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二讲 总产出
- 格式:pptx
- 大小:128.44 KB
- 文档页数:5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模型》第二章宏观经济活动的度量最重要的经济总量,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以它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外加BP)便完整地描述了一国经济的总体面貌。
第一节国民生产总值(GNP)及其相关的量和相关的问题一、GNP的定义与GDP、NNP、NI(一)GNP的定义国民生产总值简称为GNP。
定义如下:在一定时间内,由本国国民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包括物品和劳务),以市场价格计算的总值。
展开:该定义中,每个词都是“关键词”!(二)对GNP的详尽说明(内涵与外延)1、“一定时间”(1)“一定时间”是多长?“一定时间”一般指一年。
中国案例。
(2)流量与存量“一定时间”表明GNP是流量。
所谓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发生的量。
对偶:与流量对偶的是存量。
所谓存量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存在的量。
2、“本国国民”(对应:made by)(1)“国民”是指“1年以上的常住者”“国民”,特指在所论国的“常住者”。
即在该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重心的个人或者单位。
(2)什么是经济领土?所谓经济领土,是指一国政府所管辖或者使用的范围。
比如,驻外使领馆就属经济领土。
展开:“经济领土”空间的扩张?如,FDI与CDI便是典型的“经济领土”的扩张。
所谓经济利益重心是指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而且,时间至少一年。
3、“本国国民所拥有生产要素”与GDP(1)“所拥有的”(强调产权)不管这些生产要素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重要的是它们是否为该国国民所拥有;即使在国外生产的,只要其生产要素是本国国民所有,也计入本国GNP。
(2)引出GDP概念(对应:made in)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而不问生产所有的要素由何国国民所拥有;另一方面,在国外生产的,即使用的是本国生产要素,也不计入本国GDP。
展开:国际、区际间GDP与GNP竞争。
联系一下招商引资中的外资与内资。
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国民收入的主要核算指标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指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GDP是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核算,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基本总量。
在1993年以前,各国用的是国民生产总值(GNP),此后,改用国内生产总值。
视频:国内生产总值注意:(1)指一国在本国领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既包括本国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与劳务,也包括外国企业或合资企业在本国生产的产品与劳务。
(2)指一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总值。
仅计算本年度产品价格总和,而不包括以前产出。
在某一年转手的以前建成的房屋的交易中房屋的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但在这一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是该年的劳务,应计算在该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中。
(3)是指最终产品的总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 goods :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
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而在同期内不再加工、可供最终消费和使用的产品。
通常包括:①个人与社会集团消费品、军工产品;②固定资产积累与储备;③净出口产品(进出口差额)。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goods :在以后生产阶段中作为投入的产品。
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
例如,钢铁和棉纱就是中间产品。
许多产品既可作为最终产品又可作为中间产品。
例:煤用于家庭取暖与作饭时是最终产品,作为发电与练钢的原料时又是中间产品。
实际计算中区分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非常因难。
(4)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不仅包括有形产品,而且包括无形产品—劳务。
(5)按照市场价格计算◆不经过市场销售的最终产品(如自给性产品、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价格是变动的,GNP的计算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GDP的缺陷:“我们有的GDP数字很好看,但不是增加了社会财富,是浪费了社会财富。
比如,建大桥,这是GDP,让大桥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桥还是GDP,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但真正形成的财富就那一笔。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第一节国民经济的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的定义: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国民原则GDP是以国境为界,即本国境以内的所有生产活动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的价值都记入该国的GDP,它强调境内工业。
GNP是以国民为界,即本国国民的生产要素所创造的产品与劳务都记入该国的GNP,它强调的是民族工业。
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1.支出法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净出口(X-M)转移性支出:政府单方面的价值让渡,不是等价交换,如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体现的是再分配职能救济金,失业保障金。
2、收入法:就是从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收入的角度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创造了多少最终产品价值,又称成本法。
收入法计算公式 GDP=工资+利息+租金+税前利润+折旧+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3、生产法:又称部门法(sector approach)。
依据提供产品与劳务各部门的产值来计算GDP,反映GDP的来源。
核算的范围:提供物质产品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劳务产品的第三产业。
核算的标的:各部门增加值,即总产值扣除中间产品价值后的余额。
政府部门提供的劳务活动以投入的成本计入总产出。
三种核算方法总结生产法(增加值法) GDP = 所有企业增加值的总和。
支出法 GDP = C + I + G + (X - M)收入法 GDP = 工资 + 利息 + 租金 + 利润 + 企业间接税、转移支付 + 折旧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1)产出=收入。
产出增值=投入要素的收入。
2)产出=支出。
最终销售=最终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