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3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
车载逆变器工作原理是通过将车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给车上的电子设备使用。
其主要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电路:车载逆变器将车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这一过程首先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脉冲电流,然后通过滤波电路将脉冲电流变为平稳的直流电压。
2. 控制电路:车载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起到控制和保护的作用。
控制电路监测输入电流、温度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来管理和控制逆变器的输出功率。
此外,控制电路还能检测和保护电池和逆变器自身,以防止过载、短路和过热等故障。
3.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是车载逆变器的核心部分,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电路主要包括电子开关元件(如功率晶体管MOSFET或IGBT)和控制电路。
当输入电压通过逆变电路时,电子开关元件根据控制电路的信号周期性地开关,以产生高频的脉宽调制信号。
这种脉宽调制信号能够调节输出交流电的幅度和频率。
4. 输出电路:车载逆变器的输出电路将逆变电路产生的高频脉宽调制信号转换为纯正弦波交流电。
输出电路包括滤波电路和输出变压器。
滤波电路通过滤波器去除脉宽调制信号中的高频成分,从而将输出电流变为平滑的正弦波电流。
输出变压器将电流经过隔离和降压变换,以适应不同的电子设备需要的电压和频率。
通过上述工作原理,车载逆变器能够将车辆电池提供的直流电转换为适用于车上电子设备的交流电,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可靠的电力供应。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装置。
它在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以及电池储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1. 输入电路逆变器的输入是直流电,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机电或者电池储能系统。
输入电路主要由输入滤波器和整流器组成。
输入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入电流中的高频噪声和干扰,确保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同时对电流进行整流和稳压。
2. 控制电路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负责监测和控制输入电流的频率、电压和相位。
它通常由微处理器、传感器和电路板组成。
微处理器根据输入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关数据,并对电路进行调整和控制,以确保逆变器的稳定工作。
3. 逆变电路逆变电路是逆变器的核心部份,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电路通常采用双向开关器件(如晶体管、MOS管等)和电容器组成的桥式电路。
在逆变过程中,开关器件根据控制信号的变化,将直流电按照一定的频率和相位转换为交流电。
电容器则用于平滑输出交流电的波形,确保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4. 输出电路逆变器的输出电路将逆变电路产生的交流电输出给负载设备。
输出电路主要由输出滤波器和保护电路组成。
输出滤波器用于滤除输出电流中的高频噪声和杂波,确保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纯净性。
保护电路则负责监测输出电流的频率、电压和相位,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如过载、短路等),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输出电流,以保护逆变器和负载设备的安全运行。
总结: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装置。
它通过输入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通过控制电路对输入电流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最后通过输出电路将交流电输出给负载设备。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输入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和输出电路等多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确保逆变器的稳定工作和输出电流的质量。
逆变器逻辑控制原理1.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它通常由直流输入电源、逆变器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组成。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如晶体管、MOSFET等)的开关状态,实现直流电能向交流电能的转换。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将直流输入电压按照一定的规律切换成交流输出电压。
逆变器的输入电压通常是一个固定的直流电源,而输出电压则是一个可变的交流电压。
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可以是单相交流电,也可以是三相交流电。
2. 逆变器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PWM控制和谐振控制。
2.1 PWM控制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控制是一种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方法。
PWM控制通过调节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PWM控制的原理是将直流输入电压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开关,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开关占空比,可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当开关器件处于导通状态时,直流输入电压通过逆变器电路输出;当开关器件处于关断状态时,逆变器电路断开,输出电压为0。
通过不断地调节开关器件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精确控制。
2.2 谐振控制谐振控制是一种通过谐振电路来控制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方法。
谐振控制通过调节谐振电路的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谐振控制的原理是利用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与逆变器输出频率相匹配的特点,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接近所需的频率。
通过调节谐振电路的参数,可以改变谐振频率,从而改变逆变器输出电压的频率。
谐振控制通常适用于输出频率较高的逆变器。
3.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逆变器的逻辑控制原理是通过控制逆变器电路中的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逆变器的逻辑控制通常由控制电路和开关驱动电路组成。
3.1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是逆变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根据输入信号和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号,控制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
逆变电源中的三种保护电路讲解【大比特导读】电路中经常会通过较大的电流,这就造成了电路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电路或者重要器件的损伤,保护电路应运而生。
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这种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的器件中显得尤为重要。
电路中经常会通过较大的电流,这就造成了电路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因素对电路或者重要器件的损伤,保护电路应运而生。
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这种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的器件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章就将为大家介绍逆变电源中的几种重要的保护电路设计,并针对其原理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防反接保护电路如果逆变器没有防反接电路,在输入电池接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轻则烧毁保险丝,重则烧毁大部分电路。
在逆变器中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有三种: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如图1所示。
图1由图1可以看出,当电池接反时,肖特基二极管D导通,F被烧毁。
如果后面是推挽结构的主变换电路,两推挽开关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也相当于和D并联,但压降比肖特基大得多,耐瞬间电流的冲击能力也低于肖特基二极管D,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通过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从而保护了两推挽开关MOS管。
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结构简单,不会影响效率,但保护后会烧毁保险丝F,需要重新更换才能恢复正常工作。
采用继电器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图2:图2由图中可以看出,如果电池接反,D反偏,继电器K的线圈没有电流通过,触点不能吸合,逆变器供电被切断。
这种防反接保护电路效果比较好,不会烧毁保险丝F,但体积比较大,继电器的触点的寿命有限。
采用MOS管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基本电路如下图3:图3图3中D为防反接MOS的寄生二极管,便于分析原理画出来了。
当电池极性未接反时,D正偏导通,Q的GS极由电池正极经过F、R1、D回到电池负极得到正偏而导通。
Q导通后的压降比D的压降小得多,所以Q导通后会使D得不到足够的正向电压而截至;当电池极性接反时,D会由于反偏而截至,Q也会由于GS反偏而截至,逆变器不能启动。
逆变电源设计概要大家知道,市电或其他的交流电可以通过二极管或可控硅的单向导电性整流成直流电供给需要使用直流电的场合。
这种把交流电变换成直流电的过程我们叫做整流,也叫做顺变。
那么逆变呢?我们自然地就会想到,应该就是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过程。
逆变电源就是相对于整流器而言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的开通和关断把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这么一个装置。
逆变电源也叫做逆变器,下面分单元地讲一下逆变器主要的单元电路。
主要内容为:一.电池输入电路二.辅助电源电路1. 12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2. 24V-48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3. 多路隔离辅助电源电路三.高频逆变器前级电路的设计1. 闭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2. 准开环前级变压器匝数比的设计四.高频逆变器后级电路的设计1. 米勒电容对高压MOS管安全的影响及其解决办法2. IR2110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3. 正弦波逆变器LC滤波器的参数五.逆变器的部分保护电路1. 防反接保护电路2. 电池欠压保护3. 逆变器的过流短路保护电路的设计4. IGBT的驱动和短路保护一.电池输入电路逆变器大多用在车载上,利用汽车上的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的低压直流供电系统供电。
这个系统上往往还给其他的用电器供电,所以有必要在逆变器的输入端设计一个输入电路保证能滤除大部分来自直流供电系统的纹波和干扰,同时也滤除逆变器对直流供电系统上其他用电器的干扰。
输入电路一般由LC构成,如上图所示:输入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是L要能过足够的电流不会饱和和过热。
LC的参数还要能起到滤波效果。
在实际的电路中也往往在节省成本或要求不高时省去L.二.辅助电源电路。
逆变器除了功率变换回路外,还包含了小信号部分的供电,例如PWM信号芯片的12V供电,运放的单电源或双电源供电,单片机的5V或3.3V供电等。
对上述电路提供一个稳定的纯净的电源供电在逆变器中也显得很重要。
1.12V电池输入的辅助电源电路对于12V电池供电的逆变器,一般经过一级RC滤波给PWM芯片如TL494,SG3525等供电即可。
逆变电路工作原理逆变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和大小,从而实现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目的。
逆变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如逆变器、变频器、交流电源等。
逆变电路主要由开关器件、滤波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组成。
1. 开关器件:逆变电路中常用的开关器件有晶体管和功率MOSFET。
当开关器件导通时,电流可以流过开关器件,从而实现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的改变。
当开关器件断开时,电流无法通过开关器件,从而实现电流的反向改变。
2. 滤波电路:逆变电路中的滤波电路用于平滑输出电压,减小电压的纹波。
常见的滤波电路包括电容滤波和电感滤波。
电容滤波器通过连接电容器来存储电荷,使得输出电压平滑。
电感滤波器通过连接电感器来抑制高频噪声,使得输出电压更加稳定。
3. 控制电路:逆变电路中的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
控制电路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来判断何时开关器件导通和断开,从而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
常见的控制电路包括脉宽调制(PWM)控制和频率调制(FM)控制。
4. 保护电路:逆变电路中的保护电路用于保护开关器件和其他电子元件免受过电流、过电压和过温等异常情况的伤害。
保护电路可以通过监测电流、电压和温度等参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逆变电路可以实现不同的输出波形,如方波、正弦波和三角波等。
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逆变电路可以分为全桥逆变电路、半桥逆变电路和单相逆变电路等。
全桥逆变电路可以实现正弦波输出,适合于高功率应用。
半桥逆变电路适合于中功率应用。
单相逆变电路适合于低功率应用。
逆变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家庭中,逆变电路常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和风能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供电给家庭用电设备。
在工业领域,逆变电路常用于机电驱动系统中,控制机电的转速和转向。
此外,逆变电路还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电动车充电器、UPS电源等领域。
几款常用的保护电路鉴于电源电路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而设计用来防止此类不稳定因素影响电路效果的回路称作保护电路。
在各类电子产品中,保护电路比比皆是,例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热保护、空载保护、短路保护等等,本文就整理了一些常见的保护电路。
1、电机过热保护电路生产中所用的自动车床、电热烘箱、球磨机等连续运转的机电设备,以及其它无人值守的设备,因为电机过热或温控器失灵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
PTC热敏电阻过热保护电路能够方便、有效地预防上述事故的发生。
下图是以电机过热保护为例,由PTC热敏电阻和施密特电路构成的控制电路。
图中,RT1、RT2、RT3为三只特性一致的阶跃型PTC热敏电阻器,它们分别埋设在电机定子的绕组里。
正常情况下,PTC热敏电阻器处于常温状态,它们的总电阻值小于1KΩ。
此时,V1截止,V2导通,继电器K得电吸合常开触点,电机由市电供电运转。
当电机因故障局部过热时,只要有一只PTC热敏电阻受热超过预设温度时,其阻值就会超过10KΩ以上。
于是V1导通、V2截止,VD2显示红色报警,K失电释放,电机停止运转,达到保护目的。
PTC热敏电阻的选型取决于电机的绝缘等级。
通常按比电机绝缘等级相对应的极限温度低40℃左右的范围选择PTC热敏电阻的居里温度。
例如,对于B1级绝缘的电机,其极限温度为130℃,应当选居里温度90℃的PTC热敏电阻。
2、逆变电源中的保护电路逆变器经常需要进行电流转换,如果电路中的电流超出限定范围,将对电路和关键器件造成很大伤害,因此保护电路在逆变电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防反接保护电路如果逆变器没有防反接电路,在输入电池接反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轻则烧毁保险丝,重则烧毁大部分电路。
在逆变器中防反接保护电路主要有三种:反并肖特基二极管组成的防反接保护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以看出,当电池接反时,肖特基二极管D导通,F被烧毁。
如果后面是推挽结构的主变换电路,两推挽开关MOS管的寄生二极管的也相当于和D并联,但压降比肖特基大得多,耐瞬间电流的冲击能力也低于肖特基二极管D,这样就避免了大电流通过MOS管的寄生二极管,从而保护了两推挽开关MOS管。
逆变器驱动板工作原理
逆变器驱动板是逆变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用于控制逆变器的开关管,实现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的转换。
逆变器驱动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来实现电压的逆变和输出。
下面将详细介绍逆变器驱动板的工作原理。
首先,逆变器驱动板中的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控制器的指令信号,根据指令信号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
当需要输出交流电压时,控制电路会使得逆变器驱动板中的开关管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导通和截止,从而实现交流电压的输出。
其次,逆变器驱动板中的保护电路起到了保护逆变器系统的作用。
当逆变器系统出现过载、短路等异常情况时,保护电路会及时切断开关管的导通,从而保护逆变器系统不受损坏。
另外,逆变器驱动板中的反馈电路可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监测,通过监测结果来调节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控制。
最后,逆变器驱动板中的驱动电路会根据控制电路的指令信号来提供开关管所需的驱动电压和电流,保证开关管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导通和截止。
总的来说,逆变器驱动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电路、保护电路、反馈电路和驱动电路的协同作用,实现对逆变器开关管的精准控制,从而实现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的转换。
逆变器驱动板在逆变器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工作原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逆变器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设计和应用逆变器驱动板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工作原理,确保其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TL494逆变器电路原理详解1. 什么是TL494逆变器电路?TL494逆变器电路是一种基于TL494芯片设计的直流-交流(DC-AC)逆变器电路。
TL494芯片是一种集成电路,通常用于开关模式电源供应器和调制解调器应用中。
在逆变器电路中,它可以将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
2. TL494芯片概述TL494芯片是由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公司推出的一款PWM(脉宽调制)控制集成电路。
它具有多种功能和特性,使其成为设计各种开关模式电源和调制解调器等应用的理想选择。
以下是TL494芯片的主要特点:•双比较器:用于比较两个输入信号,并产生相应的PWM信号。
•双误差放大器:用于放大比较器输出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
•稳压引脚:用于设置输出脉冲的幅度。
•内部振荡电路:产生高频振荡信号。
•错误保护功能:包括过温保护、欠压保护、过载保护等。
3. TL494逆变器电路基本原理TL494逆变器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输入信号经过一系列的转换和控制,最终得到交流输出信号。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基本原理。
3.1 输入滤波在逆变器电路中,首先需要对直流输入信号进行滤波。
这是为了去除输入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使得后续处理更加稳定可靠。
常用的滤波元件包括电容和电感等。
3.2 脉宽调制(PWM)TL494芯片具有PWM功能,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和参考信号之间的误差产生相应的脉冲宽度调制(PWM)信号。
PWM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功率的技术。
在逆变器电路中,PWM信号被用于控制开关管(如MOSFET或IGBT)的导通时间,从而实现将直流输入转换为交流输出。
通过调整脉冲宽度,可以控制输出波形的频率和占空比。
3.3 输出级在TL494逆变器电路中,输出级是由开关管和输出变压器组成的。
开关管根据PWM信号的控制状态,决定导通和截止的时间。
输出变压器则用于将直流输入信号转换为交流输出信号。
在开关管导通时,直流输入信号通过输出变压器的原/辅线圈,产生交流输出信号;而在开关管截止时,输出变压器的原/辅线圈之间断开,交流输出信号停止。
逆变器DC/DC逆变器变换由48V铅酸蓄电池输出通过Boost电路升压至360V,采用UC3825PWM控制芯片,其产牛PWM频率高,且造价低。
DC/AC逆变器主电路由H桥式ICBT构成,还包括熔断器、抗干扰的滤波器、保护二极管等。
逆变器控制电路由控制环节和保护环节两部分构成智能管理核心作为控制环节对主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频率和输出波形进行校正控制。
保护环节分为硬件保护部分和软件保护部分,完成对系统的短路、过载、失压、过压、缺相等的保护。
逆变器逆变后的单项交流电通过电压、电流传感器,把状态返回智能管理中心,以便对波形实行校正。
逆变器的电路构成。
逆变器原理?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2007-9-9 13:36希望百度友们回答得易懂些,我只学过初中物理。
近来看到有卖车载点烟器用逆变器的,可将24V转为220V,有以下问题:1.其原理是什么?家用变压器是将大电流通过线圈转为小电流,这好理解,比如,我们把一个哗哗流水的水龙头堵上一半,水流就小了,那反过来,一个开到最大值的水龙头,又怎么能再开大呢?2.一个车上的电瓶应该不算很大,这时用逆变器产生的220V,能和家里的插座一样使用吗?若充个手机电池可以,那我接个微波炉,或家用空调行不行?3.我有辆电动车,是四块电瓶组成的电池即总电压48V,我想接一个车载的逆变器,可以吗?如果可以,怎么把适用24V的逆变器改为适用48V的?不要改我的电动车。
提问者:henanlouhe -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逆变器,必须是一种逆变装置组成的东西才能那么叫,他和变压器有直接区别,也就是说,他可以实现直流输入,然后输出交流,工作原理和开关电源一样,但震荡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比如如果这个频率为50HZ,输出则为交流50HZ。
逆变器是可以改变其频率的设备。
变压器一般是指特定频率段的设备,比如工频变压器,就是我们一般见到的那些变压器,他们输入和输出都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比如40-60HZ范围内才可以工作。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电力转换设备,其主要功能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以及各种电力电子设备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基本组成部份。
一、逆变器的工作原理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将直流电源通过逆变器的转换,转换为交流电源。
逆变器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将直流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制,使其输出成为与输入电源频率和电压相匹配的交流电源。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滤波:逆变器的输入端通常连接直流电源,为了减小输入电流的纹波,需要进行输入滤波。
输入滤波电路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能够滤除输入电流中的高频纹波。
2. 逆变器桥路:逆变器的核心部份是逆变器桥路,其作用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逆变器桥路通常由四个开关管(MOSFET或者IGBT)组成,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可以实现电流的正向和反向流动,从而实现电能的转换。
3. 控制电路: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与输入电源相匹配。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PWM控制芯片、传感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4. 输出滤波: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通常需要进行输出滤波,以减小输出电流的纹波。
输出滤波电路通常由电感和电容组成,能够滤除输出电流中的高频纹波。
二、逆变器的基本组成部份逆变器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组成部份构成:1. 输入电路:输入电路主要包括输入滤波电路和直流电源连接端。
输入滤波电路能够减小输入电流的纹波,保证输入电流的稳定性。
2. 逆变器桥路:逆变器桥路是逆变器的核心部份,由四个开关管组成。
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可以实现直流电源向交流电源的转换。
3.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负责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使得逆变器输出电压和频率与输入电源相匹配。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PWM控制芯片、传感器等组成,能够实时监测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并根据设定的参数进行调节。
逆变器的电路结构及组成说明逆变器主要由半导体功率器件和逆变器驱动、控制电路两大部分组成。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大功率半导体开关器件和驱动控制电路的出现促进了逆变器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完善。
目前的逆变器多数采用功率场效应晶体管(VMOSFET)、绝缘栅极品体管(IGBT)、可关断晶体管(GTO)、MOS控制晶体管(MGT)、MOS控制品闸管(MCT)、静电感应晶体管(SIT)、静电感应晶闸管(SITH)以及智能型功率模块(IPM)等多种先进且易于控制的大功率器件,控制逆变驱动电路也从模拟集成电路发展到单片机控制,甚至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使逆变器向着高频化、节能化、全控化、集成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1.逆变器的电路构成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如图6-3所示。
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主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主逆变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路和保护电路等构成。
各电路作用如下所示。
图6-3 逆变器的基本电路构成(1)输入电路。
输入电路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直流工作电压。
(2)主逆变电路。
主逆变电路是逆变电路的核心,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关断完成逆变的功能。
逆变电路分为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大类。
(3)输出电路。
输出电路主要是对主逆变电路输出的交流电的波形、频率、电压、电流的幅值相位等进行修正、补偿、调理,使之能满足使用需求。
(4)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主要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一系列的拄制脉冲来控制逆变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配合主逆变电路完成逆变功能。
(5)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主要是将输入电压变换成适合控制电路工作的直流电压。
辅助电路还包含了多种检测电路。
(6)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主要包括输入过压、欠压保护,输出过压、欠压保护,过载保护,过流和短路保护,过热保护等。
2.逆变器的主要元器件(1)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
主要有可控硅(晶闸管)、大功率晶体管、功率场效应管及功率模块等。
车载逆变器的整个电路大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每部分各采用一只TL494或KA7500芯片组成控制电路,其中第一部分电路的作用是将汽车电瓶等提供的12V直流电,通过高频PWM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技术转换成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第二部分电路的作用则是利用桥式整流、滤波、脉宽调制及开关功率输出等技术,将30kHz~50kHz、220V左右的交流电转换成50Hz、220V的交流电。
图1电路中,由芯片IC1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1、VT3、MOS功率管VT2、VT4以及变压器T1组成12V直流变换为220V/50kHz交流的逆变电路。
由芯片IC2及其外围电路、三极管VT5、VT8、MOS功率管VT6、VT7、VT9、VT10以及220V/50kHz整流、滤波电路VD5-VD8、C12等共同组成220V/50kHz高频交流电变换为220V/50Hz工频交流电的转换电路,最后通过XAC插座输出220V/50Hz交流电供各种便携式电器使用。
图1中IC1、IC2采用了TL494CN(或KA7500C)芯片,构成车载逆变器的核心控制电路。
TL494CN是专用的双端式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其尾缀字母CN表示芯片的封装外形为双列直插式塑封结构,工作温度范围为0℃-70℃,极限工作电源电压为7V~40V,最高工作频率为300kHz。
TL494芯片内置有5V基准源,稳压精度为5 V±5%,负载能力为10mA,并通过其14脚进行输出供外部电路使用。
TL494芯片还内置2只NPN图二本逆变器输入端为汽车蓄电池(+12V,4.5Ah),输出端为工频方波电压(50Hz,220V)。
其系统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了典型的二级变换,即DC/DC变换和DC/AC逆变。
12V直流电压通过推挽式变换逆变为高频方波,经高频升压变压器升压,再整流滤波得到一个稳定的约320V直流电压;然后再由桥式变换以方波逆变的方式,将稳定的直流电压逆变成有效值稍大于220V的方波电压,以驱动负载。
逆变器的组成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主要由功率电子器件、控制电路和滤波电路组成。
它在现代电力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动车辆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组成及其功能。
一、逆变器的功率电子器件逆变器的核心部分是功率电子器件,主要包括晶闸管、IGBT和MOSFET等。
这些器件能够实现对直流电的调节和控制,将其转换为交流电。
在逆变器中,这些功率电子器件承担着将直流电源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重要任务。
二、逆变器的控制电路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负责对功率电子器件进行控制和调节,确保逆变器正常工作。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或逻辑门电路等组成,通过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控制功率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
通过控制电路,逆变器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频率等参数的控制和调节。
三、逆变器的滤波电路逆变器的滤波电路主要用于对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进行滤波,去除其中的高次谐波成分,使输出电压更加稳定和纯净。
滤波电路通常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等元件组成,能够有效地消除逆变器输出电压中的噪声和干扰。
四、逆变器的保护电路逆变器的保护电路是为了保护逆变器和其他设备的安全运行而设计的,主要包括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功能。
当逆变器工作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保护电路能够及时检测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
五、逆变器的辅助电路逆变器的辅助电路包括启动电路、驱动电路和反馈电路等。
启动电路用于启动逆变器,将其从关断状态转变为工作状态。
驱动电路负责控制功率电子器件的开关动作,确保逆变器按照预定的工作方式工作。
反馈电路用于采集逆变器输出电压、电流等参数的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控制电路,实现对逆变器输出的精确控制。
逆变器由功率电子器件、控制电路、滤波电路、保护电路和辅助电路等组成。
功率电子器件实现了直流电到交流电的转换,控制电路对功率电子器件进行控制和调节,滤波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滤波,保护电路确保逆变器的安全运行,辅助电路提供启动、驱动和反馈等功能。
逆变模块的工作原理
工作过程一般分为整流电路、平波电路、控制电路、逆变电路四大过程。
1. 整流电路
整流电路的功能是把交流电源转换成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一般都是单独的一块整流模块.
2. 平波电路
平波电路在整流器、整流后的直流电压中含有电源6倍频率脉动电压,此外逆变器产生的脉动电流也使直流电压变动,为了抑制电压波动采用电感和电容吸收脉动电压(电流),一般通用变频器电源的直流部分对主电路而言有余量,故省去电感而采用简单电容滤波平波电路。
3. 控制电路
现在变频调速器基本系用16位、32位单片机或DSP为控制核心,从而实现全数字化控制。
变频器是输出电压和频率可调的调速装置。
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称为主控制电路,控制电路由以下电路构成:频率、电压的“运算电路”,主电路的“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电动机的“速度检测电路”。
运算电路的控制信号送至“驱动电路”以及逆变器和电动机的“保护电路
变频器采取的控制方式,即速度控制、转拒控制、PID或其它方式
4 逆变电路
逆变电路同整流电路相反,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压变换为所要频率的交流电压,以所确定的时间使上桥、下桥的功率开关器件导通和关断。
从而可以在输出端U、V、W三相上得到相位互差120°电角度的三相交流电压。
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电路
逆变器控制电路中的保护电路,可分为逆变器保护和异步电动机保护两种,保护功能如下:
(1)逆变器保护
①瞬时过电流保护,用于逆变电流负载侧短路等,流过逆变电器回件的电流达到异常值(超过容许值)时,瞬时停止逆变器运转,切断电流,变流器的输出电流达到异常值,也得同样停止逆变器运转。
②过载保护,逆变器输出电流超过额定值,且持续流通超过规定时间,为防止逆变器器件、电线等损坏,要停止运转,恰当的保护需要反时限特性,采用热继电器或电子热保护,过载是由于负载的GD2(惯性)过大或因负载过大使电动机堵转而产生。
③再生过电压保护,应用逆变器使电动机快速减速时,由于再生功率使直流电路电压升高,有时超过容许值,可以采取停止逆变器运转或停止快速的方法,防止过电压。
④瞬时停电保护,对于毫秒级内的瞬时断电,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但瞬时停电如果达数10ms以上时,通常不仅控制电路误动作,主电路也不供电,所以检测出后使逆变器停止运转。
⑤接地过电流保护,逆变器负载接地时,为了保护逆变器,要有接地过电流保护功能。
但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需要装设漏电保护断路器。
⑥冷却风机异常,有冷却风机的装置,当风机异常时装置内温度将上升,因此采用风机热继电器或器件散热片温度传感器,检测出异常后停止逆变电器工作。
(2)异步电动机的保护
①过载保护,过载检测装置与逆变器保护共用,但考虑低速运转的过热时,在异步电动机内埋入温度检出器,或者利用装在逆变器内的电子热保护来检出过热。
动作过频时,应考虑减轻电动机负荷,增加电动机及逆变器的容量等。
②超速保护,逆变器的输出频率或者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超过规定值时,停止逆变器运转。
(3)其他保护
①防止失速过电流,加速时,如果异步电动机跟踪迟缓,则过电流保护电路动作,运转就不能
继续进行(失速)。
所以,在负载电流减小之前要进行控制,抑制频率上升或使频率下降。
对于恒速运转中的过电流,有时也进行同样的控制。
②防止失速再生过电压,减速时产生的再生能量使主电路直流电压上升,为防止再生过电压电路保护动作,在直流电压下降之前要进行控制,抑制频率下降,防止不能运转
(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