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检验标准A类
- 格式:xls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35
XXXX科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版本:V1.0文件编号:拟制:审核:批准:日期:XX产品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为确保古北设计、生产的产品外观质量符合要求,特制定本次检验标准。
3. 引用标准:GB/T2828.1-2003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4. 适用围本标准主要用于本公司生产与检验的各型号成品、半成品的外观检验;作为产品的外协厂和EMS厂家共同遵守的规严格遵照执行;如另有合同标准,那么执行合同规定。
5. 抽样标准:1)严重缺陷:Ac=0,Re=1 (无论批量大小)2)主要缺陷:AQL=0.653)次要缺陷:AQL=1.06.定义3.1 严重缺陷〔A类〕:造成产品不能使用的缺陷、不符合产品出厂配置要求的缺陷、严重影响主要性能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危害或危与人身平安的缺陷。
3.2 主要缺陷〔B类〕: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缺陷或产品装配产生的缺陷、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3.3 次要缺陷〔C类〕:轻微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
严重缺陷〔A类〕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平安隐患的缺陷。
如适配器漏电,产品结构有锐利的披锋,适配器通电冒烟等。
1〕单位包装漏装产品、少适配器、少产品配件等。
2〕规格型号与装样板不符a.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混入;b.部件配错〔产品组件、配件、附件、包装材料等〕;c.非标准品〔其他与标准样品不符的项目,包括标识、文字等〕。
主要缺陷〔B类〕产品装配产生的严重外观缺陷,存在超出规格要求的装配缝、断差等不良。
产品包装上的缺陷:合格证、说明书、保修卡、防伪标签漏放等错误,包装材料用错或多放配件。
严重影响产品外观的缺陷:划痕、压痕、色差、掉漆。
严重超出标准的外观的缺陷:压痕、划痕、色差、掉漆超标。
次要缺陷〔C类〕不影响用户使用的缺陷无保护膜,无包装袋。
影响产品与附件外观的缺陷如划伤、产品标贴不规等。
影响产品包装外观的缺陷说明书、保修卡、包装彩盒脏/破/皱等。
注:半成品、成品配置要求按照产品〔装配,包装〕要求、机型BOM物料清单与工程更改指令、工程更改通知,包装样板要求执行。
服装a类标准
服装a类标准是指服装行业中对于产品质量、安全性和环保要求的一系列规范。
在当前全球化的市场环境下,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已经成为消费者和监管部门非常关注的问题。
因此,制定和遵守服装a类标准对于服装生产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首先,服装a类标准对产品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需要确
保面料的色牢度、牢度、尺寸稳定性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以保证产品的耐久性和舒适度。
此外,还需要对缝制工艺、纽扣、拉链等细节进行严格把控,以避免因为质量问题导致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其次,服装a类标准对产品的安全性提出了严格要求。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需
要杜绝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如甲醛、偶氮染料等,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对服装的结构设计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因为设计不当而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最后,服装a类标准对产品的环保要求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
需要选择符合环保要求的面料和辅料,并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和废弃物排放,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推动服装生产企业实施绿色生产,减少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总之,服装a类标准是服装行业中的重要规范,对于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性和
环保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服装生产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消费者也应当关注产品的标准认证情况,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共同推动服装行业的健康发展。
OQC检验标准1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手机的出货检验。
2 职责本标准由质量管理部制程控制课负责编制。
3 引用标准GB/T 2828.1-2003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4 定义4.1 不合格定义4.1.1 A类不合格:造成手机不能使用的缺陷或不符合手机出厂配置要求的缺陷或严重影响主要性能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
4.1.2 B类不合格:影响手机使用/性能的缺陷或手机装配产生的缺陷或严重影响手机外观的缺陷。
4.1.3 C类不合格: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的轻微外观缺陷。
4.2 产品外观定义4.2.1 A面:正常使用时第一眼可看到的表面。
如次屏LCD和镜片的正面、翻面、天线表面正面。
4.2.2 B面:不在直视范围。
打开翻盖后出现的面,如按键表面、手机侧面、电池面、底面。
4.2.3 C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面。
如取出电池后出现的面。
5 检验的程序5.1 规定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执行产品《技术规格书》,产品《各机型MMI初始化状态》,产品《手机外观检验标准》及有效BOM、ECN传递的包装和配色方案。
5.2 规定产品不合格分类按照实际需要将不合格区分为A类、B类及C类三种类别;详见不合格定义。
5.3 规定合格品质水平产品合格质量水平由定货方与供货方协商确定。
除非另有规定,一般情况采用下列AQL值:A类不合格: AQL=02005-03-25发布 2005-03-30实施- 1 -B类不合格: AQL = 0.65C类不合格: AQL = 2.55.4 检查水平的规定除射频参数测试按每批抽5部外,其它一般情况下采用正常检查水平Ⅱ级抽检。
5.5 组成与提出检查批除非另有规定,通常采用检查批:150部(尾数除外)5.6 检查严格度的确定按三级检查规程执行(正常、加严、放宽),在新机型取消100%高温老化前,按加严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水平Ⅱ检查及判定;取消高温老化后,使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水平Ⅱ,除非另有特别规定。
Cambridge Industries Group (CIG) Quality Management Documentations塑胶件检验标准Doc. No:Q3-032Rev:A/0NOV 10, 2008Revision History1.目的作为塑胶件外观检验判定依据以确保塑胶件品质能符合需求。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塑胶部品及其表面的喷油(电镀)、印刷。
3.定义:3.1 缺点分类:A类缺陷:指其缺点可能导致故障或功能不全,影响产品识别,降低产品之使用性能,以致无法符合产品规格。
B类缺陷:指实质上不致减低期望目的之缺点,虽与已设定之标准有差异,但使用与操作上功能正常。
3.2 级面定义:3.2.1 产品本体外观级面定义:Ⅰ级面:产品本体的上视面、前视面以及LOGO面。
Ⅱ级面:本体的所有侧面及背面。
Ⅲ级面:产品的底面及隐藏面。
3.3缺陷定义3.3.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
3.3.2 毛边:分模面挤出的塑胶。
3.3.3亮痕: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
3.3.4气泡:透明制品内部形成的中空。
3.3.5 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
3.3.6 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母模面。
3.3.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
3.3.8拉白:开模时分模面或皮纹拖拉制件表面造成的划痕。
3.3.9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3.3.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3.3.11 水纹:成型时留在制件表面的银色条纹。
3.3.12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
3.3.13装配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
3.3.14毛屑:分布在注塑件、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
3.3.15修饰不良:修除制件毛边、浇口不良,过切或未修除干净。
手机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确保生产手机外观检验标准的统一。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型号成品、半成品外观检验。
如果另有合同标准,则执行合同规定。
3职责本企业标准由质量管理部负责编制,质量管理部、来料品控部、中期试验部、维修中心等部门执行,其它部门可参考执行。
4、缺陷分类定义4.1严重缺陷(Critical):造成手机不能使用的缺陷或不符合手机出厂配置要求的缺陷或严重影响主要性能指标/功能不能实现的缺陷。
4.2主要缺陷(Major):影响手机使用/性能的缺陷或手机装配产生的缺陷或严重影响手机外观的缺陷。
4.3次要缺陷(minor):轻微影响手机外观的缺陷。
可能对使用者造成伤害或有安全隐患如充电器漏电,电池漏液/鼓包,手机结构有锐利的披锋,的缺陷。
充电器/电池通电冒烟等.不能使用的缺陷。
不能开机、不能登录网络、不识SIM、不能通话、不能完成正常充电或其它严重影响手机使用的缺陷.1)单位包装少手机、少电池、少电池后盖、少天线、少充电器、少摄象头、少说明书、少保修卡等.严重缺陷(A 类)2)少装配螺钉(≥2)或其它手机组件.3)机内多螺钉或其他晃响异物.4)贴或写有不良的标识的混入.严重不符合手机出厂配置的缺陷5)异品 a.不同型号的手机产品混入;b.部件配错(手机组件、配件、附件、包装材料等);c.非标准品(其他与标准样品不符的项目,包括标识、文字等).影响手机使用、性能的缺陷主要缺陷手机装配产生的缺陷(B类)手机包装上的缺陷严重影响手机外观的缺陷三级划伤:轻划痕,不反光时难看出,在某一固定角度才能看得见的划痕.二级划伤:轻度硬器划伤,不转换角度都能看见且轻微的划痕.一级划伤:重硬器划伤,不转换角度都能看见且较严重的划痕.色点:肉眼观察难以区分长与宽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值径为其尺寸.错位:各部件组装后的台阶.缝大:各部件组装后的缝隙超过标准.杂质:喷漆时有异物而形成的凸点或线.掉漆:表面涂层的脱落.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水纹:产品表面上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了一条明显的线,叫做熔接线。
深圳市X X X X有限公司检验标准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前言2016-7-5发布 2016-7-5实施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1 范围为规范品质部对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标准判定的一致性,制定本标准,以此作为本公司品质部FQC、OQC对手机成品机外观检验判定的依据。
2 抽样计划在交货方提供的合格产品中按GB/T 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中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进行抽样,合格质量水平(AQL)及检查水平(II)规定见下表:3取样方法和标准判定条件3.1 抽样方法FQC在线检验,每个交货批随机抽取样本检验;OQC线外检验,在每天每机型的任一交货批中随机抽取20个样本检验;3.2 标准判定条件3.2.1 照明条件:40W日光灯管;3.2.2 距离与角度:a)手机在灯管下方中线面上,距灯管100cm,两者连线与垂直线夹角小于45°的范围内;b)手机在人正前下方,手机距人眼30cm,两者连线与垂直线夹角在30°至60°之间移动;c)正常检验:手机检视面与垂直线成45°角,手机以检视面横轴或纵轴为轴±15°内旋转;d)反光检验:手机检视面与垂直线成45°角,手机以检视面横轴或纵轴为轴±15至±45°内旋转;e)时间:单独部位10±5s,整机30±5s;f)人员:裸视或矫正视力1.0以上,无色盲、色弱、散光。
4常规检验4.2 使用符号的定义4.3 判定标准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判定标准检验仪器缺陷类型1.AA面外观目视比较1)显示屏白点、亮点、亮斑,、黑点、彩点,开机可见φ≤0.15mm,d≥1cm,N≤2,开机不可见按镜片黑白点标准2)镜片白点、黑点, 0.10mm≤φ≤0.15mm, N≤1;φ<0.10mm,允许3个(数量往上包含,即最多可允许同时存在1个0.10mm≤φ≤0.15mm加上2个φ<0.10mm的黑、白点,后面的数量规则相同)3)触摸屏镜片白点、黑点,φ≤0.2mm, N≤2, d≥5cm4)凹点、凸点(包含压点、颗粒),0.10mm≤φ≤0.15mm, N≤1;φ<0.10mm, N≤35)视窗边缘异物、毛丝, L≤1.5mm,W≤0.05mm, N≤1;非视窗边缘区域不允许毛丝6)表层划伤,正常可见,L≤1.5mm,W≤0.03mm,N≤1;反光才可见 L≤3mm,W≤0.05mm,N≤13.2寸以上触屏镜片标准:W≤0.03mm无论长度忽略不计,N≤3,不可聚集0.03≤W≤0.05,L≤6mm,N≤2菲霖CCCCCCCCCCCCC N d ΦL W H S含义数量距离直径长度宽度高度面积单位个/条/处cm(厘米) mm(毫米) mm(毫米) mm(毫米) mm(毫米) mm2(平方毫米)5 异常问题作业处理方法1)原则上标准之内的故障机可以直接下机,如果员工发现某些故障在标准之内但很明显,可以截出给QE判定,如没有截出员工也无需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行业标准SN/T0553-1996出口服装检验抽样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出口服装外观品质、规格检验抽样方案、抽样方法、判定和转换规则等技术特征。
本标准适用于出口服装外观品质、规格检验抽样判定。
2.定义AQL:合格质量水平Ac:合格判定数Re:不合格判定数I:检查水平A类不合格品:单位产品中有一个及以上A类缺陷,也可含B 类缺陷。
A类缺陷:单位产品上出现缝制不良、整熨不良、脏污、破洞、规格不符等严重影响整体外观及穿着性能的缺陷。
B类不合格品:单位产品中有一个及以上B类缺陷,不含A类缺陷。
B类缺陷:单位产品上出现缝制不良、线头、脏污等轻微影响整体外观及穿着性能的缺陷。
3.抽样3.1 抽样方案一次抽样。
3.2 检查水平一般检查水平I3.3 合格质量水平AQLA类不合格品AQL=2.5B类不合格品AQL=4.04.方案实施4.1 出口服装抽样见表1、表2、表34.2 检验批的构成应以同一合同在同一条件下加工的同一品种唯一检验批或出口报验批唯一检验批。
4.3 抽箱数量抽箱数量=总箱数的平方根×0.6(四舍五入,取整数)4.4 方法在总箱数内随机抽取应抽箱数,然后按规格、款式、颜色在样品箱中均匀抽取应抽样品。
如规格、款式、颜色超过所抽样箱数,则不受抽箱数限制。
4.5 检查规格检查按所抽样品的10%,但每一规格不得少于三件(套),外观检验依据各类检验标准。
5.合格批与不合格批的判定5.1 A类、B类不合格品数同时小于等于Ac,则判定为全批合格。
5.2 A类、B类不合格品数同时大于等于Re的数字,则判定为全批不合格。
5.3 当A类不合格品大于等于Re时,则判定为全批不合格。
5.4 当B类不合格品数大于等于Re,A类不合格品数小于等于Ac,两类不合格品数相加,如小于两类不合格品Re总数,可判定全批合格。
如大于等于两类不合格品Re总数,则判定全批不合格。
6.转换规则6.1 无特殊规定,开始一般采用正常检查抽样方案,在特殊情况下,开始可使用加严检查或放宽检查抽样方案。
接受质量限AQL 检验项目检验工具OK图片异常图片A B1、正金电极中间不得缺损显微镜B2、正金电极边缘少金不得超过电极面积的1/10显微镜B3、背金缺损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1/5显微镜B4、背面不得有掉背金现象显微镜B1、多金/多铝不得多于电极面积的1/10,且多金/多铝部分由电极边缘到发光区边缘长度不得超过1/2的区域之内。
显微镜B2、挂角部分的宽度不得超过电极直径的1/10,且挂角部分必须处在的电极边缘到发发光区边缘长度1/2的区域之内。
显微镜B 判定标准单电极芯片成品检验标准1.0 112/109/809/108/208/309/709/708/207/689外观标准:(A类品)A类不合格:0.065 B类不合格:0.4不合格分类电极表面不良缺损多金/多铝(挂角)氧化1、正金电极氧化及粗糙面积不得超过电极面积的1/5显微镜B1、正金电极中间不允许水点现象显微镜B2、正金电极中间不允许起皮现象显微镜暂无图片B3、电极边缘水点面积不得多于电极面积的1/10显微镜B4、电极边缘起皮面积不得多于电极的1/10显微镜B异色1、电极表面呈原金属色,无变色、发黄现象显微镜B电极表面不良气泡1、正金电极脏污不得超出电极面积的1/10显微镜B2、背金电极脏污不得超出电极面积的1/10显微镜B1、电极刮伤不得露出底材显微镜B2、正金电极刮伤面积不得超过电极面积的1/5显微镜B3、背金电极刮伤面积不得超过电极面积的1/3显微镜B1、全测产品(112、109、809、309)正金电极必须有针痕显微镜B2、电极表面测试点不得超过两个(允许两个)显微镜B电极表面不良脏污刮伤测试点测试点3、针痕大小不得超过电极面积的1/5,深度不得超过电极的厚度显微镜B合金异常合金异常导致的电极表面突出的小点数量不得超过10个显微镜B脏污1、发光区脏污面积不得多于发光区面积1/10显微镜B残金1、发光区残金面积不得多于发光区面积的1/10;且残金不得在发光区边缘显微镜B刮伤1、发光区不得有刮伤或针痕显微镜B水点1、晶粒表面水点个数不得多于2个,且整张芯片膜上零散分布水点芯片比例不超过2%,不能有集中分布的水点现象显微镜B红线发光区表面不得有在体视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红线显微镜B电极表面不良发光区表面不良脱落1.HB/TB工艺晶粒发光区不得有脱落的现象显微镜B氧化1.HB/TB工艺晶粒发光区上的氧化颜色的形状不得出现“11”单边氧化的现象显微镜B正崩1、晶粒正面崩边缺损部分最大宽度不得超过晶粒边长的1/10,且崩边缺损面积不得超过晶粒正面面积的1/10;晶粒正面崩角缺损面积不得超过晶粒正面面积的1/10, 且崩角处不得超过1处显微镜B背崩1、晶粒背面崩边缺损部分最大宽度不得超过晶粒边长的1/5,且崩边缺损面积不得超过晶粒背面面积的1/5;晶粒背面崩角缺损面积不得超过晶粒背面面积的1/5,且崩角处不得超过1处显微镜B切偏1、晶粒电极距两边距离比值不得超过1.5(大/小)显微镜A(宽的一边)/B(窄的一边)>1.5双胞1、不得有晶粒双胞显微镜A发光区表面不良晶粒切割不良崩边崩崩边崩角1、晶粒正面或背面不得有裂纹显微镜B2、晶粒表面不得有刀痕显微镜B1、晶粒排列应整齐,行或列偏移不超过1/5晶粒宽度显微镜B2、整行整列头尾晶粒最大偏移不可超过1个晶粒宽显微镜B歪斜1、晶粒歪斜角度不超过10°显微镜B倾倒1、晶粒不能有倾倒显微镜刀痕晶粒切割不良晶粒排列不良排列偏移2.0 B类品外观标准:接受质量限AQL检验工具AB 背崩背崩面积不得多于原面积1/2显微镜B 切割不良芯粒切割不良不可切到电极显微镜B 脏污晶粒表面脏污不大于原面积的1/2显微镜B 起皮电极边缘金属脱落不得超过电极的1/5显微镜B5.1 正装蓝膜109/809/108/208/309/709/708/207产品,单张膜上芯片数量少于3000颗(包含3000颗)降档B类入库;A类不合格:0.065 B类不合格:0.4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判定标准3.0 C类品外观标准:3.1不符合A、B类标准则为C类品4.0 D类品外观标准:4.1掉角颗数在20ea及以内的芯片按掉角A类入库,即质检人员贴“掉角A类”的标签,掉角大于20ea的芯片仍按掉角D类入库,即质检人员贴“掉角D类”的标签。
a 类检验项目a 类检验项目是指符合特定标准的产品或服务在质量检验中的一类项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a 类检验项目的相关内容。
a 类检验项目是指在质量检验中具有重要性、关键性的项目。
这些项目通常涉及产品的关键功能、性能或者安全性等方面。
例如,在电子产品的质量检验中,电池的充电性能、电源的稳定性、屏幕的分辨率等就是a 类检验项目。
这些项目对产品的整体品质和用户体验有着重要影响,因此需要经过严格的检验和测试。
a 类检验项目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不同行业或领域有着不同的检验标准,这些标准通常由国家或行业组织制定,旨在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a 类检验项目可能包括制动系统的性能、安全气囊的触发准确性等。
这些项目的检验依据通常是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a 类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和流程也需要严格规范。
不同的项目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和测试设备。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a 类检验项目可能包括食品的微生物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这些项目需要使用特定的实验室设备和检验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的a 类检验项目中,还需要进行样品的取样和标识。
样品的取样过程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进行,以确保取样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取样后,需要对样品进行标识,以防止混淆或错误。
标识通常包括样品编号、采样日期、采样人员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和追溯。
在a 类检验项目中,还需要对检验结果进行评定和判定。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进行评估,并做出合理的判定。
如果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则可以认定产品或服务合格;如果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修复、退货或重新生产等。
a 类检验项目是质量检验中的重要项目,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在进行a 类检验项目时,需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严格遵守检验方法和流程。
只有通过严格的检验,才能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产品外观检验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也是产品交付客户前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产品外观检验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哪些内容呢?一般来说,产品外观检验标准应包括外观缺陷的定义、分类和判定标准。
外观缺陷的定义是指对于产品外观上的瑕疵或不良现象进行明确定义,以便于检验人员能够准确、一致地判定。
而外观缺陷的分类则是指将外观缺陷按照其性质、程度等进行分类,以便于检验人员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检验和判定。
判定标准则是指对于每一类外观缺陷应该如何判定,包括了允许的缺陷程度、判定方法等内容。
其次,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首先,标准应该具有可操作性,即检验人员能够根据标准的要求进行准确、一致的判定。
其次,标准应该具有科学性,即标准的制定应该基于实际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点,不应该是主观臆断的结果。
再次,标准应该具有公正性,即标准的制定应该是公开、公正的,不应该偏袒任何一方。
最后,标准应该具有时效性,即标准应该随着生产工艺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以保证其适用性和有效性。
最后,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执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应该加强对检验人员的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标准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的检验记录和档案,以便于追溯和复查。
再次,应该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符合外观检验标准的要求。
最后,应该建立完善的反馈机制,及时总结和分析外观缺陷的原因,以便于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总之,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形象,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不断完善和提高标准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持续提升。
服装a类标准服装a类标准是指针对服装行业中的一些特定品类所设定的质量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涉及到面料的选择、裁剪的精度、缝纫的工艺、装饰的细节等方面,旨在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服装行业中,不同的服装品类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而服装a类标准则是其中的一种。
首先,面料的选择是服装a类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面料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舒适度、透气性、耐磨性等方面。
根据服装的不同用途和款式,面料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运动服装所使用的面料通常具有吸湿排汗、弹性好的特点,而正装服装则需要选择具有良好质感、易打理的面料。
在服装a类标准中,对于面料的选择会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服装产品的品质。
其次,裁剪的精度也是服装a类标准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裁剪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服装的合身度和外观效果。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裁剪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裁剪不准确会导致服装尺寸不合适,影响穿着舒适度和美观度。
因此,服装a类标准对于裁剪的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要求服装生产企业在裁剪过程中严格控制尺寸偏差,确保产品的合身度。
此外,缝纫的工艺也是服装a类标准所关注的内容之一。
缝纫工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服装的耐久性和质感。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服装款式和面料需要采用不同的缝纫工艺,以确保服装的牢固度和美观度。
服装a类标准会对缝纫的线迹、密度、牢固度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以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
最后,装饰的细节也是服装a类标准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装饰细节包括纽扣、拉链、绣花、印花等,这些细节直接关系到服装的时尚度和个性化。
在服装生产过程中,装饰细节的选择和加工也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服装a类标准涉及到面料的选择、裁剪的精度、缝纫的工艺、装饰的细节等方方面面,旨在确保服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服装生产企业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服装产品时也应关注产品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为检测普通A类LCD&LCM产品提供统一的检查标准。
二、适用范围普通A类LCD&LCM产品功能和外观检测。
三、职责权限制造部:负责依照本标准对普通A类LCD&LCM产品进行功能和外观全检;品质部:负责制定本标准,并依照本标准指导、监督制造部生产活动以及对送检的完成品进行功能外观抽样检查。
四、检验要求1抽样计划生产部:外观、功能100%检查;品质部:外观、功能依照GB/T2828.1-2003逐批一次抽样并以一般检验水平II检验抽检2接收质量限(AQL)致命缺陷:C=0 主要缺陷:0.25 次要缺陷:0.65产品存在以下缺陷为主要缺陷:1.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2.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3.漏元件、配件及主要标识4.多出无关标识及其他可能影响产品性能的物品次要缺陷:主要缺陷之外的为次要缺陷。
3检验条件:3.1 温湿度满足净化车间管理规定要求;外观检查和功能检查的光照度须满足光照强度测试工作指示规定的标准要求。
3.2 成品、半成品测试需用客供主板或能达到客户要求的测试夹具进行,单屏测试需使用到标准背光源。
4检验方式:眼睛距离产品30±5CM;以产品法线为中心上下左右45°范围内为检验视角(如图中θ角)。
a、视区定义(如图)b、检验时需佩带有绳静电环及防静电指套(或者手套)。
c、需要确定规格的不良(例如点线)以菲林卡、放大目镜进行覆盖检查(客户有特殊要求的产品按客户要求执行),或者使用测试设备测试准确值;其它不良按照限度样品判定。
d、测试时需使用离子风机,必要时需撕开保护膜检查。
五、LCD/LCM判定标准(以下设计尺寸标准的单位非特殊说明均为mm)1 点/线定义方式1.1 点大小(Φ)计算:1.2 线状缺陷:2 每粒LCD/LCM最多允许缺陷个数4个,需要记数的点线不良个数之和不多于2个。
3 检验标准POL外观检验标准(POL偏光片材质,需与OK样板一致,底色也与OK样板一致)LCD点线状不良判定标准LCD主要功能性不良及其判定标准LCD外观不良及其判定标准FPC不良判定标准金手指残缺、变形、金手指断裂超过金手指总长度的1/5;金手指沾锡PCB不良判定标准尺寸超出图纸要求线路板处有缺口元器件吃锡量高于元器件本身高度小于本身高度、有锡尖、元器件表面沾锡;虚焊、锡导光板不良判定标准TP(Touch Panel)不良检验标准点线标准其它不良判定标准下玻璃基板缺口规则铁框不良检查标准附料不良判定标准主要的组装不良判定不良六、标识与出货检查1、标识单管理2、包材及包装不良的判定标准注:如客户有特殊要求均以客户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