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一章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15
统计学第一章绪论习题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填空题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是,代表作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和。
5.总体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和。
7.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和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而指标都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和。
14.数学研究的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和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省的人B每一户C全国总人口D全国的每一个人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B 这200家公司C 这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D 这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全体学生 B 该班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C该班的每一个学生D该班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6.设某地区有60家生产皮鞋的企业,要研究它们的产品生产情况,不能成为指标是( )A所有企业B企业数C 60家企业的皮鞋总产量D所有企业生产的皮鞋的合格率7.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指标8.论述如何从所研究的领域或专门问题出发,视研究对象的性质而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统计学是( )A 描述统计学B 推断统计学C 理论统计学D 应用统计学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10.某工人月工资为1897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变量值D指标11.在调查设计时,学校作为总体,每个班作为总体单位,各班学生人数是( )A变量B指标C变量值D指标值12.某班四名学生金融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 )A标志B指标值C指标D变量值13.年龄是( )A变量值B离散型变量C连续型变量D指标名称14.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 )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15.质量指标是在数量指标基础上对总体内部数量关系和状况的反映。
统计学原理第一章绪论统计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进行核算和分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量表现、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的一种计量活动。
统计的三层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工作:即统计实践活动,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数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的总称,是一种社会调研活动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包括各种统计报表、统计图形及文字资料等。
统计学:是研究大量社会现象(经济)的总体方面的方法论科学三者关系:统计学与统计实践活动的关系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是工作和工作成果关系。
统计工作过程(统计工作的基本环节):1.统计设计(准备阶段)设计方案、指标体系、分类目录等2.统计调查(调查阶段)收集和占有统计资料3.统计整理(整理阶段)分布数列、次数分布等加工资料(承上启下)4.统计分析(分析阶段)绝对指标、相对指标等5.统计的表现与运用(工作总结)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大量观察法2.综合指标法3.统计分组法4.归纳推理法5.统计模型社会统计学的特点1、数量性:统计研究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数量方面。
2、总体性:主要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规律3、具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不是抽象的量。
4、变异性:总体中各单位的数值表现存在差异5、不确定性: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基础上或样本数据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分析,所获得的结论不确定统计的职能:信息职能、咨询职能、监督职能。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统计学中几个基本概念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计量的结果。
1.定类尺度:也称类别尺度或列名尺度,是按照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组或分类。
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定序尺度:又称顺序尺度,是对现象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
可以确定类别的优劣或顺序3.定距尺度:也称间隔尺度,是对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和发展一、统计的产生:源于人类的计数与统计实践活动。
二、统计的发展1、英国的政治算术学派(17世纪)【“有实无名”的统计学】创始人:英国的威廉·配第(政治经济学之父)代表作:《政治算术》——统计学诞生的标志;文中针对英、法、荷兰的国情,利用数字、重量、尺度的方法,并配以朴素的图表(现代统计学广为采用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三国国力的比较,但没有使用“统计学”一词。
2、德国的国势学派(又称记述学派)(18世纪)【“有名无实”的统计学】代表人物:康令、阿亨瓦尔康令在大学开设“国势学”课程,以文字技术和比较为主,反映各国的国情国力;阿亨瓦尔继承和发展了康令的思想,并于1749年首次使用“统计学”代替“国势学”,认为统计学是关于各国基本制度的学问,但缺乏数字和内容。
3、数理统计学派(19世纪)代表人物:凯特勒(比利时)(古典统计学的完成者,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代表作:《社会物理学》——他将概率论引进统计学,完成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结合。
第二节统计学的性质和特点一、统计的三个含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资料(成果)和统计学(理论)。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大量社会现象(主要是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三、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广泛性。
第四节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单位的整体。
统计总体可以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总体所包含的单位数有限的比如人口数、企业数,反之比如大海里的鱼资源数。
2、总体单位:是指构成总体的个别单位。
注: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随着统计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二、统计标志与统计指标1、统计标志:用来说明总体单位所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
可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
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不能用数字来表示的,如性别、籍贯、工种等;数量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是可用数字来表示的,如年龄、身高、收入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统计的产生与发展1.统计—总括地计算;对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统计学概括地说统计就是用数字作为语言表述事实。
它有三层含义即:统计资料、统计工作、统计学2统计资料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现象或科学技术内容的统计数字和相联系的文字分析报告。
3统计工作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采用适宜的科学方法搜集、处理统计资料的一系列调查研究过程。
3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为什么?)。
P8三者之间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过程与成果的关系;统计工作和统计学是实践与理论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理论又高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概括和总结,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
第二节统计的基本问题1.统计的作用认识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治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研究的有效工具P42.统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综合性)具体性3.统计工作过程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4、统计设计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结合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对统计范围、统计指标、分类目录、资料搜集整理方法、分析要求及有关组织工作等方面所作出的整体规划。
5、统计调查就是根据统计活动的目的所确定的统计指标,把研究对象中各总体单位的某些必须了解的特征记录下来。
6、统计整理就是根据统计设计的要求,将调查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编制统计表等科学加工处理的过程,以便清晰地反映研究总体的综合特征。
7、统计分析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以统计数据为基础,结合具体情况,运用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进行研究,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根据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节统计学的若干基本概念1、总体: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简言之总体是同质个体所组成的整体。
第一章绪论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X )2.统计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不考虑个别事物的数量特性。
(X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学对如何运用抽样调查方法,有很大的充实和发展。
(V )4.统计研究现象的量,是从定性研究开始的。
(V )5.统计指标对总体特征只有定量作用。
(X )6.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X )7.变量数列有两类:一类是离散变量,这种变量只能用整数表示;另一类是连续变量,这种变量可以用任意数值表示,例如职工人数、企业个数、设备台数。
(X )8.指标和标志一样,都是有名称和数值两部分组成的。
(X )9.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X )10.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X)11.质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质的特征的,因此,可以用文字来表述。
(X )12.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V )13.连续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V )14.指标体系是许多指标集合的总称。
(X )15.品质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是不能用数值来表示的。
(V )16.所有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则不是。
(V )17.只要有了某个指标,就能对总体进行完整、全面的认识。
(X )18.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来的。
(X)19.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X )20.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V )。
(完整版)统计学总复习提纲统计学复习提纲第⼀章:绪论1、1)统计的含义:统计⼀词有统计⼯作、统计资料、统计科学三种含义,但最基本的还是统计⼯作。
没有统计⼯作就不会有统计资料,没有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就不会产⽣统计科学。
2)统计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统计⼯作的规律,即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法,是⼀门⽅法论科学。
3)统计的特点: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2、统计学的基本概念1)总体:总体是指在某种共性的基础上由许多个别事物结合起来的整体。
总体有三⽅⾯特征:同质性、⼤量性、差异性总体可分为有限总体和⽆限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个别事物叫总体单位。
总体和总体单位是根据统计研究的⽬的来确定的。
3)标志: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标志可分为数量标志(⽤数字回答问题)和品质标志(⽤⽂字回答问题)。
标志还可分为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
不变标志:所有总体单位共同具有的特征。
它是构成总体的必要条件和确定总体范围的标准。
可变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必然存在差异的标志。
4)变量:可变标志中既有品质标志也有数量标志。
可变的数量标志就叫变量。
变量的具体数值叫变量值。
凡变量值只能以整数出现的变量,叫离散变量。
凡变量值可作⽆限分割的变量,叫连续变量。
5)指标与指标体系:指标: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
指标体系:以共同的研究⽬的为纽带⽽相互联系的⼀系列统计指标。
6)指标与标志的区别与联系区别有⼆:第⼀,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第⼆,指标只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所有指标都要⽤数字来回答;标志则既有反映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数字回答),也有反映总体单位的品质特征(⽤⽂字回答)。
⼆者联系:主要表现:许多标志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的标志值汇总⽽得来的。
品质标志虽然本⾝不具有数值,但有些指标是按品质标志分组分组计算得出。
由于总体和总体单位可随统计研究的⽬的⽽易位,故指标和数量标志在⼀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换。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威廉·配第是()的代表人物。
A.记述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社会学派D.数理统计学派2.在1749年出版的《近代欧洲各国国势学论》中首先使用了“统计学”这个名称的是()。
A.约翰·格朗特B.阿亨瓦尔C.海门尔·康令D.克尼斯3.调查某一企业职工的健康状况,总体是()。
A.这个企业B.这个企业的所有职工C.每个职工D.所有职工的健康状况4.数量指标表现为()。
A.相对数B.平均数C.绝对数D.变异数5.名义级数据可以用来()。
A.分类B.比较大小C.加减运算D.加减乘除四则运算6.间距级数据之间不可以()。
A.比较是否相等B.比较大小C.进行加减运算D.进行乘除运算7.2个大学生的身高分别为165cm、172cm,则165、172是()。
A.2个变量B.2个标志C.2个指标D.2个标志值8.总体与总体单位的确定()。
A.与研究目的有关B. 与研究目的无关C.与总体范围大小有关D. 与研究方法有关9.通过有限数量的种子发芽实验结果来估计整批种子的发芽率,这种统计方法属于()。
A.推断统计学B.描述统计学C.数学D.逻辑学10.2010年11月1日,我国将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人口普查中,总体单位是()。
A.每一个人B.每一个家庭C.每一个地区D.全国总人口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一词”有三层含义()。
A.统计设计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D.统计科学E.统计图表2.下面属于推断统计学研究内容的是()。
A.数据收集B.抽样调查C.相关分析D.假设检验E.指数3.下面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合格率B.价格C.产量D.出勤率E.星球个数4.下列变量中属于比例级数据的有()。
A.温度B.海拔高度C.考试分数D.日产量E.大桥长度5.以下关于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描述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B.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基础C.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D.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E.两者各自独立,毫不相干6.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
第一章绪论思考与练习一、判断题1.统计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答:错。
统计学和数学都是研究数量关系的,两者虽然关系非常密切,但两个学科有不同的性质特点。
数学撇开具体的对象,以最一般的形式研究数量的联系和空间形式;而统计学的数据则总是与客观的对象联系在一起。
特别是统计学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
2.统计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
答:错。
统计学是跨社会科学领域和自然科学领域的多学科性的科学。
3.统计学是一门实质性科学。
答:错。
实质性的科学研究该领域现象的本质关系和变化规律;而统计学则是为研究认识这些关系和规律提供合适的方法,特别是数量分析的方法。
4.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
答:对。
统计学是有关如何测定、收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
5.描述统计是用文字和图表对客观世界进行描述。
答:错。
描述统计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信息。
所以描述统计不仅仅使用文字和图表来描述,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有关统计指标反映客观事物的数量特征。
6.对于有限总体不必应用推断统计方法。
答:错。
一些有限总体,由于各种原因,并不一定都能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
例如,某一批电视机是有限总体,要检验其显像管的寿命。
不可能每一台都去进行观察和实验,只能应用抽样调查方法。
7.经济社会统计问题都属于有限总体的问题。
答:错。
不少社会经济的统计问题属于无限总体。
例如要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消费者不仅包括现在的消费者而且还包括未来的消费者,因而实际上是一个无限总体。
8.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是两类性质不同的统计学。
答:对。
统计学沿着两个不同方向发展,形成了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理论统计具有通用方法论的性质,而应用统计学则与各不同领域的实质性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是有具体对象的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