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455.51 KB
- 文档页数:7
文献综述(20_ _届)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额度出现,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众多公司纷纷意识到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然而伴随这财务决策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被意识到。
(1)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风险是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其强调的风险主题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与管理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研究一直被西方国家所重视。
(2)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1国外观点财务风险这个概念是由西方率先提出的,美国学者格拉尔(1952)首提出并使用了“风险管理”概念,法约尔(Henry Fayoal)(1961)在《工商管理与一般管理》首先提出了把风险管理思想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中,让企业初步有了风险意识,到了19世纪末,科技革命的降临与生产力大大发展,西方企业也急速增加,伴随这企业增加,大规模的出现了企业合并与兼并此时的财务风险管理集中在筹资风险管理、风险防范的制度建设。
著名的金融学家米勒和莫迪格里尼(Miller & Modigliani)(1959)提出MM理论,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关系,公司价值不受影响。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论文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成为了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产业之一。
然而,与其高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
因此,对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成为了市场监管者、投资者和企业自身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重点分析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背景房地产企业作为一种颇具风险的企业,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产业周期风险。
房地产企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其产业周期通常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才完整循环一次。
然而,由于市场需求、经济政策、金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企业的经营周期常常会出现波动和波峰,从而导致其财务状况的不稳定性。
2.融资风险。
房地产企业通常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其开发建设和销售运营等各项业务。
由于筹措资金常常需要借助金融市场,所以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能力、融资成本等会直接影响到其财务状况。
3.项目风险。
房地产企业在开发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问题,如工程质量、拆迁施工、规划审批等等。
这些风险如果不得到妥善的处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营收和盈利能力。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1.财务结构分析。
财务结构指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权益等方面的构成和比例。
一般来说,房地产企业的资产构成多以不动产为主,而负债主要是融资债务,权益主要来自股东投资。
财务结构分析的重点是观察企业的财务杠杆水平,包括负债比例、股份质押比例等。
如果企业的杠杆水平较高,则意味着其财务风险也相对较高。
2.经营能力分析。
经营能力是指企业从事资源配置、加工生产、销售与营销、成本控制以及研发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可以通过观察其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销售情况来判断其经营能力。
如果项目进展缓慢,销售不上门,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状况受到影响,从而出现财务风险。
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在一定期间内达到的利润。
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其盈利能力与项目建设进度、市场需求、竞争情况、销售报价等息息相关。
房地产公司财务风险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国外研究现状Edward I. Altman .(2017)在结合前人的基础上,给财务风险管理构建出了一套既全面又完善并且十分完整的框架,这个框架可以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中,能够提高企业处理潜在风险的效率,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Christopher J. Clarke .(2018)认为,界定一个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的大小时,需要考虑到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实际现金流的波动状况,并提出在一定的时间内,如果实际的现金流波动的幅度越小,则代表着该企业在这个时间段的投资活动越成功,所带来的投资收益会更好。
Bartram S M 和Brown G W(2019)认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前景主要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这种现象,房地产行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与国家宏观政策的动态变化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企业要想制定出科学且有效的管理机制,必须要以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为前提。
Deakin, E. B. A.(2019)首次采用财务比率的方法来预测企业财务风险,以非破产企业与破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样本数为19家公司,他主要调查这些公司的财务数据,将其财务数据作为因变量,他判断该企业是否存在财务风险利用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比以及负债比三个指标进行评估的。
James G. Van.(2019)认为,完善的企业财务防范管理能力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如果企业存在财务风险就会导致这个企业存在经营风险,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因此Alexandre Ttindade(2018)针对财务风险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他认为,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可以建立完善的财务经济体系,利用体系来保证企业风险有人管理,这样会降低发生经济问题,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就像Song J.(2019)说的那样,房地产作为高收益的行业,必然会存在高风险,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但是为什么会存在财务风险呢?就像Zhao S, Zeng M.(2019)所说的,是因为市场经济就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市场就会存在风险,这类风险一般就是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出现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因素。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
在分析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接着在正文部分详细介绍了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现有财务风险管理模式分析、以及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同时提出了加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和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路径。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启示,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现有模式、对策、实施路径、启示、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房地产行业作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各种财务风险挑战。
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房地产企业保持持续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成熟,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财务风险成为房地产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内容,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管理对策和路径,以应对动荡不安的市场环境。
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其提供有效的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也能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推动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2 研究目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房地产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探讨如何有效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研究,可以为房地产企业提供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帮助企业更好地预防和应对各种财务风险,降低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保障企业的投资回报和经营发展。
研究还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摘要:房地产行业是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分类,分析了各类风险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帮助房地产企业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提升企业健康发展水平。
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房地产企业在快速发展的也面临着诸多的财务风险,如资金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如何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成为房地产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
1.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房地产市场的变动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造成的风险。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政府政策的调整、竞争对手的威胁等。
房地产企业应该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企业经营策略,降低市场风险。
2.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与房地产企业交易的相关方无法按时履约或无法按合约约定的方式履行义务,从而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与相关方的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合理的信用评估和增加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3.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短期内无法满足现金流需求,导致资金周转困难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该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提前做好资金的准备,建立健全的现金流预测和管理体系,降低流动性风险。
4.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汇率波动导致资金转换成本的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风险。
房地产企业应该合理规避和处理汇率风险,通过多元化经营、金融工具等方式,降低汇率风险。
三、财务风险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市场监测和预测,及时了解市场动态,研究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政府政策的调整,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应对措施,降低市场风险。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一以恒大为例目录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1国外研究现状 (1)1.3.2国内研究现状 (2)2.财务风险分析的相关概述 (4)2.1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概念 (4)2.2财务风险的特征 (4)3.恒大房地产财务风险分析 (5)3.1房地产行业财务风险的因素分析 (5)3∙1.1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5)3.1.2公司治理的影响因素 (5)3.2恒大房地产2016年-2018年财务状况分析 (5)3.2.1资产负债表分析 (5)322利润表趋势分析 (6)323现金流量表分析 (6)33恒大房地产财务风险分析 (7)331偿债能力分析 (7)332盈利能力分析 (8)3.3.3营运能力分析 (8)4.对恒大房地产财务风险提出对策和建议 (9)4.1提高风险意识与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9)4.2扩大营运能力,提升资产利用效率 (9)4.3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9)总结 (10)参考文献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研究背景伴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复苏,房地产行业也基于大好环境下迅速发展,该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整体经济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部分数据可以看出就商品启的交易规模和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
但是2008年数据中也有部分阶段呈下降趋势。
据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商品房在2017年的交易总面积高达近169408万平米,其金额高达130000亿元之多。
而2018年的商品房总交易面积也达到171654万平方米,相比同期上涨1.3%,而总金额为149973亿元,较去年增加15.3个百分点。
通过对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发展状况来看,该行业相比于其他行业来说有着较为明显的必要性和基础性。
因此居地产的发展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如何更为高效的结合,决定着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关系着我国在经济结构和经济数值上的变化和发展。
王萌萌 青岛科技大学摘要:目前房地产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又得不到融资支持,特别是在信贷紧缩时,商业银行对中小房地产企业的资信评级特别严格,再加上其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可能会由于从紧的政策环境和残酷的竞争陷入经营困境,甚至倒闭。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的理论及实证模型,以期为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管理;财务风险评估;财务风险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3-000210-01一、国外关于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1.有关房地产企业投资及收益的研究1988年,David J. Hartzell和James R. Webb在《房地产风险与收益的预测》中通过对房地产开发商与投资者的实证研究,对于房地产从业者的个人收入状况与企业的股票收益率、企业增值收益以及房地产投资收益几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1991年,LGlascock在《市场环境风险与房地产投资组合回报的关系》中以虚拟变量方法对美国房地产市场中对美国市场的状况进行研究,对风险偏好与额外收益的关系进行分析。
1997年,Brigitte J. Ziobrowski和AlanJ. Ziobrowski在《Real Estate Risk and MixeA-Assct Portfolio Performance》中基于不同的投资者风险偏好,以风险偏好的均方差方法对房地产风险进行了研究。
2.有关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评估与防范的研究1997年,KW. Chau在《香港政治风险和房地产溢价风险的研究》中通过收集大量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香港的房地产市场风险溢价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发现当年香港房地产风险溢价受到较大影响。
2001 年,William C. Wheaton和 Raymond G Torto 等人在《房地产风险》中通过科学预测的方法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认为房地产与其他资本市场产品一样具有一定的风险可预测性。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通过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概述、特点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有效控制和管理这些风险。
文章提出了一些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财务风险管理的实践。
文章给出了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建议,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整个研究进行了总结。
通过这篇文章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房地产企业在财务方面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提升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概述、特点、影响因素、方法、管理实践、建议、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房地产企业一直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飞速发展,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涉及资金流动和资产价值变动的不确定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和发展可能造成严重影响。
房地产企业作为资金密集型和周期性较强的行业,其财务风险管理显得尤为关键。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房地产市场波动较大,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更加复杂多样。
对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研究,探讨其特点、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和管理实践,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分析房地产企业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深入探讨这些风险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2. 研究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探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导致风险的根本原因,从而为企业在风险控制上提供可行的建议。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献综述目录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文献综述 (1)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二)文献综述 (1)(三)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2)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3)(一)财务风险概述 (3)(二)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3)(三)财务风险控制相关理论 (3)参考文献 (3)2015(5):231-233. (4)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在我国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房地产行业的市场规模数量愈发攀升,与此同时用户数量不断增加,因其资金投入大的特征也伴随着财务风险水平的日益增长。
但在此之前房地产行业的火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这一行业。
房地产企业项目具有投资额高,回收时间长的特性,在行业结构日益混乱的背景下,国家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加强了对房地产企业的调整和控制,从而加剧了企业风险,因此,房地产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成为房地产企业急需关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房地产市场的优胜劣汰进程逐步加快,如何在日新月异的市场新一轮洗牌中生存下来甚至脱颖而出,克服存在的不足,是每个房地产行业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上述这些问题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对企业的日常运营产生不小的冲击,所以,设计出合理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警措施对企业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适当性调整企业的财务结构,充分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效率,做到财务风险上的内防外控。
(二)文献综述国内外对财务风险的界定各不相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权威的认定。
我国的企业财务风险根据其在经营中的不同表现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随时产生的风险,这些风险往往具有各种不确定性;另一种是企业在进行筹资时,借入了过多的资金,收不抵支从而产生的风险,通常是管理层决策失当造成的。
本文文献综述主要从企业风险控制的研究综述、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研究综述来展开论述,并做了研究评述。
文献综述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由于房地产行业投资巨大、回收缓慢、回报丰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高风险行业,历来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1房地产业概述房地产业是指;是以土地和建筑物为经营对象,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经营,管理以及维修、装饰和服务的集多种经济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产业。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价格上涨迅猛,意味着房地产业进入泡沫经济时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房地产必须提高自身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以获得持续性核心竞争能力。
由于我国的房地产行业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其财务风险的不确定因素多,其企业行为远未实现规范化,与国外房产业相比有很大差距。
根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高达75%以上, 甚至有超过90%以上的,远高60%的警戒线。
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使企业承受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加之目前受国内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国际经济变动的影响,金融政策的从紧,都对房地产财务风险有着及其重大的影响。
因此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对当前房地产业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研究,分析相应的解决对策,化解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推动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财务风险的概念和特点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财政部企业司编制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把风险概况为: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未来事件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一般我们认为风险包括许多形式,其中财务风险是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所获取的最终财务成果和预期的经营目标所发生的偏差,具体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四项。
3房地产的财务风险曲秀丽,王大凡(2009)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为:第一资产负债率持续上升,资本结构不合理的风险:如果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即资产负债率高、资本结构不合理,就会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以泰禾集团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价研究,并以泰禾集团为例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日益成熟,财务风险管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将对财务风险的定义、分类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进行概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本文将详细介绍泰禾集团的企业背景、发展历程及财务状况,通过对泰禾集团的深入研究,揭示其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构建一套适用于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体系,并结合泰禾集团的实际情况,对该体系进行实证分析和应用。
本文将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财务风险管理建议,以期为其他房地产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壮大,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逐渐成为了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学者针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在财务风险评价的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主要基于财务比率分析、财务预警模型、综合评价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
其中,财务比率分析通过对比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与行业标准或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风险水平;财务预警模型则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财务指标进行预测和预警,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财务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则综合考虑企业的多个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
在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方面,国内外学者结合房地产行业的特点,对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择、评价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些研究认为,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受到政策调控、市场环境、资金链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另一些研究则针对房地产企业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性的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和方法,如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预警模型、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财务风险评价等。
泰禾集团作为房地产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其财务风险评价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房地产公司财务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 国外研究现状(1)关于房地产公司经营发展的研究国外关于房地产公司经营发展的研究较早,尤其是21世纪以后,相关的研究很多,Michael Ramorio(2017)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的不同,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公司更注重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质量和防范资金风险,而发展中国家则更注重房地产销售这个环节,因此对影响房地产行业价格波动的政策更关注[1]。
Yontz,William L(2020)在对印度尼西亚的房地产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中,得到了发展战略需要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企业内业务的调整和财务状况这三者共同来确定[2]。
Peter MK ,Kraft C(2020)对澳大利亚国内排名前10的房地产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实力强的房地产公司更应该积极地采用全球化战略去开拓国外市场,才是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3]。
Ngoc N M , Tien N H(2021)根据成本模型建立了一体化战略模型同样得出了房地产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需要优先考虑其业务活动的调整[4]。
(2)关于财务分析的研究Khoja L, Chipulu M, Jayasekera R(2019)认为,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必须结合宏观环境和行业发展前景等非财务信息,才能全面、准确了解企业经营状况,降低经营风险[5]。
Michael H.David L和John D(2020)认为财务分析是一项非常丰富的工具,但目前缺乏适用于所有企业的分析指标。
因此提出用距离度量指标来解释股权收益、企业债券评级和企业困境的总体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并说明了大数据应用在财务分析中可以发挥的优势[6]。
Martin Fridson(2010)重点研究了股票价值分析以及并购估值的财务分析框架,指出企业的经营环境受国内外政经济环境的影响。
在财务分析框架有对外部环境信息的详细分析,可以有效地增强财务预测的准确性[7]。
文献综述(20_ _届)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买方市场额度出现,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众多公司纷纷意识到公司内部的财务决策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然而伴随这财务决策财务风险也就随之被意识到。
(1)财务风险与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的概念最先出现在财务管理领域,其出发点是基于企业财务管理决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企业财务风险是风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是指在各项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其强调的风险主题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与管理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研究一直被西方国家所重视。
(2)财务风险的管理财务风险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分支,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功能,是在前人的风险管理经验和近现代科技成就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科学。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经营主体对其理财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分析评价,并适时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防范和控制,以经济合理可行的方法进行处理,以保障理财活动安全正常开展,保证其经济利益免受损失的管理过程。
1国外观点财务风险这个概念是由西方率先提出的,美国学者格拉尔(1952)首提出并使用了“风险管理”概念,法约尔(Henry Fayoal)(1961)在《工商管理与一般管理》首先提出了把风险管理思想引进企业经营管理中,让企业初步有了风险意识,到了19世纪末,科技革命的降临与生产力大大发展,西方企业也急速增加,伴随这企业增加,大规模的出现了企业合并与兼并此时的财务风险管理集中在筹资风险管理、风险防范的制度建设。
著名的金融学家米勒和莫迪格里尼(Miller & Modigliani)(1959)提出MM理论,从资本成本的角度论证了财务杠杆收益与财务杠杆风险同步关系,公司价值不受影响。
哈里·马科维茨(1952)在《资产选择》将以往个别资产分析推进一个新阶段,他以资产组合为基础,配合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从而进行资产选择的分析。
夏普与林特纳等人(1964)在马科维茨的基础上做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揭示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Altman(1968)首次运用多变量分析技术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判别分析。
他从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和活动性五个方面选用了22个变量作为预测备选变量,通过对1946-1965年间33家破产企业和33家非破产配对企业的研究分析,根据误差率最小的原则最终确定营运资产/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量,构建了Z-Score模型。
奥尔森(Ohlson)(1995)选用了1970-1976105家破产企业和2058家非破产公司为样本,运用了Logistic建立了预测模型,并分析了分割点的关系,他发现至少存在四类显著影响公司破产的概率的变量,即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变现能力, 从1980年以来,Logistic回归分析代替判别分析法,在财务风险判别预测研究领域占据主流地位。
Shim.Jae.K所发表的“预测公司的破产”一文,对利用已有的财务比率、回归分析和多重判断式分析(MDA)等方法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和可能的破产迹象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对Z指标破产模型和相对流动性程度模型进行了论述但上述模型仅适合西方国家某些企业特定条件下的财务危机和破产预测,应用于我国国有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预测时,所得预测结果偏差较大。
2国内观点1996年以后,国内才陆陆续续的出现以企业财务数据为基础建立的财务风险预测模型。
财政部的向德伟(1994)在《论财务风险》一文,全面细致的分析了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存在的基础,他认为“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明确指出了财务风险的重要性,为财务风险理论向更深一层推进奠定了基础。
侯红兵(1995)的发表了关于“树立财务风险观念,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文章,他认为企业应树立正确的风险观,正确认识和评价企业的财务风险,并建立和健全财务风险机制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周首华、杨济华(1996)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指F分数模型中的5个自变量的选择大都基于Donalson的理论,他指出这些财务比率均能反应公司财务困难的征兆。
F分数模型的数值在其临界点上下0.077 5内为所谓的不确定区域,在此区域内有可能把财务危机公司预测为继续生存公司,而将继续生存公司预测为财务危机公司,因此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
佘廉教授(1999)年所著《企业预警管理论》中构建了我国企业预警管理系统理论与操作模型。
杨继新(1999)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开始,分析提出了何加强企业举债筹资中财务风险的管理。
张玲、顾晓安(2000)分别以中国实际营运上市公司的财务比率为依据与结合我国企业当前的实际情况,从120个分析研究样本中推导建立起一个财务危机判别分析模型。
宋力、李晶(2004)从财务预警模型建立需考虑财务数据的不真实性方面有所体现。
在他们的研究中考虑了财务困境公司的利润操纵问题。
他们对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投资收益/利润总额、营业外收入/利润总额、应收账款/流动资产、应收账款周转率、待摊费用/流动资产、无形及其他资产/流动资产和其他应收款/流动资产这八个指标进行调整。
调整的依据是:比较亏损公司的指标值与同行业的均值士标准差,决定是否对其进行调整。
胡小燕(2005)首先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进行了博弈分析从经营者博弈的收益矩阵看,无论其是否能完成经营指标,其对潜在财务风险的不揭示比揭示的收益都大,故“不揭示”是经营者纳什均衡的最优选择。
并且,只要所有者全面有效监控机制未建立,该博弈在一些企业经营者中就将继续进行下去。
待到风险爆发时,当期经营者已获得奖励和升迁,损失则由继任者或所有者来承担。
王楠(2005)将财务风险定义为:在特定的客观环境下和特定的期间内,企业在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发生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变化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和企业经营成果的降低,进而给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职工以及政府等各利益相关者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
常立华、佘廉和吴国斌(2006)在分析总结财务预警研究的现状后提出,应当区分企业外部使用者和内部使用者建立不同的财务预警模型,并且研究的重心应当从企业外部应用转移到企业内部应用上来。
曹国华(2007)提出财务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机制引进企业,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高军利(2009)从构建预警系统、反馈系统、组织机构系统等方面出发构建全面财务风险管理模型。
3房地产企业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管理国内外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论及模型正是适合与当今社会的企业,而房地产开发行业在我国尚属一个新兴行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不到30年的历史,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是一个高成长性的行业。
对于财务风险管理房地产企业在这方面尤为重视。
姚杰提出融资是房地产项目开发的重要步骤,融资方案的选择,是企业解决财务风险的第一步。
对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的评估方法不同于一般企业,房地产项目投资回收期通常为2-3 年,融资风险更多体现在国家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做好融资方案是项目开发的第一步。
融资结构的确定是对各种融资模式的特点、投资者自身状况以及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研究,以选择最优的融资结构。
以风险的识别和财务成本最小化作为设计融资结构的依据。
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的核心部分是选择融资模式确定融资结构。
成功的融资结构应当在其各融资来源方之间实现有效合理的风险分配,并且通过融资的金额和时间上的衔接,实现融资成本的最小化。
这也就是曹国华提出的提出财务风险管理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企业资本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的一种经营理财活动。
王小玉认为投资是企业发展、经营、推行经营战略达到高额赢利目的的一项重大举措。
同时房地产企业面对的是变化莫测的经营环境,产品市场、材料物资、劳动力市场。
如运价、物价、工资都会上下变动。
这些变动使企业的营运收入、营运成本( 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为、税金等产生变动而造成企业现金流入、流出量的不确定性。
房地产企业投资面临的风险主要有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
目前对房地产投资风险的衡量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定量分析方法中最常见的有五种:1) 净现值法;2) 现值指数法;3) 内含报酬率法;4) 回收期法;5) 会计收益率法。
房地产企业投资风险的确定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投资资金的安全性,解决能不能投资的问题,二是确定怎么投的问题,由于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在资金回收所占比重以及重要性比较突出,故应收账款回收是房地产资金回收风险的主要来源。
房地产企业资金回收风险的不确定性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资金回收时间上的风险,二是应收账款回收数额上的风险,从上市房地产企业历年公布的财务数据来看,大多房地产公司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都占到了相当的比重。
房地产企业销售应收款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首付款,二是按揭款。
首付款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购买者不能够一次性全额缴纳首付款,大量首付款项迟迟无法到位。
按揭款主要是银行贷款,但是要得到银行贷款也需要许多手续,如果购买者首付款没有按时缴纳,购买者的还贷能力有限,将导致银行放宽审批程序推迟,导致销售资金回收受影响。
因此,如何控制首付款的到位率和银行按揭款的及时到位是减少应收账款风险的关键。
4观点比较西方从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在于一些模型的研究,从单变量到多变量,从静态到动态的一个变化过程;而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一个从宏观经济预警渗透到企业预警,从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从点预警到状态预警转变的过程,研究最多的就是借鉴国外的一些模型对国内的企业进行实证研究,也有一些为了适应国内特殊情况从而对国外模型进行一定修改的研究成果;有些研究者已经发现了在不同行业选取预警模型时,需要加以修改,但是,针对如何修改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个别研究者也提出,模型预警只能作为定性分析财务风险的辅助手段加以运用,但是,这些研究都不完善,缺乏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