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经典例题教程文件
- 格式:docx
- 大小:50.48 KB
- 文档页数:5
绪论部分一、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导热、对流换热、辐射换热的特点及热传递方式辨析。
1、冬天,经过在白天太阳底下晒过的棉被,晚上盖起来感到很暖和,并且经过拍打以后,效果更加明显。
试解释原因。
答:棉被经过晾晒以后,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人更多的空气。
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20℃,1.01325×105Pa时,空气导热系数为0.0259W/(m·K),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
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因而效果更明显。
2、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工作,穿单衣感到舒适,而冬季在保持22℃的室内工作时,却必须穿绒衣才觉得舒服。
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原因。
答:首先,冬季和夏季的最大区别是室外温度的不同。
夏季室外温度比室内气温高,因此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出室外传向室内。
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低,通过墙壁的热量传递方向是由室内传向室外。
因此冬季和夏季墙壁内表面温度不同,夏季高而冬季低。
因此,尽管冬季室内温度(22℃)比夏季略高(20℃),但人体在冬季通过辐射与墙壁的散热比夏季高很多。
根据上题人体对冷感的感受主要是散热量的原理,在冬季散热量大,因此要穿厚一些的绒衣。
3、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热传递方式(1)由热水到暖气片管到内壁,热传递方式是对流换热(强制对流);(2)由暖气片管道内壁至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导热;(3)由暖气片外壁至室内环境和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
4、冬季晴朗的夜晚,测得室外空气温度t高于0℃,有人却发现地面上结有—层簿冰,试解释原因(若不考虑水表面的蒸发)。
解:如图所示。
假定地面温度为了Te ,太空温度为Tsky,设过程已达稳态,空气与地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地球表面近似看成温度为Tc 的黑体,太空可看成温度为Tsky的黑体。
则由热平衡:,由于Ta >0℃,而Tsky<0℃,因此,地球表面温度Te有可能低于0℃,即有可能结冰。
例4-1某平壁厚度为0.37m,内表面温度t1为1650℃,外表面温度t2为300℃,平壁材料导热系数(式中t的单位为℃,λ的单位为W/(m·℃))。
若将导热系数分别按常量(取平均导热系数)和变量计算时,试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和导热热通量。
解:(1)导热系数按常量计算平壁的平均温度为:平壁材料的平均导热系数为:由式可求得导热热通量为:设壁厚x处的温度为t,则由式可得:故上式即为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表示平壁距离x和等温表面的温度呈直线关系。
(2)导热系数按变量计算由式得:或积分得(a)当时,,代入式a,可得:整理上式得:解得:上式即为当λ随t呈线性变化时单层平壁的温度分布关系式,此时温度分布为曲线。
计算结果表明,将导热系数按常量或变量计算时,所得的导热通量是相同的;而温度分布则不同,前者为直线,后者为曲线。
例4-2燃烧炉的平壁由三种材料构成。
最内层为耐火砖,厚度为150mm,中间层为绝热转,厚度为290mm,最外层为普通砖,厚度为228mm。
已知炉内、外壁表面分别为1016℃和34℃,试求耐火砖和绝热砖间以及绝热砖和普通砖间界面的温度。
假设各层接触良好。
解:在求解本题时,需知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λ,但λ值与各层的平均温度有关,即又需知道各层间的界面温度,而界面温度正是题目所待求的。
此时需采用试算法,先假设各层平均温度(或界面温度),由手册或附录查得该温度下材料的导热系数(若知道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的函数关系式,则可由该式计算得到λ值),再利用导热速率方程式计算各层间接触界面的温度。
若计算结果与所设的温度不符,则要重新试算。
一般经5几次试算后,可得合理的估算值。
下面列出经几次试算后的结果。
耐火砖绝热砖普通砖设t2耐火砖和绝热砖间界面温度,t3绝热砖和普通砖间界面温度。
,由式可知:再由式得:所以所以各层的温度差和热阻的数值如本列附表所示。
由表可见,各层的热阻愈大,温度差也愈大。
导热中温度差和热阻是成正比的。
传热学典型习题详解2单相流体对流换热及准则关联式部分一、基本概念主要包括管内强制对流换热基本特点;外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基本特点;自然对流换热基本特点;对流换热影响因素及其强化措施。
1、对皆内强制对流换热,为何采用短管和弯管可以强化流体的换热?答:采用短管,主要是利用流体在管内换热处于入口段温度边界层较薄,因而换热强的特点,即所谓的“入口效应”,从而强化换热。
而对于弯管,流体流经弯管时,由于离心力作用,在横截面上产生二次环流,增加了扰动,从而强化了换热。
2、其他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与纵向冲刷相比,哪个的表面传热系数大,为什么?答:横向冲刷时表面传热系数大。
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而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薄且存在由于边界层分离而产生的旋涡,增加了流体的扰动,因而换热强。
3、在进行外掠圆柱体的层流强制对流换热实验研究时,为了测量平均表面传热系数,需要布置测量外壁温度的热电偶。
试问热电偶应布置在圆柱体周向方向何处? 答:横掠圆管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如图。
在0-1800内表面传热系数的平均值hm 与该曲线有两个交点,其所对应的周向角分别为φ1,φ2。
布置热电偶时,应布置在φ1,φ2所对应的圆周上。
由于对称性,在圆柱的下半周还有两个点以布置。
4、在地球表面某实验室内设计的自然对流换热实验,到太空中是否仍然有效,为什么?答:该实验到太空中无法得到地面上的实验结果。
因为自然对流是由流体内部的温度差从而引起密度差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引起的。
在太空中实验装置格处于失重状态,因而无法形成自然对流,所以无法得到顶期的实验结果。
5、管束的顺排和叉排是如何影响换热的?答:这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可简答如下:叉排时,流体在管间交替收缩和扩张的弯曲通道中流动,而顺排时则流道相对比较平直,并且当流速和纵向管间距s 2较小时,易在管的尾部形成滞流区.因此,一般地说,叉排时流体扰动较好,换热比顺排强.或:顺排时,第一排管子正面受到来流的冲击,故φ=0处换热最为激烈,从第二排起所受到的冲击变弱,管列间的流体受到管壁的干扰较小,流动较为稳定。
传热学题目培训讲学传热学题目传热学1.热流密度 q 与热流量的关系为(以下式子 A 为传热面积,λ为导热系数,h 为对流传热系数):( )(A)q=φA (B)q=φ/A (C)q=λφ (D)q=hφ2.如果在水冷壁的管子里结了一层水垢,其他条件不变,管壁温度与无水垢时相比将:( )(A)不变 (B)提高 (C)降低 (D)随机改变3. 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将肋片加在哪一侧? ( )(A)传热系数较大的一侧(B)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侧(C)流体温度较高的一侧(D)流体温度较低的一侧4. 导温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A)表明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B)反映了材料的储热能力(C)反映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D)表明导热系数大的材料一定是导温系数大的材料5. 温度梯度表示温度场内的某一点等温面上什么方向的温度变化率? ( )(A)切线方向 (B)法线方向(C)任意方向 (D)温度降低方向6. 接触热阻的存在使相接触的两个导热壁面之间产生什么影响? ( )(A)出现温差 (B)出现临界热流(C)促进传热 (D)没有影响7. 金属含有较多的杂质,则其导热系数将如何变化? ( )(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8. 物体之间发生热传导的动力是什么? ( )(A)温度场 (B)温差(C)等温面 (D)微观粒子运动9. 通过大平壁导热时,大平壁内的温度分布规律是下述哪一种?( )(A)直线 (B)双曲线(C)抛物线 (D)对数曲线10. 已知某一导热平壁的两侧壁面温差是30℃,材料的导热系数是 22W/(m. K),通过的热流密度是 300W/m2,则该平壁的壁厚是多少? ( )(A) 220m (B)22m (C)2.2m (D)0.22m11. 第二类边界条件是什么? ( )(A)已知物体边界上的温度分布。
(B)已知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之间的传热情况。
(C)已知物体边界上的热流密度。
第1章绪论习题1-1 一大平板,高3m、宽2m、厚0.02m,导热系数为45 W/(m·K),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t1 = 100℃、t2 = 50℃,试求该平板的热阻、热流量、热流密度。
1-2 一间地下室的混凝土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1m和8m,厚为0.2m。
在冬季,上下表面的标称温度分别为17℃和10℃。
如果混凝土的热导率为1.4 W/(m·K),通过地面的热损失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效率为ηf = 0.90的燃气炉对地下室供暖,且天然气的价格为C g = $0.01/MJ,每天由热损失造成的费用是多少?1-3 空气在一根内径50mm,长2.5m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平均温度为80℃,管内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 70W/(m2·K),热流密度为q = 5000W/m2,试求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1-4 受迫流动的空气流过室内加热设备的一个对流换热器,产生的表面传热系数h = 1135.59 W/(m2·K),换热器表面温度可认为是常数,为65.6℃,空气温度为18.3℃。
若要求的加热功率为8790W,试求所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1-5 一电炉丝,温度为847℃,长1.5m,直径为2mm,表面发射率为0.95。
试计算电炉丝的辐射功率。
1-6 夏天,停放的汽车其表面的温度通常平均达40~50℃。
设为45℃,表面发射率为0.90,求车子顶面单位面积发射的辐射功率。
1-7 某锅炉炉墙,内层是厚7.5cm、λ = 1.10W/(m·K)的耐火砖,外层是厚0.64cm、λ = 39W/(m·K)的钢板,且在每平方米的炉墙表面上有18只直径为1.9cm的螺栓[λ = 39W/(m·K)]。
假定炉墙内、外表面温度均匀,内表面温度为920K,炉外是300K的空气,炉墙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68 W/(m2 ·K),求炉墙的总热阻和热流密度。
传热学经典例题
1-2理发吹风器的结构示意图如附图所示,风道的流通面积
2
A 60cm ,进入吹风器的空气压力P 100kPa ,温度t i 25 C 。
要求 吹风器出口的空气温度t
2 47 c ,试确定流过吹风器的空气的质量 流量以及吹风器出口的空气平均速度。
电加热器的功率为
1500W 。
解: 1-10 一炉子的炉墙厚13cm,总面积为20m 2,平均导热系数为
1.04w/m.k ,内外壁温分别是520C 及50C 。
试计算通过炉墙的热损 失。
如果所燃用的煤的发热量是
2.09X 104kJ/kg ,问每天因热损失要 用掉多少千克煤? 解:根据傅利叶公式
Q 亠仙 20(52° 50) 75.2KW
0.13 每天用煤
24 3600
75.2 4 2.09 104 1-11夏天,阳光照耀在一厚度为40mm 的用层压板制成的木门外表 面上,用热流计测得木门内表面热流密度为 15W/m 2。
外变面温度为 40 C,内表面温度为30 C 。
试估算此木门在厚度方向上的导热系 数。
1-12在一次测定空气横向流过单根圆管的对流换热实验中,得到下 310.9Kg/d
解: 15 0.04
40 30 0.06W /(m.K)
列数据:管壁平均温度t w=69C,空气温度t f=20C,管子外径
d=14mm,加热段长80mm,输入加热段的功率8.5w,如果全部热量通过对流换热传给空气,试问此时的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多大?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
q 2 rlh t w t f
h q
所以dt w t f =49.33W/(m2.k)
1-13对置于水中的不锈钢束采用电加热的方法进行压力为
1.013 104 5Pa的饱和水沸腾换热实验。
测得加热功率为50W,不锈钢
管束外径为4mm,加热段长10mm,表面平均温度为109C。
试计算此时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
解:根据牛顿冷却公式有Ah t
h■ A t 4423.2W/(m2.K)
1-17有两块无限靠近的黑体平行平板,温度分别为T1,T2。
试按黑体
的性质及斯藩-玻尔兹曼定律导出单位面积上辐射换热量的计算式。
(提示:无限靠近意味着每一块板发出的辐射能全部落到另一块板上。
)
4 4
4 4
两板的换热量为q (T1 T2)
解:由题意q1f T1;q2f'2;
1-18宇宙空间可近似地看成为0K的真空空间。
一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外表面平均温度为250C,表面发射率为0.7,试计算航天器单位表面上的换热量。
解:q T4=0.7 5.67 10 8W/(m2.K4) 2504155W/ m2
1-20半径为0.5 m的球状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其表面发射率为
0.8。
航天器内电子元件的散热总共为175W。
假设航天器没有从宇
宙空间接受任何辐射能量,试估算其表面的平均温度。
解:电子原件的发热量=航天器的辐射散热量即:Q T4
= 187K
热阻分析
1-21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 = 95W/(m 2.K),壁面厚 =2.5mm, 46.5W/( m.K)水侧表面传热系数
h2 5800w/(m 2.K)。
设传热壁可以看成平壁,试计算各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
你能否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着手?
解:
R1 1 0.010526; R2
h
1-046025 5.376 10
5; R3 ;5800 ⑺4 10 4
2
=94.7W/(m K ),应强化气体侧表面传热。
1-23在锅炉炉膛的水冷壁管子中有沸腾水流过,以吸
收管外的火焰 及烟气辐射给管壁的热量。
试针对下列
三种情况,画出从烟气到水 的传热过程的温度分布曲线:
(1) 管子内外均干净;
(2) 管内结水垢,但沸腾水温与烟气温度保持不变;
(3) 管内结水垢,管外结灰垢,沸腾水温及锅炉的产气率不变。
解:
1-26有一台传热面积为12m
的氨蒸发器,氨液的蒸发温度为 0C, 被冷却水的进口温度为9.7C ,出口温度为5 C,蒸发器中的传热量 为
69000W ,试计算总传热系数。
解:由题意得
f
t 1 t 2 2 = 7.35 C
又
KA t K A t
=782.3W/(m 2.K ) 1
h i 1 h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