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发现中国最老文字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6
镇国之宝何尊的传奇故事陕西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藏1963年,⼀对夫妻因为饥荒从宁夏固原回到了陕西宝鸡,这就是做过医⽣的陈堆和他的妻⼦张桂芳。
回到⽼家后,因为没有地⽅住,就租住了⾃家隔壁陈乖善的两间房⼦住。
同年8⽉的⼀天晚上陈堆半夜忽然闹肚⼦,就跑到后⾯的院⼦上厕所。
陈家后⾯原是⼀个断崖,⽩天的⼤⾬下过之后坍塌了⼀个⾓。
陈堆刚蹲下来,突然看见前⾯断崖上隐隐约约有个⿁脸⼀样的东西很是吓⼈。
虽然这么⼤岁数了,⼀直不相信有⿁,可是这眼前的情景让他禁不住开始犯嘀咕,⽽且,⼈在深更半夜的时候⼜显得胆⼦格外⼩。
他越看越觉得背上⼀阵凉飕飕的感觉,赶忙提上裤⼦跑回了⾥屋。
陈堆回到屋⼦告诉了⾃⼰的妻⼦,妻⼦⼀点都不相信。
过了⼀会⼉,可恶的肚⼦⼜开始闹了,只好⼜要去厕所。
可刚才的情景⼀直在眼前闪现,妻⼦看他犹犹豫豫的样⼦。
拿起煤油灯陪着他⼀块去了。
到了后院,夫妻两个不由⾃主地⼀起往崖上看,果然,刚才呲⽛咧嘴模样的东西还在。
虽然有⽉光,看着眼前的东西,夫妻两个还是有点头⽪发⿇,便战战兢兢地上完厕所赶快回到了前院屋⼦⾥。
到了第⼆天上午,夫妻两个想起了昨天晚上的事情,决定到崖头上去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
陈堆拿了⼀把镢头,朝⿁脸的地⽅挖去,咕咚⼀声,⼀个绿家伙掉到了地上。
国宝何尊就这样现⾝了。
⽼百姓没有多少⽂化,也不懂得这是个啥宝贝。
夫妻两个搬到家⾥怎么看都不认识这是个什么东西,估计就是以前的⼈盛东西⽤的,便随便放到⼀边。
时间⼀长,便被妻⼦⽤来盛放烂棉花了。
有意思的是,烂棉花放在⾥⾯很长时间没有动,没想到竟然让⽼⿏做了窝。
过了两年,陈堆⼜萌⽣了去⽢肃的念头。
当初之所以回陕西,是因为在固原的时候,正赶上闹饥荒。
两⼝⼦⼀合计,这样还不如回陕西⽼家种地呢,⼋百⾥秦川怎么也能吃饱肚⼦。
没想到回来呆了⼏年,依然是吃野菜、啃树⽪。
两⼝⼦便⼜决定动⾝。
⾃家的东西交给哥哥陈湖看管,何尊也被当作家什搬到了陈湖那⾥。
到了1965年的时候,陈湖的⽇⼦实在过不下去了,便想到了兄弟放在这⾥的“铜宝贝”,反正放在家⾥也没有什么⽤处,不如拿到废品收购站换点钱买点油盐之类的。
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名录1.河北阳原泥河湾遗址群(距今200万~1.2万年)遗存有多处100万年以前的早期人类遗址,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被有的学者称作“东亚地区人类文明的起源地”。
2.云南元谋人遗址(距今170万年)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化石判断,元谋人为早期猿人,已进入直立人阶段,可能已学会用火。
3.陕西蓝田人遗址(距今100万~65万年左右)出土了亚洲北部迄今最古老的直立人头骨化石,主要使用打制石器,制作粗糙,以单面加工为主,其中三棱大尖状器被认为是蓝田人文化特征之一。
4.北京周口店遗址及北京人与山顶洞人(距今70万至1.8万年) 北京人是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的人类,其头盖骨化石的发现,使直立人的存在得到肯定,从而基本明确了人类进化序列;遗址中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拥有丰富的装饰品;遗址内的鲩鱼等水生动物化石表明他们已能捕捞水生动物,标志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界能力的提高;死者的埋葬方式说明出现了原始的宗教意识。
5.山西襄汾丁村遗址(距今15万~10万年)出土的牙齿化石可以看出丁村人是介于北京人与现代人之间的人类,属于早期智人;出土的文化遗物以三棱大尖状器为突出特征。
6.宁夏灵武市水洞沟遗址(距今3万~1.7万年)遗址中某些石器的形状与欧洲古文化接近,可能表明了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状况。
7.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距今1.25万年)出土有石器、骨角器和陶器,说明有了炊煮的生活方式;当时人们主要依靠渔猎和采集为生,可能出现农耕。
8.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年)淮河流域迄今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出土有石磨盘、骨笛、陶器等物品;陶器中的残留物说明当时已开始酿酒;陶器、龟甲上的契刻符号表明,在当时已出现了原始文字性质的符号。
9.河北武安磁山遗址(距今8000~7100.年)遗存有房基、粮窖等遗址,出土了石器、陶器、骨器和粟的碳化物,野生动物及家禽骨骼标本等,说明北方地区开始种植谷物、饲养家畜家禽、制作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用具;住房形式为半地穴式,并利用窖穴储藏东西。
5篇有关宁夏水洞沟的导游词范文5篇有关宁夏水洞沟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来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参观游览。
水洞沟遗址位于宁夏灵武市临河镇水洞沟村,南距灵武市30千米,西距银川市19千米,距离河东机场11千米,北与内蒙古鄂前旗相接,占地面积7.8平方千米。
科考发现,水洞沟地区是三万年前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
1920xx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水洞沟遗址记录了远古人类繁衍生息,同大自然搏斗的历史见证,蕴藏着丰富而珍贵的史前资料。
它向人们展示了距今三万年前古人类的生存画卷,是迄今为止我国在黄河地区唯一经过正式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80多年来,经过六次考古发掘,在水洞沟出土了3万多件石器和67件古动物化石。
其中构成水洞沟文化基础的一些石制品、工具及石器制作修理技术,可以和欧洲、西亚、北非的莫斯特、奥瑞纳时期人类栖居地的石器相媲美。
尤其出土的大量勒瓦娄哇石核,与欧洲相当古老的奥瑞纳文化的形状接近。
对这种地区相隔遥远,文化雷同的现象,外国著名考古专家认为是人类“大距离迁徙的同化影响”。
水洞沟遗址所代表的文化,在阐述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的研究上具有重要地位,对3万多年前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位游客朋友,水洞沟地区又是我国北方明代古长城、烽燧、城堡、沟堑、墩台等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
保护区内,蜿蜒东去的长城、高台耸立的墩堠、古朴神秘的城堡、曲折幽深的沟堑令人目不暇接,让人遥想当年“甲士拥矛驰战垒,将军拔剑逐胡兵”的壮烈场面。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柽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顿生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西夏语言文字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西夏语言文字研究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西夏文字自明代中叶以后,再无人使用,历经明、清两代五百余年间,世人不复知历史上曾有过这种精美奇特的文字。
到19世纪初,才由中国学者发现和识别出西夏文字,揭示了它在历史上的存在。
清代西北史地学者张澍(1776-1847)为最早判别和认识西夏文字的学者。
清嘉庆甲子年(1804)张氏于家乡武威疗养之际,一日携友人游清应寺(注:按:此寺实即原西夏之护国寺。
),偶然拆出一座石碑来,但见碑阳所刻文字形体方正,类似汉字,但无一字可识,见碑阴有汉字,末尾落款“天佑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子建”。
“天佑民安”乃西夏年号,张澍遂判定碑阳所刻不识之文字为西夏字,该碑便是日后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俗称“西夏碑”。
张氏为这一重要发现作文一篇曰《书西夏天佑民安碑后》(注:张澍:《养素堂文集》卷19,清道光17年(1837)刻本。
)。
西夏碑发现后不久(1820),金石学家刘青园在武威发现的数瓮古钱中,不但识得数品西夏年号的汉文钱,还见到不少所谓的“梵字钱”。
他将此类钱文与西夏碑阳文字对比,方知钱谱中所谓的“梵字钱”实为西夏文钱,自此以后,钱谱中才真正开始著录西夏文钱(注:初尚龄:《吉金所见录》卷15,清嘉庆25年(1820)刻本。
)。
据载,清代学者鹤龄于清字(满文)馆供职时,曾从绥远(呼和浩特)城一古庙中得经一函八册,其标题为九个西夏文字,因该经卷数与偈语同《佛说妙法莲花经》,鹤遂判断该经必为《法华经》,每册第八字各不相同,因此知其必为记数。
1904年,法国人毛利瑟发表了他4年前在北京所得《法华经》三册残卷,此经第一卷第一页经文右上方已有汉字注解。
也就是说远在毛氏之前,即有中国学者曾试通其文。
联系鹤龄事迹,盖西人毛利瑟君之所得或正是鹤龄原藏八册《法华经》失散之卷册(注:聂历山:《西夏语研究小史》,载《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4卷第3号(西夏文专号),1932年;贾敬颜:《西夏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宁夏著名史前文化遗址-水洞沟水洞沟遗址是四万年前古人类繁衍生息的圣地。
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桑志华在这里发现了史前文化遗址,通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水洞沟因此而成为我国最早发现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
水洞沟地处鄂尔多斯台地南缘,大自然造就的雅丹地貌,使这里充满了雄浑、奇特的荒谷神韵,经历了千万年的风沙雕蚀,这里集中了魔鬼城、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土林奇绝景观,使人望而生奇,大有地老天荒、旷古玄远之叹。
独特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地造就了魔鬼城、旋风洞、卧驼岭、摩天崖、断云谷、怪柳沟等二十多处奇绝景观,记录了四万年来人类生生不息的活动轨迹,使这里充满了玄远、雄浑的旷古神韵。
由“横城大边”、烽燧墩台、城障堡寨、藏兵洞窟等构成的古代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成为中国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军事防御建筑大观园。
游史前遗址,阅长城水岸,穿土林峡谷,览边塞古堡,看藏兵洞窟。
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一一水洞沟!水洞沟距首府银川19公里,距机场仅15分钟的车程,银青高速及辅道穿景区而过,交通便捷,有近距城市远离闹市的优势。
来水洞沟的人多了,许多游客说,全国去了那么多地方,但是宁夏的水洞沟让我震撼了,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一步一景,绝无类同,或原始古朴纯净,或苍凉怪诞孤独,水洞沟的美看似天然去雕饰,实则是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智慧,强调的是与所处景观的自然协调,既美观又古朴。
为了营造远古的氛围,水洞沟的建筑色调都是由深浅不一的土色、石色和木色等原色组成的,水洞沟的桥则是石木结合的拱桥、小桥流水般的木桥,它们与蓝天、淡云、碧水、断崖、芦苇、鸳鸯、野鸭构筑了一个宁静、逸然的世外桃源。
水洞沟遗址博物馆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博物馆的基础上融入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
以大型浮雕、270度大型半景画、动漫、幻影成像、实景和实物,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四万年前远古人类打制石器、祭祀、渔猎等其乐融融的生产、生活场景及灾难来临时的震撼场景。
中国近⼏年考古发现 中国最近⼏年有什么考古发现呢?对于中国近⼏年考古发现你⼜知道多少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中国近⼏年考古发现,希望对⼤家有帮助。
中国近⼏年考古发现之发现名单 2016 1、宁夏青铜峡鸽⼦⼭遗址 2、贵州贵安新区⽜坡洞洞⽳遗址 3、湖北天门⽯家河遗址 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5、陕西凤翔雍⼭⾎池秦汉祭祀遗址 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 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瓷窑址 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9、⼭西河津固镇宋⾦瓷窑址 10、湖南桂阳桐⽊岭矿冶遗址 2015 1、云南江川⽢棠箐旧⽯器遗址 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 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型⽔利⼯程 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器时代遗存 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 6、湖北⼤冶铜绿⼭四⽅塘遗址墓葬区 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 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 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 10、辽宁“丹东⼀号”清代沉船(致远舰)⽔下考古 2014 1、⼴东郁南磨⼑⼭遗址与南江旧⽯器地点群 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 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 4、云南祥云⼤波那墓地 5、浙江上虞禁⼭早期越窑遗址 6、西藏阿⾥故如甲⽊墓地和曲踏墓地 7、内蒙古正镶⽩旗伊和淖尔墓群 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仓储遗址 9、北京延庆⼤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 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司墓地 2013 1、陕西宝鸡⽯⿎⼭商周墓地 2、湖北随州⽂峰塔东周曾国墓地 3、⼭东沂⽔纪王崮春秋墓葬 4、湖南益阳兔⼦⼭遗址 5、四川成都⽼官⼭西汉⽊椁墓 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关遗址 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 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 9、四川⽯渠吐蕃时代⽯刻 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 2012 1、河南栾川孙家洞旧⽯器遗址 2、江苏泗洪顺⼭集新⽯器时代遗址 3、四川⾦川刘家寨新⽯器时代遗址 4、陕西神⽊⽯峁遗址 5、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 6、⼭东定陶灵圣湖汉墓 7、河北内丘邢窑遗址 8、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坡佛寺遗址 9、重庆渝中区⽼⿎楼衙署遗址 10、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 2011 1、河南郑州⽼奶奶庙旧⽯器时代遗址 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 3、浙江余杭⽟架⼭史前聚落遗址 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 5、四川宜宾⽯柱地遗址 6、湖北随州叶家⼭西周早期曾侯墓地 7、辽宁建昌东⼤杖⼦战国墓地 8、江苏盱眙⼤云⼭江都王陵 9、⼭西⼤同云冈⽯窟窟顶北魏辽⾦佛教寺院遗址 10、⼭东京杭⼤运河七级码头、⼟桥闸与南旺分⽔枢纽 2010 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 2、⼭东济南⼤⾟庄商代遗址 3、⼭西翼城⼤河⼝西周墓地 4、江苏苏州⽊渎古城遗址 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 6、新疆鄯善吐峪沟⽯窟群和佛寺遗址 7、陕西蓝⽥北宋吕⽒家族墓园 8、湖南永顺⽼司城遗址 9、江苏南京⼤报恩寺遗址 10、⼴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 2009 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器-新⽯器过渡阶段遗址 2、安徽固镇垓下⼤汶⼝⽂化遗址 3、江苏张家港东⼭村遗址 4、内蒙古⾚峰⼆道井⼦夏家店下层⽂化聚落遗址 5、⼭东⾼青陈庄西周城址 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 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 8、河南安阳西⾼⽳曹操⾼陵 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 10、江西⾼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 2008 1、陕西⾼陵杨官寨遗址 2、⽢肃临潭磨沟齐家⽂化墓地 3、⼭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 4、陕西岐⼭周公庙遗址 5、云南剑川海门⼝遗址 6、江苏⽆锡阖闾城遗址 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 8、安徽蚌埠双墩⼀号春秋墓 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 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 2007 1、河南许昌灵井旧⽯器遗址 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 3、浙江余杭良渚⽂化古城遗址 4、湖北郧县辽⽡店⼦遗址 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 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 7、新疆巴⾥坤东⿊沟遗址 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墓群 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六国时期砖室墓 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 2006 1、云南富源⼤河旧⽯器洞⽳遗址 2、⼴东深圳咸头岭新⽯器时代遗址 3、河南灵宝西坡新⽯器时代⼤型墓地 4、⼴东⾼明古椰贝丘遗址 5、⼭西柳林⾼红商代遗址 6、福建浦城管九村⼟墩墓 7、⽢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 8、⽢肃礼县⼤堡⼦⼭遗址 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 10、上海志丹苑元代⽔闸遗址 2005 1、浙江嵊州⼩黄⼭遗址 2、湖南洪江⾼庙遗址 3、河南鹤壁刘庄遗址 4、福建浦城猫⽿弄⼭商代窑群 5、贵州威宁中⽔遗址 6、⼭西绛县横⽔西周墓地 7、江苏句容、⾦坛周代⼟墩墓群 8、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 9、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 10、⼭西⼤同沙岭北魏壁画墓 2004 1、⼴东⼴州⼤学城南汉⼆陵 2、易县北福地遗址 3、偃师⼆⾥头遗址宫殿区 4、湖南宁乡炭河⾥西周城址 5、江苏⽆锡鸿⼭越国贵族墓 6、辽宁朝阳⼗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 7、⼭西芮城清凉寺墓地 8、四川绵⽵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 9、新疆罗布泊⼩河墓地 10、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 2003 1、辽宁凌源⽜河梁新⽯器时代遗址 2、河南郑州⼤师姑夏代城址 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 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 5、⼭东章丘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 6、⼭东临沂洗砚池晋墓 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 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辽墓 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 10、江西景德镇珠⼭明、清御窑遗址 2002 1、⼴西百⾊⾰新桥⽯器时代⽯器加⼯场遗址 2、湖南⾥耶古城及出⼟秦简牍 3、⼭东⽇照海曲汉代墓地 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 5、⼭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 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 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 8、⿊龙江阿城刘秀屯⾦代⼤型宫殿基址 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 2001 1、吉县柿⼦滩旧⽯器时代遗址 2、萧⼭跨湖桥新⽯器时代遗址 3、民和喇家齐家⽂化遗址 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 5、成都⾦沙商周遗址 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 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 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 9、浙江杭州⽼虎洞南宋窑址 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 2000 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器遗址 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时代古城 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 4、南京钟⼭六朝坛类建筑遗址 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时代遗址 7、⼴东博罗横岭⼭先秦墓地 8、四川成都古蜀国⼤型船棺独⽊棺墓葬遗 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 10、⼭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 1999 1、江苏江阴⾼城墩新⽯器时代遗址 2、吉林通化万发拨⼦遗址 3、云南⽺甫头墓地 4、安徽淮北隋唐⼤运河考古 5、辽宁桓仁五⼥⼭⼭城 6、⼭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 7、河北元中都 8、四川成都⽔井街酒坊遗址 9、遗址出⼟陶⿀址夯筑遗迹 10、湖南虎溪⼭⼀号汉墓 1998 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器遗址 2、含⼭凌家滩新⽯器时代祭坛和墓地 3、⾦坛三星村新⽯器时代遗址 4、忠县中坝遗址 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化⽯城址 6、绍兴印⼭越国王陵 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 8、⼩浪底⽔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 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 10、林湖寺龙⼝越窑窑址 1997 1、洛阳盆地旧⽯器地点群 2、章丘西河遗址 3、邕宁顶蛳⼭遗址 4、⾹港东湾仔北遗址 5、偃师商城⼩城 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 7、湖南澧县城头⼭⼤溪⽂化城墙及汤加港⽂化⽔稻⽥ 8、辽宁绥中县⽯碑地秦汉遗址 9、⼴东⼴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 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 1996 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 2、洛阳妯娌新⽯器时代聚落遗址 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 4、平顶⼭应国墓地 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 6、长沙⾛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 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 8、⼭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 9、长清双乳⼭西汉济北王陵 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 中国近⼏年考古发现之《前⾔》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的考古新发现。
山东省嘉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学完八年级上册语文书,面对色彩斑lán的生活,我们掩卷思索,各种感觉涌上心头。
走进语文世界,我们可以梦回繁华,看到汴京市区街道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我们可以漫步苏州园林,欣赏眼前一幅幅由匠师殚精竭虑凝结成的完美图画;我们还可以感受朱德对劳lù、仁慈的母亲的深情。
我们在父亲pán跚的背影中回味浓浓的爱,想回报父爱的情愫潜滋暗长。
在居里夫人令人窒息的实验室里,我们感动于她的炽热情怀。
走进罗素的世界,语文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涤。
我们不断反思,青年人是sì无忌惮的挥霍青春,还是积蓄力量,为减轻社会不幸尽绵薄之力……每次打开课本,就是享受一顿名副其实的餐餮盛宴,就是沐浴一次真善美的光芒。
1.下列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ǒng dān qiǎn zhìB.zhǒng dān qián chìC.zhǒng dān qiǎn chìD.zhōng dān qián chì2.根据文中拼音所写的汉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色彩斑斓劳碌蹒跚肆无忌惮B.色彩斑斓劳禄蹒跚肆无忌惮C.色彩斑澜劳碌蹒姗肆无忌惮D.色彩斑斓劳碌蹒姗肆无忌惮二、选择题3.下列关于语法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一句的主干是“我见过孵化”。
“孵化”是宾语。
B.“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一句的主干是“我看见仙人掌”。
“确实”“亲眼”都是状语,“倒挂着”“还能开花”是定语。
C.句子“垃圾进箱,心留余香!”与“白杨树,决不是平凡的树!”表达的语气是相同的。
D.“我想念昆明的雨。
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不知道大家平时会关注历年的考古十大发现吗?对于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历年考古发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之发现名单2016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3、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4、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20151、云南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2、江苏兴化、东台蒋庄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利工程4、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5、陕西宝鸡周原遗址6、湖北大冶铜绿山四方塘遗址墓葬区7、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8、河南洛阳汉魏洛阳城太极殿遗址9、内蒙古多伦辽代贵妃家族墓葬10、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20141、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2、河南郑州东赵遗址3、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4、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5、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6、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7、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8、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9、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10、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地20131、陕西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2、湖北随州文峰塔东周曾国墓地3、山东沂水纪王崮春秋墓葬4、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6、河南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7、陕西西安西汉长安城渭桥遗址8、江苏扬州曹庄隋唐墓(隋炀帝墓)9、四川石渠吐蕃时代石刻10、江西景德镇南窑唐代窑址20121、河南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2、江苏泗洪顺山集新石器时代遗址3、四川金川刘家寨新石器时代遗址4、陕西神木石峁遗址5、新疆温泉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6、山东定陶灵圣湖汉墓7、河北内丘邢窑遗址8、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9、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10、贵州遵义海龙囤遗址20111、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2、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3、浙江余杭玉架山史前聚落遗址4、内蒙古通辽哈民史前聚落遗址5、四川宜宾石柱地遗址6、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早期曾侯墓地7、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战国墓地8、江苏盱眙大云山江都王陵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北魏辽金佛教寺院遗址10、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20101、河南新郑望京楼夏商时期城址2、山东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3、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4、江苏苏州木渎古城遗址5、陕西西安凤栖原西汉家族墓地6、新疆鄯善吐峪沟石窟群和佛寺遗址7、陕西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8、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9、江苏南京大报恩寺遗址10、广东汕头“南澳I号”明代沉船遗址20091、河南新密李家沟旧石器-新石器过渡阶段遗址2、安徽固镇垓下大汶口文化遗址3、江苏张家港东山村遗址4、内蒙古赤峰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5、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6、陕西富县秦直道遗址7、陕西西汉帝陵考古调查及发掘8、河南安阳西高穴曹操高陵9、河北曲阳涧磁村定窑遗址10、江西高安华林造纸作坊遗址20081、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2、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3、山东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4、陕西岐山周公庙遗址5、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6、江苏无锡阖闾城遗址7、河南荥阳娘娘寨遗址8、安徽蚌埠双墩一号春秋墓9、河南新郑胡庄墓地10、四川成都江南馆街唐宋街坊遗址20071、河南许昌灵井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郑唐户遗址3、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古城遗址4、湖北郧县辽瓦店子遗址5、河南荥阳关帝庙遗址6、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葬7、新疆巴里坤东黑沟遗址8、河南洛阳偃师东汉帝陵与洛阳邙山墓群9、新疆库车友谊路晋十六国时期砖室墓10、河北磁县东魏元祜墓与河南安阳固岸东魏北齐墓地20061、云南富源大河旧石器洞穴遗址2、广东深圳咸头岭新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灵宝西坡新石器时代大型墓地4、广东高明古椰贝丘遗址5、山西柳林高红商代遗址6、福建浦城管九村土墩墓7、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9、安徽六安双墩墓地10、上海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20051、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2、湖南洪江高庙遗址3、河南鹤壁刘庄遗址4、福建浦城猫耳弄山商代窑群5、贵州威宁中水遗址6、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7、江苏句容、金坛周代土墩墓群8、河南内黄三杨庄汉代聚落遗址9、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遗址10、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20041、广东广州大学城南汉二陵2、易县北福地遗址3、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4、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5、江苏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6、辽宁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7、山西芮城清凉寺墓地8、四川绵竹城关镇剑南春酒坊遗址9、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10、浙江杭州严官巷南宋御街遗址20031、辽宁凌源牛河梁新石器时代遗址2、河南郑州大师姑夏代城址3、陕西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4、陕西扶风周原李家西周铸铜作坊遗址5、山东章丘危山汉代墓葬与陪葬坑及陶窑6、山东临沂洗砚池晋墓7、陕西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8、内蒙古通辽吐尔基山辽墓9、内蒙古集宁路古城遗址10、江西景德镇珠山明、清御窑遗址20021、广西百色革新桥石器时代石器加工场遗址2、湖南里耶古城及出土秦简牍3、山东日照海曲汉代墓地4、河北临漳邺城遗址5、山西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6、湖北巴东旧县坪遗址7、吉林延边西古城城址(唐渤海)8、黑龙江阿城刘秀屯金代大型宫殿基址9、江西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10、浙江宁波元代庆元路永丰库遗址20011、吉县柿子滩旧石器时代遗址2、萧山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3、民和喇家齐家文化遗址4、深圳屋背岭商代遗址5、成都金沙商周遗址6、贵州赫章可乐遗址墓葬7、浙江杭州雷峰塔遗址8、河南禹州神镇钧窑遗址9、浙江杭州老虎洞南宋窑址10、浙江杭州南宋恭圣仁烈皇后宅遗址20001、福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遗址2、河南新密古城寨龙山时代古城3、湖北潜江龙湾宫殿遗址4、南京钟山六朝坛类建筑遗址5、河南宝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6、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时代遗址7、广东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8、四川成都古蜀国大型船棺独木棺墓葬遗9、浙江杭州南宋临安府治遗址10、山东章丘洛庄汉墓陪葬坑和祭祀坑遗址19991、江苏江阴高城墩新石器时代遗址2、吉林通化万发拨子遗址3、云南羊甫头墓地4、安徽淮北隋唐大运河考古5、辽宁桓仁五女山山城6、山西太原市晋源区隋代虞弘墓7、河北元中都8、四川成都水井街酒坊遗址9、遗址出土陶鬲址夯筑遗迹10、湖南虎溪山一号汉墓19981、泥河湾盆地于家沟旧石器遗址2、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3、金坛三星村新石器时代遗址4、忠县中坝遗址5、北票康家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6、绍兴印山越国王陵7、三峡库区云阳李家坝遗址8、小浪底水库东汉漕运建筑基址9、南京六朝家族墓地10、林湖寺龙口越窑窑址19971、洛阳盆地旧石器地点群2、章丘西河遗址3、邕宁顶蛳山遗址4、香港东湾仔北遗址5、偃师商城小城6、新郑郑韩故城郑国祭祀遗址7、湖南澧县城头山大溪文化城墙及汤加港文化水稻田8、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遗址9、广东广州市南越国御苑遗迹10、新疆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61、重庆丰都烟墩堡遗址2、洛阳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3、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4、平顶山应国墓地5、四川南宋安丙家族墓地安丙墓6、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纪年简牍7、辽宁北票喇嘛洞墓地8、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9、长清双乳山西汉济北王陵10、青海都兰吐蕃墓群的发现19951、江西万年县大源乡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2、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玉蟾洞遗址3、河南郑州市北郊西山仰韶文化城遗址4、郑州西北石佛乡小双桥商代遗址5、山东长清县仙人台国贵族墓地6、广州中山四路南越国宫署遗址7、江苏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8、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9、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渤海国遗址10、杭州市中山南路南宋太庙遗址19941、三峡工程淹没区考古调查2、江苏南京市江宁县汤山旧石器时代遗址3、河南邓州市白庄村八里岗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4、安徽蒙城县毕集村尉迟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5、河南辉县孟庄遗址6、山东滕州前掌大商周贵族墓地7、河南永城汉梁孝王寝园8、西安隋灞桥遗址9、陕西麟游隋仁寿宫·唐九成宫37号殿址10、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宝山辽贵族墓19931、贵州盘县大洞遗址2、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3、浙江余杭莫角山良渚遗址大型建筑基址4、山西大同晋侯邦父及夫人墓5、湖南长沙国王后“渔阳”墓6、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三窟遗址7、江苏扬州唐城遗址8、江西丰城洪州窑窑址9、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10、辽宁绥中元代沉船水下考古调查19921、湖北鸡公山遗址2、内蒙古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3、湖南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古城址4、江苏赵陵山良渚文化遗址5、山西晋侯墓地的发现与研究6、河南丹江口水库楚国贵族墓7、安徽天长三角圩汉墓群8、云南江川李家山古墓群9、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10、河南洛阳北宋衙署庭园遗址19911、山东邹平丁公龙山文化城址2、浙江余杭汇观山良渚文化祭坛和大墓遗址3、西藏拉萨曲贡遗址4、河南殷墟花园庄商代甲骨窖藏5、河北定州商代方国贵族墓葬6、江西瑞昌铜岭商周铜矿矿冶遗址7、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西周虢仲墓8、甘肃敦煌汉悬泉置遗址9、河南永城芒砀山汉梁孝王王后墓10、黑龙江渤海国王陵区大型石室壁画墓19901、湖北郧县人头骨化石2、山东城子崖龙山与岳石文化遗址3、河南殷墟郭家庄160号墓4、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虢季墓5、山东后李春秋车马坑和淄河店2号战国大墓6、陕西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7、陕西汉长安城陶俑官窑窑址8、河南隋唐洛阳城应天门东阙遗址9、宁夏宏佛塔天宫西夏文物10、北京金中都水关遗址中国历年考古发现之《前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4年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源自民间、源于生活的中国刺绣艺术,经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从生活中得到升华,成为璀璨的艺术明珠。
刺绣画艺术品,就是以绘画为稿本,以针黹、缣帛为绣材的艺术再创作,在其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无数绣娘以的工匠精神于丝缕针黹间传达着绘画作者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神韵,彰显着丝质特有的天然光泽和柔美,赋予作品翰墨所不能及的风采,使之发展为更具观赏性的中华艺术瑰宝。
中国当代的刺绣画较之历代,无论是题材、技法、色彩,还是针黹、缣帛,( )。
近几十年,各绣种在绣材的拓展、泛取,针法的借鉴、相融,题材的继承、创新等方面,都有令人的作品问世,尤其是双面绣和双面全异绣作品,更是给刺绣艺术增添了不可思议的感染力。
各绣种发展出的地域特色突出的分支层出不穷,或如摄影作品般写实,或如西方油画般立体,或工笔描摹而写意挥洒,或新创针法而与众不同,或人物正反面和谐自然,或动物双面全异,了无针迹,或姿态婀娜,或设色古雅,可谓争奇斗艳, 。
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将女红针黹薪火相传,为刺绣艺术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精益求精刮目相看数不胜数B.励精求治耳目一新数不胜数C.精益求精耳目一新美不胜收D.励精求治刮目相看美不胜收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B.这些作品不仅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C.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感受到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D.不仅这些作品带给人艺术的享受,而且给后人展示了刺绣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有创新,发展中有循古B.传承中有创新,循古中有发展C.创新中有传承,循古中有发展D.创新中有传承,发展中有循古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宁夏发现中国最老文字
近日,宁夏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岩画研究中心首次向外界披露,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经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专家刘景云先生考证审定,并最终认为,大麦地岩画中的发现有可能改写中国的文字史。
宁夏卫宁北山地区大麦地岩画带遗存数量惊人的史前岩画,内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灵、狩猎放牧和舞蹈祭祀等。
大麦地岩画区及其毗邻地区,还遗存有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等。
这说明,原始社会时期的大麦地,是古代人类居住、活动的聚集地区,是他们举行祭祀仪式的朝拜圣地。
研究表明,大麦地岩画区内图画符号是我国原始文字,有许多象形与抽象符号已具备了古老文字的要素。
在大麦地岩画个体图形中,已经发现有1500多个图画文字,其中能识读的图画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不能识读。
(文远)
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
西夏对语言、文字的研究有很大的成就,并有许多论著。
据出土的刊本和写本,西夏人编撰有〈文海〉〈文海杂类〉〈音同〉〈番汉合时掌中珠〉〈五音切韵〉等有关语言文字的著作多种。
〈音同〉刊印于乾顺正德六年(公元1132年),成书的时间则可能还要早些。
收集六千一百多字。
它仿〈切韵〉的分类,以每个字第一个子音的次序排列。
子音又分重唇音、轻唇音、舌头音、牙音、喉音等九类。
每一类中又将含有相同发音系数的字,依次归纳成同一小类,所以在同一类中,只要知道其中某各字的读音,
其余各字的音也就可以随之读出。
〈文海杂类〉排列方法和〈音同〉按韵排列的方法相似。
每字下有三部分注释。
一是分析字形,二是解释字义,三为反切注音。
〈文海〉残缺很多,今只存有三千字左右,依韵排列,也分字形、字义和字声三部分。
〈番汉合时掌中珠〉为西夏乾佑庚戍二十一年(公元1190年)xx项人骨勒茂才所著,它是一部汉文和西夏文对音的字典。
作者在本书的自序中说,这本书供西夏人学汉文、汉人学西夏文用,以达到互通语言,增进xx项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
全书按内容分为天、地、人三大类,每类又分成列,每列四行。
右数第一行为西夏字的汉字注音,第二行为西夏本字,第三行为西夏字的汉文意义,第四行则为释意汉字的西夏对音。
这部字书,为xx项族和汉族人民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文字提供了方便。
此外,又有名为〈杂字〉的书,收集的字分类排列,有天、地、人三大部,以下再分小类,如男子衣服、妇女服饰、树木、蔬菜、草、五谷、西夏姓氏、器具等。
解释字义用小字,并注明其汉字,如西夏字“琵琶”下注曰“汉名琵琶”。
可能是作为启蒙教育的杂字课本。
由于西夏时期大力推行用西夏文字翻译各种汉文经史典籍及佛经,所以西夏文字在一部分xx项贵族的影响。
西夏灭亡以后,元朝的统治阶级曾于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在杭州路大万寿寺雕印西夏文〈大藏经〉三千六百余卷,分施与原西夏统治的主要地区,继续利用佛教来加强对xx 项民族的统治。
考古材料证明,西夏文在个别地方还一直延续到明代晚期,河北省保定市近年还出土了晚至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用西夏文字雕写的石经幢。
西夏文字书法艺术,在史书中未见有记载,关于西夏文字形体,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记云:“元昊自制蕃书十二卷,字画繁冗,屈曲类符篆”。
xx项羌人原无文字,隋末唐初xx项内迁后,学习接受儒家文化,使用汉文字。
宋初李元昊建立以xx项族为主体的西夏王朝,为标新立异而创制了记录xx项族语言的西夏文字,自然是脱离不开汉文字的深刻影响,西夏文字成为汉文字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品种。
正如西夏学者骨勒茂才所著《蕃汉合时掌中珠》中所说的:“蕃汉文字者,论末则殊,考本则同”。
西夏文字传世五百余年,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同样以其作为文字功用的丰富表现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夏文字书法艺术。
西夏文字仿照汉字创制,汉字书法有篆、隶、真、行、草五种书体,真书即楷书。
传世西夏文献中已发现篆、楷、行、草四种书体,而未见西夏文隶书。
汉字书体是经过长期演变而来的,西夏文字则是汉字楷书笔画的模仿。
西夏文篆书同样是据汉字小篆的模仿,未经过使用中的演化,所谓“屈曲类符篆”云云是宋朝人对“字画繁冗”的西夏文字的形容。
西夏行书、草书则是在长期应用中自然形成的,因此之故,西夏文书体不同于汉字,不可能有一个隶书阶段。
清代学者戴锡章《西夏纪》谈到西夏文字的创制有“番兼篆隶”之语,此“隶”系指汉文书上所称的“楷隶”或“隶”,即楷书而言。
1、楷书。
西夏文字书法以楷书为主。
“形体方整”是西夏文楷书的
特点,汉字书法中楷书始于魏而盛于晋,唐代达到鼎盛,欧、柳、颜、虞、褚诸大家并出。
西夏文字在成熟的汉文楷体上创制,因而深受唐人影响。
现存的西夏文汉文合壁《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和西夏皇陵出土的西夏文、汉文残碑清楚的看出,汉字楷书的神韵透到西夏文楷书书体中,妙自成趣。
西夏文字形体笔画繁复、方正均匀,因此在书写时更注意结体自然,点画穿插有序,繁而不乱。
有的书法家认为:西夏文楷书的用笔不但用藏锋和中锋,而且时有侧锋入纸,锋棱明显,使笔画生动多姿。
笔画中的“撇”、“捺”、“钩”用笔较重而露锋。
所谓藏露兼施,方圆并出,既显骨力又显精神,是西夏文楷书用笔的一大特点。
2、篆书。
西夏文篆书已见于文献文物中的有两种:一是碑额篆书,一是印章篆书。
西夏文碑额篆书仅见于《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和西夏皇陵出土的仁宗寿陵残碑。
前者为“敕感通塔浮屠之碑文“八字,后者为”大白上国护城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文“十六个字。
从这二十八个西夏文篆书可以看出西夏篆书显然是仿照汉字小篆,从西夏文楷书演化而成,应当完全采用汉文小篆用笔方法,回环照应错落有致,布局合理而揖让有方。
但同样在篆、楷之间的对比上,西夏文比汉文更繁复,其中原因是汉文由篆而楷经过了笔画的简约;西夏文由楷而篆,为增加装饰效果有增无减。
西夏文篆法基本上有规律可循,但同一字的笔画篆法上有随意性,如上述两种碑额中的同一“文”字篆法不同。
西夏文印章篆文。
传世的西夏文篆书官印以“首领”二字印最多,见
于著录与新发现的实物总数已达150方之多。
西夏文印章同样是学习和借鉴汉文印的产物,用以表示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物,西夏文“首领”官印,铜质,方形,一般边长5公分左右。
柱钮上刻表示方向的西夏文“上”字,印背两侧阴刻年款与人名。
印文铸白文(阴文),笔画深厚凝重,曲屈折叠,均匀地充满印面空间,类似汉印中的“满白”,仿唐、宋印通用的九叠篆文。
“首领”篆书形体不同印结构大同小异,富有变化。
西夏文印开古代少数民族文字入印之先河。
3、行书与草书。
传世的西夏写本文献中有大量的行、草文献,内容有抄本佛经,但多见于世俗文书。
西夏行、草文献,多为抄写快捷便利,少数的行、草文献注重字体的美观与艺术欣赏,一般说来,西夏文行、草书写行笔与汉文相似,行书用笔灵活,线条活泼流动,随意自然,在外形结构上十分讲究。
西夏文草书,以黑水城文献中发现的草书西夏文《孝经》为代表,字画简约流畅,结构均匀自然,笔画基本规范,其布白章法虽显稚拙而独具风韵。
西夏书法家以作品传世者极少记载。
史载西夏崇宗、仁宗、桓宗时期文教昌盛。
崇宗乾顺曾作《灵芝歌》,令中书相王仁忠和之,并勒石志瑞。
仁宗仁孝时大学儒学,设科取士,尊孔子为文宣帝,并追赠创制西夏文字的野利仁荣为广惠王,桓宗时宗室李尊项进士及第,以学问与书法著称,后继襄宗为帝,是为神宗,著名的《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中西夏文书者浑嵬名遇,黑水城遗书中西夏文佛经有的题款中记出书者名字,如法随、索智深等。
元代居庸关云台券门内壁六体字中的西夏文是元代唐兀人(西夏人)智妙酩布。
西夏文字的书写工具当以毛笔为主,仁宗
时翰林学士刘志直,工书法,他取当地所产黄羊毫为笔,为西夏书法家效法。
西夏有硬笔书法,甘肃武威发现西夏时期的竹笔,黑水城西夏文遗书中发现的《孟子》写本,字体粗黑整齐,刚健有力,显然是用竹笔书写。
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研究院的白滨教授讲到西夏文字在历史上的作用时向记者介绍说,西夏文字从创制到消亡经历了500年,这种文字曾一度湮没,直到20世纪,俄国人在黑水城的佛塔城中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藏书库,轰动了世界,其中大量的西夏文献也推动了西夏文化的研究。
其中最可贵的是在汉文中已经遗失的一些经文、资料在西夏文献中尚有保留,我们可以通过对西夏文字的翻译,对汉文化的研究作出贡献。
此外,西夏虽然是一个小国,但其当时的文化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十分完善,然而这样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古国的文化、文字是如何消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社会科学研究所民族研究院的聂鸿音教授认为西夏在推广文字方面是一个奇迹,西夏文字本身结构比较复杂,但西夏go-vern-ment却在1036-1060年短短几十年间已将6000多个西夏文字推行到go-vern-ment的各个部门以及民间,这无疑告诉我文字的复杂与否与其推行难度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同时也让我们去思索到底是西夏go-vern-ment掌握了一种文字推广的好方法还是西夏文字之间存在了一种内在规律让人们便于记忆,这就留下了一个悬念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