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瞬态动力分析详解
- 格式:ppt
- 大小:832.00 KB
- 文档页数:60
完全法完全法采用完整的系统矩阵计算瞬态响应(没有矩阵缩减)。
它是三种方法中功能最强的,允许包括各类非线性特性(塑性、大变形、大应变等)。
注─如果并不想包括任何非线性,应当考虑使用另外两种方法中的一种。
这是因为完全法是三种方法中开销最大的一种。
完全法的优点是:·容易使用,不必关心选择主自由度或振型。
·允许各种类型的非线性特性。
·采用完整矩阵,不涉及质量矩阵近似。
·在一次分析就能得到所有的位移和应力。
·允许施加所有类型的载荷:节点力、外加的(非零)位移(不建议采用)和单元载荷(压力和温度),还允许通过TABLE数组参数指定表边界条件。
·允许在实体模型上施加的载荷。
完全法的主要缺点是它比其它方法开销大。
§3.4 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首先,讲述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然后分别介绍模态叠加法和缩减法与完全法不相同的计算步骤。
完全法瞬态动力分析(在ANSYS/Multiphsics、ANSYS/Mechauioal及ANSYS/Structural中可用)由以下步骤组成:1.建造模型2.建立初始条件3.设置求解控制4.设置其他求解选项5.施加载荷6.存储当前载荷步的载荷设置7.重复步骤3-6定义其他每个载荷步8.备份数据库9.开始瞬态分析10.退出求解器11.观察结果§ 型在这一步中,首先要指定文件名和分析标题,然后用PREP7定义单元类型,单元实常数,材料性质及几何模型。
这些工作在大多数分析中是相似的。
<<ANSYS 建模与网格指南>>详细地说明了如何进行这些工作。
对于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注意下面两点:·可以用线性和非线性单元;·必须指定杨氏模量EX(或某种形式的刚度)和密度DENS(或某种形式的质量)。
材料特性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恒定的或和温度有关的。
§3.1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定义瞬态动力学分析(亦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的随时间变化载荷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
可以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在稳态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作用下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
载荷和时间的相关性使得惯性力和阻尼作用比较重要。
如果惯性力和阻尼作用不重要,就可以用静力学分析代替瞬态分析。
瞬态动力学的基本运动方程是:其中:[M] =质量矩阵[C] =阻尼矩阵[K] =刚度矩阵{}=节点加速度向量{}=节点速度向量{u} =节点位移向量在任意给定的时间,这些方程可看作是一系列考虑了惯性力([M]{})和阻尼力([C]{})的静力学平衡方程。
ANSYS程序使用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在离散的时间点上求解这些方程。
两个连续时间点间的时间增量称为积分时间步长(integration time step)。
§3.2学习瞬态动力学的预备工作瞬态动力学分析比静力学分析更复杂,因为按“工程”时间计算,瞬态动力学分析通常要占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和更多的人力。
可以先做一些预备工作以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从而节省大量资源。
例如,可以做以下预备工作:1.首先分析一个较简单模型。
创建梁、质量体和弹簧组成的模型,以最小的代价深入的理解动力学认识,简单模型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所有的动力学响应所需要的。
2.如果分析包括非线性特性,建议首先利用静力学分析掌握非线性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
在某些场合,动力学分析中是没必要包括非线性特性的。
3.掌握结构动力学特性。
通过做模态分析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这些模态被激活时结构的响应状态。
同时,固有频率对计算正确的积分时间步长十分有用。
4.对于非线性问题,考虑将模型的线性部分子结构化以降低分析代价。
<<高级技术分指南>>中将讲述子结构。
§3.3三种求解方法瞬态动力学分析可采用三种方法:完全(Full)法、缩减(Reduced)法及模态叠加法。
§3.1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定义瞬态动力学分析(亦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的随时间变化载荷结构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
可以用瞬态动力学分析确定结构在稳态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作用下的随时间变化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
载荷和时间的相关性使得惯性力和阻尼作用比较重要。
如果惯性力和阻尼作用不重要,就可以用静力学分析代替瞬态分析。
瞬态动力学的基本运动方程是:其中:[M] =质量矩阵[C] =阻尼矩阵[K] =刚度矩阵{}=节点加速度向量{}=节点速度向量{u} =节点位移向量在任意给定的时间,这些方程可看作是一系列考虑了惯性力([M]{})和阻尼力([C]{})的静力学平衡方程。
ANSYS程序使用Newmark时间积分方法在离散的时间点上求解这些方程。
两个连续时间点间的时间增量称为积分时间步长(integration time step)。
§3.2学习瞬态动力学的预备工作瞬态动力学分析比静力学分析更复杂,因为按“工程”时间计算,瞬态动力学分析通常要占用更多的计算机资源和更多的人力。
可以先做一些预备工作以理解问题的物理意义,从而节省大量资源。
例如,可以做以下预备工作:1.首先分析一个较简单模型。
创建梁、质量体和弹簧组成的模型,以最小的代价深入的理解动力学认识,简单模型更有利于全面了解所有的动力学响应所需要的。
2.如果分析包括非线性特性,建议首先利用静力学分析掌握非线性特性对结构响应的影响规律。
在某些场合,动力学分析中是没必要包括非线性特性的。
3.掌握结构动力学特性。
通过做模态分析计算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了解这些模态被激活时结构的响应状态。
同时,固有频率对计算正确的积分时间步长十分有用。
4.对于非线性问题,考虑将模型的线性部分子结构化以降低分析代价。
<<高级技术分指南>>中将讲述子结构。
§3.3三种求解方法瞬态动力学分析可采用三种方法:完全(Full)法、缩减(Reduced)法及模态叠加法。
ANSYS稳态和瞬态分析步骤简述稳态和瞬态分析是工程领域中常用的计算分析方法,用于对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响应进行评估和优化。
本文将简述ANSYS软件中稳态和瞬态分析的步骤。
稳态分析通常用于评估系统在稳定运行情况下的性能。
稳态分析步骤主要包括几何创建、材料定义、加载和边界条件设定、求解和结果分析。
1.几何创建:稳态分析的第一步是通过ANSYS中的CAD工具创建系统的几何模型。
可以使用ANSYS自带的几何建模工具或导入外部CAD文件。
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可以创建二维或三维模型。
2.材料定义:在稳态分析中,需要确定系统中各个组件的材料特性。
可以从ANSYS软件的材料库中选择标准材料,也可以自定义材料特性。
对于复杂材料特性的模拟,可以使用ANSYS中的材料建模工具进行进一步定义。
3.加载和边界条件设定:在进行稳态分析前,需要确定系统的加载和边界条件。
加载可以是体力加载(如重力、力、压力等)或表面力加载(如热通量、表面摩擦等)。
边界条件设定包括约束和支撑条件,如固定支座、滑动支座等。
4.求解:稳态分析中,需要对系统的方程进行求解,得到系统在稳态运行状态下的响应。
ANSYS中使用有限元法进行求解,将系统离散为有限个单元,并对每个单元进行数学建模,建立线性方程组。
然后采用迭代算法求解方程组,得到系统的稳态响应。
5.结果分析:稳态分析完成后,可以对求解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ANSYS提供了丰富的结果展示和分析工具,可以对应力、位移、应变等进行可视化展示,也可以进行数据提取和报表输出。
瞬态分析通常用于评估系统在动态或瞬时加载下的响应。
瞬态分析步骤与稳态分析类似,但在加载和求解方面略有不同。
1.几何创建:瞬态分析的几何创建步骤与稳态分析相同。
2.材料定义:瞬态分析时,需要对系统的材料特性进行定义,与稳态分析相同。
3.加载和边界条件设定:在瞬态分析中,加载可以是冲击、脉冲或周期性加载等。
边界条件设定与稳态分析类似。
4.求解:瞬态分析中,需要对系统的动态方程进行求解。
1.Maxwell 2D: 金属块涡流损耗(一)启动W o r k b e n c h并保存1.在windows系统下执行“开始”→“所有程序”→ANSYS 15.0→Workbench 15.0命令,启动ANSYS Workbench 15.0,进入主界面。
2.进入Workbench后,单击工具栏中的 按钮,将文件保存。
(二)建立电磁分析1.双击Workbench平台左侧的Toolbox→Analysis Systems→Maxwell 2D此时在ProjectSchematic中出现电磁分析流程图。
2.双击表A中的A2,进入Maxwell软件界面。
在Maxwell软件界面可以完成有限元分析的流程操作。
3.选择菜单栏中Maxwell 2D→Solution Type命令,弹出Solution Type对话框(1)Geometry Mode:Cylinder about Z(2)Magnetic:Transient(3)单击OK按钮4.依次单击Modeler→Units选项,弹出Set Model Units对话框,将单位设置成mm,并单击OK按钮。
(三)建立几何模型和设置材料1.选择菜单栏中Draw→Rectangle 命令,创建长方形在绝对坐标栏中输入:X=500,Y=0,Z=0,并按Enter键在相对坐标栏中输入:dX=20,dY=0,dZ=500,并按Enter键2.选中长方形,选择菜单栏中Edit→Duplicate along line命令在绝对坐标栏中输入:X=0,Y=0,Z=0,并按Enter键在相对坐标栏中输入:dX=50,dY=0,dZ=0,并按Enter键弹出Duplicate along line对话框,在对话框中Total Number:3,然后单击OK按钮。
3.选中3个长方形右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Assign Material命令,在材料库中选择Aluminum,然后单击OK按钮。
瞬态动力学分析步骤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主要有:FULL(完全法)、Reduced(缩减法)和ModeSuperposition(模态叠加法)。
书上介绍的一般都是FULL法,其分析过程主要有8个步骤:(1)前处理(建立模型和划分网格)(2)建立初始条件(3)设定求解控制器(4)设定其他求解选项(5)施加载荷(6)设定多载荷步(7)瞬态求解(8)后处理(观察结果)1Full法步骤具体步骤如下:第1步:载入模型Plot>Volumes第2步:指定分析标题并设置分析范畴1设置标题等UtilityMenu>File>ChangeTitleUtilityMenu>File>ChangeJobnameUtilityMenu>File>ChangeDirectory2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Preference单击Structure,单击OK第3步:定义单元类型MainMenu>Preprocessor>ElementType>Add/Edit/Delete,出现ElementTypes对话框,单击Add出现LibraryofElementTypes对话框,选择StructuralSolid,再右滚动栏选择Brick20node95,然后单击OK,单击ElementTypes对话框中的Close按钮就完成这项设置了。
第4步:指定材料性能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Preprocessor>MaterialProps>MaterialModels。
出现DefineMaterialModelBehavior对话框,在右侧Structural>Linear>Elastic>Isotropic,指定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系数,Structural>Density指定材料的密度,完成后退出即可。
第5步:划分网格选取菜单途径MainMenu>Preprocessor>Meshing>MeshTool出现MeshTool对话框,一般采用只能划分网格,点击SmartSize下面可选择网格的相对大小(太小的计算比较复杂,不一定能产生好的效果,一般做两三组进行比较),保留其他选项,单击Mesh出现MeshVolumes对话框,其他保持不变单击PickAll,完成网格划分。
ANSYS培训教程: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步骤用不同的瞬态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时,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的过程不尽相同。
下面我们首先描述如何用完全法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基本步骤,然后在列出用缩减法和模态叠加法时的不同地方。
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过程由三个主要步骤组成:1.建模2.加载及求解3.结果后处理模型的建立建模过程和其它类型的分析类似,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可以用线性和非线性单元。
2.必须指定弹性模量EX(或某种形式的刚度)和密度DENS(或某种形式的质量),材料特性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各向同性的或各向异性的,恒定的或和温度有关的。
在划分网格时需要记住以下几点:1. 有限元网格需要足够精度以求解所关心的高阶模态;2. 感兴趣的应力应变区域的网格密度要比只关系位移的区域相对加密一些;3.如果想包含非线性,网格应当细到能够扑捉到非线性效果。
例如,对于塑性分析来说,它要求在较大塑性变形梯度的平面内有一定的积分点密度,所以网格必须加密;4.如果对波传播效果感兴趣,网格应当细到足以解算出波。
基本准则是沿波的传播方向每一波长至少有20个单元。
加载并求解在这一步中,要定义分析类型及选项,加载,指定载荷步选项,并开始有限元求解。
具体步骤如下:1.进ANSYS求解器命令:/SOLUGUI:Main Menu | Solution2.指定分析类型和分析选项(1)指定分析类型(ANTYPE)选择开始一个新的分析。
如果已经完成了静力学预应力或完全法瞬态动力学分析并准备对时间历程进行延伸,或者想重新启动一次失败的非线性分析,则可用Restart。
(Restart要求初始求解过程中生成的文件Jobname.EMAT,Jobname.ESAV及Jobname.DB存在。
新得到的解结果将被附加在初始结果文件Jobname.RST中)。
从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瞬态动力学分析(Transient),并指定位完全法(Full)。
对于质量阵形成方法(Mass Matrix Formulation)建议在大多数分析应用中采用缺省的质量阵形成方式。
ANSYS 稳态和瞬态热模拟基本步骤基于ANSYS 9.0一、 稳态分析从温度场是否是时间的函数即是否随时间变化上,热分析包括稳态和瞬态热分析。
其中,稳态指的是系统的温度场不随时间变化,系统的净热流率为0,即流入系统的热量加上系统自身产生的热量等于流出系统的热量:=0q q q +-流入生成流出 在稳态分析中,任一节点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基本步骤:(为简单起见,按照软件的菜单逐级介绍)1、 选择分析类型点击Preferences 菜单,出现对话框1。
对话框1我们主要针对的是热分析的模拟,所以选择Thermal 。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后面的菜单中只有热分析相关的选项。
2、 定义单元类型GUI :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Edit/Delete 出现对话框2对话框2(3-1)点击Add,出现对话框3对话框3在ANSYS中能够用来热分析的单元大约有40种,根据所建立的模型选择合适的热分析单元。
对于三维模型,多选择SLOID87:六节点四面体单元。
3、选择温度单位默认一般都是国际单位制,温度为开尔文(K)。
如要改为℃,如下操作GUI: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Temperature Units选择需要的温度单位。
4、定义材料属性对于稳态分析,一般只需要定义导热系数,他可以是恒定的,也可以随温度变化。
GUI: Preprocessor>Material Props> Material Models 出现对话框4对话框4一般热分析,材料的热导率都是各向同性的,热导率设定如对话框5.对话框5若要设定材料的热导率随温度变化,主要针对半导体材料。
则需要点击对话框5中的Add Temperature选项,设置不同温度点对应的热导率,当然温度点越多,模拟结果越准确。
设置完毕后,可以点击Graph按钮,软件会生成热导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第10章 瞬态动力学分析
瞬态动力学分析(亦称时间历程分析)是用于确定承受任意随时间变化的载荷的结构动力学响应的一种方法。
利用瞬态动力学分析可以确定结构在静载荷、瞬态载荷和简谐载荷的随意组合下随时间变化产生的位移、应变、应力及力。
★ 了解瞬态动力学分析。
10.1 瞬态动力学分析概述
瞬态动力学分析(Transient Structural Analysis)给出的是结构关于时间载荷的响应,它不同于刚体动力学分析,在Workbench中瞬态动力学的模型可以是刚体,也可以是柔性体,而对于柔性体可以考虑材料的非线性特征,由此可得出柔性体的应力和应变值。
在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时,需要注意:
当惯性力和阻尼可以忽略时,采用线性或非线性的静态结构分析来代替瞬态动力学分析。
当载荷为正弦形式时,响应是线性的,采用谐响应分析更为有效。
当几何模型简化为刚体且主要关心的是系统的动能时,采用刚体动力学分析更为有效。
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情况均可采用瞬态动力学分析,但其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其他方法要大。
10.2 瞬态动力学分析流程
在ANSYS Workbench左侧工具箱中Analysis
Systems下的Transient Structural上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到
项目管理区的A6栏,即可创建瞬态动力学分析项目,
如图10-1所示。
当进入Mechanical后,单击选中分析树中的
Analysis Settings即可进行分析参数的设置,如图10-2
图10-1 创建瞬态动力学分析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