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4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第一章电一、概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物质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4、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
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但不能检测家用220V 电路。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二、简答1、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串联和并联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答: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答: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点了3,安全用电应注意事项有哪些?答:不能用湿手、湿布等擦带电设备,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在户外不要活动是不要靠近高压电线等带电设备。
第二章新的生命一、概念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繁殖1、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知识要点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在类的生物和非生物。
2、静电既然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什么时候带电呢?(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而且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6、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
7、小灯泡的结构分为: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两个)(图如课本第5页所示)。
只有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8、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是电池的正极,用符号“+”表示,另一端是锌壳,是电池的负极,用符号“-”表示。
9、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被损坏。
10、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回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电路一般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1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换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以是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12、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汇总1.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
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足以致人死亡的220V的交流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
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
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
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
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很长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
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2.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3.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
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
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
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电路中的电压超过了小灯泡上标的1.5V.灯泡太亮会烧坏灯泡的。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有铁.铜.铝等;常见的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
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我们要好好保护绝缘体。
5.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
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四年级下册中,学生将继续学习科学知识,包括物质的特性、物体的运动、简单的电路、生活中的动物和植物等等。
下面是对该册科学知识点的整理。
一、物质的特性1.颜色:物质可以有不同的颜色,比如红色、蓝色、黄色等。
2.形状:物质可以有不同的形状,比如球形、方形、长方形等。
3.质地:物质可以有不同的质地,比如硬的、软的、粘的等。
4.透明度:物质可以有不同的透明度,比如透明的、半透明的、不透明的等。
二、物体的运动1.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速度可以是匀速或变速。
2.曲线运动:物体在曲线上运动,速度会随着曲线的变化而变化。
3.圆周运动:物体围绕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速度是恒定的。
三、简单的电路1.导体和非导体:导体可以传导电流,比如金属;非导体不能传导电流,比如塑料。
2.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组成。
3.电流的方向: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
四、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会产生声音。
2.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空气、水和固体传播。
3.声音的特征:声音有音量大小、音调高低和音色深浅等特征。
五、生活中的动物和植物1.动物分类: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脊椎动物:包括鸟类、哺乳动物、两栖动物等。
3.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4.植物分类:植物可以分为树木、草本植物等。
5.树木:包括常绿树和落叶树等。
六、太阳能和风能1.太阳能:太阳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以用来发电、加热水等。
2.风能:风能是利用风的能量来产生电力的一种可再生能源。
七、水循环1.水的循环:水以液态、气态和固态在地球上循环流动。
2.蒸发: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从水面上升入大气中。
3.凝结:水蒸气在高空变成小水滴或冰晶的过程。
4.降水:小水滴或冰晶聚集在一起,形成云,并最终降落在地面上。
八、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体、环境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3,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的特征。
4.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1)种皮:具有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的作用;(2)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发育成一株植物;(3)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4)胚根:将来发育成根;(5)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
5,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6.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7.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8.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马铃薯、洋葱、番薯等)9.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10.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向地性)IL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12.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13.不同的植物,根的形态特征不同。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变态根。
14.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15.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16.茎的运输作用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
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17.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第一单元电1、静电存在于一切物质当中,且物质同时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平时两个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人感觉不到静电。
2、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同的电荷相互吸引。
3、摩擦可以使电荷发生转移,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不能持续流动。
要使电荷持续流动形成电流,必须同时有电源和电路。
4、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电从电源(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灯泡)返回到它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常见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
家中常用并联。
6、灯泡主要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
其中一个连接点连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连接电源的负极。
电路中的小灯泡要发光必须有电流通过。
7、36V的交流电会对人产生威胁,家用交流电是220V,会直接致人死亡。
8、用导线将电池的两极直接相连会发生短路。
9、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每次至少检测两次。
10、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小灯泡坏了、灯座松了、开关坏了、导线有问题等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之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常见导体:小刀、回形针、钥匙、剪刀等带金属物品,水,铅笔芯,人体。
常见绝缘体:木质的座椅板凳、橡皮、纸板、塑料物品、瓷器、泡沫等。
12、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开关必须同时用导体和绝缘体来做,需要人手持的部位用绝缘体,连接电路部分用导体。
1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电压是3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是1.5V。
并联的灯泡往往比串联的灯泡亮。
14:短路指:电源正负连接,电路损坏;断路指:电路某处断开,电路不通。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完整的油菜由6部分组成: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花属于十字花,包含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
同时拥有这四部分的花叫完全花,如牵牛花、桃花;缺一部分或几部分的叫不完全花,如南瓜花、百合花。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一课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的生命的。
2、解剖种子的顺序是先剖开种皮,在分开子叶,然后在用放大镜观察两片子叶的连接处有什么。
3、种子的种皮能保护内部的组织结构。
4、观察植物的种子时不宜采用的方式是用嘴尝。
5、浸泡一天的种子的胚芽变长。
6、被虫蛀过的种子,一般都不能萌发成幼苗,其主要原因是种子的胚被虫子咬坏。
6、浸泡一天的蚕豆种子,种子外部的种皮破裂,内部的胚根和胚芽开始萌发。
7、不同植物的种子大小,形状,颜色都有所不同,但是它们的结构基本相同。
8、种子的结构:种皮:保护种子,减少水分流失;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连接根和茎的部分;胚根:形成根;子叶:为胚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
第二课种植凤仙花1、我们选种子时,要选择那些丰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为了看清楚种子的萌发过程,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卫生纸,应该把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
3、种植凤仙花应该选择的季节是春季。
4、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温度和水分。
5、最适宜种子萌发的环境是潮湿、松软的土壤。
6、播种后一般经过7到10天凤仙花的种子会萌收回幼苗。
7、凤仙花种子萌发需要相宜的温度、水分、空气、泥土等必备前提。
8、播种凤仙花种子时,要先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口上,然后再放适量的土。
放一块小瓦片的目的是浇水时,多余的水会流出,而土壤不会随着流出。
9、播种凤仙花时,凤仙花种子埋入土中的合理深度大约为1厘米。
10、播种完成后,要在花盆中浇适量的水,适量的水是指使土壤湿润即可。
11、播种完成后,要将花盆放在温暖的地方。
12、播种凤仙花时,要挑选丰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
丰满的种子储备的营养更丰富,更利于萌发,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能保证胚是完整的。
第三课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动物的繁殖和生长:
-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动物的生长过程:出生、幼年期、成年期。
-动物的发育过程:变态生长和不变态生长。
2.植物的繁殖和生长: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成花结种。
-植物的发育过程:开始生长、加粗生长、加高生长。
3.太阳系和惯性: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和小行星带。
-行星运动的特点:公转和自转。
-惯性的概念和原理: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4.空气和水的运动:
-空气的压强:气压和大气压。
-空气的运动:对流运动和风。
-水的运动:自然水循环和河流水循环。
5.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
-生物对光的适应:光合作用和光感受器官。
-生物对温度的适应:体温调节和生物种类的适应温度范围。
-生物对水和食物的适应:水分利用和食物链。
6.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保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
-节约用水和用电:水的循环利用和电的安全使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绿色能源的开发利用。
以上是四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
解动物、植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掌握太阳系和惯性的基本概念,了解空
气和水的运动规律,认识生物的适应环境能力,并且培养环境保护和可持
续发展的意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 1.5V 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重点概括
本文档旨在概括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以下是
主要内容要点:
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 学生将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特点,例如鸟类的羽毛和鱼类
的鳞片。
- 学生将研究如何将动物进行简单的分类,例如分为鸟类、鱼
类和昆虫。
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学生将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播种、发芽、生长和开花。
- 学生将了解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根茎和花粉传播。
3. 物体的各种性质
- 学生将研究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质地等各种性质。
- 学生将了解物体的浮力、导热性和导电性等特性。
4. 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
- 学生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了解一些简单的环境保护知识,如垃圾分类和水资源保护。
5. 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
- 学生将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实验和总结。
6. 生活中的科学
- 学生将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实际例子,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等。
以上是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学科的重点内容概括。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电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 1.5V 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 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5500V 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 1.5V 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2021)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
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胚芽:发育成茎和叶种子胚胚根:发育成根子叶:提供营养2.种植凤仙花1.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在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使用测量纸袋等方式记录种子的生长过程。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4.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5.做一个栽种杯能够观察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
杯壁和卫生纸之间摆放4粒种脐方向不同的种子。
6.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来繁殖后代。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萌生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2.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根最终都是向下生长的。
3.探究植物根的作用实验(1)选用红色的水是为了便于观测。
(2)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防止试管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
(3)实验征象:一段工夫后,发现试管中的水面下降。
(4)实验结论:试管中水面下降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感化。
4.植物的根可以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分歧的植物,根的形态特性分歧。
常见的有直根系、须根系和反常根。
4.茎和叶1.植物的叶子平展而且在茎上交叉生长是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2.植物的叶子能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自身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
3.茎的运输感化实验(1)实验现象:将凤仙花的茎纵切开,发现茎的纵切面上有红色的线状结构。
将凤仙花的茎横切开,发现茎的横切面上有红色的点状结构。
(2)实验结论:茎具有运输的作用。
4.叶具有吸收阳光及蒸腾水分的作用的实验(1)将叶子用黑色纸遮住,使它见不到阳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梳理植物的生长变化一、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部分种子还有胚乳。
种子在一定条件下能萌发成新的植物体。
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各不相同。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
种植凤仙花二、种植凤仙花1.种植凤仙花的方法: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目的是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
3)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
4)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2.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
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3.播种是指用播种的方式种植。
播种的好季节是春天。
三、种子的内部结构种子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由种皮和胚组成。
胚包括子叶、胚根、胚芽、胚轴。
子叶储藏或转运营养物质,有的种子有一片子叶,有的种子有两片子叶。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子叶逐渐消失。
四、不同植物种子的特征观察不同植物的种子,可以发现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滑程度、软硬程度、气味等特征各不相同。
种皮坚韧,保护种子的内部结构。
不同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相同之处是都有胚。
五、总结种子是植物的繁殖体,是新生命的孕育之所。
不同植物的种子有各自的特征,但它们内部结构的基本组成是相同的。
种植凤仙花的方法可以通过观察种子的沉浮来保证发芽率。
4.种子萌发是指种子经历一系列有序的生理和形态变化过程,从吸水开始,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和充足的空气。
5.光照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大多数种子在黑暗中也可以萌发。
6.用种植杯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可以在透明玻璃杯内壁垫几层卫生纸,装入适量的土壤,将种子放在杯壁和卫生纸之间,浇适量的水,不让种子浸在水中。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要点1、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且都具有(繁殖)功能。
3、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
(1)用眼睛看:①肉眼观察种子颜色、形状、大小及其(显著特征)。
②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种子。
(2)用手摸:(软硬)和(光滑程度)。
(3)用鼻子闻:(气味)。
(4)用工具测量:(重量)、(大小)等4、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其中胚分为(胚根)、(胚芽)和(子叶)三部分。
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
5.种子的哪一部分有可能发育成植物呢?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胚根发育成了根,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子叶逐渐消失。
2、种植凤仙花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
我们可以将凤仙花的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这样的种子应挑出去,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
2、凤仙花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份)。
3、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观察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
4、有些植物可用(茎)繁殖后代,如(天竺葵)、(土豆);有些植物可以用(叶)繁殖后代,如(秋海棠)。
3、种子长出了根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2、种子萌发时先长出(根)、然后长出(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且生长速度(快)。
3、根生长的方向和种子放置的方向(无关)、无论把种子的种脐朝什么方向放置,萌发出的根总是(向下生长)。
4、研究根的作用实验中,在水上滴些植物油是(防止水分的蒸发)。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总1.生活中的静电现象一、概念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2.物质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3.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
在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4.静电现象是物质在外力的作用下电荷位置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带电现象。
5.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物体带上静电。
6.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电流就是电荷的运动。
7.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电荷的流动就像缆绳上的缆车,导线上所有的电荷都同时流动。
8.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9.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屋顶的一根金属物起避雷作用。
10.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11.静电一般不伤人。
12.在干燥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把手,会有被电击的感觉。
二.简答题13.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答: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
14.物体不显示带电的原因?答:正负电荷数量相同,相互抵消,所以物体就不显示带电了15.安全用电常识有哪些,日常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答:1.不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以及电源。
2.及时更换旧电线,保护好绝缘体3.有人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4.不用家里和学校插座里的电做实验。
5.不在高压线下活动。
6.雷雨时不在树下避雨。
7.用完电器后,拔出电源插头,移动电器时切断电源16.摩擦生电的原因?答:摩擦使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点亮小灯泡一、概念1..我们生活中的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电1.1879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例如,用梳子梳理头发时,梳子带正电荷,头发带负电荷。
4.生活中有很多静电现象,通过摩擦等方式可以使物体带电。
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5.电荷流动起来就形成了电流。
电流形成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是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6.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7.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
8.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
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9.电池有两极,铜帽一端叫正极,锌壳一端称为负极。
10.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才会发光。
11.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它为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12.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1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1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例如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例如遥控开关。
15.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而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家里和教室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6.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①小灯泡坏了;②导线断了;③电池没电了;④灯座松了,没有连上;⑤开关坏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要点总汇
第一章电
一、概念
1、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所有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物质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2、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3、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4、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5、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
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用电线把这两端直接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
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
7、知道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
8、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但不能检测家用220V电路。
9、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二、简答
1、两节电池在同一电路里,串联和并联哪种连接方法灯泡更亮,为什么?
答: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2、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答:连接点生锈了;导线断了;灯泡坏了;灯泡与灯座没安装好;电池没点了3,安全用电应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不能用湿手、湿布等擦带电设备,电器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在户外不要活动是不要靠近高压电线等带电设备。
第二章新的生命
一、概念
1、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繁殖。
1、油菜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3、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
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
4、只有雄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
5、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6、雄蕊可以分为花药和花丝两部分,花药里面含有很多花粉。
7、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8、植物传播花粉的方式分为: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9、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10、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
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到保护种子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
种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11、种子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12、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
1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卵生。
像猫、狗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靠胎生繁殖后代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二、简答
1、植物果实形成过程
答: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2、植物种子散播的方式有哪些?
答: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
第三章食物
一、概念
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
2、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3、食物的营养主要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等。
4、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5、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他们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6、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我们不能说哪一种食物最有营养,也找不出一种包含了全部营养的食物。
7、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但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8、食物包装上一般都有生长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配料表、商标、生产厂家、地址等信息。
二、简答
1、营养搭配原则是什么?
答: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都吃适量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等。
2、影响食品保质期长短的因素有哪些?
答:食品的特点、包装保存的方法、食品的不同配料等都会影响到保质期的长短。
3、常见的保存食物的方法有哪些?
答:冷冻法;腌制法;曝晒法;高温低温灭菌法;密封包装;真空包装法
4、零食选择的原则是?
答:①要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②不行选或少选含糖高、脂肪量多的食物,③不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④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时间,⑤选择卫生的、注意查看生产及出厂日期,要食用在保质期内的食品,⑥拒绝变质、腐败的食品。
5、如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霉菌的生长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我们可以用冷冻(或冷藏)、晒干(或风干、烘干)、腌制、密封包装、真空包装、高温消毒等方法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更好地储存食物。
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一种微生物。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空气、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三、连线题:
米饭丰富的糖类提供我们活动的能量
猪肉丰富的脂肪
食盐丰富的蛋白质调节身体的机能
黄瓜丰富的维生素
花生丰富的矿物质长身体的材料
第四章岩石和矿物
一、概念
1,岩石是各种各样的,我们可以从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观察和描述。
2,观察岩石的方法很多,如:手摸、鼻闻、轻轻敲打、用小刀刻(或指甲、铜钥匙等刻)、滴盐酸等。
3、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
所有的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4,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5、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6、常见的矿物有煤、硫磺、方解石、赤铁矿等。
7、岩石和矿物是门宝贵的资源,它不可能再生,所以我们要保护、利用岩石和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