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热病情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1
流行性出血热温热型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流行广、病情重为特点的疾病,过去由于单纯于中医或西医护理,临床并发症较多,死亡率也较高。
本文通过56例流行性出血血热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依据各期病人的病变特点,从心理护理、辩证施护、一般护理三个方面阐述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各期辩证施护特点。
实践证明、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护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56例中,男性34例,女性12例,年龄在6-72岁之间,其中40岁以下占80%。
1.2 入院病人情况:发热期入院48例,低血压期入院5例,少尿期入院3例,重症10例,病程最长45天,最短7天,平均住院天数14天。
1.3 疗效:治愈51例91%,转院3例5.4%,死亡2例3.6%。
1.4 病例介绍:患者刘某,男,30岁。
因发热、头痛、腰痛三天入院。
T:38.7℃ R:23次/分, P:93次/分, BP:100/65mmHg。
颜面、颈及胸部潮红,纳差,二便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数。
白细胞18×109/L,中性细胞80%,异性淋巴细胞8%,血小板23×109/L,尿蛋白(+++)。
辩病:出血热;辩证:冬温。
治疗:清热解毒、抗感染、抗休克,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护理:中西医结合分期辩证施护。
患者住院3周,无并发证,康复出院。
2 心理护理患者往往对本病的发生发展认识不足,精神紧张、悲痛、恐惧,从而加重心肾功能的损害。
在护理本病过程中,应抓住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其讲解病情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关心体贴病人,取得病人的信耐,使其情绪稳定,心情舒畅,配合治疗。
这样,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使其早日康复。
3 辩证施护3.1 发热期:中医认为温邪犯表,卫表不和,正邪交争。
西医认为是病毒、毒素和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于血管壁造成损伤,导致血管扩张,血管脆性增加。
治疗要点为缓解感染症状,减少血管损伤和外渗,努力预防休克、肾衰和出血的发生。
一、犀角地黄汤的组成及功效犀角地黄汤源于《备急千金要方》,由犀角、生地黄、赤芍、丹皮组成。
方中犀角(现用水牛角代替)清热凉血、解毒消肿;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赤芍活血化瘀、清热凉血;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四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二、犀角地黄汤的适应症1. 发热:表现为体温升高,体温在38℃以上,伴有头痛、身痛、心烦、口渴等症状。
2. 口渴:表现为口干、口渴、饮水增多。
3. 心烦:表现为心悸、烦躁、失眠等症状。
4. 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困难。
5. 尿赤:表现为小便短赤、尿频、尿急。
6. 舌红:舌质红、苔薄黄。
7. 脉数:脉象数为120次/分钟以上。
三、犀角地黄汤的治疗方案1. 服药方法(1)成人:每次5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2)儿童:根据年龄、体重调整剂量。
2. 服药时间(1)空腹服用,以利于药物吸收。
(2)病情较重者,可每日增加1次服药次数。
3. 服药疗程(1)一般病情:7-14天为一个疗程。
(2)病情较重者:可根据病情适当延长疗程。
4. 注意事项(1)服药期间,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孕妇、哺乳期妇女、慢性病患者及年老体弱者,请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如有不良反应,请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四、犀角地黄汤的加减变化1. 若发热、口渴、心烦等症状明显,可加黄连、黄芩等清热燥湿之品。
2. 若便秘,可加大黄、芒硝等泻下通便之品。
3. 若尿赤,可加车前子、泽泻等利水通淋之品。
4. 若舌红、脉数明显,可加牡丹皮、赤芍等活血化瘀之品。
5. 若兼有瘀血症状,如局部疼痛、瘀斑等,可加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总之,犀角地黄汤是一种治疗血热证的经典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
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灵活加减变化,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
1、谢某,男,28岁。
于抗洪抢险中突然昏倒,发热,汗出不止。
经抢救神识已清,但觉口渴,疲乏,尿黄,舌红,脉虚数。
本病应诊断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暑证分析:本证中,因在夏令时劳作过久,暑热炎蒸,上扰清窍,内灼神明,故见突然昏倒;暑热之热,灼气伤津,故发热,汗出不止;虽神识已清,但津液为炎热所伤,故口渴,尿黄;暑病汗多,气随汗泄,故疲乏而脉虚数。
2.刘某,女,67岁。
皮肤干燥、脱屑,夜间痒甚,头晕,面色萎黄,舌淡,脉弱。
本病为何证?并作证候分析。
辨证:血虚生风证分析:血虚肌肤失养,见面色萎黄,皮肤干燥,甚则脱屑;血虚生风,见风性摇动之皮肤瘙痒;血虚脑髓失养见头晕;舌淡脉弱为血虚证之脉象。
3.谢某,男,15岁。
三日前两膝关节肿痛,怕冷发热,次日踝关节肿胀疼痛,昨日肩肘关节亦痛。
现双膝、踝关节红肿、压痛,右肩关节压痛,但无肿胀。
身热,咽痛口干,汗出,舌红苔薄黄腻,脉数。
请写出主诉,并进行病因辨证及病机分析。
主诉:关节游走疼痛红肿3日。
辨证:湿证分析:风湿侵入脉络,痹阻不通,郁而化热,故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且痛处红肿。
热邪内郁,故见身热汗出,热壅咽喉,而见咽痛。
舌红苔黄腻,脉数,亦属内热兼湿之征。
4.黎某,男,25岁。
腰脊疼痛,下肢关节强直三年。
现觉胸痛,腰脊及下肢关节疼痛,膝踝关节肿胀难伸,行走需用拐杖。
每逢寒冷阴雨天气疼痛加剧。
腿部肌肉萎缩,乏力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滑。
请进行病因辨证诊断,并作病机分析。
辨证:湿证(寒湿)分析:风寒湿邪侵入经脉关节,气血痹阻不通,故关节疼痛,甚则肿胀、屈曲不利。
寒湿偏重,故寒冷阴雨时疼痛加剧。
寒湿痹阻日久,气血失养,故乏力神疲,肌肉萎缩。
舌、脉亦为寒湿及气血不足。
5.盛某,女,27岁。
数年来阴道常有血性黏液,初时认为是带经日久,月经周期提前反致,但经后血量虽减少仍挟有白带黏稠物。
平时疲倦乏力,纳差,心慌气短。
末次月经提前10天,行经1天。
舌质红,苔白根腻,脉细滑。
请作出气血辨证诊断,并进行病机分析。
血热皮肤病症状有哪些?
文章导读
血热容易引起一些皮肤症状,如搔痒或者是红疹等这些问题,所以对于调理工作也要讲究,可多吃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的食物或者是药物,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要尽早治疗。
1、患者在平时感觉体内上火的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或者清热解毒的食物。
特别是因为血热而引起的皮肤瘙痒,皮肤不舒服的患者需要多注意这一点。
不要等到病情复发之后才才想到吃药。
2、饮食上面一定要多注意吃一些比较清淡的食物,特别是清热去火的蔬菜之类不仅是会让血热的病情稍微缓解一点,而且还可能因为这些让体质改变,所以饮食方面患者一定要多注意。
3、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时的去当地有权威的医院首先进行一下全面的检查,如果确定是因为血热而引起的皮肤瘙痒,那么患者就要尽早的治疗,因为血热引起的皮肤病会在治疗。
血热的治疗方案血热是一种常见的病症,通常表现为人体内部过热、代谢功能紊乱等症状。
为了有效治疗血热,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血热治疗方案。
一、中药调理法中药调理法是中医传统的治疗血热的方法之一,通过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效的中药,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生地黄等。
中药调理法适用于患病较轻的病人,且疗程较长。
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调节气血循环,改善血热症状。
针灸疗法需要找到准确的穴位,因此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操作。
针灸疗法适用于患病较轻,病情较为稳定者。
三、物理降温法物理降温法是一种常见且简便的治疗血热的方法。
它包括用温水擦拭全身,冷敷等。
通过物理降温可以迅速降低体温,缓解病症。
物理降温法适用于轻度发热的患者,但不适用于重度发热或体质虚弱的患者。
四、药物治疗法药物治疗法是目前常用的治疗血热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退热药、抗生素等。
退热药可帮助降低体温,抗生素可用于治疗病因感染。
然而,药物治疗法可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因此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五、饮食调理法饮食调理法是通过合理的饮食来改善血热症状。
病人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同时,适量摄入水果和蔬菜,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排泄体内的热毒素。
六、心理调节法血热症状除了身体上的表现,也可能与心理压力有关。
心理调节法包括通过参加运动、瑜伽、冥想等活动来缓解紧张情绪,放松心情。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从而改善病情。
综上所述,血热的治疗方案可以选择中药调理法、针灸疗法、物理降温法、药物治疗法、饮食调理法和心理调节法等。
根据病情的轻重和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此外,饮食调理和心理调节也是治疗血热的重要辅助措施。
最终目的是恢复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热是怎么回事
导语:血热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而血热的除了泛指上火导致的口干,便秘等症状之外,血热还会引起其他的身体疾病,尤其对于我们的五脏六腑
血热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而血热的除了泛指上火导致的口干,便秘等症状之外,血热还会引起其他的身体疾病,尤其对于我们的五脏六腑来说,同样是危害性极大的。
因此血热是需要及时服用中药改善体内的症状,并且去火和祛除毒素的。
那么到底血热是怎么回事?
其实“血热”这个词出自中医的描述,血热主要指的是我们的血液运行速度过于快,而且血液运行的力量过大等,除了容易导致我们人体内的毒素增加之外,还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是肾衰竭等。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血热是怎么回事。
血热能引起体内哪些疾病
1、血行加快或血行力量过大,可以导致内分泌失调,神经紊乱或脉道受到损伤,则易使血逸脉外而出血,对心、肝、脾、肺、胃、肾等脏腑的功能都有损伤,已有病症都会加重。
2、体内毒素上升可以导致肝炎或者肝炎患者病情加重,消化不良、胃胀、呕吐、肾衰。
血热是怎么回事
血热泛指热象表现如口干、口苦、发热夜甚、舌红苔黄、尿短赤、便秘等一系列症群的多种疾病。
血热可动风,也可耗气伤阴,导致阴虚内热,出现五心烦热(即手、足、心烦热)、盗汗等现象。
中医认为正常状态是血在温暖的气息下运行,遇到寒气就会凝滞。
如果体内阳气过盛,火气很大,血液过热则血行加速,脉搏跳动变急,甚至会伤害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病情分析:血热只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
中医认为,每个人有不同的体质,血热就是众多体质中的一种,血热体质的人最明显症状是“五心感热”,容易流鼻血、长痤疮等。
需注意的是,血热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
很多人都觉得血热是一种病,其实不然。
血热在中医上讲并不是一种病,而是阴虚体质的一种表现,是一种症状。
血热的最明显症状就是“五心感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内心热。
一般血热的人会自我感觉特别热,但其实体温并不高。
指导意见:血热的人大都会觉得燥热难耐,尤其是夏天会觉得特别难受,有些人在家恨不得光着脚走路,且天天喝冷饮,觉得这样能让自己“凉快”点,舒服点。
对于这些降温办法,其实是不妥的。
血热的人感觉燥热并非是天气造成的,而是一种内热,因此,即便喝再多的冷饮也无济于事。
想要缓解血热症状,最主要是凉血。
用生地丹皮栀子首乌熬煮服下,能很好地调理血热体质,达到凉血目的。
因为这些中药有很好的凉血、清热作用。
建议使用时,最好能让医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配比药量,以免对身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血热炽盛病机,主要表现:一、热象:血热多属阳盛则热之实性、热性病机和病证、并表现出热象。
二、血行加速:血得热则行,可使血流加速,且使脉道扩张,络脉充血,故可见面红目赤,舌色深红(即舌绛)等症。
三、动血:在血行加速与脉道扩张的基础上,血分有热,可灼伤脉络,引起出血,称为“热迫血妄行”,或称动血。
四、扰乱心神:血热炽盛则扰动心神,心主血脉而藏神,血脉与心相通,故血热则使心神不安,而见心烦,或躁扰发狂等症。
具体来说血热的人症状: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很热;经期会提前7天以上,血量多,颜色深红或紫,或经期比较长,淋漓不断;鼻子容易出血,晚上多梦。
手足冰冷属于阳虚,是体内阴寒之气太重,阳气全部用来温暖身体里边,而没有更多的阳气来温暖四肢了,因为身体很清楚,体腔中冰冷了人就死了,四肢冷了人一样活着,所以先温暖体腔里边。
而,脾胃主四肢,四肢冰冷,必然和脾胃阳气不足有关系,说明您平时吃生冷东西比较多。
而脾胃主管消化功能,消化功能不好了,自然脸上要长包,一般脑门、嘴周围、鼻子附近、下巴等地方长包都是消化功能不好的表现。
病情分析:您好,怕冷且手脚冰凉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的温度降低,阳气不足,而人体自身的阳气也会不足,身体出现虚的表现。
另外,因为天气寒冷,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神经末梢循环不良”,而导致手脚总感觉冰凉指导意见:1.西洋参泡水饮用;2.吃芝麻、花生等富含维生素E和多种营养,可以帮助维生素B 的吸收,加强神经对抗寒冷的能力。
维生素E还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可以加强肢体末梢的血液循环;3.吃洋葱、辣椒等可以帮助身体产生热量、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
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既能使身体暖和,又能舒缓疲劳神经。
注意平时生活中适当的体育锻炼方法拒绝手脚冰冷全方位要解除手脚冰冷,必须从日常生活各方面来着手,快快开始运动、食疗、吃药膳、泡温泉、按摩,你就可以四肢温暖、面色红润地啰勤运动.勤甩手建议你一早起来做做运动,健走是最佳选择喔用比走路快、比跑步慢的速度,大步往前走,双手顺便甩一甩,走上30分钟,促进气血运行,全身就会暖呼呼,因为一早就让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加速,所以整天都会充满活力,不容易发冷喔你也可以试试简单的爬楼梯、原地跳跃,动个20分钟,达到稍微流汗的程度,都有助于强化体温调节能力。
工作40分钟后,最好站起来走一走、踏踏步,工作中也不时地动动手指、脚趾,皆可帮助血液循环。
多补充维他命E维他命E可扩张末梢血管,对于末梢血液循环畅通很有帮助,但维他命E的效果较缓慢,须持续3个月才可见效,而且每天必须服用210-250IU才足够。
吃含烟碱酸烟碱酸对于稳定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很有帮助,也可改善神经紧张、紧张性腹泻、皮肤炎,更可扩张末梢血管,改善手脚冰冷,如果大量服用,还会脸部通红、发烫呢Tips 1-烟碱酸在哪里烟碱酸在动物肝脏、蛋、牛奶、起士、糙米、全麦制品、芝麻、香菇、花生、绿豆、咖啡中,含量都很丰富。
Tips 2-维他命B群可帮助合成烟碱酸维生素B1、B2、B6能帮助烟碱酸的合成,想促进末梢血管扩张,每天可补充30-60mg 的维他命B群。
吃坚果胡萝卜可藉由日常食补法,让身体暖一暖,如坚果类的核桃仁、芝麻、松子等;蔬菜类的韭菜、胡萝卜、甘蓝菜、菠菜等;水果类的杏、桃、木瓜等,都是饮食最佳选择,其它如牛肉、羊肉、海鲜类、四神、糯米、糙米、黄豆、豆腐、芝麻、红糖,都属于温热性食物,是手脚冰冷的人应多选用的食材。
要特别提醒,容易手脚冰冷的人,一年四季都要避免吃生冷的食物、冰品或喝冷饮吃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芥末、大蒜、青葱、咖哩等辛香料,可促进血液循环,利用平常饮食时,搭配食用,例如吃炒面、炒米粉时就加点辣椒酱;喝汤时就多加点胡椒粉;吃水饺时,配碗酸辣汤,无形中就吃进好多辛香料啰常吃温补食物如人参茶、姜母鸭、桂圆茶、黑芝麻、甜汤圆等,冬天吃不仅让身子暖,可以达到补身渐\效,手脚也能不再冰冷。
中药中有许多药物可改善及预防手脚冰冷,如人参、党参、当归、丹参、北耆、鹿茸、兔丝子、巴戟天、玉桂、肉苁蓉、仙茅、玉桂子、桂枝、麻黄、干姜、花椒、胡椒、肉豆蔻、草豆蔻等,不论是泡茶、熬煮、入菜,多多食用就对啦。
抗手脚冰冷食补法人参、枸杞各5钱,加入1500cc的水,用大火煮滚后,再用小火煮15-20分钟,即可饮用。
人参7-8片、核桃15-20颗,加水盖过,用大火煮开后,再用小火煮10-20分钟,睡前温饮,可光喝汤汁,但最好将熬煮的渣一并服用。
红枣、龙眼适量,加水熬煮即可饮用,特别适合贫血、容易感到头晕的人。
姜丝爆羊肉羊肉切薄片,生姜切细丝,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青烟时,倒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倒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三香辣椒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
以上三种原料,分别捣烂,然后再混合,加盐和味精,即可食用。
大枣枸杞羊肉汤羊肉切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煮熟即可。
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橘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
菜谱三款1.姜丝爆羊肉羊肉切薄片。
生姜切细丝。
锅内加油少许,起旺火,待油冒清烟时,入花椒、八角,炸出香味,入姜丝略炒,加入羊肉片翻炒,加入盐、味精,出锅时淋麻油即可。
2.大枣枸杞羊肉汤羊肉切八分大块,在开水锅中氽出血水备用。
大枣和枸杞洗净备用。
锅内加水,放入羊肉,葱姜大料同煮。
煮半熟时,加入大枣、枸杞和盐,再煮,煮熟即可。
如果不喜欢羊肉的膻味,可以与大枣同时加入桔子皮一两片,即可减轻膻味。
3.三香辣椒红辣椒(根据自己吃辣的程度,选择辣椒品种),在炉火上烤干至接近焦;花生米,炒熟至酥脆(芝麻也可);大葱在炉火上烤至外层焦糊,剥去外层。
以上三种原料,各自在臼中捣烂,然后再和成一起,加盐和味精,即可。
此菜对于喜欢吃辣又喜欢粗粮的朋友,最是美食——三香辣椒卷入煎饼,大口吃来,最是过瘾,而吃“黄金塔”(窝头)时,把三香辣椒抹如窝头孔内,吃来也是痛快!不饿过头不要偏食、过度减肥,让身体储存些适量的脂肪,可帮助维持体温。
如果,预先知道今天因工作忙碌,无法按时吃饭,可先准备些饼干、面包,或是人参茶等适时地补充热量。
身体疗养编辑注意保暖别因为爱美,或穿太多怕被人家笑,而少穿御寒衣物,各种保暖的措施,如外套、毛帽、手套、围巾、口罩、卫生衣、袜子等,天气冷时都要全部穿戴齐全。
脱掉添加的外衣前,须确定天气已经热起来了,不要因为心理烦躁、紧张、潮热,或活动后感到发热,就马上脱掉御寒的衣物。
也不要穿太紧的衣服,因为衣服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
晚上睡觉前,记得穿上保暖的毛袜,帮双脚防寒,要注意,如果脚失去温度,就不容易入睡啦精油泡澡有空时,可多泡澡,并在热水中加入生姜或甘菊、罗勒、肉桂、迷迭香等精油、辣椒入浴剂等,皆可促进血液循环,让身体暖和起来。
洗澡时,可用冷水和热水交替冲淋手脚,藉由血管一冷一热间的缩放,达到畅通血液的目的。
在睡前用热水泡泡手脚,也可促进末梢血液循环,帮助入睡。
别忘了,泡脚后,要立刻用毛巾擦干,并赶快穿上保暖袜子。
超强泡手脚剂:如果你的手脚真的发冷到不行,区区的热水已经无法满足你,建议你找个水桶,里面装热水+米酒+姜,热水和米酒的比例是1:1,趁着看电视或休息时浸泡,很有效喔穴道按摩中医师建议,天天按摩,可以缓解手脚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状。
阳池这个名字就意味着囤聚太阳的热量。
阳池穴在人的手背手腕上,位置正好在手背间骨的集合部位。
寻找的方法是,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上按压,在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了。
阳池穴是支配全身血液循环及荷尔蒙分泌的重要穴位。
只要刺激这一穴位,便可迅速畅通血液循环,温和身体。
刺激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
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
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还用不着别人帮忙。
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如有全身畏冷的的现象你可按摩大拇指内侧的合谷穴、手腕内侧3-5cm的内关穴及膝盖下方6-8cm的足三里穴道治疗若要谈女性的敌人,还是得属“手脚冰冷”。
据说,女性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是此症的受害者。
有的甚至因烦恼手脚冰冷格外严重,而得失眠症,还有许多女性,连夏天也离不开厚厚的内衣或袜子,还很容易引起月经不调或生理痛,有时,更会成为不孕的原因。
手脚冰冷的原因有低血压或贫血等等,不过最多的仍然是自律神经失调,因而在擅长调整自律神经的穴道疗法中,手脚冰冷的疗效是最佳的。
治疗穴位及刺激方法太溪穴治疗手脚冰冷极其有效。
被此症困扰的朋友,请务必在睡觉前刺激此穴,在每天反复刺激之下,不觉间便忘记了手脚冰冷这回事了。
太溪穴在脚踝内侧的旁边。
从足踝内侧中央起,往脚趾后方触摸,在足踝内侧和跟腱之间,有一个大凹陷。
这凹陷中间,可感到动脉跳动之处的即是太溪穴。
可在太溪穴上用间接灸、线香灸刺激,皆有疗效。
或仔细地按摩刺激,效果亦佳。
白天,可在此穴贴上米粒,这样,即可长时间保持穴道疗效。
若能同时并用次髎穴、涌泉穴、三阴交穴,效果更好。
手上的指间穴再介绍另一个对手脚冰冷有效地特效穴。
此穴位于食指到小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近手背侧之处。
刺激指间穴时,用指尖稍微用力地揉压手指的分叉,如此用力搓揉指间穴一二分钟,刚刚还冰冷的手,会变得暖烘烘的,此穴具有驱除手脚冰冷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