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纪年表(未完)
- 格式:xlsx
- 大小:32.81 KB
- 文档页数:8
1中国历史纪年表一原始社会(距今170万年到前2070年)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到公元前476)夏:前2070—前1600商: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春秋:前770—前476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到公元1840)战国:前475—前221秦:前221—前207西汉:前202—公元8东汉:25—220三国:220—280西晋:265—316东晋:317—420南北朝:420—589隋:581—618唐:618—907五代:907—960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6元:1271—1368明:1368—1644清:1616—1911中华民国:1912—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2中国史列举题古代:列举春秋战国的四次战争:城濮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长平之战列举春秋战国西汉四位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列举先秦(夏商周)的三种政治经济制度:井田制分封制王位世袭制列举先进农作物:棉花甘薯占城稻列举人民衣料出现顺序:丝绸麻布棉布列举古代先后出现的文字: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帛文秦:小篆隶书列举古代先后出现的科技著作:祖冲之缀术郦道元水经注贾思勰齐民要术徐光启农政全书沈括梦溪笔谈李时珍本草纲目宋应星天工开物列举古代领先的科技成就:半坡:粟河姆渡:水稻春秋:生铁冶炼制瓷丝织业四打发明授时历列举古代重要建筑成就:都江堰隋,元大运河秦,明长城长安城北京城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诗仙:李白列举古代文学的几种形式:战国:散文唐:诗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列举古代促进中外交往的人:张骞甘英马可波罗郑和列举与战争有关的成语:纸上谈兵围魏救赵合纵连横毛遂自荐老马识途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列举建立完善巩固强化中央集权的朝代和皇帝:建立:秦秦始皇巩固:西汉汉武帝完善:隋唐唐太宗强化:明明太祖列举宋元时四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元昊阿骨打阿保机铁木真社会经济:西周一p17 春秋战国一p54 隋唐二p9-13 宋二p54元二p65 清三p12社会文化:思想:春秋:百家争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雕塑:兵马俑莫高窟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史学:司马迁:史记司马光:资治通鉴近现代:列举近代列强强迫中国签定的三大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列举19世纪末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方式:修铁路开矿办厂借款开银行列举南京北京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口岸:三p31 p35 p62列举19世纪边疆危机:俄英侵略新疆美日侵略台湾英侵略西藏列举四位资产阶级思想家:孙中山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列举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列举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和三民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中国历史纪年表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公元221年)
•公元前2100年:大汶口文化出现,标志着中原地区进入农业社会。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商朝统治,商王武丁远征战胜国
内部落,统一中国北方地区。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周朝西周时期,从战国时期开始进
入封建社会。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分裂时期,多个国家并立。
秦汉时期(公元221年-公元220年)
•公元221年-公元206年:秦朝始皇帝统一中国,实行集权制度,
并修建万里长城、兵马俑等伟大工程。
•公元202年-公元220年:汉朝刘备称帝,史称刘宋,为三国之一。
•公元184年-公元280年:三国时期,中国东部地区分为三个国家:魏、蜀、吴。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公元220年-公元265年:晋朝,形成。
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中国历史纪年表(表图全彩)【图表1:中国历史纪年表】----------------------------------------------年代 ---- 事件----------------------------------------------公元前3000年 ---- 夏朝建立公元前1600年 ---- 商朝建立公元前1046年 ---- 周朝建立公元前221年 ---- 秦朝统一中国公元前202年 ---- 西汉建立公元9年 ---- 东汉建立公元220年 ---- 三国时期公元265年 ---- 西晋建立公元420年 ---- 南北朝时期公元581年 ---- 隋朝建立公元618年 ---- 唐朝建立公元907年 ----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60年 ---- 北宋建立公元1115年 ---- 金朝建立公元1271年 ---- 元朝建立公元1368年 ---- 明朝建立公元1644年 ---- 清朝建立1912年 ---- 中华民国成立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章节1:公元前历史】1.1 夏朝建立夏朝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历时约五百年,以大禹为太庙开国君主,结束于他的曾孙太康。
1.2 商朝建立商朝建立于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商朝的首都在河南的殷墟,商朝末年发生了纣王暴虐的故事,最终被周朝推翻。
1.3 周朝建立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西周时期是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东周时期逐渐衰落。
【章节2:秦朝至清朝】2.1 秦朝统一中国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秦始皇统一六国,实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修筑长城和统一度量衡等。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16、祖丁—— 17、南庚——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 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8、孝王——9、夷王——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商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公元265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618年-907年唐代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国共内战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的商代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之一。
商朝的文明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的周代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周代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推崇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221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征服和战争。
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秦朝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变法。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因为中国被三个不同的政权所统治,互相征服和战争。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的隋朝时期。
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比如全国统一货币、单位标准化、改良水利等。
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的唐朝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的宋朝时期。
历代纪年对照表是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纪年对照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个朝代的年份和历史事件。
以下是部分历代纪年对照表:
1.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2.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3.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4.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5.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6.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7.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8.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共计:156年
9.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10.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11.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以上只是部分历代纪年对照表,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查阅相关历史资料或咨询历史学家。
中国历代纪年表: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
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
我国历史开始有确切纪年。
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我国进入封建社会。
前230—前221年秦灭六国。
公元前221年秦王改称始皇帝,建立郡县制。
公元前206年刘邦灭秦,刘邦被封汉王,西汉纪年开始。
公元8年王莽建立新朝,西汉亡。
公元23年昆阳之战,刘秀大破王莽军,新朝亡。
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
公元220年,曹操次子曹丕逼迫汉献帝让位,东汉宣布灭亡。
公元420年刘裕建立宋朝(刘宋),东晋亡。
南北朝开始。
公元479年萧道成称帝,建立南齐,宋亡。
公元502年萧衍称帝,建立梁朝,南齐亡。
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西魏、东魏。
公元550年高洋建立北齐,东魏亡。
公元557年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梁亡。
字文觉建立北周。
西魏亡。
公元531年杨坚称帝,建立隋朝,北周亡。
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中国。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隋炀帝被杀,隋亡。
公元621年李世民平定东都。
公元683年唐高宗死,武则天临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
公元907年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唐朝亡,五代时期开始。
公元91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称帝。
公元923年李存勖灭后梁,建立后唐。
公元936年石敬瑭借契丹兵灭后唐,建立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
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
公元947年契丹改国号为辽。
刘知远称帝,建立后汉。
公元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后汉亡。
公元954年高平之战,周世宗大败北汉。
公元960年赵匡胤称帝,建立北宋,后周亡。
五代结束。
公元1038年党项族元昊称帝,建立西夏。
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
公元1125年金灭辽。
中国历代纪年表朝代/起迄年分(公元)/备注黄帝轩辕氏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前2366~前2358 唐尧前2357~前2258 虞舜前2257~前2208 夏前2207~前1766 商前1765~前1122周前1121~前249西周前1121~前771东周前770~前249秦前248~前207汉前206~220西汉前206~8新莽 9~23更始帝 23~25东汉 25~220 公元25年,光武帝建年号三国魏 220~265蜀 221~263吴 222~280晋 265~420西晋 265~316东晋 317~420五胡十六国前赵 304~329 刘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成汉/前蜀 304~347后赵 319~350前凉 324~376前燕 337~370前秦 351~394后秦 384~417后燕 384~409西秦 385~431后凉 386~403南凉 397~414南燕 398~410西凉 400~420北凉 401~439夏 407~431北燕 409~436南北朝宋 420~479齐 479~502梁 502~557陈 557~589北魏 386~534东魏 534~550西魏 535~556北周 557~581北齐 550~577隋 581~618唐 618~907五代后梁 907~923后唐 923~936后晋 936~946后汉 947~950后周 951~960十国吴 902~937前蜀 907~925吴越 907~978楚 907~951南汉 907~971闽 909~945南平/荆南 924~960后蜀 934~965南唐 937~975北汉 951~979宋 960~1279北宋 960~1127南宋 1127~1279辽 907~1125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金 5~1234元 1206~1367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1279年灭南宋西夏 1032~1227明 1368~1644 公元1644年桂王被杀清 1616~1911清建国于公元1616年,初称后金,1636年始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开始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
公元317年:东晋建立
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开始
南朝
公元479年:南齐建立
公元502年:南梁建立
公元557年:南陈建立
公元589年:南朝统一,隋朝建立隋朝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唐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统治
公元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五代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北宋
公元1115年:金朝建立
公元1127年:南宋建立
南宋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
元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明朝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
清朝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以上是中国历史年表的完整版。
从夏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间跨度横跨了几千年的历史。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了解中国的历史年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历代纪元年表一、夏商周时期(约前2070年前221年)1. 夏朝(约前2070年前1600年)夏禹:前2070年前1600年,共17帝,历时470年。
2. 商朝(约前1600年前1046年)商汤:前1600年前1046年,共30帝,历时554年。
3. 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前1046年前771年,共12王,历时275年。
4.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历时294年;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56年,历时219年。
二、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1. 秦朝(前221年前206年)秦始皇:前221年前210年;秦二世:前209年前207年;秦王子婴:前207年前206年。
2. 汉朝(前206年220年)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共12帝,历时214年;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共1帝,历时15年;东汉:公元25年220年,共14帝,历时195年。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1. 三国(220年280年)魏国:220年265年,共5帝,历时45年;蜀汉:221年263年,共2帝,历时42年;吴国:222年280年,共4帝,历时58年。
2. 两晋(265年420年)西晋:265年316年,共4帝,历时51年;东晋:317年420年,共11帝,历时103年。
3.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朝:420年589年,共4个王朝,历时169年;北朝:3年581年,共5个王朝,历时195年。
四、隋唐时期(581年907年)1. 隋朝(581年618年)隋文帝:581年604年;隋炀帝:605年618年。
2. 唐朝(618年907年)唐高祖:618年626年;唐太宗:627年649年;唐高宗:650年683年;唐中宗:684年705年;唐睿宗:712年756年;唐肃宗:756年762年;唐代宗:762年779年;唐德宗:780年805年;唐顺宗:806年820年;唐宪宗:821年846年;唐穆宗:847年0年;唐敬宗:1年874年;唐文宗:874年888年;唐武宗:889年904年;唐宣宗:905年907年。
中国历史纪年表史前—公元前2070
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
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周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
汉东汉公元25—公元220
三国魏公元220—公元265
三国蜀汉公元221—公元263
三国吴公元222—公元280
晋西晋公元265—公元316
晋东晋公元317—公元420
南北朝南朝宋公元420—公元479
南北朝南朝齐公元479—公元502
南北朝南朝梁公元502—公元557
南北朝南朝陈公元557—公元589
南北朝北朝北魏公元386—公元534
南北朝北朝东魏公元534—公元550
南北朝北朝北齐公元550—公元577
南北朝北朝西魏公元535—公元556
南北朝北朝北周公元557—公元581
隋公元581—公元618
唐公元618—公元907
五代后梁公元907—公元923 五代后唐公元923—公元936 五代后晋公元936—公元947 五代后汉公元947—公元950 五代后周公元951—公元960 宋北宋公元960—公元1127 宋南宋公元1127—公元1279 辽公元916—公元1125
金公元1115—公元1234
元公元1206—公元1368
明公元1368—公元1644
清公元1616—公元1911
中华民国公元1912—公元1949 中国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一、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万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0.5-0.7万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0.4-0.5万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商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三、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东汉(25年到220年)25年东汉建立73年班超出使西域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避之战三国(220年到280年)220年魏国建立221年蜀国建立222年吴国建立230年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263年魏灭蜀265年西晋建立,魏亡西晋(265年到316年)280年东晋灭吴316年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东晋(317年到420年)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南北朝(420年到589年)420年南朝宋建立494年年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隋(581年到618)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方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611年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唐(618年到907年)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627年-649年贞观之治713年-741年开元盛世755年-763年安史之乱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五代(907年到960年)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北宋(960年到1127年)960年北宋建立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南宋(1127年到1276年)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元(1271年到1368年)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1276年元灭南宋明(1368年到1644年)1368年明朝建立,元朝结束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6世纪中期戚继光抗日倭1553年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清(1636年到1911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73年三藩叛乱开始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6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19世纪60到90年代洋务运动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883年-1885年中法战争1894年-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四、近代史民国(1912年到1949年)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1928年井冈山会师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1936年西安事变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7年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五、现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76年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改革开放1992年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
中国历代纪元表注:帝王之称谓: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
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
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
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
周代君主称“王”。
从周文王、周武王到周懿王,王号都是自称。
谥法起于周孝王以后。
谥号是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有褒贬之意。
即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
谥法有固定用字,如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布义行刚曰“景”,这是美谥;杀戮无辜曰“厉”,去礼远众曰“炀”,好祭鬼怪曰灵,这是恶谥;还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怀”等。
晋(265—北朝北魏(拓跋氏,后改元氏)(386—534)[jiā](4)延和(3)隋(581—618)唐(618—907)月。
本表在这段期间内干支后面所注的改元月份都是周历,各年号的使用年数也是按照周历的计算方法。
*** 此年九月以后去年号,但称元年。
**** 哀帝即位未改元。
五代(907—960)宋(960——1279)辽[耶律氏](907—1125)元[孛儿只斤氏](1206—1368)35年。
清[爱新觉罗氏](1616——1911)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十国年号简表南汉高祖刘 南汉高祖刘 十国简表(902-979)902 吴立 907前蜀立907 吴越立 907楚立907 南汉立 909闽立924 南平(荆南)立925 前蜀亡934 后蜀立937 南唐立937 吴亡945 闽亡951 北汉立951 楚亡960 南平(荆南)亡965 后蜀亡971 南汉亡975 南唐亡978 吴越亡979 北汉亡[十国(902-979)结束]十国世系表吴(902——937)(1)吴武忠王杨行密───┬─── (2)吴烈祖杨渥902-905 │905-908│├─── (3)吴高祖杨隆演│909-920│└─── (4)吴睿帝杨溥921-937 ─── 南唐灭吴,吴亡前蜀(903——925)(1)前蜀高祖王建─────── (2)前蜀后主王衍903-918 918-925 ─── 后蜀灭前蜀,前蜀亡楚(907——951)(1)楚武穆王马殷───┬─── (2)楚衡阳王马希声907-930 │ 930-932│├─── (3)楚文昭王马希范│932-947│├─── (4)楚废王马希广│ 947-950│├─── (5)楚恭孝王马希萼│ 950-951│└─── (6)楚王马希崇951 ─── 南唐灭楚,楚亡吴越(907——978)(1)吴越武肃王钱镠─────── (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 (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907-932 932-941 │941-947│├─── (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 947│└─── (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947-978 ─── 北宋灭吴越,吴越亡闽(909——945)(1)闽昭武王王审之───┬─── (2)闽嗣王王延翰909─925 │ 925─926│├─── (3)闽惠宗王延钧─────── (4)闽康宗王昶│926─935 936─939│├─── (5)闽景宗王延曦│939─943│└─── (6)闽殷德帝王延政943─945 南唐灭闽,闽亡南汉(917——971)(1)南汉高祖刘龚──┬── (2)南汉殇帝刘玢917─942│ 942─943│└── (3)南汉中宗刘晟───── (4)南汉后主刘怅943─958958─971 ─── 北宋灭南汉南汉亡荆南(924——963)(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 (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5)荆南高继冲924─927928─947 │948─959962─963│└── (4)荆南王高保勖(60─962 北宋灭荆南,荆南亡)后蜀(925——965)(1)后蜀高祖孟知祥───── (2)后蜀后主孟昶925─934 935─965 ─── 北宋灭后蜀,后蜀亡南唐(937——975)(1)南唐烈祖李昪───── (2)南唐元宗李璟───── (3)南唐后主李煜937─943943─960 961─975 ─── 北宋灭南唐,南唐亡北汉(951——979)(1)北汉世祖刘崇───── (2)北汉睿宗刘钧──┬── (3)北汉少主刘继恩951─955955─968 │ 968│└── (4)北汉英武帝刘继元968─979 ─── 北宋灭北汉,北汉亡附录:桀燕(895——913)(1)桀燕王刘守光895─913 ─── 后唐灭桀燕,桀燕亡清源(949——962)(1)清源晋江王留从效───── (2)清源王留居道949-962 962 ─── 北宋灭清源,清源亡十国世系表一、吴(公元902——937年)都城:江都(今江苏扬州)(1)吴太祖武帝杨行密生卒:852——905.12在位:892——905.12 (于902年3月建国)长子(2)吴烈祖景帝杨渥生卒:886——908.5在位:905.12——908.5天祐(906——908)二弟(3)吴高祖宣帝杨隆演生卒:897——920.5在位:908.5——920.5天祐(909——919)武义(919——921)弟(4)吴睿帝杨溥生卒:901——938在位:920.5——937.10武义(921)顺义(921——927)乾贞(927——929)大和(929——935)天祚(935——937)废,于次年死;南唐灭吴吴亡二、前蜀(公元903——92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前蜀高祖王建生卒:847——918.6在位:891——918.6 (于907年9月建国)天复(907)武成(908——910)永平(911——915)通正(916)天汉(917)光天(918)少子(2)前蜀后主王衍生卒:886——926.4在位:918.6——925.11乾德(919——924)咸康(925)被废,后唐灭前蜀前蜀亡三、楚(公元907——951年)都城:长沙(今湖南长沙)(1)楚武穆王马殷生卒:852——930在位:896——930.11 (于927年6月建国)子(2)楚衡阳王马希声生卒:898——932.7在位:930.11——932.7弟(3)楚文昭王马希范生卒:899——947.4在位:932.7——947.4弟(4)楚废王马希广生卒:?——950.12在位:947.4——950.12马希萼夺位,杀之兄(5)楚恭孝王马希萼生卒:?——951.11在位:950.12——951.11马希崇夺位,杀之弟(6)楚王马希崇生卒:?岁在位:947.4——950.12降南唐;南唐灭楚,楚亡四、吴越(公元893——978年)都城:钱塘(今浙江杭州)(1)吴越武肃王钱镠生卒:852——932.3在位:893——932.3 (于907年5月建国)天祐(907)天宝(908——923)宝大(924——925)宝正(926——931)子(2)吴越文穆王钱元瓘生卒:887——941.8在位:932.3——941.8子(3)吴越忠献王钱弘佐生卒:928——947.6在位:941.9——947.6弟(4)吴越忠逊王钱弘倧生卒:929——973在位:947.6被废弟(5)吴越忠懿王钱弘俶生卒:929——988在位:947.6——978.8北宋灭吴越,吴越亡五、闽(公元893——945年)都城:长乐(今福建福州)(1)闽太祖昭武王王审之生卒:862——925.12在位:907——925.12 (于909年4月建国)子(2)闽嗣王王延翰生卒:?——926.12在位:925.12——926.12弟(3)闽惠宗王延钧(又名王璘)生卒:?——935.10 ?岁在位:926.12——935.10 (于933年称帝)龙启(933——934)永和(935)被杀子(4)闽康宗王昶生卒:?——939.7[闰]在位:935.10——939.7[闰]通文(936——939)被杀叔(5)闽景宗王延曦生卒:?——944.3在位:939.7[闰]——943.2永隆(939—944)废,于次年被杀弟(6)闽殷德帝王延政生卒:?——951在位:943.2——945.8天德(943——945)南唐灭闽,闽亡六、南汉(公元917——971年)都城:番禺(今广东广州)(1)南汉高祖刘龚生卒:889——942.4在位:911——942.4 (于917年7月建国)乾亨(917——925)白龙(925——928)大有(928——942)子(2)南汉殇帝刘玢生卒:920——943.3在位:942.4——943.3光天(942——943)被杀弟(3)南汉中宗刘晟生卒:920——958.8在位:943.3——958.8应乾(943)乾和(943——958)子(4)南汉后主刘怅生卒:943——980在位:958.8——971.2大宝(958——971)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七、荆南(公元924——963年)都城:荆州(今湖北江陵)(1)荆南武信王高季兴生卒:858——928.12在位:907——928.12 (于924年3月建国) 子(2)荆南文献王高从诲生卒:891——948.10在位:928.12——948.10子(3)荆南贞懿王高保融生卒:920——960.8在位:948.11——960.8弟(4)荆南王高保勖生卒:924——962.11在位:960.8——962.11侄(5)荆南高继冲生卒:943——973在位:962.11——963.2降,北宋灭南汉南汉亡八、后蜀(公元925——965年)都城:成都(今四川成都)(1)后蜀高祖孟知祥生卒:874——934.7在位:925——934.7(于934年1月建国)明德(934)子(2)后蜀后主孟昶生卒:919——965在位:934.7——965.1明德(935——937)广政(938——965)降北宋,北宋灭后蜀后蜀亡九、南唐(公元903——925年)都城:江都(今江苏南京)(1)南唐烈祖李昪生卒:888——943.3在位:937.10——943.3升元(937——943)子(2)南唐元宗李璟生卒:916——961.7在位:943.3——961.7保大(943——957)中兴(958)交泰(958)958年,南唐主去帝号、年号,称国主子(3)南唐后主李煜生卒:937——978在位:961.7——975.11降北宋,后被宋太宗毒杀北宋灭南唐,南唐亡十、北汉(公元951——979年)都城:太原(今山西太原)(1)北汉世祖刘崇(又名刘旻)生卒:895——954.11在位:951.1——954.11乾祐(951——954)子(2)北汉睿宗孝和帝刘钧生卒:926——968.7在位:954.11——968.7乾祐(955——956)天会(957——968)养子(3)北汉少主刘(薛)继恩生卒:935——968.9在位:968.7——968.9被刺杀弟(4)北汉英武帝刘(何)继元生卒:?——约992在位:968.9——979.5天会(969——973)广运(974——979)降北宋,北宋灭北汉北汉亡附录二(十六国):十六国(304-439前凉(301-376,亡于前秦)西秦(385-431,400-409失国九年,亡于夏)(儁侄)21 / 21。
BC&AD干支秦汉新BC221庚辰始皇帝 嬴政 26
210辛卯37 (二世 七)红色为农历月
209壬辰二世 赢胡亥 1
207甲午 3 (赢子婴 八)
206乙未赢子婴 1 十亡国高祖 刘邦 1
195丙午12 惠帝 五
194丁未惠帝 刘盈 1
188癸丑7 187甲寅高后 吕雉 1
180辛酉8 文帝 闰九
179壬戌文帝 刘恒 1
164丁丑16 163戊寅后元 1
157甲申7 景帝 六
156乙酉景帝 刘启 1
150辛卯7 149壬辰中元 1
144丁酉6 143戊戌后元 1
141庚子 3 武帝 一
140辛丑武帝 刘彻 建元 1 年号自此始
135丙午6 134丁未元光 1
129壬子6 128癸丑元朔 1
123戊午6 122己未元狩 1
117甲子6 116乙丑元鼎 1
111庚午6 110辛未元封 1
105丙子6 104丁丑太初 1
101庚辰4 100辛巳天汉 1
97甲申4 96乙酉太始 1
93戊子4 92己丑征(延)和 1
89壬辰4 88癸巳后元 1
87甲午 2 昭帝 二
86乙未昭帝 刘弗陵 始元 1
81庚子6 80辛丑元凤 八 1
75丙午6 74丁未元平 1 宣帝 七
73戊申宣帝 刘询 本始 1
70辛亥4 69壬子地节 1
66乙卯4
61庚申神爵 三
58癸亥4
57甲子五凤 1
54丁卯4
53戊辰甘露 1
50辛未4
49壬申黄龙 1 元帝 十二
48癸酉元帝 刘奭shi 初元 1
44丁丑5
43戊寅永光 1
39壬午5
38癸未建昭 1
34丁亥5
33戊子竟宁 1 成帝 六
32己丑成帝 刘骜ao 建始 1
29壬辰4
28癸巳河平 三 1
25丙申4
24丁酉阳朔 1
21庚子4
20辛丑鸿嘉 1
17甲辰4
16乙巳永始 1
13戊申4
12己酉元延 1
9壬子4
8癸丑绥和 1
7甲寅 2 哀帝 四
6乙卯哀帝 刘欣 建平 1
5丙辰太初元将(太初)六 1 建平八 2
3戊午4
2己未元寿 1
1庚申 2 平帝 九
A.D.
1辛酉11.28 平帝 刘衎 kan 元始 1
2壬戌11.1 2
3癸亥11.20 3
4甲子12.01 4
5乙丑11.12 5
6丙寅11.23 孺子 刘婴 居摄 1
7丁卯2
8戊辰*初始 十一 1
9己巳12.26王莽 始建国 1 13癸酉12.10 5
14甲戌12.21 天凤 1
19己卯12.16 6
20庚辰12.28 地皇 1
21辛巳12.09 2
22壬午12.19 3
23癸未12.01 4 九
24甲申11.12 亡
25乙酉
56丙辰57丁巳58戊午75乙亥76丙子83癸未84甲申86丙戌87丁亥88戊子89己丑104甲辰105乙巳106丙午107丁未113癸丑114甲寅119己未120庚申121辛酉122壬戌125乙丑126丙寅131辛未132壬申135乙亥136丙子141辛巳142壬午143癸未144甲申145乙酉146丙戌147丁亥149己丑150庚寅151辛卯152壬辰153癸巳154甲午155乙未157丁酉158戊戌166丙午167丁未168戊申171辛亥172壬子177丁巳
190庚午193癸酉194甲戌195乙亥196丙子219己亥220庚子
东汉
王莽 始建国 1
刘玄 更始2 1隗wei嚣七复汉1
11.23光武帝 刘秀 建武6 13 九 亡公孙述4龙兴 1刘盆子6建世1
12 10 亡
12 11 亡
31
建武中元4 1
2 明帝2
明帝 刘庄 永平 1
18 章帝8
章帝 刘炟da 建初 1
8
元和8 1
3
章和7 1
2 和帝2
和帝 刘肇zhao 永元 1
16
元兴4 1 殇帝12
殇帝 刘隆 延平 1 安帝8
安帝 刘祜hu 永初 1
7
元初 1
6
永宁4 1
建光7 1
延光3 1
4 少帝3 顺帝11
顺帝 刘保 永建 1
6
阳嘉3 1
4
永和 1
6
汉安 1
2
健康4 1 冲帝8
冲帝 刘炳 永嘉 1 质帝1
质帝 刘缵zuan本初 1 桓帝闰6
桓帝 刘志 建和 1
3
和平 1
元嘉 1
2
永兴5 1
2
永寿 1
3
延熹6 1
9
永康6 1 灵帝12
灵帝 刘宏 建宁 1
4
熹平5 1
6
中平12 1
4兴平 1
2建安 1
24延康3 1 10 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