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熊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行为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401.76 KB
- 文档页数:5
2019.03瓜菜栽培进行喷雾,一般每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预防。
细菌性软腐病一旦发现应及时拔除病株残体,减少病源,并在病株附近撒上生石灰消毒。
蚜虫和菜青虫一般用阿维吡虫啉和苏云金杆菌制剂或青虫菌6号的500~700倍液或颗粒体病毒防治。
地老虎以幼虫在夜间咬食幼苗,造成缺苗,多采用人工捕捉,虫量大时用毒饵法,用晶体敌百虫拌抄香的麸皮或油渣,于傍晚时撒在萝卜近根部诱杀。
种蝇成虫发生期,在晴天中午用1份糖,1份醋,2.5份水制成糖醋液诱杀。
6适时采收8月底至9月初,当胡萝卜外叶开始变橘黄,心叶呈黄绿色,胡萝卜肉质根充分膨大时开始采收。
如遇雨水多的年份或地下水较高的地块,应注意观察,可适当早收,以防裂根。
!!!!!!!!!!!!!!!!!!!!!!!!!!!!!!!!!!!!!!!!!草莓属于自花授粉植物,授粉可通过风和昆虫完成,但是通过异花授粉可大大提高坐果率,保证丰产和优质,目前生产上棚室促成栽培中普遍使用蜜蜂辅助授粉。
但大多数草莓种植户对设施内放蜂技术缺乏了解,不管棚室大小,买来一箱蜂随便放进棚就完事,也不知道喂养,至于蜜蜂是否授粉也不清楚,蜜蜂生病死亡了也不知道清理,管理较粗放,造成蜂群懒于工作或后期蜜蜂数量不足等现象发生,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1蜜蜂选择蜜蜂主要有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和熊蜂三种,目前使用最多的是意大利蜂,其次是熊峰。
意大利蜂体型比较大,性情较温顺,蜂王产卵力强,分蜂性弱,采集力强,授粉效果好。
现在80%草莓棚使用的都是这种蜜蜂。
2蜂群数量授粉蜂群大小由温室面积即草莓苗的定植密度决定,一般是1株草莓需要对应1只蜜蜂,1亩地定植草莓8000~10000株,所以要配备蜜蜂8000~10000只,也就是1亩地配1箱4框蜂(8000~10000只)即可。
种植户可以根据自己棚室面积大小及其草莓苗数量合理增减、选择蜂群数。
3放蜂前准备1)防病治虫。
要在蜂箱进棚前5~10天,对棚室病虫害进行彻底防治,尤其是虫害,保证蜜蜂进入完全没有病虫害的环境。
蜜蜂授粉技术操作规程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蜜蜂是开花植物的主要授粉昆虫。
蜜蜂授粉是指以蜜蜂为媒介传播花粉,使植物实现授粉受精的过程。
蜜蜂授粉技术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配套措施之一。
本规程规定了有关授粉蜂群的准备、大田作物授粉技术和设施作物授粉技术的操作程序和管理要求等。
授粉蜂群的准备蜂种蜜蜂主要为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适合为果树、蔬菜、油料、瓜类、牧草等植物授粉。
熊蜂主要有小峰熊蜂、密林熊蜂、红光熊蜂、明亮熊蜂和欧洲熊蜂等,适合为茄果类蔬菜、瓜类和果树类等设施作物授粉。
切叶蜂主要有苜蓿切叶蜂,适合为苜蓿等牧草类作物授粉。
壁蜂主要有凹唇壁蜂等,适合为早春果树授粉。
蜂群获得租赁种植园(户)与养蜂场(或授粉公司)签订授粉租赁合同,租赁蜂群进行授粉活动。
租赁合同中应明确付款方式、授粉蜂群的数量和质量、蜂群进场时间、种植园(户)的饲喂方法和用药管理等事项,以维护双方权益。
购买种植园(户)购买蜂群自行授粉时,应挑选性情温顺、采集力强、蜂王健壮、无白垩病、蜂螨和爬蜂等病症的强群。
运输运输蜂群时,要注意如下事项:汽车等运输工具清洁无农药污染;蜂群饲料充足,长距离运蜂在装车前2小时,每个蜂群加1张水脾;固定巢脾及蜂箱,防止运输过程中挤压蜜蜂;调整好巢门方向(关门运蜂方式巢门朝前,开门运蜂方式巢门横向朝外);合理安排运蜂时间,开巢门运蜂,应在傍晚蜜蜂归巢后进行启运;关巢门运蜂,装车后立即起运。
运蜂车应在夜晚行驶,宜在第2天中午前到达,并及时卸下蜂群。
长途运输第2天不能到达时,应在上午10点以前把蜂车停在阴凉处,停车(或卸车)放蜂,傍晚再继续运输。
大田作物蜜蜂授粉技术蜂群配置进场时间根据不同植物的流蜜情况,具体决定蜂群进场时间。
对于荔枝、龙眼、向日葵、荞麦、油菜等蜜粉丰富的植物,可提前2天把蜜蜂运到场地;对于梨树等泌蜜量少的植物,应等植株开花25%左右时再把蜂群运到场地;对于紫花苜蓿,可在开花10%左右时运进一半的授粉蜂群,7天后再运进另一半;桃、杏、甜樱桃等花期较短的植物则应在初花期就把蜂群送到授粉场地。
草莓大棚蜜蜂授粉实施方案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也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果。
然而,草莓的生长需要蜜蜂等昆虫进行授粉,才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对于草莓大棚来说,蜜蜂的授粉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草莓大棚蜜蜂授粉的实施方案。
首先,为了保证蜜蜂能够有效地进行授粉工作,我们需要在草莓大棚周围种植一定数量的花草植物,以吸引蜜蜂的到来。
这些植物可以是一些蜜源植物,比如百合、马鞭草、迎春花等,它们能够吸引蜜蜂并提供丰富的花蜜。
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大棚内设置一些蜜蜂引导器,吸引蜜蜂进入大棚进行授粉。
其次,为了确保蜜蜂在大棚内进行有效的授粉工作,我们需要在草莓大棚内适当增加蜜蜂巢箱的数量。
蜜蜂巢箱可以提供蜜蜂繁殖和生活的场所,使其能够在大棚内形成稳定的种群。
同时,我们还需要定期对蜜蜂巢箱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蜜蜂的健康和生长。
另外,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蜜蜂的授粉效率,我们还可以在草莓大棚内进行人工授粉。
在蜜蜂活动量不足或天气条件不利的情况下,人工授粉可以起到补充作用。
我们可以利用刷子、棉签等工具,轻轻地在草莓花朵上进行授粉,以促进花粉的传播和受粉。
最后,为了保证草莓大棚内蜜蜂授粉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定期对蜜蜂进行观察和监测。
一旦发现蜜蜂数量不足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蜜蜂的健康和活动。
总之,草莓大棚蜜蜂授粉实施方案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大棚周围种植蜜源植物,增加蜜蜂巢箱数量,进行人工授粉,并定期进行观察和监测。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草莓大棚内蜜蜂的授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获得丰收的果实。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对草莓大棚蜜蜂授粉工作有所帮助。
温室大棚熊蜂授粉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设施番茄熊蜂授粉、设施草莓蜜蜂授粉中蜂种的选择、蜂群配置、授粉管理、促蜂防花措施、环境管理、配套综合防控技术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设施番茄熊蜂授粉、设施草莓蜜蜂授粉,其他设施果树蜂授粉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263.1 主要农作物蜜蜂授粉及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第1部分:温室果蔬(草莓、番茄)NY3045 设施番茄熊蜂授粉技术规程NY-T1160 蜜蜂饲养技术规范GB/T19168 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治规范NY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蜂授粉:bee pollination利用蜜蜂总科一类昆虫的防花采蜜特性,完成作物花粉传授、受精结实的过程,进而促进作物坐果、膨果目的一种技术。
3.2 熊蜂:bumble bee属于昆虫纲(Insecta)、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属(Apis)。
完整蜂群由1只蜂王、若干只熊蜂及工蜂组成。
3.3 蜜蜂:honey bee蜜蜂科(Apidae)、蜜蜂属(Apis)。
主要包括意大利蜜蜂为代表的西方蜜蜂、中华蜜蜂,两类主要农业授粉蜂种。
3.4 蜂群:colony蜜蜂的社会性群体。
是蜜蜂自然生存和人工饲养管理的基本单位。
一个蜜蜂的自然蜂群通常由1只蜂王,数千只以上工蜂以及数百上千只雄蜂(季节性出现)组成。
3.5 西方蜜蜂:A pis mellifera Linnaeus是蜜蜂属(Apis)的一个种,包括意大利蜜蜂(A.m.ligustica)、高加索蜂(A.m.caucasica)卡尼鄂拉蜂(A.m.carnica)等亚种。
大棚草莓蜜蜂授粉的步骤大棚种植草莓的话,大部分都在冬季的时候才开花的,但是缺乏春季的授粉从而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所以现在人们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利用蜜蜂对大棚草莓进行授粉,那么具体的方式呢,下面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大棚草莓蜜蜂授粉的步骤。
秋季进行对大棚草莓的授粉是很重要的,因为蜜蜂的种类不同,对于咱们授粉程度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比如有北方的蜜蜂,还有南方的蜜蜂。
草莓的品种也有适合北方的品种,还有南方的品种,所以要挑选适合自己地区种植草莓的品种进行授粉。
蜜蜂的多少要根据大棚的覆盖面积而决定,大部分就是一亩大棚的话需要4箱蜜蜂。
若大棚面积小的话,可以根据情况而定,但是蜜蜂不能过少,过少的话会影响草莓的产量的情况。
首先要先培养蜜蜂授粉,因为草莓在花期的时候就必须要为草莓进行授粉了,所以这段时间我们先培养蜜蜂进行授粉。
在种植草莓前期的时候还没到花期的时候,晚上我们就可以把蜜蜂搬进大棚里面,然后让蜜蜂联系授粉。
还要还需要在大棚里面,放置一些清水,蜜蜂会喝水,刚把蜜蜂放进大棚里面的时候不要很快的打开蜂箱,我们可以慢慢慢慢的打开一个口,然后让蜜蜂排队出来。
因为花期的时间较长,所以蜜蜂授粉时间要很长,几乎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啦。
授粉的结果直接导致草莓的质量高低。
大棚管理。
需要给大棚进行通风换气,大棚里面温度如果达到了30度以上的话,这样对于草莓还有蜜蜂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就必须要打开大棚进行通风降温处理。
但是这个时候蜜蜂就会从通风的地方飞出去了,就会导致草莓授粉率降低,所以要先做好预防这一方面的措施才可以通风。
温室大棚里面还需要喷施农药,因为棚内的高温天气下很容易造成病菌的发生。
这就需要我们给草莓及时喷施农药了,但是喷施农药的时候还要注意选择药性较低的。
因为农药性过大的话就会导致草莓、蜜蜂的死亡,对于我们原先的目的就会有冲突了。
上面就是关于大棚草莓种植期间蜜蜂授粉的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些种植草莓的果农可以将本文做以参考,如果感兴趣的话咨询本站。
大棚草莓在密闭环境下种植生长,由于缺少风和自然授粉昆虫,如不进行人工授粉或释放授粉昆虫,会造成草莓不结实、畸形果增多和产量降低等损失。
草莓花期较长,开花数量多,使用人工授粉方式用工量大,不但增加人工成本支出,而且季节性用工难招。
利用蜜蜂授粉既可以节省劳动力,又可以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是替代人工授粉的有效技术途径。
为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经过多年技术推广、总结和论证,得出以下技术要点,供广大大棚草莓种植户学习和参考。
一、技术要点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提质增效和增产增收等优点,受到草莓种植户和养蜂户的热烈欢迎。
同时,该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40%,减少了食品污染,减轻食品安全隐患。
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具体有以下三大技术组成:1、蜜蜂授粉增产技术;2、多膜覆盖保温技术;3、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栽培技术。
二、技术措施1、蜜蜂授粉增产技术①前期准备。
授粉蜂种为意蜂,基本每个大棚投放1箱或每亩1箱为宜,在放入蜜蜂前10天左右对大棚草莓进行预防性除虫,避免蜂群进入大棚后再使用杀虫剂而受伤害。
大棚内预先安排好授粉蜂群的放置位置,一般为大棚进棚口5-10米的地方做好摆放蜂箱的架子,离垄高40公分左右。
蜂箱口朝里放置,在傍晚或早上放入蜂箱。
②蜂群管理。
调整巢脾,确保每箱至少有3框,每箱有一只蜂王,保证蜂群能够正常繁殖。
进棚后第2天晚上饲喂糖水,第3天上午饲喂花粉,按比例调配,定时定量饲喂。
蜂群的授粉跟蜂群幼虫孵化率很重要,所以不可让蜂群缺少饲料而影响子脾繁育。
一般间隔3-4天饲喂糖水一次,一星期左右查看花粉摄食情况。
积极饲喂是保证蜜蜂生命周期的前提,是提高授粉率的保障。
③用药管理。
在大棚内虫口密度增多而必须使用杀虫剂时须提前将蜂箱搬出大棚,在施药后一星期左右再次搬入大棚授粉。
大棚内如需杀菌防病时也应及时将蜂箱搬出大棚,有些杀菌剂对蜜蜂寿命有影响,造成蜂群生存周期减短,有些几种杀菌剂混合后会影响蜜蜂寿命,所以在防病喷施3天后再搬入大棚。
阴雨天气大棚草莓放蜂促授粉!放蜂授粉要注意的问题
老刀注:在草莓开花期间遇阴雨,使开花授粉受阻,释放蜜蜂为草莓授粉,对减少畸形果有明显效果!
在草莓开花期间遇阴雨,使开花授粉受阻,释放蜜蜂为草莓授粉,对减少畸形果有明显效果,其技术要点主要有:
放蜂量
一般每半亩的日光温室放1~2箱蜜蜂,保证每株草莓都有一只以上的蜜蜂为其授粉。
放蜂时间
在草莓开花前1周将蜂箱放入温室内,使蜜蜂能更好地熟悉适应温室内的环境。
放蜂位置
蜂箱放在温室中间部位,因为温室中间温度变化较小,温度又比较高,利于蜜蜂生活,蜂箱距离地面50厘米左右,防止蜂箱受潮。
注意事项
因为蜜蜂不能生活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所以白天要注意放风排湿,放风时要在放风口处罩上纱网,防止蜜蜂飞出。
在打药或者使用烟熏剂防治草莓病虫害时,施药前要关闭蜂箱口,将蜂箱暂时搬到室外,隔3~4天后,再搬进室内,以免因施药造成蜜蜂大量死亡。
蜂箱刚放入温室时,由于草莓花开得较少,花粉少不能满足蜜蜂的正常生活需要,此期要加强饲喂,可将白糖水与清水按1:1的比例混合后熬制,待冷却后饲喂蜜蜂。
40APICULTURE OF CHINA蜜源与授粉2023年3月 养蜂技术青岛地区蜜蜂为设施作物授粉观察黄晓 李培培 王莎莎 刘雅文 刘锡武│文青岛市畜牧工作站,青岛 266000近几年,随着青岛地区设施作物的广泛种植,授粉市场需求巨大,蜜蜂为设施作物授粉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在青岛地区使用比较多的蜂种有意蜂、中蜂、熊蜂,设施作物主要有草莓、油桃、大樱桃、蓝莓、西瓜、香瓜等。
意蜂、中蜂、熊蜂用于设施作物授粉各有特点,结合近几年的授粉开展情况,做以下总结。
一、意蜂、中蜂和熊蜂在设施作物授粉中的共同点第一,都具有蜜蜂授粉的优势,身体具有特殊的生态学结构,有花粉采集和携带结构,适合授粉。
第二,群居性,都是高级社会性昆虫,蜂群内有分工协作。
第三,授粉专一性,每次只采集单一植物花粉,对同种植物授粉有利。
第四,可诱导性,用泡过花香的糖浆饲喂训练,能给指定作物授粉。
第五,易于人工快速繁育,繁育技术成熟,能批量生产。
二、意蜂、中蜂和熊蜂在设施作物授粉中的区别1.熊蜂主要用在茄科植物上,比如西红柿、茄子等,尤其是大棚西红柿在青岛平度、莱西市大面积种植,发展使用熊蜂授粉,生产高品质有机产品有巨大市场推广潜力。
由于熊蜂对光线不敏感,有些夜间开花的植物(比如火龙果)也选择使用熊蜂授粉。
蓝莓大棚种植户为了使最早的蓝莓花授粉坐果夺取早期市场,在蓝莓早期开花时,大棚里边也是选用熊蜂授粉,盛花期再引进意蜂或中蜂,目前青岛地区的蓝莓授粉基本都是使用一群熊蜂加一群意蜂或中蜂。
在大樱桃、油桃、西瓜等大棚里边使用熊蜂授粉效果不如意蜂和中蜂。
意蜂和中蜂在草莓、油桃、大樱桃、蓝莓、西瓜、香瓜等植物上使用的比较多,更有优势。
2.意蜂和中蜂相比较,有以下几个特点:中蜂更耐低温,在8℃~9℃即可观察到有中蜂采花,而意蜂要在12℃以上才能看到出巢采集;授粉效果没有差别。
但对果农来说,中蜂出勤早,显得勤快;飞翔灵活,更具活力,更受喜爱。
草莓花期长,青岛地区授粉过程中有较低气温的经历,种植户更喜欢选择中蜂,2022年很多草莓种植户点名要中蜂授粉。
专利名称:一种熊蜂和蜜蜂结合对大棚蓝莓授粉的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李培培,王建华,庄桂玉,黄晓,祝贵华,郝海玉,刘雅文申请号:CN202011169112.1
申请日:20201028
公开号:CN112167053A
公开日:
2021010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熊蜂和蜜蜂结合对大棚蓝莓授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授粉用的熊蜂群与蜜蜂群分别准备相应的蜂箱,根据蜂的数量来定时定量投放一定的蜂饲料,对需要进行授粉的蓝莓大棚进行围护,选取蓝莓开花的时间点在大棚内布置带有蜂群的蜂箱,控制熊蜂在大棚内的授粉工作时间在5~8天,控制蜜蜂在大棚内的授粉工作时间在15~20天,授粉时间结束后,将回巢的蜂群连同蜂箱一同从大棚内撤出。
本发明通过熊蜂与蜜蜂结合在蓝莓花期内进行交替式授粉,提高蓝莓授粉率,进一步提高授粉效果。
申请人:青岛市畜牧兽医研究所(青岛市畜牧工作站)
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夏庄路14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李淑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蜜蜂为棚室草莓授粉的几点注意事项作者:赵宇昕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第3期摘要:草莓的授粉对其产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采用蜜蜂进行棚室内的草莓授粉,是当前我国种植业一项较为先进的技术,本文从在棚室草莓授粉过程中蜂群的管理和蜂王的管理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并分析了蜜蜂为棚室草莓授粉的几点注意事项。
对蜜蜂进行棚室草莓授粉的技术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为我国棚室草莓种植采取蜜蜂授粉技术的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关键词:蜜蜂;棚室草莓;授粉中图分类号:S471文献标识码:B doi:10. 3969/j. i ssn. 2096-3637. 2018. 3 056蜜蜂的生活习性决定它适用于农作物中的授粉工作。
蜜蜂属于群居动物,行动活跃,是一种有着非常高经济价值的授粉工具,在草莓的棚室种植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大量的实践数据显示,采用蜜蜂对草莓进行授粉,草莓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
另外由于种植草莓的棚室内湿度和温度较高、空间较小,极其适合蜜蜂的生存和活动。
1蜂群的管理将蜜蜂引入温室的时候,最好选取温度较低的清晨或者傍晚,并选取温室内相对干燥的位置摆放蜂箱,这样利于蜜蜂幼虫的发育和成长。
刚从外运到的蜜蜂不宜马上放出,应将其关闭在蜂巢中5~ 6h,然后留出小缝隙,让少量蜜蜂飞出蜂箱,对周围环境进行识别。
幼蜂进入羽化阶段后,需采取花粉作为食物,虽然棚室内本身有草莓花,但其花粉量并不能满足幼蜂成长的需求,因此一旦发现花粉不足,则应该及时往蜂房内补充适量的花粉,以维持蜜蜂幼虫的正常生长。
棚室内的温度不宜超过30℃,否则会影响蜜蜂的正常活动,如果发现棚内温度超过适宜温度,可以打开棚室的门,让外面的流动空气进入棚室内。
2蜂王的管理为防止蜜蜂数量减少,不要过早将蜜蜂放人授粉区,应在草莓盛花初期将蜜蜂放人,以减少蜂群的劳动周期与强度。
当棚室内的草莓进入盛花中期之后,将蜂王置人蜂巢内,大量产卵和孵化幼蜂,帮助工蜂对草莓全面授粉。
大棚草莓在密闭环境下种植生长,由于缺少风和自然授粉昆虫,如不进行人工授粉或释放授粉昆虫,会造成草莓不结实、畸形果增多和产量降低等损失。
草莓花期较长,开花数量多,使用人工授粉方式用工量大,不但增加人工成本支出,而且季节性用工难招。
利用蜜蜂授粉既可以节省劳动力,有可以提高草莓品质和产量,是替代人工授粉的有效技术途径。
为在更广范围内推广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经过多年技术推广、总结和论证,得出以下技术要点,供广大大棚草莓种植户学习和参考,以促进平湖市养蜂产业与草莓种植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一、技术要点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提质增效和增产增收等优点,节本增效共计2246元/亩,效益明显,受到草莓种植户和养蜂户的热烈欢迎。
同时,该技术的运用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40%,减少了食品污染,减轻食品安全隐患。
大棚草莓蜜蜂授粉与绿色防控技术具体有以下三大技术组成:①蜜蜂授粉增产技术;②多膜覆盖保温技术;③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配套栽培技术。
二、技术措施1、蜜蜂授粉增产技术①前期准备。
授粉蜂种为意蜂,基本每个大棚投放1箱或每亩1箱为宜,在放入蜜蜂前10天左右对大棚草莓进行预防性除虫,避免蜂群进入大棚后再使用杀虫剂而受伤害。
大棚内预先安排好授粉蜂群的放置位置,一般为大棚进棚口5-10米的地方做好摆放蜂箱的架子,离垄高40公分左右。
蜂箱口朝里放置,在傍晚或早上放入蜂箱。
②蜂群管理。
调整巢脾,确保每箱至少有3框,每箱有一只蜂王,保证蜂群能够正常繁殖。
进棚后第2天晚上饲喂糖水,第3天上午饲喂花粉,按比例调配,定时定量饲喂。
蜂群的授粉跟蜂群幼虫孵化率很重要,所以不可让蜂群缺少饲料而影响子脾繁育。
一般间隔3-4天饲喂糖水一次,一星期左右查看花粉摄食情况。
积极饲喂是保证蜜蜂生命周期的前提,是提高授粉率的保障。
③用药管理。
在大棚内虫口密度增多而必须使用杀虫剂时须提前将蜂箱搬出大棚,在施药后一星期左右再次搬入大棚授粉。
中华蜜蜂与意大利蜜蜂温室授粉行为与效果的研究
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
统的自然授粉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在此背景下,人工授粉得到普遍
应用,而温室授粉可以覆盖更广的种植区域和果实生长周期,一定程度
上替代自然授粉,增加农作物产量。
蜜蜂作为主要的人工授粉工具之一,对农作物的人工授粉具有重要作用,而不同品种的蜜蜂可能存在授粉效
果差异,因此比较不同品种蜜蜂的特点和效果,有可能寻找到更适合用
于温室授粉的蜜蜂品种。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
本研究将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两种品种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地
研究它们在温室内的授粉行为和效果,并比较两种蜜蜂的差异,找出更
适合用于温室授粉的蜜蜂品种。
三、研究方法
1.实验对象:选择在温室中生长的辣椒作为实验对象,中华蜜蜂和
意大利蜜蜂作为授粉工具。
2.实验设计:在温室中设立授粉实验区,分别设置中华蜜蜂和意大
利蜜蜂的授粉组,每组分别设置5个重复,每个重复间隔1米,授粉工
具每天在相同的时间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授粉。
3.实验指标:收集辣椒植株的授粉情况、果实数量和质量等数据,
分析两种蜜蜂授粉的差异。
四、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可以通过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找出更适合在温室内进行授粉的蜜蜂品种,并为温室授粉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访花行为的研究随着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利用传粉昆虫为设施农作物授粉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研究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和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为温室草莓授粉时,它们的传粉行为的区别,包括熊蜂和蜜蜂的出巢时间、出巢温度、访花时间、访花间隔时间、访花频率、携带花粉量等行为上的差异性,进而得出各自为农作物授粉的优越性。
同时研究了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小峰熊蜂(Bombus hypocrita)对紫色花的偏爱性,实验结果如下:熊蜂的出巢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8:15~8:30之间,而蜜蜂的出巢时间和天气有一定的关系,晴天时,出巢时间在9:30~10:00之间,阴天时,出巢时间跨度比较大,在9:30~11:30之间。
晴天时,熊蜂的出巢温度是7.19±0.07℃,湿度是86.77±0.26%;蜜蜂的出巢温度是14.30±0.04℃,出巢湿度是82.34±0.16(%)。
阴天时,熊蜂的出巢温度是7.44±0.07℃,湿度是87.46±0.13(%),蜜蜂的出巢温度是15.07±0.04℃,出巢湿度是85.71±0.17(%)。
而且熊蜂的出巢温度在不同天气下差异不显著(t=-2.479,P>0.05);蜜蜂的出巢温度差异极显著(t=-14.186,P<0.01)。
熊蜂的出巢湿度在不同天气下差异较显著(t=-2.405,P<0.05);蜜蜂的出巢湿度差异极显著(t=-14.771,P<0.01)。
熊蜂和蜜蜂在晴天时的日活动规律相似,熊蜂在一天中出现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为10:00~11:00之间,第二个高峰期为13:00~14:00之间。
蜜蜂在一天中只有一个高峰期,高峰期在11:00~12:00之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明亮熊蜂·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授粉的行为观
察
作者:杨甫, 王凤鹤, 徐希莲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97
刊名:
安徽农业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10,38(20)
1.李庆丰;冯景宗;孙文耕童子一号草莓日光温室栽培技术[期刊论文]-河北果树 2004(01)
2.郑茂启;杨玉敏;罗凤玲日光温室草莓蜜蜂授粉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期刊论文]-山东农业科学 2004(03)
3.孙猛;郑国成日光温室凯特杏花器官和果实发育动态观察[期刊论文]-山西果树 2003(06)
4.安建东;彭文君;吴杰明亮熊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授粉应用[期刊论文]-昆虫知识 2006(01)
5.罗建能;裘建荣;张立权对中蜂和意蜂为大棚草莓授粉效果的研究初报[期刊论文]-养蜂科技 2002(04)
6.王勇;彭文君;吴黎明蜜蜂授粉与生态[期刊论文]-中国养蜂 2005(10)
7.周冰峰;肘碧青;王育敏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对蜜蜂蜂王发育、交配和蜂群繁殖的影响[期刊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1)
8.彭文君;吴杰;安建东温室凯特杏园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的传粉生物学比较[期刊论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9.DAFNI A;KEVAN P G;HUSBAND B C Practical pollination biology 2005
10.WILSON P;THOMSON D J Heterogeneity among floral visitors leads to discordance between removal and deposition of pollen 1991
11.THOMSON D J;GOODELL K Pollen removal and deposition by honeybee and bumblebee visitors to apple and almond flowers 2001
1.孙梅梅.陈若霞.谌江华.柴伟纲.王扬军.姚红燕.周金波.SUN Meimei.CHEN Ruoxia.CHEN Jianghua.CHAI Weigang.WANG Yangjun.YAO Hongyan.ZHOU Jinbo不同蜂授粉对设施草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期刊论文]-长江蔬菜2008(22)
2.安建东.吴杰.彭文君.国占宝.童越敏.李继莲环境温度对明亮熊蜂发育影响的研究[期刊论文]-蜜蜂杂志
2004(11)
3.石风善.刘祥伟.于文全.高夫超.张春峰.陈德祥.王庆胜.SHI Feng-shan.LIU Xiang-wei.YU Wen-quan.GAO Fu-chao.ZHANG Chun-feng.CHEN De-xiang.WANG Qing-sheng高加索蜜蜂对俄罗斯紫花苜蓿授粉的效果[期刊论文]-草业科学2009,26(8)
4.余林生.孟祥金.樊宗元蜜蜂为棚栽草莓授粉的效益分析研究[期刊论文]-蜜蜂杂志2001(5)
5.李继莲.彭文君.吴杰.安建东.国占宝.童越敏.黄家兴.LI Ji-Lian.PENG Wen-Jun.WU Jie.AN Jian-Dong.GUO Zhan-Bao.TONG Yue-Min.HUANG Jia-Xing明亮熊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温室草莓的授粉行为比较观察[期刊论文]-昆虫学报2006,49(2)
6.苍涛.赵学平.张志恒.吴长兴.吴声敢.陈丽萍.俞瑞鲜草莓生产中常用农药对蜜蜂的毒性及安全评价[期刊论文]-浙江农业科学2009(4)
7.吴杰.彭文君.安建东.国占宝.童越敏.李继莲.WU Jie.PENG Wen-Jun.AN Jian-Dong.GUO Zhan-Bao.TONG Yue-Ming.LI Ji-Lian授粉用明亮熊蜂的人工饲养技术[期刊论文]-昆虫知识2005,42(6)
8.蜜蜂授粉技术规程(试行)(节选)[期刊论文]-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0(7)
9.蜜蜂授粉技术规程(一)(试行)[期刊论文]-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10(6)
10.吴杰.陈文锋.李继莲.Wu Jie.Chen Wenfeng.Li Jilian感染蜜蜂及熊蜂的微孢子虫检测与鉴定方法[期刊论文]-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ahnykx201020088.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