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优质课件(共24张PPT)
- 格式:ppt
- 大小:1.25 MB
- 文档页数:20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共5篇)第一篇: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第3课《李凭箜篌引》(教案)新人教版选修系列李凭箜篌引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教学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不少学者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来形容唐朝的两位诗人,分别是李白和李贺。
李白人称诗仙,李贺人称诗鬼,这两个人能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同,都是浪漫主义,运用大量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一个神秘莫测,变幻诡谲的艺术境界。
李白暂且不提,就是李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梦天》已经领略过他的天马行空般的思维了,还记得其中写世事无常的两句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千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就只能人云亦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
李贺特立独行,追求不落俗套,他的诗句很少用别人已经用过的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几句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司马光给了评价:奇绝无对。
)多少人望洋兴叹,只有羡慕,嫉妒。
后世有一个石曼卿对了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
虽然工整,但是缺少新意,再也找不出更好的了。
但是李贺,也留下了遗憾,少年天才却与功名无缘,要怪只因怪他的父亲:李晋肃。
名字取错了,晋与进谐音,所以要避讳,就不能考取进士,所以韩愈就非常生气,讽刺说如果一个人的父亲叫仁,那么儿子连人都不能做了吗?但是中国的小人想来很多,想方设法打击你,说如果一个人连父亲都不孝敬,他还会看重皇权吗?最终李贺只做了三年奉礼郎,但是就是这三年,他把握了机遇:和当时乐师李凭结为知音,写出了李贺最得意的一首描写音乐的《李凭箜篌引》,这一首居于李贺诗集第一篇,其分量可想而知。
后人认为有三篇诗歌是“摹写声音至文”,除了李贺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一、教案基本信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李凭箜篌引》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李凭箜篌引》全文。
2. 分析并欣赏李凭箜篌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3. 了解李凭箜篌在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能够运用诗歌散文欣赏的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教学重点:1. 《李凭箜篌引》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李凭箜篌在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难点:1. 古代诗歌的欣赏方法和技巧。
2.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介绍《李凭箜篌引》的背景和作者李凭。
2. 学生自读全文,理解诗歌的大意和主题。
3. 分析诗歌的音乐特点,讲解箜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4. 学生跟读、背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和韵律美。
第二课时: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2. 深入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讲解李凭箜篌在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学生讨论、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分享自己的欣赏体会。
三、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背诵《李凭箜篌引》。
2.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诗歌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李凭箜篌在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4. 学生能够运用诗歌散文欣赏的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四、教学资源1. 《李凭箜篌引》全文。
2. 关于李凭箜篌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的资料。
3. 关于李凭箜篌在古代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的资料。
五、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欣赏体会。
2.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散文欣赏的方法,深入理解古代诗歌的内涵和美学价值。
3. 注重学生的背诵和默写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4.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或表演,增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声音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 邀请音乐老师进行专题讲座,介绍箜篌的音乐特点和演奏技巧。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李凭箜篌引》教学目标:1、读,通过诗歌节奏和音韵来把握诗歌的精妙;2、学,通过学习掌握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3、练,通过仿高考题训练使做题规范。
学情分析: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掌握侧面烘托的写作手法;2、如何使做题规范。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李凭箜篌引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飘逸;诗人李商隐,忧郁;“诗鬼”李贺,怪异;可以说是风格迥异,异彩纷呈。
这里我要特别推出李贺,因为他少年时便才华横溢,名满天下,独领一代风骚。
他以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欣赏他描写音乐的佳作——《李凭箜篌引》。
板书说到音乐,我们知道,它无形无色,如果用文字将它再现出来,绝非易事,何况是写得神采飞扬呢?可是李贺做到了,而且做的很精彩!让我们共同领略李贺的别样风采吧!活动2【讲授】李凭箜篌引二、齐读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读,通过朗读把握诗歌的精妙;2.学,通过学习掌握侧面烘托手法;3.练,通过仿高考题训练使做题规范。
三、诵读一首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
我们先来听录音:请标注生字词字音,注意诗句停顿及节奏。
(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注意字音、句读。
)自由读:这是一首七言诗,且句句用韵,请同学们放大声音自由读,要在读准字音、读对节奏的同时,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诗韵。
指名读,教师指导。
(二个学生,第一组,一个学生单独读;第二组,学生邀老师对读。
)评语:①有抑有扬,有赞有叹,吐字清晰,很棒,但语速稍快了点。
②一对组合,形式新颖;字正腔圆,诗韵十足;在一唱一叹中表达了对李凭的赞叹。
请同学们再读,结合注释,疏通大意,有问题问老师或同学来解决。
四、研读文本1、疏通了诗歌大意,李凭个人音乐会正式开始!请同学们齐读前四句,思考一下,为什么李贺要让李凭在第四句才出场?这有什么样的艺术效果?(两个学生来回答)箜篌(“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中桐木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