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AQC余热锅炉规程培训资料(doc 67页)

AQC余热锅炉规程培训资料(doc 67页)

AQC余热锅炉规程培训资料(doc 67页)
AQC余热锅炉规程培训资料(doc 67页)

AQC余热锅炉规程培训资料(doc 67页)

目录

目录 1

1目的2

2适用范围2

3引用标准2

4主要设备规范及结构简介 2 4.1概况2

4.2技术规范: 2

4.3锅炉结构简介:3

4.4锅炉给水质量标准5

5检修后锅炉机组的检查 5

6锅炉机组的启动 7

6.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7

6.2锅炉启动7

6.3安全阀定压8

6.4并炉与供汽9

6.5锅炉机组的停运9

6.6锅炉备用期间的保养10

6.7锅炉的运行监视与调整 10 6.8锅炉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11 6.9分析化验11

6.10锅炉正常调节12

7事故的处理及预防 12

7.1缺水事故12

7.2满水事故13

7.3锅炉水膨胀事故:14

7.4汽压过高事故14

7.5锅内水击事故14

7.6炉内积灰事故15

1目的

为加强余热炉运行的操作管理,提高余热利用率。2适用范围

4000t/d 余热炉及辅机设备运行操作管理。

3引用标准

电力工业部《中小型锅炉运行规程》

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QC240/350-18.1-1.6/330产品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杭州锅炉集团有限公司《QC160/350-12.5 (3.5)-1.6(0.35)/335 (190)产品设计安装使用说明书》

4主要设备规范及结构简介

4.1概况

QC160/350-12.5(3.5)-1.6(0.35)/335(1

90)余热锅炉是为我公司4000t/d熟料生产线回收窑头熟料冷却机的余热设计的,简称AQC

炉,QC240/350-18.1-1.6/330余热锅炉是为我公司4000t/d熟料生产线回收窑尾预热器的余热设计的,简称SP炉。

4.2技术规范:

QC160/350-12.5(3.5)-1.6 (0.35)/335(190)Q C240/350-18.1-1.6/330

使用地点5000t/d窑头5000t/d窑尾

额定蒸发量kg/h 25200 23900

额定蒸汽压力MPa 1.35 1.35

额定蒸汽温度℃345 305±10

给水温度℃178

余热烟气量Nm3/h 280000 340000

余热烟气进口温度℃360 316

烟气出口温度℃114 211

烟气成分

O2 21% 5.52%

N2 79% 65.29℅

CO2 25.18%

H2O 4.01%

4.3锅炉结构简介:

1.QC160/350-1

2.5(

3.5)-1.6(0.35)/335(

190) AQC余热锅炉

AQC锅炉采用单压结构,高压段出口额定压力1.6Mpa. AQC锅炉整体采用管箱式结构,自上而下有高压过热器管箱,两级蒸发器管箱,省煤器管箱,管箱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共8只,这些管箱均通过底座型钢将自身重量传递到钢架的横梁上。采用这种管箱式结构,可将锅炉漏风降至最低,减少锅炉漏风热损失,提高锅炉效率,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

AQC锅炉受热面全部使用异形换热元件——螺旋鳍片管。根据AQC锅炉的废气性质和特点,结合国内外同行在水泥行业余热锅炉的运行经验和我厂类似废气条件下大量使用螺旋鳍片管所取得的经验,为平衡磨损和积灰,我们在设计中对鳍片管的结构进行了优选。

AQC锅炉省煤器出水分两部分,一部分供AQC锅炉使用,另一部分通过管道输送到SP锅炉的省煤器中。

本锅炉采用自然循环方式,露天立式布置,结构紧凑、占地小,烟气从上向下分别横向冲刷过热器、两级蒸发器、省煤器,其流方向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锅炉受热面全部采用螺旋鳍片管。AQC锅炉锅筒设有两套水位计(一套石英玻璃水位计和一套双色水位计),两套水位平衡容器和一套电极点式液位报警器,以便于对锅炉水位的观察与监控,确保锅炉安全。锅炉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15900×8000×24010。本锅炉高压锅筒

∮1500×5500×22工作压力为1.7MPa、低压锅筒∮1500×3600×16工作压力为0.45Mpa、高压省煤器工作压力为3.0MPa,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压力为2.13MPa、0.68MPa,省煤器单独作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3.75MPa.锅筒和过热器上的安全阀按如下规定压力进行调整和校验:

过热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1.04倍的工作压力=1.04×1.6MPa

锅筒安全法的开启压力:1.06倍的工作压力

=1.06×1.7MPa

4、QC350/330-26-1.25/305 SP余热锅炉

本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露天立式布置,结构紧凑、占地小,烟气从上向下分别横向冲刷过热器、六级蒸发器、省煤器,其流方向与粉尘沉降方向一致,每级受热面都设置了振打除灰装置,粉尘随气流均匀排出炉底。锅炉最大外形尺寸(长×宽×高):14000×11000×40000。

a锅筒

锅筒直径为φ1800,壁厚24,材料20g,安装在钢架顶部,锅筒内部装置的一次分离采用双层孔板结构,二次分离元件为特殊的钢丝分离器,为保证好的蒸汽品质和合格的炉水,还装有加药管和表面排污管。为保证安全和便于操作,锅筒上部装有压力表、安全阀和备用管座。锅筒前方设有一套石英玻璃水位计和一套双色水位计,设置工业摄像头监

视水位,一套电极点式液位管座,可作为水位显示和接水位报警器用,两组水位平衡容器筒,作为水位记录与控制用。

b受热面

烟气从上向下冲刷,沿着烟气方向分别布置有过热器、六级蒸发器、省煤器。

c振打装置

由于余热烟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锅炉每一层管组都设置了4组振打装置,在受热面下面用连杆将所有的管子连到一起,每一组均有一只电动机带动,共32组,布置于锅炉的两侧,振打频率为每分钟三次,冲击力为1500牛。

锅炉还设有钢架与平台扶梯、护板、烟道、炉墙,锅炉外表面都布置了浅蓝色彩钢板,角部为橙色钢板条。

本锅炉锅筒压力为1.7MPa,锅炉整体水压试验压力为2.13MPa.锅筒和过热器上的安全阀按如下规定压力进行调整和校验:

过热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1.04倍的工作压力=1.04×1.25Mpa=1.3Mpa

锅筒安全阀的开启压力:1.06倍的工作压力

=1.06×1.4MPa=1.46Mpa

4.4锅炉给水质量标准:

名称单位数值

硬度微克当量≤3

溶氧微克/升≤50

溶解固形物微克/升≤3500

PH(25℃)∕≥7

锅炉水质量标准:

名称单位数值

磷酸根mg/L 10-30

PH /10-12

总碱度微克当量/L 14

5检修后锅炉机组的检查

锅炉机组检修后,锅炉运行人员应按照本规程对设备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锅炉本体及烟道,明确下列各项:

1炉墙完整、严密、无严重损坏现象。

2对流管束、省煤器及烟道内清洁无杂物。

3各人孔门应完整无损、开闭灵活、严密无漏。4各测量仪表和控制装置的位置正确、完整、严密、畅通。

5挡板完整严密、传动装置完好、开关灵活、位置指示正确。

6无焦渣及杂物,脚手架已拆除。

7锅炉内部检查完毕后,确认内部无人,将各人孔门、检查孔洞严密关闭。

8检查传动装置,明确下列各项:

9各风门闸板开关灵活、方向正确、传动装置牢固可靠。

10各传动、减速机构,装置完整,并有适量的润滑油。

11检查转动机械应符合下列要求:

a所有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固、靠背轮联接完好、传动皮带完整齐全、紧度适当、地脚螺丝不松动。

b检查汽水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1)支吊架完好、管道能自由膨胀。

2)保温完整、表面光洁、其颜色符合《电力工业部

技术管理法规》的规定。

3)管道上有明显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箭头。

4)与系统隔绝用的堵板拆除。

5)检查各阀门、风门、应符合要求。

6)与管道连接完好、法兰螺丝已坚固。

7)手轮完整、固定牢靠、门杆清洁、无弯曲及锈蚀

现象、开关灵活。

8)阀门的填料应有适量的压紧余隙、丝堵已拧紧,

主要阀门的保温良好。

9)传动装置的连杆、接头完整、各部销子连接牢靠

固定电控或油控装置良好。

12具有冲洗时防止烫伤工作人员的防护罩。

13照明充足。

14检查安全阀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排汽管与疏水管、完整、装置牢固。

b弹簧完好、压紧。

15检查承压部件的膨胀指示器,应符合下列要求。指示板牢固地焊接在锅炉的骨架或主要梁柱上,指针垂直焊接在膨胀元件上。

指示板的刻度正确、清楚、在基准点上、涂有红色标志。

指针不能被外物卡住,指针与板面垂直,针尖与板面距离3~8mm。

锅炉在冷态时,指针应垂直在基准点上。

19检查压力表应符合下列要求:

表盘清晰,锅筒压力表在工作压力处应划有红线,表针指示在零点。

校验合格,贴有校验标志,并加铅封。

照明充足。

上述检查完毕以后,应将结果记录在有关记录簿内,对所有发现的问题应通知安装和检修的负责人予以消除。

6锅炉机组的启动

6.1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1对炉内炉外和烟道等处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部分设备完好无损,烟道畅通,各处无人停留,无工具遗漏。

2要对承压部件进行仔细检查,凡属有问题必须补焊之后,都要按1~1.25倍的工作压力进行水压试验。

3要检查汽水管道、阀门及人孔,检查孔等处是否都处在启动前的关闭或开启位置。

4检查护板炉墙、顶部密封及人孔是否完好,其严密性是否良好。

5对锅炉上所有汽水仪表、热工及电气仪表,都要检查并确认其精度灵敏性。

6对主要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水位表等都要进行检查,凡不合要求立即修复或更新,安全阀不参加水压试验。

7向锅炉上水,至最低水位。上水时水温不得超过90℃,夏季上水时间不宜少于1~2小时,冬季上水温度约为50℃-60℃,其上水时间应不少于2-4小时。

8上水结束后,注意观察锅筒水位一段时间,静止观察水位是否维持不变。若有下降应查明原因。如锅筒、集箱及各部阀门有无泄漏并予以消除。如果水位增高,表示给水阀关闭不严,漏流量太大,应予以修复或更换。

6.2锅炉启动

当所有的启动前准备工作结束后,就可以同水泥窑运行人员联系送烟气,启动余热炉,具体步骤如下1启动螺旋喂料机,启动机械振打除灰装置。

2与水泥窑运行人员密切联系,使通过锅炉烟道的烟气量及烟温逐渐增大和增高,使炉温缓慢上升,

按每分钟10℃左右增加,避免炉温变化过快,使锅筒及受热面、护板炉墙受到损伤。

3启动时必须严密监视锅筒水位,正常运行水位为±30mm,极限水位为±75mm,当锅筒水位上升超高时,可适当的放水,并进行排污。保证正常水位的同时,应使汽温汽压均衡地上升,并使锅炉各部分温度均匀。

4检查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1MPa时关闭汽包排汽阀、过热器排汽阀,蒸汽管道疏水阀;

5在升压过程中,检查确认各承压部件的受热膨胀情况,如有异常,应立即查明情况及时处理;

6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3 MPa时,依次对过热器及各蒸发器放水阀放水,同时注意汽包水位变化(主要是为了消除受热面各部分受热不均匀等情况).

7当汽包压力升至0.3 MPa时,及时热紧主要管道上的阀门、法兰及阀门压盖螺栓;

8当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6 MPa时,冲洗水位计并核对水位;

9当确认汽包压力升至0.6 MPa时,开启主蒸汽管道上各疏水阀前后手动阀;

10当汽包压力升至1.0MPa时,全面检查锅炉系统,如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升压,待故障消除后继续升压;

11确认汽包压力升至1.0 MPa时,接值长通知准备启动汽机系统,对汽机系统作全面检查.

12确认蒸汽压力升至1.6MPa、过热蒸汽330℃时,与锅控操作员核对锅炉主要参数。

13在启动时,必要时打开对空排气阀,对空排气阀的开度应适当。

注: AQC先运行,SP炉启动时炉水应保持较高温度,AQC故障需要退出时,SP一起退出。

6.3安全阀定压

1安全阀定压

a锅炉在正式启动投运前,必须按国家颁发的《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检察规程》中规定的安全阀开启压力进行调整和校验。

b锅炉上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分别为:

锅筒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工作压力×1.06

过热器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工作压力×1.04

2定压方法

a定压时先调整锅筒上的一只安全阀后,调整过热器安全阀。

b本锅炉上所使用的安全阀均为弹簧安全阀,调整各个安全阀时应先卸下提升手规和顶盖,再用扳手把调整螺丝回松到比排汽压力稍低的位置,然后逐渐拧紧螺丝,直到安全阀在规定的开启压力下立即排汽为止。调试准确后,将调整螺丝的位置固定并装好提升手把和顶盖。

c定压工作完成后,应在工作压力下再做一次试验,如果所装安全阀在全部开启后不能控制压力,

表明安全阀排放能力不够,应紧急停炉采取有效措施。

d定压的安全阀必须将安全装置固定牢固加封加锁。

e定压工作完成后,应将每个安全法的开启压力、回座压力、提升压力、调整日期、责任者等情况载入技术档案,日后备查。

f定压注意事项:

1)定压前应注意检查安全阀的质量是否合格,其铭牌规定的使用压力是否与工作压力相适应,安全阀的排气管是否装置牢固。

2)检查压力表是否经校验合格,准确可靠。

3)锅炉内水位应保持在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以便在必要时间向锅炉进水降低压力。

4)定压工作中应安排专人在炉前监视和控制压力和水位,防止锅炉发生超压及缺水事故。

5)定压操作人员应戴好防护手套,注意防止烫伤或滑倒,如安全阀的开闭动作不灵或不动作,严禁用手锤敲击。

6.4并炉与供汽

我厂有SP炉一台、AQC余热锅炉一台向蒸汽母管供汽。

并炉时按下列顺序操作:

1开启蒸汽母管和主汽管上疏水阀排出凝结水。2当锅炉汽压低于运行系统的汽压0.05-0.1Mpa 时,即可开始并汽。

3先开启并汽阀上的旁通阀后缓慢开启并汽阀,然后关闭旁通阀和母管、主汽管上疏水阀。

4并汽时应保证锅炉正常水位,保证汽压比运行系统低0.05-0.1Mpa,有水击现象时及时疏水并排净。

5供汽前主动通知中控操作人员做好准备工作,先暖管再供汽。

6.5锅炉机组的停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