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混凝土工程检测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18.50 KB
- 文档页数:9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1.前言2.工程概况3.施工组织设计4.安全生产措施5.施工进度计划6.质量保证措施7.环境保护措施8.后记前言本文旨在对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安置区一期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介绍,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安全施工。
工程概况该工程总占地面积约为200亩,包括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区等多个区域。
本次施工的主要内容为住宅区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多栋住宅楼和相关配套设施。
施工组织设计本次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前,我们将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规划,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设立专门的施工指挥部,并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设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是我们施工工作的首要任务。
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卫生。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因素。
我们将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施工。
同时,我们将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的按时完成。
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是我们施工工作的核心。
我们将严格按照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检验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是我们施工工作的重要任务。
我们将严格遵守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后记本次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混凝土测量方案一、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的材料,其质量的测量对于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介绍一种混凝土测量方案,旨在帮助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正确、准确地进行混凝土质量的测量。
二、测量工具准备1. 秤在混凝土测量中,秤是最基本的工具之一。
要确保秤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检测,并且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2. 手持式温度计混凝土的温度对于其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使用手持式温度计可以及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情况,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水泥桶和搅拌工具为了准确控制混凝土的配比,需要一个标准的水泥桶和搅拌工具。
在每次测量前,应确保水泥桶干净,并且搅拌工具与混凝土不会发生反应。
三、测量步骤1. 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测量之前,必须对测量工具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和校准秤、测量水泥桶容量等。
确保所有工具没有损坏和污垢。
2. 混凝土配比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混凝土的配比比例,并将水泥、砂子、石子等材料精确地称量,并放入水泥桶中。
3. 混合材料使用搅拌工具将混合材料充分搅拌,直到达到均匀的状态。
在搅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适量添加水,但必须注意控制水的用量,以保持混凝土的质量标准。
4. 温度测量在混凝土搅拌完成后,使用手持式温度计测量混凝土的温度。
将温度记录在测量表中,并与工程要求的温度范围进行比较。
5. 容量测量使用秤对混凝土样品进行称重。
根据工程要求,可将混凝土样品分为多个部分进行称重,并记录每个部分的重量。
确保所有称重值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6. 结果记录将所有测量结果记录在混凝土测量表中,并进行审查和核实。
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测量结果分析根据混凝土测量结果,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可以与工程要求的指标进行对比,确定是否符合要求,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五、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混凝土测量方案,包括测量工具准备、测量步骤和测量结果分析等内容。
通过正确使用这个方案,可以准确、可靠地测量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水泥细度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依据标准:《水泥细度检验方法(筛析法)》(GB1345-2006)二.仪器设备:1.试验筛——45μm方孔筛或80μm方孔筛。
筛网符合GB/T6005R20/3 80μm,GB/T6005R20/3 45μm的要求。
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应有良好的密封性。
2.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
3.天平——最大称量值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
三.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间混进其他水泥。
四.方法步骤:1.筛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80μm筛析试验称取试样25g、45μm筛析试验取试样10g(W),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
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Ks)。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
五、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F (%)=100Wg Ks g )水泥试样质量()水泥筛余物质量(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二.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
2.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丝或尼龙丝上,另一根指针的根部再挂上300g 质量的砝码时,两根指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17.5mm ±2.5mm 范围内,即2x=17.5mm ±2.5mm ,当去掉砝码后的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
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410mm ×240 mm ×310 mm ,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50mm 。
混凝土质量检验混凝土质量检验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工程实践中,混凝土质量检验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检验的背景意义、检验流程和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 背景意义混凝土是建筑结构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混凝土质量检验是在混凝土施工及使用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和成品进行检测,评估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确保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保证建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
2. 检验流程和方法混凝土质量检验主要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等环节。
原材料检验主要包括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的抽样检测,通过对原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检测,保证混凝土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混凝土使用环境、承载条件等要求,确定混凝土的水灰比、水泥用量等,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是通过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评估混凝土的抗压能力,检验混凝土的强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在混凝土质量检验过程中,常见问题包括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合理、原材料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掺假掺杂等。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制定严格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等方式进行解决。
另外,在混凝土施工现场,应加强对混凝土的浇注、养护等环节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混凝土质量检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检验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混凝土的质量检验,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为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混凝土试验计划书一、引言本试验计划书旨在确定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以评估混凝土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该试验计划旨在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以便在工程实践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二、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目的是:1. 确定混凝土的压缩强度和抗折强度;2. 评估混凝土的吸水性能和渗透性;3. 测试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冻融性能。
三、试验方法根据相关标准,本试验计划将采用以下试验方法:1. 压缩强度试验:按照ASTM C39标准进行,使用标准圆柱体试件,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加载速率和应力-应变曲线。
2. 抗折强度试验:按照ASTM C78标准进行,使用标准梁试件,试验过程中将记录加载速率和应力-应变曲线。
3. 吸水性能试验:按照ASTM C642标准进行,将混凝土试件置于水中并记录吸水量和吸水速率。
4. 渗透性试验:按照ASTM C1202标准进行,使用电导率法测定混凝土试件的电导率。
5. 耐久性试验:按照ASTM C666标准进行,将混凝土试件置于不同环境条件下进行冻融循环试验,记录试件的质量损失和表面破坏情况。
四、试验计划本次试验计划如下:1. 样品准备:从工程实际施工中获取代表性的混凝土试样,并按照标准要求制备试件。
2. 试验设备准备:确保试验设备的准备和校准工作完成,包括试验机、水槽、电导率仪等。
3. 试验参数设定:根据试验方法要求,设定试验参数,如加载速率、试验温度等。
4. 试验过程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记录试验参数、试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拍摄照片作为记录。
5.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写: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计算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并编写试验报告。
五、质量控制为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 试验设备的校准:在试验前对试验设备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2. 样品的代表性:从工程实际施工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混凝土试样,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3. 试验环境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控制试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减小外界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数量及要求关于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数量的要求各委托及检测相关单位:根据芜湖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办【2011】18号文件精神,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应包括实体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厚度及钢筋间距等。
为了减少委托单位的检测费用,我公司根据站领导指示,结合相关规范,检测数量确定如下,请各委托方参照制定监测方案,委托时应把检测方案一并提交。
一、主体结构工程实体混凝土强度现场检测(回弹法或取心法)数量须符合下列要求:1、每验收段不少于2个构件;2、总层数18层级18层以下楼房,每三层不少于1个构件;3、总层数18层以上楼房。
每四层不少于1个构件,且检测构建总数不少于6个;4、如发现异常,适当增加检测数量。
二、主体结构梁类、板类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数量符合下列要求:1、每验收段梁类、板类构件检测数量均不少于5个;2、总层数18层级18层以下楼房,梁类、板类构件每三层检测数量均不少于2个;3、总层数18层以上楼房,梁类、板类构件每两层检测数量均不少于1个,且检测构件总数均不少于12个;4、板类构件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构件数量不宜少于板类检测构件总数量的50%。
三、现浇板厚度及受力钢筋间距检测数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检测构件与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构件相同,在测试板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时,同时测试钢筋平均间距;2、现浇板厚度测试为每块现浇板测试三点,测点均匀布置在现浇板的一条对角线上。
四、对于委托单位要求增加检测数量的,我单位将积极配合检测。
五、混凝土子分部工程验收以混凝土同条件(600℃·d)养护试件检测报告结合主体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报告确定。
六、构筑物及其它结构形式视工程情况具体确定。
七、此检测数量2011年8月1日起执行(以检测时间为准)。
附件: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现场监测方案格式样板。
芜湖市建昌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七日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现场检测方案根据芜湖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质办【2011】18号文件精神,混凝土主体结构工程实体检测应包括实体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现浇板厚度及钢筋间距等。
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一、工程概况1.1 工程名称:XX项目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1.2 工程地点:XX项目现场1.3 工程简介:XX项目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是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的编制、执行、数据处理等。
二、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目标2.1 总体目标: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2.2 具体目标:(1)检测数据准确可靠,真实反映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2)检测项目完整,覆盖所有关键部位和环节;(3)检测过程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4)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达到相关规定;(5)按时完成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工作,满足后续施工进度需求。
三、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原则3.1 科学性:根据工程特点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
3.2 准确性:确保检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可靠。
3.3 规范性:检测过程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3.4 全面性:检测项目应涵盖所有关键部位和环节。
3.5 可行性:检测方案应具备可操作性,易于现场执行。
四、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内容4.1 检测项目:包括混凝土强度、裂缝、沉降、钢筋保护层厚度等。
4.2 检测方法:明确各检测项目的具体方法,如取样检测、非破坏性检测、观测检测等。
4.3 检测步骤:详细描述各检测项目的实施步骤,包括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检测过程、检测后的数据处理等。
4.4 检测周期:根据工程进度和检测要求,确定各检测项目的周期和频次。
4.5 检测责任主体:明确各检测项目的责任主体,确保检测工作有序进行。
五、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实施与调整5.1 施工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并经相关部门审批。
5.2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5.3 施工过程中,如遇到特殊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重新制定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六、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总结6.1 工程结束后,对混凝土结构实体检测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职工食堂改扩建项目主体结构检测专项方案施工单位(盖章):监理单位(盖章):委托单位(盖章):检测单位(盖章):2023年10月18日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根据本工程项目结构的特点和构件的重要性,特制定本检测专项方案。
1.2编制依据1.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1.2.2《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技术规程》(JGJ/T23-2011)1.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1.2.4《关于加强建筑市政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管理工作的函》1.2.5本工程“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二、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职工食堂改扩建项目2.2 项目地址:2.3 结构形式:框架结构2.4 层数及建筑面积2.5本次检测代表部位:2.6各楼栋/部位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2.7钢筋保护层厚度设计值(mm)2.8楼板设计厚度(mm)三、结构实体检测内容结构实体检测构件由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项目部共同选定,编制审批检测方案。
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在项目监理相关人员见证下,按结构实体检测方案进行见证检测。
3.1本工程结构实体检测的范围及内容:柱(剪力墙)和梁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柱(剪力墙)、梁、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混凝土楼板厚度。
3.2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3.2.1检测部位的选定(1)检测频率要求:混凝土强度检测采用回弹检测,按建筑总层数的50%楼层进行抽测,每个抽测层抽取不少于3个柱(剪力墙)构件和3个梁构件。
当柱(剪力墙)构件超过40个时,增加抽测构件数量按超出构件数量的10%抽取;当梁构件超过40个时,增加抽取构件数量按超出构件数量的5%抽取。
(2)抽测部位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本检测批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部位如下:3.2.2检测方法本检测批混凝土抗压强度采用回弹法检测,检测结果按单个构件检测。
3.2.3 检测结果的合格判定当回弹检测结果中个别构件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个别构件进行钻芯法检测,或采取钻芯修正回弹法对回弹法检测结果进行修正;也可以采取GB 50204-2015附录D回弹-取芯法对该批混凝土强度进行评定;经回弹-取芯法评定不合格的,应扩大抽检数量,检测结果提交鉴定机构或原设计单位进行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鉴定。
混凝土施工检测方案1. 检测目的和范围本检测方案旨在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测范围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及强度等。
2. 检测项目和方法2.1 检测项目1. 原材料检测: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
2. 配合比检测: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等。
3. 浇筑检测:浇筑高度、分层厚度、浇筑速度、振捣等。
4. 养护检测:养护温度、湿度、养护时间等。
5. 强度检测: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拉强度等。
2.2 检测方法1. 原材料检测:按照《水泥、砂、石子、水、外加剂等国家标准》进行检测。
2. 配合比检测:通过计算和试验验证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浇筑检测:通过现场观察和测量,确保浇筑过程符合规范要求。
4. 养护检测:通过温度、湿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养护条件符合要求。
5. 强度检测:按照《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检测。
3. 检测流程1. 收集资料:收集混凝土施工相关设计文件、施工记录、检测报告等。
2. 现场查看:了解施工现场情况,确认检测项目和方法。
3. 取样检测:按照检测项目和方法,现场取样进行检测。
4. 结果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判断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5. 检测报告:编制检测报告,提出整改建议和措施。
4. 质量控制措施1.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对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得使用。
2. 严格控制配合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调整,确保混凝土性能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过程控制:确保浇筑、养护等环节符合规范要求,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4. 定期进行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试块进行定期检测,评估混凝土质量。
5. 检测周期和时间1. 原材料检测:在原材料进场时进行检测。
2. 配合比检测:在混凝土施工前进行检测。
3. 浇筑检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检测。
4. 养护检测:在混凝土养护期间进行检测。
5. 强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14天、28天分别进行检测。
承德铂悦山项目B-09、B-10地块G2楼混凝土工程检测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承德市冯营子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2015年7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检测制度规定及计划---------------------------3
一、工程概况
(二)各楼概况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为乙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检测制度规定及计划
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首先对进场混凝土检验其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2、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检测其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
3、现场取样制作检测
3.1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取样制作混凝土试块,标养试块养护三天拆模后送至有检测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养护,到达标养天数后进行标养混凝土试块试压。
同条件试块放在结构实体代表部位进行同条件养护,达到600度日后送至实验室进行试压。
3.2取样及检验依据标准
(1 )《普通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物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02);
(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3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2010);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5)G2#楼施工图纸
3.3取样方法
(1)混凝土试样应在浇筑地点随机取样;
(2)混凝土试样应从同一运输车卸料过程中卸料是的1/4到3/4之间采取,试样的采取及坍落度试验应按定在20min内完成,试件制作应在40min内完成。
4、混凝土试块送检计划表
5、结构实体混凝土检测
5.1检测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3)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4)G2#楼施工图纸
5.2检测内容及计划表
5.2.1混凝土强度检测
5.2.2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
5.2.3楼板厚度检测
5.2.4主要砼构件断面尺寸检测
实测要求:实测该构件的中间部位并将检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按楼层、结构缝或施工段划分检验批。
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对墙,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少于3间;对大空间结构,墙可按相邻轴线高度5m左右划分检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对电梯井,应全数检查。
对设备基础,应全数检查。
5.2.5楼面标高检测
实测楼板的中心部位,并将实测部位及实测值在现场标识。
实测要求:住宅建筑每户检查3处,其他建筑每100㎡检查1处,同一楼层的不同板面标高应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