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油料作物 常见油料作物有哪些.doc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3
粮食地理知识点总结一、粮食概念及分类粮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食品,也是农业生产的主要产品。
粮食包括谷类、豆类、薯类、油料作物及其他作物等。
在这些作物中,主要的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米、大麦、高粱、谷子、黑米等。
根据粮食作物的种类和用途,粮食可以分为谷物、豆类、薯类、油料作物及其他作物。
1. 谷物:主要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麦、高粱、谷子、黑米等。
谷物是人类主要的膳食能源来源,其中以小麦、稻谷、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2. 豆类:主要包括大豆、绿豆、花豆、红豆等。
豆类是人类重要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也是农作物轮作的重要作物。
3. 薯类:主要包括马铃薯、甘薯等。
薯类是人类主要的蔬菜类作物,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
4. 油料作物:主要包括花生、菜籽、蓖麻、大豆等。
油料作物是人类的主要膳食脂肪来源,也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5. 其他作物:主要包括红薯、棉花、烟草、茶叶等。
这些作物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粮食地理的研究领域粮食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粮食作物的分布、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等问题。
粮食地理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粮食生产地理:研究粮食作物的适宜生长环境、土地利用、农作物轮作以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等问题。
主要包括气候环境、土壤环境、地表水资源、土地资源及植被资源等。
2. 粮食消费地理:研究粮食作物的消费结构、膳食习惯、人口分布、城乡差异以及粮食供应体系等问题。
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及结构、城乡分布、膳食习惯、饮食结构及对粮食作物的需求等。
3. 粮食贸易地理:研究粮食作物的国际贸易模式、贸易地理、国际价格波动、地区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市场需求等问题。
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国际市场、国际价格、国际分工、经济地理以及国际关系等。
4. 粮食安全地理:研究粮食作物的供应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生产增产、产地保障、产能保障以及市场供求关系等问题。
常见油料作物的介绍油料作物是指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
从分类来看,油料作物种类主要有三种,第一类是种子油料作物,主要包括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紫苏籽、油莎豆等。
第二类是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包括椰子、油茶、油棕、核桃等。
第三类则是纤维作物,如棉花、亚麻、大麻等,其种子棉花籽、亚麻籽、大麻耔中也含有大量油分,是油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一、种子类油料作物的简介1、大豆为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
大豆在世界各地均有种植,其产量约占世界油料总产量的50%。
我国大豆种植以东北各省及黄淮平原各省较为集中,其中东北三省的大豆种植面积约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40%,黄淮流域约占38%,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占17%,其余占5%。
我国大豆国家标准按照大豆皮色将大豆分为黄大豆、青大豆、黑大豆、其他大豆和混合大豆五类。
大豆含有40%的蛋白质、20%的脂肪,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主要用于提取油脂和植物蛋白。
此外,大豆中含有膳食纤维、磷脂、异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功能。
2、花生主要种植于巴西、中国、埃及等国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在全球油脂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市场需求。
花生中含油量高达40-50%,花生榨油后剩下的油麸还可作为肥料和动物饲料。
另外,花生的茎、叶可加工成糠料饲喂动物,还可直接还田作为绿肥。
除食用外,花生还是制皂和部分化妆品的原料,它的茎还能用来造纸。
我国花生三大主产区分别是山东、河北、广东,其中山东大约占全国生产面积的1/4,生产的鲁花花生油热销全国。
花生油是一种非常易于消化吸收的植物油,花生油热量较高其中每100克有899千卡,花生油(100克)中脂肪含量占有99.9%,其中存在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约占 80%。
此外还包括棕榈酸,山嵛酸和豆蔻酸等饱和脂肪酸20%。
油料作物有哪些常见的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油棕以及向日葵等种类。
1、大豆:常用大豆来榨取豆油,在种植期间它对于水分要求高,在开花结荚期时对于肥料的需求量大,因此需施好肥浇好水,避免生长不良。
2、花生:既可将花生用来榨油,也可用来加工成各种糕点,注意在栽培时忌重茬,一般需选择耐重茬的花生品种。
一、大豆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用来榨取豆油、做成各种豆制品以及酿造酱油,性喜温暖,种子发芽的适温为15-20°C,生长适温为20-25°C,而温度20-28°C是开花结荚期的适温,当温度低于14°C时,便很难开花,而当温度过高时会导致植株提前结束生长,因此在种植时需保证有适宜的温度。
2、大豆对于水分的要求较高,在种子发芽期间要求有较高的水分,而在开花期时,要求土壤中的含水量在70-80%,避免增加花蕾脱落的几率。
大豆对于肥料的需求则根据生长阶段而定,一般在开花前的吸肥量不到需肥总量的15%左右,而在开花结荚期的吸肥量却占需肥总量的80%以上,因此可在开花期根据苗情追施尿素3-5公斤/亩,而在结荚期时,每亩使用2%过磷酸钙澄清液40-50公斤、钼酸铵0.05%浓度稀释液30-40公斤的混合液,作叶面喷施。
二、花生1、花生的用途广泛,主要用来榨油,也可用来加工成各种糕点、花生酱以及花生蛋白饮料等食品,属于食用广泛的一种坚果,适宜种植在气候温暖、生长季节较长、雨量适中且土壤为沙质土的地区中。
它对于土壤的要求较高,要求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大于1%,PH值在6.5-7.5,而且忌重茬,第一年种过花生的土壤不适合连续栽种花生。
2、为了抗重茬,在种植时一般需选择耐重茬的花生品种,并在深耕前施入腐熟有机肥,一般亩撒施4000-5000kg,随后深耕,可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并采用地膜栽培的方式,地膜栽培可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快速繁殖,对重茬花生有较为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需做好防治病害、虫害、草害等工作,避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木本油料植物是指能产生大量油料的树木。
这些树木中的油料可以被提炼成生物柴油、食用油或工业用油等多种用途。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及其相关信息。
1.橄榄树(Olea europaea)橄榄树是一种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可以榨取橄榄油。
橄榄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油料,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被广泛用于食用和烹饪。
此外,橄榄油还可以用于化妆品、药品和皂类产品的制作。
2.椰子树(Cocos nucifera)椰子树是热带地区最为常见的木本油料植物之一。
椰子可以从树上直接摘下来,其内部的椰肉可以榨取椰子油。
椰子油是一种非常多功能的油料,可以用于烹饪、面包制作、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多个方面,而且椰子油还具有抗菌、抗炎和护肤的作用。
3.棕榈树(Elaeis guineensis)棕榈树是热带地区广泛种植的木本油料植物,其果实可以榨取棕榈油。
棕榈油是全球最重要的植物油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柴油、化妆品和肥皂生产等领域。
然而,棕榈油的种植和生产也带来了森林砍伐、土地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4.菜籽树(Brassica napus)菜籽树是一种富含油料的十字花科植物,其籽仁可以榨取菜籽油。
菜籽油是一种常见的植物油料,被广泛用于食用、烹饪、生物柴油和工业用油等方面。
此外,菜籽油还富含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具有抗氧化和抗炎的作用。
5.松子树(Pinus spp.)松子树是一类产油量较低但仍被利用的木本油料植物,其种子中含有植物油。
松子油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物质,可以用于食用或工业用途。
此外,松木还可以被用作建筑材料、制作家具和工艺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木本油料植物可以提供可替代传统石油的能源和产品,但也需要平衡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
合理管理和种植木本油料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防止森林破坏和地貌侵蚀等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6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木本油料作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和生物资源,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我国六种主要木本油料作物——油茶、油橄榄、核桃、油用牡丹、文冠果和油用樟子的研究进展。
这些作物因其独特的生态适应性、丰富的油脂含量和良好的营养价值,被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从遗传育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油脂提取与加工等方面,系统梳理近年来我国在这些木本油料作物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和评价,旨在为我国木本油料作物的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推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本文还将探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木本油料作物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对油脂的需求日益增长。
因此,加强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提高产量和品质,对于保障国家油脂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的撰写旨在为我国木本油料作物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油茶研究进展油茶,作为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在科研与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油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评价、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创新以及油茶籽油深加工等方面。
在种质资源评价方面,科研人员通过广泛的实地调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油茶种质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评价,为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技术,对油茶的关键性状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为遗传改良提供了可能。
在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方面,通过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的结合,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抗性强、品质优的新品种,显著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国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栽培管理技术创新方面,研究团队针对油茶生长的特点和生态需求,开展了一系列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甘蓝型油菜】属春性早熟品种,适于我国北方春油菜种植区内种植。
分布:1997年开始在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大面积试种,均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较丹低增产215%,较青油14号增产161%,在丰产性、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各地的主栽品种生育期:需0℃以上积温1532℃,生育期在西宁地区为120天。
【油菜(白菜型)】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
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油菜(荠菜型)】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分布】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
特点: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
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
【花生】花生,一年生草本,也是一味中药,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豆一同被誉为“植物肉”“素中之荤”。
匐,交替开花,多毛茸,有花青素,荚果有龙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状。
果壳网纹深,果针脆弱易断。
【花生(珍珠豆型)】侧枝近主茎,可连续着生若干花序节,仅少数 2次分枝。
叶片椭圆形,浅绿色或绿色。
植株直立或丛生。
果型较小。
种子桃形。
休眠性弱。
【花生(多粒型)】侧枝每节均可着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茎有花序。
植株高大,茎枝上有明显的花青素。
荚果棍棒状,以3~4粒种子荚果占多数。
种子圆柱型。
播种时间:4月25日左右【三道眉】其特点是籽长片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油质好。
它还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医药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用油。
所含的亚油酸,有减少人体脂防积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畅销全国各地。
【油葵杂交种】【特征特性】该品种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6-100天,全生育期需≥5℃有效积温2100℃左右。
国家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之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
主要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苏子、油莎豆等。
其中种子含油量大致可达20—60%。
纤维作物,如棉花、亚麻、大麻等种子中也含有大量油分,是油脂工业的重要原料。
多年生的木本油料植物中有椰子、油茶、油棕、核桃等。
榨油所剩的油粕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既可用来生产副食品,也是良好的精饲料和肥料。
1.花生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
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2.油菜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3.芝麻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
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4.大豆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
四大油料作物:油葵,出油率高、种植简单,轻松获得丰产油料作物是农田常见的种植品种,这些作物出油率高,油质稳定而且营养成分含量高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主要的食用油料来源,油用向日葵,凭借着生长周期短,出油率高,容易种植和管理等优点,这几年种植面积明显的增加。
油用向日葵也被叫做油葵,是一种北方地区早春进行种植,夏季收获的一种短期种植品种,油葵收获之后,还可以种植一季玉米,油葵的生长时间段、收获时间早,对于后续种植不会造成影响的优势,也被大家所喜爱。
▶油葵所榨出的食用油,颜色清亮,色泽透明,味道香浓,而且具有高温无烟,口感纯正没有特别的油腻感等优点,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将油葵油作为日常主要的食用油之一。
这也因为油葵油含有高达66%的亚油酸有关。
亚油酸是人类不可缺少的一种脂肪酸,油葵的亚油酸含量是所有油料作物之中,含量最高的。
所以被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也是情理之中。
油葵品种:我们种植的油葵属于油用型,大都是中早熟品种,比较熟知的有:康地5号:也被叫做BS-5,含油量达到50%,具有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抗病虫能力出众等优点,早春进行播种,生长周期在95天左右即可收获。
夏季播种生长周期在80天左右。
对于土壤要求不严,能耐一定的贫瘠和稍微盐碱。
平均株高在1.5米上下,平均亩产在250千克左右。
矮大头:也被叫做早熟矮大头903DQ,春季播种生长周期在85--90天,夏季播种生长周期70-85天收获。
这个品种植株相当的矮小,但果盘很大,所以看上去小个子,却长了个大头,株高大约在80--120厘米,果盘能够长至25厘米,籽粒含油率在50%左右。
耐干旱、耐盐碱,而且由于植株矮小、粗壮,这个品种具有很好的抗倒伏作用。
亩产量在200-250千克上下。
美国超级矮大头567:这个属于高产品种,如果土壤肥力充足,亩产量能够达到400千克左右,是高产的杂交品种,生长周期在90-105天左右。
植株粗壮,低矮,株高在85厘米上下,由于植株低矮粗壮,是一种具有很好抗倒伏和冰雹的优良品种,而且适应性和抗性很强,病虫害的发生率也很少,是种植比较多的高产油葵品种。
可以榨油的农作物有哪些可以榨油的农作物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棉籽、向日葵等。
大豆含油率一般为15-26%,出油率一般为12-18%。
花生的出油率一般为40-50%。
油菜籽的含油率一般为33-50%。
芝麻的含油率一般为45-63%左右,出油率大约为45%。
油葵的含油率一般为45-54%,出油率一般为35-45%。
一、大豆1、大豆是一种优质高蛋白油料作物,含油率大约为15-26%左右,出油率取决于大豆的品质,一般为12-18%左右。
2、大豆是一种喜温作物,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种植,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黄淮平原最为集中,其中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
二、花生1、花生的出油率较高,一般为40-50%左右。
如果是带壳花生,在去掉壳和渣滓后,出油率一般为40-50%,如果是花生米,在去掉表皮和渣滓后,出油率一般为50%。
2、花生除开含油率较高以外,蛋白含量同样很高,大约为25-35%左右。
其中水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10%左右,盐溶性蛋白占花生蛋白的90%。
三、油菜1、油菜出油率主要取决于油菜品种以及油菜籽的饱满度,一般情况下,油菜籽的含油率一般为33-50%左右。
2、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地区最广的油料作物,其中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而春油菜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四、芝麻1、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其含油率为45-63%左右,出油率大约为45%。
2、芝麻是我国四大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的芝麻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五、棉籽1、棉籽是一种重要的榨油原料,外部为坚硬的褐色籽壳,籽壳内有胚(籽仁)。
籽仁的含油率高达35-45%,蛋白质含量约为39%,棉酚含量为0.2-2%。
2、棉籽油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中含有棕榈酸21.6-24.8%,硬脂酸1.9-2.4%,花生酸0-0.1%,油酸18.0-30.7%,亚油酸44.9-55%。
粮油作物一、粮食作物粮食作物定义:以收获成熟果实为目的,经去壳、碾磨等加工程序而成为人类基本食粮的一类作物。
主要分为:谷类作物、薯类作物和豆类作物。
谷类作物:稻谷、小麦、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高粱稻谷:在植物学上属禾本科稻属普通栽培稻亚属中的普通稻亚种。
它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目前,我国水稻的播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产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2,在商品粮中占一半以上。
产区遍及全国各地。
小麦: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
小麦是世界上总产量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
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蛋糕、面条、油条、油饼、火烧、烧饼、煎饼、水饺、煎饺、包子、混沌、蛋卷、方便面、年糕、意式面食、古斯米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质燃料。
小麦是一种温带长日照植物,适应范围较广,自北纬18°~50°,从平原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如中国西藏)均有栽培。
按照小麦穗状花序的疏密程度,小穗的结构,颖片、外稃和芒以及谷粒的性状、颜色、毛绒等,种下划分为极多亚种、变种、变型和品种;根据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个生理型,不同地区种植不同类型。
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长达180天左右。
小麦的世界产量和种植面积,居于栽培谷物的首位,以普通小麦种植最广,占全世界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硬粒小麦的播种面积约为总面积的6%~7%。
生产小麦最多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加拿大和阿根廷等。
大麦:具坚果香味,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蛋白质、钙、磷含量中等,含少量B族维生素。
因为大麦含谷蛋白(一种有弹性的蛋白质)量少,所以不能做多孔面包,可做不发酵食物,在北非及亚洲部分地区尤喜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大麦是这些地区的主要食物之一。
我国主要经济作物的生长规律简介狭义的经济作物(plantes industrielles/economic plant,)是指供给工业原料的农作物(《四川百科全书》)。
我们本专业的人经常说简称:棉糖烟,油麻药。
顾名思义。
具体可参考下面的分类:中国主要经济作物:(1)纤维作物:棉花、大麻、亚麻等。
(2)油料作物: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等(3)糖料作物:甘蔗、甜菜。
(4)特用作物:烟草、茶叶、桑等。
广义的还包括各种水果(可工业化生产饮料,如马蹄)、某些蔬菜(菊苣、牛蒡等等)等,实际上概念并不明确,一般人指的就是狭义的经济作物。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多样,气候变化大,因此经济作物种类多,地域性强,经济作物的种类丰富和分布广泛。
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野生植物被开发出来作为经济作物进行生产,使得这个家族不断扩大,同时也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我在这里只能提供最主要的有代表性的几种经济作物生长规律的介绍:棉花、油菜、甘蔗、烟草、茶叶。
希望有用。
如果需要其他作物的信息,请你告诉我,我帮你查阅相关文献。
生长规律好像是个笼统的词,我猜测你需要了解的是某种作物的生长周期,例如油菜什么时候播种,播种后多长时间发芽,抽苔,结子,成熟,对吧。
由于涉及大田生产,实际上属于农业栽培学的范畴。
其实,生长周期受环境影响很大,环境包括地域,气候和病虫害情况,受自身影响,例如品种间差异也很大,还受耕作条件影响,例如机械话耕作还是人力畜力耕作,施加化肥还是有机肥,对植物生长影响也不同。
我就不考虑这些因素,以作物主产区,正常耕作条件和常规品种为例,简要的告诉你主要经济作物的基本生长周期吧。
一、棉花:苗期、蕾期、结铃期、吐絮期在我国,棉花的生长期一般为5——6个月。
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棉花的生长周期也不一样。
新疆:4——5月份播种,9——10月份采收。
长江及黄河流域:3——4月份播种,9——10月份采收。
4月中下旬播种,苗期:5月1日到5月10日,出两片真叶。
【甘蓝型油菜】属春性早熟品种,适于我国北方春油菜种植区内种植。
分布:1997年开始在青海、甘肃、内蒙古、新疆大面积试种,均较当地主栽品种增产,较丹低增产215%,较青油14号增产161%,在丰产性、抗逆性和抗病性方面明显优于目前各地的主栽品种生育期:需0℃以上积温1532℃,生育期在西宁地区为120天。
【油菜(白菜型)】该类型又称小油菜或甜油菜。
油菜的招牌营养素含量及其食疗价值可称得上诸种蔬菜中的佼佼者。
据专家测定,油菜中含多种营养素,所含的维生素C比大白菜高1倍多。
活血化瘀,解毒消肿,宽肠通便,强身健体。
主治游风丹毒,手足疖肿,乳痈,习惯性便秘,老年人缺钙等病症。
【油菜(荠菜型)】该类型通称高油菜、苦油菜、辣油菜或大油菜,【分布】原产于我国西部和西北部。
特点:含油量低,一般在30%~35%,高的达60%以上,且油分品质较差,不耐藏,生育期较长,产量低,但抗旱、耐瘠性较强。
代表品种有牛尾梢、涟水小油菜、新油1号等。
【花生】花生,一年生草本,也是一味中药,花生滋养补益,有助于延年益寿,所以民间又称之为“长生果”,并且和黄中之荤”。
【花生(龙生型)】植株匍匐,交替开花,多毛茸,有花青素,荚果有龙骨(背脊)和勾嘴,曲棍状。
果壳网纹深,果针脆弱易断。
【花生(珍珠豆型)】侧枝近主茎,可连续着生若干花序节,仅少数 2次分枝。
叶片椭圆形,浅绿色或绿色。
植株直立或丛生。
果型较小。
种子桃形。
休眠性弱。
【花生(多粒型)】侧枝每节均可着生花序,很少有 2次分枝,主茎有花序。
植株高大,茎枝上有明显的花青素。
荚果棍棒状,以3~4粒种子荚果占多数。
种子圆柱型。
播种时间:4月25日左右【三道眉】其特点是籽长片大,果仁饱满,含油量高,油质好。
它还是人造奶油的重要原料,是油漆、肥皂、梁料、医药和纺织等多种工业用油。
所含的亚油酸,有减少人体脂防积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畅销全国各地。
【油葵杂交种】【特征特性】该品种表现产量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6-100天,全生育期需≥5℃有效积温2100℃左右。
中国经济作物的种类
中国经济作物种类繁多,包括纤维、油料、糖料、饮料、香料、调料、工业原料等多种作物。
以下是中国经济作物的几个主要种类:
1.纤维作物:纤维作物是人类重要的纺织原料,包括棉花、黄麻、红麻、亚
麻、大麻等。
其中,棉花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2.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用于提取油脂的作物,包括油菜、花生、芝麻、大
豆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料生产国之一,其中大豆、花生和油菜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3.糖料作物:糖料作物是用于提取糖分的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
中国是
世界上最大的糖料生产国之一,其中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甜菜主要分布在北方。
4.饮料作物:饮料作物是用于制作饮品的作物,包括茶叶、咖啡、可可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茶叶的品种和品质均居世界前列。
5.调料作物:调料作物是用于烹饪调味的作物,包括姜、蒜、辣椒等。
中国
是世界上最大的调料生产国之一,其中姜和蒜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6.工业原料作物:工业原料作物是用于制造工业品的作物,包括橡胶、木材、
竹子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生产国之一,橡胶主要分布在南方。
中国经济作物的种植和发展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积极开拓了国际市场,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什么是油料作物常见油料作物有哪些
什么是油料作物?常见油料作物有哪些?据了解,油料作物是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
下面我们一起详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油料作物油料作物是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是用来提取油脂供食用或作工业、医药原料等的一类作物。
主要有大豆、花生、油菜、芝麻、蓖麻、向日葵、苏子、油莎豆等。
其中种子含油量大致可达20—60%。
常见油料作物有哪些花生
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最好。
花生生产分布广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东、广东、河南、河北、江苏、安徽、广西、辽宁、四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广东。
目前,全国花生要集中在两个地区:一是渤海湾周围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区,是我国最大的花生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华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区。
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油菜是喜凉作物,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要求不严。
根据播种期的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
限,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线而略偏南。
我国以种植冬油菜为主。
长江流域是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中四川省的播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
其次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
南、贵州等省。
春油菜主要集中于东北、西北北部地区。
芝麻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
芝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首位。
大豆
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扎根于华夏沃土,中世纪以后,大豆经阿拉伯传入西方。
美国大面积种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历史,却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大豆生产国,2000年产量达7500万吨,占全球大豆总产量的50%。
而中国却成为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年进口量达1400万吨。
年产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国、巴西之后,居第三位。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因而大豆在农业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旺季需要高温,收获季节以干燥为宜,很适宜在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栽培。
我国大豆分布广泛,而以东北松辽平原和华北的黄淮平原最为集中。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于松花江、辽河沿岸和哈大线沿线。
其中,哈尔滨、辽源、长春被称作我国大豆
的“三大仓库”
棉籽
棉花的种子,其商业上的重要性在于它的油和其他产品。
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氢化后作酥油和人造奶油。
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禽和家畜饲料。
用轧棉机除掉棉纤维後留在种子上的短棉绒可用于制造粗纱和多种纤维产物。
种子壳可作为反刍动物的粗饲料。
人们做饭时使用的烹调油是从一些油脂含量很高的油料作物的果实或种子中提炼出来的。
常见的油料作物主要有油棕、花生、大豆、芝麻、油
菜、向日葵等。
花生豆类以及一些干果的仁都是很好的油料。
我国种植较广泛的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油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