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上册_计算题框图(很好很强大)
- 格式:ppt
- 大小:762.00 KB
- 文档页数:28
目录1 设计资料 (1)2 板的设计 (1)2.1 荷载 (2)2.2 内力计算 (2)2.3 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次梁设计 (4)3.1 荷载 (4)3.2 内力计算 (5)3.3 截面承载力计算 (5)4 主梁计算 (7)4.1 荷载 (7)4.2 内力计算 (8)4.3 截面承载力计算 (12)4.4 主梁吊筋计算 (14)参考文献 (14)1某工业厂房单向板肋梁楼盖1 设计资料某工业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为一类。
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其中梁柱线刚度比均大于3。
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厂房底层结构布置图见图1。
楼面做法、边梁、墙、及柱的位置关系见图2。
图1 底层结构布置图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8kN/m 2,楼面面层为20mm 水泥砂浆,梁板的天棚抹灰为20mm 厚混合砂浆。
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30(f c =14.3 N/mm 2)钢筋:梁的受力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f y =300 N/mm 2),其余采用HRB300级钢筋(f y =270 N/mm 2)。
2 板的设计板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
按刚度条件板厚要求取h=L/30=2000/30≈67mm ,工业厂房楼面最小厚度为70mm ,取板厚h=80mm 。
取次梁截面高度h=450mm (L/18=6000/18=333mm ~L/12=6000/12=500mm),截面宽度2b=200mm(h/2.5=450/2.5=180mm ~h/2=450/2=225mm),主梁和次梁采用HRB335级,其余均采用HPB300级钢筋;板的L 2/L 1=6000/2000=3,宜按单向板设计。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见图3。
2.1 荷载①恒载标准值板自重: 0.08×25 kN/m 2=2.0 kN/m 2楼面面层: 0.02×20 kN/m 2=0.4 kN/m 2天棚抹灰: 0.02×17 kN/m 2=0.34 kN/m 2k g =2.74 kN/m 2②使用活荷载 k q =8 kN/m 2③荷载组合值:Q γ=1.3q g +=1.2k g +1.3k q =1.2×2.74+1.3×8=13.69 kN/m 2q g +=1.35k g +1.3×0.7k q =1.35×2.74+1.3×0.7×8=10.98 kN/m 2取q g +=13.69 kN/m 2图3 板的几何尺寸和计算简图(单位:mm )2.2 内力计算取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0l =n l =2.0m-0.2m=1.80 m3边 跨:0l =n l =2.0-0.20/2+0.025=1.925 m 边跨和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0%9.6%1008.18.1925.1〈=⨯-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各截面的弯矩计算见表1。
《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知识点拓扑图《钢筋混凝土结构》随堂练习题(共200题)1.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中,对有屈服点的热轧钢筋取( )作为钢筋强度的设计依据。
A .抗拉强度B .屈服强度C .抗压强度D .延伸率 【答案:B 】2.( )反映了钢筋拉断前的变形能力,它是衡量钢筋塑性性能的一个指标 A .延伸率 B .弹性模量 C .抗拉强度 D .抗压强度 【答案:A 】3.为了使钢筋在加工成型时不发生断裂,要求钢筋具有一定的( ),也是反映钢筋塑性性能的指标,它与延伸率对钢筋塑性的标志是一致的。
A .冷拉性能B .弹性模量C .冷弯性能D .屈服应变 【答案:C 】4.属于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有( )。
A .冷拉钢筋 ;B .钢丝;C .热处理钢筋;D .钢绞线。
【答案:A 】5.下列钢筋中一般用于板的受力筋、箍筋以及构造钢筋的是( ) A .HPB235 B .HRB335 C .HRB400 D .RRB400 【答案:A 】6.下列钢筋中一般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钢筋,而且是低合金钢的是( )A .HPB235B .HRB335C .HRB400D .RRB400 【答案:B,C 】7.钢筋的屈服强度是指( )。
A.比例极限;B.弹性极限;C.屈服上限;D.屈服下限。
【答案:D 】 8.边长为100mm 的非标准立方体试块的强度换算成标准试块的强度,则需乘以换算系数( )。
A .1.05 ;B .1.0 ;C .0.95 ;D .0.90 。
【答案:C 】9.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与轴心抗压强度的对比说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有条件性的,既取决于( )。
A.截面形式;B.弹性模量;C.加荷速度;D.横向变形的约束条件。
【答案:D 】10.《规范》确定k cu f ,所用试块的边长是( )。
A .150 mm ;B .200 mm ;C .100mm ;D .250 mm 。
【答案:A 】11.加荷速度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是( )。
第二章1.柱下独立基础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作用的轴向压力Nk=700kN ,弯矩Mk=200kN·m ,剪力Vk=25kN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00kN /m2,已知基础底面尺寸b=3m ,l =2m ,基础埋置深度d=1.5m ,基础高度h=1.0m ,基础及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γm=20kN /m3。
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2019.10)2.某轴心受压柱,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剖面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轴向压力标准值N k =720kN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200kN/m 2,基础埋置深度d=1.5m ,设基础及其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3m 20kN/m γ=。
试推导基础底面面积A 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提示:设底面为正方形)。
3.某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如图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 k =870kN ,弯矩标准值M k =310kN·m ,剪力标准值V k =21kN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修正)f a =200kN /m 2;基础埋置深度d=1.5m ;设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密度的平均值为γm =20kN /m 3;基础底面尺寸为b×l =3.0×2.0m 。
试校核地基承载力是否足够? (2019.10)4.某单层厂房现浇柱下独立锥形扩展基础,已知由柱传来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3900kN ,弯矩设计值M=1700kNm ,剪力设计值V=60kN 。
基础的高度 h=1500mm ,基础埋深 2.0m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420kN/m 2,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平均容重 γm =20kN/m 3。
试求基础底面积。
(2019.1)5.如图1所示的某一单跨等高排架,左柱A 与右柱B 是相同的,柱子总高度为H 2=13.2m,上柱高度H 1=4m 。
左柱A 和右柱B 在牛腿面上分别作用有M 1=103kNm,M 2=60kNm 的力矩。
第二章1.柱下独立基础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作用的轴向压力Nk=700kN ,弯矩Mk=200kN·m ,剪力Vk=25kN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200kN /m2,已知基础底面尺寸b=3m ,l =2m ,基础埋置深度d=1.5m ,基础高度h=1.0m ,基础及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γm=20kN /m3。
试验算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2008.10)2.某轴心受压柱,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剖面如题37图所示。
基础顶面轴向压力标准值N k =720kN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 =200kN/m 2,基础埋置深度d=1.5m ,设基础及其以上土的重力密度平均值3m 20kN/m γ=。
试推导基础底面面积A 的计算公式并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提示:设底面为正方形)。
3.某单层厂房柱下独立基础如图示,作用在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标准值N k =870kN ,弯矩标准值M k =310kN·m ,剪力标准值V k =21kN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已修正)f a =200kN /m 2;基础埋置深度d=1.5m ;设基础及其上土的重力密度的平均值为γm =20kN /m 3;基础底面尺寸为b×l =3.0×2.0m 。
试校核地基承载力是否足够? (2006.10)4.某单层厂房现浇柱下独立锥形扩展基础,已知由柱传来基础顶面的轴向压力设计值N=3900kN ,弯矩设计值M=1700kNm ,剪力设计值V=60kN 。
基础的高度 h=1500mm ,基础埋深 2.0m ,地基土承载力设计值f=420kN/m 2,基础及其上回填土的平均容重 γm =20kN/m 3。
试求基础底面积。
(2005.1)5.如图1所示的某一单跨等高排架,左柱A 与右柱B 是相同的,柱子总高度为H 2=13.2m,上柱高度H 1=4m 。
左柱A 和右柱B 在牛腿面上分别作用有M 1=103kNm,M 2=60kNm 的力矩。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绪论 (4)第1章设计资料 (5)1.1工程概况 (5)1.2结构设计资料 (5)第2章建筑设计 (8)2.1建筑平面设计 (8)2.1.1主要使用房间设计 (8)2.1.2辅助使用房间设计 (9)2.1.3交通联系部分设计 (9)2.1.4建筑平面组合设计 (9)2.2 建筑立面设计 (9)2.3建筑剖面设计 (10)2.4防火设计 (11)2.5建筑细部设计 (11)2.5.1墙体 (11)2.5.2地面工程 (11)2.5.3屋面工程 (11)2.5.4门窗工程 (11)2.5.5楼梯工程 (12)2.5.6油漆工程 (12)第3章结构设计概述 (12)3.1设计依据 (12)3.2本工程有关等级要求 (13)3.3 框架承重方案 (13)3.4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 (13)3.5 结构计算 (13)第4章结构设计计算 (14)4.1.结构设计资料 (14)4.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4)4.3重力荷载计算 (16)4.3.1屋面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16)4.3.2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 (17)4.3.3梁、柱、墙、窗、门重力荷载计算 (18)4.3.4重力荷载代表值 (19)4.4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20)4.5横向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3)4.5.1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23)4.5.2横向风荷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32)4.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37)4.6.1 计算单元 (38)4.6.2荷载计算 (38)4.6.3内力计算 (41)4.7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46)4.7.1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46)4.7.2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49).8截面设计 (55)4.8.1 框架梁 (55)4.8.2 框架柱 (58)第5章构件设计 (62)5.1板的配筋计算 (62)5.1.1荷载计算 (62)5.1.2计算简图 (63)5.1.3弯矩设计值 (63)5.1.4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64)5.2楼梯设计 (64)5.2.1设计参数 (64)5.2.2梯段板设计 (64)5.2.3平台板设计 (65)5.2.4平台梁设计 (66)第6章基础设计 (68)6.1确定C柱的基底尺寸 (68)6.2设计C柱基础 (69)6.3基础配筋计算 (71)设计心得 (73)参考文献 (75)鸣谢 (76)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内容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建筑面积约为50002m,拟建建筑物共六层,分为建筑和结构两部分。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9.某两层三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
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α=0.7。
试用D值法计算柱的B端弯矩。
(提示:底层反弯点高度比为0.65)题39图39.两跨等高排架结构计算简图如题39图所示。
排架总高13.1m,上柱高3.9m,q1=1.5/m,q2=0.75/m,A、B、C三柱抗侧刚度之比为1∶1.7∶1。
试用剪力分配法求A柱的上柱下端截面的弯矩值。
(提示:柱顶不动铰支座反力11,C11=0.34)40.三层两跨框架的计算简图如题40图所示。
各柱线刚度均为1.0×104·m,边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6,中柱侧移刚度修正系数为0.7。
试计算该框架由梁柱弯曲变形引起的顶点侧移值。
(未注明单位:)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如图a所示。
已知15.0,q1=0.8/m,q2=0.4/m。
试用剪力分配法计算各柱的柱顶剪力。
(提示:支反力系数C11=0.3,见图b(1);图b(2)、b(3)中的△u1=2△u2)题36图37.某两层三跨框架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为各杆相对线刚度。
试用反弯点法求杆的杆端弯矩,并画出该杆的弯矩图。
题37图38.某单层厂房排架结构及风荷载体型系数如图所示。
基本风压w 0=0.35/m 2,柱顶标高+12.00m ,室外天然地坪标高-0.30m ,排架间距6.0m 。
求作用在排架柱A 及柱B 上的均布风荷载设计值及。
(提示:距离地面10m 处,z μ=1.0;距离地面15m 处,z μ=1.14;其他高度z μ按内插法取值。
)题38图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排架计算简图如题36图所示,A 柱与B 柱的形状和 尺寸相同。
=84·m , =40·m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