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养殖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42.00 KB
- 文档页数:52
缢蛏养殖技术一、缢蛏养殖主要产品1、肥水产品1)蛏贝宝:在贝类整个养殖周期中都可用且安全性高,在高温期由于化肥的不可控性因素,其是养殖户在高温期肥水的首选,配合氨基酸、微生物使用效果更佳,其含有硅藻藻种,能定向培养硅藻,也可被虾、贝直接滤食,使用前用池塘水浸泡两个小时再全池破晒,每袋用于20亩水面,可酌情增加。
2)硅藻旺:作用同蛏贝宝,每大袋用于30亩。
3)海宝:作用同蛏贝宝,每袋用于15亩。
4)贝乐液:主要成份为氨基酸,起到润藻肥水的作用,可提高养殖动物抗应激能力,卖点为;可激活硅藻的生长与繁殖。
5)氨基酸营养液:肥水,为养殖动物直接提供营养,提高活力和抗应激能力。
卖点,价格便宜。
2、杀青苔药1)青苔粒粒杀:颗粒型青苔药,立体定位杀青苔,直达根部。
在青苔严重的池塘配合粉剂使用,其沉降性不好,使用时混合泥土用塑料密封两个小时再施。
2)青苔克星:粉剂杀青苔药,每袋用两亩,选择晴天使用效果更佳,对处理浓黄绿色水质效果不佳。
其溶解性欠佳,在兑水时,需先装水再缓慢倒入药且需及时搅拌。
卖点;进口原料,安全性高。
3、改底产品1)海博士底改:海水专用底改,除底发黑及粘液上效果好,同复合芽孢杆菌使用降亚硝酸盐效果明显。
卖点:海水专用、对蛏眼不开效果明显。
2)底改王:同海博士底改。
3)速效底改:卖点,三合一、常用于淡水虾蟹塘。
4、解毒产品1)海得宝贝:海水专用型,解毒功能,主要用于以下情况;刚进新水的养殖塘,由于海水污染,刚进海水含有化工污染以及重金属污染,易导致缢蛏慢性死亡和蛏眼不开及其他应激反应;杀青苔后,由于杀青苔药对贝类有不同程度的刺激,在青苔已经杀死后使用解毒产品;有害藻类(甲藻、蓝藻、三毛金藻)爆发及死亡后使用,本产品可解藻类中毒,减少死亡量;缢蛏长时间不开眼,当池塘中每种化学物质超标不适宜缢蛏生长时,其属于有机酸可中和有害物质;降低PH,在养殖前期,通常PH偏高,由于其成份主要为有机酸,降PH效果较明显。
缢蛏养殖技术缢蛏养殖【常见问题】缢蛏养殖有哪些技术要点?选好养殖场地。
外涂养殖选在中潮区下层至低潮区每天有2-3小时插露为好;虾蛏混养塘底一定要处理塘底的黑泥,底质以软泥和泥砂混合的底质为佳。
建设标准模式蛏田。
外涂养殖无论是熟涂还是生涂都要经过翻涂、耙土、平埕才能放养,可将整片蛏埕划分成宽3-7米的小畦,畦之间留有小沟,畦面呈马路形、不积水,虾蛏混养塘参照外涂建畦,面积控制在总面积的1/3为佳,蛏苗放养前须"发塘"。
精心选、运蛏苗。
蛏苗选择工作一定要做好,切忌淡水浸过的蛏苗和隔夜蛏苗,否则死亡率较高。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在适宜的播种季节内,提倡早播,一般在清明节前结束,播苗应在大潮汛期间进行,外涂养殖每亩可播壳长1厘米的蛏苗70公斤,内塘每亩可60-80播公斤,不要过密。
播前遇下雨、淡水多,每亩可撒粗盐10公斤左右,以利蛏苗钻穴。
加强涂间管理。
缢蛏养殖从放养开始到起捕结束,短则6-7个月,长则15-16个月,加强涂间管理是保护增产的重要措施。
放养初期要下涂检查蛏苗的成活率,及时补苗,在大风浪过后,要及时平整涂面。
夏季及时耘苗,使涂面得到松疏;夏季退潮后更要防止出现积水现象,防止缢蛏烫死。
繁殖期要防止白露前后的台风暴雨,并及时驱逐鱼害和病害,进入冷蛏后,要及时"盖汪"。
蛏虾混养要注意投足虾饵,防止对虾由于饵料不足而摄食缢蛏造成减产,对虾起捕后,可施肥培饵,保证缢蛏正常生活。
适时采捕,颗粒还家。
蛏的采捕期在7-8月份或春节前后至清明。
缢蛏采捕工作一定要彻底,尽量不留老蛏、死蛏,否则会造成底部硫化氢积累,影响产量,影响翌年的养殖。
【本人点评】本人为探索缢蛏养殖方法的你整理了《缢蛏养殖技术》,如果自己家想要缢蛏暂养2天的话,把缢蛏放到一个有很多漏孔的洗菜的盆里,然后把这个盆放到另外一个稍大一点的可以装水的盆里,让水刚好没过蛏子,这样蛏子吐出的泥沙全部掉下来,换水的时候很方便。
缢蛏与对虾生态养殖技术缢蛏和日本对虾都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的水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山东省无棣县在养虾池塘内进行缢蛏和日本对虾混养,利用了缢蛏穴居、滤食和对虾表泥潜伏、抱食的特性,对虾的残饵及排出的粪便起到肥水作用,促进浮游植物繁殖,为缢蛏提供鲜活优质饵料;而缢蛏通过在穴内上下移动和滤食,增加了底泥的通透性,保证上下水层的交换对流,净化了底质和水质,两者在同一水体中,互相促进,共同生长,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池塘选择和清淤改造。
池塘要进排水方便,水位在1.0米以上,有独立的进排水闸门。
海水比重在1.005~1.022之间,水质肥沃,小新月菱形藻、大扁藻等浮游动植物含量丰富。
养殖前,对池底进行清淤改造,清淤深度5厘米并建造蛏埕俗称”蛏板”,即在虾池底滩建造宽3.50米、高0.40米的蛏埕,蛏埕为南北走向,埕长与虾池底长度相等,蛏埕面积占虾池总面积的1/8。
蛏埕筑起后,将蛏埕土块破碎耙细,同时翻匀整平,使埕面稳定光滑,表层土不易被水流冲刷流失和下淤,以利于缢蛏的钻潜穴居。
二、消毒和进水。
3月上中旬进水,进水闸安装60目锥形网过滤。
进水至淹没蛏埕,投放浸泡24小时后的茶子饼,用量为15毫克/升,24小时后将水排干重新进水,使水位达蛏埕以上20厘米。
放苗前15天左右施肥,每667平方米(1亩)施有机肥约20千克,无机肥为纯氮4毫克/升,五氧化二磷0.5毫克/升,以后每5~7天追肥1次,直至水色变为淡黄绿色。
三、苗种放养。
蛏苗规格平均为1.5厘米左右,苗种体色为壳前端黄色,壳面青黄色,边缘略呈绿色,水管带淡红色,壳厚且半透明,健壮无病害。
缢蛏苗淋浸海水,阴干1小时左右,将苗种震荡几次使水管充分收缩后放入船中,顺蛏埕用手均匀抛洒,放养时间在3月下旬,667平方米放苗量50千克左右。
日本对虾苗种平均规格在体长0.8厘米以上,健康、无病毒。
第1茬放养时间在5月上旬,第2茬放养时间是7月,放养密度为0.6万~0.8万尾。
缢蛏的养殖技术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缢蛏的养殖那些事儿。
缢蛏啊,这小家伙可有意思啦!就像咱家里养的宝贝宠物一样,得精心照顾着。
要养缢蛏,首先得找个好地方呀。
就好比人得有个舒服的家,缢蛏也得有个适合它的小天地。
那得是平坦的滩涂,有干净的海水能流进来流出去,这样缢蛏才能在里面畅快地生活。
你想想,要是把缢蛏放到一个脏兮兮、乱糟糟的地方,它能开心吗?能长得好吗?选好了地方,接下来就是投放苗种啦。
这就像是给缢蛏的家请来了一群小伙伴。
不过可得注意苗种的质量哦,得挑那些健康活泼的,可别弄些病恹恹的来。
不然到时候长不好,那不就白折腾啦!这就跟咱交朋友似的,得交那些靠谱的、能一起好好玩耍的呀。
然后呢,就是日常的管理啦。
这可不能马虎,就跟咱每天要吃饭睡觉一样重要。
要时刻关注着海水的情况,水质不好了可得赶紧想办法改善。
缢蛏在里面生活,就跟咱在空气里呼吸一样,要是空气不好了,咱能舒服吗?海水也是这个道理呀。
还有啊,要注意给缢蛏提供足够的食物。
它们爱吃啥呢?一些浮游生物之类的。
这就像是咱得给家里的宠物准备好吃的一样,不能饿着它们呀。
养缢蛏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看到成果的,得有耐心。
就像种一棵树,得慢慢等它长大、开花、结果。
这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小麻烦,比如天气不好啦,海水有啥变化啦,但咱可不能轻易放弃呀。
你说,要是咱把缢蛏养得肥肥壮壮的,到时候收获的时候得多开心呀!那可都是咱的劳动成果呀。
就好像自己精心培育的花朵终于绽放了一样,那种成就感,啧啧,别提多棒啦!所以呀,朋友们,要是你们也对缢蛏养殖感兴趣,那就大胆去尝试吧!只要用心去做,肯定能成功的。
别犹豫,别害怕,缢蛏这小家伙等着你们去照顾它们呢!加油吧!。
缢蛏养殖技术缢蛏养殖技术缢蛏是我省海水养殖三大贝类之一。
据苍南县渔业志记载: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郭明祈等人开始在龙沙乡沙坡村养殖缢蛏,以后逐步向周围地区扩散养殖技术,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建国以前,芦浦镇东门垟已是有名的养蛏专业村,出现了许多养殖大户,技术精湛,平均产量1500公斤/亩,名列全省前茅。
为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进一步改进传统的养殖方式方法,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标,特惧有关资料,结合具体生产实际,介绍缢蛏养殖、加工等方面的科普知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缢蛏生物学(一)缢蛏体外包有两片薄而脆的长开形贝壳,壳表有明显的生长纹,为测定年龄的标志。
自壳顶斜向腹部有一道浅凹陷,似缢痕,故名“缢蛏”。
足部较发达,伸展在前端,从侧面看,象斧状,属于斧足类软体动物。
它倒立生长,滩涂是永久居留地。
体内器官组织可以分为:神经、消化、肌肉、呼吸、循环、排泄和生殖等7个系统。
其中,消化系统有下列器官:唇瓣、口、食道、胃、幽门盲囊、肠、肛门以及消化腺等;呼吸系统主要是鳃,另有很多血管分布在外套膜和唇瓣上,亦右进行气体交换;循环系统有心脏、动脉、静脉和血窦。
血液循环开放式,即备注从动脉流到身体各组织中经血窦到静脉。
浊血在鳃、外套膜、唇瓣进行气体交换,氧化后的新鲜血液由心大静脉流到心耳,完成血液循环;神经系统不发达,只有神经节和一些神经。
神经节计有:脑神经节2个,脏神经节2个足神经节1个;排泄系统有肾管1对;生殖系统是生殖腺,雌雄异体。
(二)缢蛏是穴居动物,生活在风浪小、潮流畅通、有淡水注入的内湾的中潮、低潮区滩涂上。
洞穴垂直,深度随季节而异:夏季浅,约为体长的6~8倍,冬季深,在10倍以上,最深可达70~90㎝。
成蛏体长一般在5~7㎝,最大可达10㎝。
最佳底质结构是表层3~5㎝厚的软泥,中层20~30㎝厚的沙泥混合(沙占50﹪~70﹪),底层是沙或泥。
缢蛏的寿命为5~7年。
(三)温度的适宜范围:8~30℃,最适温度是15~25℃。
蛏子怎么养不会死掉怎么洗干净蛏子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要怎样养才不会死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蛏子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蛏子的饲养方法1、水质水源:选择缢蛏养殖比较广泛的丁字湾沿岸一带的虾池,以自然纳潮为主,进排水方便。
海水比重在1、010~1、025之间,水温3℃~32℃,pH值8、01~8、15,滩面和水质未受到污染。
2、池塘底质、面积及水深:池塘2个,面积50亩/个,软泥底质,有效水深1、5米~2、0米,蛏埕水位0、8米~1、2米,最低40厘米~60厘米,池塘长条形,池中央有高起的滩面。
加深加宽虾池的环沟,将环沟内的泥土堆放在虾池的坝基内侧,然后整平,虾池的四周就能形成2米~3米宽并向内倾斜的平台,以备放养缢蛏。
3、蛏田的整理。
选择边滩及部分中滩,提前20天耙土,翻耕。
底质坚硬的地段需要经过翻土,耙土,平涂等步骤,使土质细腻柔软,有利于缢蛏挖穴潜入。
放苗前15天,先用漂白粉60ppm消毒池塘,3天~5天后将消毒水排出,后用茶籽饼20ppm清塘,目的在于杀死杂鱼蟹及螺类,这些天敌会吞食缢蛏幼苗。
4、施肥培饵:播苗前一周左右,经60目~80目筛绢网滤纳入新水20厘米~30厘米,亩施鸡粪50公斤,繁殖池内基础饵料生物。
5、蛏田播养:1)苗种运输。
北方苗种系在海阳市丁字湾自然采苗得到,南方苗种到浙江购买。
2007年春节后,于3月底到浙江省乐清县沿海购买规格为每公斤3000粒的苗种,用汽车运输。
苗种要干净,不要有泥巴,篷布遮盖,防止日晒雨淋,但要通风,途中每隔4小时~6小时淋水一次。
苗种运到后,立即组织足够的人员放养。
除了运输时间外,气温是影响苗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不低于零度的前提下,气温越低成活率越高。
2)播苗时间。
南方苗在每年4月1日播苗,北方苗在每年5月25日。
3)播苗方法。
大汛潮期退潮后,向池内进水20厘米~30厘米播苗。
首先振动容器几下,使苗种的水管收缩,提高钻潜率,然后将苗种均匀撒播在埕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