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景洪市高中生物《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 格式:doc
- 大小:83.51 KB
- 文档页数:2
2019-2020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复习目标: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II2.基因的分离定律的自由组合定律II复习过程: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离定律(一)基础知识回顾:填P93知识点12(学情12)(二)重点突破(动动手 )1重要名词的理解:(读一遍,划下来)①杂交、自交、测交、正交与反交②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性状分离③基因、等位基因、显隐性基因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思考:实验中孟德尔为什么用正交和反交实验?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离定律:(1)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相关的性状分离比例:__________________(3)细胞学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验证方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显隐性关系的判断(导学P94)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正确解释某些遗传现象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即“有中生无”,肯定是______遗传病;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即“无中生有”,肯定是________遗传病。
(2)指导杂交育种若优良性状为_____性状: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________为止,收获性状不发生________的植株上的种子,留种推广。
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A:知道)。
(2)两对相对性状与两对等位基因的关系(B:识记)。
(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F2中的性状分离比例(B:识记)。
(4)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C:理解)。
(5)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C:理解)。
2、能力目标(1)通过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联系,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自由组合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及有关习题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遗传题的技能、技巧。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2、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教学指导本节内容与前面知识联系非常密切,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边复习回忆所学内容,如减数分裂、生殖、发育、基因及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等,边理解掌握孟德尔杂交试验现象及解释、测交验证、本质等,最终理解外在现象和内在本质相统—的观点,同时也为以后学习“生物的变异"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发现并总结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只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导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2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过程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遗传现象认识遗传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教材分析重难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重点)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难点)教学设想教法运用旧知与新知对接、建模法点拨知识关键点学法分析比较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概率计算的方法及分析二、预习检测1、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2、高茎豌豆自交的子一代一定为高茎。
()3、孟德尔假说内容之一: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不是随机的。
()4、在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若F2共得到20株豌豆,则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
()5、纯合子自交的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的后代不一定是杂合子。
(√)三、质疑探究概率计算的方法及分析1、概率计算的方法1)用经典公式计算概率=(某性状或遗传因子组合数/总组合数)100%。
(2)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2、实例两只白羊生了两只白羊和一只黑羊,如果它们再生一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概率是多少?分析:两只白羊所生的后代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则新出现的黑色为隐性性状,且双亲均为杂合子。
设用A、a表示遗传因子,则双亲的遗传因子组成均为Aa,子代白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黑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
(1)方法一:用分离比直接推出AaAa→1AA∶2Aa∶1aa,可见后代是白色的概率是。
(2)方法二:用配子的概率计算Aa亲本产生A、a配子的概率都是1/2,则①后代为AA的概率=A(♀)概率A(♂)概率=1/21/2=1/4。
②后代为Aa的概率=a(♀)概率A(♂)概率+A(♀)概率a(♂)概率=1/21/2+1/21/2=1/2。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导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2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过程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遗传现象认识遗传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教材分析重难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重点)2、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难点)教学设想教法运用旧知与新知对接、建模法点拨知识关键点学法分析比较归纳法教具多媒体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二、预习检测1、孟德尔选取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的优点分析优点图例作用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豌豆在自然状况下,一般都是纯种用此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豌豆植株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用具有多对相对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三、质疑探究1、仔细观察课本图1-2及豌豆的介绍,尝试写出豌豆做遗传实验材料的另外一个优点?(2)人工异花传粉(如图)操作步骤去雄―→套袋―→传粉―→套袋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P高茎矮茎↓F1高茎(显性性状)↓⊗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 3∶1(性状分离比)3、假说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测交,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2)目的验证对分离现象解释的正确性。
(3)理论预测(4)测交实验结果测交后代的64株豌豆中,30株是高茎,34株是矮茎,这两种性状的分离比接近于1∶1。
(5)结论实验结果符合预期的设想,从而证实F1是杂合子,产生D和d两种配子,这两种配子的比例接近于1∶1。
5、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实验的条件①甲、乙两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
②甲、乙两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
③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模拟生物在生殖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①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DD∶Dd∶dd≈1∶2∶1。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杂合子连续自交n 次后,第n 代的情况如下表:杂合子、纯合子所占比例可用曲线表示如下:(二) 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生物性状的异常分离比遗传现象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 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如下表:异常的表现型分离比 相当于孟德尔的表现型分离比 子代表现型种类12∶3∶1 (9A -B -+3A -bb)∶3aaB -∶1aabb或(9A -B -+3aaB -)∶3A -bb∶1aabb3种9∶6∶1 9A -B -∶(3A -bb +3aaB-)∶1aabb3种9∶3∶4 9A -B -∶3A -bb∶(3aaB -+1aabb)或9A -B -∶3aaB -∶(3A -bb +1aabb)3种13∶3(9A -B -+3A -bb +1aabb)∶3aaB -或(9A -B -+3aaB -+1aabb)∶3A -bb2种15∶1 (9A -B -+3A -bb +3aaB-)∶1aabb2种9∶79A -B -∶(3A -bb +3aaB -+1aabb)2种四、精讲点拨1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AA 和Aa 的种子数之比为1∶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的胚的基因型为AA 、Aa 、aa 的种子数之比为( A )A .3∶2∶1B .4∶4∶1C .3∶5∶1D .1∶2∶12 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A 和a 、B 和b 两对基因独立遗传,A 对a 、B 对b 为显性。
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 1植株中紫花∶白花=1∶1。
若将F 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 2植株中紫花∶白花=9∶7。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得杂交实验过程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4、运用模拟实验,体验遗传因子通过分离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
5、阐明孟德尔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
6、阐明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7、概述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8、概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9、了解自由组合定律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
10、了解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知识网络】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的内容遗传因子的发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基础回顾】一、做遗传实验的生物材料还有豌豆、玉米、果蝇等。
分析其优点。
1:豌豆2:玉米 : 3:果蝇二、基本概念名词1.性状类: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性性状、性状分离隐、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性状:是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如豌豆的一些性状: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高度、种皮的颜色(有些种皮颜色为子叶透过种皮的表现)。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豌豆高茎与矮茎,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孟德尔把F1中,叫做显性性状; F1中 , 叫做隐性性状。
在后代中,同时出现和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完全显性:指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F1的全部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并且在表现程度上和显性亲本完全一样,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不完全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
共显性:指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1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单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如马的毛色中混毛马、ABO血型中的AB型。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复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一、测试水平要求:内容测试水平要求ABC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分离定律√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二、复习方法:学生自主复习与合作学习、教师引导与讲评(述)结合三、教学准备:学习复习学案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过程:1、学案准备,打印并下发学生2、学生自主复习,完成复习学案上内容。
学生汇报复习成果,学生互评。
复习学案如下: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考点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了解)1、孟德尔选择豌豆为实验材料的优势(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情况下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4、显性性状、隐性性状:相对性状的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就是显性性状,子一代中没有表现的性状就是隐性性状。
5、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6、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即显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即隐性基因。
7、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d。
8、纯合子(纯种)、杂合子(杂种):遗传基因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如DD,dd;遗传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如Dd。
9、基因型和表现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与表现型有关基因组成叫做基因型,如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是DD或Dd。
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因为表现型还受环境条件影响。
高一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人教版必修2【学习要点】1.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2.相对性状中判断显隐性的方法3.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探究思路的分析和科学实验方法的学习4.遗传定律及其研究思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知识结构】设计实验(理论认知)↓进行实验(提出问题)↓解释实验(作出假说)↓模拟实验(体验假说)科学方法——假说——演绎法↓测交实验(验证假说)↓对比分析(验证结论)↓分离定律(实验结论)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探究】“爱美之心,人毕有之”。
随着整容医疗水平的日臻完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治造”美丽,雕塑形体。
如今愈演愈烈的“整容热”似乎屡屡应验着莎士比亚当年的那句预言:“上帝给她们一张脸,她们却还要自己造一张”。
自从“中国第一人造美女”横空出世以后,各地蜂起效仿,一时之间,百“美”争艳,让人眼花缭乱。
⑴“人造美妇”结婚后所生的孩子一定会像她一样美丽吗?为什么?⑵这里的“上帝”在生物学上指什么?【自主学习】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1.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⑴_________传粉和_________受粉。
⑵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工异花传粉的操作步骤___________→套袋→__________→套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互称为________P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1 ___豌豆(此性状为______性状)○x性状 ____豌豆 _____豌豆F2 此现象为_________ 比例 ____ : 1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纯合子和杂合子⑴纯合子是指遗传因子组成________的个体,如DD和dd。
⑵杂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Dd。
2.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提出的假说⑴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决定的。
⑵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_存在的。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二、杂交实验(一) 1956----1864------18721.选材:豌豆 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纯种 性状易区分且稳定 真实遗传2.过程:人工异花传粉 一对相对性状的 正交 P (亲本) 反交 F 1(子一代)纯合子、杂合子 F 2(子二代)分离比为3:1 3.解释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
(区分大小写) ②因子成对存在。
③配子只含每对因子中的一个。
④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验证 测交1是否产生两种 比例为1:1的配子5.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三、杂交实验(二)1.亲组合 重组合2.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四、孟德尔遗传定律史记①1866年发表 ②1900年再发现③1909年约翰逊将遗传因子更名为“基因”基因型、表现型、等位基因△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五、小结1. 2.。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目标导航一、知识目标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了解并记忆分离定律。
3.了解并记忆自由组合定律。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能力目标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尝试进行杂交试验的设计。
策略盘点能力提升一、选择题1.下列杂交组合属于测交的是A.EeFfGg×EeFfGg B.EeFfGg×eeFfGgC.eeffGg×EeFfGg D.eeffgg×EeFfGg2.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Rr,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该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A.ABR和aBR B.ABr和abR C.aBR和AbR D.ABR和abR3.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
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纯合正常和同时患有两种疾病的概率分别是( )A.3/4、1/4 B.1/8、1/8 C.1/4、1/4 D.1/4、1/84.在玉米中,A与a、B与b、D与d三对等位基因为自由组合关系。
有色种子必须同时具备A、B、D三个显性基因,否则无色。
现有以下杂交结果:①植株甲×aabbDD→50%有色种子②植株甲×aabbdd→25%有色种子③植株甲×AAbbdd→50%有色种子植株甲的基因型是(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5.某成年男子是一种隐性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的下列哪种细胞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A.大脑中的某些神经细胞B.精原细胞C.皮肤生发层细胞D.某些精细胞6.蜜蜂的雄蜂是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蜂王和工蜂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
3、孟德尔对豌豆作研究材料的原因:① 自花传粉, ② 相对性状多且明显 ③ 周期短,子代多对一些用作遗传材料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蝇(周期短、子代多,易培养、 目少等) 一、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杂交、自交、测交、相对性状、性状分离、显性基因、隐性基因、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分离定律的实质、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不同环境中,即使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未必相同。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区别(1)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如 DD dd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但不同的纯合子杂交,后代为杂合子。
(2)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如 Dd ;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后代中会出现一定比例的纯合子含义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备课札记一、 教学目标:(1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二、 教学重点: (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和分离定律的实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符合孟德尔定律的条件:真核(细胞核、有性生殖的生物)不符合孟德尔定律举例说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
孟德尔定律的分类及范围:(1)分离定律范围: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一)广一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多对相对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2)基因的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五、 1、 (2)自由组合定律范围:(一对多)(二对二)(多对多)闭花授粉 染色体数1、 作用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自交 两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相交测交 F 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从而测定F 1的基因组成① 探索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 将不同优良性状集中到一起,得到新品种 ③ 显、隐性性状判断① 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② 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① 验证遗传基本定律理论解释的正确性 ② 高等动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正交 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父方和母方分别 是反交中母方和父方(1)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2) 验证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二、孟德尔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细胞学基础(1) 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单元复习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Ⅰ基因的分离定律Ⅱ自由组合定律Ⅱ1、体会孟德尔遗传学实验成功的原因,理解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方法。
2、识记并运用遗传学实验的相关术语。
3、能够阐述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4、能够熟练说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内容,并运用遗传定律解释某些现象。
【单元知识构建】通过阅读课本113页,构建本章知识框架(全面概括、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探究案】课下独立完成以下的题型题型一:遗传学实验中的相关概念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C、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2、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茉莉自交,后代中出现了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D、黑毛兔与白毛兔交配,后代既有黑毛兔又有白毛兔3、具有下列各基因型的个体中,属于纯合子的是A、YYrrB、AaBBCcC、AaD、Yr规律总结:题型二:一对及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4、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采用了严格的科学方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和现象”分析现象,提出问题C、“测交实验和结果”—提出问题,做出假说5、下列关于孟德尔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的豌豆都是纯合子B、豌豆都是自花传粉而且是闭花受粉C、豌豆不同品种间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D、豆花小,容易做人工杂交实验6、豌豆子粒黄色(Y),圆粒(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型如下图。
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B、3∶1∶3∶1C、1∶1∶1∶1D、2∶2∶1∶1规律总结:题型三: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7、下列关于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表现型的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为1:18、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下图中哪个过程()A、①B、②C、③D、④规律总结:题型四:遗传规律的应用9、要鉴定一个表现显性性状的高茎豌豆和白毛兔是否为纯合子,应采用的简便方法分别是A、测交、测交B、测交、自交C、自交、测交D、自交、自交10、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个体杂交(1)亲本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分别为_ __、__ __。
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1.1 分离定律的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分离定律的发现第1 课时学习目标1、概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验证及分离定律。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疑问学习建议一、用豌豆做遗传实验的优点及方法(阅读教材P2~P3)1、传粉方面: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
2、性状方面:具有易于区分的且能稳定遗传。
3、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性状的不同,如豌豆的高茎和矮茎。
⊙点拨理解相对性状抓住:①同种生物,②同一种性状,③不同表现类型。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P4)1、实验过程分解实验过程特点P(亲本) 高茎矮茎↓F1(子一代) 高茎↓⊗F2(子二代)比例3 ∶1(1)P具有性状。
(2)F1全部表现为性状。
(3)F2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约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2、杂交实验常用符号及含义符号PF1F2⊗♀含义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阅读教材P5)1、理论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配子中只含有每对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2、遗传图解3、“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模拟内容:用具或操作模拟对象或过程甲、乙两个小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小桶内的彩球 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彩球的随机组合雌、雄配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步骤:→→→→(3)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彩球组合类型数量比为DD∶Dd∶dd≈_____________,彩球代表的显隐性性状的数值比为显性∶隐性≈_____________。
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阅读教材P6~P7)1、方法:。
2、过程及结论:(1)选材:F1与杂交。
(2)预期结果:Dddd→Dd∶dd≈ 。
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1、1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学习目标】(1)知道几个遗传学的概念。
(2)阐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重难点)(3)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重点)(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重点)(5)假说――演绎法。
(难点)【学习过程】问题探究: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据图12解释什么是异花传粉?什么叫父本?什么叫母本?(1)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套袋套袋(2)思考:为什么要去雄,什么时候去雄?为什么要套袋?3、什么是相对性状?并举例说明。
4、结论①豌豆是严格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②豌豆具有的相对性状(如高茎与;圆粒与;黄色与),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③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实验。
问题探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认识杂交实验的常用符号:P:F1:F2:::♀:♂:2、明确相关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杂交、正交、反交、自交、测交3、实验过程(1)实验现象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子二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用文字表示遗传图解(绘制图1演绎法的步骤。
(5)分离定律:问题探究: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本实验中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什么,彩球分别代表什么?实验如何操作?(可以选择替代材料,比如象棋等)。
【学习小结】【基础训练】1、下列属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是()A、桃树的红花与绿叶B、羊的白毛与狗的黑毛C、狗的卷毛与粗毛D、水稻的有芒与无芒答案:D2、隐性性状指()A、杂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D、杂种后代中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遗传的相关概念。
隐性性状指的是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其后代未表现出来的亲本性状,符合这一概念的为D。
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云南省德宏州梁河县高中生物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习目标1、孟德尔研究性状遗传的材料和方法。
2、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杂交、自交、测交、正交、反交等的概念。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解释.4、测交法证明基因解释的正确性。
5、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二、课前预习1. 豌豆适合做杂交实验材料的特点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纯种或杂种) (自花闭花授粉或异花授粉),杂交结果可靠又容易分析.2)豌豆具有许多易于区分的______,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概念:杂交是指______,植物的______和动物的______属于自交。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表现型、纯合子、杂合子、等位基因、测交、正交、反交。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存在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______,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______。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____,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必修2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班级小组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2、正确辨析遗传学中的常用概念;3、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了解基因分离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解题规律和方法。
【自主研习】一、基础知识1植物进行杂交试验,其中的杂交试验最成和。
2、豌豆是授粉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避免的干扰,所以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它保证了实验结果的。
3、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也叫;同一植株的花粉落在自己的雌蕊柱头的过程也叫;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不同品系或者不同个体生物间雌雄生殖细胞结合产生后代的过程叫。
4、杂交试验时,通常要进行和,对做母本的花要摘除全部的,叫做。
然后还要。
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撒在上,再套上纸袋,以避免。
5、相对性状是指;显性性状是指;隐性性状是指。
6、性状分离是指。
孟德尔对实验结果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采用了原理进行分析,并用方式进行解释。
二、实验分析1、孟德尔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出现哪些奇妙现象?2、孟德尔是如何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他的假说内容有4个要点)(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它们既不相互,也不会。
其中决定显性性状的是,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是,用同一字幕的小写(如d)来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例如,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可分别表示为。
这些由相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叫做。
而子一代F1的遗传因子组成Dd是不同的,叫做。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即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减少。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即两性配子之间的结合受精机会是。
以上假说可用教材P5图1—5表示:3、孟德尔对性状分离现象进行的假说性解释是否正确,他紧接着又采用了的思路,再用实验法进行验证:(1)实验目的:验证的正确性。
云南省景洪市高一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案新人教版必
修2
一、学习目标:
知识: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能力:通过分析遗传实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学习重点:1.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学习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三、本节知识要点: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四、自主预习
1.自花传粉:。
异化传粉:。
2.父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母本:同种生物的个体在进行交配时,花粉或精子的个体。
3.去雄:是指除去的;去雄应对其进行处理。
4.杂交:杂交符号:
自交:自交符号:
5.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
相对性状:举例:
6.显性性状:举例:
隐性性状:举例:
性状分离:。
7.纯合子:举例:
杂合子:举例:
8.孟德尔研究材料是:,研究的成果为:。
五、探究学习
合作探究——孟德尔杂交实验。
1.孟德尔杂交实验的过程。
2. 对孟德尔遗传现象的解释。
(用基因图解表示)
3.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六、课堂演练
1.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人的卷头发和直头发 B.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C.鼠的白毛和狗的黑毛 D.兔的细毛和长毛
2.下列个体中属于纯合体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在育种工作中,将纸袋套在花上是为了()
A.防止降温 B.防止花粉被风带走 C.防止自花授粉 D.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4.下列关于基因与相对性状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个体表现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②当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在一起时,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有转化作用
③当一对基因均为显性时,生物个体只表现出显性性状
④当一对基因均为隐性时,生物个体仍表现出显性性状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七、拓广运用
家兔的毛色中,褐毛与黑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B与B)控制。
现在甲、乙、丙、丁四只兔,甲、乙为黑色雌兔,丙为黑色雄兔,丁为褐色雄兔。
已知甲和丁交配,子一代全为黑色小兔;乙和丁交配,子一代有黑色的,也有褐色的。
请回答:
(1)兔子的褐毛与黑毛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2)甲、乙、丁三只兔子的基因型依次为:甲乙丁。
(3)如何利用甲乙丙丁四只兔来鉴别丙兔是纯种还是杂种?。
八、学习反思
这节课我学到了:
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