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热学习题解

传热学习题解

传热学习题解
传热学习题解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

一、 概念题

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

(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 (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

(3) 由暖气片管道外壁到室内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试分析冬季建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通过墙壁的换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

(1) 室内空气到墙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 墙的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

(3) 墙的外壁到室外空气,热传递方式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3、何谓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写出其主要特点。

答: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物体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消失,这个阶段称为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 4、分别写出Nu 、Re 、Pr 、Bi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1)努塞尔(Nusselt)数,λ

l

h Nu =

,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

(2)雷诺(Reynolds)数,ν

l

u ∞=

Re ,它表示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3)普朗特数,a

ν

=Pr ,它表示动量扩散厚度和能量扩散厚度的相对大小。

(4)毕渥数,λ

l

h B i =

,它表示导热体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大小。

5、竖壁倾斜后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竖壁倾斜后,使液膜顺壁面流动的力不再是重力而是重力的一部分,液膜流

动变慢,从而热阻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减小。另外,从表面传热系数公式知,公式中的g 亦

要换成θsin g ,从而h 减小。

6、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那种状态的导热系数最大? 答:根据导热机理可知,固体导热系数大于液体导热系数;液体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导热系数。所以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导热系数依次增大。

7、热扩散系数是表征什么的物理量?它与导热系数的区别是什么?

1/4

23l l

x l s w gr h 4(t t )x ρλη??=??

-??

答:热扩散率 c

a ρλ

=

,与导热系数一样都是物性参数,它是表征物体传递温度的能力大小,亦称为导温系数,热扩散率取决于导热系数λ 和c ρ 的综合影响;而导热系数是反映物体的导热能力大小的物性参数。一般情况下,稳态导热的温度分布取决于物体的导热系数,但非稳态导热的温度分布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导热系数,还取决于物体的导温系数。

8、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满足集总参数法的物体,其内部温度分布有何特点? 答:集总参数法的适用条件是B i <0.1,其特点是当物体内部导热热阻远小于外部对流换热热阻时,物体内部在同一时刻均处于同一温度,物体内部的温度仅是时间的函数,而与位置无关。

9、灰体的含义? 答:灰体是指物体单色辐射力与同温度黑体单色辐射力随波长的变化曲线相似,或它的单色发射率不随波长变化的物体;或单色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即单色吸收比为常数的物体。 10、漫射表面?

答:通常把服从兰贝特定律的表面称为漫射表面,即该表面的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或物体发射的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的性质叫漫辐射,具有这样性质的表面称为漫射表面。 11、气体的热边界层与流动边界层的相对大小? 答:由于3

/1/r

t P =δδ,对于气体来说7.0≈r P ,所以气体的热边界层的厚度大于流动边

界层的厚度。

12、沸腾换热的临界热流密度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泡态沸腾阶段时,液体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t ?若进一步增大,汽泡在表面上生成、长大,随后引因浮力作用而离开表面。沸腾的液体主体温度这时有一定的过热度,故汽泡通过液体层时还会继续被加热、膨胀,直到逸出液面,由于气泡的大量迅速生成和它的剧烈运动,换热强度剧增,热流密度随t ?的提高而急剧增大,直到达到热流密度的峰值,此时的热流密度称为临界热流密度。当t ?进一步增大时,热流密度又开始下降。 13、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的因素有流态、流体的物性、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等,用函数表示为),,,,,,,,(l c t t u f h p f w μαρλ=。

14、;利用同一冰箱储存相同的物质时,试问结霜的冰箱耗电量大还是未结霜冰箱耗电量大?为什么?

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冰箱的结霜相当于在冰箱的蒸发器和冰箱的冷冻室(或冷藏室)之间增加了一个附加的热阻,因此,冷冻室(或冷藏室)要达到相同的温度,必须要求蒸发器处于更低的温度。所以,结霜的冰箱的耗电量要大。

15、分别写出Bi 、Nu 、Fo 、Pr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Bi 物理意义。 答:(1)毕渥数,λl

h B i =

,它表示导热体内部导热热阻与外部对流换热热阻的相对大小。

(2)努塞尔数,λ

l

h Nu =,它表示壁面附近流体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反映对流换热过

程的强度。

(3)傅立叶数,2

δτ

a F o =,它表示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

(4)普朗特数,a

ν

=

Pr ,它表示动量扩散和能量扩散的相对大小,是反映流动边界层厚度

和热边界层厚度的相对大小。

16、圆管临界热绝缘直径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圆管临界热绝缘直径2

2h d ins

c λ=

,根据公式加以分析(略)。 17、为什么珠状凝结表面换热系数比膜状凝结表面换热系数大?

答:膜状凝结换热时沿整个壁面形成一层液膜,并且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凝结放出的汽化潜热必须通过液膜,因此,液膜厚度直接影响了热量传递。

珠状凝结换热时,凝结液体不能很好的浸润壁面,仅在壁面上形成许多小液珠,此时壁面的部分表面与蒸汽直接接触,因此,换热速率远大于膜状凝结换热。 18、不凝结气体对表面凝结换热强弱有何影响? 答: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一方面使凝结表面附近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从而蒸汽饱和温度降低,使得传热驱动力即温差)(w s t t -减小;另一方面,凝结蒸汽穿过不凝结气体层到达壁面依靠的是扩散,从而增加了阻力。因此,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凝结换热时的表面传热系数降低。

19、空气横掠垂直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越强,而蒸汽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换热强度降低,为什么?

答:空气横掠垂直管束时,沿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气流扰动越强,换热越强,而蒸汽在水平管束外凝结时,沿液膜流动方向管排数越多,凝结液膜越厚,凝结换热热阻越大,换热强度降低。

20、写出时间常数的表达式,时间常数是从什么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时间常数的表达式为hA

cV

c ρτ=

,是从非稳态导热问题中定义出来的,它不仅取决于几

何A V /参数和物性参数c ρ,还取决于换热条件h 。

21、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发射率?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发射率,物体的发射率只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物体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而与外界条件无关。 22、什么是物体表面的吸收比(率)?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物体对投入辐射所吸收的百分数称为该物体的吸收比(率),物体的吸收比(率)只取决于物体的表面特性(物体的种类、表面状况和温度),对于全波长的特性还与投射能量的波长分布有关。

23、何谓遮热板(罩)?

答:插入两个辐射换热表面之间的用于削弱两个表面之间辐射换热的薄板或罩。 24、黑体辐射包括哪几个定律?

答:普朗克定律、维恩位移定律、斯蒂芬-玻尔兹曼定律、兰贝特定律。

25、其它条件相同时,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与纵向冲刷相比,哪个的表面换热系数大?为

什么? 答:同一根管子横向冲刷比纵向冲刷相比的表面换热系数大。因为纵向冲刷时相当于外掠平板的流动,热边界层较厚,热阻较大;而横向冲刷时热边界层较薄且在边界层由于分离而产生的旋涡,增加了流体扰动,因而换热增强。 26、下列三种关联式描述的是那种对流换热?

)

,,(r r e u G P R f N =,

)

,(r e u P R f N =,

)

,(r r u G P f N =

答:),,(r r e u G P R f N =描述的是无相变的强迫对流换热,且自然对流不可忽略;

),(r e u P R f N =描述的是自然对流可忽略的无相变的强迫对流换热;),(r r u G P f N =描述

的是自然对流换热。

27、写出辐射换热中两表面间的平均角系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平均角系数X 1,2=

2112

22

11cos cos 1dA dA r A A A ??πθθ ,它表示A 1表面发射出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A 2上的百分数。或者它表示离开A 1表面的辐射能中直接落到另一表面A 2上

的百分数。

28、表面辐射热阻

答:当物体表面不是黑体时,该表面不能全部吸收外来投射的辐射能量,这相当于表面存在热阻,该热阻称为表面辐射热阻,常以

ε

ε

A -1来表示。 29、有效辐射

答: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有效辐射J ,它包括辐射表面的自身的辐射E 和该表面对投射辐射G 的反射辐射G ρ,即G E J ρ+=。

30、换热器的污垢热阻

答:换热设备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在管壁产生污垢层,由于污垢的导热系数较小,热阻不可以忽略,这种由于污垢生成的产生的热阻称为污垢热阻。

31、在寒冷的北方地区,建房用砖采用实心砖还是多孔的空心砖好?为什么? 答:采用空心砖较好,因为空心砖内部充满着空气,而空气的导热系数相对较小,热阻较大,空心砖导热性较之实心砖差,同一条件下空心砖的房间的散热量小保温性好。

32、下列材料中导热系数最大的是( 纯铜 ) (a) 纯铜 (b)纯铁 (c)黄铜 (d)天然金刚石

33、什么是雷诺类比律(写出表达式)?它的应用条件是什么? 答:雷诺类比率:2/f C St =,条件:Pr=1,

34、下列工质的普朗特数最小的是(液态金属) (a)水 (b) 空气 (c)液态金属 (d)变压器油

35、为什么多层平壁中的温度分布曲线不是一条连续的直线而是一条折线?

36、对管壳式换热器来说,两种工质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何种工质走管内,何种工质走管外?

(1) 清洁的和不清洁的工质(2)腐蚀性大与小的工质(3)高温与低温的工质 答:(1)不清洁流体应在管内,因为壳侧清洗比较困难,而管内可以拆开端盖进行清洗; (2)腐蚀性大的流体走管内,因为更换管束的代价比更换壳体要低,且如将腐蚀性大的流体走壳程,被腐蚀的不仅是壳体,还有管子外侧。

(3)温度低的流体置于壳侧,这样可以减小换热器的散热损失。

37、北方深秋季节的清晨,树叶叶面上常常结霜。试问树叶上、下表面的哪一面上容易结霜?为什么?

答:霜会容易结在树叶的上表面,因为树叶上表面朝向太空,而太空表面的温度会低于摄氏零度;下表面朝向地面,而地球表面的温度一般在零度以上。相对于下表面来说,树叶上表面向外辐射热量较多,温度下降的快,一旦低于零度时便会结霜。 38、什么是物体的发射率和吸收率?二者在什么条件下相等?

答:实际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之比称为该物体的发射率;投射到物体表面的总能量中被吸收的能量所占的份额是物体的吸收率。由基尔霍夫定律可知:当物体表面为漫灰表面时,二者相等。

39、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是不透过的,但为什么隔着玻璃晒太阳却使人感到暖和?

答:窗玻璃对红外线几乎不透过,但对可见光则是可透过的,当隔着玻璃晒太阳时,太阳光可以穿过玻璃进入室内,而室内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却被阻隔在室内,因房间内温度越来越高,从而感到暖和。

40、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与导热过程的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对流换热过程微分方程式与导热过程的第三类边界条件表达式都可以用下式表示

λ为流体的导热系数,而且表面传热系数h 是未知的;后者的导热系数λ为固体的导热系数,而且表面传热系数h 是已知的。 41、写出竖平壁上膜状凝结的冷凝雷诺数的表达式。 答:冷凝雷诺数:()r t t hl w s c μ-=

4Re , 或者μμρδM u m c 44Re ==,其中()

r

t t hl M w s -=

42、为什么用电加热时容易发生电热管壁被烧毁的现象?而采用蒸汽加热时则不会?

答:用电加热时,加热方式属于表面热流密度可控制的,而采用蒸汽加热时则属于壁面温度可控制的情形。由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可知,当热流密度一旦超过临界热流密度时,工况就有可能很快跳至稳定的膜态沸腾,使得表面温度快速上升,当超过壁面得烧毁温度时,就会导致设备的烧毁;采用蒸汽加热由于壁面温度可控制,就容易控制壁面的温升,避免设备壁面温度过度升高,使其温度始终低于设备的烧毁温度。

43、用热电偶监测气流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时,应如何选择热电偶节点的大小?

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热电偶节点越大,它的温度变化一定幅度所需要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越多,此时虽然节点换热表面积也有所增大,但其增大的幅度小于体积增大的幅度。故综合地讲,节点大的热电偶在相同的时间内吸收热量所产生的温升要小一些。由hA

cV

c ρτ=

定义知,)(/r f A V =,r 为节点的半径,显然,节点半径越小,时间常数越小,热电偶的相应速度越快。

44、由导热微分方程可知,非稳态导热只与热扩散率有关,而与导热系数无关。你认为对

吗?

答:由于描述一个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表达,不仅包括控制方程,还包括定解条件。虽然非稳态导热控制方程只与热扩散率有关,但边界条件中却有可能包括导热系数。因此,上述观点不正确。

45、由对流换微分方程

y

t

t h ???-

=λ可知,该式中没有出现流速,有人因此认为表面传热

系数与流体速度场无关。你认为对吗?

答: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描述流动的能量方程中,对流项含有流体速度,要获得流体的温度场,必须先获得流体的速度场,在对流换热中流动与换热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与流体速度有关。 二、计算题

1、室内一根水平放置的无限长的蒸汽管道, 其保温层外径d=583 mm ,外表面实测平均温

度及空气温度分别为 ,此时空气与管道外表面间的自然对流换热

的表面传热系数h=3.42 W /(m 2 K), 墙壁的温度近似取为室内空气的温度,保温层外表面的发射率

问:(1) 此管道外壁的换热必须考虑哪些热量传递方式;

(2)计算每米长度管道外壁的总散热量。(12分) 解:

(1)此管道外壁的换热有辐射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两种方式。 (2)把管道每米长度上的散热量记为l

q

当仅考虑自然对流时,单位长度上的自然对流散热

近似地取墙壁的温度为室内空气温度,于是每米长度管道外表面与室内物体及墙壁之间的辐射为:

总的散热量为)/(2.4317.2745.156,,m W q q q r l c l l =+=+=

2、如图所示的墙壁,其导热系数为50W/(m ·K),厚度为50mm ,在稳态情况下的墙壁内的一

维温度分布为:t=200-2000x 2,式中t 的单位为0

C ,x

)

(4241,T T d q r l -=σεπ)

/(7.274]

)27323()27348[(9.01067.5583.014.3448m W =+-+?????=-)(,f w c l t t dh t h d q -=??=ππ)

/(5.156)2348(42.3583.014.3m W =-???=C

t C t f w 23,48==9.0=ε

(1)墙壁两侧表面的热流密度;

(2)墙壁内单位体积的内热源生成的热量。

解:(1)由傅立叶定律:

所以墙壁两侧的热流密度:

(2) 由导热微分方程022=+

λ

v

q dx t d 得:

322/200000

504000)4000(m W dx

t

d q v =?=--=-=λλ

3、一根直径为1mm 的铜导线,每米的电阻为Ω?-3

1022.2。导线外包有厚度为0.5mm ,导热系数为0.15W/(m ·K)的绝缘层。限定绝缘层的最高温度为650

C ,绝缘层的外表面温度受

环境影响,假设为400

C 。试确定该导线的最大允许电流为多少?

解:(1)以长度为L 的导线为例,导线通电后生成的热量为RL I 2

,其中的一部分热量用于导

线的升温,其热量为τ

πρd dT L d c E m

42=?:一部分热量通过绝热层的导热传到大气中,其热量为:1

2

2

1ln 21

d d L t t w w πλ-=

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知:Φ-=???+Φ=RL I E E RL I 2

2

x x x t A Φq λλλ4000)4000(m W d d 2=--=??

?

???-==

?

?????=?==20m W 004000λx q ?

?

?

???=??==2m W 1000005.0504000δx q

即1

2

2122ln 214d d L t t RL I d dT L d c E w w m

πλτ

πρ--==?

(2)当导线达到最高温度时,导线处于稳态导热,

?=0τ

d dT m 1

2

212ln 210d d L t

t RL I w w πλ--=

0ln

21

1

2212=--

d d t t R I w w πλ,

)/(98.3312ln 15.02140

65m W =?-π,)(7.12310

22.298

.3398

.3398.333

2A R

I R I =?==

?=- 4、250

C 的热电偶被置于温度为2500

C 的气流中,设热电偶节点可以近似看成球形,要使其时间常数s c 1=τ,问热节点的直径为多大?忽略热电偶引线的影响,且热节点与气流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300W /(m 2 K),热节点材料的物性参数为:导热系数为20W/(m ·K),

3/8500m kg =ρ,)/(400K kg J c ?=如果气流与热节点间存在着辐射换热,且保持热电

偶时间常数不变,则对所需热节点直径大小有和影响?

解:(1)hA cV c ρτ=,)(1082.8)4008500/(3001343/45

2

3m c h R R R A

V

c -?=??====ρτππ 故热电偶直径:)(529.01082.83225

mm R d =???==-

验证毕渥数B i 是否满足集总参数法:

1.00013.020

1082.8300/5

<=??==

A

hV B i 满足集总参数法条件。

(2)若热节点与气流间存在辐射换热,则总的表面传热系数h (包括对流和辐射)将增加,由hA

cV

c ρτ=

知,要保持c τ不变,可以使A V /增加,即热节点的直径增加。

5、空气以10m/s 速度外掠0.8m 长的平板,C t f 0

80=,C t w 030=,计算该平板在临界雷

诺数c e R 下的c h 、全板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以及换热量。(层流时平板表面局部努塞尔数

3/12/1332.0r e x P R Nu =,紊流时平板表面局部努塞尔数3

/15/40296.0r e x P R Nu =,板宽为1m ,已知5105?=c e R ,定性温度C t m 0

55=时的物性参数为:)/(1087.22

K m W ??=-λ,

s m /1046.1826-?=ν,697

.0=r P )

解:(1)根据临界雷诺数求解由层流转变到紊流时的临界长度

C t t t w f m 055)(2

1

=+=

,此时空气得物性参数为: )/(1087.22K m W ??=-λ,s m /1046.1826-?=ν,697.0=r P

)(92.010

1046.1810565m u

R X ul

R c c e c e =???==

?=

-νν

由于板长是0.8m ,所以,整个平板表面的边界层的流态皆为层流

?

==

3

/12/1332.0r e x P R hl

Nu λ

)/(41.7697.0)105(8

.01087.2332.0332

.023/12/152

3/12

/1C m W P

R

l

h r

e c c

?=????==-λ

(2)板长为0.8m 时,整个平板表面的边界层的雷诺数为:

5

6

1033.410

46.188.010?=??=

=

ul

R e 全板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9.13697.0)1033.4(8

.01087.2664.0664

.023/12/152

3/12/1C m W P

R

l

h r

e c

?=????==-λ

全板平均表面换热量W t t hA w f 9.557)3080(18.09.13)(=-???=-=Φ

6、如图所示为真空辐射炉,球心处有一黑体加热元件,试指出,黑体对A 、B 、C 三处中何处定向辐射强度最大?何处辐射热流最大?假设A 、B 、C 三处对球心所张的立体角相同。 解:(1)由黑体辐射的兰贝特定律知,黑体的

定向辐射强度与方向无关,故C B A I I I == (2) 对于A 、B 、C 三处,由于立体角相同,且

C B A θθθcos cos cos >>

由兰贝特定律θθθcos I E =知,A 处辐射力最大, 即A 处辐射热流最大;C 处辐射力最小,即C 处 辐射热流最小。

7、试证明:在两个平行平板之间加上 n 块遮热板后,辐射换热量将减小到无遮热板时的

)1/(1+n 。假设各板均为漫灰表面,且发射率相同,皆为ε,板的面积皆为A 。

证明:(1)无遮热板时,A

A X A E E b b εε

εε-++--=

Φ1112,12

12,1对两个无限长的平板来说12,1=X ,

所以A

A A E E b b εε

εε-++--=

Φ1112

12,1

(2)有n 块遮热板时,)

12)(1()

211)(1(11)211(12

12

12

12,1/-+-=?-++-=-++?-++--=

Φε

ε

ε

εε

εεεεn E E A

n E E A A A A A n A E E b b b b b b

所以2,12

,1/

1

1

Φ+=

Φ

n 8、用裸露的热电偶测烟气管道内的温度,测量值为C t 0

1177=,管道内壁温度C t w 094=,

烟气对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1422

K m W h ?=,热电偶表面的黑度6.01=ε,求烟气的真实温度。如果其它条件不变,给热电偶加以黑度为0.8的足够长的遮热罩,烟气对遮热罩的对流换热系数与烟气对热电偶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相同)/(1422

K m W h ?=,此时热电偶的测量值是多少?

解:

c =Φr =

Φ相对热电偶节点,管壁的面积是非常大的,因此有1,1=w X 及0/1=w A A ,此时

)(111bw b r E E A -=Φε

当热电偶节点处于热平衡时,r c Φ=Φ即)()(11111bw b f E E A t t hA -=-ε

其中:2

481/05.2325)273177(1067.5m W E b =+??=-

2482/6.1028)27394(1067.5m W E b =+??=-

烟气的真实温度为C E E h

t t b b f 0211

15.182)6.102805.2325(142

6

.0177)(=-+

=-+

=ε (2)当给热电偶加以遮热罩时,构成了有3个实体组成的换热系统,其中热电偶节点从烟气吸热的同时,还要向遮热罩放热,稳态平衡式为(3代表遮热罩)

3

333,111113

11111

1)(εεεεA X A A E E t t hA b b f -+

+--=

- 考虑到13,1=X 及0/31=A A ,则)()(311111b b f E E A t t hA -=-ε

遮热罩的内外侧从烟气及热电偶吸热,同时向管壁放热,稳态平衡式为(3代表遮热罩)

w

w w w bw

b b b f A X A A E E E E A t t hA εεεεε-+

+--=

-+-11

1)()(2,333333311133

考虑到1,3=w X 及0/3=w A A ,则)()()(2333131133bw b b b f E E A E E A t t hA -+-=-εε 由于13A A >>,所以上式右边第一项可以省略,于是)()(233333bw b f E E A t t hA -=-ε,即

)367(1067.5142

28.05.455)(24

34833

3T E E h

T T b bw f -???+

=-+

=-ε

对此式进行试凑法得:C K T 037.1787.451==,将C K T 0

37.1787.451==代入

)()(311111b b f E E A t t hA -=-ε并同试凑法得:C K T 012.1822.455==

9、温度C t f 0

50=的空气平行掠过一表面温度为C t w 0100=的平板表面,平板下表面绝

热。平板沿流动方向的长度为0.2m ,宽度为0.1m 。此时按平板长度计算的雷诺数

4106?=e R 。试确定:

(1)平板表面与空气间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量;

(2)如果空气的流速增大为原来的10倍时,其它条件不变,平板表面与空气间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和传热量。

(层流时平板表面局部努塞尔数3

/12/1332.0r e x P R Nu =,紊流时平板表面平均努塞尔数

3/15/4)871037.0(r e P R Nu -=,已知定性温度C t m 075=时的物性参数为:

)/(0299.0K m W ?=λ,7.0=r P )。

解:(1)空气的定性温度C t t t w f m 075)(2

1

=+=

,此时的物性参数为:)/(0299.0K m W ?=λ,7.0=r P ,

由于5

4105106?

故)/(59.217.0)106(2

.00299

.0664.0664

.023/12/143/12/1C m W P R l

h r e c

?=???==λ

换热量W t t hA f w 59.21)50100(1.02.059.21)(=-???=-=Φ (2)若流速增加10倍,

101

2

12==u u R R e e ,552105106?>?=e R ,属紊流流态。 2.6047.0)871)106(037.0()871037.0(3/18.053/15/42=?-??=-=r e P R Nu

)/(33.902

.02

.6040299.02C m W l

N h u

?=?=

=

λ

10、当流体为空气时,对横掠平板的强制对流换热进行实验测定,测得空气温度相同时的结果如下:(8分) 当s m u /201=时,)/(502

1K m W h ?=; 当s m u /151=时,)/(4021K m W h ?=。

假定换热规律遵循如下函数形式:n

r m

e u P CR N =,其中,n m C ,,为常数,正方形的特征尺寸为对角线长度为l 。 试确定:指数m 的大小?

解:由题意知,n

r m

e u P CR N =, 由相似准则关系式知

即n

r m

e u P CR N 111=,n

r m

e u P CR N 222=,对于空气:7.021≈=r r P P

所以

m m m e e u u u u

l u l u R R N N )()//()(2

1212121===νν 又 λ

hl

N u =

,所以

2

1

21h h N N u u =

因此, m u u h h )(2121=,m )15

20(4050=,775.0=m

传热部分习题答案

传热部分习题答案 1-7 热电偶常用来测量气流温度。如附图所示,用热电偶来测量管道中高温气流的温度T f ,壁管温度f w T T <。试分析热电偶结点的换热方式。 解:具有管道内流体对节点的对流换热,沿偶丝到节点的导热和管道内壁到节点的热辐射 1-21 有一台气体冷却器,气侧表面传热系数1h =95W/ 2 ,壁面厚δ=2.5mm , )./(5.46K m W =λ水侧表面传热系数58002=h W/2。设传热壁可以看成平壁,试计算各 个环节单位面积的热阻及从气到水的总传热系数。你能否指出,为了强化这一传热过程,应首先从哪一环节着手 解: ;010526.0111== h R ;10376.55.460025.052-?===λδR ; 10724.1580011423-?===h R 则λδ++= 21111 h h K = )./(2 K m W ,应强化气体侧表面传热。 1-22 在上题中,如果气侧结了一层厚为2mm 的灰,)./(116.0K m W =λ;水侧结了一层厚为1mm 的水垢)./(15.1K m W =λ。其他条件不变。试问此时的总传热系数为多少 * 解:由题意得 5800115.1001.05.460025.0116.0002.09511 111 2 3322111++++= ++++= h h K λδλδλδ = )./(2 K m W 1-32 一玻璃窗,尺寸为60cm cm 30?,厚为4mm 。冬天,室内及室外温度分别为20℃及 -20℃,内表面的自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W ,外表面强制对流换热表面系数为50)./(K m W 。玻璃的导热系数)./(78.0K m W =λ。试确定通过玻璃的热损失。 解: λδA Ah A h T + +?= Φ2111 = -2 一冷藏室的墙由钢皮矿渣棉及石棉板三层叠合构成,各层的厚度依次为0.794mm.,152mm 及9.5mm ,导热系数分别为45)./(K m W ,0. 07)./(K m W 及)./(K m W 。冷藏室的有效换热面积为2 m ,室内外气温分别为-2℃及30℃,室内外壁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可分别按 )./(2K m W 及)./(2K m W 计算。为维持冷藏室温度恒定,试确定冷藏室内的冷却排管每小 时需带走的热量。 解:由题意得 332211212 111λδλδλδ++++-? =Φh h t t A =2.371.00095.007.0152.045000794.05.215.11) 2(30?+ +++-- = * ×3600=

传热习题答案

1. 外径为100 mm 的蒸汽管,外面包有一层50 mm 厚的绝缘材料A ,λA =0.05 W/(m.℃),其外再包一层25 mm 厚的绝缘材料B ,λB =0.075 W/(m.℃)。若绝缘层A 的内表面及绝缘层B 的外表面温度各为170 ℃及38℃,试求:(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量;(2)A 、B 两种材料的界面温度;(3)若将两种材料保持各自厚度,但对调一下位置,比较其保温效果。假设传热推动力保持不变。 解:以下标1表示绝缘层A 的内表面,2表示绝缘层A 与B 的交界面,3表示绝缘层B 的外表面。 (1)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2 31231ln 1 ln 1) (2r r r r t t l Q B A λλπ+-= ∴ m W r r r r t t l Q B A /3.495050255050ln 075.01505050ln 05.01)38170(2ln 1ln 1)(22 3 1231=+++++-=+-=πλλπ (2)A 、B 界面温度t2 因系定态热传导,故 3.4921===l Q l Q l Q ∴ 3.4950 5050ln 05.01) 170(22=+-t π 解得 t 2=61.3 (3)两种材料互换后每米管长的热损失 同理 1.5350 5025 5050ln 05.01505050ln 075.01) 38170(2' =+++++-=πl Q W/m 由上面的计算可看到,一般说,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包扎在内层能够获得较好的保温效果。 1、欲将一容器中的溶液进行加热,使其从30℃加热至60℃,容器中的液量为6000,用 夹套加热,传热面积为 ,容器内有搅拌器,因此器内液体各处的温度可视为均匀的, 加热蒸气为0.1MPa 的饱和水蒸气,传热系数为 ℃,求将溶液由30℃加热至60℃ 所需要的时间? 已知溶液比热为℃,热损失忽略不计。 解:溶液从30℃被加热到60℃所需的热量: 而夹套的传热效率: 其中,对于 的饱和水蒸气, ℃

传热学试卷和答案20页

传热学(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在稳态导热中 , 决定物体内温度分布的是 ( ) A. 导温系数 B. 导热系数 C. 传热系数 D. 密度 2. 下列哪个准则数反映了流体物性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 ) A. 雷诺数 B. 雷利数 C. 普朗特数 D. 努谢尔特数 3. 单位面积的导热热阻单位为 ( ) A. B. C. D. 4. 绝大多数情况下强制对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 ( ) 自然对流。 A. 小于 B. 等于 C. 大于 D. 无法比较 5. 对流换热系数为 100 、温度为 20 ℃的空气流经 50 ℃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 B. C. D. 6. 流体分别在较长的粗管和细管内作强制紊流对流换热,如果流速等条件相同,则() A. 粗管和细管的相同 B. 粗管内的大 C. 细管内的大 D. 无法比较 7. 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条件下,逆流和顺流的平均温差的关系为() A. 逆流大于顺流 B. 顺流大于逆流 C. 两者相等 D. 无法比较 8.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为该表面的() A. 有效辐射 B. 辐射力 C. 反射辐射 D. 黑度 9. ()是在相同温度条件下辐射能力最强的物体。 A. 灰体 B. 磨光玻璃 C. 涂料 D. 黑体 10. 削弱辐射换热的有效方法是加遮热板,而遮热板表面的黑度应() A. 大一点好 B. 小一点好 C. 大、小都一样 D. 无法判断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 如果温度场随时间变化,则为。 12. 一般来说,紊流时的对流换热强度要比层流时。 13. 导热微分方程式的主要作用是确定。 14. 当 d 50 时,要考虑入口段对整个管道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15. 一般来说,顺排管束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要比叉排时。 16. 膜状凝结时对流换热系数珠状凝结。 17. 普朗克定律揭示了按波长和温度的分布规律。 18. 角系数仅与因素有关。 19. 已知某大平壁的厚度为 15mm ,材料导热系数为 0.15 ,壁面两侧的温度差为 150 ℃,则通过该平壁导热的热流密度为。 20. 已知某流体流过固体壁面时被加热,并且,流体平均温度为 40 ℃,则壁面温度为。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传热学期末复习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W,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它的强烈程度用来衡量。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4.总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是。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W/(m2·K)) 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m·K),W/(m2·K),W/(m2·K))

传热学总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五版】【精】【_必备】

总复习题 基本概念 : ?薄材 : 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 , 若物体内温度分布均匀 , 在任意时刻都可用一个温度来代表整个物体的温度 , 则该物体称为 ----. ?传热 :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 , 凡是有温差的地方 , 就有热量自发地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 , 这种由于温差引起的热量转移过程统称为 ------. ?导热 : 是指物体内不同温度的各部分之间或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时 , 发生的热量传输的现象 . 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依靠物体内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能传递成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对流 : 指物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而引起的热量传输现象 . 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而引起的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渗混所导致的热量传递过程 ?对流换热 : 指流体流过与其温度不同的物体表面时 , 流体与固体表面之间发生的热量交换过程称为 ------. ?强制对流 : 由于外力作用或其它压差作用而引起的流动 . ?自然对流 : 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不同 , 致使各部分密度不同引起的流动 . ?流动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由于粘滞力的作用 , 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速度迅速下降为零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速度基本达到主流速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温度边界层 : 当具有粘性的流体流过壁面时 , 会在壁面附近形成一流体薄层 , 在这一层中流体的温度迅速变化 , 而在这一流层外 , 流体的温度基本达到主流温度 . 这一流体层即为 -----. ?热辐射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的过程称为 ------. 物体由于本身温度而依靠表面发射电磁波而传递热量的过程成为热辐射 ?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的总量 . ?单色辐射力 :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 , 由单位表面积向半球空间发射的波长在λ -- λ +d λ 范围内的辐射能量 . ?立体角 : 是一个空间角度 , 它是以立体角的角端为中心 , 作一半径为 r 的半球 , 将半球表面上被立体角切割的面积与半径平方 r 2 的比值作为 ------ 的大小 . ?定向辐射强度 : 单位时间内 , 在单位可见面积 , 单位立体角内发射的全部波长的辐射能量称为 ----. ?传质 : 在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的流体内部 , 如果有浓度梯度存在 , 则每一种组分都有向低浓度方向转移 , 以减弱这种浓度不均匀的趋势 . 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转移过程称为 ----.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 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 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 (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 3. 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 (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 (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5.结合你的工作实践,举一个传热过程的实例,分析它是由哪些基本热量传递方式组成的。(提示:学会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如水冷式内燃机等) 6.在空调房间内,夏季与冬季室内温度都保持在22℃左右,夏季人们可以穿短袖衬衣,而冬季则要穿毛线衣。试用传热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提示:从分析不同季节时墙体的传热过程和壁温,以及人体与墙表面的热交换过程来解释这一现象(主要是人体与墙面的辐射传热的不同))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传热学简答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传热学基础试题及答案-传热学简答题及答 案

传热学基础试题 一、选择题 1.对于燃气加热炉:高温烟气→内炉壁→外炉壁→空气的传热过程次序为 A.复合换热、导热、对流换热 B.对流换热、复合换热、导热 C.导热、对流换热、复合换热 D.复合换热、对流换热、导热2.温度对辐射换热的影响()对对流换热的影响。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可能大于、小于 3.对流换热系数为1000W/(m2·K)、温度为77℃的水流经27℃的壁面,其对流换热的热流密度为() A.8×104W/m2 B.6×104 W/m2 C.7×104 W/m2 D.5×104W/m2 4.在无内热源、物性为常数且温度只沿径向变化的一维圆筒壁 (t 1 >t 2 ,r 1 B.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 < C. 2 1r r r r dr dt dr dt = = = 5.黑体的有效辐射____其本身辐射,而灰体的有效辐射()其本身辐射。 A.等于等于 B.等于大于 C.大于大于 D.大于等于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6.有一个由四个平面组成的四边形长通道,其内表面分别以1、2、3、4表示,已知角系数X1,2=0.4,X1,4=0.25,则X1,3为()。 A. 0.5 B. 0.65 C. 0.15 D. 0.35 7.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8.当采用加肋片的方法增强传热时,将肋片加在()会最有效。 A. 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B. 热流体一侧 C. 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D. 冷流体一侧 9. 某热力管道采用两种导热系数不同的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为了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应将( )材料放在内层。 A. 导热系数较大的材料 B. 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 C. 任选一种均可 D. 不能确定 10.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速 B.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C. 设置肋片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11.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12.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13.判断管内紊流强制对流是否需要进行入口效应修正的依据是( ) A.l/d≥70 B.Re≥104 C.l/d<50 D.l/d<104 14.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整理)传热学习题--5.

第1章绪论 习题 1-1 一大平板,高3m、宽2m、厚0.02m,导热系数为45 W/(m·K),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t1 = 100℃、t2 = 50℃,试求该平板的热阻、热流量、热流密度。 1-2 一间地下室的混凝土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11m和8m,厚为0.2m。在冬季,上下表面的标称温度分别为17℃和10℃。如果混凝土的热导率为1.4 W/(m·K),通过地面的热损失率是多少?如果采用效率为ηf = 0.90的燃气炉对地下室供暖,且天然气的价格为C g = $0.01/MJ,每天由热损失造成的费用是多少? 1-3 空气在一根内径50mm,长2.5m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平均温度为80℃,管内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 = 70W/(m2·K),热流密度为q = 5000W/m2,试求管壁温度及热流量。 1-4 受迫流动的空气流过室内加热设备的一个对流换热器,产生的表面传热系数h = 1135.59 W/(m2·K),换热器表面温度可认为是常数,为65.6℃,空气温度为18.3℃。若要求的加热功率为8790W,试求所需换热器的换热面积。 1-5 一电炉丝,温度为847℃,长1.5m,直径为2mm,表面发射率为0.95。试计算电炉丝的辐射功率。 1-6 夏天,停放的汽车其表面的温度通常平均达40~50℃。设为45℃,表面发射率为0.90,求车子顶面单位面积发射的辐射功率。 1-7 某锅炉炉墙,内层是厚7.5cm、λ = 1.10W/(m·K)的耐火砖,外层是厚0.64cm、λ = 39W/(m·K)的钢板,且在每平方米的炉墙表面上有18只直径为1.9cm的螺栓[λ = 39W/(m·K)]。假定炉墙内、外表面温度均匀,内表面温度为920K,炉外是300K的空气,炉墙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为68 W/(m2 ·K),求炉墙的总热阻和热流密度。 1-8 有一厚度为δ = 400mm的房屋外墙,热导率为λ = 0.5W/(m·K)。冬季室内空气温度为t1 = 20℃,和墙内壁面之间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1 = 4 W/(m2 ·K)。室外空气温度为t2 = -10℃,和外墙之间对流传热的表面传热系数为h2 = 6W/(m2 ·K)。如果不考虑热辐射,试求通过墙壁的传热系数、单位面积的传热量和内、外壁面温度。 1-9 一双层玻璃窗,宽1.1m、高1.2m、厚3mm,导热系数为1.05W/(m ·K);中间空气层厚5mm,设空气隙仅起导热作用,导热系数为 2.60×10-2W/(m ·K)。室内空气温度为25℃,表面传热系数为20 W/(m2 ·K);室外温度为-10℃,表面传热系数为15 W/(m2 ·K)。试计算通过双层玻璃窗的散热量,并与单层玻璃窗相比较。假定在两种情况下室内、外空气温度及表面传热系数相同。 第2章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热传导 习题 2-1 一直径为d o,单位体积内热源的生成热Φ的实心长圆柱体,向温度为t∞的流体散热,表面传热系数为h o,试列出圆柱体中稳态温度场的微分方程式及定解条件。 2-2 金属实心长棒通电加热,单位长度的热功率等于Φl(单位是W/m),材料的导热系数λ,表面发射率ε、周围气体温度为t f,辐射环境温度为T sur,表面传热系数h均已知,棒的初始温度为t0。试给出此导热问题的数学描述。 2-3 试用傅里叶定律直接积分的方法,求平壁、长圆筒壁及球壁稳态导热下的热流量表达式及各壁内的温度分布。

第二章 传热习题答案

【2-1】一食品冷藏室由内层为19 mm 厚的松木,中层为软木层,外层为51 mm 厚的混凝土所组成。内壁面温度为-17.8 ℃,混凝土外壁面温度为29.4 ℃。松木、软木和混凝土的平均热导率分别为, 3, W/(m ·K),要求该冷藏室的热损失为15W/m 2。求所需软木的厚度及松木和软木接触面处的温度。 解:三层平壁的导热。 1)所需软木的厚度2b 由 ∑=-=3141i i i b T T q λ 得 151 .0019.00433.0762.0051.08.174.29152+++=b 解得: m b 128.02= 2)松木和软木接触面处的温度3T 由 151 .0019 .08.17153+==T q 解得:9.153-=T ℃ 解题要点:多层平壁热传导的应用。 【2-2】为减少热损失,在外径为150 mm 的饱和蒸汽管道外加有保温层。已知保温材料的热导率λ=+ 198 T(式中T 为℃),蒸汽管外壁温度为180 ℃,要求保温层外壁温度不超过50 ℃,每米管道由于热损失而造成蒸汽冷凝的量控制在1×10-4 kg/(m ·s)以下,问保温层厚度应为多少(计算时可假定蒸汽在180 ℃下冷凝)。 解:保温层平均热导率为: )./(126.02 501801098.1103.04K m W =+??+=-λ 由于本题已知的是蒸汽管道外壁面温度,即保温层内壁面温度,故为一层导热。

由 )()(21 221r r Ln T T L Q -=λπ 得: )()(21 221r r Ln T T L Q -=πλ (1) 式中:m W L Wr L Q /9.2011 103.20191013 4=???==- 将其及其它已知数据代入式(1)得: )075 .0()50180(126.029.2012r Ln -??=π 解得:m r 125.02= mm m 5005.0075.0125.0==-=∴δ壁厚 解题要点:单层圆筒壁热传导的应用。 【2-8】烤炉内在烤一块面包。已知炉壁温度为175 ℃,面包表面的黑度为,表面温度为100 ℃,表面积为 5 m 2,炉壁表面积远远大于面包表面积。求烤炉向这块面包辐射 传递的热量。 解:两物体构成封闭空间,且21S S <<,由下式计算辐射传热量: W T T S Q 0.65)448373(0645.085.01067.5) (448424111012-=-????=-=-εσ 负号表示炉壁向面包传递热量。 解题要点:辐射传热的应用,两个灰体构成的封闭空间。 【2-10】在逆流换热器中,用初温为20 ℃的水将1.25 kg/s 的液体[比热容为 kJ/(kg ·K)、密度为850 kg/m 3 ]由80 ℃冷却到30 ℃。换热器的列管直径为Φ25 mm ×2.5 mm,水走管内。水侧和液体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850 W/(m 2·K )和1 700W/(m 2·K ),污垢热阻可忽略。若水的出口温度不能高于50 ℃,求水的流量和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传热学》考试试题库汇总 第一章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热流量: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当物体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 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 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 W /(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二、填空题 1.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 (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 热流量是指单位是。热流密度是指 ,单位是。 (单位时间所传递的热量, W ,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W/m2) 3. 总传热过程是指 (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总传热系数 ) 4. 总传热系数是指 (传热温差为 1K 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的传热量, W /(m2·K) ) 5.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 (W /(m·K) , W /(m2·K) , W /(m2·K) ) 6. 复合传热是指 ,复合传热系数等于之和,单位是。 (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 W /(m2·K) ) 7. 单位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总面积热阻 R t 的单位是。 (m 2·K/W, K/W) 8. 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δ/λ) 9. 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 (1/h) 10. 总传热系数 K 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r t =1/K) 11. 总传热系数 K 与总面积 A 的传热热阻 R t 的关系为。

传热学试题(答案)

①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② ③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④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⑤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⑥雷诺准则反映了( A) ⑦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⑧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⑨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⑩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21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22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23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24A.W B.W/m2 C.W/m D.W/m3 25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26 27.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28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 热 D.都不是 29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30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31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32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33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34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 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35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36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 加,有时减小 37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38A.减少导热 B.减小对流换热 39 C.减少对流与辐射换热 D.减少导热与对流换热 40下列参数中属于物性参数的是( B ) 41A.传热系数 B.导热系数 42 C.换热系数 D.角系数 43已知一顺流布置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300°C和150°C,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0°C和100°C,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约为( )

传热学习题解

传热学复习题及其答案(Ⅰ部分) 一、 概念题 1、试分析室内暖气片的散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以暖气片管内走热水为例。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 (1) 由热水到暖气片管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强制对流换热; (2) 由暖气片管道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 (3) 由暖气片管道外壁到室内空气,热传递方式有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试分析冬季建筑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通过墙壁的换热过程,各个环节有哪些热量传递方式? 答:有以下换热环节及传热方式: (1) 室内空气到墙体内壁,热传递方式为自然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2) 墙的内壁到外壁,热传递方式为固体导热; (3) 墙的外壁到室外空气,热传递方式有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 3、何谓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写出其主要特点。 答: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物体内各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具有一定的规律,物体初始温度分布的影响逐渐消失,这个阶段称为非稳态导热的正规阶段。 4、分别写出Nu 、Re 、Pr 、Bi 数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 答:(1)努塞尔(Nusselt)数,λ l h Nu = ,它表示表面上无量纲温度梯度的大小。 (2)雷诺(Reynolds)数,ν l u ∞= Re ,它表示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3)普朗特数,a ν =Pr ,它表示动量扩散厚度和能量扩散厚度的相对大小。 (4)毕渥数,λ l h B i = ,它表示导热体内部热阻与外部热阻的相对大小。 5、竖壁倾斜后其凝结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是增加还是减小?为什么?。 答:竖壁倾斜后,使液膜顺壁面流动的力不再是重力而是重力的一部分,液膜流 动变慢,从而热阻增加,表面传热系数减小。另外,从表面传热系数公式知,公式中的g 亦 要换成θsin g ,从而h 减小。 6、按照导热机理,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中那种状态的导热系数最大? 答:根据导热机理可知,固体导热系数大于液体导热系数;液体导热系数大于气体导热系数。所以水的气、液、固三种状态的导热系数依次增大。 7、热扩散系数是表征什么的物理量?它与导热系数的区别是什么? 1/4 23l l x l s w gr h 4(t t )x ρλη??=?? -??

传热学试题(答案)

Nu准则数的表达式为(A ) 根据流体流动的起因不同,把对流换热分为( A) A.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B.沸腾换热和凝结换热 C.紊流换热和层流换热D.核态沸腾换热和膜态沸腾换热 雷诺准则反映了( A) A.流体运动时所受惯性力和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B.流体的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这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C.对流换热强度的准则 D.浮升力与粘滞力的相对大小 彼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它们的( D)必定相等。 A.温度B.速度 C.惯性力D.同名准则数 高温换热器采用下述哪种布置方式更安全?( D) A.逆流B.顺流和逆流均可 C.无法确定D.顺流 顺流式换热器的热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100℃和70℃,冷流体进出口温度分别为20℃和40℃,则其对数平均温差等于() A.60.98℃B.50.98℃ C.44.98℃D.40.98℃ 7.为了达到降低壁温的目的,肋片应装在( D) A.热流体一侧B.换热系数较大一侧 C.冷流体一侧D.换热系数较小一侧 黑体表面的有效辐射( D)对应温度下黑体的辐射力。 A.大于B.小于 C.无法比较D.等于 通过单位长度圆筒壁的热流密度的单位为( D) A.W B.W/m2 C.W/m D.W/m3 格拉晓夫准则数的表达式为(D ) .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 A ) A.热辐射 B.热对流 C.导热 D.都不是 准则方程式Nu=f(Gr,Pr)反映了( C )的变化规律。 A.强制对流换热 B.凝结对流换热 C.自然对流换热 D.核态沸腾换热 下列各种方法中,属于削弱传热的方法是( D ) A.增加流体流度 B.设置肋片 C.管内加插入物增加流体扰动 D.采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使导热热阻增加 冷热流体的温度给定,换热器热流体侧结垢会使传热壁面的温度( A ) A.增加 B.减小 C.不变 D.有时增加,有时减小 将保温瓶的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其目的是( D )

传热学试题答案

传热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2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1.导温系数是材料 物体内部温度扯平能力 的指标,大小等于 λ/ρC 。 2.影响强制对流换热的主要因素有 流体的物性,状态,壁面结构。 3.动量传递和热量传递的雷诺比拟的解为5 /4Re 0296.0x x Nu =,适用条件是Pr=1。 4.影响膜状凝结传热的主要热阻是液膜层的导热热阻。 5.自膜化现象是对流换热系数与壁面尺寸无关,其发生的条件是流体处于湍流自然对流。 6.同一壳管式换热器,逆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大,顺流布置时对数平均温压最小。 7.在热辐射分析中,把单色吸收率与波长无关的物体称为灰体。 8.通常,把k m w ./12.0≤λ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9.有效辐射是单位时间内离开物体单位表面的辐射能,它包括本身辐射和反射辐射两部分。 10.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x t A Q ??-=λ。 二.问答及推导题:(共50分) 1. 名词解释:(10分)[评分标准:每小题2分] ① 辐射力:单位表面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半球空间发射得全部波长的能量. ② 热边界层:在壁面附近温度剧烈变化的薄层. ③ 导温系数:c a ρλ = 表示物体内部温度扯平的能力. ④ 膜状凝结:凝结液能很好的润湿壁面,在壁面上铺展成膜.液膜的热阻为主要热阻. ⑤ 太阳常数:大气层外缘与太阳射线相垂直的单位表面积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为1367W/m 2 2.试介绍三种强化管内湍流换热的措施,并说明措施的传热学原理。(10分) 答:三种方法(1)流速u 提高,(2)直径d 减小,(3)采用强化的换热面。 —————(6分) 原理n f f f Nu Pr Re 023.08.0= 或2.08 .0d u h ∝———————(4分) 3.根据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饱和沸腾曲线可分为几个区段?其中哪个区段 具有温压小,换热强的特点?为什么在沸腾换热时必须严格监视并控制热 通量在临界热通量以内?(10分) 答:四个区段, 核态沸腾。———————(4分) 用DNB 监视的原因(1)DNB 之上q 随△t 变化亦小 (2)超过m ax q 时△t 猛增,可达到1000℃,易烧毁设备。———— ———(6分)

同济大学传热学题库共6套含答案

传热学(一) ?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非稳态导热 23. 凝结换热 24. 黑度 25. 有效辐射 ?简答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 每小题 8 分 , 共 16 分 ) 26. 简述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27. 什么是临界热绝缘直径?平壁外和圆管外敷设保温材料是否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为什么? ?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2 分,共 24 分) 28. 一内径为 300mm 、厚为 10mm 的钢管表面包上一层厚为20mm 的保温材料,钢材料及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分别为 48

和 0.1 ,钢管内壁及保温层外壁温度分别为 220 ℃及 40 ℃,管长为 10m 。试求该管壁的散热量。 29. 一内径为 75mm 、壁厚 2.5mm 的热水管,管壁材料的导热系数为 60 ,管内热水温度为 90 ℃,管外空气温度为 20 ℃。管内外的换热系数分别为和。试求该热水管单位长度的散热量。 ?名词解释 ( 本大题共 5 小题 , 每小题 4 分 , 共 20 分 ) 21. 导热基本定律 : 当导热体中进行纯导热时 , 通过导热面的热流密度 , 其值与该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成正比 , 而方向与温度梯度相反。 22. 发生在非稳态温度场内的导热过程称为非稳态导热。 或:物体中的温度分布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称为非稳态导热。

23. 蒸汽同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壁面接触时 , 蒸汽就会在壁面上发生凝结过程成为流液体。 24. 物体的辐射力与同温度下黑体辐射力之比。 25. 单位时间内离开单位表面积的总辐射能。 ?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26. ( 1 )随着导热过程的进行 , 导热体内温度不断变化 , 好象温度会从物体的一部分逐渐向另一部分转播一样 , 习惯上称为导温现象。这在稳态导热中是不存在的。 ( 2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导热体自身参与吸热(或放热),即导热体有储热现象,所以即使对通过平壁的非稳态导热来说,在与热流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的热流量也是处处不等的,而在一维稳态导热中通过各层的热流量是相等的。 ( 3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的温度梯度及两侧壁温差远大于稳态导热。 27. ( 1 )对应于总热阻为极小值时的隔热层外径称为临界热绝缘直径。 (2 )平壁外敷设保温材料一定能起到保温的作用,因为增加了一项导热热阻,从而增大了总热阻,达到削弱传热的目的。

传热学习题

2-3有一厚为20mm 的平板墙,导热系数为1.3)./(K m W 。为使每平方米墙的热损失不超过1500W,在外表面上覆盖了一层导热系数为0.12)./(K m W 的保温材料。已知复合壁两侧的温度分别为750℃及55℃,试确定此时保温层的厚度。 解:依据题意,有 1500 12.03.1020.055 7502 2 2 112 1≤+-= +-= δλδλδt t q ,解得:m 05375.02≥δ 2-10某些寒冷地区采用三层玻璃的窗户,如附图所示。已知玻璃厚δg =3㎜,空气夹层宽δ air =6㎜,玻璃的导热系数λg =0.8W/(m ·K ) 。玻璃面向室内的表面温度t i =15℃,面向室外的表面温度t o =-10℃,试计算通过三层玻璃窗导热的热流密度。 解: 2-14 外径为100mm 的蒸气管道,覆盖密度为203 /m kg 的超细玻璃棉毡保温。已知蒸气管道外壁温度为400℃,希望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不超过50℃。且每米长管道上散热量小于163W ,试确定所需的保温层厚度。 解:保温材料的平均温度为 t=225250 400=+℃ 由附录7查得导热系数为)./(08475.00023.0033.0K m W t =+=λ ()21212ln t t l d d -Φ = πλ 代入数据得到 2d =0.314mm 所以 mm d d 10721 2=-= δ 3-9 一热电偶的A cv /ρ之值为2.094)/(2 K m KJ ?,初始温度为200C ,后将其置于3200C 的气流中。试计算在气流与热电偶之间的表面传热系数为58 )/(2 k m W ?的两种情况下,热电偶的时间常数并画出两种情况下热电偶读数的过余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解:由 hA cv c ρτ= 当 )/(582 K m W h ?=时,s c 036.0=τ 当)/(1162 K m W h ?=时,s c 018.0=τ 3-28 一块后300mm 的板块钢坯(含碳近似为0.5%)的初温为200 C ,送于温度为12000C 的炉子里单侧加热,不受热侧面可近似地认为是绝热的。已知钢板热扩散率 s m /1055.526-?=α,加热过程中平均表面传热系数为)/(2902 K m W ?,设确定加热到钢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