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案例分析—特变电工
- 格式:pptx
- 大小:341.83 KB
- 文档页数:23
特变电工超常规发展背后的文化力量是什么让地处西北边陲、远离市场中心、人才中心、原材料中心的特变电工在短短十六年间演绎了一部西部创业的神话?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说:如果你想让列车再快10公里,只需加一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必须更换铁轨了。
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则无法维持企业高速发展的战略主动。
是的,在发展过程中特变电工始终把文化的融合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追求一种创新的文化,使特变的文化闪烁着雄厚的文化底蕴,保持着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创造着“特变”超常规的发展。
企业文化,就是要通过企业的核心精神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观。
并且通过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企业外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经过十六年的发展,特变电工在创业中形成了以“特别有远见、特别能战斗、特别可信赖、特别擅学习”为核心的四特精神。
“四特精神”成为特变电工多年来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企业创业之初,靠着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企业走出了困境,使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巨变为行业先锋;面对着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发扬特别可信赖的精神赢得了发展,使特变电工的足迹踏遍祖国大地山川,产品远销全国31个省市及亚非美等五大洲57个国家和地区;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靠着特别有远见的精神,舍弃个人利益,解决了发展中急需的资金难题,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面对市场的瞬息万变,靠着特别擅学习的精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从当年的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行业的排头兵。
“四特精神”已经成为特变电工十六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是特变电工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智慧结晶,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和实现百亿企业集团目标的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
在1996年特变电工兼并国有大型企业新疆电线电缆厂的时候,时任特变电工总经理的张新没有带一兵一卒,只身一人来到了新疆电线电缆厂,凭借企业家的睿智和现代企业灵活的机制,盘活电线电缆厂有效资产5200万元,750名职工得到安置,100名下岗职工得到了安排。
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5)二、财务分析的相关概念及方法 (5)(一)私人成本 (5)(二)公司规模 (6)(三)财务杠杆 (6)(四)经营绩效 (6)(五)审计监督 (6)(六)外部治理环境 (6)三、特变电工基本面分析 (7)(一)特变电工公司介绍 (7)(二)行业现状 (7)1、当前宏观经济形势 (7)2、我国家电行业现状 (7)四、特变电工财务报表分析 (8)(一)特变电工财务报表分析 (8)1、资产负债表分析 (8)2、利润表分析 (9)3、现金流量表分析 (11)五、特变电工财务问题的分析 (12)(一)融资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潜在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较大 (12)2、集团整体的融资成本过高 (12)(二)营运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固定资产周转中的问题 (12)2、存货周转中的问题 (13)(三)盈利能力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13)六、解决特变电工财务问题的对策 (13)(一)融资管理方面的建议 (13)1、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 (13)2、吸纳其他投资方对控股子公司的投资 (14)(二)营运资本管理方面的建议 (14)1、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14)2、加强对存货的管理 (14)(三)盈利能力管理方面的建议 (14)1、加大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力度 (14)2、创新是利润的新增长点 (15)七、结论 (15)参考文献 (16)中文摘要财务资料记录了一家企业的经济轨迹,而将财务资料汇总而成财务报表能够综合的反映一家企业的当前的财务状况以及一年来的经营成果。
随着社会大众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或者其他信息使用者来说,在做出决策前,先要对这家公司的整体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就是重要的渠道之一。
文章以特变电工的财务报表为例,利用比率分析法对各种财务报表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然后运用著名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对报表进行分析,并结合特变电工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以及相应的鼓励政策、市盈率等指标的分析。
亚欧博览会对新疆企业国际化的影响——以特变电工为例周 洁(新疆财经大学,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摘要:亚欧博览会是“一带一路”经济带上的重要平台,新疆企业可通过该平台扩大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文以新疆本土企业特变电工为例,对特变电工参展亚欧博览会前后的经营情况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数据的查询和比较,主要从特变电工近几年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及融资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特变电工参展以来的财务能力及经营状况的变化以及亚欧博览会对特变电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同时运用财务和金融知识对特变电工未来的企业运营提出风险防控、锁定原材料价格及改善融资结构等发展建议。
关键词:一带一路; 亚欧博览会;新疆企业; 经营状况;风险控制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0968.2018.10.003一、中国——亚欧博览会概况(一)历史背景及亚欧博览会的必要性中国——亚欧博览会(以下均简称为“亚欧博览会”)是在原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基础上举办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自1992年起已连续举办了18届。
新疆是我国西部的战略屏障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地区。
在亚欧博览会的举办过程中,新疆充分利用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枢纽作用,充分拓展与中、西、南亚和欧洲各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对外经贸合作格局。
(二)企业参展情况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6年乌鲁木齐市交易团签约项目的个数虽有起伏,但是单个签约项目的投资额均大幅增长,分别为861.6亿元,1147亿元,1506.11亿元,1807.65亿元。
首届亚欧博览会,乌鲁木齐有64家企业参展,企业涉及建材、电子电工、食品、旅游产业等领域。
第五届主要设置国际及港澳台展区、商品贸易展区、投资合作形象展区(国内及新疆展区)、高新技术及服务贸易展区等“四大展区”,同时新增了“纺织服装产业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运输馆”两大特色展馆。
大陆桥视野·2016年第16期 53多元化战略,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其所著的《公司战略》中提出,是公司经营的四大基本战略之一。
对于多元化是否能提高企业价值,理论界一直说法不一。
一种观点认为多元化可以规避风险、共享资源实现原业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帮助企业向前景良好的新兴行业转移;而另一种则认为多元化会造成人、财、物等资源分散,增加管理难度,降低企业效率。
而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发展,如何通过战略的选择在行业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
本文以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其多元化过程以及成效,对我国企业多元化战略选择做出初步分析和探讨。
一、案例背景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龙头企业,成立于1988年,在其创始人张新的带领下由一家小企业发展成为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核心骨干企业。
从这里诞生的产品可以与世界强手展开同台竞技,曾先后进军“神舟”五号发射、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等重点工程建设主战场。
特变电工最初以生产和销售变压器为主营业务。
1997年,“特变电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公司开始资本经营。
1998年,重组四川德阳电缆厂,建成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
2002年,收购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进入新材料领域,公司现已形成了"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的高附加值电子新材料产业链,成为我国电子铝箔和高纯铝电子新材料产业独具特色的龙头企业。
2005年,特变电工进入新能源产业,涉足光伏业务,在新能源领域,目前已构建了煤电-多晶硅-硅棒-硅片-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为一体的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太阳能光伏系统集成位居中国第一位。
2012年,成立特变电工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承接境外输变电工程,公司在安哥拉、苏丹、塔吉克斯坦等国均有工程项目。
2013年,特变电工进入能源领域,在新疆准东五彩湾拥有储量126亿吨的露天煤矿,煤炭业务也将成为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一。
1、公司简介及激励的原因李铮公司简介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特变电工;股票代码:600089)是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核心骨干企业,国际电力成套项目总承包企业,中国最大的变压器、电线电缆、高压电子铝箔新材料、太阳能核心控制部件研发、制造和出口基地。
拥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和国家外援项目建设资质。
变压器生产能力超1亿kVA,跻身世界第一位。
公司分别在新疆、四川、湖南、天津、山东、辽宁、陕西、南京等地建有九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构建了“以输变电产业为主导、新材料产业为支撑、新能源产业为亮点”的三大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股权激励是一种通过经营者获得公司股权形式给予企业经营者一定的经济权利,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从而勤勉尽责地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服务的一种激励方法。
有利于端正员工的工作心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规避员工的短期行为,维持企业战略的连贯性。
吸引外部优秀人才,为企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
降低即期成本支出,为企业顺利过冬储备能量。
二、激励股票的数量、价格、来源王振烨数量:10,00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的公司股本总额316,591.2986万股的3.16%。
其中首次授予的9,093万股,占本计划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数的90.93%,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额316,591.2986万股的2.87%;预留907万股,占限制性股票总数的9.08%;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0.29%价格:公告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9.33元/股的62%,即5.78元/股来源:公司为激励对象定向发行新股三、获得激励的条件、限售条件李雪妍获得激励的条件: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条件激励对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才能获授限制性股票:1、公司未发生以下任一情形:(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或者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最近一年内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被中国证监会予以行政处罚;(3)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情形。
特变电工多元化经营和公司绩效的案例研究特变电工多元化经营和公司绩效的案例研究引言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拓宽业务范围,跨越不同行业和领域以实现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特变电工(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一家在电力传输和分配行业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在过去几十年中成功实施了多元化经营战略。
这篇文章将以特变电工为案例,重点探讨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一、特变电工的多元化经营情况特变电工成立于1994年,最初专注于电力设备的生产和销售。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技术进步的不断推动,公司决定扩大业务范围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提高竞争力。
1.1 多元化产品线公司通过引进和开发多种产品线,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除了传统的变压器和电力设备,公司逐渐进入新能源、智能电网、能源管理等领域,通过研发和生产风力发电机组、光伏逆变器等产品,满足了市场的不同需求。
1.2 多元化地区布局通过积极开展国内外市场的开拓和扩张,公司实现了多元化地区布局。
在国内,公司拥有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同时,公司在海外也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和办事处,以有效开拓海外市场,增加收入来源。
二、特变电工多元化经营的意义多元化经营战略带来了以下几个重要的意义。
2.1 降低市场风险通过多元化经营,特变电工可以将业务分散到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减少对某一个行业或地区的过度依赖,降低市场风险。
当某个行业或地区面临经济下滑或政策调整时,其他业务仍能够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2.2 提高竞争力多元化经营使特变电工能够较全面地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公司通过多元化产品线和地区布局,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了竞争力。
2.3 创造新的增长点多元化经营使特变电工能够在传统领域之外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通过不断探索新能源、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发展,公司能够获得新的增长点,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
三、特变电工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特变电工以多元化经营为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绩效。
52 新疆特变电工跨国经营战略研究郑琳琳(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摘 要:作为新疆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输变电设备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近年来在国际化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特变特色的跨国经营发展之路。
从产品销售、海外建厂和海外投资三个方面对特变电工的跨国经营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着重探讨了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所采取的企业联盟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和本土化战略。
特变电工的成功经验表明,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应坚持自主创新,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品牌认知度,推进品牌国际化;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打造专业化团队。
关键词: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跨国经营;新疆中图分类号:F272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6)06-0052-02 [作者简介]郑琳琳(1990-),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战略管理。
[基金项目]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级课题项目(项目编号:XJUFE2015D016)。
一、引言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从1988年新疆昌吉一家街道小厂起步,围绕“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国家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依靠自主创新和实施人才战略,经过28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输变电行业的骨干企业。
截至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 94亿元,利润总额13 52亿元,净利润11 80亿元;公司输变电成套工程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9 09%。
二、特变电工跨国经营发展情况第一阶段,产品销售。
特变电工最初以新疆为属地市场,向陕甘宁、西北等全国各地进军。
1997年公司接到的第一笔国外订单是来自伊拉克的订单,公司通过给CMEC供货,通过中资投企业借船出海业务,把电线电缆产品销售给国内大型的成套工程公司和贸易公司,然后由他们再向终端用户或国外客户销售,这是特变电工单机销售的第一步。
特变电工:打造中国制造第三张名片作者:暂无来源:《能源》 2017年第3期文l本刊记者余娜自1988年新疆街道集体企业3万元创业至今,“特变电工”已走过近30年。
作为国内输变电行业龙头,特变电工的海外工程规模和国内特高压市场份额一直领先,随着“一带一路”深化和特高压建设提速,也有望为其带来超额订单。
近年来,特变电工高新技术产品先后进入美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塔吉克、吉尔吉斯、菲律宾、坦桑尼亚、肯尼亚、赞比亚、苏丹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涵盖电网、电源建设的成套项目总承包服务。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特变电工在海外承包的电力成套项目总额达18 5.7亿美元,在建工程38.9亿美元,带动了我国技术、制造、劳务、装备等方面的全面输出,推动了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了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由“装备中国”向“装备世界”的新跨越,使特高压输电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的第三张中国制造名片。
中国变压器第一股都说“瑞雪兆丰年”,然而1988年春节的一场大雪,却成了压垮昌吉市变压器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雪把这家电线电缆生产企业的主厂房压倒了,并将这个负债累累的街道小厂推向了破产的边缘。
面对困境,特变电工“剑走偏锋”,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
他们专门生产大企业不愿生产、市场上又短缺的产品,并制定了“收入随着贡献走,地位跟着业绩走”等制度。
不久,厂子有了转机。
到1992年第一个承包期结束时,特变电工已经成为昌吉效益最好的工厂之一。
此后,特变电工还率先在全国变压器行业实施股份制改造,并于1997年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变压器第一股,并陆续并购重组了天津变压器厂、衡阳变压器厂、沈阳变压器厂等业内名企。
特别是通过与世界名企的激烈竞争,实现了对国内从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沈阳变压器厂的成功并购,特变电工在行业内一时名声大振。
与此同时,公司经营模式也经历了由重工业向轻资产的转变,主营业务也由装备制造转向电力工程和新能源服务。
摘要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变电工”)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占据了国内输变电行业的半壁江山,近年来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也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势头。
与此同时,在国内长期高速电力建设需求带动下,国内输变电产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知名企业纷纷登陆中国,加剧了竞争的残酷性。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继续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态势,实现公司提出的短期内将公司建设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全球信赖的电器服务商的目标,这是当前公司面临的首要任务。
因此,选择并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对特变电工下一步的发展和公司宏伟目标的实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运用公司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特变电工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适合特变电工长远发展的战略。
首先从特变电工外部战略环境分析出发,通过对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行业关键成功因素等的分析,研究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并运用PEST和波特的五力模型对特变电工在行业内的竞争实力进行分析和定位。
然后对内部资源进行,从而研究企业在内部资源和能力方面的实力和优势;在对企业内外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科学的运用SWOT分析方法,最终提出特变电工的发展战略。
最后,并根据所选择的发展战略,针对特变电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战略实施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特变电工;发展战略;输变电产业AbstractTBEA Co., Ltd.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BEA") After 20 years of rapiddevelopment, has accounted for half of the domestic power transmission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n the field of new materials, new energy development showingrapid momentum.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domestic long-term high-speed power-building needs, driven by the domestic power transmission product market competition is increasingly intense, internationally renowned companies have landed in China, exacerbated by the brutal competition. In this case, how can continue to ensure sustained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momentu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Company's proposed short-term to build the company in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and the global trust electrical services provider, which is currently facing top priority. Therefore, the choi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ght development strategy, the grand goals of the electrical development and the company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the special variable.In this paper, to analyze the use of the company's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and methods on the the TBEA internal condition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which would set out for special variable electrical long-term development strategy. First, from the the TBEA exter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analysis proce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nterprise in which the macroeconomic environment, industry environment, industry key success factors, the research enterprise in whic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the use of PEST and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the TBEA competitive strength in the industry for analysis and positioning. And internal resources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s and advantages of the internal resources and capabiliti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scientific use of SWOT analysis, and ultimately madeTBEA development strateg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chosen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TBEA put forward concrete proposals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rategy.Key words: special variable electric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power transmission indust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1 特变电工公司简介 (2)1.1 创建时间,创始人,现任CEO (2)1.2 主营业务和经营范围 (2)1.3 公司地位 (2)2 公司愿景和企业使命 (3)2.1 公司愿景 (3)2.2 公司使命 (3)2.3 评价 (3)3 外部环境分析 (4)3.1 PEST分析 (4)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7)3.3 建立EFE矩阵及简要分析 (9)3.4 建立CPM矩阵及简要分析 (10)3.5 评价 (11)4 内部环境分析 (12)4.1财务比率分析 (12)4.2建立IFE矩阵及简要分析 (13)5 战略分析与选择 (14)5.1 公司长期的战略目标 (14)5.2 公司的战略选择及简要分析 (15)5.3 建立SWOT矩阵及组合战略 (16)5.4 建立SPACE矩阵并简要分析 (19)5.5 建立BCG矩阵并简要分析 (21)5.6 建立IE矩阵并简要分析 (24)5.7 建立QSPM矩阵并简要分析 (25)5.8 评价 (27)6 战略实施 (28)6.1 是否需要修改特变电工公司组织结构 (28)6.2 绘制公司产品定位图 (29)6.3进行EPS/EBIT分析 (30)6.4 编制预计财务报表 (31)6.5 确定公司的现金价值 (32)7 战略评价 (34)7.1战略评价框架分析评价 (34)7.2 平衡计分卡分析评价 (36)7.3 评价报告 (37)参考文献: (39)绪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能源需求量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