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表达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论文范文中文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已经渗透到医疗领域的各个方面,从辅助诊断到患者监护,再到药物研发,AI的应用正逐步改变着医疗行业的面貌。
首先,AI在辅助诊断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通过深度学习技术,AI能够分析大量的医学影像资料,如X光片、CT扫描和MRI图像,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识别病变。
例如,IBM的Watson系统能够分析病人的医疗记录和医学文献,为医生提供诊断建议。
其次,AI在患者监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智能穿戴设备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收集患者的生理数据,通过AI算法分析,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为医生提供及时的反馈。
然而,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挑战。
首先是数据隐私和安全问题,医疗数据包含大量个人隐私信息,如何确保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AI应用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技术准确性问题,虽然AI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其诊断和治疗建议的准确性仍需进一步验证。
此外,医疗AI的伦理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当AI系统给出与医生不同的诊断意见时,应该如何权衡?AI在医疗决策中的角色和责任如何界定?这些问题都需要医疗界、技术界和法律界共同探讨。
最后,医疗AI的普及和应用还需要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以促进医疗AI技术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面临着诸
多挑战。
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和伦理讨论,才能确保AI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最大的效益。
中国语⾔⽂学论⽂范⽂3篇中国语⾔⽂学本科毕业⽣语⾔类论⽂写作要点每年都有⼀些同学选择语⾔⽅⾯的问题作为毕业论⽂的题⽬,但是,语⾔类论⽂和⽂学类论⽂具有明显的不同。
⽂学类论⽂往往是作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分析,这种分析是以论⽂写作者本⼈的⽂学理解和鉴赏为基础的。
说⽩了,⽂学类论⽂属于艺术研究的领域,这类的论⽂往往是以阐述或描述论⽂写作者的主观理解和主观感受为。
但是,语⾔类论⽂与此恰恰相反,它不允许写作者纯粹发表主观意见,⽽要求在调查研究语⾔事实的基础上,拿出反映语⾔事实的结论。
说⽩了,语⾔类论⽂属于科学领域,要坚持“有⼏分材料说⼏分话”的原则,不允许没有客观根据的任意发挥。
正是因为如此,语⾔类论⽂的写作对于中⽂系的学⽣来说,具有⼀定的难度,要克服这⼀困难,就要了解语⾔类论⽂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程式。
本⽂试图就语⾔类论⽂的选题、语⾔研究的程序、语⾔类论⽂的写作程式等问题进⾏⼀个⼤致的介绍。
⼀、论⽂选题学术论⽂的写作和⼀般⽂章的写作具有明显的不同,⽐如你要写⼀篇议论⽂或者⼀篇杂⽂,有了观点之后,就可以展开思路、信⼿写来,如果不合适,还可以反复修改。
需要什么材料,还可以查找⼀些⼯具书。
语⾔类学术论⽂,⾸先是⼀篇科研报告,它是在对某⼀问题进⾏⼀定研究的基础上,把⾃⼰研究的过程和结论报告出来,这就决定了语⾔类学术论⽂是研究在先、报告在后,也就是先进⾏研究,再写论⽂。
明⽩了这⼀点,就知道语⾔类学术论⽂的选题,不仅仅是选择⼀个写作的题⽬,⽽更主要的是选择⼀个研究的题⽬。
这样,就要求语⾔类论⽂的选题,应该考虑以下原则:1.题⽬要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可⾏性。
这样就要求根据⾃⼰的实际情况,包括以往的知识积累、可以占有的材料等等。
⽐如《某某县⽅⾔⾳系调查与研究》,题⽬很好,但是,如果作者在⽅⾔调查以及辩⾳、记⾳⽅⾯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的话,这样的题⽬是没有办法做的。
再⽐如,笔者曾经指导的⼀个本科⽣的创新⽀持项⽬,⼏个同学打算做这样⼀个题⽬《⼤学⽣使⽤新词语的调查与研究》。
论文参考范文文科类
作为文科类论文的参考范文,本文将以一个统一的格式来呈现,以
确保内容的整洁美观。
全文将采用中文表达,避免使用任何网址链接。
以下是文科类论文的参考范文。
第一部分:引言
引言部分是论文的开场白,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目的和重要性。
本
文将以一个关于文化多样性的主题来介绍。
第二部分:文化多样性
这一部分将详细介绍文化多样性的概念和重要性。
我们将从社会科
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多样性如何影响社会和个人。
第三部分: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探讨文化多样性对社会的影响。
我们将讨论文
化冲突、社会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议题,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
第四部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这一部分将讨论文化多样性的价值。
我们将探讨文化多样性如何促
进创新、增加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性,并提供相关的研究结果。
第五部分:文化多样性的挑战
在本部分,我们将讨论与文化多样性相关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将探
讨文化歧视、文化同化等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和建议。
第六部分:结论
结论部分将回顾本文的主要内容,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在这部分,将列出本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
请注意,为确保整洁美观,参考文献的格式应符合学术规范。
000汉语言文学论文-试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行的意义及其特色2000年,在我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历史上是颇不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的10月31日,在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高得票率获得审议通过。
同日,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颁布了这部法律,该法于新世纪的第一天开始施行。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它体现了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重要政策,科学地总结了清末以来前贤们在语文革新运动中的探索实践、特别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教训,反映了人民的呼声、时代和现代化的呼唤以及几代语文工作者的夙愿。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行业以及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信息技术产品、广告、招牌、企业事业组织名称和在境内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说明等方面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这部法律的颁行,正像有学者所指出的,是中国人民献给21世纪的“一份不同寻常的世纪礼物”(江蓝生《简论语言文字立法的意义》,载《光明日报》2001年1月16日),标志着共和国语言文字法制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应该以此为契机,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好这部重要的法律,为加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刂。
笔者参与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前期调研和起草工作,这里谨就颁行该法的意义以及该法的特色等,谈谈个人的学习体会和粗浅看法。
一、颁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门法律,它的颁行是我国社会语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有利于巩固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事实上的“全国通用”地位,增进各民族、各地区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刂。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使口语书面化的工具。
汉语语言学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在我国的灿烂文化中起着支撑的作用。
尽管社会的诸多领域并不是建立在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然而,其需要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都和汉语言文学息息相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汉语语言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汉语语言学论文范文一:高职选修课汉语言文学论文一、高职汉语言文学选修课建设探索根据前文所述,依照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要求,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知识面更加全面。
所以对培养汉语言文学教师的课程选材、内容等要求更高。
(一)“三维”课程目标须质性提升不同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目标都有区别,不同的体系会随着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所以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也应当按照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地革新。
所以高校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目标也应当随之改变。
比如,为了达到现阶段对汉语言文学教师的文学功底等要求,教学专业需要将“三维”课程目标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全新发展的新时代要求,“三维目标”不能有所偏颇;另外,要落实汉语言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汉语言素养,需要在更高层次上具有“三维目标”素养的汉语言教师。
首先,应当努力提升教师的文学素质与教学能力,从而达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统一。
在其课程中,中学的汉语言阅读量相对较大,所以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可见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基本目标在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清晰学生文学的思维,从而在知识面与自学能力方面上一个台阶。
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达到“三维”课程目标。
然而,“三维目标”应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各科教学中,只是不同学科中“三维目标”所体现的比例和层次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目标是一个方向性指导,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该全面地把握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课程结构需匹配汉语言教师专业素养汉语言的新课程在内容与架构等方面第一次提出了综合性学习内容和模块课程,甚至在高中有相关的选修课。
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怎么写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怎么写摘要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整篇论文内容的精炼概括,是读者了解论文主要内容和研究成果的窗口。
一个好的中文摘要应该准确、简明地反映论文的主题、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具备一定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1. 简要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在摘要的开头,应该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可以提供一些相关背景知识,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课题,并明确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这样可以让读者对论文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阐述论文的研究方法接下来,摘要应该描述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可以简要介绍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等。
这部分内容可以简洁明了地阐述,但也要确保读者能够理解论文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3. 总结论文的主要结果在摘要的核心部分,应该总结论文的主要结果。
可以列举一些具体的数据或实验结果,并简要分析这些结果的意义和影响。
这部分内容应该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贡献,让读者对论文的研究成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4. 强调论文的结论和意义最后,摘要应该强调论文的结论和意义。
可以简要总结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这些结论对相关领域的影响和应用。
同时,还可以提出一些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展示论文的学术价值和实用性。
需要注意的是,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简明扼要,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和复杂的句子结构。
语言应该通顺流畅,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歧义。
此外,摘要的长度通常在200-300字左右,应该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调整。
总之,写一篇出色的毕业论文中文摘要需要对论文的主题、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进行准确、简明地概括。
通过简要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目的、阐述研究方法、总结主要结果以及强调结论和意义,可以让读者对论文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同时,注意语言的简洁流畅和长度的控制,可以使摘要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
中文学术论文写作格式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预测性上具有的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上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小编收集了中文学术论文写作格式,欢迎阅读。
引言(Introduction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引言又称前言,属于整篇论文的引论部分。
其写作内容包括:研究的理由、目的、背景、前人的工作和知识空白,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预期的结果及其在相关领域里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引言的文字不可冗长,内容选择不必过于分散、琐碎,措词要精炼,要吸引读者读下去。
引言的篇幅大小,并无硬性的统一规定,需视整篇论文篇幅的大小及论文内容的需要来确定,长的可达700~800字或1000字左右,短的可不到100字。
1 题名(Title,Topic一级标题黑体小四号)题名又称题目或标题。
题名是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给出的涉及论文范围与水平的第一个重要信息,也是必须考虑到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不达意和编制题录、索引等二次文献可以提供检索的特定实用信息。
1.1主标题(Quot二级标题宋体五号字)论文的主标题十分重要,必须用心斟酌选定。
有人描述其重要性,用了下面的一句话:“论文题目是文章的一半”。
对论文题目的要求是:准确得体,简短精炼;外延和内涵恰如其分,醒目。
对这两方面的要求分述如下。
1.1.1准确得体,简短精炼(三级标题宋体五号)要求论文题目能准确表达论文内容,恰当反映所研究的范围和深度。
常见毛病是:过于笼统,题不扣文。
如:“不等式的应用”过于笼统,若改为针对研究的具体对象来命题。
效果会好得多,例如“贝塞耳不等式的应用”,这样的题名就要贴切得多。
再如:“中值定理在证明一类不等式中的应用”这样的论文题目不准确,题名中值定理是哪一个?,令人费解,何类不等式?请教不得而知,这就叫题目含混不清,解决的办法就是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清晰地点示出论文研究的内容。
关于英汉翻译论文范文浅谈英汉翻译、英汉语言特点对比【摘要】在当今日趋全球化的时代里,翻译在跨文化、跨民族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中功不可没,它既是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同时也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事实上,翻译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性的活动,当今的人们直接或者间接都有意或无意地从事着翻译活动。
【关键词】翻译语系形合意合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 Family,是拼音语言,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Chinese-Tibetan language family,是表意的语言ideography,所分属的语系不同也就导致了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对于广大应试四、六级的考生来说,如果平时学习中了解英汉语言特点,在翻译应试中能满足翻译标准――“信、达、雅”即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贴切原文,这对于想要取得较高翻译分数会有很大帮助,下面本文就将对英汉语言的特点从下几个方面作对比。
一、英语的形合和汉语的意合相对于汉语来说,英语是一种更加注重形式化的语言,主要体现在运用词汇来联系各个分句,如我们熟知的“and”用来表示并列连接;“if”用来表示假设条件关系;“because”用来表示因果关系,虽然说汉语句式也有一定数量的连接词连接,但是使用频率较之英语小得多。
在汉语中,我们通常不用或者少用连接词来表达意思,英汉两种语言的这种区别就是我们所说的形合――强调结构的完整性和形态的严谨性,结构严密紧凑,主次分明;意合――强调内容和表意的完整性,靠语意的逻辑将句子串起。
为了更加清楚明了,我们试举几个例句:1跑得了和尚,但是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him.2Althoughhe has aged physically, he remains young at heart.尽管他人老但是心不老。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教授热荐6篇)在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剖析洛阳理工学院的发展现状,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际,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文人才应作为培养目标,以求培养出实用型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接下来我们通过以下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来深入了解以下这个问题。
范文第一篇题目:论茶文化在汉语言文学中的融入摘要:汉语言文学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汉语言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它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专业,所涵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有很强的文学特征,因此也就需要在学习时具备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茶文化作为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因此本文拟从茶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汉语言文化的特点,并将两者结合起来,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茶文化;汉语言文学;文化融入;1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内涵分析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茶文化理念内涵,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发展应用过程中,要注重多种元素的融入和保护,而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精神元素和物质元素,能够为整个茶文化体系传承发展的理想效果。
茶文化是我国整个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和关键,认知茶文化的价值内涵,是我们传承这一文化的重点。
1.1传统茶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分析我国传统茶文化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从茶叶种植到茶叶泡制再到茶叶的烹煮这一系列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茶诗、茶歌、茶舞,还有茶艺礼仪等等,并且我国的茶文化还与宗教相结合,引申出对精神层面的不断追求,同时,中国人常常以茶会友,在各种饮茶活动中协调人际关系,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茶文化是包括与茶相关的众多文化现象的融合。
1.2茶文化的内涵分析传统茶文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因此现阶段所讲的茶文化更偏向于人文科学,它的精神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宗教和它的结合。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始终贯彻着"和";的精神,主张在饮茶的过程中不断的沟通思想,营造和谐的氛围,在烹煮茶的过程中反思,明心见志,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
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摘要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整篇论文的简洁概括,通常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编写一篇准确而有吸引力的中文摘要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中文摘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撰写一个优秀的摘要。
首先,摘要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摘要是读者获取论文信息的第一步,它能够提供论文的核心内容和研究成果,帮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主题和意义。
对于那些时间有限、只关注特定主题的读者来说,摘要是他们决定是否继续阅读整篇论文的重要依据。
因此,一个精确、简明的中文摘要对于吸引读者的兴趣和理解论文的内容至关重要。
其次,一个优秀的中文摘要应该具备一定的特点。
首先,它应该准确地反映论文的主题和研究目的。
摘要应该清晰地表达出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研究的目标。
其次,摘要应该简洁明了,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论文的核心内容。
对于论文中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摘要应该用简明扼要的方式进行描述,避免冗长的叙述和复杂的专业术语。
此外,摘要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吸引力,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引导他们进一步阅读整篇论文。
在撰写中文摘要时,有几个关键点需要注意。
首先,摘要应该精确地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避免出现夸大或不准确的陈述。
其次,摘要应该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多的修饰词和冗长的句子。
简洁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传达论文的核心思想,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同时,摘要应该遵循一定的结构,包括背景介绍、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要素。
这种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论文的内容和逻辑。
最后,为了撰写一篇优秀的中文摘要,作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应该注意使用准确的词汇和恰当的语法结构,避免出现语义模糊或语法错误的情况。
此外,作者还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摘要范例,学习其中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反复修改,作者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摘要写作水平。
总之,毕业论文的中文摘要在整篇论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毕业论文一二三级标题(中文版)一、绪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不断增加,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成为各级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
面对当前复杂的教育形势,不仅要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需要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素质,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现状分析随着教育市场竞争的加剧,各级教育机构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然而,目前教师培训的形式和方式依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首先,现有的培训模式存在大课堂教学的问题。
其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
此外,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和师资力量也是教师培训面临的重大问题。
通过对现有的教师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教师培训的问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三、教师专业化培训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提高教师的技能和能力,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专业化培训,不仅可以提升教师的知识素质,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专业化培训也可以促进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四、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策略和途径针对教师专业化培训的现状和问题,发展一种创新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技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教师培训已成为了尽可能多教师参与其中的重要方式,可以减少时间和场地的限制,降低教师培训的成本,并且有更广阔的空间用于展开课堂教学与教学质量评价。
同时,探索开展教育培训的实践教育应用,是加强近年来教育工作质量和实现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五、教师专业化培训的实践在进行教师专业化培训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来评估教师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影响,进而更好地指导和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
六、结论教师专业化培训在现代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文中文议论文专四模板英文回答:Introduction:In today's rapidly evolving world,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our lives is a topic of ongoing debate. Some argue that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inevitably lead to progress and a better future, while others express concerns about its potential negative consequences. In this essay,we will examine both sides of this argum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technology is indeed an unalloyed boon or whetherit carries inherent risks that must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Body Paragraph 1: Technology's Positive Impacts。
Technology has undoubtedly had a transformative impact on human society, bringing numerous benefits. Advances i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have made it easier than ever to connect with people and explore different parts ofthe world. Medical advancements have extended lifespans, reduced suffering, and improved overall health outcomes. Technology has also revolutionized the way we work, learn, and access information.Body Paragraph 2: Technological Risks and Concerns。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论文范文2篇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论文范文一:汉语言文学建设下文学社团建设路径分析摘要:汉语言文学作为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创新汉语文学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必然要求。
本篇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在分析了将汉语言文学专业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文学社团纳新机制,招聘多种专业人才;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构建科学的文学交流平台;将汉语言实践性教学融入到文学社团的建设过程中的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同时运动诸系统;空间文学社团作为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进行实践育人的重要基地与平台。
本文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新的育人模式。
一、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相结合的必要性及意义1.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建设结合的必要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培养不仅仅具有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而且实践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才需求标准的要求。
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育人服务工作的过程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探索新的实践育人模式与实践教学的方式。
在高校校园里学生社团作为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与基地,是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文学社团的设立一方面是为了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征文比赛等各种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协调的能力。
另一方面是通过文学常识竞赛、开展有意义的读书交流会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修养,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与自身气质。
将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与文学社团的发展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方式的创新,激发同学们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让学校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这个专业,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知名度。
汉语言本科毕业论文篇一: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浅谈方言与语言习得的关系摘要: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但是,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方言繁杂,有着自己的特征,人们在交际中用不规范语言交谈极不方便。
而普通话是我国规范的现代民族共同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具有基础作用。
所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推进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这是是保证社会协调运转的必要条件。
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纽带。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
文章首先对我国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议予以解析,然后分析了方言对于语言习得的影响,并提出几点建议。
笔者认为,只有重视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才能实现真正的跨际文化交流。
关键词:语言方言语言习得意义语言是用声音来表现人们相互之间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动作的。
人类语言既有其共同的规律,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语言的亲缘性极其强烈,任何民族、地区、国家的语言对自身而言可称为主体语言或母语;反之,则称为客体语言或外语。
一般情况下,人类对母语的掌握是习得而来的,也就是说在母语的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对外语来说则是学来的,即在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
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例如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人们操着南方方言,而北部人则操着带有儿化音的北方口音。
但大多数情况下,相邻地区的地域方言较为相近。
方言对语言习得到底会产生哪些影响呢?鉴于语言学界对“语言习得”理论的争论颇多,所以笔者认为深入解析语言习得对研究方言对语言习得的影响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解析语言习得按照《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20xx年版)的定义,语言习得(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人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论文写作中的中文摘要在论文写作中,中文摘要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是一篇论文内容的精炼表述,用来概括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关键信息。
中文摘要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对论文的理解和吸引力。
本文将探讨中文摘要的撰写要点和技巧,以帮助写作人员提高摘要的质量和有效性。
一、中文摘要的结构一个优秀的中文摘要应当具备以下几个结构要素:背景、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在撰写中文摘要时,每个要素都应当简洁明确地表达,重点突出。
1.背景:介绍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2.目的: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指出论文研究的目标。
3.方法:简要说明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以及采用的分析或实验设计等。
4.结果: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突出论文的创新点和重要性。
5.结论:得出论文的结论并指出对应用或进一步研究的启示。
二、中文摘要的要求1.准确性:中文摘要要准确概括论文的主要内容,不能有误导性的陈述。
2.简洁性:中文摘要的篇幅通常较短,要尽量言简意赅,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
3.连贯性:中文摘要要有良好的逻辑结构,各部分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衔接。
4.关键词:中文摘要结束时,一般会列出与论文相关的关键词,有助于读者进行文献检索。
三、撰写中文摘要的技巧1.先写全文再写摘要:在论文写作中,摘要通常是在全文写作完成后才撰写的。
因此,写摘要时应当先对整篇论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从整篇论文中提取出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2.概括精炼,重点突出:在概括论文内容时,要注意提炼出核心观点和重要结果,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突出论文的创新性和重要性。
3.语言得体,逻辑清晰:语言应当简洁明了,表达精准,避免使用过多的修辞手法。
同时,要注意逻辑结构的清晰,各部分之间应当有明确的衔接,以确保读者能够顺利理解。
4.获取同行意见:与同行交流并征求意见有助于提高中文摘要的质量。
同行的建议和批评能够帮助我们发现不足之处,并对摘要进行修改和改进。
总之,中文摘要是论文写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作为读者对论文的第一印象,影响着读者是否继续阅读全文。
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优秀例文汉语言文学作为人文类的传统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优秀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汉语言文学的毕业论文优秀例文篇1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众化过渡,对传统汉语言专业在承担社会人才培养的功能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的快速发展,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固有的教育和人才观念,冲击着传统的人文学科的命运。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历史悠久,是高等院校设置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之一。
缺乏鲜明的特色和实用的技能,是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表现为以下方面的发展变化,体现出时代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传统型模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适应计划经济时代对汉语人才的需要而制定的,比较切合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发展、人才配置方式和市场需求的实际。
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开设课程有:文学概论、写作、文学作品导读、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逻辑学、语言学概论、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美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学术思想通史、西方哲学概论、高等数学、英美文选、科学概论、史学专题、科研论文阅读与写作,共19门。
课程的设置基于培养目标。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培养目标极不明确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涉及新闻、广告、出版、广播、影视、戏剧、文秘、教育、行政(文化宣传、各级政府)等部门,专业的设置较为宽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对象无法做到精确的定位,课程的安排没有一个明确的导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课程观念上,重语言文学轻文章。
中文摘要谜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历史悠久,蕴含着精湛的语言艺术,融知识性、文化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
随着社会发展,谜语不断演变和更新。
本文在探索其起源的同时,还探索其在语言艺术和文学技巧方面的潜力,探究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文学特征,探讨其别具风格的修辞方法。
关健词:谜语;起源;文学特征AbstractRiddle, a game the public is delighted to hear and se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s wisdom and has a long history. The game contains the exquisite linguistic art and full of infotainment, culture, enjoyment and entertainment. Riddle keeps developing and renew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riddle and the potential of the game's linguistic art and literary skills. Meanwhile, the unique artistic and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me and the particular rhetoric of riddle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paper.Key words: riddle; orig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一、谜语及其组成谜语是一种标准的文字游戏,它以某事物或某词句、成语、俗语、文字为谜底,用隐喻、形似、暗示或描写特征的方法作出谜面,是供娱乐消遣用的。
谜语内容广泛,格式多样,启人思索,饶有情趣。
谜语由谜面、谜目、谜底、谜格所组成。
谜面就是表述谜语的文字或图形或物品,在哑谜中还有以动作作为谜面的。
谜底就是谜语的答案。
谜目就是谜底锁在的范围,也就是对谜底的揭示或规定。
谜格也称谜律,就是在某些谜语制谜和猜谜的时候,必须遵守的各种特殊格式。
不是所有的谜语都要用“格”,但凡是用格的谜语就得按照各种格的规定来猜,否则就无法猜中。
谜格在清朝中期逐渐兴起,到晚清根据各种谜书来考查,谜格不下数十百个。
至今有的谜格已被淘汰,但也有的在新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仍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谜格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离合字离合字,首先分为母字和子字。
也就是说,各个子字合起来要能够合成一个母字。
如,三千佳丽好姿容——打一离合字。
谜底是:丰色艳。
“丰”、“色”可以称为子字,“艳”可以称为母字。
又如,维和部队——打一离合字。
谜底:止戈武。
“止”、“戈”为子字,“武”为母字。
2、秋千格秋千格有两个要求,1、谜底必须是两个字;2、谜底必须倒过来读能够切合谜面的。
比如:南极仙翁——打一食品,秋千格。
谜底是:寿司。
南极仙翁是寿星公,赐人长寿,谜底倒过来读就是“司寿”,切合“南极仙翁”的谜面。
3、卷帘格卷帘格和秋千格差不多,也有两个要求。
1、谜底必须是三个或者三个字以上的;2、谜底也必须倒过来读要能够切合谜面的。
比如:按说该是今天——打一菜系名。
谜底是:日本料理。
4、探骊格探骊格,是很特别的一个,没有谜目,因为谜目也是构成谜底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必须根据谜面猜出一个谜目来,然后按照谜目和谜底构成的意思去切合谜面。
如,刘关张轻语各自往昔——探骊格。
这个就已经成为了一个完整的谜语了。
与一般的由面、目、底构成的谜语不同,这个谜语只有面,目和底都要去猜了。
此谜的谜底是:小说三家春秋。
这个谜底中隐含的目和底是:小说三[谜目];家、春、秋[谜底]。
此谜谜底和谜面的切合为:“轻语”扣“小说”,“刘关张”、“各自”扣“三家”,“往昔”扣“春秋”。
探骊者,目就是那个“骊”了。
5、求凰格求凰格,取义“凤求凰”,其要求是:(1)谜底和谜面必须在字数上一样,而且所用的文字必须对仗;(2)在谜底的前面或者后面,必须加上“双、对、齐、并、偶……”等表示成双成对的字才构成完整的谜底。
如,黄金——打一画家,求凰格。
谜底:齐白石。
就是以“白石”对“黄金”,然后在前面加上了“齐”字。
6、徐妃格徐妃格,取义后主徐妃半遮面的典故,其要求是:构成谜底的字必须要有相同的偏旁,而去掉偏旁以后的字来切合谜面。
如,两山之间——打一公共场所。
谜底是:浴池。
去掉相同的偏旁“三点水”,成“谷也”,切合谜面。
二、谜语的起源对于谜语的起源,民俗学家段宝林认为,谜语应追随溯到商代歌谣《女承筐》。
《周易》的《归妹》有:“女承筐,无实,士劫羊,无血。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女子拿着筐子盛东西,本应有重量的,但却说它无实,是虚松的;男子拿着刀割羊,应该有血,但却没有血。
这就是传统谜语最常见的“矛盾法”,非常含蓄而巧妙的表现了牧场上一对青年牧羊夫妇剪羊毛的情景。
它既生动的描述了剪羊毛的劳动特点,又“回互其辞”使人不易猜着,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谜面。
由此可见,谜语由来已久。
一般认为谜语发端于春秋战国,萌芽于两汉六朝,由弹歌、隐语、瘦辞等数经演进至两汉魏晋,逐渐形成谜之初阶。
宋代是谜语发展的兴盛时期,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有王安石、苏东坡、秦少游等。
明清时期是谜语发展的鼎盛阶段,其代表人物有黄周星、周工亮、李开先及大文学家冯梦龙等人。
《红楼梦》、《镜花缘》、《花月痕》等小说均有关于谜语的记载。
《广陵十八格》、《春雨楼春灯格》有关谜语的书刊也相继问世,标志着这个时期的谜语不但在题材方面而且在谜理、谜艺方面日趋完整和发展。
不管谜语究竟成于何年,但值得肯定的是,它的形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是它的主要创作者。
后来,又经过与劳动人民生活较接近的知识分子的修改和润色,谜语日益完整。
三、谜语的文学特征1、题材的广泛性谜语题材广泛,包罗万象。
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或现象,在谜语中都有相应的反映。
如关于社会生活的:吃阳间饭,干阴间活——(矿工);关于家庭生活的:一间房,两家住,一家开粉房,一家开面铺——(妇女做针线活用的“粉线口袋);关于人的动作行为的事谜语:忽忽悠悠象驾云,出门千里未动身,看见美景未睁眼,吃了美味未沾唇——(作梦)。
关于宇宙、动物、植物、矿物、人体器官、各种职业都有物谜,或者说凡自然、社会与生活所及,无不制成谜语。
2、鲜明的人民性谜语中很多谜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况、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并带有鲜明的时代和阶级特色。
如:黑船装白米,送进衙门来,衙门八字开,空船转回来——(吃瓜子)。
这是用比喻手法讽刺旧社会衙门的搜刮和掠夺。
又如:在娘家青枝绿叶,到婆家面黄肌瘦,不提起倒也罢了,提起泪洒江河——(竹船篙)。
这则谜语不正是旧社会妇女命运的生动写照吗?在封建家长制的统治下,妇女出嫁以后就成为家庭奴隶,受尽旧礼教的压迫和摧残,生活痛苦不堪。
谜面文义如同一个童养媳的控诉。
有的谜语还表现了某些反抗的情绪,如:两耳尖尖嘴更长,青钢一片口中藏,世间多少不平事,请得它来尽扫光——(刨子)。
还有带更强烈的政治性的,如:上山息息索索,下山捣乱江河,文武百官捉我不到,皇帝老儿奈我如何——(风)。
这些谜语的形象从各个方面反映了旧社会官府压榨人、穷苦人的遭遇、妇女的悲惨命运等社会生活问题。
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在旧社会的愁苦生活和对统治阶级的仇恨与反抗,反映了人民斗争的智慧。
人民性不仅反映在阶级性上,还反映在人生观、道德观、善恶观等方面上。
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嘴尖身细白如银,体轻不值半毫分,眼睛长在头顶上,只认衣裳不认人——(针)。
这里表现了劳动人民多么深刻的人性。
有些可以说是以谜为载体的情感强烈的短诗。
3、丰富多彩的民俗性很多谜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民俗风情,展示了独特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
如:姐俩一般胖,总也不上炕,上炕就顶嘴,顶嘴就打仗——(棒槌)。
它反映了北方的生活民俗。
东北冬季长,天冷,不便洗濯晾晒。
为使长时间不洗的被里被面拆时好洗,多在洗后用淀粉浆好,然后放在捶布石上用特制的棒槌捶平。
每到入秋,到处都可以听到叮咚叮咚的捶布声。
4、启迪智慧的教育性猜谜是一种有趣、有益的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所喜爱。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智力、活跃思维、丰富精神生活。
由于谜语植根于人民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所以它的思想教育和认识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大量的谜语通过描述事物的特征,锻炼人们的思考,并提供各种知识。
今天,谜语对儿童的教育作用尤为突出。
民间谜语集民间普遍流传的谜语,以其常具新鲜的感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联想,滑稽的情调,引起儿童的思考。
对于启迪儿童智慧,增长儿童知识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发展儿童的思考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认识事物,认识生活,同时还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艺术陶冶作用,培养孩子对劳动和劳动产品热爱的思想感情。
5、独具特色的文学性民间谜语语言精炼、流畅、诙谐而有意境,有很强的文学色彩,并善于用文学表现手法。
谜面多用拟人、夸张、比喻、排比等文学表现手法描述事物的特征,通常都用精炼而富于形象的口头诗歌的语言构成,每句以五、七言为最多,句式有两句、三句、四句不等,最长见的是四句式。
多数押韵,所有的谜面语言总是异常顺口、节奏鲜明。
如:一棵小树不大高,小孩爬在半山腰,身穿小红袄,头戴红缨帽——(玉米)。
谜语画面清新,又有生动的形象,合辙押韵,读起来上口,引人思考和联想。
谜语的文学艺术性质是不容抹杀或忽视的。
虽然不把它作为咏物诗,但我们却认为,谜语有许多作品不仅表现了人民的智慧,也通过谜面的艺术形象往往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态度或社会特点。
如:弯腰树、弯腰台,弯腰树上挂银牌,谁要猜着我的谜,我把世界翻过来——(犁)。
谜面最后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暗示犁的特殊功能,同时在自豪的口吻中也流露出人民改造世界的英雄气概。
6、诙谐幽默的趣味性趣味性是民间谜语得以广泛流传的生命所在。
首先是有趣,能让人解闷,然后人们才去口耳相传,逐渐的流传下来。
很多谜面形象生动,隐喻巧妙,语言诙谐,结构多变,情节新奇。
如:石头层层不见山,路程短短走不完,雷声隆隆不下雨,大雪飘飘不觉寒——(推磨)。
通过富有诗意的描写,引起人们美好的想象,把推磨的劳动描写得很有情趣,耐人寻味。
不难看出,人们在猜谜的活动中不但可以增加生活的乐趣,而且还能得到美的启迪和精神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