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世界的尺度
- 格式:doc
- 大小:90.08 KB
- 文档页数:4
物质世界的尺度练习题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知自古以来一直是科学和哲学探索的重要领域。
我们通过观察和实验,不断深入了解物质的构成及其在各个层次上的表现形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物质的尺度是多样的,从微观到宏观,涉及范围广泛。
下面,我将通过几个具体的练习题,引导大家探索物质世界的尺度。
题目一:从宏观到微观,世界的构成是怎样的?我们身处的世界是宏观尺度的,但它是由微观粒子组成的。
试想一下,一张纸,如何分解到微观粒子的层级呢?将纸张撕成小片,再继续撕碎,最终到达可以看到分子和原子的尺度。
这一过程将纸张从宏观尺度转化为微观尺度,揭示了物质的构成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微观世界远比我们所能观测到的宏观世界更为奇特和复杂。
题目二:人眼能观测到的最小尺度是多少?人眼对宏观世界有一定的认知,可以肉眼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和景象。
但人眼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它无法直接看到微观尺度的物质。
人眼可以看到的最小物体尺寸约为0.1毫米左右。
超出这个尺度的细微物质,则需要借助显微镜等工具来观测。
题目三:微观世界中的奇妙现象是怎样呈现的?微观世界存在许多令人惊叹的现象和规律。
例如,原子的核心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而电子则绕核心轨道运动。
这一结构使得物质表现出了各种性质和变化。
另一个例子是量子力学的奇异现象,如量子跃迁和叠加态等。
这些现象挑战了我们对物质世界的常识,也激发了科学家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题目四:宇宙的尺度有多么广阔?宇宙是一个无比广阔的空间,其中存在着无数恒星、行星和星系。
从地球的角度来看,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尺度比微观尺度要大得多。
人类利用望远镜等设备,观测到的最远星系距离地球约为137亿光年。
这个巨大的数字意味着光需要137亿年才能从那里到达地球,展示了宇宙的辽阔和恢宏。
题目五:物质尺度的探索对人类有何意义?探索物质尺度不仅仅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更是为了推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通过更深入地了解物质的属性和行为,我们可以应用于医学、材料科学、能源研究等各个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a.仙女座大星云是离我们最近的漩涡星系。
它的直径约为16万光年,距离我们约为220万光年。
b.人类生存的地球,是宇宙天体家族中的一员,它的半径约为6400 km。
c.我国上海市的金茂大厦,共88层,高420.5 m。
d.人的眼睛能分辨出的沙粒、头发等微小物体的直径约为10-4 m。
问:不用尺,你如何比较课桌的长、宽、高?方法: 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
这个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一、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做到“两会”,会选:根据对测量结果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根据被测物体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会观察: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的位置(是否磨损)、量程(一次能够测量的最大值)和分度值(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精确程度)(如图2—1—1所示).(2)测量时要做到“四会”.会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不用磨损的零刻度线为起点.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被测物末端所对的刻度线,要注意区分大格与小格的数目,会读:读数时要读出准确值和估计值,即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果对齐刻度线时,“0”要估读占位,如3. 20 cm.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计值以及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毫无意义的),倒数第二位是准确值,最末一位是估计值.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2-1-2所示,测量值是 cm,分度值是 mm.点拨长度单位换算的步骤是:数字不变,乘以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将原单位换为目标单位即可,如:提示;选择刻度尺的原则根据被测物体的实际情况和所要达到的测量精确程度,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例如,要测量桌面的长度,只需估读到毫米,可选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要安装玻璃窗,需准确读到毫米,就应选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或者钢卷尺等.此外,工厂或实验室中需要精确测量时要用精确度比较高的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警示:在测量过程中,忘记估读或只看一端就读数是常见错误.在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由于测量工具和人的估读能力不同,最后一位估读数字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存在差异.方法: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在准确程度要求较低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目测法、手测法或步测法来测量长度,有时我们还会遇到不易直接测量或由于物体形状无法直接测量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以下特殊方法进行测量.(1)累积法:对于无法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的长度,可把数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个数,就可得到一个微小量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纸张的厚度等.(2)组合法(平移法):如用|刻度尺和三角板等组合测量硬|币直径、乒乓球直径、圆锥体高度等.(3)化曲为直法:让无伸缩性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记号后拉直,线段长度就是曲线长度,如测量地图上铁路线长度.(4)化直为曲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线段(如操场跑道、某段道路)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线段长度.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 34 cm、12. 36 cm、12. 35 cm、12. 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12. 45 cm B.12. 34 cm C.12. 35 cm D.12. 36 cm点拨:测量长度与时间时,误差越小越好,但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在测量中尽量减小,而错误是不应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注意:求平均值时,对于除不尽的数,保留的小数位数应与测量值相同,1.体积:符号用y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立方米。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会使用这些工具测量长度和体积;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2.过程与方法 经历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估测长度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测量长度和体积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探究指导 物理宫殿1.物质世界的尺度,如图2.1-1【例1】 试就你已知的物体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图2.1-1 物质世界的尺度/m思路与技巧 物质从微观到宏观其尺度应分别为:夸克(小于10-16)、质子(10-13cm )、原子核(10-10cm )、原子(10-8cm )、分子(10-5~10-7cm );西瓜(60cm )、地球(1.28×106m )、太阳系、银河系(十万光年)、宇宙.答案 夸克、质子、原子核、原子、分子、尘粒、西瓜、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2.长度(length )的测量(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如图2.1-2;图2.1-2(2)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meter ,简写为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μm )、纳米(nm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1mm =10-3m 1μm =10-6m 1nm =10-9m说明 (1)1983年国际计算大会规定:米是光在真空中,在s 2997924581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2)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表示天体之间的距离 。
它等于光在1年中的行程.1光年=9.46×1015m.3.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若用零刻度线已磨损的刻度尺,应从看得清楚的某一刻度线开始量;三读: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4.测量长度的一些特殊方法普通方法不能直接测量出来,可以间接测量.间接测量长度的特殊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累积法:把多个相同的微小量放在一起进行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得出被测量值.例如:测纸张的厚度、邮票的厚度、硬币的厚度、头发的直径、细铜丝的直径等;(2)替代法:测量某个与被测量相等的量,用以代替对被测量的直接测量.例如:测量地图上某条大河的长度、铁路的长度、海岸线的长度等.可以用一根弹性不大的柔软丝线与地图上的曲线重合,并在两端点做好记号,然后将丝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两个记号间的距离即可;(3)平移法:当物体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时(如球的直径,圆锥体的高等),就要想办法把它等值平移到物体的外部,再用刻度尺测量.图2.1-3就是平移法在测量硬币直径时的两种应用;图2.1-3(4)滚动法:先测出某个轮子的周长,让此轮子在被测曲线上滚动,记录滚动的圈数.然后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可得到曲线路径的长度,例如:测操场的长度、两个汽车站间的距离等.汽车的计程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例2】 现有一个圆柱形封闭油桶,仅有一个钢卷尺(量程满足测量要求)、一支粉笔和一个重锤线,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要求直接测量出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请设计一个试验方案,说明具体方法.思路与技巧 封闭油桶的上、下边缘上两点间的最大直线距离在油桶内部,但题中要求不许通过计算,不许打开油桶,因此必须把这一待测的距离想办法由桶内平移到桶外,这样就可以用卷尺直接量出它的长度了.答案 具体方法:(1)油桶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用粉笔在地上沿桶底画一个圆 (2)将油桶平移至与圆相切的位置,设切点为P (如图2.1-4)图2.1-4(3)利用重垂线找出切点P 正上方桶边缘上的点Q(4)用卷尺找出过P 点的圆的直径,确定直径另一点M 的位置 (5)利用卷尺直接量出M 、Q 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所求. 5.误差(1)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总会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的观察不够细致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4)误差和错误的区别:错误是测量方法或原理不正确、违反操作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任何测量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认真细心地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才能尽量地减小.【例3】 小明在测量一木块长度的实验中,得到如下记录:l 1=12.41cm,l 2=12.42cm ,l 3=12.44cm ,则木块的长度应为 ,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思路与技巧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能减少误差,三次测量的平均值即为木块的长度.因为在记录测量值时最后一位是估计值,求平均值时最后一位也应是估计值,估计值的位数保留多了仍是估计值,并不会变得更准确,所以位数保留多了没有意义.木块长度 l =3321l l l ++=3)44.1242.1241.12(cm++=12.423mcm=12.42cm.由于12.4cm 是准确值,0.02cm 是估计值,即准确到124mm ,则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答案 12.42cm 1mm. 6.体积的测量(1)体积(volume ):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2)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m 3).常用单位:分米3(dm 3)、厘米3(cm 3)、毫米3(mm 3)、升(L )、毫升(mL ),其换算关系如下:1dm 3=10-3m 3 1cm 3=10-6m 3 1mm 3=10-9m 3IL =ldm 3 1mL=1cm 3(3)测量物体体积的方法:图2.1-5说明 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时,视线要与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例4】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灯泡(还没有制成成品)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出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的毕业生,又去德国深造了一年,数学程度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了剖视图、立体图,还列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小时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走近一看,哎哟,在阿普顿面前,好几张白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爱迪生微笑着说,何必这么复杂呢?然后告诉了阿普顿测量的方法,阿普顿恍然大悟,不到一分钟就测出了灯泡的容积,你知道爱迪生测灯泡的方法吗?思路与技巧 灯泡的形状不规则,很难直接计算出灯泡的容积.可转换成测量水的体积,即可间接地测量出灯泡的容积.答案 爱迪生测量灯泡的容积方法是:把水装满在这只灯泡里,再把水倒在量杯或量筒里量出水的体积,则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探究体验收集资料 图2.1-6是长度阶梯的一部分.请查阅相关资料将其余部分补上.并把原子、分子、人的身高、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地球的直径、月球距离等相关的典型尺度标记在线旁(I ·y =9.46×1015m ).图2.1-6分析与结论 和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表示长度阶梯的方法?探究点拨 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物理量比较是科学方法的体现,不同的内容应选择最直观的方法.聊天室话题:有趣的人体尺度胖胖:老师,员和考古学家能根据脚印的长度确定一个人的身高,是不是人的脚印长度与身高存在某种关系呢?老师:人体各部分的尺度间有着特殊的规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手腕的周长恰恰是他脖子周长的一半。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与密度一、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等等。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其中刻度尺是学生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注意:放尺:尺要沿着所测长度,其刻度线紧贴被物体,厚尺尤其如此读数: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记录: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要求精确测量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特殊方法测量长度1、平行卡测法:如图,用于测量一些圆形、球形、锥形的物体的直径或者高2、积多求少法:用于测量纸张的厚度、细金属丝的直径等等例:现有一卷粗细均匀的细铜丝,要求测出它的直径。
体积的测量★任何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
符号V★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m3、dm3、cm3、L、mL1 m3=103 m3=103 L 1L=1 dm31 dm3=103 cm3 =103 mL 1 cm3=1 mL★规则物体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液体的测量★有效数字例:7.3分米、0.524米、26.6840米、56.804米、0.060450千米7.3分米的有效数字是两位,分别是7和3。
0.524米的有效数字是3位,分别是5、2和4。
26.6840米的有效数字是6位,分别是2、6、6、8、4和0。
56.804米的有效数字是5位,分别是5、6、8、0和4。
0.060450千米的有效数字是5位,分别是6、0、4、5和0。
小结:除了左边的0不是有效数字,其它都是有效数字。
★误差对任何一个物理量进行测量都不可能得出一个绝对准确的数值。
主要考点:长度及其测量,质量地概念,质量地单位,天平地调节,用天平测量地物体,密度地概念,密度地公式和单位,测量物质地密度,密度公式地变形及其应用.从中考命题看,上述考点常以填空,选择,计算,实验题型出现,同时,还会考查学生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地质量及其密度.第一节物体地尺度及其测量一、长度地测量、长度地单位:米在实际应用中,初了米以外,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他们之间地换算关系是: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光年也是长度单位,约为﹡ª.物理意义:光年光所走过地路程.、测量长度地工具直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还有各种刻度尺,皮尺.、刻度尺地使用方法、观察量程、分度值、刻度线、放:沿着被测物体地长度放置,不能歪斜.、读: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读到分度值地下一位.、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地差异.减小误差地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二、体积地测量体积:物体占据地一定空间.符号:国际制单位中,体积地单位为立方米实际应用中还有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对于有规则形状地物体,只测出他们地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计算出他们地体积,对于液体地体积,要使用专门地仪器测量,如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时,要选用合理地量筒或量杯,如量取地液体,应选用容量为地量筒,不能选用容量为或地量筒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读数时,视线应与液凹液面手最低点水平相切.或凸形液面地最顶端相平.、测量不规则固体地体积可以使用量筒或量杯,借助排开水地体积间接测出这个固体地体积.由于取出固体时会带出一些液体,从而使固体地体积增大,古所测固体地体积增大.第二节物体地质量及其测量一、物体地质量物理意义: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地多少.物体地质量与物体地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地变化无关.在国际制单位中,单位是千克,用符号:此外还有吨,克,毫克,微克等.一般考题中会让你估计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地质量,从而考察同学对质量地理解.二、物体质量地测量、常用地质量测量仪器:台秤,天平,托盘天平是学生常用地质量测量仪器托盘天平地结构:横梁,指针,分度值,平衡螺母,标尺,游码.衡量是天平地核心,是一个等臂杠杆,.指针指在分度盘地中央是天平横梁平衡地标志.平衡螺母是用来调节天平平衡地,移动游码可以可以从他地标尺上对应地刻度值读出相应地数值,相当于向右盘加了这么大数值地小砝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正确使用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使用前应注意、天平地量程、天平地最小刻度值、天平调平、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刻度线上、调节横梁上地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地中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把物体放在已调好地天平上,估计被测物体地质量,向右盘加砝码(从大到小),移动游码,直至天平横梁平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这时天平右盘中地砝码地总质量加上游码地读数即为物体地质量.注:取放砝码时用镊子夹取,不允许用手拿砝码,拨动游码时也用镊子.第三节探究—物质地密度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地质量.密度是物质地一种特性,他地大小由这种物质本身决定,而与这种物质地形状,大小无关,公式:ρ推导:ρ ρ单位:常用单位:﹡记住水地密度:﹡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水地质量是﹡千克.例:铁地密度为﹡,说出其物理意义立方米地铁,质量为﹡日常生活中,固体和液体地密度相差不大,气体地密度比他们约小倍.。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思维导图答案】一、物质的尺度及其测量 ○1 ○2 ○3 ○4 ○5 ○6 ○7 ○8 米 m 103 10 100 103 106 109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量程分度值水平垂直m 3cm 3ml1二、物质的质量及其测量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物质 千克 kg 103 106 109 103 形状 状态 地理位置○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水平桌面 镊子零平衡螺母左盘右盘游码总和读数三、密度○36 ○37 ○38 ○39 ○40 Vm=ρ kg/m 3g/cm 3Vm m 12-=ρ 12mV V -=ρ知识要点一:长度的测量与读数长度的测量与读数刻度尺的使用要注意的问题: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测量时,零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平行,不能歪斜;如因零刻度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时,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记录数据要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在平时,大家应多积累生活方面的知识,估测物体长度也是生活积累的一个方面。
如黑板的长度大概2.5m 、课桌高0.7m 、课本高30cm,篮球直径24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20c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等等。
(2019·毕节)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 cm 。
【答案】7.50。
【解析】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端与1.00cm对齐,右端与8.5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8.50cm﹣1.00cm=7.50cm。
故答案为:7.50。
刻度尺的使用与长度测量是本单元的最主要知识点,在知道长度的单位和换算关系基础上,应在长度测量上投入时间,做到三会:会看、会放、会读。
第二章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第1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第2课时体积的测量和长度的特殊测量一、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与错误不同,知道减少人为因素造成误差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要知道物体的尺度必须进行测量,测量时必须要有统一的测量标准,恰当的测量工具和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测量误差的认识及科学窗等栏目的内容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长度的测量实践探究活动的热情。
2。
通过体积、长度的测量,密切联系实际,渗透物理教学应“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学会正确测量体积以及特殊长度的测量。
1。
测量实质的理解。
2。
特殊的测量方法。
刻度尺、硬币、圆柱体、金属丝、量筒杯。
从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开始测量一、进行长度测量的实验提出实验内容,分组讨论实验方法及细节进行实验提出实验内容:1。
测物理书的宽2.测硬币直径3。
测圆柱体周长4。
测金属丝直径5.《地理图册》P35页上成都到重庆的公路长6。
物理书上的一页纸的厚度组织讨论:如何测量更准确如何记录数据二、绘制表格,标出单位进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并及时给予指导学习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收集物理课本的宽并记录。
提问;三名同学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为什么结果会不完全一样?1。
介绍误差的概念: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产生误差的原因:测量工具不准确;测量方法不完善。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尽量选择精确度高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三、体积的测量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体积用符号V表示,在国际制单位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³)。
学会使用量筒量杯,知道它们的度数方式,会使用它们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完成本课时对应课后练习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使学生记忆深刻。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如图1所示,用AB 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 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 ,B 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
2.请给下面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牛飞同学的质量约为48.5 ; 大头针的质量约为80 ;
初中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约为2.6 ,其中每张纸的厚度大约为0.1 。
3.水的密度是 kg/m 3,90 kg 的水全结成冰以后,冰的体积为
m 3。
4.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花生油,瓶上标有“5 L ”净含量4.5 kg 的字样,则花
生油的密度为 kg/m 3。
5.一块小石头先后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和装满另一液体的杯子中,溢出水与另一液体
的质量之比为5:4,则另一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6.两个实心正方体铁块,边长分别为2 cm 和6 cm ,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7.对某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甲、乙、丙三人的结果分别为11.85 cm ,
11.82 cm ,11.8 cm ,三个人在操作上却没有错误,则甲、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乙、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则从杯中溢出水最多的是( )。
A.铜块
B.铁块
C.铝块
D.溢出水一样多 9.图3是甲、乙两物质的质量—体积图像由图可知( )。
A .甲的密度大
B .乙的密度大
C .一样大
D .无法确定
10.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 cm ,9.8 cm ,9.3 cm ,
9.3 cm ,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
A. 9.3 cm
B. 9.4 cm
C. 9.2 cm
D. 9.23 cm
11.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
A .1.5 kg
B .1.5×10-1 kg
C .1.5×10-2 kg
D .1.5 ×10-3 kg
12.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
A .为原来的一半
B .和原来一样
C .为原来的2倍
D .无法确定
13.一个最多能装1 kg 水的瓶子,它一定不能装下1 kg 的( )。
A .盐水
B .酒精
C .水银
D .硫酸
14.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3:1,体积之比为1:3,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为( )。
图1
V m 乙 甲 图2
A.1:1 B.1:3 C.9:1 D.1:9
15.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16.封闭在容器中的气体,当气体体积被压缩时,它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B.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大,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D.质量减小,体积减小,密度不变
17.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A.美观好看 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 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三、实验与探究(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小军与小明测盐水的密度
小军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质量m1。
②向量筒中倒出一部分盐水,记下体积V。
③用天平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2。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
小明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
②向烧杯中注入盐水,测出总质量m2。
③将盐水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
⑴写出两人最后的密度表达式。
⑵你认为谁的实验过程更科学合理,为什么?
⑶另一种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选“偏大”“偏小”)。
19.有三个体积不同的正方体金属块,其中一个是空心的,请你利用刻度尺和天平找出这个空心的,写出你的方法。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一块碑石的体积为30 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碑石样品,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40 g,用量筒装入100 mL的水,碑石样品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到150 mL处,利用以上数据,求这块碑石的总质量。
21.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2 t,并准备将这些马铃薯的密
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铃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铃薯的质量(已切成小块)。
所用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再将这些马铃薯倒入装有40 mL水的量筒,
马铃薯的密度
1.08 1.10 1.10 1.14 1.15 (克/厘米3)
马铃薯中淀粉的质
14.0 18.022.5 25.0 29.0 量分数(%)
收购价(元/千克)0.50 0.60 0.70 0.80 1.00 问:
(1)小明家种植的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2)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3)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少收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1.2.70 2.7(2.6)2.Kg mg dm mm
3.1.0×1030.1 4.0.9×103
5.0.8×1036.1:1 1:27
7.由于误差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8.C 9.A 10.A 11.B 12.B 13.B 14.C 15.D 16.B 17.D
三、实验与探究题(第18题10分,第19题8分,共18分)
18.(1)小明ρ盐水=( m1-m2)/V小军ρ盐水=( m2-m1)/V
(2)小军、小明在测盐水体积时,易产生较大误差
(3)偏大
19.略、方法合理即可
四、综合应用题(第20题8分,第21题11分,共19分)
20.8.4×104 kg
21.(1)1.14g/cm3
(2)马铃薯的密度越大淀粉含量越高收购价越高
(3)9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