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饮食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8
优秀特殊饮食护理案例:儿童乳糖不耐症护理背景儿童乳糖不耐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由于肠道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无法被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腹泻、腹痛和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
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通过排除含乳糖的食物,以减轻症状和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然而,在儿童的成长阶段,摄入足够的营养对于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特殊饮食护理在帮助儿童乳糖不耐症患者获得充足营养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程病例评估和饮食咨询小明,一名6岁的男孩,被诊断出患有乳糖不耐症。
他的主要症状是腹泻和腹胀,而且由于乳糖不耐症,他长期以来无法好好吸收和利用乳制品中的营养物质。
为了帮助他改善症状并获得充足的营养,他的家长寻求了营养师的帮助。
营养师首先对小明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和病例评估。
根据小明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和营养需求,营养师制定了一个饮食方案,旨在提供足够的营养和同时排除含乳糖的食物。
饮食规划和食物替代品根据小明的病例评估结果,营养师为他制定了一个均衡的饮食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各类食物的替代品,以确保小明能够在不摄入乳糖的情况下获得足够的营养。
首先,营养师建议小明增加蛋白质摄入,以弥补由于不摄入乳制品而导致的蛋白质不足。
这可以通过摄入豆类、鸡肉、鱼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来实现。
其次,饮食计划中还包括了丰富的钙来源。
虽然乳制品是常见的钙来源,但乳糖不耐症患者不能消化乳糖,因此他们需要通过其他食物来获取足够的钙。
营养师建议小明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如豆腐、鱼肉、鱼鳞、芝士等。
另外,营养师还通过膳食补充剂为小明提供额外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保证他的营养摄入量符合标准。
教育和支持在饮食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营养师起到了重要的教育和支持的作用。
营养师向小明的家长提供了关于乳糖不耐症的详细信息和饮食指导。
他们被告知如何正确识别乳糖含量高的食物,并且学会读取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
此外,营养师还教授了如何准备替代乳制品的健康食谱,并介绍了各类食物以及其营养成分。
特殊饮食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特殊饮食的类型?A. 低盐饮食B. 低脂饮食C. 高蛋白饮食D. 普通饮食答案:D2.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中,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定时定量进食B. 避免高糖食物C. 可以随意食用含糖饮料D. 监测血糖变化答案:C3. 肾脏病患者在饮食上应限制哪种物质的摄入?A. 蛋白质B. 脂肪C. 碳水化合物D. 维生素答案:A4. 心脏病患者应遵循哪种饮食原则?A. 高盐饮食B. 高脂饮食C. 低盐饮食D. 高糖饮食答案:C5. 特殊饮食护理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做法?A. 随意更改饮食计划B. 根据患者需求调整饮食C. 忽视患者饮食禁忌D. 强制患者接受不喜欢的食物答案:B二、判断题1. 特殊饮食护理的目的是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避免食物对病情的不良影响。
(对)2. 所有患者都应该接受高蛋白饮食,以增强体质。
(错)3. 特殊饮食护理不需要考虑患者的文化和宗教信仰。
(错)4. 低盐饮食可以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对)5. 特殊饮食护理不需要医生的指导。
(错)三、简答题1. 请简述低脂饮食的护理要点。
答案:低脂饮食的护理要点包括:确保食物中脂肪含量低,避免油炸和高脂肪食品;选择瘦肉、鱼类和豆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限制奶制品和全脂食品的摄入;教育患者识别食品标签上的脂肪含量。
2.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中应注意哪些方面?答案: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护理中应注意:定时定量进食,保持饮食规律;避免高糖和高碳水化合物食物;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饮食;适量摄入低升糖指数食物;鼓励患者参与饮食计划的制定。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患者张女士,55岁,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进行特殊饮食护理。
问题:请为张女士制定一个合适的饮食计划,并说明理由。
答案:张女士的饮食计划应包括:- 低盐饮食:限制食盐摄入量,以控制血压。
- 低糖饮食:避免高糖食物和饮料,以控制血糖。
病人营养特殊饮食配给与调整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病人的营养摄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特殊饮食的配给与调整能够有效帮助病人恢复健康,预防并处理营养不良相关问题。
本文将探讨病人营养特殊饮食的配给与调整的重要性、具体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配给与调整的重要性病人的身体状况与日常的饮食需求往往有所不同。
特殊饮食的配给与调整可以满足病人的特殊需求,帮助其获得更加全面、均衡的营养。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可以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并处理与营养不良相关的并发症。
因此,病人营养特殊饮食配给与调整在医疗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配给与调整的方法针对病人的不同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特殊饮食的配给与调整。
1. 根据病人的具体状况进行营养评估在制定特殊饮食方案之前,首先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
通过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疾病情况、体重变化、血液检查结果等信息,可以准确了解病人的营养需求。
2. 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根据病人的活动水平、年龄、体重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总能量摄入。
对于需要减重或控制血糖的病人,需要适当减少总能量摄入;对于需要增重或恢复的病人,需要适当增加总能量摄入。
3. 优化和平衡营养素摄入在特殊饮食的配给与调整中,需要注意平衡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蛋白质是维持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的重要营养素,病人需要适量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对于存在肾功能不全或其他相关疾病的病人,需要根据医护建议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
另外,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也需要平衡。
4. 注意饮食质地和口味的调整配给与调整特殊饮食时,也需要注意病人的饮食质地和口味的调整。
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病人,可以将食物磨碎或切成小块,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
同时,根据病人的口味偏好,进行合理搭配,增加食欲。
三、注意事项在配给与调整病人的特殊饮食时,还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其安全有效。
1. 个体化定制每位病人的特殊饮食需求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配给与调整时需要根据每位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定制。
特殊婴幼儿进餐照护内容
一、喂养技巧
1. 给特殊婴幼儿喂食前,应先洗净双手,保持清洁卫生。
2. 将特殊婴幼儿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保证他们的身体稳定。
3. 使用合适的餐具,如婴儿专用勺子或奶瓶,确保婴幼儿能够舒适地进食。
4. 注意食物的温度,避免给婴幼儿太烫或太冷的食物,以防烫伤或不适感。
5. 喂食时要细心观察特殊婴幼儿的反应,如果出现不适或拒绝进食的情况,应及时停止喂食,避免强行喂食造成伤害。
6. 喂食过程中要温柔地与特殊婴幼儿交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安全感,让他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二、饮食选择
1. 根据特殊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和营养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食物。
2. 对于有特殊饮食要求的婴幼儿,可以咨询医生或专业营养师的建议,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3. 尽量选择新鲜、健康的食材,避免给特殊婴幼儿过多的添加剂和人工色素。
4. 对于过敏食物,要避免给特殊婴幼儿食用,以免引发过敏反应。
5. 给特殊婴幼儿提供多样化的食物,以保证他们获得全面的营养。
三、餐具清洁
1. 使用婴儿专用的餐具,确保其卫生和安全。
2. 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餐具,避免食物残渣滋生细菌。
3. 使用温和的洗涤剂和热水清洗餐具,彻底去除污垢和细菌。
4. 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可以选择煮沸或使用专用的消毒液。
5. 干燥餐具时,应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潮湿引发细菌滋生。
特殊婴幼儿的进餐照护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只有我们用心呵护,才能确保他们获得良好的营养和生长发育。
让我们用爱心和关怀,给予他们最好的进餐照护。
优秀特殊饮食护理案例在实践中,特殊饮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尤其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来说,如患有疾病、过敏或其他健康问题的人士。
在进行特殊饮食护理时,需要结合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达到保障健康的目的。
以下是一起优秀的特殊饮食护理案例:某医院的护士长发现,一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在住院期间一直面临饮食问题。
他对医院提供的标准糖尿病饮食并不满意,总是抱怨口味不好,同时又无法自理饮食。
护士长通过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了解到患者原本是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对饮食有着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供更好的特殊饮食护理,护士长决定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
首先,护士长与医院的营养师合作,针对患者的口味和糖尿病的特殊要求,制定了一份符合患者口味的糖尿病饮食方案。
在这份饮食方案中,保证了糖尿病患者所需的糖分摄入量,同时也考虑到了患者的口味偏好,确保了食物的美味和多样性。
其次,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按照饮食方案的要求,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服务。
饮食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确保食物的营养均衡,还要考虑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口味需求,尽量做到让患者感到满意和舒适。
护理人员还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他的反馈,及时调整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饮食需求得到满足。
最后,护士长组织护理团队定期进行饮食护理方面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通过培训,护理人员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需求,学会如何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护理团队的努力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和好评。
患者的糖尿病饮食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这起优秀的特殊饮食护理案例,不仅体现了护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也展现了护理工作的人性关怀和服务意识,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保驾护航。
基础护理学特殊饮食基础护理学特殊饮食在基础护理学中,特殊饮食是指根据患者的特殊需要而制定的饮食方案。
这些特殊饮食可以帮助患者维持健康、控制症状、促进康复,对于疾病预防和治疗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低盐饮食低盐饮食主要针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患者。
过多的食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
因此,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减少食用含盐量较高的食品,如咸肉、咸鱼、腌制品等。
同时,可以增加新鲜蔬菜、水果、蛋白质食品的摄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
二、低脂饮食低脂饮食适用于高血脂、肥胖等患者。
过多的脂肪摄入会导致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患者需要限制脂肪的摄入量,减少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等高脂肪食物。
可以选择低脂的食品,如鱼类、禽肉、豆制品等,同时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三、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适用于便秘、糖尿病等患者。
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起到通便作用。
对于糖尿病患者,高纤维饮食可以减缓血糖的上升速度,有利于血糖的控制。
患者可以增加全谷类食品、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的摄入。
四、软食饮食软食饮食适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口腔手术等患者。
软食饮食主要包括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糊状食物、煮熟的蔬菜、软煮蛋等。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消化道,加重症状或引发并发症。
五、高蛋白饮食高蛋白饮食适用于营养不良、肌肉萎缩等患者。
蛋白质是人体组织修复和新陈代谢的重要营养素。
患者需要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可以选择鱼类、禽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六、液体饮食液体饮食适用于胃肠道手术、消化道疾病等患者。
液体饮食主要包括汤类、果汁、奶制品等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患者需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特殊饮食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但也需注意以下几点:1. 饮食方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如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身体状况等。
2. 患者应遵循医生和营养师的建议,按时、定量地进食,避免过量或不足。
特殊疾病饮食护理常规(一)各种疾病的饮食原则1.肺系疾病(咳嗽、哮喘、肺痈、肺痨、悬饮、矽肺等)饮食原则宜清淡素食,忌辛辣烟酒、油腻、甜粘食物。
咳嗽痰黄、肺热盛者,宜选萝卜、橘子、梨子、枇杷等清热化痰;痰中夹血者,宜以藕片、藕汁清热止血,痰白清稀肺寒者,应禁忌生冷水果。
患者可以适当进食瘦肉、鸡、蛋等营养食品。
2.心系疾病(心悸、胸痹、失眠等)饮食原则以心悸为主症,结合血脂检验值分别对待。
血脂正常者,一般营养食品均适宜;血脂增高者,以清淡素食为主,少进瘦肉、鱼类食品。
忌动物脂肪、猪肝、脑子以及烟酒辛辣、浓茶、咖啡等刺激品。
3.脾胃系疾病(胃脘痛、呕吐、泄泻、便秘等)饮食原则宜进营养丰富,软、烂、易于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煎炸硬固类以及壅滞阻气的食品。
脾胃有寒者,宜食姜、椒类;胃热者可酌进水果;胃酸过多,可吃些含碱面食;胃酸缺乏,饭后宜进食适量醋或山楂;腹泻者以少油半流或软饭为宜,忌茼蒿、茄子以及生冷瓜果等寒凉滑润食物。
4.肝胆系疾病(黄疸、鼓胀、症积、眩晕、中风、癫痫等)饮食原则宜进清淡蔬菜及营养丰富的瘦肉、鸡、鱼类。
忌辛辣烟酒刺激品,少进动物脂肪。
肝胆疾病急性期以素食为宜,缓解期或恢复期可进荤食;肝脾大者,宜选食甲鱼、淡菜;齦、鼻出血者宜食藕粉、藕汁、橘子;肝硬化腹水者,宜低盐或无盐饮食。
肝昏迷时应控制动物蛋白类食品。
5.肾系疾病(水肿、淋浊、消渴、阳痿、遗精、痿症)饮食原则宜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及多种动物性补养类食物。
忌盐、碱过多和酸辣太过的刺激品。
水肿者,可选食荠菜、冬瓜、葫芦、赤豆、鲫鱼、黑鱼、蒜头等利尿消肿的食物。
肾虚者,可选食猪、牛、羊、鸡、狗、肉、蛋等补养品;若需补肾填精,可选用甲鱼、乌龟、胎盘、猪、牛、羊脊髓、筋类;用于补肾壮阳的有虾、海参、羊睾、狗肾等。
肾炎宜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乳糜尿应忌脂肪、蛋白质食物,糖尿病需控制米饭主粮。
6.时感温病(感冒、中暑、霍乱、痢疾)饮食原则宜予清淡素净食物及新鲜水果汁,忌辛辣油腻硬固类食物,时病初起,发热不高,可食素半流或少油半流饮食。
优秀特殊饮食护理案例一、背景介绍本案例涉及的患者是一位70岁的女性,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肺部感染。
她住院期间需要特殊饮食护理,以确保她的健康和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二、评估和制定护理计划1. 评估在入院时,护士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饮食偏好和限制等方面。
通过评估,发现患者需要特殊饮食护理,包括低盐、低脂肪、低糖和高蛋白质的饮食。
2. 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了以下护理计划:(1)提供符合患者口味和偏好的营养均衡的饮食;(2)控制钠摄入量,每天不超过1500毫克;(3)控制脂肪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5%;(4)控制糖分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0克;(5)提供高蛋白质的饮食,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三、实施护理计划1. 饮食制备为了确保患者得到营养均衡的饮食,护士与营养师合作,根据患者的口味和偏好,制定了每日三餐的菜单。
在制备饭菜时,护士注意控制钠、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并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
2. 饮食监控为了确保患者按照饮食计划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护士每天记录患者的饮食情况,并对其进行监控。
如果发现患者没有按照计划进食或出现不适反应,护士会及时调整饮食计划,并与营养师沟通。
3. 安全措施由于患者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特殊饮食护理,在实施护理计划时需要注意安全措施。
例如,在制备和提供饭菜时要保持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在监控患者饮食情况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四、效果评估在住院期间,患者的身体状况得到了改善。
她的血糖、血压和肺部感染等症状得到了控制。
同时,她的营养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通过对饮食摄入量和营养素的监控,护士发现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并且钠、脂肪和糖分的摄入量均符合要求。
五、总结特殊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在实施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营养需求和偏好,并制定符合个体化需求的饮食计划。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并及时调整计划以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健康保障。
特殊饮食护理范文1.高血压饮食护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减少食盐的摄入,限制高钠食物的消费。
建议多食用富含钾、镁和钙的食物,如瓜类、花生、莴苣等。
此外,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2.糖尿病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水平,饮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手段。
建议患者避免高糖、高脂肪的食物,选择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品,如鸡肉、鱼虾等。
同时,均衡摄入碳水化合物,以避免出现急剧的血糖波动。
此外,多食用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全谷物等,可以减少血糖的上升速度。
3.肠易激综合征饮食护理: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患者常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
对于这类患者,应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咖啡、酒精等。
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和快速进食。
此外,增加膳食中的纤维摄入量,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有助于调整肠道功能。
4.肾病饮食护理:肾病患者需要限制蛋白质、钠、钾和磷的摄入。
蛋白质限制是为了减少透析或肾脏负担,并防止尿毒症发展。
钠限制有助于控制水肿和高血压。
钾和磷限制是为了减少血清钾和磷的升高。
此外,要注意补充体内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特殊饮食护理的制定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
同时还应注意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的变化,随时调整饮食方案。
此外,对于特殊饮食护理的实施,也需要与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教育,提供相关的营养知识,帮助患者理解并配合治疗。
特殊饮食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防病情进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保证患者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特殊饮食护理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五节特殊饮食护理对于病情危重、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正常摄食的病人,为保证其营养素的摄取与消化吸收,以维持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临床多采用经肠营养饮食。
根据组成可分为要素饮食、非要素饮食、组件饮食等。
一、管饲饮食5、操作步骤(示教)插管:(1)核对、解释:核对医嘱,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对清醒病人解释鼻饲的目的、简要的插管步骤,会出现的不适及如何配合等。
护士洗手、戴口罩。
(2)摆体位:帮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取下假牙、眼镜。
(坐位或半坐卧位,能减少胃管通过鼻咽部时引起的呕吐反射,并使胃管易入胃内;右侧卧位可借助解剖位置使胃管易插入)(3)保护床单位:颌下铺治疗巾,并将弯盘放旁边。
(4)鼻腔准备:检查鼻腔有无阻塞,选择、清洁鼻孔。
备胶布2条。
(5)标记胃管:测量插管深度,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导管前端测量长度并作一标记,一般约45~55cm,相当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或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
(6)润滑胃管:倒液体石蜡油少许于纱布上,镊子夹取润滑胃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阻力。
(7)插入胃管: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动作缓慢轻柔避免鼻腔出血或鼻粘膜损伤)。
当导管插入10-15cm处(咽喉部),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使环咽肌开放,此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若管子插入至口咽部时,病人有作呕感,休息片刻,嘱病人深呼吸再插;若持续作呕,用手电筒、压舌板检查是否团在口腔后部;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表明胃管插入气管,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插。
对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在插管前应将病人的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缓缓下行至预定长度。
xx学院教案第6次课授课课题第三节特殊饮食护理授课时数2学时课型实践课教学方法讲授、讨论、视频教学目的1、掌握鼻饲法的目的、适应证及禁忌证2、掌握鼻饲法操作技术3、熟悉鼻饲法的概念、要素饮食的注意事项重点鼻饲法的目的、适应证及禁忌证,鼻饲法操作技术,要素饮食注意事项难点鼻饲法操作技术授课班级授课日期月日月日教学过程【组织教学】检查同学到课率,课前准备情况。
【知识回顾】1、请同学说出医院饮食的分类。
2、请同学说说失明病人进食时的护理措施。
【讲授新课】第三节特殊饮食护理一、胃肠内营养口胃管;鼻胃管;鼻肠管;胃造瘘管;空肠造瘘管(一)鼻饲法定义: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水和药物的方法。
【目的】【适应证】1.昏迷、口腔有疾患、口腔手术后的病人2.不能张口进食的病人破伤风病人3.早产儿和病情危重的婴儿4.拒绝进食者【禁忌证】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2.食管癌、食管梗阻的病人【评估】 【计划】 【实施】【评价】(二)要素饮食要素饮食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精制膳食,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素,特点是营养成分明确,营养价值高,无须经过消化过程,即可直接被肠道吸收和利用。
目的 操作程序 1.评估实施 2.实施(1)口服法 口服剂量由50ml/次逐渐增至100ml/次,依病情一般6-8次/日。
(2)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处滴入法 (3)连续滴入法 注意事项:1.配制要素饮食应严格无菌操作。
2.注意营养成分、浓度、用量、滴入速度。
3.新鲜配制,冷藏保存,24h 内用完。
备物 整理 处理灌食 固定 确认插管 测量铺巾 体位 备物清洁 鼻腔清洁拔管整理拔管 置盘 教学方法:1、 讲解操作同时重点围绕注意事项2、 示教 、同学回示3、 看教学视频。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第十章饮食与营养第五节特殊饮食护理对于病情危重、消化道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正常摄食的病人,为保证其营养素的摄取与消化吸收,以维持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康复,根据病人的病情不同,临床多采用经肠营养饮食。
根据组成可分为要素饮食、非要素饮食、组件饮食等。
一、管饲饮食管喂饮食是一种进食方法,是将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或营养液、水和药物经管道输入人体消化道内,保证其获得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素。
根据插管的途径分为:鼻胃管法,即鼻饲法,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口胃管法,胃管由口插入胃内;鼻肠管法,将胃管由鼻腔插入小肠;胃造瘘管法,在腹壁上开一口,胃管经造瘘口插入胃内;空肠造瘘法,胃管以空肠造瘘管插入空肠内。
(一)鼻饲法1、鼻饲法的定义:鼻饲法(nasogastric gavage)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入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营养液、水分和药物的方法。
2、鼻饲法的目的:①意识障碍不能进食的病人,如昏迷病人;②消化道疾病或消化道手术后病人,如口腔疾患、食道狭窄、食道肿瘤、消化道手术后病人;③不能张口的病人,如破伤风病人;④早产儿、病情危重病人及其他不能正常进食者,如持续性厌食症病人。
3、鼻饲的禁忌症:上消化道出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或梗阻病人、食道和胃贲门手术病人禁用;有食道憩室,食道癌,昏迷病人应慎用;鼻腔、食道手术后的病人凡有鼻部疾患如鼻前庭炎、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等应选健侧鼻孔插管。
4、用物准备:无菌鼻饲包(内置治疗巾、胃管、镊子、止血钳、压舌板、纱布、弯盘、10ml 空针、治疗碗)、50ml空针、手电筒、石蜡油、听诊器、棉签、胶布、别针、水及水杯、鼻饲液、橡皮圈。
5、操作步骤(示教)插管:(1)核对、解释:核对医嘱,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对清醒病人解释鼻饲的目的、简要的插管步骤,会出现的不适及如何配合等。
护士洗手、戴口罩。
(2)摆体位:帮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取下假牙、眼镜。
(坐位或半坐卧位,能减少胃管通过鼻咽部时引起的呕吐反射,并使胃管易入胃内;右侧卧位可借助解剖位置使胃管易插入)(3)保护床单位:颌下铺治疗巾,并将弯盘放旁边。
(4)鼻腔准备:检查鼻腔有无阻塞,选择、清洁鼻孔。
备胶布2条。
(5)标记胃管:测量插管深度,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止血钳夹住导管前端测量长度并作一标记,一般约45~55cm,相当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或前额发际至胸骨剑突处。
(6)润滑胃管:倒液体石蜡油少许于纱布上,镊子夹取润滑胃管前端,以减少插管时的摩擦阻力。
(7)插入胃管:左手用纱布裹着胃管,右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选定侧鼻孔轻轻插入(先稍向上平行,再向后下;动作缓慢轻柔避免鼻腔出血或鼻粘膜损伤)。
当导管插入10-15cm处(咽喉部),嘱病人作吞咽动作,使环咽肌开放,此时顺势将胃管向前推进,直至预定长度。
若管子插入至口咽部时,病人有作呕感,休息片刻,嘱病人深呼吸再插;若持续作呕,用手电筒、压舌板检查是否团在口腔后部;病人出现呛咳、紫绀、呼吸困难时,表明胃管插入气管,立即拔出,休息片刻再插。
对昏迷病人,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在插管前应将病人的头后仰,当胃管插至15cm时,用左手将病人头部托起,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管端沿后壁缓缓下行至预定长度。
(8)确认:①将末端接注射器,可抽出胃液,证实胃管在胃内:②置听诊器于病人胃区,快速经胃管向胃内注入10ml空气,有气过水声;③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水的治疗碗内,无气泡逸出。
(9)固定:确定在胃内后,夹闭胃管,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及面颊部。
(10)灌注食物:先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见有胃液抽出,先注入少量温开水,然后缓缓注入鼻饲饮食或药物。
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鼻饲液温度保持在38-40℃左右;每次抽吸鼻饲液时,应将胃管末端反折,避免空气进入胃内造成胃胀;注完后再注入少许温开水,以清洁胃管,避免食物残留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
(11)处理胃管末端: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裹管口,用橡皮圈系紧,别针固定于大单、枕旁或病人衣领处。
(12)整理用物:协助病人擦净口、鼻。
(13)记录:鼻饲时间、量、病人反应等。
拔管:当停止鼻饲或长期鼻饲需要更换胃管时,末次管喂后1小时拔管。
①核对解释:携带用物到病人床前,核对解释。
②拔管前准备:将弯盘置于病人颌下,胃管末端用夹子夹紧以防拔管时液体返流(避免拔管时,由于大气压强的正压和存液本身重力向下的作用,使液体流入呼吸道),放入弯盘内,轻轻揭去固定的胶布。
③拔出胃管:用纱布包裹近鼻孔处的胃管,嘱病人深呼吸,在病人呼气时拔管,边拔管边用纱布擦试胃管,到咽喉处迅速拔出以防残留液滴入气管。
④整理用物:将胃管放入弯盘内,移至车子下层。
清洁病人口鼻面部,必要时用松节油擦拭胶布痕迹,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整理床单位、整理用物。
⑤记录:洗手、记录拔管时间及病人反应。
6、鼻饲的注意事项①插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粘膜。
遇到阻塞,应停止插管,检查原因,不能强插,以免组织损伤。
②插入胃管至10-15cm时,若为清醒患者,嘱其作吞咽动作;若为昏迷患者,则用左手将其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利插管。
③插管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等,表明胃管误入气管,立即拔出胃管。
④鼻饲前后应证实胃管在胃内且通畅,并用少量温水冲管。
⑤鼻饲饮食的温度为38-40℃左右,温度过高烫伤粘膜,温度过低引起胃部不适;滴注时不能加入粉状物,以防堵管。
不能加入酸性较强的食物(如西红柿)或药物(维生素C),以防凝块。
⑥长期鼻饲的病人,普通胃管每周更换一次,硅胶管每月更换一次。
每天雾化吸入,减少胃管对粘膜的刺激。
每日口腔护理。
⑦食管静脉曲张、食管梗阻的患者禁忌使用鼻饲法。
(二)肠内营养泵肠内营养泵是一种肠内营养输注系统,是通过鼻胃管或鼻肠管连接泵管及其附件,以微电脑精确控制输注的速度、剂量、温度、输注总量等的一套完整、封闭、安全、方便的系统。
①可根据要求设定输入营养液的总量、流速、温度等参数,并且在运行中可任意修改②根据指令,自动检测、控制营养液的流量、流速、温度③报警④动态显示已经输入营养液的参数,便于随时查看问题:二、要素饮食(elemental diets)定义:要素饮食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化学组成明确的精制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易于消化吸收的营养成分,与水混合后可以形成溶液或较为稳定的悬浮液。
(一)目的用于临床营养治疗,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负氮平衡。
适应于不能经口进食、急性胰腺炎、严重肠道感染、严重烧伤、外科手术前补充营养者、严重感染、肿瘤、重度营养不良者。
(二)分类营养治疗用要素饮食特殊治疗用要素饮食(三)用法1、口服法:剂量为50ml/次,渐增至100ml/次,依病情可6-10次/日,可添加菜汁、果汁等。
2、鼻饲、经胃或空肠造瘘口处滴注法:(1)分次注入:将配置好的要素饮食或现成制品用注射器通过鼻饲管注入胃内,每日4-6次,每次250-400ml。
适用:非危重病人,经鼻饲或造瘘管行胃内喂养者。
优点:操作方便、费用低。
缺点:易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肠道反应。
(2)间歇滴注:将配置好的要素或现成制品放入有盖吊瓶,经输注管缓慢注入,每日4-6次,每次400-500ml,每次输入时间约为30-60min。
(3)连续滴注:在12-24h内持续滴入,浓度以5%开始逐渐调至20-25%,速度由40-60gtt/min 开始增至120ml/h,最高可达150ml/h,温度应保持在38-42℃。
(四)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鼻咽部和食管粘膜损伤、管道阻塞。
2、感染性并发症:吸入性肺炎,急性腹膜炎3、胃肠道并发症4、代谢性并发症:高血糖或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五)注意事项1、每一种要素饮食的具体营养成分、浓度、用量、滴入速度,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由临床医师、责任护士和营养师共同商议而定。
2、应用原则一般是由低、少、慢开始,逐渐增加,待患者耐受后,再稳定配餐标准、用量和速度。
3、配制要素饮食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所有配制用具均需消毒灭菌后使用。
4、已配制好的溶液应放在4℃以下的冰箱内保存,防止被细菌污染。
配制好的要素饮食应保证于24小时内用完,防止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
5、要素饮食不能用高温蒸煮,但可适当加温,其口服温度一般为37℃左右,鼻饲及经造瘘口注入时的温度宜为41~42℃。
可置一热水袋于输液管远端,保持温度,防止发生腹泻、腹痛、腹胀。
6、要素饮食滴注前后都需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冲净管腔,以防食物积滞管腔而腐败变质。
7、滴注过程中经常巡视患者,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查明原因,按需要调整速度、温度;反应严重者可暂停滴入。
8、应用要素饮食期间需定期记录体重,并观察尿量、大便次数及性状,检查血糖、尿糖、血尿素氮、电解质、肝功能等指标,做好营养评估。
9、停用要素饮食时需逐渐减量,骤停易引起低血糖反应。
10、临床护士要加强与医师和营养师的联系,及时调整饮食,处理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11、要素饮食不能用于幼小婴儿和消化道出血者;消化道瘘和短肠综合症患者宜先采用几天全胃肠外营养后逐渐过渡到要素饮食;糖尿病和胰腺疾病患者应慎用。
三、胃肠外营养定义: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PN)是按照患者的需要,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患者所需的全部能量及营养素,包括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一)目的不能从胃肠道摄入营养、胃肠道需要充分休息、消化吸收障碍、以及存在超高代谢等的患者,保证热量及营养素的摄入,从而维持机体新陈代谢,促进患者康复。
(二)分类1、根据补充营养的量,胃肠外营养可分为:(1)部分胃肠外营养(PPN)(2)全胃肠外营养(TPN)2、根据应用途径不同:(1)周围静脉营养(2)中心静脉营养。
(三)用法1、全营养混合液(1)热氮比例平衡、增加节氮效果(2)简化输液过程,节省时间(3)减少污染并降低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2、单瓶输注(四)禁忌证1、胃肠道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的营养2、估计应用时间不超过5天3、患者伴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出凝血功能紊乱或休克时应暂缓使用,待内环境稳定后再考虑胃肠外营养4、已进入临终期、不可逆昏迷等患者不宜应用胃肠外营养(五)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气胸、皮下气肿、血肿甚至神经损伤、血胸或液胸、空气栓塞、甚至死亡2、感染性并发症:穿刺部位感染、导管性脓毒症等感染性并发症。
长期肠外营养也可发生肠源性感染。
3、代谢性并发症:糖代谢紊乱、肝功能损害、肠粘膜萎缩、胆汁淤积等(六)注意事项1、加强配制营养液及静脉穿刺过程中的无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