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语文专题2现代文阅读Ⅱ现代诗歌鉴赏第3讲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教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0.27 KB
- 文档页数:6
17. 【答案】D【解析】D项,该诗歌意象的选择是并列式的,体现的都是诗人浓浓的乡愁,并没有表现“诗人情感渐趋冷静与理性的变化过程”。
18. 【答案】B【解析】B项表述有误,应该是“邮票、船票等意象侧重于写实,红海棠、白雪花等意象侧重于象征"。
19. 【答案】①长江是中国的象征,以“长江水”来表达对祖国的思念之情;②化无形为有形,以长江水的绵延不绝象征游子的绵长柔情。
【解析】分析诗人为什么选取“长江水”这一意象来表达乡愁,就要看这一意象有什么特殊之处。
长江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物象,长江象征着中国,诗人以此间接表明了自己思念的对象是中国。
再分析江水的什么特点能表现愁绪,联系课本中“问君能有儿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化无形为有形的表达效果, 即可推出答案。
20. 【答案】①音乐美:每一节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乐段,四个乐段之间音韵和谐,形成了回环复香、一唱三叹的音乐节奏。
②绘画美:“海棠”“雪花”“腊梅”等意象色彩鲜明,使诗歌富有画面感。
③建筑美: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每一节诗首尾呼应,句式均齐,段节匀称。
【解析】解答本题,要先明白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具体指什么。
“音乐美”侧重于音韵和谐,可从诗歌的平仄、韵脚的角度分析;“绘画美”强调辞藻的选择要艳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就是形式美,可以从诗歌的句子和每节诗形式上的特点分析。
然后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分析本诗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D项,“用比喻的手法”错,结句“醒来时我己长出绿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 【答案】①口语式语言。
如“南高原南高原/在你的土地上/诗人和画师都早己死去/或者发疯”,诗人用平实的、口语化的语言体现了人们为色彩斑斓的南高原景色而倾倒的状态。
②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语言充满张力。
例如“风•辈子都穿着绿色的筒裙/绣满水果白鹭蝴蝶和金黄的蜜蜂/月光下大地披着美A. “莲花”“柳絮” “青石”“春帷” “窗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的意象,在诗中营造了浓厚B. “草滩,埔火/峥蛛的山,固执地/裸露着筋络和骨骼”通过实写眼前之景,表达作者对山河的热爱之情。
现代文阅读——现代诗歌现代文阅读II(共4小题,共16分)是考查小说、散文、现代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现代文阅读题。
两道选择题中,第6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7题侧重考查对文章艺术技巧的分析鉴赏。
两道简答题会涉及到鉴赏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技巧、赏析文章构思、探究类试题等问题,(山东省济宁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质量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故园①别(节选)流沙河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我熟悉园墙上的每一条裂缝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纹我熟悉庭上的每一个凹坑就像熟悉自己的面影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在这里悄悄的结了婚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在这里第一回当了父亲在这里做过愚蠢的书生梦在这里偷看着天上的风云现在我要回城去了眼泪滴着恋栈之情别了我的小母鸡感谢你天天为我下蛋别了我的老公鹅感谢你夜夜为我们守门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柴灶不须烧了让它去冷菜园不须种了让它明年野草青青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奏一支思乡曲飞入我的梦境【注】:①故园指诗人流沙河3岁到16岁(1935~1947),36岁到48岁(1966~1979)曾居住过的余家老宅。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别了/太阳照不到的园庭”,既照应了诗歌的题目,点出告别的对象,又交代了故园的特点。
B.“这里消磨我十二年的光阴”,由“消磨”一词可以看出“我”认为在这园庭生活是在虚度时光。
C.“在这里歌/在这里哭”,园庭生活有喜悦也有悲伤,园庭是“我”这十二年人生经历的见证者。
D.“纸窗不须糊了/让它去破”三句,写出了“我”要回城因时间仓促而决绝,无暇顾及窗纸、柴灶、菜园。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三到六行,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对园庭的每个地方都十分的熟悉。
B.“在这里早晚忙于挑水、劈柴、洗衣、煮饭”,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活动来写园庭生活。
C.“让蝼蛄来弹琴/让蟋蟀来吹笙”,以拟人手法写出了蝼蛄、蟋蟀在“我”离开后的喜悦。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时间:30分钟分值:32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4题。
(16分)一片槐树叶纪弦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
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的损坏。
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啊。
故国哟,要等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1.(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题)如何理解第二节前两行“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的含意?(4分)[答案]这两句诗不是特指江南或江北,某个城市或某个园子,而是泛指大江南北、城市乡村。
这从心理表现的角度来看,是实写,而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来看,则是虚写。
虚实相生,大大拓展了思乡的幅度——大陆的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寸土地,都是值得怀念的。
★2.(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题)诗人为什么说这片槐树叶是“最美的”“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为什么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6分)[答案]因为这片槐树叶来自“故国”,沾着故国的“泥土”,所以它是“最可宝贵”的一片;又因为离开了哺育它的“泥”,离开了生长它的枝干,所以它又是“最使人伤心”的一片。
3.下列关于第一节的四行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头两行落笔见情:赞美之情,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以三个“最”字叠用,层层递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
B.第三行由“而”字急转,情感的流程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
为了表现这种乐中之苦、喜极之悲,诗人以两个“最”字重叠加以强化,构成了全诗情感的基调。
C.第四行“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并由此引出下一节所要表达的更深情感。
高中语文教案:现代诗歌的阅读与赏析现代诗歌是现代文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深刻的情感内涵吸引着读者的关注。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的阅读与赏析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操和语言能力的重要内容。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深入探索现代诗歌的特点和阅读方法,通过对经典诗歌作品的分析和赏析,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突破了传统诗歌的束缚,展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学生需要了解现代诗歌的以下几个方面特点:1. 多元化的形式:现代诗歌不拘泥于固定的韵律和格律,形式上更加自由,可以是自由诗、散文诗、长诗等,给予诗人更大的创作空间。
2. 反映现实生活:现代诗歌常以真实生活为素材,关注社会、人际关系、情感等主题,通过直观的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
3. 独特的语言表达:诗歌的语言不再拘泥于常规的用词和语法,常常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增强诗歌的感染力和想象力。
二、现代诗歌阅读的方法与技巧1. 多角度理解:学生应从多角度去理解一首诗歌,包括从字面意思、韵律、修辞手法等方面入手,全面把握诗歌的内涵。
2. 词汇积累:现代诗歌中常使用一些比较特殊的词汇,学生应加强词汇积累,提高对于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背景了解: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社会背景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意义。
4. 分析结构:诗歌也有其独特的结构,学生需要分析诗歌的篇章结构,包括押韵方式、诗句长度、节奏感等,进一步理解诗歌的艺术结构。
三、诗歌赏析案例:《登黄鹤楼》《登黄鹤楼》是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由现代著名诗人杨炼所写。
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诗歌的魅力。
一级标题:诗歌背景介绍《登黄鹤楼》是杨炼在七月十四日,登上中国历史名胜黄鹤楼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黄鹤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二级标题:诗歌分析与赏析杨炼以流畅的诗句和鲜明的意象,展示了他对黄鹤楼的情感表达和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现代诗歌》知识点总结1. 现代诗歌的类别划分标准类别阐释举例按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叙事诗诗中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一般借用诗歌的形式叙述故事、描绘人物和抒发作者情感。
史诗、故事诗等都属于这一类。
《大堰河——我的保姆》抒情诗主要通过直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不强调故事情节的完整和人物形象的丰满。
如情歌、颂歌、哀歌、挽歌、牧歌等。
《我爱这土地》按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格律诗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的规定。
《红烛》自由诗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后传入我国。
它不受格律的限制,无固定的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韵律灵活,字数、行数、句式和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特点,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一般不分行,不押韵。
《海燕》2. 现代诗歌的基本特征基本特征阐释分行排列,整散结合分行排列是现代诗歌区别于其他文体样式的最基本的外在形式;语言上整散结合,富有节奏感、韵律感。
立意新颖,饱含深情立意新颖、别致,抒发的情感真挚、动人,体现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体会和独特深刻的感悟。
联想想象,跳跃自如通过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来抒发情感;在诗歌中,意象的选用、情感的抒发等都具有跳跃性。
语言凝练,形象生动用凝练、准确、生动的语言反映生活,勾画生活图景等。
虚实结合,意境优美诗人往往会刻画真实的、具体的意象,并描绘既不脱离现实,又能超越现实的景物、画面等,再通过主观感受把描写的内容进一步升华,创设丰富的艺术境界。
3. 现代诗歌的情感情感阐释抒发个人之情有的个人之情很“个人”,有的个人之情却具有普遍意义,要善于区分。
关注社会很多诗人在自己的诗歌中把个人的命运、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结合起来,或反思,或批判,或歌颂,或呼唤,或同情。
现代诗歌阅读学案第三节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导入学习】对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的把握,是阅读鉴赏现代诗歌时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我们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从解读其语言入手,进而探究诗歌的意蕴和思想内涵。
【解题技巧】(一)解答炼字题1.提问方式:这句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2.解答分析: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
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解答炼句题1.提问方式:某句历来为人称道,结合全诗分析其表达效果。
2.解答分析:对于那些运用了很明显的表现手法的句子,可从表达技巧上找切入点;对于写景的描写性句子,可从景象特点上找切入点;对于那些暗示或表明作者写作情感基调的句子,可从表情达意上找切入点。
3.答题步骤:(1)解释该句意思(或描述该句意境)。
(2)重点分析该句中的精彩字词或所用技巧。
(3)总结意境,点出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三)解答语言风格题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2.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3.答题步骤:(1)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读文示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高三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赏析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在高三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
通过对现代诗歌的赏析,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其审美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从现代诗歌的特点、选课原则以及赏析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高三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赏析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现代诗歌的特点现代诗歌是二十世纪以来产生的一种文学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其特点较为鲜明。
首先,现代诗歌在形式上更加自由,不拘泥于格律和押韵的规范,注重对语言的个性化运用。
其次,现代诗歌在题材上更加广泛,既关注人类的普遍命运,也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
再次,现代诗歌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多样化,常常采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为丰富多样。
二、现代诗歌选课原则在高三语文教学中选取适合进行赏析的现代诗歌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诗歌作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其次,注重诗歌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选择那些意义深刻、形式优美的作品。
再次,注重时代性,选择代表性的现代诗人和诗歌作品,帮助学生了解当代文学发展的潮流和特点。
三、现代诗歌赏析方法在进行现代诗歌赏析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和情感,通过解读诗歌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其次,培养学生对音韵和节奏的敏感,通过朗读和演唱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诗歌的美感。
再次,进行诗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比较不同诗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诗歌创作风格和主题。
结语通过对现代诗歌的赏析,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在高三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现代诗歌作品,进行生动有趣的赏析活动,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提升自身的诗歌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和表达。
相信在这样的双重努力下,高三语文教学中的现代诗歌赏析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做出积极贡献。
高考中文科综合现代诗歌鉴赏与解析现代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和艺术风格。
在高考中文科综合考试中,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解析是一个重要的考查内容。
本文将从诗歌的主题与意境、诗歌的语言表达以及诗歌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高考中文科综合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解析进行探讨。
一、诗歌的主题与意境
现代诗歌的主题广泛而多样,可以描绘生活琐事,也可以表达人生哲理;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关注社会现象。
诗歌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传递出一种独特的意境。
例如,在余光中的《乡愁》一诗中,通过描写自己对家乡的怀念与思念之情,表达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限的思念,给人一种柔软而深沉的感觉。
二、诗歌的语言表达
现代诗歌的语言表达丰富多样,既有简洁明了的句子,又有富有意象的隐喻和比喻,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在北岛的《波光粼粼的日子》一诗中,诗人用“波光粼粼”的形象来描绘生活的美好和光明,同时又透露出对生活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三、诗歌的艺术特色
现代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常常运用象征、借物抒情、夸张等手法,通过对言语的变换和修辞的运用,传达出特定的情
感和意境。
例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通过描绘大海的壮丽景象和自然的与人的融合,展现出一种形象丰富的诗意。
总之,在高考中文科综合考试中,现代诗歌的鉴赏与解析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与意境,理解诗歌的语言表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将有助于提高鉴赏与解析的能力,为考试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希望广大考生能够认真学习现代诗歌,提升自己的鉴赏与解析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高考命题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形式是多样的,主要从理解关键词语和品味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
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情感来考查的。
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所不同,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这两个考法。
考法1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关键诗句和语言风格。
☞熟知类题通法“3步骤”准解诗歌语言鉴赏题☞规范答题思路[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 马臧克家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只往心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请简要分析作者使用“扣”“垂下”“咽”“飘”这几个词的艺术表现力。
(4分)[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第一步:审题干,定考查类型“这几个词的艺术表现力”,说明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关键词语,属于“炼字”题型。
第二步:依类型,定答题方法题干中列出的这四个词语均为动词,要结合全诗,把握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垂下”代表了老马内心的无奈和对苦痛的默认;“飘”,飘过的是鞭影,代表了老马受到奴役的命运。
第三步:依要求,定作答要点“扣”“垂下”“咽”“飘”这几个词都形象地描写出了老马命运的悲苦和生活的艰辛与无助。
作答时,要注意对词义的理解,关注其表达效果。
[组织答案] [答案] “扣”形象地写出了老马承受的压力之大;“垂下”形象地表现出老马感受到的沉重与无可奈何,也写出了它卖力前行的样子;“咽”表现出它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无奈;“飘”形象地补充了上一行的“泪”字,使诗意更丰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知道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第3讲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新高考命题对诗歌语言的考查形式是多样的,主要从理解关键词语和品味语言风格两个角度入手。
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命题涉及最多的内容。
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情感来考查的。
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所不同,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这两个考法。
考法1 鉴赏现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诗歌进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关键诗句和语言风格。
☞熟知类题通法
“3步骤”准解诗歌语言鉴赏题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一九三二年四月请简要分析作者使用“扣”“垂下”“咽”“飘”这几个词的艺术表现力。
(4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审题干,定考查类型
“这几个词的艺术表现力”,说明该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关键词语,属于“炼字”题型。
第二步:依类型,定答题方法
题干中列出的这四个词语均为动词,要结合全诗,把握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如“垂下”代表了老马内心的无奈和对苦痛的默认;“飘”,飘过的是鞭影,代表了老马受到奴役的命运。
第三步:依要求,定作答要点
“扣”“垂下”“咽”“飘”这几个词都形象地描写出了老马命运的悲苦和生活的艰辛与无助。
作答时,要注意对词义的理解,关注其表达效果。
[组织答案]
[答案]“扣”形象地写出了老马承受的压力之大;“垂下”形象地表现出老马感受到的沉重与无可奈何,也写出了它卖力前行的样子;“咽”表现出它对自己命运的深深的无奈;“飘”形象地补充了上一行的“泪”字,使诗意更丰富。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我不知道风
徐志摩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案]诗共6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
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更给吟唱者添上了几分“梦”态。
考法2 鉴赏现代诗歌的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手法。
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指出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熟知类题通法
“3步骤”速解表达技巧鉴赏题
☞规范答题思路
[典例2]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寻梦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瀚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诗的第一节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6分)
[尝试解答]
[解题思维]
第一步:准确指出表达技巧
这首诗歌的题目是“寻梦者”,首段和尾段都将“梦”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花”,这样看来,作者采用的应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第二步:分析手法的运用
“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作者将无形的“梦”写成具体可感的
“花”,生动形象。
第三步:赏析表达效果
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首先交代了梦的特点,其次揭示了人们对“梦”向往的原因;从读者的层面来看,使其真正认识到“梦”的可贵。
[组织答案]
[答案]诗的第一节作者运用了虚实结合、以实写虚的手法,将虚幻的“梦”写成了实实在在的“花”,交代了“梦”的奇妙与娇妍,揭示了人们向往“梦”的原因,并总结了“梦”的特点,让读者体会到“梦”的可贵性、重要性。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预感
王家新
一夜风吹
风哐哐地扑打门窗
风从远方而来,转瞬把一座座城市
裹进宇宙的大气流里
这时房子在漂流,你的灵魂
开始漂流
你干脆熄了灯,不再写诗
回到黑暗中
让诗来写你
让风把你随便带到一个什么地方
你听到无数声音,经历了
一个又一个世纪
最后在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在自己的肋骨深处,听到
风在拔着树木的根
一下,又一下
你躲不开了
秋天终于找到了你
第二天,醒来
推门见满地簌簌的落叶
你已形同老人
诗人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叙说自己的“预感”有什么好处?
[答案]以第二人称、超然的口吻,叙说自己的“预感”。
这种旁观者的姿态,显示了诗人与时间与生命抗争的冷静和沉着,同时也包含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