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铜二次物料利用情况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废铜回收、再生铜及废铜冶炼现状分析一、铜加工铜是一种金属元素,也是一种过渡元素,化学符号Cu,原子序数29。
纯铜是柔软的金属,表面刚切开时为红橙色带金属光泽,单质呈紫红色。
延展性好,导热性和导电性高,因此在电缆和电气、电子元件是最常用的材料,也可用作建筑材料,可以组成众多种合金。
二、铜产量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
早在史前时代,人们就开始采掘露天铜矿,并用获取的铜制造武器、工具和其他器皿,铜的使用对早期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深远。
铜是一种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的金属。
2020年中国精炼铜产量为1002.5万吨,同比增长2.5%;铜材产量为2045.5万吨,同比增长1.4%。
三、废铜现状1、废铜回收随着中国环保行业发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较快。
其中2020年中国废铜回收量为223万吨,同比增长3.7%。
2、再生铜产量《2022-2028年中国再生铜行业竞争现状及投资决策建议报告》数据显示:再生铜,是一种回收的废铜再一次冶炼的产品。
2020上半年中国再生铜产量约为145万吨。
其中2020年中国矿产电解铜产量为765.05万吨,占再生铜的75.93%;再生电解铜产量为235.2万吨,占再生铜的24.07%。
3、废铜冶炼量冶炼是一种提炼技术,是指用焙烧、熔炼、电解以及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把矿石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
从2020年中国废铜冶炼数量来看,2020年5月废铜冶炼量为全年最高12.8万吨。
四、废铜进口情况我国废铜进口数量较多,但近三年废铜进口数量有所下降。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为94.4万吨,同比下降36.7%;中国废铜进口金额为453701万美元,同比下降38.5%。
据中国海关数据,2016-2019年中国废铜进口均价逐年增加,2020年受疫情有所影响,均价微降至4.81千美元/吨。
2020年中国废铜进口数量最多地区为马来西亚172000吨,其次是从日本进口废铜出来为146000吨;再次是从美国地区进口废铜数量99986.5吨。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纯铜废料的回收利用方法及未来展望纯铜废料的回收利用方法为了实现纯铜废料的回收再利用,国内外的生产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工作,有些已经实现工业化应用,有些仍处于研究阶段,其中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火法处理和直接电解处理。
目前,回收纯铜废料的方法以火法为主,主要过程是:纯铜废料首先经过人工拣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废料,然后去除杂质、油污等,接着投入高温炉熔化、铸锭,最后电解精炼制得精铜。
火法处理废杂铜开始主要用于处理企业内部因切割、连铸等产生的边角料,随着工艺的成熟,逐渐推广到用于各种废杂铜的直接精炼,具有处理量大,对原料要求低等特点。
FRHC(火法精炼高导电铜)废杂铜精炼工艺是由西班牙拉法格公司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发成功的一项废杂铜熔炼、连铸、连轧生产的专利技术,通过化学精炼和深度氧化还原,使废杂铜中的杂质形成维化合物,生产的低氧光亮铜杆含铜量大于99.93%,导电率从100.4%IACS提高到100.9%IACS。
美国对废杂铜的分类更为严格,因此,回收工艺也更加细化。
其中火法熔炼是很重要的部分。
我国再生铜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研发了很多成熟的工艺,火法处理主要包括反射炉工艺、倾动炉工艺和卡尔多炉工艺反射炉熔炼废杂铜时,在氧化阶段可进一步脱除其中的杂质,但其自动化程度不高,环境污染严重。
倾动炉在熔炼的不同阶段可倾斜炉体,便于通入气体和排除熔渣,但具有炉体结构复杂的缺点。
卡尔多炉工艺是一种强氧化熔炼方法,对原料要求低,不仅能够处理纯铜废料,甚至可处理铜含量20%~60%的废杂铜。
但因其炉子寿命短、成本高,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然而,纯铜废料熔铸是高耗能过程,若能够省略熔铸过程,直接进行电解精炼生产精炼铜或铜粉,不仅可以大大节约能源消耗,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
有学者进行了纯铜废料的直接电解回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迄今,尚未有废杂铜直接电解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直接电解过程中的流场、浓度场、温度场研究不够深入,致使实验室直接电解实验难以实现放大化生产。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情况与难点及新技术论文铜渣是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含铜固体废弃物。
传统上,铜渣被视
为废弃物,只能用于填埋或堆放。
然而,随着资源的日益紧缺和环境意识
的提高,对于铜渣的综合利用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将介绍铜渣综合
利用的研究情况、难点以及新技术论文。
铜渣综合利用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铜渣中铜的回收和铜渣的资源化利用。
铜渣中铜的回收是指将废渣中
的有价金属回收利用,目前主要方法包括浮选、磁选和火法冶炼等;而资
源化利用则是指将铜渣转化为可利用的材料,主要包括水泥、陶瓷、制砂、铜渣掺合料等。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开始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铜渣综
合利用方法,如高效回收、废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废渣中的环境污染物
处理等。
铜渣综合利用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铜渣成分复杂,含有大量
的非金属元素,如硫、砷、锌等,这些元素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会影
响废渣的再利用。
其次,铜渣中的有价金属元素含量相对较低,所以如何
高效回收这些金属也是一个难题。
另外,废渣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需要考
虑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平衡,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此外,
废渣的后处理也是一个难题,需要针对废渣中的污染物设计合适的处理方法。
中国废铜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上游产业链:1.原材料采集:废铜行业的原材料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料、废旧电线电缆、废旧电器设备等。
这些原材料的采集是废铜行业上游产业链的第一环节,对于废铜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运输与仓储:采集到的废铜需要进行运输和仓储。
这一环节包括物流公司、仓储公司等,它们的发展水平和效率将直接影响到废铜行业的供应链管理和成本控制。
中游产业链:1.加工制造:废铜行业中的中游产业链主要涉及到废铜的加工制造环节。
这一环节包括废铜的加工和分离、熔炼、精炼等工序。
加工制造环节的技术水平和设备配备将决定废铜的加工效率和质量。
2.产品制造:废铜经过加工制造环节后,可以转化为铜合金、铜板、铜棒等多种产品。
这些产品将进一步被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电器设备、建筑材料等,形成废铜行业的下游产业链。
下游产业链:1.产品销售:废铜产品在下游行业需要进行销售,主要包括电线电缆制造商、电器设备制造商、建筑材料制造商等。
销售环节的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废铜行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2.再利用与回收:废铜行业的再利用与回收环节非常重要,它涉及到对废铜产品的再加工和再循环利用。
这一环节包括废铜的回收、再加工、再利用等,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总结:中国废铜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包括原材料采集、加工制造、销售及再利用等环节。
废铜行业的发展水平与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
同时,废铜行业还与电线电缆行业、电器设备制造行业、建筑材料制造行业等下游行业密切相关。
废铜行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受到相关行业的需求和影响。
废铜回收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公司废铜回收情况进行了整理和汇报如下:一、回收情况概述自上次回收情况汇报以来,公司废铜回收工作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我们不断优化回收流程和方式,提高废铜回收效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回收量统计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在过去半年的时间里,公司共回收废铜XXX吨,比去年同期增长了XX%。
这得益于公司不断加大对废铜回收工作的投入,并积极引进先进的回收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回收速度和品质。
三、回收渠道和方式公司的废铜回收主要通过两个渠道进行,一是通过与各个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合作,回收其生产线上产生的废铜;二是与城市中的收废品站建立合作关系,回收市民废旧电线等废铜杂物。
回收方式上,我们积极发展物联网技术,建设智能化的回收流程。
通过引入可追踪技术,提高了回收杂质分离率和回收铜含量,确保回收效果并提高废铜的再利用率。
四、经济效益废铜回收工作不仅对环境有利,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根据财务部门的统计,在过去半年中,公司废铜回收工作共创造了XX万元的利润。
这对于公司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财务收入,也证明了废铜回收工作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五、环境效益回收废铜对于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废铜本身具有再生利用的潜力,并且回收废铜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通过回收废铜,我们有效地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水排放,为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六、存在问题和建议尽管废铜回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回收设备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回收效率和质量。
其次,回收渠道和市场需求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扩大。
建议公司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回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并与更多的电子产品生产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拓更多的回收渠道。
总之,公司废铜回收工作在积极推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将进一步加强对该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完善回收流程和方式,努力实现废铜回收工作的优化和标准化。
谢谢您对废铜回收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此致敬礼!。
2023年再生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再生铜产业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
再生铜是指从废铜中提炼出来的铜,可以高效利用有限资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会减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目前再生铜行业市场发展的现状如下:
一、市场需求大
再生铜在电力、电子、金属制品和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现代电子行业的普及,导致了废电线、电缆和废旧家电等大量产生,再生铜的需求不断增加。
二、市场价格稳定
再生铜的价格相对较低,而且相对于初级铜而言,价格波动相对较小。
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生铜行业市场价格往往是相对稳定的。
三、技术水平高
再生铜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需要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再生铜行业各个环节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市场竞争激烈
再生铜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有国内外各类企业。
同时,还面临着非法走私、抄袭品牌等各种形式的市场风险和挑战。
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措施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五、政策支持力度大
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再生铜产业的发展,如停止进口废铜、税收减免政策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对于再生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再生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良好,前景广阔。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再生铜行业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发展机遇,成为未来的主要产业。
江西省再生铜冶炼行业发展和管理现状刘永轩1,姚娜2(1.江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江西南昌330077;2.江西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江西南昌330077)【摘要】随着对铜原材料需要的逐渐增加,我国再生铜冶炼行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鹰潭市、赣州市和抚州市等地先后发展了50余家以铜泥或者杂铜等为原料生产粗铜、阳极铜和阴极铜的铜加工、冶炼企业,该类企业已成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
本文阐述了江西省再生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生产工艺及技术、对再生铜冶炼行业“三废”污染防治的要求、现有再生铜企业的废气污染防治情况和有关再生铜行业的管理政策,分析了现有再生铜冶炼企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再生铜;冶炼;管理;工艺【中图分类号】TF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9)10-0031-021全国再生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随着全球铜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原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间接导致供需矛盾突出。
伴随着矿石原料供应日渐紧张,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移到再生铜。
从铜泥和废杂铜中回收利用铜而得到含铜的产品称为再生铜。
在铜及其合金的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品、边角屑末、废仪器设备部件、生活用品和电镀企业产生的电镀污泥等,均为再生铜企业的生产原料[1]。
在西方国家,再生铜在精炼铜的总产量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其中,法国、英国、德国等均在40%以上,意大利几乎100%的精铜是再生铜。
我国是铜的消费大国,但储量有限,废杂铜和铜泥再生利用为满足我国铜消费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以广东海南、清远、浙江台州、宁波、永康、天津静海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3个再生铜产业集聚区,产业技术装备和清洁生产水平持续进步,金属熔炼回收率不断提高,自2001-2010年,我国再生铜占精铜总产量比例总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2010年再生铜产品产量占铜产品产量的比例达到38.5%,我国再生铜循环利用的水平与国外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再生铜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
废杂铜利用技术状况对废杂铜的利用要经过对废电线电缆、电机和五金电器等铜制品的拆解、废铜分选和利用等几个环节。
国外对废金属回收拆解是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从金属拆解、分选、打包、运输,全部为自动化的机械设备。
而我国的废铜拆解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很少使用机械,大部分采用手工操作。
因此该行业的进入门坎很低,没有技术限制。
杂铜最合理的利用方案是将其直接冶炼成铜合金,这样原料中所有的有价成分都回收到成品中了,但此法对原料的要求比较高。
我国收集的杂铜原料杂质含量较多、较杂,直接利用的难度比工业发达的国家大得多,因此近一半的国内收集和国外进口的废杂铜不得不采用火法熔炼技术生产再生铜。
火法熔炼生产再生铜工艺目前有三种不同的流程,即一段法、二段法和三段法。
一段法处理含铜较高的紫杂铜、黄杂铜和电解残极等,铜品位均大于98%。
将原料直接加入精炼炉内,经熔化、氧化、还原等火法精炼后铸成阳极板,再电解精炼得到电解铜。
二段法是将废杂铜在熔炼炉内先进行熔化并吹炼成粗铜,粗铜再在精炼炉精炼成阳极板。
三段法是将废杂铜经鼓风炉熔炼--转炉吹炼--精炼炉精炼产出阳极板。
三段法具有原料的综合利用好和设备生产率较高等优点,但过程复杂、设备多、投资大且燃料消耗多,故该法多用于大规模生产和处理某些废渣。
目前我国企业利用废杂铜生产再生铜大多采用一段法和二段法。
我国企业采用二段法生产再生铜采用的是反射炉,国内首家使用国外先进炉型倾动炉精炼废杂铜的工厂是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于2003 年投入生产,生产环境和作业强度都优于传统的固定式反射炉。
此外,我国企业大量采用黄铜废料直接生产铜杆、铜线、合金管等低档次的铜加工材,有50%的国内收集和进口的废杂铜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利用的。
再生铜冶炼工艺
再生铜冶炼是指通过废旧铜制品或铜含量较低的废料,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冶炼过程,将其中的铜重新提取出来进行再利用。
以下是常见的再生铜冶炼工艺的概述:
1. 收集和分选:废旧铜制品或废料首先被收集并进行分类和分选。
这包括将不同类型的废铜制品分开,如电线、管道、电子废料等。
2. 破碎和粉碎:收集的废铜制品经过破碎和粉碎的处理,以便提高其表面积和可处理性。
这可以通过机械破碎设备、颚式破碎机、球磨机等实现。
3. 焙烧和除杂:废铜粉末经过焙烧过程,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高温焙烧设备进行,将废铜粉末加热至一定温度,使有机物燃烧或分解,杂质则被氧化或脱除。
4. 熔炼和精炼:经过除杂处理后的废铜粉末被送入熔炉进行熔炼过程。
在熔炼过程中,废铜粉末与加入的熔剂(如焙砂、石灰石等)一起加热熔化,使其中的铜与其他金属分离。
5. 电解精炼:经过熔炼后的铜被进一步进行电解精炼,以提高其纯度。
这一过程通常采用电解槽,将熔融的铜置于电解液中,通过电解反应使杂质金属沉积在阴极上,得到较纯净的铜阳极。
6. 铸造和加工:电解精炼后的再生铜可以进行铸造或加工,制成各种形状的铜制品,以供再利用。
再生铜冶炼工艺的具体步骤和技术参数会根据废铜的类型和纯度要求而有所不同。
同时,环保措施也应该在整个冶炼过程中得到重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废物的处理。
1/ 1。
铜的再生利用在所有金属中,铜的再生性能最好。
废铜是铜工业的一个重要原料来源。
在 1997年世界铜消费量中,有37%来自再生铜。
废铜按其来源有两类。
一类是新废铜,它是铜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另一类是旧废铜,它是使用后被废弃的物品。
铜和铜基材料,不论处于裸露状态,还是被包在最终产品里,在产品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可回收再生。
一般来说,用于再生的废铜中新废铜占一半以上。
实际上所有的废铜都可以再生。
再生工艺很简单。
首先把收集的废铜进行分拣。
没有受污染的废铜或成分相同的铜合金,可以回炉熔化后直接利用;被严重污染的废铜要进一步精炼处理去除杂质;对于相互混杂的铜合金废料,则需熔化后进行成分调整。
通过这样的再生处理,铜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受损害,使它得到完全的更新。
由于废铜可以再生,从而有较高的价值。
例如,清洁的1级废铜的价格可以达到新精炼铜价格的90%以上;黄铜新废料的价格也可达到相应黄铜价格的80%以上。
对于铜制品厂,由于能够收回生产过程中铜废料的价值,可使成本显著降低。
某些国家对铜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再生铜来满足国内需要。
例如,美国的铜消费量居世界首位,在1976到1996年的20年间,由废铜再生提供的铜占每年铜消费量的比例在44%至54.7%。
在欧洲,铜矿资源缺乏,除大量进口铜精矿外,还要依赖废铜作重要补充。
据统计,1997年再生铜占总原料的42.6%。
其中废铜直接利用的为22.4%,经再次精炼的为20.2%。
从矿石开采到生产出精铜,需要经历许多耗能的生产过程,能量消费大。
用废铜生产再生铜,不但经济而且节能,与原生铜的生产相比可以节能80-90%。
铜的再生利用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影响铜再生利用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废物收集系统的效率、技术经济因素、产品设计、社会价值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等等。
对材料的合理设计、使用、再生和废弃,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铜与环境铜以多种形式天然地存在于环境中。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情况汇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情况汇报近年来,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普遍关注的话题,各国政府及民间团体纷纷开始积极推进废物的回收利用,中国也不例外。
在中国,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工作得到了较大的重视,政府及社会力量不断加大对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的投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类型十分广泛,包括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弃电器等多种类型。
其中,废纸回收利用是长期以来得到充分开发的废物资源之一。
据统计,我国每年废纸的总产量约为1.2亿吨,其中回收率仅为48%左右,废纸的回收利用潜力巨大。
在近年来,废金属、废塑料、废弃电器等废物资源也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利用。
在我国,推进废旧物资的循环利用也越来越成为了各地政府工作的重点。
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废物回收站点,市民可以把经过分门别类的回收物品送到这些站点,统一进行分类和回收。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废物回收利用的监管和管理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废物回收利用的政策和法规,以推动废物回收利用的全面开展。
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包括建筑、汽车、机械、电子等多个领域。
尤其是在建筑领域,废旧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工业、机械、汽车等领域的回收利用也得到了相应的进展,有力地促进了废旧物质的回收利用。
在废旧物资循环利用的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投入以外,社会力量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各大企业以及个人把废旧物资当做宝贵的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使得废旧物资得以有效地循环利用。
同时,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也可以成为一个新产业的培育。
众多企业已经将废物回收利用作为他们的经营方向之一,从中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次资源物料判断一、引言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和开发二次资源物料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二次资源物料指的是已经被使用过一次的原材料或产品,在经过处理和再利用后,能够成为新的资源。
正确判断二次资源物料的价值和可利用性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至关重要。
二、二次资源物料的概念与分类2.1 二次资源物料的定义二次资源物料是指废弃物、副产品或废弃的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和加工,可以再次被利用的物质。
二次资源物料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还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降低环境污染。
2.2 二次资源物料的分类二次资源物料可以根据来源、性质和处理方式进行分类。
2.2.1 根据来源分类•工业废弃物: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废水、废气和废渣等。
•副产品:来自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附加物,如剩余的原材料或产生的附加产品。
•家庭废弃物:来自个人和家庭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2.2.2 根据性质分类•有机二次资源物料:包括废弃食材、农作物秸秆等可用于生物质能源生产的有机物质。
•无机二次资源物料:包括废旧金属、废纸张等可用于再生资源生产的无机物质。
2.2.3 根据处理方式分类•可回收再利用:通过加工和处理后,可以重新用于生产的二次资源物料。
•能源回收:通过燃烧等方式将二次资源物料转化为能源。
•废弃物处理:无法回收或利用的二次资源物料需要进行妥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判断二次资源物料的可利用性判断二次资源物料的可利用性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物料的性质、处理成本和环境影响等。
3.1 物料的性质确定二次资源物料的性质对于判断其可利用性至关重要。
物料的性质包括其组成、纯度、稳定性等方面。
3.2 处理成本判断二次资源物料的可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处理成本。
处理成本包括物料的加工、运输和储存等方面。
如果处理成本高于利益,那么该物料的可利用性就较低。
3.3 环境影响判断二次资源物料的可利用性还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包括对水、土壤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等。
我国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分析摘要:详细介绍了我国废杂铜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我国废杂铜回收的现状及方法,指出了目前我国废杂铜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废杂铜回收利用现状前景正文:一、废杂铜的来源和分类废杂铜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2、各种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和废料中的铜3、使用过程中旧的、报废的仪器、仪表、工具和机器设备中的铜等。
废铜按其生产阶段的不同,可以分为: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一次废铜。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新废铜,消费者使用后产生的就废铜三类。
1、一次废铜如不合格的阳极、阴极和坯料,阳极废品。
这些废料不能进行深加工或出售,通常是将其返回上一步工序,不合格的铜通常返回转炉或阳极炉进行电(解)精炼,有缺陷的坯料进行重熔或重铸。
一次废铜不用“走出家门”就已经被回收利用,一般不进入废铜市场。
2、新废铜新废铜是指新的边角料或工厂内部产生的,它与一次废铜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在合金化或加覆盖物过程中可能已经掺杂。
新废铜的数量和铜制品的数量差不多,因为没有哪一种生产的过程效率能达到百分之百。
处理新废铜的方法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它与其他材料的结合程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内部回收,这是铸造过程中较普遍的做法,仅需重熔和重新浇铸。
直接回收利用有如下优点:维持着所添加的合金元素(比如说锌或锡)量;假如将其进入熔炉,则合金元素将有所损失;降低了去除合金元素的成本。
如果金属铜在熔炉里进行重新处理,则必须要去除合金元素。
对于废铜管和没有涂层的铜线也用类似的处理方法。
3、旧废铜旧废铜是指废弃的、用过的或(生产企业)外部产生的废铜。
它来自已经达到其使用期限的产品。
旧废铜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巨大潜在资源,但它也比较难处理。
处理旧废铜面临的挑战包括:含铜量低,废旧铜通常与其他材料混合在一起并且必须将其从这些废料中分离出来;不可预知性,材料的供应天天在变,这样处理起来就比较困难;旧废铜分散在各个地方,而不像原始矿石或新废铜那样集中于某一特定地点。
国内铜二次物料利用情况概述中国既是铜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国家又是世界上第一大消费国。
据统计2009年我国的铜实际消费量为510万吨,同比增长53万吨,占全球铜总产量的1/5以上。
而国内铜的生产量不足300万吨(包括再生铜),国内铜缺口达40%。
2010年中国铜消费量已增至世界总量的46%,保持平均每年10%的增速,而美国铜消费量从2000年占世界总量的23%下降到2010年的11%。
近几年的数据都表明中国对铜的需求成为了铜价上涨的主要动力,两者相关性达到76%。
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对铜的需求将继续攀升,由于国内铜矿产资源非常有限,而解决资源缺乏和消费急剧增长矛盾的途径一是做好国内现有资源的再生回收利用工作,二是大量进口铜二次物料。
从各种废渣、废料中回收铜将是解决我国铜资源缺乏的主要选择。
利用国外的铜二次物料料生产电解铜、硫酸铜等国内紧缺的化工冶金产品,是一条满足环境要求,又符合我国产业政策的资源利用之路。
我们现在使用的可分为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二大类,原生资源已日渐减少、几近枯竭,有色金属资源再生资源将成为我国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
从铜的二次物料料中提取铜,既保护了环境,又生产出国家紧缺的战略资源,是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不仅可以缓解环境污染,实现清洁生产,而且将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同时对调整和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一、铜二次物料的主要成份及来源生产原生金属时,金属或合金是从复杂的含有金属化合物的矿石或精矿中冶炼出来的;铜二次物料是金属铜或合金的生产及加工时产生的含铜物料。
铜二次物料绝大部分含铜量较高,有害元素较少,因而可以用于再生铜或铜化工产品的生产。
含铜的废料的来源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如金属铸锭时产生的溅渣、飞沫、氧化皮;冶炼过程中生产的含金属炉渣、烟尘等。
2、工业部门中损坏的机器、设备、金属构件及零部件等有色金属废件。
3、铜合金机械加工时产生的废料如切屑丝带、刨花、边角废料等。
4、交通及国防部门淘汰下来的旧运输装载工具、武器、弹丸等有色金属废料。
如废旧的汽车和飞机,船舶等,均含大量的铜。
5、日常生活用具、工具制品及其它金属服务用品的含铜废旧金属物料。
铜采选冶过程中产生大量含铜物料,这些含铜物料数量大的,各工厂之间大量交易或同一工厂内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的,品质相对稳定一些的一般称之为中间产品或产品,如铜采选冶炼过程中有铜矿,铜精矿,铜锍(冰铜), ,沉积铜、未精炼铜(粗铜),阳极板,阴极铜.而未包括在以上分类中的含铜物料我们一般称之为含铜二次物料,包括由于生产工艺不断进步,新工艺产生的为包括在以上名称内的物料也称之为二次含铜物料.包括电子,机械,制药,化工等工艺产出的.而在Cu使用加工过程中或含铜产品使用报废后产生的金属杂铜,我们称之为废铜,不归入含铜二次物料中.典型的铜二次物料:黄铜泥:一般含铜5-20%,锌20-35%,Pb小于1%,Cd,As,Hg小于0.01%,其余为硅酸盐等,为黄铜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物料。
含钴碳酸铜:含铜30-40%,钴2-3%,Pb,Cd,As低于0.01%,主要为钴冶炼过程中产生物料。
PCB板厂铜泥:含铜30-40%,氯离子4-6%,铵离子2-3%,钠离子2-3%,其他有害元素均小于0.001%,为PCB厂蚀刻液加碱沉淀下来的碱式氯化铜。
镍厂铜渣:含铜20-40%,含Ni2-5%,含少量贵金属,有害元素正常情况下小于0.01%,为镍冶炼厂镍液除铜产生的物料。
氧化皮:含铜60-70%,其余杂质同于阳极板,为铜冶炼厂铸阳极板时产生的氧化皮。
拉丝泥:含铜40-80%,为纯铜拉丝时产生微细铜末,由杂质同于线铜些,其他杂质为混入的泥等杂物。
含铜二次物料与物体废物的区别:二次物料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元素,一般为工厂有意生产出来,有使用价值或回收价值的,它的经济价值及环境社会价值为正.而固体废物没有经济价值,或有经济价值但在处理过程中要付出较大的环境代价,也就是说它的经济价值加环境社会价值是零或负的。
二、铜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工艺原生金属(含有金属的矿石或精矿)经过冶炼后产出的金属以回收。
火法冶炼一般处理只含铜及少量贵金属元素的物料,一般采用回转烘干,机械制球,竖窑冶炼产出含贵金属粗铜,粗铜采用常规工艺生产电铜及回收贵金属。
高品位的料也可以压块后直接入反射炉冶炼。
铜二次物料冶炼所产生的烟气含硫不高,一般采用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碱喷淋脱硫等组合烟气处理工艺,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及烟尘可做到稳定达标排放。
三、国内铜二次物料再生利用现状:中国再生铜工业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得到了发展。
在计划经济时期, 再生铜的生产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头十年, 再生铜产量占铜总产量的69%。
改革开放之后, 我国再生铜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最近的多年中, 再生铜产量一直保持增长的势头, 再生铜占精铜产量的比例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的19%增加到年代末期的33%。
我国再生铜工业的发展经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在计划经济时期, 再生铜的生产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同时也有少量的集体企业从事再生铜的生产和加工。
世纪年代后期, 从事再生铜生产的乡镇企业开始起步。
但由于原料紧张、技术落后、市场销路等问题, 乡镇企业的再生铜产量很小, 无法与国有企业相比。
大约经过了多年的历程, 从事再生铜生产的乡镇企业和个体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再生铜工业发展的步入黄金时代。
经过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淘汰, 一些小的乡镇企业消失了, 最后得到发展的是一批民营企业。
目前我国再生铜工业以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为主, 正在为我国再生铜工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铜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已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或涉及铜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产值达到数千亿,行业从业人员达到100万人以上。
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经济发达但又缺少资源的省份。
铜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企业不但从废料中生产出国家紧缺的有色金属,而且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了经济的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例如在浙江富阳的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铜二次物料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回收与综合再生利用企业,产生再生铜近8万吨,同时回收大量的金、银、钯等稀贵金属,年产值近70亿元。
企业进入全国民企500强,浙江省百强企业;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
公司旗下兰溪自立铜业有限公司其税收占兰溪市的十分之一,成为当地不折不扣的财政支柱企业。
四、铜二次物料回收的重要意义:1、扩大有色金属资源。
全世界有色金属资源已难以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且矿产品位也越来越低。
据统计,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利用再生有色金属的比重在有色金属总产量中约占30%,最高可达52%。
因此,铜二次废料利用,有效扩大了有铜的资源,可以有效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
我国一直是铜资源短缺的国家, 铜矿山资源贫乏, 开采难度大,新发现的资源少, 后备储量不足。
多年以来大量进口铜精矿、精铜、粗铜、铜材及其它铜制品, 以弥补铜资源的不足, 国产铜精矿铜含量占的比例已经很小。
以2010年为例, 当年我国铜精矿产量仅占当年电解铜产量的24%,我国铜矿资源的形势非常严峻,即使发现新的铜资源, 还要涉及建设矿山、建设冶炼厂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且需要较长的建设周期。
从我国资源、能源、环境、财力等多方面综合考虑, 规范地发展再生铜工业, 是发展我国铜工业的一条捷径, 完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降低生产能耗。
有色冶金工业是高能耗的生产部门。
目前,原生金属生产的能源费用占金属生产总费用的比例日渐增大。
美国原生金属费用占金属生产总费用的比例为:铜约为15%,铅17%,铝28-35%,而某些镍矿则高达50%。
但生产再生有色金属时,其能耗大为降低。
再生有色金属电耗与原生有色金属电耗的百分比为:铜13-16,锌28-40%,铅35-40%,铝3-8%,因此生产再生金属的电耗大为减少。
3、节约基建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原生金属生产原料是低品位矿石,如生产一吨铜需要开采120-150吨呀更多矿石,同时生产原生金属时还消耗大量燃料及其其它原材料,因此生产原生金属时的费用是高的。
据国外统计,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费用为原生有色金属生产费用的一半。
美国再生有色金属生产费用占原生有色金属生产费用的比例为:铜35-40%,铝40-50%,锌25-30%。
我国生产一吨再生铜与原生铜相比可节约投资80%,降低生产费用40-50%。
因此,发展再生铜生产的经济效益是很显著的。
4、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社会效益。
原生有色金属的生产,由于原矿品位低,成份复杂,因而生产流程长、工序多、工艺复杂,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反之,再生有色金属的生产,由于原料品位高,而且成份相对较单纯,因而生产流程短、工序较少三废的排放和治理的费用也相对较少。
以铜矿石原矿含Cu 0.8%、选矿回收率88%、冶炼回收率95%计算,每生产一吨纯铜, 冶炼时排放炉渣4.2吨,烟气2.8万立方米,污水50吨。
选矿时排放废石420吨,尾矿140吨,污水300吨。
而铜二次物料处理过程中“三废”平均排放量不到原生矿的四分之一。
因此,发展铜二次物料的再生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增加社会效益。
我国应该把开发利用再生有色金属视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和国策,并保证发展再生有色金属生产的投资,使再生有色金属生产向专业化、大型化发展。
五、铜二次物料进口现状及面临的问题铜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原料,也是高、精、尖技术的支撑材料,随着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铜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用量相应增加,但原生金属铜已远远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有效地回收和利用铜二次物料就显得特别重要,由于国内的二次铜物料资源非常有限,必须大量依赖于进口满足国内铜消费的需求。
从最近几年进口铜精矿的实践看, 尽管一些企业还在大量进口铜精矿, 但是盈利空间很小, 效益微薄。
进口精铜和铜材, 但价格昂贵, 尤其是铜材的进口, 丰厚的效益留在了国外, 经济上不合理。
为了充分利用国外废杂铜资源, 提高再生铜及其制品的产量。
从资源、环境、经济等方面综合分析四种途径的利与弊, 发展以铜二次物料再生利用为主的铜工业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
目前国内使用的铜二次物料大约三分之一依赖进口,并呈逐年增加趋势。
但由于配套政策完善,海关方面对铜料进口只有铜精矿,铜锍,沉积铜,未精炼铜4个SH编矿,并未包括铜二次物料,这样就相当于把很大一部分优质原料距之门外,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铜块进口巨大的国家是很不利的,也不利于采购铜二次物料的广大中小企业的生存。
对于一些优质的铜二次物料,由于含铜高,含杂低,价又低于铜精矿,自然成为再生铜冶炼企业眼中的优质原料,这丛企业在实际进口过程中,就遇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海关方面对其没有适当的归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