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AspergillusnigerX_6发酵生产菊粉酶工艺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1.07 KB
- 文档页数:4
刘静,金娜,石春芹,等. 响应面法优化豌豆蛋白植物肉配方及其体外消化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2024,45(8):216−226. doi: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338LIU Jing, JIN Na, SHI Chunqin, et al. Optimization of Pea Protein Plant Meat Formulation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nd Its in Vitro Digestion Analysis[J].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Food Industry, 2024, 45(8): 216−22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23050338· 工艺技术 ·响应面法优化豌豆蛋白植物肉配方及其体外消化分析刘 静1,2,金 娜1,石春芹1,3,李永双1,4,邓清升1,罗旋飞1,刘 艳1,杨宝君1,聂 龙1,*(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普洱茶学院,云南普洱 665000;2.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3.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4.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23)摘 要: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植物肉产品在国内外得到迅速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究豌豆组织蛋白与谷朊粉之比、红薯淀粉、菜籽油、红曲红添加量对植物肉感官评分、质构特性咀嚼性的影响。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响应面试验、质构分析对植物肉配方进行优化,并对最优配方进行理化指标测定和体外消化试验。
结果表明,豌豆组织蛋白与谷朊粉之比为7:3(g/g )、红薯淀粉添加量6%、菜籽油添加量10%、红曲红添加量0.03%时最佳,此时得到感官综合评分为88.31分,质构分析咀嚼性为3.131;最优配方得到的植物肉蛋白质含量为15.70%、脂肪含量为2.33%、水分含量为57.79%;经质构分析,植物肉与猪肉里脊、牛肉、鸡肉除弹性外,硬度、粘结性、咀嚼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体外消化分析结果显示,植物肉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80.83%,牛肉蛋白质消化率为87.50%,两者差异性较小,说明植物肉具有较好的消化能力。
响应面优化黑青稞饼干配方研究
朱镇华;邓艺薇;胡金祥;钟志惠
【期刊名称】《粮食加工》
【年(卷),期】2024(49)1
【摘要】为了制作一款口味与营养俱佳的黑青稞饼干,以黑青稞、面粉、鸡蛋、异麦芽糖酮醇、黄油为主要原料,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配方工艺,黑青稞粉添加量57 g、鸡蛋添加量31 g、异麦芽糖醇添加量30 g、黄油添加量35 g。
优化的配方工艺能够有效提高黑青稞饼干的口感、色泽、香味等。
该研究对黑青稞饼干的生产和工艺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7页(P32-37)
【作者】朱镇华;邓艺薇;胡金祥;钟志惠
【作者单位】四川旅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7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戊聚糖曲奇饼干工艺配方研究
2.响应面优化叠鞘石斛酥性饼干配方及其淀粉消化特性研究
3.响应面法优化花生藜麦饼干工艺配方研究
4.响应面法优化低糖紫薯鹰嘴豆饼干配方研究
5.基于响应面设计的黄精代餐饼干工艺配方优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HVP微反应工艺的研究于明玉;郑姣姣;李永歌;刘晓晨;杨雪娟;刘立新【摘要】Based on the single factor test,the temperature,time and pH are chosen a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 sensory score is selected as the response value.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methodology is applied to optimize the microreaction process for HVP.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are determined as follows:temperature is 101.5 ℃,pH is5.29,time is 135 min.Under such optimized conditions,the sensory quality of HVP is the best.%以温度、时间、pH值为影响因素,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HVP)的微反应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HVP的最佳微反应工艺条件为温度101.5℃,pH值5.29,时间13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感官品质最佳.【期刊名称】《中国调味品》【年(卷),期】2018(043)002【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响应面;优化;微反应;感官【作者】于明玉;郑姣姣;李永歌;刘晓晨;杨雪娟;刘立新【作者单位】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味群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1水解植物蛋白调味粉(HVP)是以水解植物蛋白为主要原料,其较高的氨基酸含量可以丰富食品营养,增强食品鲜味[1]。
响应面优化实验方案设计食品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案例分析——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班级:学号:姓名: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响应面曲线优化法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步骤,并通过软件Design-Expert 7.0软件演示原文中响应面曲线优化法的操作步骤。
验证原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车前草中的熊果酸》各个数据的处理过程,通过数据对比,检验原文数据处理的正确与否。
关键词:响应面优化法数据处理 Design-Expert 7.0 车前草前言:响应曲面设计方法(Response SufaceMethodology,RSM)是利用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并通过实验得到一定数据,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来拟合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对回归方程的分析来寻求最优工艺参数,解决多变量问题的一种统计方法(又称回归设计)。
响应面曲线法的使用条件有:①确信或怀疑因素对指标存在非线性影响;②因素个数2-7个,一般不超过4个;③所有因素均为计量值数据;试验区域已接近最优区域;④基于2水平的全因子正交试验。
进行响应面分析的步骤为:①确定因素及水平,注意水平数为2,因素数一般不超过4个,因素均为计量值数据;②创建“中心复合”或“Box-Behnken”设计;③确定试验运行顺序(Display Design);④进行试验并收集数据;⑤分析试验数据;⑥优化因素的设置水平。
响应面优化法的优点:①考虑了试验随机误差②响应面法将复杂的未知的函数关系在小区域内用简单的一次或二次多项式模型来拟合,计算比较简便,是降低开发成本、优化加工条件、提高产品质量,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③与正交试验相比,其优势是在试验条件寻优过程中,可以连续的对试验的各个水平进行分析,而正交试验只能对一个个孤立的试验点进行分析。
响应面优化法的局限性: 在使用响应面优化法之前,应当确立合理的实验的各因素和水平。
因为响应面优化法的前提是设计的试验点应包括最佳的实验条件,如果试验点的选取不当,实验响应面优化法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优化结果。
基于响应面法的橡碗子色素染色丝绸工艺优化
葛立雯;李永固;姚铭毅;苏淼;赵丰
【期刊名称】《现代纺织技术》
【年(卷),期】2024(32)6
【摘要】橡碗子是中国古代最常用的黑色天然染料之一,也可用于现代生态染色。
以硫酸亚铁为媒染剂,K/S值和Integ值作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对橡碗子色素在丝绸上的染色工艺进行优化。
先采用Plackett-Berman实验筛选出影响染色工艺的显色因素为染色温度、染料用量和媒染温度;再利用RSM获得橡碗子色素染色丝绸的最优染色工艺条件为染色温度86.5℃、染料用量200%(o.w.f)、媒染温度53.5℃。
实验结果显示,RSM为橡碗子色素在丝绸上的染色工艺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的优化方法,其中以Integ值为响应值的模型表现出了更优异的交互性。
该优化工艺可为天然染料橡碗子的现代染色应用研究提供参考,也可为其他单宁类天然染料的染黑工艺研究提供借鉴。
【总页数】9页(P9-17)
【作者】葛立雯;李永固;姚铭毅;苏淼;赵丰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93.5;TQ611
【相关文献】
1.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色素棉织物染色工艺
2.响应面法优化核桃青皮色素的羊毛染色工艺
3.基于响应面法优化红曲霉菌丝体中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4.响应面法优化女贞子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5.响应面法优化枸杞红色素对棉织物的染色工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响应面法优化Aspergillus niger X-6发酵生产菊粉酶工艺的研究罗登林,袁海丽,曾小宇,刘建学(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3)摘 要:为提高Aspergillus niger X-6发酵生产菊粉酶的产率,运用Plackett-Burmen 方法对麸皮、菊粉、蛋白胨、酵母膏添加量和发酵时间、温度、p H 值、接种量8个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筛选出麸皮添加量、发酵时间和p H 值为3个显著影响因素,然后采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对上述3个因素进行产酶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建立菊粉酶产率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并分析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
结果表明:黑曲霉发酵产菊粉酶的优化工艺参数为:麸皮添加量4.64%、发酵时间81.5h 、pH6.0。
在此条件下,产酶活力达20.42U/mL ,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30.81%。
关键词:菊粉酶;Aspergillus niger X-6;发酵;响应面法Optimization of Lnulinase Fermentation by Aspergillus niger X-6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LUO Deng-lin ,YUAN Hai-li ,ZENG Xiao-yu ,LIU Jian-xue(College of Food and Bio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471003, China)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obtain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Aspergillus niger X-6 fermentation to improve inulinase yield. The effects of the amounts of wheat bran, inulin, peptone and yeast extract in the fermentation medium, fermentation time and temperature, pH, and inoculum size on inulinase yield were evaluated using Plackett-Burmen design. Inulinase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amount of wheat bran addition, fermentation time and pH. Subsequently,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three factors was conducted using Box-Behnken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in which, a quadratic polynomial model for inulinase yield was established. The optimal fe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inulinase prodtion were determined to be: the amount of wheat bran addition, 4.64%; fermen-tation time, 81.5 h; and initial mdedim pH 6.0.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yield of inulinase reached 20.42 U/mL, 30.81%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timization.Key words :inulinase ;Aspergillus niger X-6;fermentati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23-0138-04收稿日期:2010-03-30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2008B550002);河南科技大学SRTP 项目(154)作者简介:罗登林(1976—),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深加工及生物化工技术。
E-mail :luodenglin@菊粉酶(inulinase),学名β-2,1-D -果聚糖酶,是一类能够水解菊粉的酶的总称[1]。
利用菊粉酶水解菊粉可生产功能性低聚果糖和超高果糖浆,它们具有低热量、抗龋性、调控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同时该方法生产工艺简单,产物得率高[2-6]。
在上世纪70年代初,国外就开始选育高产菊粉酶的微生物来水解菊粉生产超高果糖浆,目前相关核心技术被比利时RAFTI 和WARCOING 及荷兰COSUN 三家公司所垄断[7-8]。
我国对菊粉酶的研究起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相关研究进展比较缓慢[9-1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我国有着广泛种植可用于生产菊粉的原料——菊芋(俗名洋姜)的优势,因此,关于如何提高菊粉酶产率的研究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实验以从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经过初筛、分离纯化、复筛和微波诱变后得到的一株Aspergillus niger X-6为菌种,运用Plackett-Burmen 方法对影响产菊粉酶的因素进行分析,然后采用Box-Behnken 中心组合和响应面法对相关显著因素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期获得Aspergillus niger X-6发酵生产菊粉酶的优化工艺,提高菊粉酶的产率。
1材料与方法1.1菌种从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经过初筛、分离纯化和复筛后,鉴定为Aspergillus niger ,然后对复筛所得的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得到一株高产菊粉酶的菌株,定义为Aspergillus niger X-6。
1.2菊粉粗制菊粉,用于培养基的配制;精制菊粉(菊粉含量>92%,用于测酶活力的底物)由昆山拓丰贸易有限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粗制菊粉的制备用超声波辅助水溶液提取菊粉,具体工艺参数为:总提取时间10min 、超声辐照方式15s/6s 、超声功率750W 、超声频率20kHz 、料液比1:30.15、提取温度40℃,然后对所得提取液依次进行抽滤、真空浓缩、热风干燥(50℃)和粉碎,得到粗制菊粉(含水量5.63%)。
1.4培养基液体发酵培养基:麸皮质量分数4%、蛋白胨4%、粗制菊粉2%、酵母膏0.4%、NaCl 0.5%、K 2HPO 4・3H 2O 0.3%,初始pH6.5,接种量5%。
1.5菊粉酶活力的测定取0.5mL 适当稀释的酶液,加入4mL 、2%的精制菊粉溶液(0.1mol/L 、pH4.5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液配制)中,54℃保温10min ,沸水浴10min 灭活终止反应(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灭活酶底物对照),快速冷却后,测定还原糖产量[11-12]。
菊粉酶活力定义为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产生1μmol 还原糖的酶量为1个菊粉酶活力单位(μmol/(min ・mL))。
1.6Plackett-Burmen 试验选用N =12的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对麸皮添加量、粗制菊粉添加量、蛋白胨添加量、酵母膏添加量、发酵时间、温度、p H 值、接种量8个影响菊粉酶活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13]。
每个因素取两个水平:低水平“-1”和高水平“1”,“1”为“-1”的1.5~2倍,另设两个空白项对应表中的X 3和X 9,以考察试验误差。
评价指标为菌株发酵后的酶活力(U/mL)。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及编码见表1。
1.7显著因素的中心点试验根据Plackett-Burman 试验结果,确定麸皮添加量、发酵时间、起始pH 值为影响评价指标的显著因素。
分别对这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每个因素的最佳产酶水平。
1.8响应面优化根据Plackett-Burman 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麸皮添加量(X 1)、发酵时间(X 2)和初始pH 值(X 3)3个因素与菌株发酵产菊粉酶活力进行响应面试验。
采用Bo x-Benhnken 的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SAS9.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预测菌株发酵产酶的最优工艺参数并进行验证。
Box-Benhnken 试验设计因素水平及编码见表2。
因素X 1麸皮X 2菊粉/%X 3空白项X 4蛋白胨/%X 5发酵时间/hX 6酵母膏/%X 7温度/℃X 8初始pHX 9空白项X 10接种量/%-1424720.428551636960.6326.57表1 Plackett-Burman 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in Plackett-Burman design因素水平-101X 1麸皮/%345X 2发酵时间/h 728496X 3初始pH5.56.06.5表2 Box-Benhnken 试验因素水平及编码Table 2 Factors and levels in Box-Benhnken design 2结果与分析2.1Plackett-Burman 试验结果试验号X 1X 2X 3X 4X 5X 6X 7X 8X 9X 10酶活力/(U/mL)11-11-1-1-1111-19.27211-11-1-1-11118.983-111-11-1-1-1118.1541-111-11-1-1-116.66511-111-11-1-1-15.706111-111-11-1-112.57-1111-111-11-17.278-1-1111-111-1114.459-1-1-1111-111-115.79101-1-1-1111-111 5.2211-11-1-1-1111-1110.0612-1-1-1-1-1-1-1-1-1-16.60表3 Plackett-Burman 试验设计及结果Table 3 Plackett-Burman design layout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Plackett-Burman 试验结果见表3,表中1~12分别代表12组实验,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发酵实验并最终测得其菊粉酶活力,每组试验重复3次。
运用SAS9.0统计软件对表3进行方差分析,其结果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