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法(公司法)9-8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82
1.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惯例的总和。
2.国际商法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 商人习惯法阶段具有跨国性和统一性(2) 国内法阶段把国际商法的内容写进国内法(3) 现代国际商法阶段新形式的国际性和统一性3.国际商法有三个主要渊源:1.国际条约2.国际贸易惯例3.国内立法4.大陆法的结构和特点:大陆法各国把全部法律分为公法和私法两大部分。
公法又细分为宪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和国际公法等调整国家和国家以及国家和个人之间关系的法律;而私法可以分为民法和商法等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
大陆法的特点是强调成文法的作用。
它在结构上强调系统化、条理化、法典化和逻辑性。
另外,大陆法各国都主张编纂法典。
5.大陆法的渊源:大陆法强调成文法的作用,所以法律是大陆法的主要渊源。
但是,习惯、判例和学理也在大陆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英美法系的结构:英美法系在结构上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
普通法又称习惯法或判例法,其原意是指英国在中世纪时期形成的一种法律制度。
衡平法其原意是指在14世纪时,为了补充和匡正当时不完善的普通法,由英国的枢密大臣法院发展起来的判例法。
与普通法的主要区别是救济方法和诉讼程序的不同。
7.英美法系的渊源:判例法是英美法系的主要渊源。
这也是英美法系区别于大陆法系的主要特征。
8.两大法系对国际商法的影响:1)对国际商法统一化运动的贡献,主要表现为两大法系确立的许多重要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为一些重要国际商事公约所吸收和采纳,从而转化为统一的国际商事法。
2)在国际商事公约、条约和惯例尚未涉及的许多领域,目前仍要依靠有关国家的国内商事法律加以调整,而两大法系对各国法律制度影响甚大,以至于世界各国法律基本上均可纳入这两大法系之内。
9.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三、契约自由10.WTO的职能:1、组织实施各项贸易协定;2、为各成员提供多边贸易谈判场所,并为多边谈判结果提供框架;3、解决成员间发生的贸易争端;4、对各成员的贸易政策与法规进行定期审议;5、协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关系。
国际商法知识点国际商法是调整跨越国界的个人、法人和公司之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总和。
两大法系的区别包括渊源、形式、推理方式、法律结构、法律观念和诉讼程序等方面。
其受罗马法影响的方式也有直接和间接之分。
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的区别在于出资人、主体资格、责任承担、注册资本要求、设立法律依据和税收政策等方面。
个人独资企业属于非法人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只能由自然人出资设立,而一人公司可以由自然人、法人或国家出资设立,并具备企业法人的主体资格。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而一人公司的投资人仅以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此外,个人独资企业没有法定最低注册资本要求,而一人公司最低注册资本为10万元,并需在成立时一次足额缴纳。
合伙企业与善意第三人的关系是指合伙企业在执行事务和代表权利时,不能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对于合伙企业债权人,合伙企业先以其全部财产清偿,如财产不足则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除非协议有约定按约定分担,否则平均分担。
合伙企业与合伙人个人债权人之间的关系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代理人的行为必须是在本人的授权范围内进行的;2.善意第三人必须相信代理人具有代理权;3.代理人的行为必须与第三人产生了法律关系。
代理的种类包括普通代理、特别代理和代表人制度。
普通代理是指代理人代表本人进行一般性的法律行为,特别代理是指代理人代表本人进行特定的法律行为,代表人制度是指代表人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进行法律行为。
在代理关系中,代理人必须按照本人的授权进行行为,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同时,本人也应当对代理人的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代理人不超越授权范围进行行为。
总之,代理制度在商业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代理人的行为是否符合授权,以及本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和管理。
无权代理人不能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方实施法律行为。
但是,如果被代理人的疏忽或过错的明示或默示行为让第三方有理由认为代理人有代理权,并且第三方在主观上是善意的,那么就会产生客观必须代理的情况。
了解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是指与国际商业活动相关的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从事跨国贸易的企业和个人来说,了解和遵守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为国际商务活动提供了合作基础和法律保障。
一、国际商法的概念与特点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务活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国际商法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国际性:国际商法适用于跨国商务活动,涉及不同国家间的交易和合作。
在国际商法中,国别原则和国际公约的适用是其重要特点。
2. 杂属性:国际商法涉及多个法律制度和法律条款,需要协调和解决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的冲突。
因此,国际商法通常具有灵活性和优先性原则。
3. 国际商事惯例的运用:在国际商法中,商业惯例和习惯法的运用非常重要。
这些惯例通常被视为国际商事合同的一部分,有助于填补法律规则的空白。
二、国际贸易法的概念与原则国际贸易法是调整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规则和原则的总称。
国际贸易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合同、国际货物买卖、运输、海关、付款等方面的规定。
以下是国际贸易法的几个重要原则:1. 自由贸易原则:自由贸易是国际贸易法的核心原则之一。
该原则主张国际贸易的自由和公平,反对贸易壁垒和歧视。
2. 平等与互惠原则:国际贸易法强调交易双方的平等地位和合作精神。
根据该原则,各方应平等对待,并互利互惠地进行交易。
3. 最惠国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是指一个国家给予某一贸易伙伴的待遇,也应适用于其他国家。
该原则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公平和公正。
三、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的关系国际商法和国际贸易法是紧密相关并相互依存的。
国际商法是国际贸易法的基础,它创造了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框架和规则。
国际商法主要涉及商业合同、公司法、知识产权和争议解决等方面的规定,而国际贸易法则是国际商法的具体应用和表现。
国际商法为国际贸易活动提供了权益保护、合同管理和争议解决等方面的法律基础。
再版新编国际商法各章中心内容图表法讲解归纳第一章导论本章中心内容是国际商法概论、西方两大法律体系的比较,以及中国重要民商立法,可以用下面图表归纳第一节国际商法概论一、概念1、商事交易(有形和无形)2、商事组织(大型公司和跨国公司)3、法律规范(明文规定)二、与相1、商法与商业法2、商法与民法3、商法与经济法4、国际商法与国际贸易法5、国际商法近法律的与国际经济法6、国际商法与国际私法关系三、渊源1、国际公约(实体法与冲突法)2、国际贸易规则(贸易术语)3、国内法(产品责任、代理)第二节西方两大法系比较法律体系法律渊源结构分类特点法院结构一、大陆法制定法、习惯法、公法与私法突出成文法三级体系:第一审法院、判例和学理强调系统化、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法典化二、普通法判例法普通法与衡平法二元结构英国:郡法院和治安法院和和重视程序法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和上诉制定法法院美国:联邦和州法院系统“先例约束力原则”第三节两大法系与比较(一)1、传播方式不同;2、法律渊源不同3、变革速度不同;4、法官作用不同5、法律体系不同;6、法律程序不同7、判决技术风格不同;8、对经验和应用的重视不同普通法与衡平法比较(二)分类概念关系区别普通法也叫习惯法和是基础,没有衡平法1、救济方法不同判例法仍然可以存在2、诉讼程序不同3、法院组织系统不同衡平法是对普通法的不足是对普通法的补充和改善,4、法律术语不同加以修补和纠正没有普通法则不会存在5、管辖权不同第四节中国的法律制度一、法律渊源二、司法制度一、制定法,包括——法院组织1、最高人民法院1、宪法2、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基层、中级和高2、法律级人民法院3、行政法规3、专门人民法院:军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等4、地方性法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和经济特区法规,——审判制度:5、特别行政区的法律:香港和澳门的基本法实行两审终审制:对于地方各级法院的判决二、法律解释当事人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上诉,上一级1、立法解释2、司法解释3、行政解释法院所作的二审判决是终审判决,当事人三、判例:不是法律渊源,但日益重视其作用不得再上诉第五节国际商法的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罗马法的基本原则)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2、私有财产不可侵犯;3、契约自由二、民商法容易混淆的基本概念1民事法律关系与民事责任2物权与所有权3债与债权4侵权与违约行为与国际商法有关的中国重要民商立法(补充)法律名称章节条款(最新修改后)实施时间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9章156条1987年7月1日起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1章230条1999年12月25日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7章43条1985年7月1日起(已废止)4、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7章47条1993年9月2日起(已废止)5、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23章428条1999年10月1日起6、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6章74条2000年9月1日起7、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7章111条1996年1月1日起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8章64条2001年12月1日起9、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8章69条2001年7月1日起10、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6章60条2001年10月27日起11、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8章80条1995年9月1日起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9章270条1991年4月9日起第二章商事组织法本章中心内容是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用下面图表加以简要归纳。
国际商法国际商法是指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范围的总和。
国际商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
现代国际商法所调整的国际商事交易关系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易关系,具体是指:1.货物买卖关2.技术贸易关系,即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版权的跨国转让关系3.提供跨国运输、保险、金融、旅游、通讯、法律等服务的服务贸易关系。
国际商法的主要内容:1.国际货物贸易的法律制度,即国际货物买卖以及与之相关的国际运输保险和支付方面的法律制度2.国际技术贸易的法律制度,有关专利、商标、专有技术和版权的跨国转让和国际保护的法律制度3.国际服务贸易法律制度,即有关提供运输、保险、金融、旅游、通讯、会计、法律、数据处理等跨国服务的法律制度。
国际商法的渊源:即国际商法的法律表现形式,有国际商事条约,国际商事惯例和各国国内民商法或判例,前两个属于国际法渊源,最后一个属于国内法渊源。
大陆法系:从十三世纪开始到十九世纪初,在欧洲大陆逐渐形成的法律体系。
特点:1.主要渊源是成文法,判例法原则上不具有与法律的同等效力,在法官审理案件中期解释法律,参考处理案件的作用,但也有例外2.法律的实施是以法律条文的抽象概念为依据,由法官加以引证和解释3.深受罗马法的影响4.大陆法各国法院系统由普通法院和专门法院组成。
英美法系:英国从十一世纪起主要以起源于日耳曼习惯法的普通法为基础,初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法律制度,后美国及其他过去为英国殖民统治的国家和地区,受其影响效仿而制定的法律制度的总称。
特点:1.主要渊源是判例法,成文法也是重要渊源,但必须要通过法院判决的解释才能起作用,不能直接引用2.法律的实施是以判例为依据3.法律结构上分为普通法和衡平法4.法院组织分为高等和低级法院,不设独立的行政法院和检察官制度。
自然人:基于出生而取得主体资格的人。
作为国际商法主体:1.必须是民事主体,即必须具备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必须拥有与其从事国际商事活动相适应的资金,才能够取得权利并且能够承担在商业经营中所产生的风险和责任。
《国际商法》课件WORD版主要内容一、国际商法的概念二、国际商法的地位三、国际商法与相邻法律部门关系1. 国际商法的含义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交易和商事组织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换言之,国际商法是调整国际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 国际商法的特征国际商事关系包括:国际商事组织关系、国际商事行为关系。
国际商事关系,是国际商事主体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营业行为所发生的财产关系。
传统商法以货物买卖法为核心内容,随着国际经贸往来的增多,当代国际商事关系越来越广泛。
国际商事关系,是指跨越国界的商事关系。
国际商法主体以私人主体为主,在少数情形下国家、国际组织可成为国际商事关系当事人。
国际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商法具有自身的调整对象——国际商事关系。
国际商法的调整方法是直接调整方法。
国际商法己构成内容丰富、结构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国际商法与国际公法国际商法与国际私法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与国内商法第二章商事组织法《国际商法》田晓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目录第一节商事组织法概论第二节公司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第一节商事组织法概论一、商事组织法的定义二、商事组织的定义和分类一、商事组织法的定义商事组织法,是调整商事组织的设立、变更、解散等对内对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商事组织的定义和分类商事组织,是指能够以自己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
按照所有制形式的不同,中国将商事组织分为: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按照财产责任的不同,西方国家一般将商事组织分为:个人企业、合伙、公司。
其中,公司是最重要的商事组织形式。
2.1 个人独资企业的定义和特征个人独资企业,是指由一名出资者单独出资与从事经营管理的企业。
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人,对企业债务负无限责任,即:以个人的全部财产对企业的债务负责。
2.2 合伙的定义和特征合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伙人为经营共同事业、共同投资、共享利润及共担风险而组成的企业。
国际商法知识点总结一、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国际商法是广义上的商法和狭义上的国际私法的交汇点。
它是研究交叉国界商事活动的一般规律性原理和国际商事活动的法规的科学体系。
国际商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性质和特点:国际商法是一门法律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跨国贸易和跨国商事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国际商法的特点在于其独立性、国际性和复杂性。
独立性表现在国际商法具有自己的研究范畴和规律性原则;国际性表现在国际商法涉及多国之间的交易和合作;复杂性表现在国际商法受国际法、国内法和商业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2. 研究范畴:国际商法的研究范畴非常广泛,涉及国际合同、国际货物买卖、国际支付、国际投资、国际仲裁等方面。
其中,国际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投资法是国际商法领域中的重点研究内容。
3. 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国际商事活动中的纠纷解决是国际商法中的重要内容。
在国际贸易和商务活动中,由于涉及跨国交易、法律制度不同等因素,纠纷解决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和专业性。
因此,了解国际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及其实践操作对于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人员至关重要。
二、国际合同法国际合同法是国际商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跨国合同活动中的法律问题。
国际合同的性质、成立、履行和解决纠纷等方面均受到国际合同法的规范。
下文将从国际合同的主体、形式、内容、效力和解决纠纷等几个方面总结国际合同法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 主体:国际合同的主体包括合同的缔约方和合同的履行方。
在国际合同当中,缔约方和履行方通常是跨国企业或者个人。
国际合同法对于合同当事人的选择、资格、行为能力等方面都有详细的规定,以保障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形式:国际合同的形式一般分为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两种。
大多数国际合同都要求采用书面形式,以确保合同内容的明确和证据的确凿。
在国际合同法中,对于书面形式和口头形式的适用条件和效力等方面都有相关规定。
3. 内容:国际合同的内容包括合同条款、合同标的和合同条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