以提供一些不同长度物体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排序练习,以加深他们的理解。
第三,我还发现在之前的教案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体差异。
在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能力有所不同,因此,我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提供不同难度和形式的练习,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一些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进一步探索长度的概念。
此外,我也意识到在之前的教案中,缺乏一些形式的评估和反馈机制。
我应该设立一些评估标准,以便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
可以在活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个人作业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并根据学生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最后,我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和支持。
因此,我应该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告知他们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家长会议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在长短排序方面的学习进展,并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综上所述,通过对长短排序中班数学教案的反思,我认识到了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
小班数学教案《长短排序》教案《长短排序》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长短的概念。
2. 能够根据物品的长度进行排序。
3. 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排序的结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同长度的物品,如铅笔、书本、长尺等。
2. 教师准备定义了不同长度的卡片,用于展示并比较。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话题1. 教师展示两个不同长度的物品,比如一支长铅笔和一支短铅笔,让学生比较两者长度的长短。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长?什么是短?学生回答后,教师给出简单明了的定义。
步骤二:示范排序1. 教师用不同长度的物品示范排序,比如将一支长铅笔、一只短尺和一本书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列。
2. 教师将排序的过程详细呈现给学生,并解释排序的逻辑。
步骤三:学生练习1.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拿到一组不同长度的物品,让他们按照长度从短到长排序。
2. 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对他们的思考和操作进行引导和辅助。
步骤四:展示和总结1. 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他们的排序结果,并与其他学生讨论交流。
2. 教师总结长短排序的方法和技巧,并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排序的结果。
拓展练习:1. 教师让学生在班级内收集一些物品,并用卡片标明其长度,让他们互相交换物品并进行排序,加强巩固。
评估方式:1. 学生在小组合作和展示过程中的表现。
2. 学生在完成排序任务后的书面或口头表达。
教学延伸:1. 扩展排序的范围,引入“中等”长度的物品进行排序,让学生练习辨别和比较更多种类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一些拓展问题,如“如果我们不用直接测量,而是用眼睛判断一个物品是否比另一个物品长,我们应该注意哪些细节?”。
《长短》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长度的测量》,详细内容包括:长度单位换算、测量工具的使用、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以及长度比较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度单位换算,能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掌握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能够准确比较物体的长度。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长度单位换算、测量工具的使用。
教学重点: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长度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教学课件。
学具:每组一把尺子、测量纸、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物体的长度。
2. 新课:介绍长度单位换算、测量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学习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尺子测量组内成员的手指长度,并记录数据。
(2)组织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例题讲解:(1)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引导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2)讲解长度单位换算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长度测量和单位换算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测量自己的书本、铅笔、尺子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1千米 = 1000米2. 答案:(1)书本长度:20厘米,铅笔长度:15厘米,尺子长度:30厘米。
(2)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1千米 = 1000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讲解长度单位换算时,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长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激发学生学习长度知识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交替排序、按物体长短排序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交替排序的概念。
2.能够用两个以上物体进行交替排序。
3.能够理解按物体长度排序的概念。
4.能够按照物体长度进行排序。
二、教学重点1.交替排序的概念和方法。
2.按物体长度排序的概念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交替排序的概念好理解,但是将两个以上物体进行交替排序可能会有些困难。
2.按物体长度排序的概念相对简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误差。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幼儿回忆上一节学习的内容,即将两个物体按大小排序。
2.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排序有时可能无法确定大小,因此引入新的排序方式。
4.2 交替排序1.将教室里的同学分成两个组,每个组都有多名学生。
2.让这两个组的学生按照身高或年龄排成一列。
3.依次从两个组里取出最前面的学生进行交替排列,即第一名为组一的第一名,第二名为组二的第一名,第三名为组一的第二名,依此类推。
4.让幼儿模仿交替排序,可用颜色不同的圆球进行练习。
4.3 按物体长度排序1.让幼儿拿来一些物品,比如一支笔、一个书包、一条绳子等等。
2.引导幼儿发现这些物品的长度不同,然后询问幼儿可否按照长度进行排序。
3.介绍按物体长度排序的概念,并演示如何将这些物品按长度排列。
4.让幼儿进行练习,问询他们在排序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些什么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分母尺度要统一。
五、教学总结1.交替排序是将两个以上的物品进行排序的一种方式,方法是将物品依次取出并交替排列。
2.按物体长度排序是将物品按其长度进行排序,需要先确定尺度相同,分母如何标识。
3.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交替排序和按物体长度排序。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幼儿比较容易理解交替排序的概念,但是要让他们将两个以上物品进行交替排序时,需要耐心引导。
另外,对于按物体长度排序这个内容,幼儿需要有一定的尺度统一能力,这也是需要重点引导的内容。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更加注重针对幼儿的差异化教学,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什么是时空转换
时空转换通常指的是空间与时间的相互转化和互换。
这一概念涉及到时间与空间的远近、长短、快慢和动静等属性。
在物理学中,时空转换可以指物质在时间或空间中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质上是物质存在状态的改变,而变化的时空又会反作用于存在于其中的物质。
在日常生活中,时空转换也可以指代物体或人在时间或空间中的移动。
例如,从甲地到乙地,即使时间流逝,空间位置确实发生了变化,这就是时空转换的一个例子。
在文学和艺术中,时空转换可能被用来创造特定的氛围或情感效果,通过描绘物体或情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变化来表达诗人的情感或情景的演化秩序。
各国鞋号简介及其互换算一、要领及定义1、鞋号、长度号差和中间号鞋号是表示鞋子长短和肥瘦的一个标志,也是一个国家脚型特点和规律的反映。
一般以长度号表示鞋子的长度,以肥瘦型表示肥度。
世界鞋号编码方法基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以鞋内底长(即楦底样长)作为基础编制的鞋号,如法国鞋号、英国鞋号、美国鞋号等;另一类是以脚型为基础编制的鞋号,如世界鞋号、中国鞋号。
长度号差(简称号差),就是相邻两鞋号之间的楦底样长度之差。
中间号指将鞋号从最小号到最大号全范围内根据制鞋需要把其分为几个档次,而各个档次中较居中的鞋号又称为中间号。
1、型、跖围型差和中间型型是指楦、脚、鞋三者肥度的标志。
是以脚型的跖趾围长为基础而制定的。
跖围型差(简称型差)就是在同一长度号中,相邻两型之间的跖围长度的差值。
中间型是指从最小型到最大型号中居中的型号。
2、跖围号差跖围号差(简称围差),就是在同一肥瘦型内,相邻两鞋号之间的跖围长度之差。
二、各国鞋号简介本部分主要介绍世界上流行的鞋号。
1、法国鞋号又称法码,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鞋号。
以楦底样长为基准来制定长度,采用厘米制。
100厘米相当于15#,长度号差是2/3CM,即6.67MM。
起始号是16#,即楦底样长为106.67MM;终止号是48号,即楦底样长320MM。
分婴儿、小童、中童、大童、成人男女六个档次。
如表1所示。
法码的肥瘦型分七个档次,用A、B 、C、D、E 、F、G来表示,或以1、2、3、4、5、6、7来表示。
A(1)型最瘦,G(7)最肥。
成年男女均以F(6)型为中间型。
型差为±5MM。
16#、26#、36#、46#和21#、31#、41#是法码的围差,为±5MM,其余鞋号的围差为±4MM。
如表2所示。
2、英国鞋号又称英码,在世界上应用也相当广泛。
以楦底样长为基准来制定长度,采用英寸制。
表2 法国鞋号(节选)单位:mm)制定时从大号开始,以1232in定为13号(1in=25.4mm),即其楦底样长为322mm,然后逐渐向下每间隔61in定出半个号,每间隔31in定出整个号,直到相当于“0”号的位置,又改为儿童鞋号13号,再逐渐下排到婴儿“0”号,即英码的终止号,其楦底样长度为4in=101.6mm。
长短句互换训练试题
1.将下面的长句改写为4个语意连贯的短句,使句意更清楚,行文更流畅。
(不能改变原意,可以增删、调换个别词语)
以“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为主题的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的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答案①首届中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5月23日在北京拉开帷幕,
②它的主题是“传承民族文化、沟通人类文明、共建和谐世界”,
③它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政府、国务院文化部承办,
④这是我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办的第一个国际性节庆活动。
2.将下面的句子改写成几个短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减词语),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语言简明。
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对巴黎大审法院驳回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19日提出的要求制止佳士得拍卖行25日举行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活动的诉讼请求的结果不感到意外。
答:(1)佳士得拍卖行25日将举行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兔首铜像拍卖活动。
(2)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19日提出诉讼要求制止这一拍卖活动。
(3)巴黎大审法院驳回欧洲保护中华艺术联合会的诉讼请求。
(4)中国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对此结果不感到意外。
3.将下面的材料整合成一个单句,为“人道主义”下定义。
①人道主义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②当时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提出了这么一种思想体系
③它是当时反封建和反宗教的武器
④它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
答:人道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为摆脱经院哲学的束缚而提出的用以反封建和反宗教,提倡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中心一种思想体系。
4.将下面的句子变为被动句,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要保留全部信息。
经北京奥组委授权,于2005年1月5日正式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将让全世界人民发现和了解中国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特别是北京这个城市及中国的历史、文化。
中国这个令人神往的国度,特别是北京这个城市及中国的历史、文化,将通过由北京奥组委授权的,于2005年1月5日正式创刊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奥运特刊》,被全世界人民了解和发现。
5将下面的句子改写为一个单句,可以适当增删个别词语,要求保留全部信息。
从广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隐隐约约地从云缝里看见一只苍鹰,于烟水苍茫处飞翔起舞,而那舞台之大,背景之远,还有那翅膀之沉、鸣叫之哀,都留在了我的心里,我相信那定然是嵇康弹奏的那曲心爱的《广陵散》的意境。
答案我相信,当我从广陵村返回,仰望天空,隐隐隐约约地从云缝里看见一只苍鹰,于烟水苍茫处飞翔起舞时,留在我心里的大的舞台、远的背景、沉的翅膀、哀的鸣叫,定然是嵇康弹奏的那曲心爱的《广陵散》的意境。
6.把下面的长句改为3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可以增删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
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被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而制造出能随体温或气温变化而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
答:日本的服装公司运用了韩国研发的染色技术,他们制造出了能改变颜色的T恤衫、圆领衫和运动短裤,这些服装能随体温或气温的变化而改变颜色。
7.不改变句意,把下边三个句子用单句的形式表达。
①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迷人的故事:皮格马利翁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个少女像并且爱恋上了她。
②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于是便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他们结为夫妻。
③心理学家罗逊塔尔从这神话中得到启示,认为强烈的追求和期待能赢得理想的实现,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罗逊塔尔效应。
答:人们把心理学家罗逊塔尔从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善雕刻,一次他雕刻了一个少女像并且爱恋上了她,爱神阿佛洛狄忒见他感情真挚,便赋予雕像以生命,使他们结为夫妻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认为强烈的追求和期待能赢得理想的实现的这种现象叫做罗逊塔尔效应。
8.(09年重庆卷)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
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9、(09年四川卷)20.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中景物进行描写。
要求局势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答:(09年四川卷):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
10、(09年山东卷)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
(09年山东卷)我是植物我把花朵翻译成果实
我是果实我被父母翻译成生命
我是生命我被衰老翻译成死亡
我是死亡我被冬季翻译成雪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
11、(09年天津卷)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答。
旅途是一幅展开的山水长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松间明月,石上清泉……一路走来,尽收眼底;细细品味,意趣盎然。
那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
置身于旭日清风的抚慰,流连于茂林修竹的环抱,静听鸟语,轻嗅花香,有何胸中块垒不可化解?有何尘世污秽不可荡涤?
(1)“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化用了唐朝诗人《使至塞上》的诗句。
(2)“茂林修竹”出自晋人王羲之的《》
(3)仿照“岸边的垂柳,柔条如发,随风摇曳”一句,在下面横线处将上文补写完整。
答:(1)王维(2)兰亭集序(3)句意通顺,比喻修辞示例:路边的小花,纤蕊若斯,带露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