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
- 格式:docx
- 大小:29.08 KB
- 文档页数:3
某高层住宅小区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本高层住宅小区位于具体地点,总占地面积为占地面积数值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建筑面积数值平方米。
小区由X栋高层住宅楼组成,每栋楼的层数为具体层数,高度约为具体高度米。
二、施工部署(一)施工目标1、质量目标: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合格标准。
2、工期目标:计划总工期为具体工期天,确保按时竣工交付使用。
3、安全目标: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具体百分比以内。
(二)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经理部,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设备部、经营财务部和综合办公室等部门,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三)施工顺序1、基础工程: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垫层、基础钢筋混凝土施工等。
2、主体结构工程: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施工,依次为柱、梁、板的钢筋混凝土施工。
3、装饰装修工程:在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包括内外墙抹灰、地面铺贴、门窗安装等。
4、屋面工程:在主体结构完成后进行,包括屋面防水、保温等施工。
三、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熟悉施工图纸,组织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
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
(二)现场准备1、平整施工场地,修筑临时道路和排水设施。
2、搭建临时办公和生活设施,安装施工用水、用电线路。
(三)物资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组织物资进场。
2、对进场物资进行检验和验收,确保质量合格。
(四)劳动力准备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各阶段所需的劳动力数量。
2、组织劳动力进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
四、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一)基础工程施工1、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为主,人工开挖为辅的方式。
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深度和边坡坡度,防止超挖和塌方。
2、基础垫层施工在土方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基础垫层施工。
垫层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
3、基础钢筋混凝土施工基础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绑扎安装。
第9章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近年来,国内外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现代高层建筑向着体型复杂、功能多样的综合性发展。
这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体现了建筑设计的人性化理念;另一方面也使建筑结构受力复杂、抗震性能变差、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复杂化。
因此,从结构受力和抗震性能方面来说,工程设计中不宜采用复杂高层建筑结构,但实际工程中往往会遇到这些复杂结构,如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多塔楼结构等。
为了使读者对这些复杂结构有所了解,本章简要介绍其受力特点和设计方法。
9.1 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在同一幢高层建筑中,沿房屋高度方向建筑功能有时会发生变化。
如下部楼层用作商业、文化娱乐,需要尽可能大的室内空间,要求柱网大、墙体少;中部楼层作为办公用房,需要中等的室内空间,可以在柱网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墙体;上部楼层作为宾馆、住宅等用房,需要采用小柱网或布置较多的墙体,如图9.1.1所示。
为了满足上述使用功能要求,结构设计时,上部楼层可采用室内空间较小的剪力墙结构,中部楼层可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下部楼层则可布置为框架结构。
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必须在两种结构体系转换的楼层设置水平转换构件,即形成带转层的结构(structure with transfer story )。
一般地,当高层建筑下部楼层在竖向结构体系或形式上与上部楼层差异较大,或者下部楼层竖向结构轴线距离扩大或上、下部结构轴线错位时,就必须在结构体系或形式改变的楼层设置结构转换层。
9.1.1 转换层的分类及主要结构形式1. 转换层的分类(1)上、下部结构类型的转换。
在剪力墙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当拟在底部设置商用房或其他需要较大空间的公用房间时,可以将全部剪力墙或部分剪力墙通过转换层变为框架结构,形成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这种用下部框架柱支承上部剪力墙的结构,亦称为框支剪力墙结构。
(2)上、下部柱网和轴线的改变。
在筒中筒结构中,外框筒为密柱深梁,无法为建筑物提供较大的出入口,此时可沿外框筒周边柱列设置转换层使下部柱的柱距扩大,形成大柱网,以满足设置较大出入口的需要,但转换层上、下部的结构类型并没有改变。
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要点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随着新时期的到来,高层住宅建筑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土地的紧张和居住问题,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为改善高层住宅的施工质量和寿命,需要对其结构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并充分把握各方面的设计要点,保证高层住宅建筑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标准引言:高层建筑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它可以有效地解决人与地的矛盾。
提高高层建筑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要使高层建筑的各种功能得到有效利用,需要对高层住宅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各项要点进行全面的认识,才能有效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效果。
一、高层住宅建筑方案设计存在的问题(一)建筑形态问题本文对近几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目前的高层住宅建筑的建设技术已趋于完善,但其在设计上仍存在一些不足。
所以在高层住宅设计中,其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地创新,力求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
然而,就一般的高层住宅而言,出于实用性与经济性的原因,其设计思想大致相同,因此市场上的住宅建筑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其次,我国的高层住宅建筑中,在追求新颖的立面形象设计的同时应兼顾平面功能的合理性,避免因过度考虑立面效果而牺牲使用功能的情况。
比如,为了建筑体形规整,会出现暗房间、空间不通透、开间进深不协调等问题。
图1 某住宅项目形态图2 某高层住宅形态(二)户型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居民的总体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同时也使生活费用有所增加,因而城镇居民的CPI没有太大的增长空间。
然而,在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中,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实际消费水平,造成了高层建筑中的大面积户型,超过了一般城市居民的可负担范围。
据调查数据,现阶段国内城镇居民中约有60%能承受90平米及以下的住宅,而有能力购买90平米以上住宅的居民不到20%。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任务书(建筑学四年级第二学期)通过本课程设计,了解我国的居住建筑现状和居住标准,掌握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当代住宅建筑理论的理解,以及对《住宅设计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的了解。
培养学生调查分析与综合思考的能力,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训练和提高方案设计能力及绘图技能。
一、设计题目板式单元组合高层住宅方案设计二、设计总则1.认真处理好适用、坚固、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环境,满足高层居住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解决好空间组合与空间形态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建筑造型,解决好基本的工程技术问题。
2.在设计中应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创造一个既不脱离地方传统,又具有时代气息的人居活动环境。
三、设计条件1.本设计为城市型住宅,位于青岛城市居住小区内,基地地形见附图,从总平面图中自行选择基地进行设计,单元住宅设计必须符合总平面规划的控制要求;2.面积指标:二室二厅:90~100㎡/套、三室二厅:120~140㎡/套四室二厅:140~160㎡/套;3.套型及套型比可以自行选定,必须设计两种或以上作为单元套型;4.层数:11层或18层;层高:2900mm,顶层3000mm;5.房间组成及要求: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其面积按《住宅设计规范》规定;每套住宅设置生活阳台或服务阳台,并应考虑必要的储藏空间;6.技术条件:结构型式:11层(小高层)住宅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18层(二类高层)住宅可采用剪力墙结构;填充外墙厚300,内墙厚200;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的水、暖、电均由城市集中供应。
四、设计内容及要求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进行,采用1号图绘制,出图为A3彩色图册。
完成下列内容:1.图册封面2.设计说明、经济技术指标3.总平面图1:5004.单元底层、标准层平面图 1:50~1:100(布置家具设备);5.首层、标准层平面图 1:100;6.立面图2个(南、北立面或侧立面) 1:100;7.剖面图2个(需剖到楼梯、入口)1:100;8.透视图1个9.技术经济指标--各功能空间使用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套型阳台面积(㎡/套);--套型总建筑面积(㎡/套);--住宅楼总建筑面积(㎡)。
某住宅小区3#高层住宅楼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1、工程名称:某住宅小区;2、项目法人:;3、建设地点:*****依东路以南,****市环保局以西。
4、合同承包范围:施工图纸范围内的所有内容[不包括消防工程、地暖、电梯、防水工程(其中的管线预埋预留除外)]。
5、拟建工程六个单元,由(B+B+B+B+C+C)组合,住宅楼均为一梯两户,每个单元安装一部电梯。
二、建筑设计三、结构设计四、水、电设计(一)、水、暖、卫设备工程:1、给水、热水系统(1)给水系统:竖向分为2个区,其中地下一层~五层为低区,直接接市政给水,六~十六层为高区,由2#楼地下一层的变频泵提供水源,2#楼地下室设生活给水箱。
(2)给水管采用内涂塑外镀锌钢塑复合管,热水管采用聚丁烯管。
2、排水系统(1)主排水管设在卫生间内,各排水点分别排入排水主管。
由地下一层顶板排出室外。
(2)生活污水采用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沟槽式卡箍连接。
(3)卫生陶瓷器具。
3、采暖系统(1)采暖管采用焊接钢管。
(2)一层采用散热器水平串连系统采暖,散热器采用铸铁760型,(3)住宅二~十六为壁挂炉地板采暖系统。
(二)、电器设备工程1、高低压配电系统(1)两路380/220V低压电源由2#楼变配电室直埋引至地下室强电竖井。
(2)直埋供电电缆供电给单元采用树干式配电,T字分支供电单元。
(3)单元垂直干线采用动力配电,一路供电-1层至8层,一路供电8层至16层。
(4)单元垂直干线采用ZR-VV-1KV铜芯塑料护套电缆,支线采用ZR-BV-500V阻燃铜芯塑料线。
(5)照明、动力支线及弱电系统线路全部穿管暗配。
2、接地系统(1)本工程按三类防雷建筑考虑,设整体综合防雷保护。
(2)防雷采用柱内两根直径≥16的主筋相互连通做引下线,所有引下线上下可靠焊接。
(3)建筑物外墙内敷设一条-25×4扁钢避雷带与引入线焊成均压环,外墙上所有金属栏杆、门窗等较大金属物体与均压环可靠连接,以防侧击雷。
设计说明第一篇 总体规划设计一、设计依据甲方提供的地形图及其他文件。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版)GB50180-93《城市居住地区和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DGJ 08-55-2006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六盘水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版) 住宅设计规范及有关国家其它设计规范规定。
二、基地概况1、项目位置 本项目地块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板桥镇,包括3个地块,规划用地性质均为居住用地(兼商业)。
2、项目概况二号地块用地面积72492.9平方米,三号地块用地面积40219。
29平方米,四号地块用地面积25004.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3641。
82平方米(含地下),总户数约2700户。
三、总体规划设计理念1、设计符合当地建设大环境的要求,贴合居民需求,贴合政策要求的住宅区,利于动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建设生态型居住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备、交通便捷、绿意盎然、生活方便,具有文化内涵的住区.注重居住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的生活质量,合理分配和使用各项资源,全面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把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作为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3、强调绿化环境与居民生活活动的融合.通过建筑围合是布局,形成组团绿地为主的居住区绿化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绿地的功效,满足不同居民活动的需求,将住宅群与绿色活动空间融为一体,创造“花园城市”的小区居住环境。
4、强调住区环境与建筑,单体与群体,空间与实体的整合性。
注重住区环境、建筑群体与城市发展风貌的协调。
5、努力将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与传统的居住生活要求有机地结合,提高住宅功能质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为居民提供舒适、安全、经济、科学、超前的现代居住空间。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姚志凌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发展,基本的生活保障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生活需求,舒适度、健康化成为新方向。
在城市化进程中,高层住宅小区建设成为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土地利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泛用于城市住宅建设中。
但是,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无论是设计构思还是施工技术都存在一定难度。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重点分析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制定灵活有效的设计方法,为高层建筑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方法引言:由于人们对生活环境和水平要求的提高,在选购住宅时不仅会考虑房屋结构,还会关注小区环境、周边配套设施等等。
随着这样购房趋势的变化,传统的住宅小区设计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这也是导致部分楼盘销量不好的重要原因。
因此,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完善建筑设计构思,如何制定更好地设计方案,成为高层住宅小区发展的重点。
一、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理念(一)生态环境设计理念随着生态经济理念的深入,人们对绿色生态、生活环境越来越关注,人们也意识到生态环境对身心健康作用。
因此,在城市高层住宅小区设计中,应该坚持生态化原则,倡导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设计原则,将节约资源、环境保护、循环利用等内容融入设计内容中,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协调、个性化的风格特征。
但是,在当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大部分都缺少生态环境内容设计,营造出“城市喧哗”的生活氛围,无法实现舒适、健康、安全的生活体验,影响了高层小区的社会价值。
只有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才能改善当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现状,为业主提供优质的居住环境,进而提升建筑楼盘的市场竞争力。
(二)环境资源共享设计理念“共享”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热门话题,共享经济、共享资源是紧跟时代发展的先进理念。
因此,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住宅环境资源共享理念,可以缓解城市土地紧缺的局面,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同时也提高了住宅建筑的经济效益。
因此,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应该重点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构建出性价比高的住宅环境资源,保障业主的居住体验。
高层住宅建筑设计手册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高层住宅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人们居住的重要选择。
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不仅关乎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城市的景观和生态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打造舒适、安全、美观且节能环保的高层住宅,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的设计原则和要点。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讨高层住宅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
一、选址与规划高层住宅的选址至关重要。
首先,要考虑交通便利性,靠近主要道路、公交站点或地铁站,方便居民出行。
其次,周边的配套设施要齐全,如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此外,还应考虑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风向、日照等自然因素。
在规划方面,要合理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
尽量使建筑能够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能源消耗。
同时,要考虑建筑之间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保证居民的视野和隐私。
二、建筑外观与造型高层住宅的外观不仅要美观大方,还要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可以采用简洁流畅的线条,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技术,展现出时尚与科技感。
色彩的搭配也很重要,要选择温和、舒适的色调,避免过于鲜艳或刺眼的颜色。
建筑造型可以多样化,但要注意整体的比例和尺度。
可以通过阳台、飘窗、屋顶花园等元素的设计,增加建筑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三、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建筑的核心之一。
要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设计出合理的户型布局。
一般来说,客厅和卧室应尽量朝向南面,以获得充足的阳光。
厨房和卫生间要通风良好,避免潮湿和异味。
房间的面积和比例要适中,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避免空间的浪费。
同时,要考虑动静分区,将活动区域(如客厅、餐厅)和休息区域(如卧室)分开,以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四、交通与疏散设计高层住宅的交通设计包括垂直交通(电梯)和水平交通(走廊、楼梯)。
电梯的数量和速度要根据建筑的高度和居民数量合理确定,以保证居民的出行便捷。
疏散设计是关系到居民生命安全的重要环节。
要设置足够数量的疏散楼梯,并保证楼梯的宽度和坡度符合规范要求。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及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小区在城市中越来越常见。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还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环境的融合以及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等多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探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构思及方法。
一、规划布局在高层住宅小区的规划布局中,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周边环境以及交通等因素。
合理的布局可以提高小区的居住品质,减少噪音和污染的影响。
首先,要考虑建筑的朝向和间距。
为了保证充足的日照和良好的通风,建筑的朝向应尽量朝南,同时要保证楼与楼之间有足够的间距,避免相互遮挡。
此外,还可以通过错落式的布局,增加建筑之间的间距,提高居住的舒适度。
其次,交通规划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合理设置小区的出入口,避免车辆拥堵。
内部道路要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同时要考虑到行人的安全,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停车场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居民的停车需求,可采用地下停车场、地面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相结合的方式。
再者,公共设施的布局要方便居民使用。
如幼儿园、超市、健身设施等应分布在小区的合理位置,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
二、建筑单体设计(一)户型设计户型设计是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核心。
要根据不同的居住需求,设计出多样化的户型。
一般来说,户型应方正实用,功能分区明确,动静分离。
客厅和卧室要宽敞明亮,卫生间和厨房要通风良好。
同时,还要考虑到空间的灵活性,方便居民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改造。
对于小户型,要注重空间的利用效率,通过合理的布局,实现功能的最大化。
例如,可以采用开放式厨房、嵌入式家具等设计手法,节省空间。
对于大户型,则要注重舒适性和品质感,设置独立的书房、衣帽间等功能空间。
(二)外立面设计建筑的外立面不仅是建筑的形象展示,还对建筑的节能和保温起到重要作用。
外立面的设计要与小区的整体风格相协调,同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文化特色。
现代高层住宅小区的外立面多采用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以线条简洁、色彩明快为主。
住宅小区规划设计的原则及建筑方案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功能越来越丰富,城市环境也得到了持续改善。
城市住宅小区作为城市规划的基本单元,其规划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城市的整体规划布局。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城市住宅小区设计原则和建筑方案设计进行探讨,并总结出规划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筑方案,旨在打造更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设计原则;建筑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进行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上,重视人本理念的融入,提升城市住宅小区建设效果十分关键。
1工程概况本次规划地块位于怀化市东北方向,地块北靠月池路,向北直达娄怀高速,东边是怀北路,西面为规划道路,尚未建成。
南面为已建小区澳海澜庭;西、北现状均为空地,待开发建设。
规划地块地势有少许高差,整体地势南高北低,地块为矩型,东西宽约220米,南北长约320米,规划总用地91283.68平方米(约136.92亩)。
(1)本项目总规划用地面积91283.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5527.37平方米。
其中计容建筑面积129641.42平方米,不计容建筑面积45885.95平方米,停车位数量:1035辆。
(2)单体建筑总共26栋,6栋1+24层高层住宅、1栋1+25层高层住宅、10栋6层住宅、4栋5层住宅、一层地下车库以及沿街商业。
2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原则2.1小区绿化原则随着绿色生态理念的普及,小区的绿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区的居住舒适性[1]。
因此,设计人员在对小区进行绿化设计时,需要解决住宅占地与绿化占地之间的矛盾,从而达到美化小区住宅环境、净化空气、保障住宅面积的目标。
2.2生态保护原则生态保护原则也是当前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此,在城市住宅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重视生态保护原则,使住宅小区合理地融入周边环境并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从而为小区居民打造更加优质的生活空间。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摘要:目前,我国的高层住宅小区的总数在世界上位居第一,但是高层住宅的设计水平与部分发达国家相比,仍然相对落后,设计的具体方案不够科学,因此,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建筑工程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探索。
本文通过对两个高层住宅的调查,对我国高层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tu9721.住宅小区设计应注重的环节绿化——绿化建筑物的建设必然侵占原有的植被或是绿地,好的设计可以改善绿化、降低植被破坏的程度,甚至通过立体的绿化措施创造出更富趣味的绿化场所。
交通——人、车流线和数量的增加加剧了城市人车争道的乱象,汽车的增加占用空间且污染环境。
好的设计会竭力避免流线的交叉并增加人的通行机会,尽量减少和改善车辆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不断扩张的城市规模,特别是居住小区的增加,势必增加城市的水、电、气、暖的用量,同时加剧了城市处理污水的压力。
好的设计应把节能措施作为重要的设计原则,减轻资源环境压力。
城市功能——无用或有害的功能破坏了城市的效率和秩序。
好的建筑设计应增加居民独自活动空间和城市生活的趣味性。
文脉——一个优秀的建筑外观往往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而恶俗的设计让城市失去或消减了原有的特色。
空间——有趣或是适当的空间吸引人们在其内驻足、休憩。
这种空间应该是有活力的、动人的场所。
“一个社会公共机构的空间必须不仅容纳人群的活动,而且还应该更好地促进公众的活动,因此应该促使这些空间转变为我们所能接受的有意义的、值得改变的空间。
”2.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2.1不断优化户型设计搞好小区住宅建筑户型设计,努力创造布局合理,功能明确,使用舒适的室内空间。
小区住宅设计的好坏,其单体平面设计是关键,它直接决定了小区楼盘未来的市场前景。
在相对有限的面积中应力求做到使用功能最合理化,为人们提供既经济合用,又灵活丰富的户型空间。
住宅建筑设计,即设计建筑本身,从广泛意义上说,更设计了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对人的行为生活构成的关注应作为设计出发点之一。
高层住宅建筑规划设计及关键要点分析摘要:本文对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剖析,同时探讨了在规划与设计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元素,最后研究了如何优化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布局和设计。
关键词:高层住宅;建筑规划;建筑设计随着可用的城市土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已经从传统的平面模式转变为多元化模式。
随着我国土地利用容积率的持续增长,为了满足高层住宅的全方位需求,如阳光、阳光、通风、绿化和停车等,高层住宅小区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但是,现在我国的现代高楼住宅区的建筑规划设计主要过分强调空间的最优使用,完全忽略了高楼住宅的环境以及人性化的科学设计。
所以,通过深度地探索现代高层住宅小区的布局和设计,将为推动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向着更加人文的方向前进提供极其关键的引领。
1现代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1.1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建筑工程时,首先要优先考虑建筑物是否能够坚守以人为核心的基础设计理念,是否能够全面地满足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居住需求。
在规划设计大型住宅建设工程时,设计人员一定要以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基础,要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需求思考如何将小区的总体建筑设计变得更具准确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此外,还要针对居民社区的公共生活服务场所以及公用设备的服务设计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为所有的住宅社区成员创造一个更加宜人、健康的公共生活环境。
另外,在设计和规划住宅区的内部建筑环境时,设计师不仅要全面考虑现阶段居民的基础生活需求,还要从长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未来的改造和升级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
1.2提供宜人的社区休闲和休息空间在构思和设计大型住宅小区以及其建筑的时,设计师们也需要高度重视对全局生活空间的统筹规划,展示出生活空间的多元化功能和灵活性,特别是在休闲和娱乐的场所,一定需要确保空间设计的科学和合理,同时也需要强调空间设计的功能差异,让居民在这个空间里可以体验到居住和休闲的各种乐趣。
高层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规划作者:李立平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4年第02期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高层住宅小区在大中型城市被不断建设,从而使建筑技术和结构理论得以不断提高,使建筑结构形式得以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也使建筑表现形式得以多种多样。
然而,作为城市的风景线,高层住宅小区在设计中也面临着较大的问题,从而使其功能和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本文结合自身经验,在对常见高层住宅小区设计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其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结构受力;建筑设计中图分类号:TU972前言在对高层住宅小区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将其设计方案作为参考依据,因此,其设计图纸的完善程度和深度对于高层住宅小区施工建设的质量和进度具有直接影响。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设计部门和人员在对高层住宅小区进行设计时,往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设计缺陷,从而使高层住宅小区的施工建设活动受到影响。
因此,强化对其设计常见问题的分析并对其有效对策进行提出十分重要。
1设计尺寸问题及其对策分析1.1筏板底板防水(1)问题。
结施图中显示筏板底板应当运用厚度为100mm的混凝土垫层,而建施图中却设计为厚度为70mm底板防水层,并标明具体做法为:进行垫层,运用厚度为20mm的砂浆找平层,运用厚度为50mm,型号为C20的细沙混凝土建设保护层,运用厚度为4mm的SBS防水卷材作为筏板底板,在这一设计中,建施图与结施图具有明显的差别。
(2)对策。
设计单位通常在结构图纸中对板底标高进行标注,在对筏板底部尺寸进行确定时,则依据建施图,即必须做防水层,将筏板底部的标高保持不变,然后将垫层底板标高向下一个防水层厚度进行降低。
1.2轴线定位(1)问题。
有时,结施和建筑基础图中存在着柱轴线偏移或居中等不一致的问题,特别是不一致的墙体、梁和柱轴线,从而使施工活动难以进行。
(2)对策。
对于外立面有关部分,要依据建筑图进行,对于内墙部分,则要将结构图纸作为处理依据,最终,要将设计单位的相关确认文件作为标准。
高层建筑案例分析——马赛公寓姓名:陈彬勒·柯布西耶是我最喜欢的建筑设计师之一,他是开创现代主义建筑的鼻祖,是20世纪最建筑师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也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他所设计的建筑很多都举世闻名,当然,也包括今天我要分析的马赛公寓。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有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
他的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在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
设计者称之为“居住单元盒子”,大楼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通过支柱层支撑在3.5x2.47英亩面积的花园,这种做法是受一种古代瑞士住宅—小棚屋通过支柱落在水上的启发,主要立面朝东和西向,架空层用来停车和通风。
而马赛公寓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
1马赛公寓坐落于坐落于法国马赛boulevardMichelet 13000 Marseille。
自1946年开始设计,1952年完工。
是一座举世瞩目的超级公寓住宅。
左图为马赛公寓的卫星图,我们可以看到建筑周围绿树环绕,周围景观设计的简单明了。
可以说环境十分宜人。
下面我们从各个方面具体分析其具体组成。
基本资料马赛公寓一座大型的居住公寓建筑,长165米,宽24米,高56米,18层,其中底层架空,顶层设幼儿园,屋顶为公共活动平台,设有儿童游戏场,小型游泳池以及成人健身房等;7、8层为公共服务,设商店、餐馆、洗衣房及旅店等服务设施。
其余层为居住层,户型多为跃层布置,起居室通高,最大限度接纳阳光;每3层设一中央公共走道。
大楼可容377户1500-1700人居住,是为缓解二战后欧洲房屋紧缺的状况而设计的新型密集型住宅。
建筑外观马赛公寓还设有电梯厅和管理员房间。
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户到8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体,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米高,3.66x4.80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大楼的7、8层是商店和公用设施,商店和公用设施,包括面包房,副食品店,餐馆,酒店,药房,洗衣房,理发室,邮电所和旅馆。
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构思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高层住宅小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由于在设计规划阶段缺乏充分的考虑,很容易导致高层住宅小区的整体规划布局
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也无法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
设计规划阶段最重要的是设计
的构思及方法,有好的、明确的设计构思及方法,才能设计出具备良好适用性的
房子。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深入探讨了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设计构思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结构;建筑设计
引言
城市化进程下,各行业纷纷探索新的发展道路,绿色住宅理念被积极推广应
用于建筑行业。
在建筑行业,绿色住宅建筑成为了建设热点,对小区建筑设计有
了新的要求。
在进行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时,除了要做好基本要求的把控外,
还需要注重节能环保优化设计。
因此,强化此课题的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设计把控
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1高层住宅小区建筑总体设计构思
充分考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绿意盎然、经典高尚的生态居住环境。
“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营造高质量优雅舒适型住宅小区作为该项
目的规划设计理念并遵循这一设计理念。
1.1 社区组团,分合适宜
整个用地被自然地划分为几个组团。
组团式布局便于分级管理,也便于社区
交通实行人车分流。
1.2 景观适宜,光照充足
在总体建筑布局中,充分考虑景观与光照资源的均好性,让每一套住宅都拥
有充足的阳光和面向一样好的景观庭院。
1.3 公建配套,丰富美观
在规划建筑设计中,结合住宅小区地块的特征和居住需求的提高,充分考虑
公建配套的层次与完整性。
此外,小区结合景观配置了室外游泳池。
1.4 绿化景观,相互渗透
绿化景观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组团内中心花园绿化和楼间庭院绿化。
中心花
园与庭院绿化相互渗透,结合不同的空间氛围,形成不同的景观主题,并与自身
或动或静的空间性格相一致。
整个园区的景观在视觉空间上相互融合,以庭院逐
层递进深入的方式串联起来,使住户在通过游廊步行归家的途中可移步换景,始
终处于良好的环境中。
1.5 自然落差,立体构造
首先,在设计中结合组团布局,将组团内的庭院空间通过不同的高差设置形
成自然的坡地起伏。
其次,庭院空间也要比周边的城市道路适当抬高,结合干道
两边的绿化形成丰富的立体景观。
2高层住宅小区建筑的具体设计
2.1 户型设计
高层住宅的户型设计主要以三室两厅两卫(133m2)、两室两厅两卫(90m2)为主,户型方正,南北通透,明厨明卫,能实现良好的采光通风效果。
住宅顶层
设计跃层和做大户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建筑底层强调公共入口大堂
的空间设计,从而提高了住宅的品味及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通过平面的合理布局,能使每户都能有良好的采光通风。
2.2 总平面设计
(1)在住宅小区设计中引入园林水景,利用水景来围合住宅建筑与城市绿化带,以此构建独具特色的绿道景观,园林的假山、游步道等要素都可融入到住宅
小区总平面设计中,以此改善小区环境质量。
(2)在住宅小区中设置人车分流系统。
设计师在进行髙层住宅建筑设计时,应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
设置园林小路对各个景观节点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条景观线。
停车场设置为地
上与地下相结合的形式,沿着住宅小区外边线布置车行道。
为实现人车分流目标,应禁止消防车以外的其他车辆在小区内通行,这种人车分流系统既能改善小区空
气质量,又能保障住户出行安全,同时还能达到降噪目的。
(3)在住宅建筑总平面设计中,光照、通风及消防设计需要重点把握,确保大多数住户既拥有良好朝向,又能领略室外自然景色。
在认真研究小区绿化环境、地理环境等基础上设计出合适户型,确保毎个户型朝向良好、景观丰富、结构科学。
2.3 立面设计
立面设计采用了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强调建筑物的高耸、挺拔,给人以拔
地而起、傲然屹立的非凡气势。
住宅设计中很好地体现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
三段式的立面分割,坡屋顶的运用,在本次设计中得以充分发挥。
立面色彩
主要以米黄色仿石漆涂料和屋顶灰蓝色瓦为主,局部配以棕灰色仿石涂料,体现
高贵的建筑形象。
本方案依据周边区位地段的建筑环境,在强调与周边协调的前
提下,充分考虑大道的视线节点的外立面视觉印象,力求达到完整、统一。
下图
1 展示的就是典型的立面效果图。
图1 典型立面图
2.4 交通组织设计
本住宅小区入口处为城市道路,住户们出入非常方便。
依据小区总的规划控
制条件与道路车流人流的方向,在主入口处安排了机动车的出入口,把车流直接
就引入到了地下车库,而不进入到小区的内部庭院。
小区内的机动车道路采用“环形+ 枝状尽端”的形式进行布置,形成主干道和次二级道路,且和楼房间的小路、
半独立的步行系统连在一起,形成了功能清晰和等级明确的小区道路系统。
2.5 绿地规划设计
在高层住宅小区绿地设计中,公共绿地占据主要部分。
中央花园作为小区的
小游园,其组成要素可以包括灌木丛、乔木群、绿地以及水面等,再根据实际情
况设置园林小品,营造清新自然的小区园林环境,为居民日常休闲、放松提供场所。
住宅小区绿化环境的营造要注重与水文化相结合,打造小区绿岛景观,绿化
带应贯穿于整个住宅小区中,充分体现其生态价值。
植物物种搭配要合理,做到
层次分明、灵活丰富又具有整体性。
在景观布局设计上,可采取中央景观、团块
绿地与宅前绿地相结合的布置形式,在喧闹的都市生活中营造一片净土。
此外,
景观空间设计应当具备过渡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私密空间、半开放空间
与开放空间,空间的场所性要突出,并做到动静分离。
2.6 节能环保设计
地下车库废气、卫生间排气、厨房油烟设竖井至屋顶高空排放。
选用超低噪
声空调设备和通风设备,水泵设橡胶减振块,进出口水管均装曲线软接头,风机进、出风口接软管,送风管上装消声器,各送排风机前后均接软接头;对有噪声
的机房,建筑在构造上均做隔声处理,加吸声材料和隔音门;设备做减震基础或
减震支吊架。
2.7 无障碍设计
建筑入口均按规范设置无障碍坡道;电梯轿厢、候梯厅、公共卫生间等按无
障碍规范设置;住宅户型有改造为无障碍户型的可能,可根据用户需要改造为无
障碍住宅;住宅小区内的道路和公共绿地均设置了无障碍设施,且和小区外面的
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连接在一起。
2.8 消防和人防设计
沿小区建筑外围设了 1 个环形的消防车道及消防登高面。
每一幢楼房均有大
于四分之一周长且大于1 个长边的墙面直接落地。
高层住宅的间距都不小于13m。
小区住宅内的每一个单元都配置了 1 部供消防使用的电梯,地下室也按照规范的
防火要求进行了防火分区的划分。
3结语
在高层住宅小区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应当转变落后的设计理念,贯彻落实以
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之前要对住宅小区的布局、环境、空间等要素进行全
方位考虑,综合运用园林设计、建筑学、环境心理学等相关知识进行创作,认真
分析设计方案,确保其科学合理。
高层住宅小区设计既要满足当前居住需求,又
要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与未来发展,设计师应当不断提高自身设计水平,打造优
秀作品,推动国内建筑行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士鑫. 某高层住宅小区电气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7.
[2]司锋.浅谈超高层住宅小区给排水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6(23)
[3]张涛.浅谈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设计——以昔阳阳煤职工住宅小区高层住
宅楼节能计算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