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合成细胞器-核糖体
- 格式:ppt
- 大小:5.89 MB
- 文档页数:46
第十一章核糖体● 核糖体是细胞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膜性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 多聚核糖体是由多个甚至是几十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构成的,能高效的进行肽链的合成。
● 蛋白质合成是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mRNA为模板,tRNA 作为“搬运工具”以及核糖体作为“装配机” 合成肽链的过程。
● RNA可能是生命起源中最早的生物大分子。
关键词:核糖体;多聚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第二节多聚核糖体与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ribosome)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其功能是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高效且精确地合成蛋白质多肽链。
在真核细胞中,核糖体以多聚核糖体的形式存在能高效的进行肽链的合成。
一、多聚核糖体核糖体往往并不是单个独立地执行功能,而是由多个核糖体串连在一条mRNA 分子上高效地进行肽键的合成。
这种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称为多聚核糖体(polyribosome)。
图11-2-1多聚核糖体二、蛋白质的合成蛋白质合成是以各种氨基酸为原料,mRNA为模板,tRNA 作为“搬运工具”以及核糖体作为“装配机” 合成肽链的过程。
原核细胞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已比较清楚,包括3个阶段:肽链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终止。
在起始之前还要进行氨基酸的活化(一)氨基酸的活化1. 定义氨基酸的活化是指各种参加蛋白质合成的AA与携带它的相应的tRNA结合成氨酰- tRNA的过程。
活化反应在氨酰-tRNA 合成酶的催化下进行。
2.过程活化反应分两步进行:活化:AA-AMP-E复合物的形成转移:氨酰-tRNA形成20种氨基酸中每一种都有各自特异的氨酰-tRNA合成酶。
氨酰-tRNA合成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它既能识别相应的氨基酸(L-构型),又能识别与此氨基酸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tRNA 分子;即使AA识别出现错误,此酶具有水解功能,可以将其水解掉。
这种高度的专一性保证了氨基酸与其特定的tRNA准确匹配,从而使蛋白质的合成具有一定的保真性。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图细胞器是存在于细胞内的功能性结构体,它们在细胞代谢和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细胞器。
1.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细胞内的能量代谢。
它的结构由内膜、外膜和基质组成。
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将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细胞使用。
同时,线粒体还参与合成核糖核酸和脂肪酸等重要物质。
2. 哺乳动物细胞中心体中心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由微管组成。
它的功能主要与细胞分裂相关,能够控制纺锤体的形成和稳定,调控染色体的运动和排列。
3. 核糖体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它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分为大、中、小亚基。
核糖体通过蛋白质合成必需的多肽链,调控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和数量。
4. 具鞭毛的细胞器具鞭毛的细胞器又称纤毛,它们主要由微管和液泡组成。
纤毛主要负责细胞的运动和运输,如鞭毛能够帮助精子在生殖道中游动,纤毛能够使上呼吸道上皮细胞上的粘液向外运动。
5. 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是细胞内的主要氧化酶体,负责清除细胞内对人体有毒的过氧化氢。
它具有高浓度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氢分解酶等,能够将有毒的过氧化氢转化为水和氧气。
6. 基因组介导的细胞核基因组介导的细胞核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在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
它参与调控基因表达和DNA修复,能够影响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凋亡。
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密不可分,它们共同协作完成细胞内的各种生命活动。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了解细胞的生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生机制,为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需要的酶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原核生物是一类简单的生物体,包括细菌和古细菌。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过程之一,因为蛋白质是构建和调节细胞功能的关键分子。
在原核生物中,蛋白质合成发生在一个复杂而协调的环境中,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酶。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包括mRNA合成和处理、tRNA合成和处理以及核糖体合成和组装。
接着,我们将详细探讨参与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主要酶及其功能,如RNA聚合酶、tRNA合成酶和修饰酶以及核糖体蛋白质合成酶。
此外,文章还会介绍与蛋白质折叠和修饰有关的其他酶如伴侣蛋白与分子伴侣系统、脱氧去氧核苷三磷酸供应链和氧化修复系统以及翻译后修饰相关的蛋白激酶和磷酸化等。
最后,我们将得出结论,并强调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中酶的重要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所需的酶,通过深入了解这些酶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内的生命活动,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和启示。
同时,该文章还将强调这些酶在维持细胞稳态、适应环境变化以及抵御外界压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2.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2.1 mRNA合成和处理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的第一步是合成并处理mRNA分子。
在细胞质中,RNA聚合酶将DNA模板转录为mRNA链。
这个过程被称为转录。
转录开始于mRNA 起始点,通过配对DNA中的碱基与Nitrogenous ribonucleoside triphosphates(NTPs)来形成一个新的RNA链。
转录结束后,mRNA分子需要经过后续处理,如剪接、修饰和poly(A)尾加在其3'端以增加稳定性。
2.2 tRNA合成和处理tRNA(转运RNA)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分子。
tRNA由细胞中存在的tRNA 合成酶通过连接特定氨基酸和特定tRNA序列而生成。
该过程称为tRNA激活或氨酰化。
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合成与细胞器蛋白质是细胞中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参与到绝大多数生命活动中。
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合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细胞器的参与下完成。
本文将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多个细胞器的角度,探讨真核生物中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以及细胞器在其中的作用。
1.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核糖体是真核生物中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
它位于细胞的浆液质中,由大量的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组成。
核糖体由大亚基和小亚基组成,而这两个亚基的合作是蛋白质合成的基础。
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可以简单描述为三个主要步骤:A. 信使RNA合成,B. 转录,C. 翻译。
其中,步骤C即是在核糖体中进行的。
在核糖体中,mRNA从5'端开始"读取"氨基酸的密码子,每次读取一个密码子,并选择适应的tRNA将氨基酸传递给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直至终止密码子出现。
这样就完成了蛋白质的合成。
2. 内质网:蛋白质的初步修饰内质网(ER)是一个由连续膜组成的细胞器,分布在真核细胞的质膜系统中。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
其中,粗面内质网上附着有许多核糖体,所以也称为核糖体结合内质网(RER)。
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正在合成的蛋白质链从核糖体转移到RER 上,开始进行初步修饰。
这个过程通常包括折叠、剪切、糖基化等。
有些蛋白质需要进一步的修饰才能获得最终的功能。
经过初步修饰后,蛋白质将被包裹在囊泡中,通过ER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转运泡进行运输。
3.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后续修饰和分装高尔基体是真核细胞中最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与ER紧密相连。
高尔基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尔基体中,蛋白质经历了进一步的修饰和变构。
其中一个重要的修饰是糖基化。
高尔基体中的酶能够将添加半乳糖和N-乙酰半乳糖胺等糖链,使蛋白质具有更多的功能。
同时,高尔基体还可以将蛋白质分装入不同的转运泡中,这些泡囊将蛋白质运输到细胞的各个部位,fulfill其特定的功能。
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知识点细胞是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基石,离开细胞,就没有神奇的生命乐章,更没有地球上那瑰丽的生命画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知识点一、RNA的结构:1、组成元素:C、H、O、N、P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4种)3、结构:一般为单链二、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主要在染色体上。
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2)过程:①解旋②配对③连接④释放(3)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5)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注】叶绿体、线粒体也有翻译(2)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酶:多种酶搬运工具:tRNA装配机器: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 6:3:14、密码子①概念: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
每3个这样的碱基又称为1个密码子②特点:专一性、简并性、通用性③起始密码:AUG、GUG(64个)终止密码:UAA、UAG、UGA【注】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有61个,终止密码不编码氨基酸。
学习生物的方法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
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如:关于DNA,我们会分别在“绪论”、“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三个地方学到,但教材中在三个地方的论述各有侧重,同学们要前后联系起来思考,既所谓“瞻前顾后”。
核糖体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核糖体英文名称:ribosome定义:生物体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通过信使核糖核酸与携带氨基酸的转移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合成蛋白质。
由大小亚基组成。
应用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一级学科);核酸与基因(二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求助编辑百科名片核糖体在细胞内的位置核糖体(Ribosome),细胞器的一种,为椭球形的粒状小体。
在1953年由Ribinson和Broun 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胞质中存在一种颗粒物质。
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也看到同样的颗粒,进一步研究了这些颗粒的化学成份和结构。
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简称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
核糖体除哺乳类成熟的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均有,它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细胞器,在快速增殖、分泌功能旺盛的细胞中尤其多。
目录定义结构核糖体蛋白形成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测定技术核糖体分类按核糖体存在的部位按存在的生物类型原核细胞的核糖体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按在细胞中的分布分类超微结构理化特性核糖体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一)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内定位(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简要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1.氨基酸的激活和转运2.在多聚核糖体上的mRNA分子上形成多肽链3.信号学说:Signal hypothesi异常改变和功能抑制定义结构核糖体蛋白形成构成核糖体的蛋白质测定技术核糖体分类按核糖体存在的部位按存在的生物类型原核细胞的核糖体真核细胞的核糖体按在细胞中的分布分类超微结构理化特性核糖体与蛋白质生物合成(一)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内定位(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简要过程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可分成三个阶段1.氨基酸的激活和转运2.在多聚核糖体上的mRNA分子上形成多肽链3.信号学说:Signal hypothesi异常改变和功能抑制展开编辑本段定义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ribonucleoprotein particle),主要由RNA(rRNA)和蛋白质构成,其惟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细胞核糖体与蛋白质合成细胞核糖体是细胞内最为重要的细胞器之一,它负责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是由细胞核糖体完成的。
细胞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r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
它位于细胞质中,可以分布在细胞质中的自由态,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
核糖体的大小和复杂性因生物种类而异,一般来说,原核生物的核糖体比真核生物的小。
核糖体的形状呈现出一个小的亚基和一个大的亚基,它们之间通过多个蛋白质桥连接在一起。
蛋白质的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分子的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细胞核糖体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蛋白质的合成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转录、转运和翻译。
在转录阶段,DNA的信息被转录成RNA。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由RNA聚合酶酶催化。
转录的产物是一种称为信使RNA(mRNA)的分子,它携带着DNA的信息,将其传递到细胞质中。
在转运阶段,mRNA通过核孔复合体进入到细胞质中。
这个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核糖体蛋白质和mRNA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体,然后通过核孔复合体的通道进入到细胞质中。
在翻译阶段,mRNA上的信息被翻译成蛋白质。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核糖体中,涉及到多个RNA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细胞核糖体通过识别m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将其与适配体RNA(tRNA)上的氨基酸配对。
随着mRNA的移动,核糖体将氨基酸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多肽链。
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核糖体遇到终止密码子,然后释放出合成的蛋白质。
细胞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提供了合成蛋白质所需的基本结构,还提供了合成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和催化剂。
此外,细胞核糖体还参与到蛋白质的折叠和修饰过程中,确保蛋白质的正确结构和功能。
虽然细胞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参与者。
还有一些其他的分子和细胞器也参与到蛋白质合成过程中。
不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1.引言1.1 概述蛋白质是细胞中不可或缺的生物分子,扮演着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不同的位置。
主要的合成场所包括胞质和内质网。
胞质是细胞中的液体基质,同时也是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部分。
在胞质中,蛋白质合成通过核糖体的活动进行。
核糖体是由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细胞小器官,它们通过翻译过程将基因中的蛋白质编码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
这种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过程被称为翻译(translation)。
翻译在所有类型的细胞中都发生,它是生命起源和维持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核糖体读取了信使RNA(mRNA)中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将相应的氨基酸连接在一起,形成蛋白质链。
这个合成的蛋白质链会被折叠成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子。
胞质中的蛋白质合成是细胞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过程,它产生了大量的细胞内功能蛋白质,如酶、结构蛋白、信号分子等。
内质网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器,具有连续的膜结构。
在内质网中,蛋白质合成也发生在核糖体上。
然而,与胞质中的翻译不同,内质网上的蛋白质合成与跨膜蛋白的折叠和修饰密切相关。
在翻译过程中,新合成的蛋白质链会进入内质网腔室,并经过复杂的折叠和修饰过程。
这些折叠和修饰过程包括糖基化、蛋白质修饰和依赖于内质网的二级结构形成。
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合成和折叠过程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蛋白质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
此外,内质网还扮演着转运蛋白的转运通道的角色,使蛋白质能够被送至其他细胞器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定位。
因此,胞质和内质网是蛋白质合成的两个重要场所。
它们各自在细胞生命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并相互协同作用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
对不同蛋白质在这两个合成场所中的合成机制和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蛋白质合成的调控机制和细胞的生物学过程。
未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探索不同蛋白质在这两个合成场所中的特定机制,以及它们在细胞功能和疾病发展中的作用。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生物化学中的核糖体结构与功能生物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它们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化学反应。
其中,核糖体这个微小的细胞器负责合成生命中的蛋白质,进而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本文将从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介绍它在生物化学中的重要性。
一、核糖体的结构核糖体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器,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根据RNA组成的不同,生物体内核糖体包括原核生物的70S核糖体和真核生物的80S核糖体。
以70S核糖体为例,它由两部分组成:小亚基和大亚基。
小亚基由16S rRNA和21种蛋白质组成,大亚基由23S rRNA和5S rRNA以及34种蛋白质组成。
在核糖体结构中,rRNA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蛋白质则发挥辅助的作用。
核糖体的结构是高度有序的,它们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在核糖体结构中,rRNA通过碱基间的氢键以及磷酸二酯键形成基本的三维结构,而蛋白质通过其独特的氨基酸序列,与rRNA相互作用,使得核糖体结构于功能相得益彰。
二、核糖体的功能核糖体的功能主要是蛋白质的合成。
蛋白质合成是一项极为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分子。
大体上来讲,蛋白质合成包括三个主要的阶段:启动、延伸和终止。
1. 启动蛋白质合成启动是指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处启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启动复合物由小亚基和与起始密码子区域相互作用的三种初始化因子组成,使小亚基与大亚基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结构。
启动复合物的形成是蛋白质合成起始的关键,它确保在核糖体结构中正确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正确的起始密码子被辨识出来。
2. 延伸蛋白质合成的延伸阶段是指核糖体持续从mRNA上连续读取氨基酸序列,将之合成为蛋白质链的过程。
核糖体延伸的速度由其催化的肽键形成反应所决定。
核糖体结构中的tRNA通过tRNA抗原二次结构通过氨基酸与mRNA链的密码子配对,保证了蛋白质的精确合成。
3. 终止蛋白质合成的终止阶段是指核糖体在读取到终止密码子后终止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核糖体在这个过程中释放tRNA,以及由核糖体催化形成的最后一个肽键。
简述核糖体识别氨酰trna的方式。
核糖体是细胞中负责蛋白质合成的主要细胞器,而氨酰tRNA则是参与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分子。
核糖体需要准确地识别并与其上携带特定氨酸的氨酰tRNA结合,以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被选择并加入蛋白质合成链中。
本文将简要介绍核糖体识别氨酰tRNA的方式。
首先,核糖体通过与氨酰tRNA中特定的核酸序列进行碱基配对来识别氨酰tRNA。
氨酰tRNA分子中的反向互补序列,称为抗基序列(anticodon),与核糖体上的相应互补序列相结合。
这种互补配对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以便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向多肽链中加入正确的氨酸。
另外,核糖体还依赖于tRNA上的特定修饰,以识别和选择氨酰tRNA。
几种tRNA修饰的位置在氨酰tRNA中是高度保守的,这些修饰增加了氨酰tRNA的稳定性,并提供了核糖体识别的靶点。
这些修饰包括甲基化、二硫键形成和底物结合等,它们都起到了保护氨酰tRNA 不被降解以及与核糖体正确结合的作用。
此外,核糖体还通过与氨酰tRNA结合因子相互作用来准确识别氨酰tRNA。
氨酰tRNA结合因子(Aminoacyl-tRNA synthetase)是一类酶,负责将氨酰tRNA上的氨酸与对应的天然氨酰tRNA结合。
通过与这些结合因子的相互作用,核糖体能够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与蛋白质合成中心结合,从而保证正确的氨酰tRNA被选中。
此外,核糖体还利用其内部的结构域来识别和选择氨酰tRNA。
核糖体具有多个结构域,包括高度保守的16S rRNA和核糖体蛋白质组成的S1结构域。
这些结构域可以与氨酰tRNA的特定结构特征相互作用,以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与核糖体结合。
这些结构域的组合形成了核糖体内部的识别通道,通过与氨酰tRNA相互作用来实现对其的准确识别。
综上所述,核糖体识别氨酰tRNA的方式涉及多个层面的相互作用。
通过与氨酰tRNA中特定的核酸序列的碱基配对、特定修饰的识别、与氨酰tRNA结合因子的相互作用以及与氨酰tRNA相互作用的内部结构域,核糖体能够准确选择和识别氨酰tRNA,确保正确的氨酰tRNA被加入蛋白质合成链中,从而实现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与功能的正常进行。
遗传物质RNA的作用随着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我们对于遗传物质的了解也日渐增加。
除了我们熟知的DNA,还存在着一种非常重要的遗传物质,它就是RNA(核糖核酸)。
虽然在过去的研究中,DNA扮演着主要的角色,而RNA则被视为DNA的“使者”。
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RNA在生物体内具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它参与到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对于我们了解生命的本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RNA在遗传信息的传递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DNA是储存遗传信息的主要分子,但实际上,DNA无法直接参与到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去。
这时,就需要通过RNA的转录过程来将DNA编码的信息传递给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核糖体。
RNA通过复制DNA 上的基因序列的过程,确保了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从而实现了蛋白质的合成和基因的表达。
其次,RNA在基因调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转录过程产生的RNA不仅仅是转运遗传信息的载体,还能参与到基因的调控中。
在真核生物中,存在着多种类型的RNA,如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和转运RNA(tRNA)等。
其中,mRNA在基因的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受到多种生物分子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
通过这种调控,RNA能够控制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细胞的命运和功能。
此外,RNA还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作用。
除了编码RNA外,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非编码RNA(ncRNA)在细胞功能调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蛋白质是细胞功能的主要执行者,然而,研究发现,RNA通过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参与到多种细胞过程中,如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
其中,小分子干扰RNA(siRNA)和微小RNA(miRNA)作为非编码RNA的代表,能够靶向特定基因的mRNA,通过沉默或降解其对应的mRNA,从而实现基因的沉默和表达的调控。
除了在遗传信息传递和基因调控中的作用外,RNA还与细胞内的许多重要过程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