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27课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29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主题单元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3课时,每周2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民族团结与兴盛、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及海峡两岸的交往等内容,通过学习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决策;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海峡两岸的交往证明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本单元是中国现代史的重点内容,是本册中的重点部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内容。
专题一:民族团结。
专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专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中国在民族团结及祖国统一上的历程,体会一国两制的现实意义,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论文等形成文本文件。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2、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复习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些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让学生认识到“一国两制”是推进祖国和平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逐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对应课标(说明:学科课程标准对本单元学习的要求)1.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专题三: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中国历史上的统一问题1.中国完全统一的历史意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
中国实现统一后,两岸可携手合作,互补互助,发展经济,共同振兴中华。
中国的统一,不仅有利于中国本身的稳定和发展,也有利于中国同各国进一步加强友好合作关系,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割据,结束长期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有利于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奠定了中华大国的基础,使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他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使商品贸易便利进行。
奠定了我们56个民族一个家的基业。
3.元朝统一全国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历史,也是中国各民族又一次重新组合的时期。
4.新疆问题(1)两汉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2)唐朝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3)清代时与新疆地区的关系;(4)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疆的建设。
兰新铁路、第二亚欧大陆桥贯通。
(5)不和谐音符: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突”势力为实现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多起恐怖事件,新疆成为当前我国反恐的主战场,我国政府正严厉打击恐怖主义,以维护我国以及周边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5.西藏的发展及其与中央政府的关系(1)隋唐时期;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亲及唐蕃会盟。
(2)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元设宣政院管宗教事务、西藏地区,西藏正式成为元行政区。
(3)明清时期;①顺治、康熙帝分别赐予五世达赖、五世班禅“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封号,确立册封制度。
②雍正时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
③乾隆时建立金瓶掣签制。
(4)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西藏获得和平解放,祖国大陆统一的完成,各民族的大团结得以实现,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一个表现,也是进一步发展的基石。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2.作用: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3.五大自治区:全国已成立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二、“一国两制”1.目的:为了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
2.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
3.内涵:“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4.意义:“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正确的道路。
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回归进程(1)香港: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
(2)澳门: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在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
2.意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不仅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1.1978年后,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实际步骤,结束了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和人为隔绝的局面,缓和两岸关系,促进了两岸人员交流。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文教交流更加广泛,人员往来频繁,增进了两岸人民的民族情感,加深了台湾人民对大陆的了解,促进了两岸经济的发展。
1对应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民主协商政治制度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①保障了少数民族政治权利②维护了国家统一③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④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3. 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4.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①三大战役的胜利②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③香港、澳门的回归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A.社会制度B.主权归属C.经济制度D.社会生活6.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历史条件包括①1949年中国成立独立的主权国家②邓小平提出切实灵活的“一国两制”构想③改革开放使中国得到极大的发展④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7.在祖国统一问题上,正确的认识是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会谈之余两人均唱了几段自己喜爱的国粹艺术——京剧,这一段佳话说明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具有A.相同的心理素质B.共同的文化传统C.相同的经济基础D.共同的生活习俗9.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些同学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和“一国两制”的理解不正确,正确的应该是①都是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政策②民族自治区与实行“一国两制”的地区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③都有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④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和独立的外交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
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适用年八年级级所需时共4课时,课内3课时,课外1课时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单元属于中国现代史第四单元。
新中国成立后,依据我国的国情(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方针政策。
为了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一系列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的措施。
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党和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建立了特别行政区制度。
本单元共设三个专题,专题一:民族团结;专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专题三:海峡两岸的交往。
本单元的重点:民族区域自治;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党和政府确立的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专题二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专题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的历史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
专题问题设计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是什么?2、“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有何意义?3、你能说出港澳回归的历程吗?4、港澳回归的原因有哪些?港澳的回归有何重大意义?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1、教学支撑环境:多媒体教室2、多媒体课件、视频歌曲《故乡的云》、视频材料《港澳回归纪实》。
3、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历史栏目/czls/index.htm 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歌曲导入新课1、播放flash歌曲:《故乡的云》2 、大屏幕打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区图》歌曲《故乡的云》唱出了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渴望回到祖国母亲怀抱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