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制度与结构概述.pptx
- 格式:pptx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8
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本章逻辑线索:结构:类型制约因素问题与调整趋势功能:社会职能:职能演变、职能定位、功能与职能的关系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结构⏹一、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和外延⏹高等教育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
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体制结构、形式结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能级结构、地区结构(即布局)等。
(一)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是指按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而确立的结构。
⏹按办学主体不同(涉及人财物管理权限)进行划分,目前高校可以分为公立高等院校、民办高等院校和公立民办二元制的高等院校。
⏹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又可以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政府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心城市所属高校。
(二)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是指不同的办学形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又称类型结构。
(三)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指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属于一种纵向结构。
因不同层次代表了不同的办学水平或学术层次,所以又称水平结构。
⏹一般为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由低至高,又可称之为第一级、第二级、第三级高等教育。
(四)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即不同学科领域的构成状态。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在我国,大体有理、工、农、医、林、政法、财经、艺术、体育等更细的科类区分。
⏹如果以授予学位的名称来区分,我国高等教育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十二个学科门类的学位。
(五)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主要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三个能级: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能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专题11:高等教育的结构、制度与治理发言人:李茜茜杨成辉一、高等教育结构(一)概述一般来说,结构是指组成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结合的方式和比例关系。
它是由各要素的特殊本质共同决定的,并按照本身的发展规律逐步形成和发展。
高等教育结构是指高等教育系统的内部各要素的构成状态。
广义的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以及个体结构)。
宏观结构是指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层次(水平)结构、科类与专业结构、形式结构、地区(布局)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结构;微观结构指高等学校内部的教育结构,主要有高校组织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师资队伍结构、基础设施结构。
这里,主要向大家分析高等教育的宏观结构,因为微观结构在其他同学的报告里会有涉及。
1、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是指高等教育中的各个层次间的组合比例关系,它是纵向结构,高等教育内部按水平可分三到四个层次。
由于受高等教育的对外适应性和内部衔接性的制约,它们之间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比例。
所谓对外适应性是指培养的各个层次和规格的人才要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谓内部的衔接性,是指培养的各种水平的人才比例较恰当,以利于高教内部由较低一级向较高一级的教育及时提供人才。
上述高等教育中由低到高的层次,一般呈金字塔形,即高一级所占的比例总是较小一些。
当然各层之间的具体比例会因各国的情况而异。
每一个部门,一般来说,需要各层次人才的配套。
急需要有高深学识的骨干人才,也需要有较高科学技术水平的高级人才,还需要有只掌握一般理论知识而实践能力较强的中级人才和属于中专水平的初级技术人才,已形成优化的人才群体结构。
如果层次结构不合理,就会造成培养的人才脱节或重复,人才不配套,会出现高材低用,低材高用的现象,降低了人才使用的效率。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习惯上分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其中,专科和本科,并无衔接关系,而研究生教育的硕士生与博士生,则是两个相互衔接的亚层次。
此外,有些院校正在试行博士后教育,但未正式列为一个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