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二囊管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30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用于胃肠道引流和灌洗的医疗器械,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辅助治疗作用。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下面将详细介绍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
一、使用方法。
1. 检查管路,在使用三腔二囊管之前,需要仔细检查管路是否完整,管道是否通畅,气囊是否漏气,确保器械完好无损。
2. 定位,将三腔二囊管通过鼻腔或口腔插入患者的胃肠道,确保管道顺利通过,并在适当位置展开气囊固定。
3. 灌洗引流,根据医嘱和患者情况,通过三腔二囊管进行灌洗引流,清除胃肠道内的积液和残渣,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
4. 检查固定,使用专用的固定带或胶布将三腔二囊管固定在患者身上,避免管道移位或脱落。
二、护理要点。
1. 定期观察,使用三腔二囊管后,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情况和管道的通畅情况,及时处理管道堵塞或漏气等问题。
2. 皮肤护理,保持三腔二囊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潮湿和感染,定期更换固定带或胶布,避免对皮肤造成损伤。
3. 定期清洗,定期对三腔二囊管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管道内的细菌滋生和感染。
4. 安全使用,在使用三腔二囊管时,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避免误用或造成患者不必要的伤害。
5. 注意饮食,患者在使用三腔二囊管期间需要特别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或刺激性食物,以免影响管道的正常功能。
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三腔二囊管的使用方法及护理要点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理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关键,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患者和家属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管道的护理工作,共同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三腔二囊管止血术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以消化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占首位,其次是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者出血量大,起病急骤,一般的止血药物难以奏效,需立即安置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治疗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方便、有效的方法,因此,迅速成功完成三腔二囊管的置入,使其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一、操作目的用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的压迫止血。
二、适应证(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患者。
(二)用于药物治疗不理想者,为内镜及手术治疗赢得时间。
三、禁忌证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四、操作准备(一)操作前物品准备1三腔二囊管。
注射器;止血钳;石蜡油;治疗盘;手套;听诊器;0.5kg重的沙袋(或盐水瓶);牵引架。
3其他外用消毒剂;棉签;胶布;纱布;绷带;温开水适量;开口器;压舌板等。
(二)操作者准备1操作者熟悉三腔二囊管止血操作步骤。
2了解患者病情和置管目的,核对适应证。
3向患者(或家属)介绍三腔二囊管置入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并发症,取得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
4着装整洁,清洁双手(用外用消毒剂或洗手),戴口罩、帽子。
(三)患者准备1.插管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讲解置管对于治疗该病的重要性。
2.操作过程中患者需按照操作者的嘱咐主动配合。
若感恶心、气短、呼吸困难等不适,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3.对躁动不安或不合作的患者,可肌内注射地西泮5~10mg。
五、操作步骤(一)检查患者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偏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洁该侧鼻腔并用石蜡油润滑。
(二)操作者戴手套,打开三腔二囊管(助手),认真检查双气囊有无漏气和充气后有无偏移,通向双气囊和胃腔的管道是否通畅(图4-6-1)。
远端45、60、65cm处管外有记号,标明管外端至贲门、胃、幽门的距离,以判断气囊所在位置。
(三)检查合格后抽尽双囊内气体,将三腔管之前端及气囊表面涂以液体石蜡,嘱患者取半卧位(左侧卧位为佳),口服石蜡油2021,自鼻腔内插入三腔二囊管,到达咽部时嘱患者吞咽配合,使三腔二囊管顺利进入65cm标记处。
三腔二囊管的应用及护理概述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其中以食管、胃、十二指肠、胰或胆管疾病引起的出血占首位,其次是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者出血量大,发病急骤,来势凶猛,一般的止血药物难以凑效,需立即安置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经鼻腔插入三腔二囊管,进入胃腔后充气使管端的气囊膨胀,然后向外牵引,用以压迫胃底的曲张静脉。
然后再充气使位于食管下段的气囊膨胀,即可压迫食管的曲张静脉,一般均获得满意效果。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是门静脉高压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方便、高效、安全的方法,因此,迅速成功完成三腔管的置入,使其达到有效的止血目的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适应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病人药物治疗不理想者用,为内镜及手术治疗赢得时间。
操作前准备三腔二囊管,石蜡油,手套,听诊器,20或50ml注射器,棉签,胶布,止血钳,弯盘,温开水适量,开口器,压舌板,纱布,绷带,0.5kg 重的沙袋,牵引架。
应用三腔二囊管的告知程序(一) 首先由护士告知患者或家属三腔二囊管主要是用于食管、胃底静曲张破裂出血,它是利用膨胀的气囊压迫出血部位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 操作前医生应向家属交代病情,明确插三腔二囊管的必要性,以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患者配合,同时还应向家属交代因个人健康状况、个体差异以及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插三腔二囊管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1 .鼻咽部损伤。
2.止血效果不理想,甚至无效。
3.气囊破裂。
4.剌激咽喉胃肠后,出现呕吐、窒息。
5.剌激咽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脏骤停。
(三) 医生和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会按医疗操作程序,仔细观察和正规操作,最大限度的避免上述并发症的发生。
一旦发生上述并发症,将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请患者和家属放心。
(四) 操作时嘱患者如有出现呕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尽量将口中血液吐出,防止发生窒息。
(五) 当三腔二囊管插至咽喉处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操作者会配合其吞咽动作,顺利完成操作。
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实验报告
《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实验报告》
在医疗护理领域,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患者的呼吸治疗和
护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护理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
相关的实验研究,并撰写了以下的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对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护理实验,掌握其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护
理技巧,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呼吸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实验材料:三腔二囊管、清洁消毒剂、护理用品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工作:检查三腔二囊管的完整性和清洁度,准备清洁消毒剂和护理用品。
2. 使用方法:将三腔二囊管插入患者的气道,根据医嘱调节好气囊压力和呼吸
频率,确保患者呼吸通畅。
3. 护理方法:定期检查三腔二囊管的位置和通畅度,清洁消毒管道和呼吸机接口,保持呼吸治疗的卫生和安全。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三腔二囊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护理技巧,提
高了对患者呼吸治疗的护理水平和效果。
同时,也加深了对医疗器械的认识和
理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结论:三腔二囊管的正确使用和护理对患者的呼吸治疗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
加强对该器械的学习和实践,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护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
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患者的呼吸
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和体验。
三腔二囊管临床技能操作指南Sengstaken-Blakemore TUbe一、目的1.用于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局部压迫止血。
2.抽吸尽胃内积液(血)、积气,减轻胃扩张。
二、适应证适用于一般止血措施难于控制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1.经输血、补液、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出血。
2.手术后、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后再出血,一般止血治疗无效者。
3.不具备紧急手术的条件。
4.不具备紧急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的条件,或内镜下紧急止血操作失败者。
三、禁忌证1.病情垂危或深昏迷不合作者。
2.咽喉食管肿瘤病变或曾经手术者。
3.胸腹主动脉瘤者。
4.严重冠心病、高血压、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四、操作前准备1.患者准备1)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评价神志状况。
注意:检查有无鼻息肉、鼻甲肥厚和鼻中隔弯曲,选择鼻腔较大侧插管,清除鼻腔内的结痂及分泌物。
2)向患者解释进行三腔二囊管操作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
3)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应配合进行吞咽动作,保持平卧或侧卧位,若出现呕血时,将头偏向一侧,尽量将口中血液吐出,防止发生窒息,如有头晕、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
注意:交代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4)签署知情同意书。
2.材料准备1)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a)三腔二囊管(图5-1):检查两个气囊是否漏气,导管腔是否通畅,气囊胶皮是否老化。
分别标记出三个腔的通道。
进行长度标记。
测试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气囊注气200—300ml,食管气囊注气100—150ml,并测量压力),要求注气后气囊有足够大小,外观匀称。
注意:插入长度自二囊衔接处标记55cm(或自始端标记65cm)。
检查两个气囊是否漏气很重要。
b)辅助用品:血压表、听诊器、电筒、压舌板。
2)其他:2个50ml注射器、止血钳3把、2个镊子、2个治疗碗、手套、无菌纱布、液状石蜡、0.5kg重沙袋(或盐水瓶)、绷带、宽胶布、棉签、治疗巾若干、冰冻生理盐水。
三腔二囊管的使用和护理一、疾病概述三腔二囊管主要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止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当门静脉压力升高时,导致食管和胃底的静脉回流受阻,静脉扩张、迂曲,形成静脉曲张。
一旦曲张的静脉破裂,可引起大量出血,病情凶险,危及生命。
三腔二囊管通过向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内注入气体,分别压迫胃底和食管下段,达到止血的目的。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病因门静脉高压症: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常见的病因有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布加综合征等。
肝硬化是我国门静脉高压症的最常见病因,由于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导致肝内纤维组织增生和结节形成,引起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使肝脏的血管结构发生改变,门静脉血流受阻,压力升高。
其他因素:如腹腔内肿瘤压迫门静脉、先天性门静脉畸形等也可引起门静脉高压症,进而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发病机制门静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后,曲张的静脉壁变薄,弹性降低,容易破裂出血。
当患者进食粗糙食物、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使腹内压突然升高时,可诱发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此外,胃酸反流、胆汁反流等也可损伤曲张的静脉壁,增加出血的风险。
三、临床表现1.出血症状呕血: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症状,多为鲜红色血液,有时可伴有血块。
出血量较大时,患者可出现呕血不止,甚至呕吐咖啡样物质。
黑便:由于血液在肠道内经过消化作用,变为黑色柏油样便。
如果出血量较大,肠蠕动加快,可出现暗红色甚至鲜红色血便。
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大量出血可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引起失血性休克。
患者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渴、黑矇、晕厥等。
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
2.其他症状原发病的症状:如肝硬化患者可出现腹胀、腹水、黄疸、肝掌、蜘蛛痣等;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可出现腹痛、发热等。
四、治疗要点1.插管前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三腔二囊管的作用、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三腔二囊管止血实验报告三腔二囊管止血实验报告一、引言止血是医学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它能够有效地控制出血,防止大量血液流失,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各种止血方法被不断研发和改进,其中三腔二囊管止血技术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探究三腔二囊管止血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本实验所需材料包括三腔二囊管、实验动物(小鼠)、手术刀、缝线、止血药物等。
2. 实验步骤(1)实验动物准备:选择健康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术前准备,包括饲养、消毒等。
(2)手术操作:在实验动物身上进行手术操作,首先进行麻醉,然后选择合适的部位切开皮肤,暴露血管。
(3)三腔二囊管置入:将三腔二囊管插入切口,确保管子与血管相连,固定好管子的位置。
(4)止血药物应用:在实验动物身上使用适当的止血药物,观察其止血效果。
(5)观察和记录:观察实验动物的出血情况,记录止血时间和止血效果。
三、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操作和观察,我们得到了以下的实验结果:1. 三腔二囊管的置入过程相对简单,可以快速完成。
2. 实验动物在使用三腔二囊管后,出血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3. 止血药物的应用进一步加强了止血效果,提高了实验动物的生存率。
四、实验讨论三腔二囊管止血技术的有效性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该技术通过插入管子,形成血管与管子的连接,有效地控制了出血情况。
同时,止血药物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止血效果,提高了实验动物的生存率。
这一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为一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然而,三腔二囊管止血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该技术需要在手术过程中插入管子,对手术操作的要求较高,需要医生具备一定的技术和经验。
其次,管子的选择和固定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可能导致管子脱落或不稳定,影响止血效果。
此外,止血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谨慎,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在今后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进一步探索三腔二囊管止血技术的优化和改进。
2023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三腔二囊管概述:2023年,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将新增三腔二囊管考试内容,这对于执业助理医师学习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解释三腔二囊管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探讨其临床应用和技术要点。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使读者对2023年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的三腔二囊管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一、三腔二囊管的基本概念三腔二囊管,是指一种用于医学影像诊断的医疗器械,其结构包括三腔和两囊。
三腔分别指的是:输液腔、灌注腔和引流腔;两囊则是指内囊和外囊。
这种器械主要用于内镜检查和治疗,可用于胸腔镜、腹腔镜等各种内镜手术中,起到引流、灌洗、吸引等功能。
由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需要执业助理医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熟练操作。
二、三腔二囊管的临床应用三腔二囊管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胸腔镜手术中的引流和灌洗:在胸腔镜手术中,三腔二囊管可用于引流胸腔积液,灌洗胸腔或引流胸腔脓肿,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康复。
2. 腹腔镜手术中的吸引和腹腔引流:在腹腔镜手术中,三腔二囊管可用于吸引腹腔内液体、气体,以及引流腹腔积液或脓肿,有助于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
3. 内镜检查中的液体管理:在内镜检查中,三腔二囊管可用于管理内腔液体,包括引流、灌洗、吸引等多种功能,有利于检查的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4. 其他内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三腔二囊管还可用于其他各种内科、外科手术中,如心脏手术、泌尿外科手术等,起到引流、灌洗、排液等作用。
三、操作三腔二囊管的技术要点操作三腔二囊管需要熟练的技能和良好的操作手法,具体的技术要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选择合适的管道和位置:根据具体手术或检查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管道和位置放置三腔二囊管,确保其能够有效引流、灌洗或吸引。
2. 控制好液体的压力和流速: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液体的压力和流速,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3. 注意感染预防和处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消毒、无菌操作等感染控制措施,避免术后感染并及时处理。
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应用【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483-021 简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往往来势凶猛,出血量大,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50%-70%,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是一个重要的临床课题 [1,2]。
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药物治疗,三腔二囊管(sengstaken-blakemore tube,s-b管)压迫止血,内境下治疗(包括硬化注射和套扎)及介入治疗(tips)等;虽然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新方法、新药物不断涌现,但有些治疗措施限于病情及医疗水平、医疗设备等不能及时实施或广泛开展,因此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仍然是当前常用的有效的急诊止血措施之一[3]。
现就三腔二囊管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2 三腔二囊管的构造及应用回顾自1950年,sengstaken及blakemore创用气囊压迫止血[4]以来,气囊压迫管的形状、质地、设计在临床应用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气囊有三种:1.sengstaken-blakemore管,即三腔二囊管;2.minnesota管,与sengstaken-blakemore管相似,只是胃底囊较大,另有一根食道抽吸管;3.linton管或linton-nacholas管,为单囊双腔管,即单个大的胃底囊,两根管为食道和胃内容物抽吸管。
三种气囊止血效果相近[5]。
近年来,使用最多的是三腔二囊管,其长约1.0米,分3段。
远1/3段的末端有侧壁小孔,供抽吸胃内容物,向胃内注药和管饲时使用,相当于胃管。
在远1/3段有一球形气囊,充气后压迫胃底和贲门,称为胃底气囊。
在中1/3段有一约25cm长圆柱形气囊,压迫食管的出血,称为食管气囊。
近端有3个管腔分别与胃管、胃底气囊、食管气囊相连接。
远端45cm,60cm,65cm处管外有记号,标明管外端至贲门、胃、幽门的距离,以判断气囊所在部位[6,7]。
三腔二囊管相关知识-回复【三腔二囊管相关知识】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医疗器械,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内腔的引流或药液输注。
在本文中,我将一步一步回答关于三腔二囊管的相关知识,包括其定义、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的应用领域。
一、定义:三腔二囊管是一种具有三个独立腔室和两个囊的管状医疗器械。
它通常由柔软的材料制成,可通过人体内腔进行插入,并用于引流、排泄或输注药液。
二、结构:三腔二囊管由三个独立的腔室组成,分别是引流腔、囊1和囊2。
引流腔位于管的中央,用于收集并引导液体流出。
囊1和囊2位于引流腔两侧,用于注入药液或灌注液体。
三、使用方法:1. 准备工作:消毒器械、清洁手术场所和穿戴手套;2. 安置三腔二囊管:选择适当规格的三腔二囊管,插入到引流口或其他需要引流的腔室内;3. 固定囊1和囊2:将囊1和囊2的连接部位插入至相应的连接器或注射器中,确保固定牢固;4. 引流液体收集:根据需要,连接引流腔与相应的引流袋或容器,使液体能顺利流出;5. 药液输注:通过注射器连接囊1或囊2,注射药液至相关腔室。
四、应用领域:1. 外科手术:三腔二囊管常用于术后引流和排液,可以有效持续收集伤口血液、渗出液等。
它可以减少感染风险,促进术后伤口愈合;2. 肿瘤治疗:在肿瘤介入治疗中,三腔二囊管可用于输注化疗药物,以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伤害,并提高治疗效果;3. 腹腔灌注:三腔二囊管可以在腹腔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同时通过引流腔将液体收集起来。
这种方法被用于腹腔内手术或灌注治疗,以清洁手术区域或进行药物输注。
总之,在现代医学中,三腔二囊管被广泛应用于引流和药液输注等方面。
它的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在许多医疗场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对三腔二囊管的相关知识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医疗器械。
三腔二囊管的实验报告目的
《三腔二囊管的实验报告目的》
在医学领域,三腔二囊管是一种用于治疗胆囊疾病的微创手术器械。
本实验旨在验证三腔二囊管在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采用动物模型进行,首先对实验动物进行术前评估,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合进行手术。
随后,将三腔二囊管引入实验动物体内,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观察三腔二囊管的操作性和稳定性,以及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
术后对实验动物进行观察和评估,记录手术后的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验证三腔二囊管在胆囊切除手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也希望为三腔二囊管的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进一步提高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通过本次实验的开展,我们将为三腔二囊管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验数据支持,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手术选择。
同时,我们也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推动微创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