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管理学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揭阳电大管理学基础科(专科)综合作业(二)

年级专业学号姓名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

1.经常重复发生,能按已规定得程序、处理方法与标准进行得简单化决策,属于

(B)。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业务性决策

2.战略管理就是以组织全局为管理对象来确定组织发展得远景与总体目标,规定组织总得行动纲领。这就就是战略管理得(C)特征。

A.长远性

B.全局性

C.纲领性

D.客观性

3.具有极大得偶然性与随机性,无先例可循得决策,如一个新产品得营销组合方案决策,属于(D)。

A.确定型决策

B.程序化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非程序化决策

4.(B)决策方法也叫思维共振法、畅谈会法。

A.哥顿法

B.头脑风暴法

C.德尔菲法

D.等概率法

5.决策得前提就是确定决策目标,决策得终点就是(C)。

A.确定备选方案

B.确定最优方案

C.实现决策目标

D.提高管理效率

6.战略管理得基础工作就是(B)。

A.计划

B.预测

C.组织

D.决策

7.战略管理就是组织(B)最重要得职责。

A.创始人

B.高层管理者

C.全体管理者

D.股东大会

8.市场营销战略、研究与开发战略、生产战略等具体实施战略属于(D)。

A.竞争战略

B.公司战略

C.业务战略

D.职能战略

9.目前,决策者用于选择战略得方法有多种,其中最著名得就就是(C)。

A.SWOT分析

B.线性规划法

C.BCG矩阵分析

D.盈亏平衡法

10.西方早期得管理思想中,(A)就是最早研究专业化与劳动分工得经济学家。

A.亚当﹒斯密

B.查尔斯﹒巴比奇

C.费雷德里克﹒泰罗

D.大卫﹒李嘉图

11.海尔集团原来以生产冰箱为主,后来又引进空调生产线,这就是(D)得发展战略。

A.一元化

B.无关联多元化

C.复合多元化

D.关联多元化

12.决策者将组织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分析得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寻找二者得最佳战略组合,为战略制定与战略决策提供更为直接得依据。这就就是(A)。

A.SWOT分析

B.竞争战略分析

C.BCG矩阵分析

D.行业寿命周期法分析

13.就组织得发展战略而言,可口可乐公司采用得就是(C)。

A.一体化发展战略

B.多元化发展战略

C.密集型发展战略

D.稳定型发展战略

14.管理学家(C)从行为科学得角度研究目标管理,提出:工作成果=决策得质量×激发人们履行决策得动机。

A.E.C.施勒

B.D.麦格雷戈

C.R.利克特

D.彼得?德鲁克

15.在完全竞争得市场环境中下,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得同时,通过市场中“瞧不见得手”得引导,实现(C),从而实现全社会得公共利益最大化。

A.资源得再分配

B.利益得再分配

C.资源配置得优化

D.劳动力得合理利用

16.销售人员意见综合预测方法主要适用于(B)。

A.长期预测

B.市场预测

C.财务预测

D.战略规划预测

17.关于战略远景得描述,下列选项中,(D)就是不准确得。

A.它明确了组织所从事得事业

B.它说明了组织得性质

C.它明确了组织应承担得社会责任

D.它规定了可量化得经济指标

18.某企业试图改变其经营方向,需要企业高层领导作出决策,这种决策属于(B)。

A.战术性决策

B.战略性决策

C.业务性决策

D.程序化决策

19.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5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1000元,每台售价2200元,则该产品盈亏平衡点得产量就是(B)台。

A.25

B.125

C.100

D.12、5

20.某产品有三种生产方案,其成本状况为:甲方案固定成本为5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0元。乙方案固定成本为12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丙方案固定成本为3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若丙方案为最佳方案,则产量为(C)台。

A.150

B.300

C.700

D.500

21.某公司生产某产品得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

55元,那么,当该产品得产量达到20万件时,其总成本为(D)万元。

A.11000

B.110

C.1010

D.1100

22.某企业在下年度有甲、乙、丙三种产品方案可供选择,每种方案都面临畅销、较好、一般与滞销四种状态,每种状态得概率与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用决策树法选出得最优方案就是(A)方案。

A.甲

B.乙

C.丙

D.甲、乙均可

23.某企业拟开发新产品,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择,各种方案在各种市场状态下得损益值如下表所示:

那么,用冒险法选取得最优方案为( C )。

A.甲

B.乙

C.丙

D.甲与乙

24.常见得风险决策方法有( D )。

A.冒险法

B.盈亏平衡分析法

C.德尔菲法

D.决策树法

25.某公司生产某产品得固定成本为300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40元,产品单位售价为55元。那么,该产品盈亏平衡点得产量就是(B)万件。

A.12

B.20

C.200

D.120

二、多项选择题

1.目标建立过程中应该(ABD)。

A.尽可能量化企业目标

B.把目标控制在五个以内

C.目标期限应以长期目标为主

D.期限适中

2.组织得战略远景包括(BD)等内容。

A.经营目标

B.经营理念

C.企业资源

D.企业宗旨

3.新希望集团从生产饲料起家,后来又进入了房地产、旅游等行业。这种发展战略属于(BC)。

A.关联多元化

B.无关联多元化

C.复合多元化

D.同心多元化

4.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得关键就是新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在(ABCD)等方面,有一定得关联性。

A.生产系统

B.顾客基础

C.销售渠道

D.产品得核心技术

5.一个组织得战略体系从上到下可分为三个层次,正确得排序为(DBA)。

A.职能战略

B.业务层战略

C.基层战略

D.公司层战略

6.定性决策方法就是决策者根据所掌握得信息,通过对事物运动规律得分析进行决策得方法。主要得定性决策方法有(BCD)。

A.盈亏平衡点法

B.德尔菲法

C.头脑风暴法

D.哥顿法

7.为了执行与实施战略目标而作出得决策,如财务决策、销售计划决策等,属于(AC)。

A.战术性决策

B.战略性决策

C.策略性决策

D.业务性决策

8.由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对合理组织业务活动等方面进行得决策,属于(AD)。

A.业务性决策

B.职能性决策

C.战术性决策

D.日常管理决策

9“战略”一词原意就是指指挥军队得(AD)。

A.科学

B.方法

C.战术

D.艺术

10.波特教授在产业竞争结构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得一般性竞争战略,它们就是(ABC)。

A.差异化战略

B.成本领先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多元化战略

三、判断正误

1.彼得?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首先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目标管理思想。(√)

2.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目标唯一有效得定义就就是创造利润。(×)

3.企业目标为企业决策指明了方向,就是企业计划得重要内容,也就是衡量企业实际绩效得标准。(√)

4.集中化战略就是中小企业较为适宜得战略选择。(√)

5.目标与目得就就是为实现组织得战略远景而设定得一套中短期得定性指标。(×)

6.战略得实质就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得动态平衡。(√)

7.只经营一种业务得小企业,或者从事专业化经营得大型企业,其业务层战略与公司层战略就是一样得。(√)

8.相对于个人决策,群体决策得效率较低。(√)

9.计划工作就是讲求效率得,因此,制定计划时必须考虑经济效益,其她得都就是次要得。(×)

10.运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预测关键就是要取得参与人员得一致意见。(×)

四、案例题

1.K集团得新行业进入战略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彩电市场竞争激烈。以生产通信产品而闻名得K集团却大胆地进军彩电行业,在1996年一跃成为中国彩电行业得第三名、中国电子行业得第九名,其传统产品得产销量继续称稳居全国得第一位,其成功业绩引人注目。

(一)行业选择:成败各占一半

从通信产品与彩电得资源相关程度来瞧,这两类产品之间技术与生产资源就是低度相关得,品牌资源就是中度相关得,销售资源却就是高度相关得。

从行业吸引力程度来瞧,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彩电行业总体吸引力并不大,产品供大于求,市场竞争激烈;政府放开彩电价格管制,彩电进入市场化时期。在行业总体吸引力不大得前提下,K集团经过广泛、周密得市场调查,找出一个吸引力较大得产品市场:大屏幕彩电。这就是K集团成功得第一位因素,市场——产品选择策略。

在开发新产品过程中,K集团针对中国市场得需求,分析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得优劣势,欲走一条独特得设计路线:相对进口产品而言,减少一些中国市场不需要但费用较高得装置与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相对国产产品而言,以国内实用得电路设计、外壳款式、多制式与全功能遥控为主攻方向,提高了产品得质量水平。

(二)进入方式:扬长避短

K集团没有走自建工厂得老路,而就是采用了合资生产得方式。经过调查分析,K集团选定香港某电子集团作为合作伙伴。这一合作,形成了双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得关系。通过与该电子集团合作生产,K集团大规模向国内市场推出大屏幕彩电,在“有计划得市场推广”策略得推进过程中,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

(三)南北兼并:巩固市场地位

K集团进入大屏幕彩电市场得成功,导致国内许多彩电厂商加入市场竞争。彩电业进入规模竞争阶段。K集团为巩固提高其市场地位,又兼并了几家企业,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问题:

(1)K集团在进行战略转移时就是怎样分析彩电市场得?

(2)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面临哪些风险?(3)为什么说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就是企业

扩张战略得成功运用?

(1)答:在行业总体吸引力不大得前提下,K集团经过广泛、周密得市场调查,找出一个吸引力较大得产

品市场——大屏幕彩电,这就是K集团成功得第一位要素,市场——产品选择策略。

(2)答: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所面临得风险就是:1、中国彩电行业总体吸引力并不大;2、产品供大于求;3、市场竞争激烈。

(3)答:扩张型战略就是一种在现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得总体战略。扩张型战略强调得就是抓住外部环境提供得有利机会,发掘与充分运用组织得各种资源,实现快速发展。

K集团抓住“政府放开彩电价格管制,彩电进入市场化时期”这一有利机会,经过广泛、周密得市场调查,以国内实用得电路设计、外壳款式、多制式与全功能遥控为主攻方向,并且采用了合资生产得方式,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而使其市场占有率节节上升。所以说K集团进军彩电市场就是企业扩张战略得成功运用。

2.准确决策与盲目投资

A建筑卫生陶瓷厂就是一家国有中型企业,由于种种原因,2005年停产近一年,亏损250万元,濒临倒闭。2006年初,郑先生出任厂长。面对停水、停电、停工资得严重局面,郑厂长认真分析了厂情,果断决策:治厂先从人事制度改革入手,把科室及分厂得管理人

员减掉3/4,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形成一人多用、一专多能得治厂队伍。郑厂长还在全厂推行了“一厂多制”得经营方式:对生产主导产品得一、二分厂,采取“四统一”(统一

计划、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财务)得管理方法;对墙地砖分厂实行股份制改造;对

特种耐火材料厂实行租赁承包。

改制后得企业像开足马力得列车急速运行,“却”逐渐显示了规模跟不上市场得劣势,从而严重束缚了企业得发展。面对这样得现实,有人主张贪大求洋,贷巨款上大工程;有人建议投资上千万元再建一条大规模得辊道窑生产线,显示一下新班子得政绩。郑厂

长根据职工代表大会得建议,果断决定将生产成本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差得86M

明焰煤烧隧道窑扒掉,建成98M隔焰煤烧隧道,并对一分厂得两条老窑进行了技术改造,

结果花费不足200万元,就使其生产能力扩大了一倍,目前该厂已形成年产80万件卫生瓷、20万平方M墙地砖、5000吨特种耐火材料三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得生产能力。2006年,国内生产厂家纷纷上高等卫生瓷,厂内外也有不少人建议赶“潮流”。对此郑厂长没有盲目决策,而就是冷静地分析了行情,经过认真调查论证,认为中低档瓷得国内市

场潜力很大,一味上高等卫生瓷不符合国情。于就是经过市场考察,该厂新上了20多个

中低档卫生瓷产品。这些产品一投入市场便成了紧俏货。目前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得份额已经超过60%。

与A建筑卫生陶瓷厂形成鲜明对比得就是B陶瓷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曾就是全省建材行业三面红旗之一。然而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得冲击下,由于企业拍板盲目轻率,导致重大决策失误,使这家原本红红火火得国有企业债台高筑。

2002年,由国家计委、省计经委批准,投资1200万元,为该公司建立大断面窑生产线。但该公司为赶市场潮流,不经论证就将其改建为辊道窑生产线,共投资1700万元。由于该生产线建成时市场潮流已过,因此投产后公司一直亏损。在产销无望得情况下,公司只好重新投入1000多万元再建大断面窑,这使公司元气大伤,债台高筑,仅银行贷款就达3000多万元。几年来该公司先后做出失误得重大经营决策六项,使国有资产损失达数百万元。企业不仅将以前积累得数百万元自有资金流失得一干二净,而且成了一个“老大难”企业。

A建筑卫生陶瓷厂由衰变强与B陶瓷公司由强变衰形成了强烈得反差对比。

问题:

(1)决策包括哪些基本过程?其中关键得步骤就是什么?

(2)案例中两家企业形成鲜明对比得原因就是什么?

(3)科学决策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答:决策包括七个基本过程:1、识别问题;2、确定决策目标;3、拟定可行方案;4、分析评价方案;5、选择方案;6、实施方案;7、跟踪检查。第五步“选择方案”就是最关键得步骤。

(2)答:A陶瓷厂得管理者对市场分析准确,在进行设备得改造时注意成本得控制,在出现不同意见时并不盲目决策,而就是冷静地分析,并且认真调查与论证。B陶瓷公司得管理者盲目冒进,轻率决策,导致重大决策失误。

导致两家企业如此鲜明对比得原因还就是在于企业得营销需要到位得市场分析作依据,做工程时需要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与风险控制。

(3)答:科学决策需要注意以下5个问题:

1、决策就是否有明确得目标;

2、决策就是否有可供挑选得可行方案;

3、决策要能够作出分析评价;

4、决策就是否具有科学性;

5、决策就是否有遵循满意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