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伴性遗传共17页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97.50 KB
- 文档页数:17
伴性遗传(公开课精品课件)伴性遗传:一种特殊的遗传方式一、引言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的学科,它对生物学、医学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遗传学的研究中,伴性遗传是一种特殊的遗传方式,它主要涉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
本文将介绍伴性遗传的概念、特点以及其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二、伴性遗传的概念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是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特征。
在人类中,性染色体由一对X和Y染色体组成,男性为XY,女性为。
由于X染色体较大,携带的基因较多,而Y染色体较小,携带的基因较少,因此伴性遗传通常与X染色体相关。
三、伴性遗传的特点1.交叉遗传:在伴性遗传中,基因会随着X染色体的交叉互换而在家族中传递。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男性携带了一个异常的X染色体,他的所有女儿都有可能携带这个异常基因,而他的所有儿子则不会受到影响。
2.性别差异:伴性遗传通常表现为性别差异,即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而在女性中发病率较低。
这是因为男性只有一个X染色体,如果这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就会表现出病症;而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即使其中一个X染色体上的基因异常,另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也可能弥补其功能,使女性不表现出病症或症状较轻。
3.传递规律: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与常染色体遗传不同。
在常染色体遗传中,基因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即随机分离和组合;而在伴性遗传中,基因的传递与性别有关,通常表现为家族聚集性。
四、伴性遗传在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伴性遗传的研究对遗传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都与伴性遗传有关。
通过研究伴性遗传的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1.色盲: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病,主要表现为对红、绿颜色的辨识能力下降。
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男性患者较多。
通过遗传咨询,我们可以为色盲家族提供生育建议,降低色盲的发病率。
2.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种伴性遗传的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出血倾向。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1.通过分析伴性遗传现象,认同生命的结构与功能观。
2.学会构建人类遗传病的系谱图。
3.通过对常见遗传病的学习,了解遗传病对人类的危害。
1.伴性遗传(1)概念: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遗传特点①男性患者人数多于女性患者。
②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是患者。
③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遗传而来,且只能遗传给女儿。
二、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显性遗传1.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遗传特点(1)男性患者人数少于女性。
(2)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三、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1.鸡的性别决定性别性染色体类型性染色体组成雌性异型ZW雄性同型ZZ2.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
( ) 3.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遗传给女儿;Y染色体来自父亲,遗传给儿子。
( ) 4.某女孩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其母亲色觉正常,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来自其父亲。
( )提示:1.×性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的基因,但不是所有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
2.×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但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含有致病基因时才是红绿色盲患者。
3.√4.×女孩的母亲也可能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即该色盲基因也可能来自其母亲。
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在婚前体检中,汤姆辨别不出红绿色盲检查图中的图形,被医生确诊为红绿色盲,而他的父母色觉都正常。
专题: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男指其父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女指其母女)第一步:先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第二步: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可根据(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①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②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③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④系谱中都是母病儿必病,女病父必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否则必不是;⑤系谱中都是父病女必病,儿病母必病——可能是伴X显性遗传,否则必不是。
在完成第二步的判断后,用假设法来推断。
伴性遗传的几处难点难点一: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Y 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伴性遗传与遗系谱图一.遗传系谱图解法:1.确定是否伴Y遗传: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女性都正常。
若患者男女都有,则不是伴Y遗传。
再进行以下判定。
2.确定系谱中的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的遗传:在已确定隐性遗传中:若有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者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在已确定显性遗传中:若有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者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4.若无明显特征只能做可能性判定:在系谱中若该病代代相传:显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若患者女多男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可能性大。
在系谱中若该病隔代相传,隐性可能性大: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的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若患者男多女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图遗传病类型一般规律遗传特点常隐无中生有为隐性;女患的父亲正常可否定伴性遗传隔代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常显有中生无为显性:男患的女儿正常可否定伴性遗传连续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常隐或X隐无中生有为隐性;但是无法否定是伴性遗传,两种情况都要考虑隔代遗传常显或X显有中生无为显性;但是无法否定是伴性遗传,两种情况都要考虑连续遗传最可能X显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能X显连续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非X隐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可以否定伴X隐性遗传隔代遗传二、判一判结论:该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三、专题练习题型一:遗传系谱图1、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回答(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专题:伴性遗传拓展应用篇难点一: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例1、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并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让纯种灰身和黑身果蝇进行正、反交实验,得到F1,让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F2。
问:1、F1的雌雄个体分别是什么表现型?2、F2中雌雄个体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多少?3、通过上面两小题,你有什么启示?▲例2、己知果蝇的红眼X W对白眼X w为显性,让纯种红眼果蝇与白眼果蝇作正、反交实验,其子代雌雄果蝇的表现型怎样?其结果与常染色体遗传相同吗?★★小结: 在常染色体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一致,与子代的性别无关;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致,与子代性别有关。
即:在孟德尔的分离现象和自由组合现象的实验中,无论是正交、还是反交,F1(雌、雄)始终表现为显性。
F2的性状分离比也与性别无关。
而在伴性遗传中,正反交结果不一样,子代表现型与性别有关。
▲▲例3、如何判定某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难点二: 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1)、与基因分离定律的关系○1、伴性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伴性遗传有其特殊性, Y 染色体只传雄性,发病几率雌雄性不等。
(2)、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体又有常染色体上的遗传时,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按伴性遗传处理;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则按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例4、人的红绿色盲属于伴性遗传,正常色觉(X B) 对红绿色盲(X b)是显性。
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正常人(A)对白化病(a)是显性。
一对外观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
问:(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怎样的?(2)、在这对夫妇的后代中,是否可能出现既无白化病又无红绿色盲的孩子?★★难点三: 人类遗传病系谱图的解题规律1、首先确定遗传病的显、隐性:①“无中生有”(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为隐性②“有中生无”(患病的双亲生育有正常后代)为显性2、确定基因的位置:即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用假设方法:○1、隐性遗传病看“女病”: 若为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反推其父亲与儿子均应为患者; 否则为常隐。
○2、显性遗传病看"男病”: 若为 X 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反推其母亲与女儿均为患者; 否则为常显。
▲例5、下图代表的遗传方式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X 染色体显性遗传 D 、 X 染色体隐性遗传▲例6、如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该病受-对基因控制),则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A、 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B、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C 、X 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难点四: 概率的"乘法定理"在伴性遗传中的应用▲例7、某家属中有的成员患丙神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 B ,隐性基因为b ) ,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 A ,隐性基因为 a ) ,见下面系谱图,现已查明Ⅱ6不带任何致病基因。
问:①、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丁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②、写出下列两个个体的基因型:Ⅲ8________,Ⅲ9_________。
③、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难点五: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分布与传递规律一、 X、 Y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规律1、位于I片段(同源区段)上的基因:在 X 染色体 I 片段上的基因在 Y 染色体 I片段可以找到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此区段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般与子代性别无关)。
2、位于Ⅱ一1 片段(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X染色体遗传, Y 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 X 染色体传递,如人类血友病基因的传递(与子代性别有关)。
3 、位于Ⅱ一2 片段(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伴 Y 染色体遗传,X染色体上没有其对应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基因随着 Y 染色体传递,当雄性出现某种类型的性状,会表现出代代相传;雌性中不会出现这种类型的性状.二、位于 X、 Y 染色体非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例 8、下面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 I 片段) , 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 1 , Ⅱ一 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_片段。
2、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__________片段。
3、假设控制某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A ( a )位于甲图所示 X和 Y 染色体的I 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
(提示: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 a X a,父本为X a Y 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 a Y 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 a X 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三、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遗传▲▲例 9 、回答下列问题:(1)、雄果蝇的 X染色体来自亲本的______果蝇,并将其传给下一代_________果蝇.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_________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的等位基因,所以白眼这个性状表现为伴性遗传。
(2)、已知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对相对性状由X和Y 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刚毛基因(B)对截毛基因( b )为显性。
现有基因型分别为 X B X B、X B Y B、 X b X b 和 X b Y b 的 4 种果蝇。
根据需要从上述 4 种果蝇中选择亲本,通过两代杂交,使最终获得的后代果蝇中,雌性全部表现为截毛,雄性全部表现为刚毛,应如何进行实验?(用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表示即可)(提示: 第一代杂交果蝇应选择X B Y B和X b X b)☆☆难点六: 易错点、易混点在伴X染色体上的“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问题例10、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其父母正常)的弟弟是色盲。
则:○1、他们生一个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2、生一个男孩色盲的概率是为多少?▲▲例11、一对患抗维生素D 拘偻病的夫妇,婚后生一正常孩子、请问该夫妇:○1、生患该病孩子的概率是多少?○2、生男孩患该病的概率是多少?○3、生患该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总结:伴 x 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有关,"男孩患病"概率:性别在前,可理解为在男孩中求患病孩子的概率,即在男孩中考虑;"患病男孩"概率:性别在后,可理解为在所有后代中求患病男孩,即在所有后代中考虑。
两种情况都不需要另乘1/2。
探究点2: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判断针对训练:伴性遗传1.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2.下图是人类某一家庭遗传病甲和乙的遗传系语图。
(设甲病与 A 、 a 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乙病与 B 、 b 这对等位基因有关,且甲、乙其中之一是伴性遗传病)1、控制甲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性基因;控制乙病的基因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是________性基因。
2、写出下列个体可能的基因型:Ⅲ7_________;Ⅲ8______;Ⅲ10_________。
3、若Ⅲ8与Ⅲ10结婚,生育子女中只患一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3.一对多指夫妇生了一个手指正常患有色盲的男孩,请问该夫妇:(1)、生男孩多指且色盲的概率是多少?(2)、生多指且色盲的男孩的概率是多少?4.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
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数量:请回答:(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_____________,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3)、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4)、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基因型为;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走向高考典例5.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X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孩子,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该患者为男孩的几率是___________( 2 )若该夫妇再生表现正常女儿的几率为___________( 3 )该夫妇生育的表现正常女儿,成年后与一位表现正常的男性苯丙酮尿症携带者结婚,后代中同时患上述两种贵传病的几率是___________,只患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 1 ) 100%( 2 ) 3 / 8 ( 3 ) l / 48 1 / 46.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 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 对 d 完全显性)。
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 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Ⅱ4 杯不携带 d 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既耳聋又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 0、1/2、0B 0、1/4、0C 0、1/8、0D 1/2、1/4、1/87.某高等植物是雌雄异株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其茎秆有高秆和矮秆两种类型,由一对基因(A、a)控制;其叶型有阔叶和窄叶两种类型,由另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现有以下四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上表分析回答:(1)、高秆和矮秆这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__________。
(2)、该植物叶型基因(B、b)位于_____染色体上,这一结果是根据__________组杂交实验推导出来的。
(3)、写出上表中的以下两组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甲组合为:_____________丁组合为:_____________(4)、以上杂交组合中,最容易获得该种植物的高秆窄叶雄性植株的是___________组。
4.果蝇的翅膀有长翅和残翅两种,眼色有红眼和白眼两种,分别由 A 、 a 和 B 、 b 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图为某果蝇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分析回答:①左图所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___________条染色体,“另一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②若左图所示果蝇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 aXB配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子细胞的基因型为_________。
③该果蝇与“另一亲本”杂交,子代的长翅红眼雌蝇中杂合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