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
- 格式:ppt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8
中国食品添加剂企业清单(30家):
1,广州伟恩贸易有限公司
2,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3,上海欣融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4,广州市华柏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5,北京北大正元科技有限公司
6,上海荣港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7,广州市凯闻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8,上海爱兮缇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9,上海格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10,上海东索贸易有限公司
11,天富(中国)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12,上海中欣香料有限公司
13,戴纬林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14,东莞市华麟贸易有限公司
15,上海福乐贸易有限公司
16,华宝食用香精香料(上海)有限公司17,国际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18,浙江嘉兴中华化工集团有限公司19,芬美意香料(中国)有限公司
20,上海奇华顿有限公司
21,德之馨(上海)有限公司
22,天津瀛江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23,广州馨杰添加剂有限公司
24,上海爱普香料有限公司
25,上海新华香料有限公司
26,上海科迈香料有限公司
27,云南天宏香精香料有限公司
28,曾田香料(昆山)有限公司29,上海百润香精香料有限公司30,深圳波顿香料有限公司。
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储存和运输等过程中对食品进行的直接添加或间接接触的物质。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旨在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质地,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增加食品的营养价值,以及改善食品的加工性能和储运性能等。
然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
本文将对食品添加剂管理规定进行详细介绍。
一、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包括色素、甜味剂、食品香精、酸味剂、食品保鲜剂、酶制剂、调味剂等。
食品添加剂按照其作用和用途可以分为增色剂、香精香料、甜味剂、酸味剂、保鲜剂和增稠剂等多个类别。
二、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安全性评价为了确保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各国都设立了相关的安全性评价机构。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评价主要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进行。
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毒理学、营养学、微生物学和致敏性等方面的评价。
只有经过安全性评价合格的食品添加剂才能被允许使用。
三、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为了保证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使用条件和限量标准。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条件主要包括食品类别、用量限制和最大残留量等方面的规定。
对于不同的食品类别,使用的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也有所不同。
四、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为了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各国都要求在食品包装上标明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和用量。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标签标识要求主要包括名称、用量、功能和剂型等方面的规定。
消费者只有对食品添加剂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五、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建设为了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风险,各国都在建设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
在我国,食品添加剂的追溯体系主要包括生产企业的备案登记、食品流通环节的质量追溯和消费者投诉受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追溯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食品添加剂管理的效能。
六、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为了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督检查工作,各国都设立了相关的监督检查机构。
风味改良类食品添加剂中风味改良类是侧重于改善食品香气或口味,即调整食品风味为目的的添加物质。
包括有关国家标准中涉及的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增味剂以及香精香料物质四种类型的添加剂。
按香料(Flavoring agent)、食品调味剂(酸味剂(Acidity regulator)、甜味剂(Sweeteners)、鲜味剂)介绍。
第六章食品香料和香精本章学习目的与要求熟悉食品香料和香精的概念、分类,掌握食品香料和香精的特性及其应用。
香料是具有一定香气,用于调配某香型香精或者增香的物质。
食用香精则是指由各种香料和辅料(包括载体、溶剂、添加剂)调和而成,用于食品调香或增香的物质。
香料可以用来制作、调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于食品调香或者直接添加在食品中。
由于大多数香料物质的香气在香型或其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局限性。
在实际中,往往利用多种香料通过调配制成各种香型的香精使用。
由于食用香精是由香料经简单的调兑而成的、种类与数量无可圈限的产品。
因此国家标准中仅对食用香料的种类与使用有所规定。
对于允许在食品加工中使用的香料,其分类代码是按照国际上相关组织如FAO/WHO、JECFA、FEMA、COE、IOFI等对食用香料的分类编号制定的。
食用香料和香精,是以改善、增加和模仿食品的香气和香味为主要目的的食品添加剂。
又称香味剂。
食品的香气是食品中挥发性物质的微粒悬浮于空气中,经过鼻孔刺激嗅觉神经,然后传至大脑而引起的感觉。
能用嗅觉辨别出该种物质存在的最低浓度称为香气阈值。
食品的香是嗅觉、口感的综合,是食品应有的很重要的感官品质,对人有强烈的吸引力,控制着人的食欲。
香味物质在食品香气中所起的作用若以数值定量化表示,则称为香气值或发香值,香气值是香味物质的浓度与它的阈值之比,即:香气值=香味物质的浓度÷阈值一般香气值<1时,这种香味物质不会引起人们的感觉。
咀嚼食物时所感知的香味与香气密切相关。
咀嚼食品时,香味物质的微粒进入鼻咽部并与呼出气体一起通过鼻小孔进人鼻腔,甚至当食物进入食道,在呼气时也会带着香味物质微粒的空气由鼻咽向鼻腔移动,这时对食物或饮料的香气感觉最敏锐。
GB 3061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QB/T 1505-2007食用香精GB 30616 中食品用香精定义:由食品用香料和(或)食品用热加工香味料与食品用香精辅料组成的用来起香味作用的浓缩调配混合物(只产生咸味.甜味或酸味的配制品除外),它含有或不含有食品用香精辅料。
通常它们不直接用于消费,而是用于食品加工。
注1:应严格区分食品用香精和调和油,调味品是食品中的一类,一般可直接食用。
食品用香精可以是调味品很小的组成部分。
注2:食品用香精铵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QB/T 1505-2007中对食用香精的定义:用来起香味作用的浓缩调制品(只产生咸味.甜味或酸味的配制品除外),它可以含有也可不含有食用香精辅料。
通常它们不直接用于消费。
食用香精包括食品用香精、饲料用香精和接触口腔与嘴唇用香精。
GB 30616 中食品用香精辅料定义:对食品用香精生产,储存和应用所必须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
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增味剂.酸度调节剂除外)在最终加香产品中无功能。
QB/T 1505-2007中对食用香精的定义:对食用香精生产、储存和应用所必须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
所加的食品添加剂在最终加香产品中无功能。
胶囊型粉末香精定义:香味和(或)香味成分以芯片的形式被包裹于固体壁材之内的颗粒型香精微胶囊型粉末香精定义:香味和/或香味成分以微小芯片的形式被包裹于固体壁材之内的微细颗粒型香精GB 30616 乳化香精的粒度、千倍稀释液稳定性指标增加备注:只适用于饮料用乳化香精QB/T 1505中没有千倍稀释液稳定性,粒度只针对微胶囊的粉末香精液体香精不再区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对于粉末香精分为拌和型和胶囊型两种GB 30616香精分类为:液体香精、乳化香精、浆(膏)状香精、粉末香精(搅拌型和胶囊型)香精分类为:液体香精(油溶性和水溶性)、浆(膏)状香精、粉末香精(搅拌型和微胶囊型)拌和型粉末香精的水分指标为≤20.0%,胶囊型粉末香精的水分指标为≤15.0%拌和型粉末香精的水分指标为≤15.0%,微胶囊型粉末香精的水分指标为≤7.0%取消了食盐含量指标要求、取消了水溶性液体香精的溶解度指标要求规定了水溶性液体香精的溶解度指标要求共2页,第1页对于液体香精增加了甲醇含量指标要求,且备注明确甲醇含量的测定只适用于食用酒精含量≥20%的产品。
香料香精分类
香料和香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可以用于美食烹饪,香水制造,以及各种工业领域。
这些物质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天然香料
天然香料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例如从香草、豆蔻、柠檬或橙皮、香料鼠尾草等植物提取。
它们的制作过程相对比较简单,经常使用在厨房中。
2. 香料混合物
香料混合物是一种将不同的香料混合在一起,形成更强烈和独特的味道的方法。
每个混合物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香味,例如印度咖喱粉、五香粉等,都是广受欢迎的香料混合物。
3. 合成香料
合成香料是从化学品中制成的,通常被称为人造香料。
它们经常被用于制造香水和化妆品,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料,但成本更低廉。
大多数香水都是使用合成香料制成的。
4. 天然香精
天然香精是从天然物质中提取的精华,例如从天然香料中提取。
这些香精通常较为昂贵,但比合成香精更加纯净和天然,因此很受欢迎。
5. 合成香精
合成香精是从化学品中制成的,通常使用在工业制造领域。
这些香精的成本比天然香精低廉得多,因此它们被广泛使用在各种商品中。
6. 食品添加剂
香料和香精通常被添加到食品中,以提高口感和风味。
食品添加剂通常是天然的香料、合成香料或天然香精,它们是经过监管机构批准才可以使用的。
总之,香料和香精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和用途,无论是在食品、化妆品还是其他领域,它们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食用香精香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食用香精香料是什么食品添加剂随着现代人们对于美食口感的不断追求,“香味”成为了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元素。
而在那些饱含浓郁香味的美食之中,一个名词也就不可避免地展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食用香精香料。
那么,食用香精香料到底是什么,它们属于什么食品添加剂呢?一、食用香精香料的定义食用香精香料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又称食用香料、香料、调味料。
它是指用于增强食品香味和调味的物质,可以是天然的或者是人工合成的。
二、食用香精香料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以及原材料来源,食用香精香料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天然香料天然香料是指来自于天然植物、动物等的提取物质,如大蒜、胡椒、花草等。
天然香料通常不含化学合成香料的成分,自然香味清新。
但是,天然香料的提取成本较高,且产量有限,因此价格也比较昂贵。
2、化学合成香料化学合成香料是指通过人工合成分子获得的人造香味,它们的香气原料以及成分普遍比天然香料要便宜。
化学合成香料按照源起可分为煤、石油、天然气和植物等,以及按照香气气味可以分为芳香族和脂肪族等,可以广泛用于各类食品中。
3、增香剂增香剂是指用于调节或强化食品的原有香味的物质,它们能够改善食品香气,增加人们的食欲。
增香剂通常是合成品中添加一部分天然香料,或通过人工合成的方法获得。
三、食用香精香料的作用香精香料在食品中的作用包括:1、增加食品口感及滋味食用香精香料能给食品增加一种独特的香气和口感,从而增加人们的食欲动力。
有些香精香料还可以使得食品更加柔软和美味。
2、改善食品质量和保鲜食用香精香料不仅可以增加食品的香味和口感,也有助于提高食品质量,例如控制食品变质,有助于保鲜,预防腐败。
3、应付不同的食欲需求由于人们的口味习惯、饮食文化和食材原材料不一样,因此针对不同的人群,食品制造商可以根据需要添加特色的香精香料,以便满足不同的食欲需求与口味变化。
综上所述,食用香精香料是食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开发新品、增加口感、增加人们的食欲,甚至是改善食品质量等多方面都有所贡献。
香精香料对食品品质的影响:调节和控制食品味道、颜色的关键一、引言香精香料作为一种能够改善食品口感和味道的重要食品添加剂,一直是食品工业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增强食品口感和风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过度使用香精香料会导致食品不健康,食品工业也因此备受争议。
基于此,本文旨在探讨香精香料对食品品质的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香精香料的作用,提高食品加工的质量。
二、调节食品味道A. 香料的分类及其特点香料分为天然香料和人工合成香料两种。
天然香料是指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香料,可分为蔬菜类(如豆蔻、小茴香等)、水果类(如柠檬、桔子等)、草本类(如薄荷、迷迭香等)和树木类(如香松、松针等)等。
人工合成香料是指在化学合成过程中,用不同的化学合成方法。
目前,人工合成香料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香精香料类别,由于其种类多、生产成本低,通常被用于大规模制造食品。
B. 香精香料对食品味道的影响香精香料引入的味道可以分为五种类型:香味、辛辣味、甜味、酸味和苦味。
香精香料在食品制造中主要通过增强味道、改善味道、修饰味道以及掩盖味道等方式所起到的作用。
以增强味道为例,大家经常吃到的火锅,浓郁的草本香、肉香和芳香调料的香味都是通过香精香料进行调配后加入火锅底料中实现的。
又如,造成新奇且动人的气氛或情境,化食品味道为良好的饮食享受。
C. 食品加香的技巧与注意事项食品加香的技巧与注意事项主要包括添加香精香料的时机与量、香料类型的选择、配料搭配以及环境温度等。
例如,在牛奶、酸奶等饮品中添加糖、香草精等香精香料能够使产品的风味更加浓郁。
然而,过度使用香精香料会对食品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对气味、香气过于敏感的消费者,过量添加不良的香精香料会导致过敏甚至健康问题。
D. 食品味道的质量控制食品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食品的味道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产品味道的一致性和质量。
为此,需要一个完整、可靠的质量控制体系,来把握香精香料的使用量、效果和质量监控。
KKPOUTS、综合执法专刊食品用香料香精作为复配食品添加剂原料的合规性探讨本刊智库专家团专家彭弘雷热点引言:为什么生产许可审批部□拒绝受理使用食品用香料或者食品用香精作为原料参与配方组成的复 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申请呢?最近几年在我省(江苏省)食 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中,有部分 企业在申报复配食品添加剂生产许 可时,使用食品用香料或者食品 用香精作为复配食品添加剂的原 料参与配方组成,被我省生产许 可审批部门以不符合《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 (GB 26687-2011 )的理由拒绝受 理。
对此有企业提出疑义,主要是认为:食品用香料属于《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 )中食品添加剂的 功能类别之一,作为原料参与复配 食品添加剂配方的组成符合复配食 品添加剂的定义,即“为了改善食 品品质、便于食品加工,将两种或 两种以上单一品种的食品添加剂, 添加或不添加辅料,经物理方法混 匀而成的食品添加剂。
”食品用香 精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作为复配食品添加剂的组分之一也符合复 配食品添加剂的定义。
这两种看法看似有理,实则极 度片面,并不正确。
笔者主要从以 下五方面论述理由。
一是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用香精》(GB 30616-2014 > 对食品用香精的定义来看。
食品用香精指由食品用香料和 (或)食品热加工香味料与食品用 香精辅料组成的用来起香味作用的28 I产品可靠性报告法律适用分析报告浓缩调配混合物(只产生咸味、甜 味或酸味配制品除外),它含有或 不含有食品用香精辅料。
该标准中 对食品用香精辅料的定义为:对食 品用香精生产、储存和应用所必须 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配料。
按上 述定义,食品用香料与G B30616- 2014附录A《食品用香精中允许使 用的辅料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混 合属于食品用香精,应申请食品用 香精类的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食品用香精[液体、乳化、浆(膏) 状、粉末(拌和、胶囊)]),且所 加的食品添加剂(增味剂、酸度调 节剂除外)在最终加香产品中无功 能,而复配食品添加剂中的单一品 种食品添加剂在终端食品中都具有 相应功能。
食品添加剂之食用香料1、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形、养分价值,以及为储存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自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也包括养分添加剂、食品加工助剂,食品添加剂可以是一种物质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其大多数并不是基本食品原料本身所固有的物质,而是生产、贮存、包装、使用等过程在食品中为到达某一目的而添加的物质食用香料。
为了提高食品的风味而添加的香味物质,称为食用香味料,简称食用香料。
除了直接用于食品的香料外,其它某些香料如牙膏香料、烟草香料、口腔清洁剂、内服药香料等,在广义上也可看作为食用香料一类。
香辛料是一类能够给食品呈现具有各种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气味的食用植物香料。
花椒具有强2、烈的芳香气,味辛麻而长久,生花椒味麻而且带有辣味,炒熟以后香味深厚;八角香气浓郁,而略带甜味;胡椒有黑、白胡椒之分,黑胡椒辛辣味比白胡椒浓;小茴香气味芳香,调味时可去除菜肴的异味;生姜粉用于调味粉料中,鲜姜用在调味酱中,均起增香作用;丁香芳香味剧烈,可少量用在调味品中;洋葱的辛辣味独特,不但能单独成菜,而且用在调味品中起增香,促进食欲的作用;大蒜具有增香、灭菌的成效。
我国的香辛料加工大部分还停留在粗加工阶段,品质差异较大,产品特征难以充分表现。
近年来蒸馏和萃取技术在香辛料的深加工中得到了很好应用,使香辛料的有效成分得到了充分利用,各种香辛料超微粉末、精油、微胶囊粉末在调味品中表现出很大的优3、越性。
汇香源公司在这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高品质的香辛料系列产品。
香荚兰豆、VanillaBean、香荚兰是珍贵的热带自然香料,经科学测定,香草兰中含有150-170种芳香成份及1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具有极强的补肾、开胃、除胀、健脾等医学效果,是一种自然滋补养颜良药,被誉为“自然香料之王”,加工后的成品干荚可直接利用,也可制成酊剂、浸膏、油树脂。
香荚兰加香产品,具有沁人肺腑的独特香气,是合成香兰素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被广泛用于调制各种高级香烟、名酒、特级茶叶、化妆用品、高级服装,是各类糕点、饼干、糖果、奶油、咖啡、可可、冰淇淋、雪糕等高档食品和饮料的配香原料。
食品用香料、香精简介食品用香精香料一般分为两大类,即食品用香料和食品用香精。
两者目前均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香料香精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部(设在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负责审查组织和管理,目前我省的香精香料生产企业审查由审查部委托我省自行组织。
一、食品用香料定义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附录E的定义,食品用香料是指用于调配食品用香精,并使食品增香的物质。
二、食品用香料分类按照香料的来源分为三类,即天然香料、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GB2760)。
1、天然香料指从香料动物和香科植物(体内含有香成分的动物和植物)的某些生理器官(香囊、香腺、花、叶、根等)以及分泌物中经加工提取的含有香成分的物质,也就是经常说的精油、浸膏、香树脂、酊剂、单离品等。
天然香料大多是混合物,而单离品是化合物。
单离品是从精油分离出的单一物质,如从薄荷油分离出的薄荷醇(即薄荷脑)。
单离品的主要用途是用来合成其他香料,在调香时要注明来源。
2、天然等同香料和人造香料两者都属合成香料,是单一化学物质,有一定的化学结构、化学性质和香气。
两者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再经精制得到具有一定化学结构、香气、香味和理化规格的香料产品。
人造香料与天然等同香料的区别在于人造香料的化学结构至今尚未在自然界中发现。
3、目前批准使用食品用香料(1)GB2760附录B食品用香料目录中的香料;(2)凡列入GB2760附录B中天然等同香料目录的香料,其对应的天然物(其结构完全相同的对应物)视为已批准使用的香料;(3)卫生部食品添加剂增补公告中食品用香料新品种目录中香料。
4、食品用香料使用范围(1)食品用香料仅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
依据:a、GB2760附录B.1的规定,“食品用香料指能够调配食品用香精的香料,本附录中的香料仅用于配制食品用香精。
”b、《卫生部办公厅关于精氨酸不能作为普通食品原料的复函》(卫办监督函(2009)221号))复函“GB2760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品种,不是食品,不得作为食品原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